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培训

合集下载

松材线虫实训的结果报告

松材线虫实训的结果报告

一、引言松材线虫病(Pine Wood Wilt Disease),又称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严重病害,对全球松树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我国作为松树资源大国,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我们开展了松材线虫实训。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实训过程、实验结果及分析。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松材线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2. 熟悉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

3.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4. 提高学生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视。

三、实训内容1. 松材线虫的采集与鉴定2. 松材线虫的形态特征观察3. 松材线虫病的诊断实验4.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探讨四、实训过程1. 松材线虫的采集与鉴定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松材线虫的采集方法,并在松树林中采集了疑似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样品。

通过显微镜观察,初步鉴定出松材线虫的幼虫和雌虫。

2. 松材线虫的形态特征观察利用显微镜对采集到的松材线虫进行观察,详细记录了其形态特征,如虫体大小、颜色、形状等。

3. 松材线虫病的诊断实验根据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我们对疑似病样进行病原检测。

实验包括虫体分离、虫体培养、虫体鉴定等步骤。

4.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探讨结合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原理,我们探讨了多种防治措施,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松材线虫形态特征观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松材线虫幼虫呈白色,圆柱形,长0.5-1.5mm;雌虫呈黄白色,椭圆形,长2-3mm。

2. 松材线虫病的诊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集到的样品中均检测到松材线虫,证实了样品为松材线虫病病样。

3.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探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探讨了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洒,杀灭松材线虫。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或昆虫等生物防治松材线虫。

- 物理防治:通过修剪病枝、病叶等物理手段减少松材线虫的传播。

松材线虫病培训建议和需求

松材线虫病培训建议和需求

松材线虫病培训建议和需求面临的问题1.枯死松木清理粗放简单多年来,预防监测的工作主要是按照要求做好宣传,做好枯死松木的普查、统计及清理工作。

而山场杂灌丛生,环境复杂,严重影响作业精细程度。

在清理枯死松木过程中作业粗放,未严格按照要求将1cm以上的枝、树头全部清理下山,树桩也未全部挖除或用药物处理。

实践发现,在松木密度较大、自然整枝较高的松林中,因下部枝条均已枯死,工人在林下开展现场清理枯死木工作时,无法准确判断松木是因自然整枝仅下部枝条枯死的健康松木还是已经整株死亡的病死木,导致清理工作难以精准到位,留下安全隐患。

2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任务繁重,难度较大松材线虫病主要靠人为远距离传播,检查起来难度较大。

目前,只能加强松木和松木制品实时监控检测,尽可能在传播途径上将松材线虫病传播的风险降低。

对策1.规范枯死松木的清理和使用对普查、巡查中发现的枯死松木,应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处理,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枯死松木清除率达100%,确保枯死松木就地除害处置率达100%。

严厉打击非法采伐、运输、加工、使用枯死松木等违法行为,防止带病松木非法使用流通,造成病虫害人为传播。

2加大防控资金投入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覆盖面大,难度较大。

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谁经营、谁管理、谁负责的责任制,并加大资金投入,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经费,将其纳入部门财政预算,为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提供保障,不断提高工作成效。

3.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队伍建设。

(1)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与普查护林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实际监测能力。

(2)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建立一支专业的应急队伍,并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储备防治物资,综合提高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和防治能力。

松材线虫病是松属树种上一种毁灭性的外来入侵病害,受到高度重视,成为检疫对象。

基于此,从松材线虫病的为害特征、传播途径、生长环境、发生蔓延规律等方面,分析了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形势及对生态、经济的影响,指出了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监测与预防松材线虫病的对策。

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精品PPT课件

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精品PPT课件

1 松材线虫病侵染循环图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墨天牛进行自然传播的,这种天牛在我国的分布非常 广泛。东至台湾,南至广东,西至西藏,西北至秦岭,北至河北,东北 至辽宁。均为它的适生区。
2 天 牛 传 播
Page 13
传播源
国内93.52%
国外6.48%
3 传播方式 传


自然传播

人为传播
人为76.24%
区别 松材线虫病枯死
干旱枯死
整株 局部到整株
叶均匀褪绿,失水
枝条 从下部老叶开始变色,再到上部新叶 从上部新叶开始变色,再到老叶
针叶 针叶基部褪绿褐变到端部,无松脂 叶尖到叶基,基部不褐变,有松脂
2





3、松材线虫病枯死树取样技术
发现松树异常枯死时,及时报告 当取地样林对业象主:管尚未部完门全,枯进死行或刚科死学不取久样。
肿腿蜂 (6-9月 天牛幼 虫期)
Page 29
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三:持续控制
4、综合配套技术(3-10月)
人工设置立式诱木
诱捕器+诱饵木
诱捕器+白僵菌无纺布
Page 30
诱捕器+立式诱木+肿腿蜂
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三:持续控制
5、林间卫生伐
清理疫点内衰弱 木和健康松树的枯 枝,清除松墨天牛 在林间的滋生场所
FJ-MA新一代多功能塑料轻型诱捕器与铁皮旧式诱捕器相比,平均每个塑 料诱捕器所诱捕的松墨天牛数量是铁皮诱捕器的3倍,诱捕器重量减轻了 40% 。
Page 27
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三:持续控制 3、生物防治
白僵菌(4--6月天牛成虫期)
Page 28
绿僵菌(4--6月)

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

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

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松树病害,严重影响了松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松材线虫病主要通过松树的树干和树枝进行传播,造成松树失去抵抗力,最终导致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病害监测、合理施用农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病害监测加强病害监测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基础工作。

通过定期对松树林进行病情调查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病害的发展情况,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要重点关注病害发生的地域和时间特点,及时掌握病情变化,确保病害的有效防控。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病害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遥感技术、卫星导航等手段,可以对松树林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情况,为相关部门的防治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合理施用农药针对松材线虫病,合理施用农药也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手段。

选择适用于松树病害防治的农药,进行科学施药,可以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和传播。

在施药前,需要对松树林的病情和病原进行准确鉴定,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和施用方法,确保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要加强对施药操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畜造成危害。

在施药后,要及时对农药的残留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影响。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除了农药防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改善林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加强对松树的合理修剪和护林管理,保持树木健康生长,增强树木的抵抗力,减少病原的侵入和繁殖。

加强对病原天敌的培育和引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引入天敌昆虫,对松材线虫进行天敌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

加强对松树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持其生态平衡,减少外来病害的侵入和传播,对于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

《松材线虫病防治》课件

《松材线虫病防治》课件

定期检疫检查
定期对林区、公园等地的 松树进行检疫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病株。
建立无病苗圃
建立无松材线虫病的松树 苗木繁育基地,提供健康 的种苗。
疫情监测与报告
定期监测
定期对松林进行监测,观察松树 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立即向 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紧急措 施控制疫情扩散。
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覆盖全国的松材线虫病监测网 络,实现疫情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快 速响应。
03 松材线虫病的治理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
清除病死树
对已经感染松材线虫病的病死树 以及其周围的健康松树进行清除
,以减少病源。
隔离防治
在发病区域周围设置隔离带,防 止病区的松材线虫扩散到其他区
域。
加热处理
利用高温处理松木,杀死其中的 松材线虫。
化学防治方法
喷洒农药
在松材线虫病的发病高峰期,喷洒农药以杀死松 材线虫。
熏蒸处理
对松木进行熏蒸处理,以杀死其中的松材线虫。
毒饵诱杀
在松材线虫病的发病区域投放毒饵,引
天敌控制
利用松材线虫的天敌进行防治,如寄生蜂、寄生蝇等。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等。
《松材线虫病防治》PPT课件
目 录
• 松材线虫病概述 • 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措施 • 松材线虫病的治理方法 • 防治案例与效果评估 • 结论与展望
01 松材线虫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线虫引起的 松树病害,也称为松树萎蔫病。
特点
具有毁灭性、传播速度快、防治 困难等特点。
分布与危害
抗性育种
培育抗松材线虫病的松树品种,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

松材线虫病培训课件

松材线虫病培训课件


树冠特征
蓝变特征
.
树干特征
19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
.
20
疫情普查
一 普查范围
本行政区辖内的所有松林。 重点:与疫区毗邻地带、交通沿线、港口、风景区、松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
位、建筑工地、仓库、驻军营房、城镇、木材集散地、移动通讯站、电视发射台、高 压线塔、电缆线路、光缆线路及高压线路等地区附近的松林。
二 普查内容
疫情发生区:查清发生分布范围、发生面积(以小班面积为准,
孤立松林以实际面积统计)和病死树数量,绘制发生分布图表,计算
病死树株率和经济损失,掌握疫情发生情况,为制定年度防治计划提
供依据。
非疫情发生区:查清发现枯死松树分布地点、树种、面积、枯死
株数、松褐天牛危害情况,绘制松树枯死情况分布图表。
.
21
疫情普查 三 普查时间
每年普查工作不得少于1次(秋季)。
四 普查方法
踏查: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的特点,设计出便于观察全部林
分的踏查路线;沿踏查路线用目测方法或借用望远镜查找有无
当年枯死树,或针叶褪色,或针叶黄化,或针叶枯萎,或针叶
呈红褐色等症状的松树,选择取样对象。
详查:根据踏查结果,对可疑发病林分进一步抽取一定数
➢ 2000年湖北和上海发现。 ➢ 2001年重庆、广西、福建发现。 ➢ 2003年湖南、贵州、江西发现。 ➢ 2004年四川、云南发现。 ➢ 2009年河南、陕西发现。
目前,松材线虫病在我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200个县级行政区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发生。
.
9
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严重破坏性
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发现以来的近30年间,累计致 死松树5000多万株,毁灭松林500多万亩,造成经济 损失数千亿元。

松材线虫项目培训计划

松材线虫项目培训计划

松材线虫项目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了解松材线虫的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和传播途径。

2. 掌握松材线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 提高相关人员的防治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4. 推广和应用防治技术,降低松材线虫的传播和危害程度。

二、培训对象1. 林业工作者。

2. 监测防治人员。

3. 监测站工作人员。

4. 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松材线虫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特点。

2. 松材线虫的生活史和寄主植物。

3. 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和防治原理。

4. 松材线虫的监测方法和防治技术。

5. 松材线虫的应急处理和群防群治措施。

四、培训方式1. 理论讲授。

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松材线虫的相关知识和防治技术。

2. 实地考察。

组织学员前往受害林地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松材线虫的危害状况,感受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 实践操作。

在现场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学习使用监测工具和防治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应急演练。

组织模拟应急事件演练,检验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培训课程第一阶段:理论学习1. 松材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2. 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方式。

3. 松材线虫的监测方法和工具。

4. 松材线虫的防治原理和技术。

第二阶段:实地考察1. 实地考察受害林地,了解松材线虫的危害状况。

2. 学习使用监测工具和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1. 实操监测设备和防治工具。

2. 学习相关防治技术,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阶段:应急演练1. 模拟应急事件演练。

2. 检验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培训工作安排1. 培训地点:选择离松材线虫危害较严重的地区进行。

2.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般为10天左右。

3. 培训费用:由相关管理部门承担培训期间学员的食宿和交通费用。

七、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期间进行课堂测试,对学员的学习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2. 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反馈,听取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松材线虫病防治PPT课件

松材线虫病防治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7
37、松材线虫病除治要重点注意哪些环节
一是要搞好疫情监测,掌握松材线虫病发生分布情况, 为除治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二是要及时清除病死树,并对伐下的病材、病枝、木 段、伐根等进行除害处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三是要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 四是要搞好检疫封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将松材线
日本早在1905年就有九州松树发生异常枯死的记载,当时对枯死松 树进行了清除。1925年在九州一个军事要地内又发生异常枯死,没有采 取任何措施,几年后,九州松树发生大面积枯死,成为侵染中心。30年 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日本有12个县发生松树异常枯死,其中有7个县 在九州。木材损失达40万立方米。二战结束后(1948年),日本有34 个县发生松树枯死,木材损失 达120万立方米,引起日本政府的极大关 注,采取了制定有关法规、建立防治领导机构、采取清除枯死树等措施, 取得了一定效果,从50-60年代,年木材损失下降到50万立方米。但进 入70年代,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年木材损失超过100万立方米。1979 年达到最高水平,为240万立方米。目前,日本除青森县和北海道外, 其余45个都、道、县均有疫情发生。
22
预防区应采取的对策:严格检疫检查,严禁疫 木及其制品进入预防区,防范松材线虫病的传 入。加强监测普查,及时发现,及时拔除。采 取多种防治措施,降低传媒天牛的虫口密度。 加强林分改造,提高林分的抗病能力。
23
重点预防区应采取对策:通过严格的检疫封锁 措施,建立严密的检疫防线,严格限制松科植 物及其制品的进入,确保不发生疫情。采取多 种措施,降低传媒天牛的密度。有计划地开展 林分改造,提高辖区内混交林的比重,提高林 分的抗病性。
其它有松林分布的地区均划定为预防区。预防区内具有重要生态 和经济保护价值,需要特别保护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重 点风景名胜区和有特殊意义的重点生态区域划分为重点预防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头号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
我国的重大植物疫病。
全球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情况
亚 美 欧
洲:中国、日本、韩国 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洲:葡萄牙
在以上松材线虫病发生国家中,尤以中国、日本、韩国
发生最为严重。
松材线虫病发生分布图
我国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现和发生情况
1982年江苏南京首次发现。 1982年香港发现。 1983年台湾发现。 1988年安徽、广东发现。 1990年山东发现。 1991年浙江发现。 2000年湖北和上海发现。 2001年重庆、广西、福建发现。
2003年湖南、贵州、江西发现。
2004年四川、云南发现。 2009年河南、陕西发现。
目前,松材线虫病在我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200个县级行政区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发生。
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严重破坏性
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发现以来的近30年间,累计致 死松树5000多万株,毁灭松林500多万亩,造成经济
噻虫啉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技术方法
主要剂型
目前,我国林业主要使用剂型为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 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
技术指标
2%噻虫啉 微胶囊悬浮剂
有效成分含量大于2% 游离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小于5% 成囊率大于95% 悬浮率大于75% 热贮稳定性:合格 微囊平均粒度小于5um
1%噻虫啉 微胶囊粉剂
同治理类型,实行分类施策,分区治理。
防治作业区以实际发生林份边缘为基准,向外延伸一定范 围作为缓冲区。缓冲区按发生区处理。 省级防治预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并经省政府报国家林业局 审批;县级防治作业设计应通过省级(或逐级)审批。

疫木除治
皆伐 适用范围:需要尽快根除的疫点,如孤立疫点、新发生 疫点、区域位置重要的疫点等。此外,在病死树率高并 且松林无保存价值的地方(或松树数量不占主要比例的 混交林)也可采用。 作业要求:防治作业区以实际发生林分边缘为基准,向 外至少延伸100米。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前由外向内皆伐 所有松材线虫的寄主植物,所有伐除的病死树、活树、 直径超过1厘米的枝条均须作除害处理,并应在松褐天牛 成虫羽化前完成;在操作允许的条件下,病死木伐桩高 度不得超过5厘米。
疫情监测

定期巡查监测
尚未发生松材线虫病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专业 技术人员每月对重点地区(见普查范围)的附近松林进行巡查,凡 发现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二 定点监测 在发生区边缘地带设置固定监测点,定期调查,发现松树 枯死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三
松材线虫分离、培养、镜检技术操作参见国家标准《松材 线虫病检疫技术规程》 (GB/T 23476—2009)。
分离装置
疫情报告、公布与撤销

疫情确认
新发现疫情的省(区、市):疫情鉴定以国家林业局全国危险性 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或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 鉴定中心鉴定结论为准,由国家林业局最后确认。 新发现疫情的县级行政区:疫情鉴定以省级以上森防机构或国家 林业局认可的专家鉴定结论为准,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最后确认。

将样品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并扎几个小孔(也可直接保存木 段、圆盘),放入4℃冰箱。若长期保存,则需经常在样品上喷水。 样品分离鉴定结束后应及时销毁。
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方法可参见国家标准《松材线虫普查监测 技术规程》 (GB/T 23478—2009)。
监测、普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踏查不到位,没有实现对松林的全覆盖; 取样数量明显不够,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取样部位不准确,没有代表性和不具备典型 特征; 缺少常规检疫检验的必要设备; 初检能力不足; .......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
内容介绍
国内外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 松材线虫病的基本知识介绍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
国内外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
松材线虫病危害图
松材线虫病危害图
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后40天即可死亡,松林感病后3~5 年即可毁灭。
松材线虫病总体特征
全球最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
分离鉴定

线虫分离
采用贝尔曼漏斗法或浅盘法进行分离,分离时间一般需12小时以 上。将分离液体收集到试管或烧杯中,通过自然沉淀或离心后进行镜 检。

三 四
线虫培养 制作玻片
鉴 定
疫木保温保湿培养 单异活体培养 临时水玻片 半永久玻片
常规显微镜形态鉴定:适用于雌雄成虫,以雌成虫为主。 分子检测:适用于各虫态。
传播途径
一 自然传播
通过媒介昆虫携带传播。在我国,松材线虫的媒介昆 虫主要为松褐天牛。
传播途径

人为传播
通过人为调运原木、木材、薪材以及包装材料等 进行传播。
松材线虫病外观症状
▼ ▼ ▼ ▼ 树脂分泌少或无。 木材有蓝变现象。 树干上有蛀干害虫分割和产卵痕迹。 松针黄褐色至红褐色。
蓝变特征
树冠特征
其他辅助监测
(3)线虫检测管监测 (4)航空遥感监测
(1)打孔流脂监测 (2)诱捕器监测
疫情监测
线虫检测管监测

诱捕器监测

根据流胶判断松树健康状况
一级流胶(健康树):树脂从孔口流下,超 出孔口边缘; 二级流胶(疑似罹病树):树脂沉积在孔口 下缘; 三级流胶(疑似罹病树):树脂渗出到圆孔 壁上,呈粒状; 四级流胶(疑似罹病树):孔壁上无树脂流 出。
取样

取样方法
一般在树干下部(胸高处)、上部(主侧枝交界处) 、中部(上、 下部之间 )三个部位取样。取样时可锯2厘米厚木段;或剥净树皮在外 围木质部砍取100-200克木片;或用手摇钻从木质部至髓心钻取同 样重量木屑。所取样品要及时贴上标签。

取样数量 样品保存与处理
以林业小班为单位,表现典型症状的松树在10株以下时全部取样; 10株以上时先抽取10株,再选取其余数量的1%-5%。

疫木除治
疫点封锁
适用范围: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实施皆伐或清除感
病木难度大,且不会造成自然扩散的可采用全面疫点封锁措施。
作业要求:禁止砍伐疫点内所有寄主植物,包括枝条。
伐桩处理
伐桩全部连根挖出后集中除害处理。
枯死松树的伐桩全部去皮后喷16%喹硫
磷·丁硫克百威乳油1∶100倍液至伐桩湿透 (或磷化铝1-2粒),再加套0.8毫米以上厚 度的塑料农膜袋并在四周压土。
分类地位 属线虫纲Nematoda
滑刃目Aphelenchida 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 伞滑刃属Bursaphelenchus
寄主植物
松材线虫病寄主种类较多,其中主要以松属
Pinus植物为主,少数亦有非松属针叶树。据报道,在
自然条件下感病的有44种(其中松树36种,其它针叶 树8种),此外尚有14种松树、4种非松属针叶树在人 工接种条件下能够感病,因此累计属于松属的树种为 50种,非松属针叶树为12种,共达62种,分属于松 属、冷杉属、黄杉属、落叶松属、云杉属、雪松属。
二 三 四
疫情报告
疫情公布
普查结果报告 月报告 新发疫情报告:
由国家林业局每年正式以公告或新闻 发布会等形式公布。
由国家林业局每年正式以公告或新闻 发布会等形式撤消。
疫情撤消


防治技术与措施

规划设计
各省(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制定本各省(区、市)年度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各县级疫情发生区制定防治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划分不
我国主要自然感病的植物
黑松Pinus thunbergii 赤松Pinus densiflora 琉球松Pinus luchuensis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思茅松Pinus kesiya ngbianensis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皆伐山场和疫木堆放木清理
适用范围:自然保护区和重要风景林区及其他特殊用途松 林等必须保留松树的林分、大面积松林且连片发生无法短期内 彻底根除疫情的地方。 作业要求:防治作业区以实际发生林分边缘为基准,向外 至少延伸2000米。在松褐天牛羽化前由外向内伐除包括病死 松树、疑似感病木、衰弱木、受压木、风折木、旱死木、雪压 木、当年枯死或已经萎蔫的侧枝以及各种人为乱砍滥伐的松树 枝、干及伐桩等。 注意事项:我国感病松树存在越年病枯死现象,因此在松 褐天牛羽化前应对防治作业区出现的枯死松树再清理1次。 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技术操作参见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 病疫木清理技术规范》 (LY/T1865—2009)。
诱木设置

疫木除治
化学防治
适用范围:所有松材线虫病发生区。
作业要求:防治作业区以实际发生林
分边缘为基准,向外至少延伸2000米。使 用噻虫啉在松褐天牛羽化初期和第1次药剂 有效期末连续2次采取飞机或地面喷药防治 松褐天牛;或在松褐天牛幼龄幼虫期,对
树干喷洒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乳油80
倍液,从树桠到树干基部,全株喷洒均匀。

松褐天牛防治
设置诱木防治
适用范围:采用疫木清理措施的松林。 作业要求:在发生区内选择衰弱或较小的松树作为诱木引诱松 褐天牛集中在诱木上产卵,并于每年秋季将诱木伐除并进行除害处 理。或直接在林间放置新鲜松木段引诱松褐天牛集中在诱木上产卵, 待产卵期后集中除害处理。 注意事项:禁止在疫情发生林分边缘使用,防止疫情向外扩散 蔓延,同时要加强诱木管理,严防诱木流失。
在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主 要是松褐天牛。
松褐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分类地位:鞘翅目 天牛科 沟胫天牛亚科 墨天牛属 寄主植物:松属植物及多种针叶树 分布: 国外主要分布老挝、越南、日本、朝鲜半岛等地; 国内分布非常广泛,东至台湾,南至广东,西至西 藏,西 北至秦岭,北至河北,东北至辽宁。 生活史:多数地区一年1代;广东一般一年2-3代,以2代为 主,南部第七一年可发生3代,偏北地区也有一年1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