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液中考试题

合集下载

最新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及答案

最新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及答案

2019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溶解度、溶液的浓度一、单选题1.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等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

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 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 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C. 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D. 喝糖水时感到很甜2.常温时打开汽水瓶,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这是因为()A. 温度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B. 温度升高,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C. 压强增大,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D. 压强减少,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3.某NaOH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KOH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g该样品与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 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B. 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KOHC. 若m=1.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A或固体KOH的一种D. 若样品中不含A,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小于7.3%4.饱和溶液是指()A.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B. 浓度较大的溶液C. 还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D. 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的溶液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D.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6.如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2℃时,把50g甲放入50 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丙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 阳光充足时,充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C. 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 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8.如图所示,一杯刚配制的饱和蔗糖溶液,要增加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升温B. 降温C. 加糖D. 搅拌9.硝酸钾在不同的溶解度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 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1:21C. 20℃时,10g水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g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硝酸钾溶液从60℃降温至20℃,没有晶体析出10.如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B. t2℃~t3℃,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MgSO4的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D. t2℃时的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11.下表是NaCl与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Cl的溶解度比NH4Cl小B. 控制温度在0~20℃之间时,两种物质可配出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C. NaCl中含有少量NH4Cl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NaClD. 80℃时将两种物质各5 g分别加入到10 g水中,固体均能全部溶解12.用50g6%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3%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A.50g B.100g C.47g D.25g二、填空题13.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初中化学中考溶质质量分数试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中考溶质质量分数试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中考溶质质量分数试题汇编及答案解析选择题14.(2017·河池)(2分)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A.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溶质质量不变C.溶液质量不变D.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分析】根据题意,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结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后溶液组成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017·宁夏)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黄河水过滤可得到纯净水B.溶质质量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水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所以水资源不可能短缺D.活性炭有净化水的作用,但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10.(2017•辽阳)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g氯化钠B.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C.溶解氯化钠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广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进行分析;B、根据量筒使用的原则进行分析;C、根据溶解氯化钠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中不能配制溶液进行分析;D、根据液体应该装在细口瓶内进行分析.【解答】解:A、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所以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3g氯化钠,故A错误;B、量筒使用的就近原则,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合47mL,所以用50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故B正确;C、溶解氯化钠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中不能配制溶液,故C错误;D、液体应该装在细口瓶内,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操作,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4.(2017•荆州)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托盘天平C.胶头滴管D.烧杯【分析】实验室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判断所列仪器是否需要.【解答】解:A、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加热,则不需要使用酒精灯,该组仪器不合适,故选项正确.B、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的过程中,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故选项错误.C、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的过程中,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D、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的过程中,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7•日照)在实验室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用于制作“叶脉书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B.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C.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增大NaOH的溶解度D.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应该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解答;B、根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解答;C、根据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解答;D、根据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导致量取的水偏少,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解答.【解答】解:A、由于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潮解,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该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故错误;B、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以免发生事故,故正确;C、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增大NaOH的溶解速率,溶解度不变,故错误;D、俯视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水偏少,其他操作正确,则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大于10%,故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方法,注意称量氢氧化钠时应该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氢氧化钠溶解后放出热量,必须冷却之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3.(2017•南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操作错误.D、溶解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步骤、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2017山东省聊城市,题号4,分值2)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溶液的有关知识。

初中化学届中考化学二轮精品专题复习——溶液的质量分数(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届中考化学二轮精品专题复习——溶液的质量分数(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届中考化学二轮精品专题复习——溶液的质量分数(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1.现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B.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8g,水42gC.粗盐溶解和过滤操作时,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相同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答案】试题分析:A、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会导致固体受热迸溅,而导致计算结果不准,故A说法错误;B、配制5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50g×8%=4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4g=46g;故B说法错误;C、粗盐溶解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搅拌是加速溶解,过滤操作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作用不同,故C说法错误;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故D说法正确,故选D。

难度:偏难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2.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200g某氯化钠溶液中再加入10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肯定不会改变的是A.氯化钠的溶解度B.溶液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答案】试题分析:因为原溶液是否饱和未知,所以溶液中加入食盐不知道是否能够溶解,但温度一定,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不会改变,故A正确。

但由于原溶液是否饱和未知,所以200g氯化钠溶液中再加入10g氯化钠是否溶解无法判断,也就是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溶液的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不能确定,故BCD均错误,故选A。

难度:中等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3.要配制100g20%的NaOH溶液。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B.溶解时直接用温度计搅拌不仅可以加快溶解速度,还能证明NaOH溶于水放热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D.选用量筒量取水时,量筒中本来有少量水对于所配得溶液的浓度无影响【答案】试题分析: A、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天平左右两端的平衡螺姆,不能用调节游码的方式使天平平衡。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题练:水与溶液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题练:水与溶液
C. 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提倡多喝硬水
D.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6.(2022青岛)下表列出了生活中某些饮品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饮品名称
橙汁
西瓜汁
牛奶
豆浆
pH范围
3.0-4.0
5.3-6.2
6.3-6.6
7.4-7.9
A. 橙汁B. 西瓜汁C. 牛奶D. 豆浆
9.(2022杭州)如图所示,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石灰水,使其与试管内溶液充分反应。无论饱和石灰水加入量的多少,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0.(2022湖北宜昌)如图所示,将5mL液体加入装有一小粒固体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
固体
液体
②日常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②t3℃,将35g 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③t1℃,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
④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4.(2022盘锦)溶液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KCl34040.045.5
51.1
56.7
KNO3
31.6
63.9
110
169
246
(1)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

中考化学 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综合试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 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综合试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无法点燃,A错。

B、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去除泥沙得到氯化钠,B 正确。

C、稀硫酸不仅和碳酸钠反应,和氢氧化钠也会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C错。

D、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故D错。

故选:B。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然后通过干燥除掉溶液中带入的水分,可得一氧化碳,选项正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滤后液体只有水,选项正确;C、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碳都会与氧气发生反应,选项错误;D、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得溶液是氯化钠和氯化氢的混合溶液,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

故选C。

3.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采用的相应除杂方案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铜粉中含有氧化铜杂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不能除去杂质,反而将铜粉反应了。

故A不符合题意;B、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杂质,加入适量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除去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

故B不符合题意;C、H2中含有CO2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除去了二氧化碳,再对出来的氢气进行干燥,可以除去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带出的水蒸气,从而得到纯净的氢气。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试题(含五年真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试题(含五年真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第九单元溶液命题点1 溶液的组成、吸放热现象、乳化作用1. (2017某某4题2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B. 葡萄糖C. 氢氧化钠D. 植物油2. (2015某某21题2分)“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③④⑤3. (2013某某8题3分)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 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B. 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味变淡C. 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 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4. (2014株洲6题2分)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B. 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C. 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 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5. (2014某某10题3分)溶液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面粉与水混合一定能形成溶液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 NH4NO3、 NaCl、 CaO三者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D.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6. (2017某某17题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B.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7. (2014某某23题4分)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的。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_(填“会”或者“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其理由是溶液具有________。

8. (2017某某13题2分)往适量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浓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硝酸铵9. (2014某某8题2分)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doc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doc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共1题)1.将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缓缓倒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分析】该题是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进行计算。

应注意先将溶液体积换算成溶液的质量。

浓硫酸的质量=100mL×1.84g/mL=184g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184g×98%=180.32g稀硫酸的质量是浓硫酸质量加上水的质量184g+100mL×1g/mL=284gω(H2SO4)=(180.32g/284g)×100%=63.5%【答案】稀释后浓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63.5%。

难度:偏难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二、选择题(共15题)1.常温下将10g下列固体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胆矾B.氧化钙C.氧化钠D.硝酸钾()【答案】【分析】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键在于判断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同时求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各是多少。

物质溶解在水中有下列几种情况需要考虑:①物质在溶解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且该不含有结晶水,溶质为物质本身,如KNO3,其质量分数等于[10g/(10g+90g)]×100%=10%;②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溶质应为无水物,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如CuSO4·5H2O,这种情况溶质的质量减少了,故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③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溶质为生成物,如Na2O溶于水,溶质质量为NaOH,溶质的质量分数>10%;④溶质质量分数还受溶解度的影响,如常温下将10g氧化钙溶于90g水充分混合,虽然CaO 与水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Ca(OH)2,但其质量分数却比胆矾溶液水所得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小,这是因为CaO 溶于水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只有极少量的Ca(OH)2溶解于水。

中考化学溶液的浓度(基础) 知识讲解附答案

中考化学溶液的浓度(基础) 知识讲解附答案

中考化学溶液的浓度(基础) 知识讲解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1.氢氧化钡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催化剂,下表中列出了氢氧化钡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4080溶解度/g 1.678.2210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氢氧化钡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B.40℃时,100g氢氧化钡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8.22gC.40℃时和8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钡溶液D.40℃时,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7.6%【来源】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勒白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2.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化学(带解析)3.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bD.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化学(带解析)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011.泸州市)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28.(2011.桂林市)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 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 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
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C
34.(2011.滨州市)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 .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 .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29.(2011盐城市)右图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
B .t 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 分别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只有
C 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 2℃降温到t 1℃,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 .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9题 30题 31题 32题
30.(2011.泉州市)右图是X 、Y 两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t 1时,X 物质和Y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X 物质和Y 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将Y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到t 1 有晶体析出
D .t 2时,X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Y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31.(2011.无锡市)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 .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t 3℃时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变成不饱和溶液
D .若要将组成在N 点的A 溶液转变为M 点的A 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32.(2011.烟台市)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 1℃时,50g 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 甲
C.t 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2121
33.(2011.合肥市)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
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
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t1度和t2度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38.(2011.巢湖市)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 .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 .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67.(2011.南昌市)(3分)向装有等量水的A 、B 、C 烧杯中分别加入10g 、25g 、25gNaNO 3
固体,充
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 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A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23.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

右图是KNO 3的溶解度曲线。

(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明观察到A 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D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10天津市23).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 3)
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

(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