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休闲农业乐享田园魅力_榆次区十大魅力生态庄园见闻

走进休闲农业乐享田园魅力_榆次区十大魅力生态庄园见闻
走进休闲农业乐享田园魅力_榆次区十大魅力生态庄园见闻

心得体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之路(最新)

心得体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之路(最新) 近年来,X省X市X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刻把握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积极推进“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经济与社会互融、互促、互补发展的道路,成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 一、建立以高品质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资源生长型产业发展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农药化肥“全域减量”“区域禁用”,全面推进全县域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行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培育46个高品质生态农业基地,建成全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推进自然农法农产品专柜、生态农产品集市常态化运营,探索家庭定制生产供应模式,建立“订单式”“定制式”渠道,多环节引导、培养、推广有机生活方式。二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精准确定“高品质、小众化、中高端”的发展定位,系统推进全

县域慢行系统和八条全域乡村旅游路线建设,建成先锋书店、大木山茶室、石门圩廊桥、独山驿站等一批高品质精品示范项目,建成红糖工坊、豆腐工坊、白老酒工坊等农业特色工坊。目前,全县近120个村庄植入了民宿、农家乐、生态农业、文化产业等新型业态,近三年旅游收入年均增幅54.3%,排名全市第一。三是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医药复兴地”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积极推广中草药野化抚育,探索建立集种植、医疗、康养、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链。开展养生基地建设,打造了李坑、上梅、象一等一批养生村,碧云天、仙人源、正德和等一批养生企业。依托茶园、绿道、古村落等资源,发展培育赛事经济,举办国际天空跑、亚洲山地竞速赛、中国·田园X半程马拉松、X省自行车公开赛等高等级赛事。 二、建立自然生态与村庄形态和谐融合、全面提升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推动乡村生态宜居。一是注重乡村意蕴维持。坚持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最有效的人工干预,科学编制县域村庄布点规划以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核心区严控建新房,外围区域建房注重建筑布局、高度、风格、色调上与村庄传统风格相协调。二是注重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生态家园建设是一项开发式扶贫项目 类型:示范建设 【打印】【关闭】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是多年来我国农村能源建设、特别是沼气建设的完善和发展,是一项以民为本的工程,对于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态家园是我国近千个贫困县脱贫的最佳选择 我国约有1000个县位于中西部的山区和丘陵区。它们集生活、文化、生态贫困和县级财政贫困于一身。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现行体制的九龙治水,单项治理,是这些县久治不愈的关键所在。我以为,生态家园建设内容丰富,具有综合效益,应是这类地区脱贫的切入点。以此入手,先使群众摆脱贫困,群众有有了信心,各项建设副业就能逐步进行,这正是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时代意义所在。 生态家园是接口工程,应与多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实施对封山育林工作,小流域治理和开发工作,解决山区居民饮水工作、扶贫工作,发展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工作,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农村卫生工作,山区建设工作等都有推动作用。广大山区居民的生态家园建设好了,上述各项工作自然也就好解决了。 如果各方面的人财物力能有计划地协调起来,分工合作,生态家园建设就能加速进行。比如,我国许多城市都在郊区建设了奶牛场、猪场 和鸡场等,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但大量粪便成了污染源,如果与建设沼气池结合起来,既得沼气又得有机肥,不仅可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而且还是一项重大的农村卫生建设工程。又比如,水利部门为缺水山区居民建设饮水工程,如果在此基础上,帮助建设生态家园,使他们富裕起来,不就更完美了吗。林业部门年年在山区造林和封山育林,另一方面山区居民则年年毁林开荒和砍伐树木作燃料,一个沼气池一年相当于减少3亩森林砍伐量,封山育林的成果也就保得住了。我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接口工程,可以和许多工程接轨、配套,使许多工程更加富民和便民。 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届届政府接着干 要在十几年内在广大山区完成这件大事,除国家支持和保证资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把这批县领导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 从县领导讲,生态家园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千载良机。从实际存在的问题来看,必须为他们解决几个实际问题,一是县级领导应相对稳定,最好一干就是五年;二是县领导应协调和组织县级各部门的人财物力;三是应制定一个科学的综合发展规划,在一定时期内,各届班子必须执行,不得另搞自己的“政绩工程”。这些正是我国生态农业县的建设经验,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 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 版权所有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建设xx现代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要点

建设xx现代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要点 一、项目名称: 共建xx现代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规划要点(简称示范县) 二、主办单位 1、xx县人民政府 2、xxx大学 三、承办单位: 1、xxx生态农业研究院 2、x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3、xxx控股有限公司 4、x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5、xxx科学院经作所 四、支撑单位: 1、xxx乡村振兴促进会 2、x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xxx省有机农业协会 4、xxx省民营经济协会 五、背景 xxx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珠北江上游、浈江中游。全县面积2174.12平方公里、人口26万,包括汉、瑶、畲等多民族。地处亚热带,属于农业、土地、林业、矿山、生态和文化旅游丰富的县域经济。全县农作物面积32.4万亩,其中粮食15万亩。林业面积254万亩(毛竹面积2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8.6%,森林覆盖率76.6%。为此、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车八岭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最美小城、广东省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中国绿色名县等许多美誉。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岀:将xx打造xxx省生态文明示范县战略发展目标。如何发挥生态优势、保护生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宜居宜业宜旅中国最美小城;建设大湾区高端菜蓝子工程大农场发展模式?创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发展高端特色示范县模式,是xx当下和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六、xxx现代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建设规划模式要点 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复合体系综合性科学体系建设模式。根据xx县生态资源优势和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创建xx现代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县建设新模式,主要建设现代六大系统工程,即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农业、生态养殖业、生态林经济、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旅游等,也是建设六大品牌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1、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总目标系统工程。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保护和建设xx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融贯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过程与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充分体现始兴县建设一个崭新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新模式。 2、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彻底结束化学农业发展历史。即以现代生物农业的生物肥工业化和生物农业科技为基础,实施修复土地、提高土壤自然生产力、重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资源、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低碳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彻底改变石油化学农业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和农产品汚染等不可持续的农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 发表时间:2016-12-12T11:24:38.1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2期作者:邵革贤杨明彬黄碧芬[导读] 摘要: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的高速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可以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摘要: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的高速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可以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和以往全国性的农村经济相比较,我国已经普及了城市经济化,带动着全民的就业和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已经有了北京、广州、上海几个国际型城市,还有其它的很多的一线、二线、三线城市,这些城市的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上占领着主要的地位。城市经济在有条不絮的发展,接下来重点开展的工作就是新农村的建设了,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政府号召的,投入了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相关的政策进行辅助。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进行经济发展的另一大动力,是未来的发展的趋势。经过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不断的加大投入和相关的政策进行扶持,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农村的经济显著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没有处理好农村环境的问题,使得农村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污染问题和农村发展是要进行解决的,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本文主要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环保农村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就农业生产来说,我国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农业种植的经验。和以往的传统的农业种植相比,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现在的农业生产的产量大大的得到了提高,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前要做的,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就目前的农业情况来说,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得农村的农田的土壤被板结、沙化、产生化学污染,严重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的时候,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资源,但是在处理的时候并没有做到良好的环境保护工作,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使得新农村的建设处于不利的环境,阻碍新农村经济的持续性的发展。因此,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保护和环境保护,保证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下面我们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进行分析讨论。 二、农业已成“面源污染最广泛的行业” 1、国外的现状 美国和欧洲大多数国家和我国相比,有着工业化程度高的天然的优势,因此,当他们进行农业化生产和种植的时候,他们可以较为轻松的实现工业化情况下的现代化农业管理,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农业工业化设备,就可以轻松的实现大面积的农业种植。但是工业化生产也有着它的弊端,那就是大面积的使用农药和花费,造成了当地的水污染、土壤污染、化学污染等农业污染,使得当地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这些国家早就意识到工业化带来的污染的问题,已经实行了相关的政策进行控制,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污染,保证农业粮食的产量和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我国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种植解决了我国人民的粮食问题。在拥有广大的土地面积的同时,我国也拥有着较大的人口基数,因此,我国的人均的耕地面积还是非常小的。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受到地域的影响,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分布是相当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可以实现全面种植,有的地方几乎不能进行农业种植,这使得我国的农业种植不是十分合理的。有些地方因为土地面积较少的缘故,为了提高当地的农业的刹那领。就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农业种植土地的板结和化学污染。有的地方为了增加农业的种植面积,违法国家的规定毁林造地,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严重的还会引起土地荒漠化。正是上述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农业环境的污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从我国农村土地被污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造成农业土地污染的本质是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在农业上的使用,有的农药和化肥还是有规定不能进行使用的,这带来的污染危害是巨大的。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我国的农业种植平均化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平均农药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这使得我们在进行市场买菜的时候,大部分的粮食和蔬菜都含有农药残留,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健康。另外,农村的水资源污染也比较严重。 三、新农村建设应突出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 1、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建设点 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的时候,应当加大农业现代化设备的投入,尽可能的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退耕还林,增加森林等绿色植被的面积,增强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降低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只有在解决好污染问题的情况下建设新农村,才可以有效的保证新农村的生态环境不会被破坏。 2、环保农村的建设方式 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的时候,最好选择环保农村的建设的方式,这样可以降低污染,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会被破坏。对于环保农村的建设,需要良好的科学发展,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多次利用,不但可以实现环境治理,还可以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做好农业种植和生态养殖的工作。常用的方式有:在农村建设沼气池,使用沼气来照明和做饭;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建筑,减少能源消耗;将养殖业和农业结合,实现资源充分利用,达到有机种植的目的。在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下,加强环保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前进步伐。 四、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验 1、利用生态建筑,推行环保农村理念 随着经济的高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目前农村很多的人已经盖起了小洋楼,部分家庭也对自家的房屋进行了翻建,使得房子更加的使用和美观。在进行房屋修建和翻建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选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材料,建造适合农村的建筑,实现生态建筑在新农村的推进。再进行房屋修建或者翻建的时候,尽可能的选用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尽可能的少用钢筋和水泥等材料,使得生态化在新农村扎根。如图,选择的合适材料建成的生态建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38676145.html,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探析 作者:赵兴伟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5期 【摘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农村与农业的高效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发展高 效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分析调研影响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问题现状,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高效生态农业的提出,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目前面临着人力资源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农产加工技术不足的突出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应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的发展策略,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振兴。 一、制约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因素 首先,影响生态农业高效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专项资金投入的不足和先进性劳动资源的缺乏。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在前期设备购入和后期的生产运营上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由此可知,高效生态农业有着投资周期长、效益回收缓慢的特点。因此,生态农业的建设离不开政府方面的支持。但是,实际情况下,各级政府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补贴力度有限,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很难取得规模效益。而金融服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对生态农业的贷款支持不够,部分贷款期限较短,难以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基于生态农业的特点考虑,高效生态农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显然目前情况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基数不足,技术水平也难以达到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而使得农村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次,生态农业技术水平低下,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过于重视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而对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关注力度显然不足,进而导致了农业生态技术的严重落后,有机肥料的应用、农田生态环境的治理以及秸秆还田技术的运用尚未成熟,进而难以达到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此外,由于生物技术水平发展的限制,农业生产人员在耕种土地时,缺乏有效的策略解决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污染问题,也使得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在农产品的包装、检测和防腐处理方面也存在技术水平不达标的问题,难以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进而影响生态农业的高效发展。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农业部第28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第二组报告 盐茶古道、丽水金沙。5月28日,农业部第28期任职班第二调研组走进贵州省金沙县,重点就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10天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4个乡镇8个村、6个龙头企业、5个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廉政文化艺术作品展厅、文化广场、钱壮飞烈士陵园等,与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家庭农场主、普通农民、种养大户、返乡创业青年、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座谈与交流,就美丽乡村创建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感触颇深。 一、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头枕赤水,脚踏乌江,你是八百年打鼓场。玉水金山,盐茶古道,铃声唤起穿梭的马帮。玉水金沙,金山金沙,你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首《爱在金沙》,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跨越时空的磅礴气势,诠释了“盐茶古道、丽水金沙”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展现了美丽金沙的骄人风采。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东大门。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241个村(社区),总人口66.7万人,耕地面积128.71万亩,林地保有量198.5万亩,森林面积178.27万亩,森林覆盖率52.03%,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境内有煤、铁、硫、磷、硅等19种矿藏,其中煤炭储量72.77亿吨,是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西电东送”工程能源基地之一。金沙酒文化源远流长,“金沙回沙酒”连续蝉联“贵州十大名酒”称号,为中国驰名商标。金沙茶文化

历史悠久,清池茶在汉代被列为宫廷贡品,“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荣获“贵州十大名茶”称号,金沙被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金沙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贡茶之乡”。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9元,比贵州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488元,比毕节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936元。 (二)主要做法。近年来,金沙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累和无污染的青山绿水,不断开拓创新。从2013年开始,按照农业部、贵州省和毕节市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循环经济、立体农业、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重点围绕“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广泛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在描绘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多彩画卷,力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实现绿水青山生态美与金山银山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1.加强组织领导,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金沙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毕节市政府副市长、金沙县委书记丁翊强同志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卢宏同志任组长的“金沙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各部门分工负责。金沙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台账,细化每一个创建点的建设内容,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调度。明确了城乡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牧局、环保局、文明办、纪检监察部门和民生监督特派组各部门的职责,其中农牧局负责创建点产业谋划布局、产业项目的组织实施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指导等工作。

生态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刘锋明 摘要:本文从农业生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思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目前,农业已成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行业,正制约着其自身的持续发展。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中国农村还面临着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等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而生态农业正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扶贫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中应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活动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这里人口较为稀疏,就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生物部分来说,生产者是足够充分的,多余的生产量也有足够的分解者进行分解,除了太阳能外,它不需要得到外界系统的能量、物质的输人与输出,即可维护自身的平衡与运作,因此,在农村生态系统中不会产生如同城市生态系统中那样的交通紊乱、废物堆积、污染严重,需要从外界大量引入能量、物质流等问题。 但农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同,当自然环境开垦为农田后,生态系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多种动植物并存的稳定生态群落变成了单一物种的人工生态群落;原来生态系统中正常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原先的生产物质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把营养物质还给了土壤,而现在的农业生态系统则是大部分作物产品随着收获被带到土壤之外,被城市、农村的居民所消费,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被带走,而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补充,于是使土壤质量趋于恶化;原先的土壤常年有稳定的生物群落所保护,因而水土流失强度很小,土壤湿度大,而现在的农田生态系统则因物种单一,覆盖面小,加上疏松土壤等人工过程,使得水土流失强度加大,并易于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因此,人类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满足人类对各种农作物产品需求的同时,也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人口不断的急剧增长,粮食需求与日俱增,对土地资源形成极大的压力。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初,世界人口已达52亿,比1950年增长30亿多,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达60亿。根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在有效控制之下将达110亿;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有可能达到190亿。在我国虽然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控制措施,但人口总的趋势仍在增长中,据有关人士预计,本世纪我国人口将达到或超过16亿。人口的迅猛增长是当代人类,也更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此众多的人口,每年消耗数量惊人的粮食。据测算,我国在2000年和2020年的粮食供求关系,仍是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在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需要大约是52000~56000万吨。而生产量大约是47750~52400万吨,缺口较大。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下文是应届毕业生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

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

心得体会:以生态振兴促进乡村发展良性循环(最新)

心得体会:以生态振兴促进乡村发展良性循环(最新)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让土地长出金元宝,优美农村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秀美山村成为聚宝盆。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树牢绿色发展意识,那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决不能再延续下去。要引导和鼓励群众走种养循环发展之路,切实加快绿色农业发展。要调整和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绿色与清洁化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监控与管理,科学施用农药、化肥,不滥用农药、乱丢塑料薄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发展种植业要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保证一块地能循环种植,既兼顾产业发展又要保护一抹绿色,同时要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的生态修复效果。发展养殖业要注意对河道、水田、土壤的排污管控,鼓励发展可循环的种养殖产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结合村情实际,认真研究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如何管理的问题,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但不滥用资源。要突出特色,防止千篇一律,在保护环境

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业,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将农业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现,探索更多高附加值、多产业链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同步与良性互动。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业,创建农业品牌,把环保作为农业产品的品牌价值不断深化,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严格落实环保措施。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继续加强人居环境治理,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管理,不能任意漫灌排放,要进行有效处理、合理利用,实现废弃物质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把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不断抓出成效,给农村群众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严格落实河长负责制,河道两侧禁止发展养殖业,坚决关停没有通过审批、大规模养殖、畜禽污水大量排放的养殖场,对造纸厂、民营洗煤厂等高污染企业,一旦发现复产,要及时报告,坚决制止。尤其是在引进产业的时候,注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可能损害农村环境的,坚决不能引进,要签订环保责任书,配套建设完善的排污系统和污染物处理系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生态农业及乡村旅游度假项目计划书

绝密 精品项目咨询

丰都楠木生态农业及乡村旅游度假项目计划书

目录 一、项目名称 (4) 二、项目申报单位 (4) 三、项目所在地概况 (4) 四、项目建设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4) (一)项目建设背景 (4) (二)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5) 五、项目建设及规划原则 (6) (一)项目建设原则 (6) (二)项目规划原则 (6) 六、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8) (一)园区功能规划 (8) (二)项目建设内容 (10) 七、项目启动思路 (12) 八、项目投资估算 (13) (一)投资估算依据 (13) (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13) 1、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13) 2、流动资金估算 (13) 3、项目总投资 (13) 九、效益分析 (13) (一)成本效益分析 (13) (二)财务效益分析 (13) (三)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13) 十、研究结论与建议 (13) (一)方案总体描述 (13) (二)结论与建议 (13)

一、项目名称 丰都楠木生态农业及乡村旅游度假项目 二、项目申报单位 XXXXXXXXX 三、项目所在地概况 丰都县双路镇楠木村位于丰都县城以南,距县城区12.5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77户,总人口2493人,幅员面积9.3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404.3亩,旱地1005亩,耕地3260亩,森林6379亩,海拨500至800米。该村紧邻安宁、莲花洞即将准备开发的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区。主要以农业、畜牧养殖、特色蔬菜和外出务工为主导,盛产水稻、玉米、茶叶、山芋、蚕桑、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人均纯收入4850元。目前,该村最具特色的农业有莲藕种植120亩,大棚蔬菜基地1个,蔬菜经济合作社1个,农村互助协会1个,共有会员98人,能繁母牛及肉牛养殖大户3户,土山羊养殖大户4户。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资源优良、森林覆盖率高、山型秀美、果树成林、农副产品品类丰富,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些资源都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特色资源与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特色旅游发展相对接,实现在产业链上的延伸、以及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四、项目建设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深受党和国家的重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的贫乏,以及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方式沉渣泛起,因此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已是当前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合理整

2020农村生态农业项目策划方案

2020农村生态农业项目策划方案 20xx农村生态农业项目策划方案范文1 一、基本情况福建宁化县淮土乡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土地,长征出发地之一,地处该县西部沿 307省道延伸。以赣相邻四面环山紫色风化页岩土为主。全村303户、1296人,主要特产: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方便距离宁化县25公里、距永宁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县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时路程。长宁永铁路建设中,完工后距离火车站 10公里左右。村周边主要风景名胜--中国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宁化祖山东华山、---龙华峰、---通天岩名胜风景区。还有距离寒谷村 3 公里一眼长年源源不断天然温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龙潭生态风景区等有待开发。 寒谷村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造成日夜温差悬殊,干、湿、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7.5℃,极端最高温度为38.3℃,最低气温-3℃。年日照总数达1900小时,相应湿度 81%,平均年降雨量为1633.6mm,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于高山丘、河谷盘地。多年平均陆面蒸发710~750毫米,水面蒸发890毫米,无霜期214~218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寒谷村紧靠闽赣两省两个县城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城有常住人口63.6万

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5 2、地理优势。寒谷村处于武夷山脉南端、宁化县城的西部,平均海拔300~400米,龙华峰海拔500米。最高东华山114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种植多年生山油茶3.5万亩。黄连木-生物柴油树种的发源地。村有耕地870多亩,可开发利用500亩。800多亩山地几乎全部荒芜,水库资源200多亩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是亚热带特定的生物气候形成的,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黄泥田土。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为多。 3、开发优势: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00%:电话,宽带、水泥公路,新盖学校、卫生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住。给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省市县政府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项目: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生态农业项目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 4、产权优势。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

休闲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休闲农业起于19世纪30年代,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为了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人们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于是生态休闲农业逐渐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兴起,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关于其概念,休闲农业一词来源于英文的Agritourism / Agro. Tourism,是由农业(Agricuture)和旅游(tourism)两个词组合起来翻译的。同而对于休闲农业目前有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说法。 在欧美国家,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是指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农村提供场所。都市农业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将农业文明与工业、城市文明良好地结合,以促进农业与工业、城市共同发展。 乡村旅游是乡村地区为游客提供的所有游览、休闲、度假服务的总称,是一个内含广泛的术语。赖恩(Bernard Lane,1994)提出了界定乡村旅游的5个元素: (1)位于乡村地区; (2)具有广阔自然环境及传统文化活动; (3)小规模经营企业; (4)社会和文化具有传统特征; (5)旅游类型多样。对于乡树旅游的概念,学者们虽未达成一致,但都认为乡村性(Rurality)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基础。 1989年,台湾大学推广学系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正式提出了“休闲农业”的名称,并将其定义为“利用农村设备和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休闲农业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和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其发布实施的财《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中,还列出了规划休闲农业区的条件,除了具有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资源外,还必须要有“丰富的田园景观和自然景观”和一定量的占地面积。近年来,台湾地区学者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认识,将休闲农业定义为“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在中国内地,由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农业、观赏农业、观尝农业、体验农业、旅游生态农业、田园农业、饭店农业、农村旅游等10余种,因而对该产业的定义也基本集中在旅游观光这一领域。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型产业,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如上所述,在中国内地对于休闲农业的理解局限于通过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村地区旅游,也就是乡村旅游这个范畴;而台湾地区虽然没有明显地将休闲农业定义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上,但其对休闲农业的理解是休闲农业的休闲功能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教育作用这个领域;欧洲和美国也认识到休闲农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注重农业产业化发展,使休闲农作不但有休闲旅游功能,更有农业生产产业化和产品国际化的功能,同时统筹了农业文化与工业、城市的文明,实现了农业与工业、城市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由此,休闲农业包含农业和旅游两个方面。它是为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通过观光、旅游、农业结构调整以及技术提升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结合,保证农业、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活动。

现阶段中国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农林经济管理吴渊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邮编) 摘要:文章介绍了现阶段农村现状,指出发展生态农业地必要性,并对发展生态农业提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农村生态农业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地成就.但正由于经济地飞速发展,城市地就业机会急剧增高,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并带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等一系列问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资源破坏及不合理配置 在农村,一方面农民盲目地毁林开荒,毁草种田,高强度地利用农田等重用轻养方式加剧了对自然生态环境地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等严重后果. . ()在《土地地丧失》一书中记录了发生在美国、前苏联地两次大规模地沙尘暴,其原因主要是为了经济发展地需要,不合理地开发并高强度地利用农田,结果造成了土地沙化,作物失收,并最终导致沙尘暴地发生.耕地锐减,人均耕地减少、水污染、垃圾乱堆乱放成为农村地“特色”.农民地用水安全无法保障.“脏、乱、不文明”成为农村地代名词.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中国沿海地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地就业机会,作为主要劳动力地男性青壮年外出打工.妇女、儿童、老人成为田地上地劳动力.田地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大多数处于闲置或粗放经营地状态,所以现代农村地潜力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使得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环境破坏严重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亿肥、农药数量最大地国家,化肥年使用量万,接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地地安全上限.农药年使用量约万,只有约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另一方面提高了病虫草地抗药性,而且还威胁天敌.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万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地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近年来,我国地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年地膜用量超过万吨.我国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亿吨.畜禽养殖业规模和布局存在一定问题,造成畜禽粪便还田地比例低、危害直接,不仅会带来地表水地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地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据国家环保总局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每年造成地经济损失已超过亿元;全国已遭受污染地耕地面积为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地;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多亿吨;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亿吨,其中以上未被有效利用.每年产生量约为亿地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量超过万地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这些数字无一不令人触目惊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另外,拖拉机、三轮摩托、二轮摩托等机动车辆在农村地不断增多,其废气排放量大,汽车定置高,对农村环境产生了大气和噪声地污染.“以城市带动农村”地同时,城市污染却也在农村中蔓延.许多城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城市,为了降低处理地成本,将工业化过程中产生地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直接堆放到农村,影响了农村地村容村貌.加之农村本身发展经济过程中排放各种污染物,使得区域面源污染突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劳动力大量输出带来地社会问题

农村生态农业,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用地

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本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农田污染系统3个子系统。在自然生态子系统中,选用年口照时数、年降水量、不低于百分之80的活动积温、无霜期等4个因子来反映自然环境本底;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潜育率、森林覆盖率、区域受灾率等4个因子来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在社会经济子系统中,用农田有效灌溉率、全年粮食平均每公顷产量、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和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工业总产值等4个因子来反映区域的社会经济水平。 在农田污染子系统中,用农灌水污染综合指数、土壤污染综合指数、早稻谷污染综合指数、双晚稻谷污染综合指数、单位耕地面积上的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等6个因子来反映区域农田污染系统的状况。由此共选用了18个因子,分3个层次建立起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 皖江平原区平均水平;繁昌县是该市3个县中工业最发达的县,拥有较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众多的乡镇企业,经济水平较高,但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污染负荷也居 3个县之首,仅次于市郊区。繁昌县的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农灌水质差,农产品质量也较差,在部分地区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己不适宜农耕;市郊区人均耕地少但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高,只是由于过多地受到城市工业企业和郊区乡镇企业排出的“三废”影响,农田土壤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农产品中污染物的残留水平较高,因而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最差。 县级区域生态农业评价一以德清县为例 8.4.2.1德清县区域概况德清县 位于300 26‘w300 42' N和1190 45‘一1200 21' E之间,土地面积 936k时,其中平原占50.84%,山地丘陵占38.42%,水域占10.74%;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6 0C,多年平均降水量1379mm,太阳年总幅射量为 409. 49KJ cm-2a.农业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养殖、渔业、副业等产业发展迅速,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该县农村乡镇企业发达,经济条件优越,1998 年乡镇工业产值为82. 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2.9% 0 1998年总人口42.2万,农业人口31.6万,农民人均收入3863元。

生态农村_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维

生态农村)))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维 成升魁,闵庆文,谢高地,孙新章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1问题的提出 世纪之交,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主导潮流。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也作为首要问题,提到了各国的议事日程之上。近20余年来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对发达国家常规现代化农业模式(高投入,高产出,对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大)的替代性农业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尽管它们各自的概念和内涵不尽相同,但是都反映了一种适应时代变革的迫切愿望和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烈要求。我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自70年代末期起,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学者提出了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概念来指导农业研究的思路,并逐渐完善了/中国生态农业0的基本概念与实践模式。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按照一般的定义,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0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W TO和日益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情况下,中国生态农业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在为农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因为我们的生态农业国际竞争力较弱,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0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生物安全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全球变化问题日益突出,要求农业生产过程、作物种植制度等发生相应的改变;市场调节功能弱,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含量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等,无不成为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当解决或解决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的战略目标,并认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0(江泽民,2002)显然,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尽快建立新时期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以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宏伟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2一般生态农业概念的局限性近20a来,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基本成功的。据对第一批51个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的统计,试点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2.2、0.6和1.5个百分点;农林牧渔结构趋于合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治理率分别达到73.4%和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已有7个生态农业建设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0称号。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在/十五0期间,将在继续巩固第一批5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实施第二批和第三批10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带动5O0个省级生态农业县的建设(吴文良,2001)。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困扰我国农村、农业、农民中的许多问题,无法用传统的 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