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感怀梅尧臣赏析

合集下载

冬至感怀梅尧臣诗句解释

冬至感怀梅尧臣诗句解释

冬至感怀梅尧臣诗句解释
《冬至感怀》
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这首诗的大意如下:
叼着哭声思念慈祥的容颜,感伤的事太多叫人悲愤难平。

从古到今九泉之下的人死亡,没有能随着新阳诞生的。

皇帝的指令和草木一样,他们将羡慕嫩芽的出生。

人实际上继承了他的世,一个衰败又一繁荣。

此诗中,诗人冬至思亲,伤感不平,通过使用大量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全诗感情深沉,寓意深远,语言朴素自然,是诗人感怀之作中的佳品。

杜甫《冬至》原文翻译及赏析

杜甫《冬至》原文翻译及赏析

杜甫《冬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范本、主题班会、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templates, theme class meeting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杜甫《冬至》原文翻译及赏析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关于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精选20首

关于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精选20首

关于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精选20首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在这个节气里,人们向往温暖与团聚,感受着冬季的厚重和深沉。

下面是我为您精选的20首关于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

1. 《迎冬至·棣华未广穰》——杜甫纷红素与草木同,白露一经氛雾丛。

水色千峰翠,云光五塞空。

碧玉晴心内,楼台鹤满空。

浮生十载矣,冬至独何穷。

赏析:杜甫在此诗中以丰收为喻,将冬至与大自然的景观相结合,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宏伟。

2. 《冬至》——卢纶天涯霜雪霁,远岫冻云融。

随风悲已过,润物期初终。

清镜藏寒色,寒灰分远空。

群山低绿野,尘土共凝红。

赏析:卢纶以描写天地万物的变化来赞美冬至的到来,通过景物的变幻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生机。

3. 《冬至日赋》——陆游美景千秋尽日同,想得长生仍作腥。

古今万象尽阴阳,人间万事尽月明。

盛德助民王佐干,至诚出信神民诚。

临冬游子始监河,凌晨眺望涛声频。

赏析:陆游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间众生的描绘,表达了对冬至日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的关怀。

4. 《子夜歌·冬至》——苏轼灰飞烟灭未成冰,枝上柳花鸟自鸣。

夜深明月出幽峰,霜打梨花雪满庭。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赏析:苏轼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传达了冬至夜的寂静和月色的明亮,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5. 《冬至》——刘言史冬至胜春分,寒霜下地新。

冻除黄叶路,寒鸿出海津。

绮窗开白露,清曙上朱轮。

日晏山影小,风来不动尘。

赏析:刘言史以冬至的凛冽气息来烘托出凛冬中的妙景,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

6. 《冬至后作》——林则徐冬至后篇丰菜味,编斗楼东月落西。

艳才有工抄汉史,清苦无妨煮草鸡。

宦游总得工程礼,文章岂全嵩少滋。

桃李源头通汉国,出门共抚海滨棊。

赏析:林则徐借冬至节的特殊意义,表达了身处时局中的进退两难,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思考。

7. 《冬至》——杜牧寒浦初停雪,客心闻暎[ˌinˈtɪndænt]葭。

冬至感怀梅尧臣赏析及翻译

冬至感怀梅尧臣赏析及翻译

冬至感怀梅尧臣赏析及翻译
冬至是一个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难以磨灭的烙印。

梅尧臣
乃至泰山派的创始人,对冬至文化有着特别的赏析。

梅尧臣说:“冬至,正是气候节改的时候。

空气中充满了春意,一切都准备好
迎接新的开始。

”梅尧臣指出,冬至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既是季节变化的日子,也是人们休息的日子。

当他们了解春的风格,知晓春的开始,感受春的安心,才能明白整个季节的更替。

梅尧臣还谈及冬至的礼仪,因为冬至被认为是家庭团聚的日子,人们都应该让孩子们在家中“礼讚冬至”,共迎新春安宁。

总之,梅尧臣针对冬至文化发表了许多精彩的见解,他的说法不仅反映了冬至
的重要意义,更是对家庭团聚的美好提醒。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精选10篇)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精选10篇)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精选10篇)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世称宛陵先生。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少年时乡试不第,随叔父至洛阳,为洛阳主簿。

后历任州县小官。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为建德县令。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梅尧臣最有名的诗,来欣赏一下吧。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1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2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3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树老石连潭,潭深烟翠入。

群鱼石下游,独鸟潭上立。

泉暖草长绿,山高风自急。

徘徊兴不穷,苔屐云沾湿。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4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5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6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

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

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7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平生交友泪,又哭寝门前。

鲁叟不言命,楚人空问天。

月沉沧海底,星陨太微边。

莫恨终埋没,文章自可传。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8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

遶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

关于冬至的古诗五言绝句

关于冬至的古诗五言绝句

关于冬至的古诗五言绝句
关于冬至的古诗五言绝句有:
1、《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2、《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唐)白居易: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
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3、《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
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4、《冬至感怀》(宋)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5、《冬至吟二首》(宋)邵雍: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


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6、《冬至吟》数九从今起,南阳正北移;春前寒砌骨,柳送
绿莺啼。

7、亚岁菊园行,搜寻不见英。

悲冬思饮酒,浸泡且残茎。

8、霜风萦寸肠,几度费词章。

断雁随云影,天涯正夕阳。

9、凌冽高寒日,扶疏卧雪馡。

一阳生向北,数九待春归。

10、白雪踏风歌,寒云织玉梭。

提壶因亚岁,九九任消磨。

描写冬至的古诗词(精选40首)

描写冬至的古诗词(精选40首)

描写冬至的古诗词描写冬至的古诗词冬至简介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描写冬至的古诗词(精选40首)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冬至的古诗词(精选40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2、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3、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4、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5、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唐)白居易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6、冬至宿杨梅馆(唐)白居易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7、冬至日遇京使(唐)杜牧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8、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唐)权德舆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9、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唐)戎昱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冬至10首古诗词

冬至10首古诗词

冬至10首古诗词1、《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2、《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3、《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4、《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5、《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6、《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7、《减字木兰花·冬至》宋·阮阅晓云舒瑞。

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

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

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

已减铜壶昨夜筹。

8、《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9、《冬至感怀》宋·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10、《冬至宿杨梅馆》唐·白居易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至感怀梅尧臣赏析【篇一:冬至十大古诗】冬至十大古诗冬至诗词(一):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诗词(二):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冬至诗词(三):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诗词(四):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诗词(五):冬至感怀(宋)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诗词(六):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诗词(七):冬至(宋)朱淑真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诗词(八):(宋)范成大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诗词(九):(宋)汪宗臣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冬至诗词(十):(元)尹志平六阴消尽一阳生。

暗藏萌。

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

过天庭。

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篇二:诗歌鉴赏(邯郸冬至夜)】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①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

②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③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十二月下旬,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

译文:我居住在邯郸客店(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农历冬至。

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题解:这首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

“邯郸”,今属河北。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相当于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在唐代,冬至是很重要的。

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就更热闹了。

大家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

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

名解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冬至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

如今远在邯郸的客店里,将怎样过法呢?只能抱着膝坐在孤灯前,在静夜中,惟有影子相伴。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

第二句,“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自然引出“影”。

而“伴”字,又将“身”和“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

“影”与“身”皆抱膝枯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驿”,驿站,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一定也过得不快乐。

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吧!三、四两句十分感人,也颇耐人寻味:诗人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

至于“说”了些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给予补足。

赏析白居易的五七言绝句,共七百六十五首,约占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二十七。

本诗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

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

”这议论并不确切。

二者各有独到之处,不必抑此扬彼。

归心急似箭,孤灯暖人心——周密《夜归》赏析夜归夜深归客依筇①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②。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赏析】这首七绝描写游子深夜归家的情景。

开篇四字“夜深归客”,点明了诗题“夜归”。

这位游子想是出门时日已久,因此分外思家,哪怕深夜独行也要快快赶回家,不去投宿。

“倚筇行”三字勾画出归客的形象。

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近乡情切的心理。

第二句是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田埂上,依稀可见闪闪烁烁的磷火、星星点点的流萤,在这夜深人静时分,说不清的阴森可怖,然而,任它环境如何的凄冷,人是多么的孤独,都挡不住游子归家的脚步!因为温馨的家即将在眼前闪现。

第三句真可谓“近乡情切”。

在昏暗的月光下,孤零零的村店映入眼帘,此时,游子更加急切:日思夜想的家归客急不可耐的心理:快快走啊,快快走,马上就到家门口了。

因为激动而加快了脚步,因而不免感到路滑难行。

就在这跌跌撞撞中,倏忽已离了村店,近了,近了,那盼望已久的家门。

末句最是感人:夜已深,四周全被黑暗包围,全村人都已沉睡,只有自家窗户还透出灯火。

那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家吗?那就是照我回家的油灯吗?灯下的那人,也许是慈母,也许是爱妻,一针针,一线线,缝补的该是游子的衣衫,她们也时时刻刻把在外的游子思念!“竹窗斜漏补衣灯”。

看见窗纸上映出的灯光,诗歌便戛然而止。

于是,复杂的感情涌上心头,多少感激,多少歉疚,多少疼爱,尽在不言中。

古代由于交通落后,或者战乱等因素,游子思归的作品非常多,也非常动人。

周密的这首诗无疑也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周密,字公瑾,号草窗,四水潜夫等。

南宋文学家,宋亡后,不仕。

其词讲究音律,文词精美,与吴文英(梦窗)齐名,人称二窗”。

这首诗除了第一句点题并交代主人公外,后三句移步换形,通过写景来揭示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描写了凄冷的磷萤、昏月下的村店、竹窗斜漏的灯光。

诗人写景句句扣住“夜”字,写情句句不离“归”字,景真情切地写出了游子在深夜赶路和即将到家的感受,读来亲切动人,回味悠长。

【鉴赏练习】1.本诗是怎样以“归”字统摄全篇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表现游子思家之情的?【参考答案】1.本诗写情扣住“归”字。

在“夜深”时刻,“归客”拄杖而行,疲惫之态似乎可见。

“冷磷”、“萤”、“昏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

末句望见“补衣灯”写出归家的感受,与路上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首诗描绘的景物:倚筇行的归客、土塍、磷萤、昏月、村店、竹窗、灯光等。

游子思家心切,因而不顾天黑路滑,连夜赶路。

“倚筇行”表现游子归家心切,忘了疲倦;土塍、磷萤、昏月、村店等景物,渲染了夜晚的凄冷,反衬游子的孤单。

竹窗、灯光反映的是游子与家人互相思念的感情。

如梦令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①“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②请解释“门外马嘶人起”暗示出的内容。

参考答案:①漫漫长夜难尽,孤独、凄凉的愁绪如同如水的长夜一样排遣不去。

②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赏析: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于途中所写。

词中通过夜宿驿亭的描写,绘出贬谪途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旅途中凄凉寂寞的心情和倦于宦游的情绪。

首句点明时间是夜晚,“遥夜”即长夜,状出了夜漫漫而难尽的感觉。

紧接“沉沉”的叠字,将长夜难尽的感觉再度强化。

一句尤妙“如水”的譬喻。

是夜长如水,是夜凉如水,还是黑夜深沉如水,作者不限制何种性质上相“如”,只说“如水”,让读者去体味。

较之通常用水比夜偏于一义的写法,有所创新。

次句点出地点。

“驿亭”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憩宿之所,一般都远离城市。

驿站到夜里自是门户关闭,但词句把“风紧”与“驿亭深闭”联一起,则有更多的意味。

一方面更显得荒野“风紧”;另一方面也暗示出即使重门深闭也隔不断呼啸的风声。

“驿亭”本易使人联想到荒野景况以及游宦情怀,而“风紧”更添荒野寒寂之感。

作者虽未言情,但景语中亦见出其情。

“梦破”二字,又流露出多少烦恼情绪。

沉沉寒夜做一好梦,更反衬出氛围的凄清。

“梦破”大约与“鼠”有关,客房点的是油灯,老鼠半夜出来偷油吃,不免弄出些声响。

人一惊梦,鼠也吓咆了,但它还舍不得已到口边的美味,远远地盯着灯盏。

“鼠窥灯”的“窥”字,用得十分传神。

它那目光闪闪,既惶恐,又贪婪。

昏暗灯光之下这一景象,直叫人毛骨悚然,则整个驿舍设备之简陋、寒伧,可窥见一斑。

能否捕捉富于特征性的细节,往往是创造独特的词境的成败关键。

此句与下句间,有一个从夜深至黎明的时间过程。

下句之“送”字、“侵”字都锤炼极佳。

天犹未明,“晓”的将临是由飞“霜”知道的,而“霜”的降临又是由“寒”之“侵被”感到的。

“无寐,无寐”的重复,造成感叹语调,再联系“风紧”、“鼠窥灯”、“霜送晓寒”等等情景,可以体味出无限的感伤。

古时驿站常备官马,以供来往使者、官员们使用。

而“门外马嘶人起”,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正是驿站之晨的光景。

这不仅是写景,从中可以体味到被失眠折腾的人听到马嘶人声时的困怠情绪。

同时,“马嘶人起”,又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难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赏析朱熹的《次韵雪后书诗二首(其一)》是今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诗歌鉴赏的提供的阅读材料。

原诗如下: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如何理解这首诗?让我们先从题目看起。

这首诗的题目为“次韵雪后书事”。

“次韵”,是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使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