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车封条管理规定
抢救车管理制度_急救车管理制度(精选5篇)

抢救车管理制度_急救车管理制度(精选5篇)抢救车管理制度_急救车管理制度篇11.由专职人员负责抢救车管理,实施封条管理制度。
2.每班核对抢救车封条,核对无误由交接班双方签名;抢救车封条有误需对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器械实施认真、详细核对,交接班双方确认无误后,重新贴上封条并由交接班双方人员签名。
3.每班检查药品的规格,批号及有效期,发现异常及时更换,必要时报告护士长或药房主任。
4.常规每周检查抢救车的急救设备的性能。
(血压表、听诊器、插销板、手电、开口器,简易呼吸器,负压吸引器)保持性能良好使之处于备用状态;使用后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检查其性能,并按要求注明责任人姓名及日期。
5.抢救车保持清洁整齐,药品一目了然。
放置合理便于使用。
6.药品及设备出现短缺或不合格时应及时维修更换,及时补足。
7.抢救物品登记本与实物必须相应对应,不应有缺项,多项;8.常规每日用清水擦拭外壳一次,每月彻底清洁一次;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洁;抢救传染病人使用抢救车后,须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抢救车内外,再用清水擦拭,如有特殊病人或疫情发生时浓度升为500mg/L。
9.抢救过程中如有质疑情况发生应保留用药后的空瓶以便提供抢救的客观依据。
10.护士长定期抽查抢救车内的物品准备情况,发生问题及时解决。
11.抢救药品及用物,因抢救病人消耗后,应及时清点补充,已处于备用状态;12.原则上不得挪用抢救车上的药品及器材。
注:①抢救车内的药品应按生产日期先后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摆放,使用时应从左边(或上边)开始拿取;②使用抢救车内药品及物品,应进行详细登记。
抢救车管理制度_急救车管理制度篇21.抢救车放置地点:11号楼:治疗室;6号楼:抢救室;外围病区:治疗室或抢救室。
2.新式抢救车上锁,用塑料搭将要是固定在抢救车右侧的扶手上,并悬挂剪刀。
抢救车示意图、药品及物品有效期记录表、清点封存记录表、特护记录单及口头医嘱本放在抢救车桌面上。
抢救车封条管理制度

抢救车封闭管理规定
一、各科室采用贴封条方式对抢救车进行封闭管理。
二、封存前由两名护士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核对无误后用封
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
三、用签字笔在封条上注明封闭日期(年月日)和封闭人姓名。
四、护士每班检查一次封条的完好情况,做好交班,并记录签名。
五、抢救车封闭周期不得超过1月。
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器械一次,并用红笔记录
六、每月第一天必须开封、清点、检查车内药品、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完好状态后再封闭。
七、抢救车一旦开启使用后,应由专人重新清点、补充抢救物品、药品后再封闭,保证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数量准确及完好备用。
八、护士长每周对抢救车封闭、检查和清点情况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
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4篇)

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抢救车的封存管理工作,确保抢救车的正常使用和保养,保障抢救人员和病患的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抢救车封存管理工作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急救中心、公安部门等相关机构。
第三条抢救车封存管理应遵循便捷、高效、安全的原则,做到及时封存、标识明确、保养有序、安全可靠。
第二章抢救车封存的时机和条件第四条抢救车封存的时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一)抢救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二)抢救车发生重大故障,无法正常使用;(三)抢救车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四)抢救车需要进行大修或更新换代。
第五条抢救车封存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一)车辆安全性能严重下降,无法保障抢救人员和病患的安全;(二)车辆主要部件严重损坏,无法正常工作;(三)车辆相关设施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四)车辆不能达到规定的抢救效果。
第三章抢救车封存的程序和要求第六条抢救车封存应经过以下程序:(一)抢救车所属单位发现抢救车存在封存的必要,应及时报告上级单位,并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进行封存;(二)封存前,抢救车应进行全面检查,了解车辆的具体情况;(三)在封存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封存的原因、封存的时间、封存的地点等信息;(四)封存后,应负责进行抢救车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车辆在解封后能够正常使用。
第七条抢救车封存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封存前,应对抢救车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车辆内部环境卫生;(二)封存时,应将抢救车的主要部件和设备进行拆卸、维护、保养,防止发生进一步的损坏;(三)封存后,应定期进行巡检和保养,确保车辆在解封后能够正常工作;(四)封存后,应将抢救车的封存位置进行标识,清晰明确,以便随时找到和识别。
第八条抢救车封存的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需要更长时间封存的,应报请上级机关批准。
第四章抢救车封存的解封程序和要求第九条抢救车封存的解封应经过以下程序:(一)抢救车所属单位发现抢救车可以解封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单位,并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进行解封;(二)解封前,应对抢救车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车辆正常可用。
抢救车封条管理制度

抢救车内物品采用封条管理制度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
因此,要求抢救药品、物品应统一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内,保证一定基数,每次使用后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取用。
但上锁造成的时间延误和不上锁造成的物品、药品流失都不利于抢救.现将上锁改为封条贴封简单易行、方便实用.具体实施办法如下:1.药品管理根据需要保持一定基数,记录在查对本上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将每种药品存放盒上粘贴醒目标记,标明药品名称及剂量;药品盒右上角粘贴胶布记录其最近失效期,便于检查和及时更换近失效药品。
麻醉药品应放在专用抽屉并加锁,保证一定基数.每月25~28日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启封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变色、沉淀、过期、药瓶标签与药品不符或药品字迹不清须立即更换。
2。
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将注射器、输液器、头皮针、留置针、导尿管、引流袋、吸氧管、吸痰管等一次性无菌物品按照定位示意图放置固定位置,确定数量记录在物品查对本上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
每月检查一次(同药品管理),保证及时更换和使用。
3.清洁物品管理将简易呼吸器、血压计、听诊器、吸氧装置、吸引装置、电筒等置于抢救车最下层,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洁消毒,配置数量记录在物品查对本,便于清点,确保抢救万无一失。
4.封条管理各病区统一使用16 ×5 cm尺寸的不干胶封条,贴封于抢救车右侧的两层交界处。
封条上用黑笔或圆珠笔注明该层内一种近效期药品或物品名称、效期时间和数量,注明贴封年、月、日和责任护士、护士长姓名。
如发现被撕开痕迹,应重新查对填写封条。
5。
专人专管抢救车设责任护士专人管理,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并记录.车内药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3个月更换;抢救使用后的药品应在2小时内补充完善;封存者(责任护士、护士长)双人签名;封条已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交接本重新核对、清点、补充,封存后双人签名,在登记本上注明原因。
抢救车管理制度﹙含抢救车封条管理﹚

抢救车管理制度﹙含抢救车封条管理﹚抢救车管理制度,含抢救车封条管理,一、抢救车需专人管理,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定位放置,定期检查。
二、抢救车表面统一张贴“物品药品定位示意图”,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情况并登记。
三、抢救车内的物品、药品要求在近失效期6个月设立警示标志,近失效期6个月内用绿色标识,近失效期3个月内用红色标识,近失效期6个月及时进行周转更换,近失效期1个月的物品药品不得在车内出现,已确保工作安全。
抢救车内药品取用遵循左进右出顺序取用。
四、对于抢救任务重、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多的病房,实行“非封条管理”,仍采用“班班交接清点”的办法进行。
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五、对于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少的病房,采用封条管理方法1.使用统一制作的“封条”将抢救车的上盖、抽屉等位置进行统一粘贴,封条上注明封车时间,双人双核签字。
2.已进行封条管理的抢救车仍需执行“班班交接”,每班核对封条是否完整,并做好记录。
若抢救车在使用中,未封车前应班班清点,做好交接记录。
3.抢救急、危患者时,撕下封条取用物品,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用物,做好补充。
如白天使用,应在使用后4小时内补充到位;如夜间使用,须做好交接和记录,次日12:00前补充到位,经双人双核后贴上封条,注明封车时间并签字,同时填写抢救车交接记录单。
4.每月28-30日为定期检查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护士长与负责护士对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进行检查、整理、调换,经双人核对后贴上封条,注明封车时间并签字,同时填写专人专管定期检查记录单。
5.对于抢救任务时多时少的病房,护士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两种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并做好管理交接记录。
如科室有危重患者需随时进行抢救时,可暂不封车,实行班班交接、核对,做好交接记录。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本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双核签名。
急救车封条管理制度

抢救车内物品采用封条管理制度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
因此,要求抢救药品、物品应统一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内或专用抽屉内并加锁,保证一定基数,每天用后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取用。
但上锁造成的时间延误和不上锁造成的物品、药品流失都不利于抢救。
将上锁改为封条贴封简单易行、方便实用。
现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 方法1. 1 药品管理根据需要保持一定基数,记录在纸上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
将每种药品的小格内放上醒目标记,标明药品名称,侧面贴胶布记录其最近失效期,便于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更换将近失效的药品。
麻醉药品应放在专用抽屉并加锁,保证一定基数。
定于每月月底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变色、沉淀、过期、药瓶标签与药品不符或药品字迹不清不得使用,须立即更换。
1. 2 一次性物品管理将注射器、输液器、头皮针、留置针、导尿管、引流袋、吸氧管、吸痰管、气管插管等置于药品层下方,确定数量记录在纸上同样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
每月底检查有效期,保证及时更换和使用。
1. 3 其他用物品管理抢救车所放置简易呼吸器、急救包、气管切开包、听诊器、电筒等,置于最下层,记录在纸上放于车内便于清点,确保抢救万无一失。
1. 4 封条管理取长10 cm ,宽3 cm~4 cm 两条白纸(病历纸厚) ,用钢笔或圆珠笔写上年、月、日和护士姓名,用固体胶水交叉贴封抢救车盖和车体交界处。
1. 5 专人专管每次抢救后当班护士负责及时补充药品和物品,1 名责任护士专门管理抢救车,再一次清点补充后改写有效期,贴封条封口,标明年、月、日,在抢救车登记本上记录。
如需抢救病人时用手撕去封条即可使用,但仍需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抢救车管理规定

抢救车管理规定一、抢教车管理原则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定期清点整理(一)抢救车放置要求:监护室必须单独配备抢救车。
眼科固定放置于治疗准备室,感染科固定放置在治疗准备室进门处。
1号楼固定放置在抢救室进门右手边靠墙。
2号楼固定放置于治疗准备室外走廊处。
3号楼固定放置于第二治疗准备室。
(二)指定专人管理抢救车,每日对车面进行清洁。
(三)车内药品、物品须按照《抢救车分层平面图)顺序放置,不得放置与抢救药品、物品无关的其他用物。
(四)抢救车需每班清点,使用频率每周少于两次的抢救车采用封条管理。
(五)封条管理:每班护士交接班时查看封条是否完好并签名,若封条有破损应立即检查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是否完好,药品、物品使用后应立即补齐,并由两名护士对抢救车进行封闭并签名。
若封条完好则由两名护士每周开启封条对抢救车内药品、物品进行检查并签名,护士长每周对抢救车内的物品、药品进行检查并签名。
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不实行封条管理。
二、抢救车内药品管理(一)抢救车内必备药品按照高警示药品在前,普通药品在后的放置顺序进行排放: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2.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3.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4.硫酸阿托品注射液5.盐酸洛贝林注射液6.尼可刹米注射液7.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8.盐酸多巴胺注射液9.硝酸甘油注射液10.呋塞米注射液11.氨茶碱注射液12.碳酸氢钠钠注射液。
13.其它专科用药。
(二)各科室根据需要配备专科抢救药品(高警示药品在前,普通药品在后),放置在必备药品之后。
(三)抢救车内的药品种类和数量由医务部、药学部、护理部共同审核。
(四)药品统一放置在抢救车的上层,并按照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
(五)药品裸放、标识明确[药名、剂量、数量,如“呋塞米注射液20mg/支(5支)]同一药品不同批号中,批号靠前的药物放于右侧,高警示药品用红色标识。
三、抢救车内物品配备(一)静脉注射、输液及采血的全套物品:一次性空针、输液器、留置针、消毒液、棉签、砂轮、网套、压脉带、胶布、敷贴、治疗盘等。
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范本

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抢救车封存管理工作,确保抢救车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救治质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抢救车封存的条件和程序第一条抢救车应当符合以下条件方可进行封存:(一)经过年检,车辆技术性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二)车辆外观整洁,车身无突出性损伤;(三)车辆各项设备功能完好;(四)车辆所在的车库或车辆停放场所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
第二条抢救车封存的程序如下:(一)由抢救车所在科室或单位提出封存申请,科室/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同意;(二)申请经过验证后,向车辆管理部门提交封存申请;(三)车辆管理部门审核申请材料,如果符合要求,予以封存;(四)封存期满后,由车辆管理部门进行解封,进行车辆检查和测试,确定车辆仍然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重新启用。
第三章抢救车封存期限和条件第一条抢救车封存期限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
第二条抢救车封存期间,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车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二)车辆保持清洁和整洁,防止外观和车身受损;(三)车辆所在的车库或车辆停放场所要求保持良好的环境,防止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四章抢救车封存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第一条科室/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抢救车封存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并确保封存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二条车辆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核,确保封存车辆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三条抢救车封存期间,车辆所在科室和车辆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车辆技术状况,确保车辆仍然符合相关标准。
第四条所有相关人员在抢救车封存期间,应当严格遵守所属科室和车辆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不得随意开启、使用封存车辆。
第五章抢救车封存违规处理第一条对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处理。
第二条违规开启、使用封存车辆的,由科室/单位负责人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记过、记大过等相应的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护士长定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抢救车封条、抢救物品、药品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
7、药品及耗材使用后及时当班或下班完成补充,做好登记。
小儿内三科
2015-8-9
抢救车一次性封条封存管理规定
1、抢救车必须经清点、检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方可进行封车。
用签字笔在封条上注明封闭起止日期(年月日)和2名护士封存签名。
3、每班检查抢救车封闭情况,一次性封条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并登记签名。
4、抢救车一般情况下封闭周期为1个月,每月必须开封清点,检查车内药品、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完好状态后再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