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设计案例介绍-马海英
装配式建筑案例分享

结构装配: 现浇连接段+水平现浇带/圈梁:将 预制墙板与现浇剪力墙连接为整体 水平现浇带/圈梁:将剪力墙与楼 屋盖连接为整体 钢筋套筒连接:使竖向钢筋连续 钢筋搭接连接:使水平钢筋连续 钢板连接:预制墙板实现抗剪连接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关键技术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关键技术
防水构造: ①结构防水 ②构造防水 ③材料防水
宇辉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间接搭接连接)
黑龙江宇辉集团开发的“保利花园”应用了 预制墙体、预制阳台、预制楼梯、预制叠合 板等建筑部件;
长沙远大住工现浇结构外挂板体系
远大住工在整体厨卫、成套门窗等技术方面实
现了标准化设计、并建设了以预制混凝土外墙
板为主的工业化生产、配套化供应的建造体系
南京大地集团装配式框架外挂板体系
新加坡 预制剪力墙+灌浆套筒
日本 预制框架+灌浆套筒
美国钢+PC挂板组合结构,
香港
装配式框架+预应力双T板车 库体系;各种工业化小住宅
PC外墙挂板+标准化定型化
芬兰全预制 装配板式+弱连接
美 国
装 配 式 建 筑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9 of 9
美国洛杉矶某装配式住宅:
框架结构,细柱厚板,外墙为预制墙板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10 of 10
美国某装配式住宅:
板式结构建造过程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平凉47街坊装配式施工实例分析

平凉47街坊装配式施工实例分析在当今建筑行业,装配式施工凭借其高效、环保、质量可控等诸多优势,正逐渐成为主流的施工方式之一。
本文将以平凉 47 街坊的装配式施工项目为例,深入分析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特点、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平凉 47 街坊位于_____,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该项目包括_____栋住宅楼、_____个配套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
由于项目所在地的土地资源紧张,且对施工周期和环保要求较高,因此选择了装配式施工方式。
二、装配式施工的特点1、工厂化生产在装配式施工中,建筑构件如墙板、楼板、梁柱等在工厂内进行标准化生产。
工厂的生产环境稳定,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能够保证构件的质量和精度,减少了施工现场的人工操作误差。
2、现场装配将工厂生产好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起重设备进行装配安装。
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现场的湿作业,降低了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周期。
3、信息化管理利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
通过 BIM 模型,可以提前模拟施工过程,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平凉 47 街坊装配式施工的优势1、提高施工效率由于大部分构件在工厂内预制完成,现场只需进行装配作业,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平凉 47 街坊的施工周期缩短了_____%左右。
2、保证施工质量工厂化生产的构件质量稳定,精度高。
在现场装配过程中,采用标准化的连接方式和施工工艺,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减少了常见的质量通病,如裂缝、渗漏等。
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装配式施工减少了现场的建筑垃圾和废水排放,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由于构件的预制生产可以合理利用材料,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实现了资源的节约。
4、降低人工成本现场装配作业相对简单,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减少了现场施工人员的数量,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西北地区首个高装配率高层住宅项目——滹沱村公租房装配式建筑实践分析

西北地区首个高装配率高层住宅项目——滹沱村公租房装配式建筑实践分析摘要:在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我国向全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
为转变传统建筑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的巨大弊端,近年来国家和建设主管部门以“绿色健康节能环保”为宗旨,大力推广各种新型的绿色建筑方式和建筑工艺,装配式建筑就是其中最为系统、最为有效的全新建筑工艺和建造方式。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本文以西安市滹沱村公租房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装配式结构的拆分设计、构件生产、技术管控,以及装配式整体装修的实践应用,阐述了装配式结构+装配式装修所形成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巨大发展潜力。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装配式装修、装配式建筑体系1工程简介滹沱村公租房项目位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浐灞三路,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2#楼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地上23(1-3层为现浇混凝土结构,4-23层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2015年申报该项目2号楼为陕西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并获得批准,结构装配率达到58%。
作为西北地区首栋装配率高于50%的高层住宅建筑,建设单位在组织建筑设计、拆分设计、施工总承包、构件生产、工程监理等单位组成技术攻关小组,运用BIM技术对设计图纸尤其是拆分图纸进行全面问题查找和修改,并在正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
该项目装配式拆分设计历时6个月,装配式结构施工历时仅8个月便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
在楼内装修阶段,为全面探索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整体运用,对住宅室内装修样板间采用了装配式整体装修工艺。
2装配式施工简介滹沱村公租房项目2#楼,为西北地区首家采用装配整体式施工的高层装配式建筑,在装饰装修阶段局部采用装配化装修技术,内装部品全部工厂生产,产业工人现场标准化流程组装,绿色装配,真正做到多、快、好、省的绿色建筑理念。
【案例解析】万科云城:装配式建筑设计在公共建筑的实践

【案例解析】万科云城:装配式建筑设计在公共建筑的实践近年,随着我国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住宅领域,但在公共建筑领域尚处于尝试阶段。
作为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先行者,华阳国际与万科集团在装配式建筑技术和产品研发、项目实践上有十余年的合作经验,打造了包括万科第五寓、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等经典项目。
万科云城鸟瞰效果图2014年起,双方开始了又一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尝试——万科云城一期。
该项目是深圳市首个大规模建设的装配式高层办公建筑群,试图在以玻璃幕墙为主导的办公建筑时代探索装配式混凝土技术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与实践。
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其中8栋-B座于去年9月正式封顶,是全国首栋全外墙清水PC写字楼。
在今年3月发行的《建筑技艺》中,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公司研发部副总经理、东莞产业园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春才、建筑产业化公司建筑师邹兴兴及华阳国际设计集团副总裁、建筑产业化公司总经理龙玉峰联合撰文《万科云城一期03地块装配式办公建筑实践》,从万科云城实施管控的角度出发,分别从设计、生产、施工等方面阐述装配式技术在高层办公建筑应用中的把控要点。
华阳国际自媒体将分上下篇与大家分享文中观点。
项目概况万科云城一期03地块效果图万科云城一期位于深圳市留仙洞战略型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是集公寓、产业用房、商业及公共配套活动广场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工程,也是深圳首个大规模建设的装配式高层办公建筑群。
项目建设地块西侧为创科路,北侧为留光路,南侧为留新南路。
项目采用內浇外挂体系,所有建筑外墙采用预制外墙构件,楼梯采用预制楼梯,主体结构采用铝模现浇,室内隔墙采用轻质混凝土条板,并采用自升式爬架等装配式施工技术,预制率约为17%,装配率约60%(按深圳市计算方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1标准化设计装配式住宅项目因其建筑类型和项目自身特点,不同户型各功能空间的开间、进深实现的标准化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因立面造型需要也可能导致局部做法不同,致使构件种类数量偏多。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国内外应用案例对比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国内外应用案例对比装配式建筑是一种以工厂预制构件和现场组装的建造方法,它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环境友好等优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本文将对比国内外一些典型的装配式建筑应用案例,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发展这一技术。
一、国内装配式建筑应用案例1. 长沙融创云宸·上域长沙融创云宸·上域是中国自主创新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
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工厂预制,实现了施工速度快、质量高的效果。
该项目在100多天内完成了27栋塔楼和51栋洋房的建设,大大缩短了传统施工周期。
2. 北京博雅生命科学中心北京博雅生命科学中心是中国首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项目。
该项目采用了轻钢结构与模块化设计相结合,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其建筑的核心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并成功应用于多个装配式建筑项目。
3. 上海临港融创城上海临港融创城是中国目前最大规模的住宅装配式建筑项目。
该项目使用了现代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通过工厂生产和现场组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高效施工和优质细节。
二、国外装配式建筑应用案例1. 日本国际展览馆(TKPガーデンシティ品川)日本国际展览馆是日本首个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大型会议中心。
该项目通过精确预制、模块化设计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快速施工和高质量完成。
这一成功案例推动了日本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普及,并为后续项目提供了经验借鉴。
2. 美国秦氏家庭住宅美国秦氏家庭住宅是美国一次性模块化住宅的代表作。
这种住宅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制造工艺,实现了工厂预制和快速组装,使得整个建筑过程高度标准化和精准化。
这种模式在美国推广广泛,为大规模住宅建设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3. 德国学生宿舍项目德国的学生宿舍项目采用了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实现了短期内完成大量住宅单位的建设。
装配式建筑案例分享:济南名悦山庄一期

装配式建筑案例分享:济南名悦山庄一期来源:同圆集团名悦山庄一期5、6、9、82、83、84#济南市历下区旅游路以南龙鼎大道以西同圆集团装配式建筑研究院项目概要6个主楼+装配式建造本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28973.58㎡,包含6个主楼,均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进行设计。
抗震设防标准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为二级,设防烈度为7度(0.1g),各楼座预制构件类型如下表所示。
以84#楼为例,地下2层,地上11层,屋面为坡屋顶,基础形式采用钻孔灌注桩+筏板。
地上功能均为住宅。
标准层由2个单位元组成,其标准层建筑平面及立面如下图所示:▲二至十一层平面图▲南立面图▲北立面图方案阐释集萃装配式技术:实力落地平面拆分84#楼预制外墙采用三明治夹心外墙板,分为预制受力外墙及预制非受力外墙,转角部分采用预制PCF板作为外模板;标准层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南侧外墙飘窗、线脚与外墙一起预制及预制空调板。
预制构件平面拆分如下:▲四至十一层预制外墙平面拆分图▲局部预制外墙拆分图▲二至十一层西单元叠合板平面拆分图部分预制构件类型介绍本项目中涉及的预制构件种类主要有预制外墙板、预制PCF板、预制楼梯、预制叠合板、预制空调板等等,其中部分构件进行示意如下:连接节点设计预制外墙通过后浇暗柱进行连接,叠合板采用后浇拼缝连接,预制楼梯通过梯梁的牛腿进行搭接,预制外墙上下设有企口连接,解决保温与防水问题。
建筑科技装配式+BIM建筑科技时代的来临,让数字化模型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基石。
本项目充分融合BIM技术与装配式技术,本项目由同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对整楼进行了BIM技术分析,建立详细的预制构件内部构造模型,并进行构件和节点处钢筋的碰撞检查,提前规避了预制构件的碰撞和设备机电预留的错漏碰缺,保持各专业协同;同时基于Revit平台进行施工组织模拟,并据此确定合理的施工工序,指导该项目的产业化施工。
生产建造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建筑工期针对装配式工程,预制构件重量对施工吊装至关重要。
【CN109990418A】一种高气候适应性装配式屋面空调系统【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34661.0(22)申请日 2019.04.24(71)申请人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20号(72)发明人 王宽 刘明海 周大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代理人 高小改(51)Int.Cl.F24F 5/00(2006.01)F24F 13/32(2006.01)F24F 13/28(2006.01)F24F 12/00(2006.01)F24F 13/30(2006.01)F24F 13/0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高气候适应性装配式屋面空调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气候适应性装配式屋面空调系统,包括基础及装配导轨、滑块、连接法兰、卡扣、过滤模块、新风热回收预处理盘管模块、混合模块、回风模块、风机模块旋转冷盘管模块旋转热盘管模块、娱乐特效模块、旋转换热(冷)盘管、盘管套筒转轴、转轴外套筒、转轴内套筒、可曲饶软管、温度传感器、排风机模块、冷热回收换热盘管模块、排风热回收管路保温组件保温外壳、风阀、冷热回收管路分风静压箱骑乘设备机房进风静压箱娱乐区进风静压箱和微孔泄压阀。
本发明可适应各种冬季严寒和夏季酷暑气候条件在建筑屋面露天安装,并能实现瞬时冷热量调节以及高效排风热回收。
尤其适用于大型主题公园骑乘设施建筑屋面安装。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4页CN 109990418 A 2019.07.09C N 109990418A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990418 A1.一种高气候适应性装配式屋面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及装配导轨(1-1)和机组各个模块,机组各个模块可在导轨上沿着导轨滑动;滑块(2-2)设置在机组各个模块底部,且所述滑块(2-2)至少为四个,滑块为T型,且所述滑块(2-2)嵌入基础及装配导轨(1-1)内定向滑动;所述基础及装配导轨(1-1)的顶部安装有滑块(1-2),且所述滑块(1-2)的顶部安装连接法兰(1-3),且所述连接法兰(1-3)的周向设置卡扣(1-4);机组各个模块侧面均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位置均设有连接法兰(2-3),且连接法兰(2-3)上周边设有多个卡扣(2-4);过滤模块(2-1)可根据需要内置初、中、高效过滤器,并设置有侧门便于开启更换或清洗过滤器;所述新风热回收预处理盘管模块(2-2)内置有循环水换热盘管,且新风热回收预处理盘管模块(2-2)连接冷热回收换热盘管模块(4-2);冷热回收换热盘管模块(4-2)通过排风热回收管路保温组件(4-3)内的冷热回收管路(4-6)连接新风热回收预处理盘管模块(2-2);混合模块(2-3)上设有回风模块(2-3-1),且回风模块(2-3-1)与新风热回收预处理盘管模块(2-2)连接处与风机模块(2-4)连接;旋转冷盘管模块(2-5)和旋转热盘管模块(2-6)分别内置有两组旋转换热(冷)盘管(3-1);娱乐特效模块(2-7)内置有干冰储存罐、纯净水喷雾喷水器、液氮储罐和液氮盘管;旋转换热(冷)盘管(3-1)安装在所述旋转冷盘管模块(2-5)和旋转热盘管模块(2-6)内,且旋转换热(冷)盘管(3-1)以盘管套筒转轴(3-2)为中心进行90度旋转;旋转换热(冷)盘管(3-1)与转轴外套筒(3-3)固定连接,且转轴外套筒(3-3)与直流旋转电机(6-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套筒(3-3)内设有转轴内套筒(3-4),且转轴外套筒(3-3)绕转轴内套筒(3-4)转动;所述转轴内套筒(3-4)与旋转冷盘管模块(2-5)和旋转热盘管模块(2-6)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内套筒(3-4)内设有多根可曲饶软管(3-5),且旋转换热(冷)盘管(3-1)在转轴内套筒(3-4)内留有冗余长度且与旋转换热(冷)盘管(3-1)固定连接;可曲饶软管(3-5)内设有温度传感器(3-6);所述旋转冷盘管模块(2-5)和旋转热盘管模块(2-6)顶部设有直流旋转电机(6-1)、太阳能光电板(6-2)和蓄电和控制组件(6-3);所述太阳能光电板(6-2)电性连接蓄电和控制组件(6-3)和驱动直流旋转电机(6-1);风机模块等其他组件(2-4)的顶部设置太阳能光电板(6-2)和蓄电和控制组件(6-3);所述旋转冷盘管模块(2-5)和旋转热盘管模块(2-6)顶部还设有板面清洁喷水头(6-4)和雨水收集口(6-5),板面清洁喷水头(6-4)连接屋面雨水利用管路(5-12);排风机模块(4-1)进风侧与骑乘设备机房进风静压箱(4-8)、娱乐区进风静压箱(4-9)连接,且所述骑乘设备机房进风静压箱(4-8)、娱乐区进风静压箱(4-9)与排风机模块(4-1)连接处设有受控开启或者关闭的电动风阀;所述排风机模块(4-1)出风侧与所述分风静压箱(4-7)连接,气流经排风机模块(4-1)加压后进入分风静压箱(4-7);所述分风静压箱(4-7)出风侧与所述冷热回收换热盘管模块(4-2)连接,所述冷热回收换热盘管(4-2)内设有换热盘管;所述排风热回收管路保温组件(4-3)由保温外壳(4-4),风阀(4-5),冷热回收管路(4-6)组成,冷热回收管路(4-6)设在保温外壳(4-4)密闭形成的类似风管的矩形空腔内,所述排风热回收管路组件(4-3)的矩形空腔通过风阀(4-5)与分风静压箱(4-7)连通;所述排风热回收管路组件(4-3)的矩形空腔与新风热回收预处理盘管模块(2-2)不连通;所述新风热回收预处理盘管模块(2-2)在靠近新风热回收预处理盘管模块(2-2)的末端处设有通向空腔外大气的微孔泄压阀(4-10),且所述微孔泄压阀(4-10)按现有技术由电动2。
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策略_1

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发布时间:2022-07-07T01:46:19.977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4期作者:孟海迎[导读]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项目中的关键一环,只有在设计阶段将更多绿色理念融入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才能让更多的建设项目符合当前的环境保护理念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降低建筑的碳排放,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源消耗,让更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所以对于当前的建筑行业而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的格局,但是却对于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孟海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要:建筑设计作为建筑项目中的关键一环,只有在设计阶段将更多绿色理念融入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才能让更多的建设项目符合当前的环境保护理念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降低建筑的碳排放,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源消耗,让更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所以对于当前的建筑行业而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的格局,但是却对于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关键词:低碳理念;绿色;建筑设计1概念与内涵低碳理念的核心在于对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的研究,在不影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气候变化。
在这一框架的引导下,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显然是更加协调的,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元素。
绿色建筑最大程度的尊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内循环,并不会打破最为基础的自然平衡,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讲,绿色建筑对能源的限制也并不严格,会大大降低物质和财力的消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能够引导居民真正回归大自然,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从理念解读的层面来看,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牵涉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自然系统和环境的回归,生活环境的优化这几个层面。
就能源和资源来讲,绿色建筑始终在尝试有效的置换方法,在投资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寻找可以代替传统能源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阶段
根据以上原则,考虑装配效率及成本因素,选择外围剪力墙、外围护 墙、楼梯等作为预制构件,内部剪力墙采用现浇,预制范围为一层~机房层 。
山墙部分及北立面较长的墙肢采用装配连接方式,竖向连接采用套筒灌 浆,设置水平后浇带,预制墙体较长时为方便预制及吊装,中间设竖向后浇
带。
方案阶段
面积计算
在建筑面积统计时,如有预制外墙满足不计入规划容积率的条件,需列出各单体中该部分 面积。
按上海市901号文规定,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其预制夹心保温墙体面积可不计入 容积率。但其建筑面积不应超过总建筑面积的3%。 ……”
优惠政策 (2)专项扶持资金与补贴
1、新型墙体专项基金
• 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墙体部分,不计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墙体材料计算范围。 • 对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保障性住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免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沪府办52号文: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1日)
2、装配式住宅
• 装配式住宅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除外) • 2015 年底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 • 2016年底前开工建设 • 总建筑面积达到3 万平方米以上 • 预制装配率达到40%及以上
政策要求
2015年沪规土资建398号《关于<外墙保温系统规划管理规定>
废止后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的通知》:外墙外保温
系统建筑面积应计入容积率。
2015年沪建管联417号《关于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推进力度提升 建筑性能的若干规定》: ①建筑外门窗传热系数K值应不大于2.2(W/m2·K),门窗气密
25% √ √(局部) √ √ √(局部) PCF、装
30% √ √ √ √ √(局部) 装配整体
40% √ √ √ √ √ 装配整
装配
体系
住宅
现浇外挂
配整体式剪 力墙
式剪力墙
框架、框
体式剪力墙
框架、
公建
×
框架、框
剪
剪
框剪
方案阶段
预制剪力墙的选择原则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墙体间的接缝及连接较多,主要为预制构件之间的接缝及
内装及幕墙设计前 置,点位孔洞埋件确 定, 栏杆装饰连接 ,避雷做法
幕墙体系,留 洞原则,门窗 框预埋原则
土建与部品部件一体 化设计,制作、运输、 施工工艺埋件增加,材 料统计,施工组织设 计配合综合检查、修 改
方案设计
总体设计
施工图设计
深化设计
面积统计,装配 体系,保温体系
详细面积统计, 预制构件分布 图,连接大样,防 水保温大样
本案例100%实施装配式建筑
方案阶段
选择合理的装配体系
根据结构竖向受力构件(剪力墙、框架柱)是否预制,装配体系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叠合剪力墙(PCF)体系 预制外墙模(含外饰面,外墙叠 合)+现浇剪力墙 现浇外挂体系
2
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 装配整体式框剪体系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
竖向构件(柱、墙)现浇,外挂围
1、总体阶段,立面设计完成后,门窗、栏杆及幕墙厂家招标。 施工图阶段,门窗、栏杆及幕墙厂家定标。
2、施工图阶段,PC平面布置完成后,PC厂家招标。 施工图出图之前,PC厂家定标 。
全过程一体化设计
装配式住宅一体化设计,各专业间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大量施工 及安装工作需在前期设计时精准确定,必须通过最大限度配合实现最优 方案
护墙板,外墙板不叠合
结构竖向受力构件现浇
结构竖向受力构件全部或部分预制
方案阶段
PCF外墙 现浇外挂墙 预制剪力墙
墙厚: 250~270
墙厚: 160~200
墙厚: 200
方案阶段
预制率 预制外墙板 凸窗、空调板 阳台 楼梯梯段 叠合楼板、叠合梁
15% √(局部) √(局部) √(仅外边梁) √ ×
夹心保温
缺点:①冷热桥问题 ②整体耐久性不明确 ③外立面线条不易处理,凸窗及阳台处难做 ④成本高,构件重量大 ⑤石材外饰面受限 优点:①有最多3%的不计容优惠政策
总体阶段
设计深度
1. 预制构件平面拆分 2. 重要连接节点详图 3. 结构计算参数调整 4. 预制率计算
5. 结构专业抗震超限或PC体系专项评审(如有)
• 每平方米补贴100元 • 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 万元 (沪建管联901号文)
相关手续按照 (沪发改环资[2012]088号)执行 • 088号文已于2015年9月15日到期,后 续文件暂未出台
优惠政策
(3)申报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装配式建筑面 积(平方米)
土地出让条件 2015年年底前签订土地出让 合同
现浇结构
总体阶段
建筑
在节点详图中,应表达预制装配式构件拼接处防水、保温、隔声、防火等的
典型构造大样。以内保温节点为例:
窗口内保温
转角构造(内保温)
防水(内保温)
总体阶段
结构
关注点: 1. 平面拆分考虑因素:保温及外饰面选择、水平连接、加工工艺、构 件重量、吊装方案、运输条件、构件标准化等;
2. 竖向连接方式:钢套筒连接、浆锚搭接(波纹管、螺旋筋)、螺栓
建筑、结构、机 电施工图,节点 详图,计算书
构件制作、安装
报批流程
1、原则上与传统项目报批流程一致,各阶段增加装配式设计内容。
2、如涉及面积优惠,需在方案报批前进行项目装配式方案专项评审。
(1)土地出让合同无装配式实施要求,业主主动采用装配式建造
(2)采用预制夹心外墙墙板
报批流程
3、总体设计阶段,如涉及采用新体系、新型连接材料、新型连接
方案阶段
层高确定
当外立面材料采用反打面砖或石材时,层高应按立面材料排布情况并结合相关建筑设计
规范的要求确定。
方案阶段
内保温
缺点:①后期使用可能有影响 ②影响室内使用面积 优点:①施工方便,后期可更换 ②材料防火要求不高 ③可结合石材工厂反打工艺
外保温
缺点:①施工时需外部脚手架 ②材料防火要求较高 优点:①不计容(2015.05.01之后计容) ②传统外保温施工方法将取消,代替的是一种一体化 预制外墙板。 ③不影响内部使用
结构封顶;八层以上(含八层)应当完成基础工程并施工至主体结
构二分之一以上(不得少于七层)。
政策要求
2016年起可以不实施装配式的项目([2016]24号文):
项目类型 新建公建项目 新建居住建筑 要求 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下 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下
新建工业厂房、配套办公、研发等项目
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下
单体预制率 30%以上,并采用不少于一项 的创新 技术应用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2万
1万
2016年年底前签订土地出让 合同 2017年年底前签订土地出让 合同
40%以上,并采用不少于一项的创新 技术应用 40%以上,并采用不少于二项的创新 技术应用。
• 沪建协013号文
优惠政策
(3)申报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2)同层构件有预制有现浇的,现浇构件地震力放大1.1倍
(3)接缝部位需要验算
(4)预制构件增加多种工况验算(拆模、运输、吊装等工况验算) 2.不同体系适用高度: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适当降低。 3.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设置地下室,地下室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筋种类、钢筋保护层等;
2. 表示出装配式结构构件典型连接方式(包括结构受力构件和非受
力构件等连接),施工、吊装、临时支撑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
内容;
3. 主要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注明预制构件示意、拆分定位及规格
尺寸;
4. 装配式结构预制率的估算。
总体阶段 结构计算原则:
1.设计方法:
(1)整体计算按等同现浇原则
方案阶段
设计深度
1. 满足土地划拨要求,确定装配式建筑单体及建筑面积;
2. 确定预制构件类型及装配式建筑保温体系;
3. 设计说明中简述有关业主任务书中对项目的装配要求,包括采 用装配式的建筑面积和单体预制装配率;说明项目采用装配整 体式建筑单体的分布情况以及所采用的装配结构体系; 4. 各装配整体式建筑单体的建筑面积统计,如有预制外墙满足不 计入规划容积率的条件,需列出各单体中该部分面积; 5. 设备专业给出在预制构件中孔洞、管线、预埋套管、线盒等与
规范图集
规范:
图集: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构件图集》(沪G105)2016年6月1日实施
1
装配式项目设计流程
2
上海浦东某项目 成本分析
3
项目概况
该项目高层为1#~17#,其中17#楼为保障性住房,层数均为16层,层高3.3米,总建筑面积 10万平,土地出让合同要求装配式住宅比例不小于100%,单体预制率不小于30%。
• 预制夹心保温墙体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但其建筑 面积不应超过总建筑面积的3% • 沪建管联[2014]901
• 出让合同或土地划拨决定 书未要求,项目建设单位主 动采用装配式混凝土
• 项目预制外墙或叠合外墙的预制部分可不计入建筑 面积,但不超过装配式住宅±0.00以上地面计容建 筑面积的3%。 • 沪府办[2013]52
性能分级不低于6级。
②新建民用建筑的楼板厚度应不小于150mm。
政策要求
③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外墙内保温项目除外),装配式外墙与 保温材料、外窗、外墙面砖饰面等部品构件应一体化预制。
④实施装配式建筑的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其预售应达到的工程进 度标准为:七层以下(含七层),应当完成基础工程并施工至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