化学与绿色生活(作业)
低碳绿色生活作文(精选45篇)

低碳绿色生活作文低碳绿色生活作文(精选4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低碳绿色生活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低碳绿色生活作文篇1低碳,现在这个热点话题,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由于与全球气温的逐步升高,为了缓解温室效应,人人都开始倡导“低碳”,享受“低碳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也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学会低碳生活,享受低碳生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便利的“一次性”用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在饭馆里吃饭时,我发现,大多数的饭馆为了省去洗刷筷子的麻烦,干脆让消费者次性筷子。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知不知道一次性的筷子,对我们自己,对地球家园的危害呢?很多人以为一次性筷子比较卫生、安全,因此出外就餐只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殊不知,普通的木制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大多数都是需要经过硫磺熏蒸和双氧分漂白。
有的还要用滑石粉来打磨一次性筷子。
这三样化学用剂,毋庸置疑,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长期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对我们的口腔、呼吸道、肠道、肠胃造成腐蚀。
滑石粉如果清除不干净,在我们体内慢慢积累,会患上胆结石。
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是四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
一次性筷子不仅对我们人体有害,而且还会威胁到我们地球家园的生态环境:中国市场各类木制筷子消耗量十分巨大,据有关统计结果表明,一亩树林可产木材1立方米,这1立方米木材可生产一次性方便筷8箱左右。
据了解,我国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用9000万双。
制作每一双一次性筷子就有排放出20化碳按每500双一箱,约合18万箱,算下来,每年要消耗森林2.25万亩,平均每天“吃掉”61.6亩。
难道这些数字还不让你震惊吗?所以,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少用一次性筷子,出门吃饭时随身携带碗筷,拒绝一次性制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时作业(一)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

课时作业(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两会”再次提议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下列有关我国中部的产业群发展项目中,不属于化学研究X畴的是( )B.低毒、高效农药的研制与生产2.(·某某中考)世界化学年的主题是“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下列叙述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某某电力紧X问题C.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D.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的食品添加剂3.小明将少量的白糖放在铁锅中加热,先看到白糖熔化,接着看到熔化后的物质变为棕色,最后变成黑色残渣,请你判断这个实验属于( )4.人类认识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A.②③④⑤①B.①②④③⑤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④③⑤5.下列对于化学这门新学科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在研制新材料的过程中,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B.生产、生活中所用物质都来自于自然6.“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在整顿音像市场的专项活动中,对查获的盗版光盘,进行“绿色销毁”。
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7.(10分)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③研制可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能下分解水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⑤合成人造皮肤和血管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开发新型制冷剂取代氟利昂⑧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物质请把上述问题归类,并把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
(2)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
(3)粮食问题:_ _____________。
(4)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
2023年1月初三化学寒假作业精品训练(一)含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尾气排放,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改进燃煤技术,采用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与粉尘的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符合绿色的理念,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依然会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的理念,选项D符合题意;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倾倒液体
C. 氧气验满D. 液体读数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仪器连接好后,导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正确;
B、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该朝向手心,瓶塞应倒放,错误;
C、验满应放在集气瓶口,错误;
(3)A与C装置比较,A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你写出一个利用A装置此优点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用装置G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检验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10分)
A. 氧原子B. 氧分子C. 氧元素D. 氧离子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倾倒液体
C. 氧气验满D. 液体读数
5.霓虹灯将廊坊南城御龙河公园的夜晚装扮的缤纷多彩,成为我市的又一大景观。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6.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1)某学校直饮水机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绿色生活的作文(集锦15篇)

绿色生活的作文绿色生活的作文(集锦1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绿色生活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绿色生活的作文1众多颜色中,唯独喜欢绿色,也说不出特殊的缘由,只是愿意亲近绿色。
何为“绿色生活”,感觉有些抽象,说不清道不明。
五一假日,闲暇无事,前往改造提升竣工的家乡南湖一游,让我对“绿色生活”有了具体的感受,别样的认知。
绿色,在南湖公园里。
南方四月芳菲尽,山丹鲜花始盛开。
虽是五月季节,但我们家乡正是“春暖花开”的最美时候。
南湖公园里松柏翠绿、杨柳依依,倒影水中;海棠花含苞欲放,若隐若现;丁香花娇艳朵朵,幽香四溢;尤其是绿草青青,放眼望去,公园仿佛披上了绿色的衣裳,一派生机与盎然,人们好像走进了绿色的世界。
这样适宜人居的环境,人人向往,你我喜欢,不禁感慨:“绿色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绿色,在滨河流水里。
改造之后的滨河景观区,是南湖公园的亮点,更是吸引众多游人前往游览的地方。
滨河里的水,清澈见底,河边绿树倒影,河水碧绿,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河水悄无声息地流着,漫过一塘又一池,夕阳返照,波光粼粼,有了一种置身于江南西湖的感觉。
只可惜家乡没有这样一池清泉,只能放井水满足家乡人民对喝水的渴望。
也许是我们这里缺水的缘故,大人孩子们看到这一河碧波清水,很是稀罕:大人们围绕在河岸两边指指点点,面带笑容;孩子们拿着水枪嬉戏玩耍,不亦乐乎。
若有感悟: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渴求的“绿色生活”吗?南湖游览,就在气候宜人的良辰,面对赏心悦目的美景,特别是融入极其钟爱的绿色,尤其是看着汩汩流淌的河水,我有点欣喜若狂,有点真切感慨,更多的是豁然开朗,“绿色生活”已经不再是那么抽象和遥远:这不就是充满诗意的“绿色生活”吗?“绿色生活”,就在你我身边。
让我们共同努力,珍惜来之不易的“绿色生活”,让绿色充满世界,让绿色融入生活,让生活充满诗意。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21

课时作业(二十一)[学业水平层次(A)]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解析】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利用,意在考查考生有机化学知识。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液态轻质汽油,A项错误;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 C2.关于石油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石油只含碳、氢两种元素,是多种烃的混合物B.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C.石油是液态的物质,只含液态烃D.石油的大部分组成是液态烃,其中溶有气态烃和固态烃【解析】石油中主要含有C、H两种元素,是多种烃组成的液态混合物,其中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溶有少量气态烃和固态烃;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仍是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 D3.下列关于化石燃料及其使用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是指将固态煤粉碎后高温下变为气态,以使煤燃烧时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完全燃烧B.天然气除可用作清洁能源外,也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C.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和石油催化裂化得到的汽油其成分不相同D.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和苯就是分别来自于石油和煤的基本化工原料【解析】 煤的气化是将固态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s)+H 2O(g)――→高温CO(g)+H 2(g),A 项错误;天然气、煤和石油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B 、D 项正确;直馏汽油的成分是烷烃,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C 项正确。
【答案】 A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油中含有C 5~C 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 .含C 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D .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解析】 汽油是C 5~C 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也可由C 18以上的烷烃经过裂化反应得到,A 、B 正确;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干馏产物中有苯和甲苯等,故C 正确,D 错误。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1. 食物的烹饪:烹饪食物涉及到许多化学反应,如蛋白质的变性、糖类的焦化、蔬菜的酸碱平衡等等,这些化学反应决定了食物的味道、口感和颜色。
2. 药物的制备:药物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合成和分离纯化工艺,以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药物。
3. 洗涤剂的使用: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水的润湿性,使油污和污渍更容易被溶解和清洗。
4. 化妆品的制造:化妆品中包含了许多化学成分,如防晒剂、保湿剂、着色剂等,这些成分可以改善皮肤的保湿度、防晒效果和颜色。
5. 塑料制品的生产和应用:塑料是由化学原料合成而成的,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产品、建筑材料等领域。
6. 燃料的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学反应的产物,燃烧时会释放能量,用于发电、供暖和交通等方面。
7. 化学肥料的使用:化学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8. 汽车的燃烧反应:汽车内燃机燃烧汽油或柴油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能驱动汽车运行。
9. 电池的使用: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用于供应电力给电子设备、车辆和家庭用电等。
10. 空气污染:化学物质的排放和反应会导致空气污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臭氧等。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作业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一、什么是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与其相对应的技术称为绿色技术、环境友好技术。
理想的绿色技术应采用具有一定转化率的高选择性化学反应来生产目的产品,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品或废物,实现或接近废物的“零排放”过程。
化学工艺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原料、溶剂和催化剂。
绿色化学又可以定义为以绿色意识为指导,研究和设计对环境副作用尽可能少,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和化工生产过程。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显然,绿色化学技术不是去对终端或生产过程的污染进行控制或处理。
所以绿色化学技术根本区别于“三废处理”,后者是终端污染控制而不是始端污染的预防。
二、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人类在利用化工技术手段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过程中,由于远远超过自然的平衡调节能力,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技术负面问题,引发人类对于传统化学化工价值的深思。
当今,可持续发展观是世人普遍认同的发展观。
它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
绿色化学正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绿色”是环境意识的革命,“绿色化学”则是化学学科的又一次飞跃。
为此,美国还在1996年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奖励在利用化学原理从根本上减少化学污染方面的科学成就。
此外,日本、欧洲、拉美等国家也相应的制定了环境无害制造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并建立了大量的绿色化学研究机构。
绿色化学在节约原料、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与安全方面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总之,绿色化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化学学科分支,是我们人类通向绿色生活的必由之路。
三、绿色化学应遵守的原则绿色化学主要是关于环境的化学。
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1.防止——防止产生废弃物要比产生后再去处理和净化好得多。
高中化学第8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3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含解析第二册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B.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D.含硫或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造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D[A。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故A正确;B。
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故B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D.含氮或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造成水华或赤潮,故D错误。
]2.下列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收塑料及钢铁制品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使用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可减少PM2。
5C.开采使用地下可燃冰,可以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D.创新生产工艺,实现电动机车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方式C[回收塑料及钢铁制品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A项正确;使用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PM2。
5,有利于保护环境,B项正确;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化石能源,C项错误;电动机车替代燃油机车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D项正确。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B.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沉淀析出,该性质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D.CO2、NO2或SO2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A项错误;K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其被还原产生的Fe3+能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从而吸附水中悬浮物达到净水作用,B项正确;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C项错误;酸雨的形成是SO2、NO2的过量排放引起的,与CO2无关,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绿色生活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化学与社会化工0842010-11-21化学与绿色生活[摘要] 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但是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终要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而是主动的防止化学污染,从而在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所以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环境友好化学,是从“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绿色化学环境保护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
“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但是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终要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数与化学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另一方面把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归结为化学的原因,显然是不公平的,比如森林锐减、沙尘暴和煤的燃烧等。
这当然与化学没有树立好自己的品牌有关系,在最早的化学工艺流程里面,根本没有把废气和废渣的处理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很多化学工艺都是会带来环境污染的。
现在,有些人把化学和化工当成了污染源。
人们开始厌恶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结果造成凡是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受欢迎,有些化妆品厂家也反复强调本产品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事实上,这些是对化学的偏见,监测、分析和治理环境的却恰恰是化学家。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1 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1.1 原料选择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
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我们必须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为例,据统计,到1989年美国在包装上使用的塑料就超过55.43亿kg(20世纪90年代数量进一步上升),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
我国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而且在农村还广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
前者已经投入生产。
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
1.2 溶剂的选择大量的与化学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
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
在传统的有机反应中,有机溶剂是最常用的反应介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溶解有机化合物。
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使之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因素。
因此,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的有机反应,用水作反应介质,以及超临界流体作反应介质或萃取溶剂将成为发展洁净合成的重要途径。
1.2.1 固相反应固相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在无溶剂化作用的新颖化学环境下进行的反应,有时可比溶液反应更为有效并达到更好的选择性。
它是避免使用挥发性溶剂的一个研究动向。
1.2.2 以水为溶剂的反应由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而且许多试剂在水中会分解,因此一般避免用水作反应介质。
但水作为反应溶剂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为水是地球上自然丰度最高的“溶剂”,价廉、无毒、不危害环境。
此外水溶剂特有的疏水效用对一些重要有机转化是十分有益的,有时可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更何况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大多是在水中进行的。
水相有机合成在有机金属类反应,水相Lewis酸催化的反应现都已取得较大进展。
因此在某些有机化学反应中,开发利用以水作溶剂是大有可为的。
1.2.3 超临界流体作为有机溶剂超临界流体是指超临界温度及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是一种介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流体。
在无毒无害溶剂的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项目是开发超临界流体(SCF),特别是超临界CO2作溶剂。
超临界CO2是指温度和压力在其临界点(31.10℃,7 477.79KPa)以上的CO2流体。
它通常具有流体的密度,因而有常规常态溶剂的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它又具有气体的粘度,因而又具有很高的传质速度。
而且,由于具有很大的可压缩性,流体的密度,溶剂溶解度和粘度等性能可由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来调节。
其最大优点是无毒、不可燃、价廉等。
1.3 催化剂的选择许多传统的有机反应用到酸、碱液体催化剂。
如烃类的烷基化反应一般使用氢氟酸、硫酸、三氯化铝等液体酸做催化剂,这些液体酸催化剂的共同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对人身危害和产生废渣污染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多年来人们从分子筛、杂多酸、超强酸等新催化材料入手,大力开发固体酸做为烷基催化剂。
其中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乙苯液相烃化技术较为成熟,这种催化剂选择性高,乙苯收率超过99.6%,而且催化剂寿命长。
2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合成效率成了当今合成方法学研究中关注的焦点。
合成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性(化学、区域、非对映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另一个就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为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的转变为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弃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为此,化学化工工作者在设计合成路线时,要减少“中转”、增加“直快”、“特快”,更加经济合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减少中间产物的形成,少用或不用保护基或离去基,避免副产物或废弃物的产生。
实现原子经济反应的有效手段很多,在些不作赘述。
3 绿色化学的发展前景3.1反应原料的绿色化即反应原料符合5R原则。
3.2原子经济性反应在基本有机原料的生产中,已有一些原子经济性反应的典范,如丙烯氢甲酰化制丁醛、甲醇羰化制醋酸和从丁二烯和氢氰酸合成己二腈等。
3.3高效合成法不涉及分离高效的的多步合成无疑是洁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4.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定向合成如不对称合成。
3.5.环境友好催化剂例如在正己烷的裂解反应中,固体酸SiO2-AlCl3比普通AlCl3具有更好的选择性,更小的腐蚀性。
3.6.物理方法促进化学反应如微波引发和促进Diels Alder反应、Claisen重排、缩合等许多重要的有机反应。
3.7.酶促有机化学反应酶促有机化学反应有高效性、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和自身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3.8溶剂化学污染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与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使用的溶剂有关,有毒挥发性溶剂替代品的研究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如超临界流体、水相有机合成和室温熔盐溶剂等。
3.9.计算机辅助绿色化学设计和模拟在化学化工领域,计算机已广泛用于构效分析、结构解析、反应性预测、故障诊断及控制等许多方面。
无疑,计算机在寻找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最佳反应路线、化工过程最优化、产品设计等方面推动了绿色化学的更快发展。
3.10环境友好产品如可降解塑料、环境友好农药、绿色燃料、绿色涂料和CFCs替代物等。
绿色化学主要是关于环境的化学。
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1.防止——防止产生废弃物要比产生后再去处理和净化好得多。
2.讲原子经济——应该设计这样的合成程序,使反应过程中所用的物料能最大限度地进到终极产物中。
3.较少有危害性的合成反应出现——无论如何要使用可以行得通的方法,使得设计合成程序只选用或产出对人体或环境毒性很小最好无毒的物质。
4.设计要使所生成的化学产品是安全的——设计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不仅具有所需的性能,还应具有最小的毒性。
5.溶剂和辅料是较安全的——尽量不同辅料(如溶剂或析出剂),当不得已使用时,尽可能应是无害的。
6.设计中能量的使用要讲效率——尽可能降低化学过程所需能量,还应考虑对环境和经济的效益。
合成程序尽可能在大气环境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7.用可以回收的原料——只要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原料应能回收而不是使之变坏。
8.尽量减少派生物——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多余的衍生反应(用于保护基团或取消保护和短暂改变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进行这些步骤需添加一些反应物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
9.催化作用——催化剂(尽可能是具选择性的)比符合化学计量数的反应物更占优势。
10.要设计降解——按设计生产的生成物,当其有效作用完成后,可以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在环境中不继续存在。
11.防止污染进程能进行实时分析——需要不断发展分析方法,在实时分析、进程中监测,特别是对形成危害物质的控制上。
12.特别是从化学反应的安全上防止事故发生——在化学过程中,反应物(包括其特定形态)的选择应着眼于使包括释放、爆炸、着火等化学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绿色化学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中转向治本。
绿色化学的发展不仅将对环境保护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为我国的企业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1 朱清时. 绿色化学和新的产业革命[J]. 现代化工,1998(6)2 闵思泽. 环境友好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J].化学进展,1998(1)3 黄培强. 绿色合成:一个逐步形成的学科前沿[J]. 化学进展,1998(4)4 高兆林, 谭丕亨. 绿色化学浅说[J]. 山东化工,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