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大数与凑整 2教案 沪教版
沪教版四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复习大数的读法、写法,复习按四舍五入法凑整。
2.掌握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凑整。
3、能根据生活实际的需求将一个数用合适的方法凑整。
2.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凑整方法。
三种凑整方法的区别,体会四舍五入法是最常见的凑整方法。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出了我国五十年来人口的增长情况。
出示P75我国五十年人口增长统计图!观察这张统计图,你获得哪些信息?
①复习大数的读写
读出1953~2000年全国人口数
这些数都比较大,读这些数时,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读这些数时我可以用四位分级法。
写出1953~2000年上海人口数
②用四舍五入法凑整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表示上海总人口、全国总人口的数量时做不到很精确,这时就需要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一个近似数。
(学生完成P89的表格)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凑整”的概念;–掌握大数读、写、比较的方法;–熟练掌握不进位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律;–能够简单运用凑整计算加减法。
2.能力目标:–能够按照题目要求正确进行运算;–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减法和凑整法计算大数;–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运算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大数读、写、比较的方法;2.熟练掌握不进位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律;3.熟练掌握凑整法计算加减法。
2. 教学难点:1.全面掌握不进位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律;2.合理运用凑整法解决运算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1.归纳法:通过教材上的例题,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演示法:教师先通过实例演示,再由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3.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讨论、配对练习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并互相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手段:1.学案:通过学案的形式,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2.录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录像的方式展示运算步骤,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3.实物:通过实物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更加易于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几个数学谜题的形式导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本课主要内容。
2. 理解“凑整”概念让学生看一下教材上的几道例题,再用同桌之间的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凑整”的概念。
3. 大数的读、写、比较让学生看一下教材,然后老师演示一下。
随后让学生在同桌之间配对练习,巩固大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4. 不进位加减法通过举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减法的概念。
然后通过学案和录像的方式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进位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5. 凑整法通过举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凑整法的概念,之后通过学案和录像的方式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掌握凑整法计算加减法的方法。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大数的概念和大小关系。
2.能够进行大数的加减运算。
3.掌握凑整方法,提高数值近似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
2.教具:小黑板、粉笔、计算器。
3.学具:数学练习册、作业纸。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大数的认识与比较教学目标:了解大数的概念和大小关系。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复习一下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字,并引出大数的概念。
- 老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举例子告诉我一个大数? - 学生:999, 1234等。
-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什么是大数。
2. 观察大数:手写几个大数(例如:5000、7890等),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一些问题: - 老师:你们观察这几个数字,告诉我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学生:都是四位数,但是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不同。
- 老师:好!那么我们来确定一下这几个大数的大小关系。
3. 大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多个示例,让学生掌握大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 老师:请你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数:5000和7890,哪个更大? - 学生:7890更大。
-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
4. 拓展练习:在小黑板上写下几组大数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练习,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
第二课时:大数的加法运算教学目标:能够进行大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大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拆解大数:通过示例,教会学生拆解大数进行加法运算。
- 老师:请你们计算一下:5000 + 6000 = ?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 - 学生:先计算个位数相加,再向前进位。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继续练习一些大数的加法。
3. 向前进位:通过多个示例,让学生熟悉加法中的进位操作。
- 老师:请你们计算一下:4000 + 6000 = ? 需要进位吗? - 学生:需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沪教版(2)

大数与凑整(2)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本P90-91大数与凑整(2)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际情况,感知三种凑整方法,并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理的凑整方法。
3在交流合作的学习中,辨别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区别,感悟数学对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去尾”和“进一”的凑整方法。
难点:能依据实际情境正确判断,并选择应用合理的凑整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2、认知的准备: (1)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四舍五入法“凑整。
(2)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导探究去尾法和进一法师:上周日,小胖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一天,因为他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
周日的一早,妈妈带着小胖来到了超市。
结账后他从收银阿姨那里拿到了收银条。
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师:这张的应付金额是?实付金额是?那么这张呢?仔细观察这些应付金额和实付金额,你发现了什么?应付金额少于实付金额(分变成了0)少付了,哪里少付了?师:由于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现在生活中不常使用了,所以在结算实付金额时,超市往往会把分舍去,这样让消费者也得到了实惠,像这样的把分这个尾数去掉的方法也是一种凑整方法。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胖学习大数与凑整。
【板书:出示课题】1.用去尾法凑整(1)师:小胖和妈妈到商场买衣服,看到商场正在举行服装优惠价活动,老板把原先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到,降成接近的整十数。
师:我们学过什么凑整方法?什么是四舍五入法?(一个数的尾数最高位小于等于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大于等于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即“五入”))【板书】师:这里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为什么?(2)师出示老板凑整后的优惠价格198≈190 76≈70(3)仔细观察,商场老板这种凑整方法有什么特点?(老板把优惠价格都凑整到了整百数,他的凑整方法与我们常用的四舍五入法不同,整个凑整过程中无论尾数的最高位是几,把尾数直接舍去,百位上的数不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大数与凑整》2_沪教版(2015秋) (共10张PPT)

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出了我 国五十年来人口的增长情况。
单位:人
1600000000
我国五十年人口增长统计图
1400000000 1200000000 1000000000
800006001 7381 10 3188 2511
1334’1896
2000年 一千六百七十三万七千七百
1673’7700
亿位 百万位 万位
四舍五入
,,
723070269 7’0000’00 07’0 2300’00 07’0 2307’00 00
亿位 百万位 万位
四舍五入
,,
601938035 6’0000’00 060’0200’00 060’0194’00 00
2000年 1295330000
读一读,写一写
1953年 上 海 人 口 1953年
六百二十万四千四百十七
620’4417
一千零八十一万六千四百五十八
1081’6458
读一读,写一写
1982年 一千一百八十五万九千七百四十八
上 海
1185’9748
人 1990年 口
一千三百三十四万一千八百九十六
亿位 百万位 万位
四舍五入
,,
1031882511
10’0000’000 010’3200’000 010’3188’00 00
亿位 百万位 万位
四舍五入
,,
1160017381 12’0000’000 011’6000’000 011’6002’00 00
亿位 百万位 万位
四舍五入
,,
1295330000 13’0000’000 012’9500’000 012’9533’00 00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 大数与凑整

五、课后作业
①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P/69的表格。
②实践作业: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在实际生活中,哪些时候是用“四舍五入”法凑整的?哪些时候是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凑整的?你能举例说明。
教后记:
一、新课导入
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出了我国五十年来人口的增长情况。出示P75我国五十年人口增长统计图!
写出1953—2000年上海人口数
出示表格
用四舍五入法对下面给出的
全国总人口凑整
出示表格
出示课题
2新课探索
1探究一
小胖和小胖妈妈去商店买衣服,正好赶上商场服装优惠促销,小胖发现原先的价格都变成了相邻的整十数,你知道,商场老板用的是哪种凑整的方法?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
选择题:
(1)按去尾法在万位上凑整得7□8078≈740000,则□中可填( )。
①1②2③3④4
(2)74590≈75000,它是按( )规则凑整成整千数的。
①四舍五入或进一法②四舍五入或去尾法
③进一法④去尾法
练习二应用题:
①仓库里有795吨钢材,如果每辆货车可装6吨,需要多少辆货车才能把这些钢材全部运走?
(前两行老师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后三行学生独立完成)
小结:用“四舍五入”法凑整成整亿数看千万位上数的大小;凑整到整百万数看十万位上数的大小,以此类推……凑整到哪一位要看被省略尾数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大于或等于5的向前一位进1,小于5的省略尾数。
③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四舍五入凑整法,还有其它的凑整方法吗?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关于“大数与凑整”的知识。(出示课题)
①1②2③3④4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沪教版 (2)

《大数与凑整》教学目标:1、掌握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将大数凑整的方法。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凑整。
3、了解三种凑整方法的区别,知道“四舍五入”是最常见的凑整方法。
4、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凑整方法,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与比较等方法去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凑整方法,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5、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凑整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凑整方法。
一【复习】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第一大题用“四舍五入”进行大数的凑整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师:看来大家对于“四舍五入”都掌握的不错二、【新授】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大数与凑整》出示课题:大数与凑整(一):去尾法,出示PPT师:十一国庆临近,小胖和妈妈去商场购物,妈妈想买一条76元的裙子。
小胖和营业员的对话谁来读一读?师:这道题里“凑个整”是什么意思?师: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这道题凑成整十数应该是多少元呢?大家讨论下。
师巡视教室俯身听学生讨论,并指导。
师:76元凑整到70元跟我们以前学习的凑整方法四舍五入法不一样,那就需要我们引进一种新的凑整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我们把76的尾数6舍去变0,得到70,这种舍去尾数变0的凑整方法我们称它“去尾法”。
帖卡纸师:请你用这种舍去尾数变0的“去尾法”来看看商场中另外一些衣服买特价是多少钱?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棒,运用了去尾法将原价凑整到了整十数,让顾客们都省钱买下来自己喜欢的衣服。
下面老师把数值变大,看看同学们还会不会把表格里的数字用“去尾法”凑整到万位。
按要求用“去尾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二):进一法,出示PPT师:小胖和妈妈买好了裙子,来到了童装柜台,发现一件T恤,这件T恤有2个尺码140cm和150cm,身高143cm的小胖该选哪一件呢?你能帮帮小胖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和读写千以内的数。
2.能灵活运用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使学生对大数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3.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千以内或万元以内的数的凑整。
4.能通过实例感受数的相等关系及应用。
教学重点1.大数的概念及千以内数的数量级。
2.凑整的方法和步骤,在千以内及万元以内的数的范围内熟练掌握。
3.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相等关系及应用。
教学难点1.大数的认知及数的相等关系的理解。
2.凑整的熟练运用,以及多种可能的凑整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教学准备1.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2.适当数量的计算机及千元级别的计算器。
3.凑整小组作业练习工具等。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用千元级别计算器现场计算两组数,如1234和4567并显示出来,向学生提问:“这两个数哪个更大?”,学生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在课堂互动中引出了大数及其概念。
因此,在你们看来,哪些数被称为大数呢?呈现1.教师展示数据1234和4567,用千元级别计算器依次显示并进行比较。
2.学生们结合实际生活及学习经验,分别表达出自己对大数的定义及理解。
–对于大数的定义,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述都不一样,但大多都跟“数值很大”“很多”“不好读”等有关。
–对于大数的理解,学生们从数值大小与范围、读写名称等方面进行了解释,并认识到了大数、小数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3.教师以整十为单位,展示出如何让大数更易读、更易比较。
如:1234可分解为12十3个,4567也可以分解为45十6个,这样就可以通过比较“12”,“45”,即可判断哪个数更大。
活动1.教师通过展示计数器上的一个特定数字让学生猜出它的大小,在自己思考之后,交换思考结果,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感受数的大小。
2.教师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同学们到课堂中间放置的一些物品前,根据不同的数量级把它们凑整,然后用计算器互相检查,并对比哪个小组的数字最大、最小。
3.在比较不同凑整结果大小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凑整的规律,能解决哪些问题,甚至可以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与凑整 2教案沪教版
1、以去商场购物的实际情境为教学载体,向学生自然而然地揭示生活中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外,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中,去尾法、进一法也经常被使用。
2、通过对不同情境使用不同的凑整方法的练习,使学生感知三种凑整方法的区别。
能力目标:经历对某一情境选择相对应的凑整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灵活的应景而择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情境互动教学,在交流与讨论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悟数学对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整方法中的“去尾法”和“进一法”。
教学难点:能依据实际情景正确判断,并应用合适的凑整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认知的准备:(1)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四舍五入法凑整。
(2)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铺垫(复习生活中的四舍五入法)
1、昨天我们复习了用四舍五入法对一个数进行凑整,那么四舍五入法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会用到?
学生举例:银行、超市等。
2、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其它的凑整方法?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四舍五入凑整法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方法,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凑整方法,在新授另两种凑整方法之前,先对四舍五入法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进行复习,并自然引入到生活中,感知其它的凑整方法。
】
二、情境引导探究
(一)用去尾法凑整
1、出示情景1(多媒体课件)小胖和妈妈到商场买衣服,看到商场正在进行服装大特卖(教材P76的题一)
2、观察特卖情况记录表格中的数据,同桌交流自己有什么发现。
3、集体范围内交流,并填出衬衫和运动服的特卖价。
特卖价都比原价的价格底了;特卖价的价格就是把原价价格的个位上的数字去掉(师:也就是凑整到位);这里的凑整方法与我们常用的四舍五入法有什么不同?
4、师小结:在服饰大特卖这一生活实际情景中的凑整方法与我们常用的四舍五入法不同,在这里的凑整过程中,凑整到位,那么个位就是他的尾数,无论尾数是几,都不向前一位进一,把尾数直接舍去。
这样的凑整方法我们叫“去尾法”。
板书:凑整去尾法如果用去尾法凑整到百位,尾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位)
5、练习,用去尾法进行凑整。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交流怎样用去尾法凑整
(二)用进一法凑整
1、出示情景2(多媒体课件)妈妈带小胖买T恤衫,小胖的身高是143cm,可是商店里的T恤衫只有140cm和150cm两种尺寸,小胖应该买那种尺寸的T恤衫?
2、说说题意,应该选择哪种尺寸?为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
4、集体反馈交流。
讨论结果应该选择150c m这个尺寸。
5、小结方法:
师:选择150cm这个尺寸,其实也是对原来小胖的身高143 cm进行了凑整,凑整到位,尾数是个位上的3,把3去掉后,又向位进1,最后得到了150cm。
但这种凑整既不是用四舍五入法,也不是用去尾法,生活中却又需要这样的凑整方法,我们也给它定一个名称,叫“进一法”。
6、举一举生活中用进一法凑整的例子。
7、练习,用去进一法进行凑整。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交流怎样用进一法凑整
【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本着这一基本原则,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以两个生活常见的情境入手,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探究出新的不同与常见的四舍五入的凑整方法:去尾法和进一法,并配以适当的单项凑整训练,更能将这两中凑整方法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身的认知。
】
三、比较对比提升
1、比较三种凑整的方法。
(1)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了几种凑整的方法?(2)这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a、使用时的具体方法不同;(分别是怎样的?)
b、使用的具体情景也不同。
(什么情景中用什么方法?举例说一说)
2、提高练习。
(1)选择题a、用四舍五入法、去尾法和进一法把凑成整万数。
≈ (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去尾法)
A、
B、
C、
D、师:对选择的结果你有什么新发现?(同一个数,不同的凑整方法结果可能会不同也可能会相同。
)(2)填空题a、小胖、小丁丁、小亚、小巧四人在为新年联欢会准备彩色小纸花,共折了107朵,现要将这些花每10朵扎一束,可以扎()束。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并说说用的是什么方法凑整的。
b、为庆祝新年联欢四(1)班订购了85瓶汽水,如果派两位同学们去拿,每次合作只能搬16瓶,那么这两位同学需要搬()次才能将所有的汽水搬到教室?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并说说用的是什么方法凑整的,为什么?
3、总结:四舍五入法是最常用的凑整方法,在生活中根据需要,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凑整一个数。
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用不同的凑整法。
【凑整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应多提供生活实例,丰富感知,积累生活经验;加强练习,加强对比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四、课堂总结今天的这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