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病房呼叫系统施工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施工方案引言概述:病房呼叫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施,它可以帮助医院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呼叫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等方面。
一、系统设计1.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病房呼叫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这包括确定病房内的呼叫设备数量、呼叫方式(如按钮、语音识别等)、呼叫的紧急程度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增长需求。
1.2 系统架构设计在确定了系统需求后,可以开始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这包括确定呼叫设备与呼叫中心之间的通信方式(如有线、无线等)、呼叫中心的位置和布局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冗余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1.3 系统界面设计系统界面设计是病房呼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设计界面时,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操作便利性。
同时,还需要保证界面的美观和易于操作,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
二、系统安装2.1 设备安装在进行设备安装之前,需要根据系统设计方案确定设备的位置和布局。
设备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设备的安装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设备的接线和连接,以确保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2.2 网络配置病房呼叫系统通常需要与医院的网络进行连接,以实现呼叫设备与呼叫中心之间的通信。
在进行网络配置时,需要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网络测试和调试,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病房呼叫系统安装的最后一步。
在进行系统集成时,需要将各个设备和组件进行连接和调试,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三、系统调试3.1 设备调试在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
这包括设备的功能测试、参数设置和故障排除等。
通过设备调试,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3.2 网络调试网络调试是病房呼叫系统调试的重要环节。
病房呼叫系统施工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施工方案1. 引言病房呼叫系统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能够提供及时、高效的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沟通。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呼叫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和维护等方面。
2. 系统设计2.1 系统功能需求病房呼叫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病人呼叫功能:病人可以通过呼叫按钮向医护人员发送呼叫请求。
- 护士接听功能:医护人员能够接听病人的呼叫请求,并及时作出相应。
- 声音提示功能:系统应能够通过声音提示医护人员有新的呼叫请求。
- 呼叫转移功能:当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处理呼叫请求时,系统应能够将呼叫转移到其他医护人员的设备上。
2.2 系统硬件设计病房呼叫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以下组成部份:- 呼叫按钮:安装在病人床边,用于病人发起呼叫请求。
- 呼叫终端设备:安装在医护人员手中或者固定在护士站,用于接听呼叫请求。
- 呼叫转移设备:安装在医护人员手中,用于接收被转移的呼叫请求。
2.3 系统软件设计病房呼叫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以下方面:- 呼叫请求管理:系统应能够管理和分配呼叫请求,确保每一个请求都能得到及时响应。
- 呼叫转移管理:系统应能够实现呼叫请求的转移功能,并确保转移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 声音提示管理:系统应能够发出声音提示,提醒医护人员有新的呼叫请求。
3. 施工步骤3.1 系统布线根据病房的实际情况,确定呼叫按钮、呼叫终端设备和呼叫转移设备的布线位置。
确保布线的合理性和美观性,并避免干扰和故障。
3.2 设备安装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安装呼叫按钮、呼叫终端设备和呼叫转移设备。
确保设备安装坚固、连接稳定,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
3.3 系统配置根据系统软件设计方案,进行系统配置。
包括设置呼叫请求管理、呼叫转移管理和声音提示管理等功能。
确保系统配置准确、可靠,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
3.4 系统测试在系统安装和配置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
包括呼叫功能测试、接听功能测试、呼叫转移功能测试和声音提示功能测试等。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1. 引言病房呼叫系统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关怀。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呼叫系统的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原则、硬件设备和软件功能,以及系统的实施和维护。
2. 设计原则病房呼叫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高效性:系统应能快速准确地接收和处理患者的呼叫请求,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响应。
- 可靠性:系统应具备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运行,以确保长时间的使用不会出现故障或中断。
- 灵活性:系统应能够适应不同医疗机构的需求,具备可定制化的功能和界面。
- 易用性:系统应具备简单直观的操作界面,医护人员能够轻松上手使用。
3. 硬件设备病房呼叫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呼叫器:患者可以通过呼叫器向医护人员发送呼叫请求,呼叫器应具备易于操作和清晰可见的指示灯。
- 呼叫面板:安装在病房内的呼叫面板用于显示患者的呼叫请求,并提供取消呼叫的功能。
- 护士站终端: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护士站终端接收和处理患者的呼叫请求,终端应具备清晰的显示屏和直观的操作界面。
- 呼叫接收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呼叫接收器接收患者的呼叫请求,接收器应具备声音和震动提示功能,以确保及时响应。
4. 软件功能病房呼叫系统的软件功能包括以下方面:- 呼叫请求管理:系统能够准确记录和管理患者的呼叫请求,包括呼叫时间、呼叫内容等信息。
- 呼叫转接功能:系统能够将患者的呼叫请求转接到指定的医护人员,以确保呼叫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 呼叫取消功能:患者或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取消已发送的呼叫请求,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 呼叫优先级管理:系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确定呼叫的优先级,以确保重要的呼叫能够得到及时响应。
- 呼叫记录和统计:系统能够记录和统计患者的呼叫情况,包括呼叫次数、呼叫时长等信息,以便医疗机构进行分析和改进。
5. 实施和维护病房呼叫系统的实施和维护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部署: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布局,将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部署到相应的位置,并进行联网设置和调试。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引言概述:病房呼叫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旨在提高病患的护理质量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病房呼叫系统的方案,包括系统硬件设备、软件功能、数据管理、安全保障和用户体验。
通过详细阐述每一个大点下的小点,我们将能够全面了解病房呼叫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正文内容:1. 系统硬件设备1.1 主控终端: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病患的呼叫请求,同时显示病患的基本信息和呼叫类型。
1.2 呼叫按钮:安装在病患床边,方便病患随时呼叫医护人员。
1.3 护士站显示屏:用于显示病患的呼叫信息和优先级,匡助医护人员及时响应。
1.4 护士呼叫器:佩戴在医护人员身上,方便病患与医护人员进行语音交流。
2. 软件功能2.1 呼叫分级:根据病患的需求和紧急程度,将呼叫分为紧急、普通和咨询等级,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2.2 呼叫转接:将病患的呼叫请求转接到相应科室或者医护人员,确保病患得到及时的关心和治疗。
2.3 呼叫记录:记录每一个病患的呼叫历史,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质量改进。
2.4 呼叫统计:统计不同类型呼叫的数量和响应时间,匡助医院管理层评估护理质量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3. 数据管理3.1 数据存储:将病患的呼叫记录和相关信息存储在可靠的数据库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2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呼叫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医院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
3.3 数据共享:将病患的呼叫信息与其他医疗设备和系统进行共享,以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4. 安全保障4.1 数据加密:对病患的个人信息和呼叫记录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性。
4.2 权限管理:设立不同的权限等级,惟独授权人员才干访问和操作病房呼叫系统,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滥用系统。
4.3 系统备份:定期对病房呼叫系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系统故障。
5. 用户体验5.1 易用性:设计简洁明了的用户界面,方便医护人员和病患使用病房呼叫系统。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1. 简介病房呼叫系统是一种用于提供医院病房内患者与护士之间快速、高效沟通的技术解决方案。
该系统通过使用现代通信技术和智能设备,可以匡助护士更好地管理病人需求,并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2. 系统组成病房呼叫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份构成:2.1 呼叫设备:患者床头或者手持设备,用于患者发起呼叫请求。
2.2 接收设备:护士站台或者护士手持设备,用于接收和处理患者的呼叫请求。
2.3 中央控制台:用于管理和监控整个系统的中央控制设备。
2.4 数据管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患者呼叫数据,提供报表和统计分析。
3. 功能特点3.1 呼叫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按压呼叫设备上的按钮向护士发送呼叫请求,护士可以即将收到呼叫信息并作出相应。
3.2 优先级设置: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设置不同的优先级,确保急需护理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关注和处理。
3.3 呼叫转接:护士可以将患者的呼叫请求转接给其他护士或者医生,以便更好地协调医疗资源和提供服务。
3.4 呼叫取销:患者可以取销呼叫请求,系统会自动将该呼叫从待处理列表中移除。
3.5 呼叫记录和统计: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一个患者的呼叫次数、呼叫时长等数据,并生成报表和统计分析,用于医院管理和改进服务质量。
4. 技术实现4.1 通信技术:系统可以采用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以实现患者和护士之间的实时通信。
4.2 设备选择:呼叫设备可以选择床头呼叫按钮、手持呼叫器等,接收设备可以选择护士站台、护士手持设备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4.3 中央控制台:中央控制台应具备实时监控、呼叫分配、优先级设置等功能,可根据医院规模和需求进行定制开辟或者选择合适的商用产品。
4.4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应具备数据存储、分析和报表生成等功能,可根据医院需求选择合适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或者进行定制开辟。
5. 实施步骤5.1 需求分析: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规模,并编制详细的需求文档。
医院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医院病房呼叫系统设计系统架构:医院病房呼叫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界面、服务器端和数据库组成。
前端界面可以采用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作为终端,通过界面与服务器端进行通信。
服务器端作为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接收前端界面发送的请求,并将请求进行处理和分发。
数据库用于存储病人的信息、呼叫记录等数据,以便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查询。
功能模块:1.呼叫按钮:每个病人床位上都应该设有一个呼叫按钮,供病人按下求助。
2.前台接收:前台接收所有病房呼叫的信息,可通过电脑显示或者移动设备进行接收和处理。
3.护士站显示:护士站会收到病房内各个病人的呼叫信息,并可以及时回应和处理。
4.历史记录:系统应该有一个历史记录功能,以便对病人的求助情况进行分析和查看。
技术实现:1. 前端界面可以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Web技术进行开发,以实现病人呼叫按钮、前台界面显示等功能。
2. 服务器端可以采用Java或者Python等编程语言,通过网络协议实现与前端界面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3. 数据库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者Oracle,以便对数据进行灵活的存储和查询。
系统流程:1.病人按下呼叫按钮,前端界面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
2.服务器端接收到请求后,将呼叫信息分发给相应的护士站。
3.护士站接收到呼叫信息后,及时回应病人的求助,并记录下来。
4.前台可以通过系统界面查看病人的呼叫记录,以及护士的回应情况。
系统优势:1.提高病房内的工作效率。
通过呼叫系统,病人可以更方便地向医护人员求助,医护人员也可以更及时地回应病人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2.方便病人管理和跟踪。
系统可以记录下病人的呼叫信息和回应情况,可以方便地管理和跟踪病人的求助情况。
3.数据分析和查询。
系统可以将病人的呼叫记录进行存储和分析,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总结:医院病房呼叫系统是一种可以提高医院病房管理效率的系统。
通过使用前端界面、服务器端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病人呼叫、护士回应和数据存储等功能。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病房呼叫系统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设备,能够帮助患者及时呼叫护士或医生,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设计一个功能完善的病房呼叫系统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病房呼叫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结构设计病房呼叫系统主要由呼叫按钮、显示屏、警报器、控制器和接收器等组成。
患者可以通过呼叫按钮发出呼叫信号,显示屏显示呼叫信息,警报器发出响声提醒护士或医生,控制器实现信号处理和指令传输,接收器负责接收呼叫信号并触发相应操作。
二、硬件设计1. 呼叫按钮设计:呼叫按钮应设计为易于操作且防水防尘的按键,可以安装在患者床头或床侧。
2. 显示屏设计:显示屏可以显示患者的呼叫信息、房间号等,采用LED或液晶屏幕。
3. 警报器设计:警报器应具有清晰响亮的声音,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响应。
4. 控制器设计:控制器负责处理呼叫信号和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采用单片机或微处理器控制。
5. 接收器设计:接收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并触发相应的操作,如发出提醒音、显示呼叫信息等。
三、软件设计1. 系统逻辑设计:设计系统的逻辑框图,包括呼叫按钮触发、信号传输、显示信息等流程。
2.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呼叫系统的用户界面,使医护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患者的呼叫信息。
3. 报警处理设计:设计系统的报警处理机制,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响应患者的呼叫。
四、系统功能设计1. 呼叫功能:患者按下呼叫按钮后,系统能够准确显示呼叫信息。
2. 提醒功能:系统能够发出清晰响亮的声音提醒医护人员。
3. 信息记录功能:系统能够记录呼叫信息,以便医院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统计。
五、系统测试与优化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病房呼叫系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为医院提供了一套高效、可靠的呼叫系统。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引言概述:病房呼叫系统是医院内部非常重要的设施之一,它能够提供及时的医护服务,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善的病房呼叫系统方案,包括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设备、软件平台以及实施和维护等方面。
一、系统的基本原理1.1 病人呼叫按钮:病房内每个病床都配备有一个呼叫按钮,病人可以通过按下按钮向医护人员发送呼叫信号。
1.2 护士站接收器:护士站配备有接收器,能够接收到病人的呼叫信号,并及时显示在护士站的监控屏幕上。
1.3 报警器:当有病人呼叫时,护士站的报警器会发出声音和闪光灯提示,提醒医护人员前往病房。
二、硬件设备2.1 病人呼叫按钮:呼叫按钮可以是无线的,方便病人携带,并且可以通过一键式操作发送呼叫信号。
2.2 护士站接收器:接收器需要能够接收到病人呼叫信号,并将信息及时传输到护士站的监控屏幕上。
2.3 报警器:报警器需要有声音和闪光灯提示,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察觉到呼叫信号。
三、软件平台3.1 监控系统:病房呼叫系统需要有一个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显示病人呼叫的信息和呼叫时间。
3.2 呼叫记录:系统需要能够记录每个病人的呼叫信息,包括呼叫时间、呼叫内容等,以便医院进行后续分析和处理。
3.3 呼叫分级:系统可以根据病人的呼叫内容进行分级,紧急情况可以优先处理,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实施和维护4.1 安装和调试:系统的实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2 培训和指导:医院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熟练使用病房呼叫系统。
4.3 定期维护:医院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病房呼叫系统是医院提供及时医疗服务的重要设施,通过引入一个完善的病房呼叫系统方案,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介绍了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设备、软件平台以及实施和维护等方面,希望能够为医院选择和实施病房呼叫系统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房呼叫系统EDA》
设计报告
题目: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一、设计要求 (2)
二、病房呼叫系统设计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2)
三、设计思路 (2)
四、基本原理 (3)
五、设计内容及步骤 (3)
六、对设计的体会与感想 (9)
七、参考文献 (10)
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一、设计要求
1、用1~6个开关模拟6个病房的呼叫输入信号,1号优先级最高;1~6优先级依次降低;
2、用一个数码管显示呼叫信号的号码;没信号呼叫时显示0;有多个信号呼叫时,显示优先级最高的呼叫号(其它呼叫号用指示灯显示);
3、凡有呼叫发出5秒的呼叫声;
4、对低优先级的呼叫进行存储,处理完高优先级的呼叫,再进行低优先级呼叫的处理。
二、病房呼叫系统设计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设备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在医疗领域尤其多。
病房呼叫系统这个设计就是应用于医院的一个简单的系统模型,其目的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更好地照顾病人,提高工作效率。
病房呼叫系统的优先编码设置可以让相对更需要救助的病人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其蜂鸣器和数码管、等设置可以直观的提醒医护人员是否有病房呼叫及呼叫的病房号。
医院,在当代生活中已是必不可少,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医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心。
医院的医学技术与科技设备齐全是人们生活健康的保障,而病房呼叫系统在医院病房更加必不可少,它关系的病人的安危,完善的病房呼叫系统让病人更加安心。
三、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病房呼叫系统,有六个病房,分别编号为1、2、3、4、5、6,其优先级依次降低。
即当一号病房有信号输出的时候,即使其他病房有信号输出系统也不会响应。
当二号病房有信号输出时,3、4、5号病房有信号输出系统不响应其信号。
3、4、5号病房的情况同理。
此过程为组合电路,有if语句完成其功能。
当病房没有信号时,动态数码管显示0。
有信号输出时,动态数码管显示输出的病房号,同时蜂鸣五秒钟。
当蜂鸣器输入一个高电平时,跳线器短接,开始蜂鸣。
而且,此系统具有复位功能,由一个拨码开关控制。
当此开关向上拨时,输出为高电平,此时复位键有效。
当复位键有效时,各个病房均无法输出信号。
四、基本原理
病房呼叫系统共有五个部分,有病房呼叫及复位部分,动态数码管显示数字部分,指示灯部分以及蜂鸣器和分频部分。
根据不同的部分定义模块写程序,使系统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
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是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硬件。
用软件方式设计的系统到硬件系统的转换是由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的,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用相关的软件进行仿真。
最后将程序下载到实验箱中用硬件模拟病房呼叫系统。
五、设计内容及步骤
1、VerilogHDL源程序设计
①/*呼叫模块*/
modulecall(R,T,C,L);
inputR;
input[1:6]T;//对应六个病房
output[1:3]C;//优先编码输出
output[1:6]L;//红色发光指示灯
reg[1:3]C;
reg[1:6]L;
always@(RorT)
begin
casex({R,T})
'b1XXXXXX:beginC='b000;L='b000000;end
'b0000000:beginC='b000;L='b000000;end
'b01XXXXX:beginC='b001;L='b100000;end
'b001XXXX:beginC='b010;L='b010000;end
'b0001XXX:beginC='b011;L='b001000;end
'b00001XX:beginC='b100;L='b000100;end
'b000001X:beginC='b101;L='b000010;end
'b0000001:beginC='b110;L='b000001;end
endcase
end
endmodule
封装如下图:
②/*数码管模块*/
modulenumber(C,Q);
input[1:3]C;
output[1:7]Q;
reg[1:7]Q;
always@(C)
begin
case(C)
'b000:Q='b1111110;
'b001:Q='b0110000;
'b010:Q='b1101101;
'b011:Q='b1111001;
'b100:Q='b0110011;
'b101:Q='b1011011;
'b110:Q='b1011111;
endcase
end
endmodule
封装如下:
③分频模块
由于开发板系统时钟为20MHz,而在设计中所需时钟为1KHz所以需通过分频得到所需时钟,通过软件自带工具建立模块如下:
④/*蜂鸣器模块*/
modulebuzzer(CLK,C,SPEAKER);
inputCLK;
input[1:3]C;
outputSPEAKER;
integerN;//定义变量N用于蜂鸣器计时
reg[1:3]M;//定义寄存器M存放C的状态用以判断C是否产生变化regSPEAKER;
always@(posedgeCLK)
begin
if(C==0)beginN<=3000;SPEAKER<=0;M<=0;end
else
if(C!=M)
begin
N<=N-1;
if(N>0)SPEAKER<=1;
elsebeginSPEAKER<=0;N<=3000;M<=C;end
/*当C变化之后小于以前那个值蜂鸣三秒,即多个输入信号T同时存在时,若优先级较高的输入消失,系统检测到新的输入,蜂鸣器响三秒*/
end
end
endmodule
封装如下:
2、在工程下完成整个电路的连接编译并进行引脚分配如下:
①工程原理图
②引脚分配如下
③编译报告如下;
3、下载到开发板并完成验证
通过下载到开发板进行分析说明,验证其功能的实现
4、调试
在设计中毫无疑问,会遇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进行不断调试,通过实践反复试验,结合理论,不断更正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其实验现象如下图:
六、对设计的体会与感想
这学期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任务是用Verilog语言设计一个病房呼叫系统,通过这两周的课程设计,我复习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学能力。
这次设计使我对FPGA技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对实际问题的动手和思考和解决能力。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自身不足,如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这在以后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加强,在这两周中虽然每天很忙碌,但是很充足。
经过这次的的课程设计,我得到了不少收获,一方面加深了我对课本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次的设计与我们在实验课上所做的实验不同,因为这是我们真真正正的自己去完成一项设计,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就必须弄懂设计的核心。
在这次设计中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毕竟这是第一次自己做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为此我们特意请教了老师和同学,他们也很耐心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
通过这次是我对专业课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要掌握,更要学会融会贯通。
另外使我对quartus这个软件的使用有了跟进一步的理解,它给我们这次设计带来了很多方便,通过仿真,我们能够形象的了解原理图的功能特性。
回顾这次课程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是苦多于甜,但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不仅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团结精神的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在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能换来最完美的结果。
七、参考文献
1、《EDA技术实用教程-VerilogHDL版(第五版)》
2、网上查阅。
3、FPGA开发技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