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合集下载

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分区方案文中部分内容来自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

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区划依据和分区等级:分区等级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分三个等级。

为了满足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必须对自然区域开展分级区划。

首先从宏观上以自然气候、地理特点划分自然生态区;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生态亚区;最后根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划分生态功能区。

区划依据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即划分各级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根据。

不同层次的生态功能区划单位,其划分依据应是不同的。

生态功能区划进行3级分区。

一级区划分: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为基础,各省市可根据管理的要求及生态环境特点,做适当调整。

二级区划分:以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类型为依据。

城市及城市近郊区可以作为二级区。

三级区划分: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指标为依据。

分区方法一般采用定性分区和定量分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划界。

边界的确定应考虑利用山脉、河流等自然特征与行政边界。

(1)一级区划界时,应注意区内气候特征的相似性与地貌单元的完整性。

(2)二级区划界时,应注意区内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的完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类型的一致性。

(3)三级区划界时,应注意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的一致性。

分区命名依据3级分区分别命名,每一生态功能区的命名由3部分组成。

一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气候和地貌特征,由地名+特征+生态区构成。

气候特征包括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南、中、北)亚热带、热带等,地貌特征包括平原、山地、丘陵、河谷等。

命名中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二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典型类型,由地名+类型+生态亚区构成。

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草地、湿地、荒漠、河口、滩涂、农田、城市等。

环境功能区

环境功能区

环境功能区划一、环境规划环境规划定义: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规划的一部分内容。

二、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功能区定义环境功能区: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性功能区。

环境功能区依据区域的社会环境、社会功能、自然环境条件及环境自净能力等确定和划分。

在环境管理中,不同的环境功能区执行不同等级的环境质量标准。

例如GB3095-2012规定: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等。

2、环境功能区划定义考虑到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环境投资效益两方面的因素,在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前常常要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功能区的划分,然后根据各功能区的性质分别制定各自的环境目标,这种对区域内执行不同功能的地区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的划分被称为环境功能区划。

三、环境功能区分类环境功能区分为水功能区(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区、地下水质量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环境功能区)、声环境功能区、土壤环境功能区三大类。

环境功能区与环境质量标准之间有对应关系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1、水功能区分为以下三类:(1)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重要讲话精神,适应重庆“一圈两翼”的战略发展新格局的需要,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17号)及其附件《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的精神和具体要求,在全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原《重庆市生态功能区》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更新、补充与修改,通过系统分析全市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对原《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了修编。

一、区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三峡库区的重要生态环境地位,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前提,以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和“一圈两翼”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为目标,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人居生活质量。

(二)区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开发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

发生学原则。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的关系,确定主导因子及区划依据。

区域相关原则。

综合考虑自然区域和行政区域,妥善处理区县级尺度和全市尺度的关系。

相似性原则。

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服务功能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区。

区域共轭原则。

任何一个生态单元必须是完整的个体,不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前瞻性原则。

充分把握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趋势且具有前瞻性。

(三)区划范围重庆市行政区域范围,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四)区划目标1.明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的结构与过程特征;2.诊断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3.分析不同生态因子和生态过程对人类活动胁迫的敏感性特点;4.评价不同生态环境要素的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5.制定全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6.揭示重庆市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7.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精简版(图)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精简版(图)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精简版优化开发区域——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一、环渤海地区(一)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

(二)辽中南地区包括辽宁省中南部的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辐射带动东北地区发展的龙头。

(三)山东半岛地区。

包括山东省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的部分地区。

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蓝色经济区。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世界级大城市群,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优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提升南京、杭州的长江三角洲两翼中心城市功能。

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城市,文化中心、科技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优化提升沪宁沪杭发展带的整体水平,建设沪宁高新技术产业带调整太湖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建设旅游休闲基地。

——强化宁波、苏州、无锡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

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增强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湖州、嘉兴、绍兴、台州、舟山等城市的集聚能力,加强城市互补,提高竞争力。

——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基地。

——加强沿江、太湖、杭州湾等地区污染治理,严格控制长江口、杭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江排海和太湖地区污染物入湖,加强海洋、河口和山体生态修复,构建以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大运河、宜溧山区、天目山—四明山以及沿海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格局。

自然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

自然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

2.3 经济和社会价值(4分)
a、 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 方面具重大意义(4分)
b、 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 方面具较大意义(2分)
c、 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 方面具一般意义(1分)
4.6 生态旅游规划 4.6.1 本区生态旅游的原则 4.6.2 规划的指导思想 4.6.3 旅游资源评价 4.6.3.1 旅游优势 4.6.3.2 山地景观 4.6.3.3 水域景观 4.6.3.4 生物景观
4.6.4 旅游发展前景预测 4.6.5 环境容量分析 4.6.6 客源和市场分析 4.6.7 环境质量控制 4.6.8 绿化美化规划 4.6.9 三废处理 4.6.10 旅游项目规划 4.6.11 旅游效益分析
d、 面积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或总面积 <5000公顷,且不能满足c有关条件的自然保护区(0 分)
2.2 科学价值(8分)
a、 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极高 研究价值(8分)
b、 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较高 研究价值(5分)
c、 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一般 研究价值(2分)
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简单,类型单一;物种
相对丰度较低,区内物种种数占其所在生物地理区或行政省
内物种总数的比例<10%,或高等植物种数<500种,或脊椎
动物种数<100种(0分)
1.4 稀有性(10分)
a、 属世界性珍稀或濒危、残遗类型(10分) b、 属国内珍稀或濒危、残遗类型(5分) c、 在国内分布较少或有特殊保护价值(2分) d、 在国内分布比较普遍(0分)
可保护属性(20分)
2.1 面积适宜性(8分)
a、 面积足以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总 面积>20000公顷,且核心区面积>2000公顷(8分)

光雾山自然保护区 范围 界线 功能区划

光雾山自然保护区 范围 界线 功能区划

光雾山自然保护区范围界线功能区划1.引言1.1 概述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特定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而设立的区域。

光雾山自然保护区是位于某地区的一片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

它的设立旨在保护光雾山地区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态环境,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线以及功能区划等关键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介绍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线和功能区划。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然后在正文中详细阐述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线和功能区划。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

- 第2.1节将详细介绍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我们将探讨保护区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特点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保护区的覆盖范围。

- 第2.2节将聚焦于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界线。

我们将探讨保护区与周边地区的划界情况,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为设施等,以便读者了解保护区与外界的边界线。

- 第2.3节将介绍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

我们将详细解析保护区内部的功能区划,包括核心保护区域、缓冲区和实验区等,让读者了解不同功能区划的意义和标准。

最后,我们将在第3节进行结论部分的总结。

我们将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对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我们将全面深入地探讨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线和功能区划,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线和功能区划,以增加人们对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了解。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内蒙古蒙格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及功能区划的函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内蒙古蒙格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及功能区划的函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内蒙古蒙格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及功能区划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1.12.17•【字号】内林草保函〔2021〕593号•【施行日期】2021.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内蒙古蒙格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及功能区划的函内林草保函〔2021〕593号兴安盟行政公署: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蒙格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的批复》(内政字〔2021〕86号)要求,现将该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区划予以公布(见附件1、2)。

面积、范围和功能区划以数字和附图为准,文字描述作为参考。

请你盟依据公布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区划,抓紧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勘界和立标工作,落实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权属,标明区界。

附件:1.内蒙古蒙格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范围2.内蒙古蒙格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附件1内蒙古蒙格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和范围说明调整后的内蒙古蒙格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1217.32公顷。

其中,核心区面积4574.72公顷;缓冲区面积4396.93公顷;实验区面积12245.67公顷。

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中西部的巴彦呼舒镇和杜尔基镇境内,东与巴彦呼舒镇莫力哈达嘎查相邻,南与巴彦呼舒镇的乌逊嘎查相连,西与杜尔基镇巴彦乌拉嘎查接壤,北于杜尔基镇巴彦乌拉嘎查和赛罕乌拉嘎查交界。

范围在东经:121°10′36.403″-121°24′42.368″,北纬:44°59′17.869″-45°09′40.666″。

保护区边界北起巴彦乌拉嘎查西石场艾里东侧山顶(121°13′52.903″E,45°09′40.666″N),向东南经新鲜光艾里南干枯河床(121°16′21.023″E,45°09′06.803″N)至敖包图山(121°18′36.192″E,45°08′45.735″N),再向东南经4号拐点(121°19′01.557″E,45°08′27.284″N)至巴坤线(121°19′13.405″E,45°08′18.723″N),向东南沿巴坤线经拐点(121°19′17.394″E,45°08′14.279″N)、(121°19′21.729″E,45°08′08.837″N)至巴坤线(121°19′26.102″E,45°08′03.686″N),向南经过拐点(121°19′26.199″E,45°08′03.296″N)至科右中旗小草家庭牧场(合作社)北角(121°19′26.128″E,45°08′03.055″N),向西南沿科右中旗小草家庭牧场(合作社)外墙经拐点(121°19′20.981″E,45°08′00.372″N)至科右中旗小草家庭牧场(合作社)西角(121°19′20.199″E,45°08′00.015″N),向东南沿科右中旗小草家庭牧场(合作社)外墙经拐点(121°19′20.296″E,45°07′59.809″N)、(121°19′21.326″E,45°07′58.289″N)、(121°19′32.99″E,45°07′47.457″N)、(121°19′34.982″E,45°07′45.652″N)、(121°19′36.407″E,45°07′44.469″N)至罕敖拉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南侧(121°19′37.147″E,45°07′43.92″N),向东北沿罕敖拉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外墙经拐点(121°19′40.819″E,45°07′45.325″N)至巴彦呼舒镇罕乌拉嘎查查干呼舒艾里(121°19′50.751″E,45°07′51.732″N),向东南顺着巴坤线至巴彦呼舒镇罕乌拉嘎查新艾里村北侧(121°20′27.473″E,45°07′25.182″N),向西南沿房屋院墙至罕乌拉嘎查新艾里村北侧(121°20′25.12″E,45°07′23.054″N),向东南沿房屋院墙及耕地边缘经拐点(121°20′25.88″E,45°07′22.428″N)、(121°20′25.823″E,45°07′22.052″N)至罕乌拉嘎查新艾里(121°20′26.628″E,45°07′21.288″N),向西南经拐点(121°20′23.629″E,45°07′19.369″N)、巴坤线(121°20′21.266″E,45°07′17.717″N)和拐点(121°20′19.479″E,45°07′17.001″N)、(121°20′19.23″E,45°07′16.805″N)、(121°20′19.052″E,45°07′16.643″N)至罕乌拉嘎查新艾里村西北(121°20′19.023″E,45°07′16.42″N),沿罕乌拉嘎查新艾里西边向东南经32号拐点—61号拐点至罕乌拉嘎查新艾里南(121°21′06.842″E,45°06′36.727″N),沿罕乌拉嘎查新艾里村南边向东北经63号拐点—74号拐点至罕乌拉嘎查新艾里(121°21′23.526″E,45°06′44.636″N),向东南经罕乌拉嘎查新艾里南山坡(121°21′50.365″E,45°06′25.214″N)至巴坤线(121°24′00.311″E,45°04′23.879″N),向南至莫勒黑哈达西边田间土路(121°24′42.368″E,45°02′20.306″N),向西南825米至山顶(121°24′14.132″E,45°02′02.58″N),向西南3.5公里至敖尼斯台嘎查与察尔森化嘎查交界附近(121°22′58.185″E,45°00′22.603″N),向西南经81号拐点—88号拐点至察尔森化嘎查耕地北(121°22′24.859″E,45°00′10.635″N),向西南沿耕地北边经90号拐点—114号拐点至察尔森化嘎查耕地西(121°21′12.049″E,44°59′19.177″N),向西沿山脊经116号拐点—132号拐点至西日嘎嘎查与察尔森化嘎查交界附近(121°20′40.634″E,44°59′22.248″N),沿西日嘎嘎查、察尔森化嘎查和敖尼斯台嘎查三地交界线向北经134号拐点—138号拐点至西日嘎嘎查和敖尼斯台嘎查交界线附近山脚(121°20′42.983″E,44°59′43.392″N),向西北斜上沿山坡经140号拐点—142号拐点至巴西线南侧耕地边(121°20′25.111″E,45°00′00.518″N),向西经巴西线西侧拐点(121°20′03.2″E,44°59′57.352″N)至西日嘎北山脊(121°17′33.529″E,45°00′25.344″N),向西南至西日嘎西侧山顶(牙斯图山)(121°15′51.342″E,44°59′17.869″N),向西北至沃德林扎拉嘎南(121°14′46.195″E,44°59′54.931″N),向东沿沃德林扎拉嘎村南边居民房屋院墙经过148号拐点—244号拐点再转向西北沿沃德林扎拉嘎村东边居民房屋院墙经过245号拐点—271号拐点,再转向西沿沃德林扎拉嘎村北边沿居民房屋院墙经过272号拐点—301号拐点至沃德林扎拉嘎村西山脚(121°14′35.866″E,45°00′00.806″N),向西北370米至沃德林扎拉嘎村西山顶(121°14′22.667″E,45°00′08.311″N),向北至巴彦温都热村南山顶(121°14′08.51″E,45°00′48.569″N),向西678米至巴彦温都热村西南山顶(121°13′37.731″E,45°00′51.281″N),向北至巴彦温都热西边公路(121°13′41.004″E,45°01′18.779″N),向东南沿巴彦温都热村西边居民房屋院墙经过307号拐点—333号拐点,再转向东沿巴彦温都热村南边居民房屋院墙经过334号拐点—358号拐点,再转向北沿巴彦温都热村东边居民房屋院墙经过359号拐点—365号拐点,再转向西沿巴彦温都热村北边居民房屋院墙经过366号拐点—375号拐点至巴彦温都热西北耕地(121°13′36.052″E,45°01′41.412″N),向西北沿耕地边缘经过377号拐点—415号拐点至416号拐点巴彦温都热嘎查耕地边(121°13′15.79″E,45°02′45.479″N),继续向北沿山脊经过417号拐点—421号拐点至山顶(121°13′18.806″E,45°02′56.503″N),向西北经过423号拐点—424号拐点下至巴彦温都热嘎查耕地边(121°13′04.0427″E,45°03′07.38″N),向西沿耕地边缘经过426号拐点—451号拐点至嘎旦扎拉嘎嘎查耕地边(121°13′24.559″E,45°03′25.091″N),向北经过山顶(121°13′25.166″E,45°03′47.929″N)至巴彦温都热嘎查蚕场西山顶(121°13′13.836″E,45°04′49.257″N),向东北至巴彦温都热嘎查蚕场西北山顶(121°14′25.008″E,45°06′16.496″N),向西至靠山屯地铺北山顶(121°12′31.362″E,45°06′44.311″N),向西北1.965公里至石场山附近山顶(121°11′43.696″E,45°07′38.245″N),继续向西北沿山脊经过458号拐点—460号拐点至461号拐点山顶(121°11′22.148″E,45°07′52.748″N),向西北顺山坡经过462号拐点—464号拐点下至山脚耕地边(121°11′03.679″E,45°08′02.552″N),向西沿耕地边缘经过466号拐点—468号拐点再转向西北顺山坡经过469号拐点—470号拐点上至山顶471号拐点(121°10′55.472″E,45°08′06.848″N),向北沿山脊经过472号拐点—474号拐点至山顶475号拐点(121°10′59.146″E,45°08′15.861″N),向西北经过山脚(121°10′52.883″E,45°08′20.721″N)至巴彦乌拉嘎查耕地边(121°10′47.018″E,45°08′26.036″N),向西北沿耕地边缘经过478号拐点—484号拐点至石场山西巴彦乌拉嘎查耕地边(121°10′36.403″E,45°08′32.828″N),向东北沿耕地边经过486号拐点—495号拐点至巴彦乌拉嘎查耕地边(121°11′05.224″E,45°08′48.19″N),向东经497号拐点—505号拐点横过山脊沿山谷下至山脚巴彦乌拉嘎查耕地边(121°11′52.362″E,45°08′52.314″N),向东北至起点巴彦乌拉嘎查西石场艾里东侧山顶(121°13′52.903″E,45°09′40.666″N)结束。

34个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图

34个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图

15 广东石门台 16 广东南澎列岛
17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
1பைடு நூலகம் 重庆阴条岭
19 四川格西沟
20
四川诺水河珍稀水生动 物
21 四川黑竹沟
所在行政区域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
面积(公 顷)
15164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24415.4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 穆沁旗
98931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
10200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 区 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扶绥 县 重庆市巫溪县
35679 25578 22423.1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
22896.8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
9220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
29643
序 号
自然保护区名称
22 云南云龙天池
23 云南元江
24 陕西屋梁山
25
陕西太白湑水河珍稀水 生动物
18861. 5
9195.1
33174. 2
1886 1.5 909 8.6 3171 3.8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200000
2000 00
6 云南白马雪山 7 宁夏白芨滩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维西 县
281640
2821 06
宁夏银川市灵武市
74843
7064 3
26 陕西韩城黄龙山褐马鸡
27 甘肃太子山
所在行政区域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 族自治县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
面积(公 顷) 14475
2237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