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第15、16章
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一、选择题【A 型题】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A.汞中毒B.急性肾小球肾炎C.肾血栓形成D.休克E.尿路梗阻2.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中原尿回漏是由于:A.肾小管阻塞B.原尿流速过慢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D.肾间质水肿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急性中毒性肾小管坏死C.肾结石D.急性间质性肾炎E.肾肿瘤4.原尿回漏可造成下列后果,除外:A.肾小管阻塞B.肾间质水肿C.GFR↓D.渗透性利尿E.原尿流速缓慢5.主要在肾脏灭活的激素是:A.VD3 B.PTHC.激肽D.促红细胞生成素E.PGE26.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的机制是:A.近曲小管对钠重吸收减少B.远曲小管钠浓度改变C.远曲小管钾浓度下降D.近曲小管钙浓度改变E.远曲小管氯浓度改变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肿E.水中毒8.下述哪点不是急性肾衰时肾小管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机制?A.能量代谢障碍B.自由基增多C.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多D.磷脂酶活性增高E.细胞骨架结构改变9.持续性肾缺血和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A.肾脏循环障碍B.肾小球病变C.肾小管坏死D.肾间质纤维化E.肾小管阻塞10.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A.高钙血症 B.高钾血症C.代谢性酸中毒 D.氮质血症E.少尿1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A.严重休克 B.重金属中毒C.严重挤压伤 D.免疫复合物E.严重溶血12.慢性肾衰时继发性 PTH 分泌过多的始动原因是:A.低钙血症 B.骨营养不良C.低钾血症D.肠吸收钙↓E.高磷血症13.下列指标中哪项表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 A.夜尿增多B.尿蛋白阳性C.高渗尿D.低渗尿E.等渗尿14.急性肾衰少尿期,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变化是:A.水中毒B.少尿C.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E.氮质血症15.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A.钠水潴留B.肾脏产生 RBC 生成素增加C.RAAS 系统活性增加D.肾脏分泌 PGE2减少E.肾脏产生激肽减少16.慢性肾衰患者出现等渗尿的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B.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C.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D.肾血浆流量减少E.肾脏浓缩功能障碍17.无尿的概念是指24 小时的尿量等于或小于:A.500 ml B.400 mlC.200 ml D.100 mlE.0 ml18.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汞中毒C.间质性肾炎D.输尿管结石E.肾结核19.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共同发病环节是:A.肾缺血B.肾血管梗塞C.肾单位广泛破坏D.肾小管阻塞E.GFR ↓20.下述哪项指标可用于区分功能性和器质性肾功能衰竭?A.GFRB.肾小管分泌功能C.尿比重D.尿钾含量E.氮质血症21.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尿量变化的特点是:A.白天多尿B.夜间多尿C.白天少尿D.夜间少尿E.全天尿量都减少22.汞中毒可引起哪种类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肾血管阻塞性B.肾前性C.肾性D.肾后性E.以上都是23.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A.肾小管阻塞B.肾内 DICC.原尿回漏D.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E.肾小球玻璃样变24.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尿改变为:A.尿比重高,尿钠含量低B.尿比重高,尿钠含量高C.尿比重低,尿钠含量低D.尿比重低,尿钠含量高E.尿比重正常,尿钠含量低25.急性肾小管坏死病人尿比重和渗透压降低的机制是:A.GFR↓B.肾血流↓C.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D.肾小管重吸功能障碍E.原尿流速减慢26.下列哪项最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A.尿蛋白量B.尿中红细胞数C.尿中白细胞数D.尿中管型数E.尿比重低而固定于 1.01027.关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肾小球滤过率早期仍可低于正常B.新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不完善C.早期应补充 KClD.血NPN 可逐渐恢复正常E.初期仍可排出低比重尿28.下述哪项在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不常见?A.尿量在 400~1000ml/24hB.低比重尿C.尿钠含量减少D.氮质血症E.高钾血症29.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哪方面的肾功能恢复得最慢?A.肾小球滤过功能B.肾血流量C.肾小管分泌功能D.肾小管浓缩功能E.集合管分泌功能30.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等渗尿标志着:A.健存肾单位极度减少B.肾血流量明显降低C.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D.肾小管泌钾减少E.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31.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A.血钾浓度B.血压高低C.贫血程度D.血液pH 值E.内生肌酐清除率32.尿毒症病人最早出现、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A.周围神经炎B.心律失常C.胃肠道症状D.水电解质失调E.酸碱平衡紊乱33.慢性肾功能衰竭不易出现:A.夜尿和多尿B.高钾血症C.低渗尿或等渗尿D.低钙和高磷E.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34.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尿毒症的常见毒素? A.尿素B.肌酐C.PTH D.甲状腺激素E.中分子物质35.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A.原始病因持续存在B.肾小管重吸收负荷过重,致肾小管损伤C.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D.GFR 进行性降低E.肾血流量进行性减少36.尿毒症毒素中,毒性最强的小分子物质是:A.甲状旁腺激素B.甲基胍C.胍基琥珀酸D.尿素E.胍乙酸37.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A.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B.肠道黏膜损害,钙吸收减少C.促进血磷浓度升高D.钙的解离度降低E.抑制骨骼脱钙38.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病人有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数量下降B.血小板寿命缩短C.骨髓造血功能障碍D.与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E.血小板功能障碍39.现认为影响尿素毒性的因素是:A.血中氰酸盐浓度B.血尿素浓度C.血氨浓度D.血液 H+浓度E.血液 Mg2+浓度40.尿毒症脑病的发病原因是:A.水、电解质代谢紊乱B.酸碱平衡失调C.肾性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痉挛、脑水肿D.尿毒症毒素蓄积引起的神经细胞变性E.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41.挤压伤综合征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首先出现的变化是:A.肾内血流分布异常B.白细胞变形能力降低C.肾小管阻塞D.原尿回漏E.肾合成前列腺素减少42.小管破裂性损伤的主要部位是:A.发生在近曲小管B.局限于髓袢升支C.可累及肾小管各段D.见于远曲小管E.见于集合管43.凋亡性损伤的特点是:A.局限在近曲小管B.常发生在远曲小管,可见凋亡小体C.局限在集合管D.基底膜完整E.见于髓袢降支44.肾素依赖性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是:A.肾排钠、排水功能降低B.血容量增加C.心输出量增大D.RAAS 活性增高使外周阻力增加、钠水潴留E.肾分泌 PGE2、PGA2增多45.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血磷不升高,主要是由于:A.多尿使肾脏排磷显著增多B.血钙升高时血磷必然降低C.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使血磷沉积骨骼D.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抑制近曲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E.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抑制近曲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46.系膜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包括哪项?A.收缩作用B.支持作用C.吞噬作用D.分泌肾素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47.近曲小管功能障碍不会引起A.高钾血症B.氨基酸尿C.钠水潴留D.肾小管性酸中毒E.肾性糖尿48.Ang1-7 的作用不包括A.扩张血管B.利钠利尿C.抗炎D.抗增生E.促血凝49.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贫血主要与哪个因素关系密切?A.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B.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C.肠道对铁的吸收减少D.溶血E. 出血50.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心环节A.GFR↓B.肾血液灌流量↓C.肾小管重吸收功能↓D.肾小管重吸收功能↑E.以上都不是51.诊断 ARF 的最主要依据A.病人的临床症状B.病人的体征C.实验室资料D.病人主诉E.家族史52.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间质性肾炎C.肾毒物D.肾缺血E.体液因素异常53.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A.近曲小管B.远曲小管C.髓袢升支粗段D.髓袢降支E.集合小管54.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持续性肾缺血的可能机制不应包括:A.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多B.肾内 PGE2合成增加C.肾内微血栓形成D.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E.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55.磷脂酶活性增高的可能后果A.细胞膜受损B.PGs↑C.LTs↑D.TXA2↑E.以上均是56.ARF 泌尿功能障碍多为可逆性,这是因为A.肾脏具有多种细胞增生与修复机制B.肾脏因缺血缺氧出现基因调节反应C.肾脏应激蛋白的产生与激活D.生长因子对肾脏的作用E.肾细胞骨架与小管结构的重建57.下列哪项不符合肾衰所致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A.进行性、不易纠正B.可促进低钾血症的发生C.源于 GFR↓使酸性产物排出减少D.源于肾小管泌 H+、NH3 能力降低E.源于分解代谢增强,产酸增多58.近年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是A.慢性肾小球肾炎B.糖尿病肾病C.高血压肾病D.前列腺肥大E.B+C59.休克患者出现肾内血流重新分布的结果是:A.FF↑B.ANP↓ C.肾髓质缺血D.肾皮质缺血E. 髓质肾单位重吸收钠水↓60.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的排尿特点为:A.少尿B.多尿C.夜尿D.等渗尿E. 低渗尿61.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发生高钾血症的可能机制有:A.尿量下降B.急性感染C.溶血D.酸中毒E. 低钠血症62.哪项不是慢性肾衰时出现多尿的原因:A.渗透性利尿B.髓袢主动吸收 Na+↓C.体内内生水产生过多D.肾脏浓缩尿的功能降低E. 残存肾小球滤过率升高63.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反映浓缩和稀释功能均降低的尿液变化是:A.夜尿B.蛋白尿C.等渗尿D.低比重尿E. 低渗尿64.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药物有:A.重金属B.庆大霉素C.四氯化碳D.肌红蛋白E. 血红蛋白65.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少尿的机制不包括:A.GFR↓B.囊内压↑C.肾小管阻塞D.钠泵活性↑E. 原尿返流66.PTH 作为主要尿毒症毒素可引起:A.肾性骨营养不良B.血脑屏障破坏C.皮肤瘙痒D.高脂血症和贫血E. 胃泌素分泌↓67.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原因有:A.前列腺肥大B.大失血C.急性汞中毒D.剧烈吐泻E. 急性肾小球肾炎68.少尿型ARF 患者在少尿期常出现:A.高钾血症B.高钙血症C.高蛋白血症D.高镁血症E. 高磷血症69.功能性急性肾衰病人的特点是:E. 以上均是A.少尿B.尿比重增高C.尿钠含量降低D.可发生高钾血症E. 以上均可70.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包括:A.高磷血症B.酸中毒C.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D.低血钙E. 以上均是71.非少尿型 ARF 的特点是:A.尿量接近正常B.经常发生高钾血症C.血浆 NPN 明显↑D.尿钠含量↑E. 以上均无72.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不包括:A.肾血流量减少B.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C.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D.粘多糖增多E.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73.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细胞增生和修复的机制包括:A.缺氧适应性基因调节反应B.应激蛋白的产生与激活C.生长因子的作用D.细胞骨架的重构二、名词解释1.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2.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3.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prerenal ARF)4.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intra renal ARF)5.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post renal ARF)6.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7.氮质血症(azotemia)8.肾性高血压 (renal hypertension)9.钠依赖性高血压(sodium-dependent hypertension)10.肾素依赖性高血压(renin-dependent hypertension)11.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12.尿毒症(uremia)13.尿毒症毒素(uremia toxin)三、简答题1.简述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病理学]《第十五章: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第十五章:传染病》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5447d927d3240c8447efdb.png)
第十六章传染病一、单选题1.继发性肺结核病,结核杆菌播散的主要途径是()A、淋巴道播散B、直接蔓延C、血行播散D、支气管播散E、消化道播散2.伤寒病常有的合并症有:()A、肠梗阻B、肠扭转、绞肠纱C、肠癌D、肠出血、肠穿孔E、肾小球肾炎3.常发生肠穿孔合并症的病有()A、十二指肠溃疡、伤寒B、肠炎C、肠梗阻、肠痉挛D、痢疾、蛔虫病E、以上都不可能有4.下列哪种肺结核易发生肺硬化?()A、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B、原发性肺结核C、结核性胸膜炎D、干酪性肺炎E、浸润性肺结核5.X射线检查,右肺上部有透光区,两肺有散在条索状、斑点状阴影,这位病人可以诊断为:()A、右肺结核球B、浸润型肺结核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干酪样肺炎E、局灶型肺结核6.尖锐湿疣是一种()A、性传播疾病B、细菌感染性疾病C、变态反应性疾病D、遗传性疾病E、多种生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7.某患者有低热、盗汗、咳漱、咯血等症状,则该患者可能患有()A、胃出血B、肺出血C、浸润型肺结核D、食管癌E、以上都不可能8.急性菌痢肠道初期病变呈()A、急性增生性炎B、急性卡他性炎C、变质性炎D、出血性炎E、纤维素性炎9.伤寒病的主要病变应属于()A、纤维素性炎B、化脓性炎C、急性增生性炎D、急性变质性E、渗出性炎10.下列哪一种为引起梅毒的病原体?()A、志贺氏杆菌B、阴道毛滴虫C、苍白螺旋体D、新型隐球菌E、淋球菌11.肠伤寒的病变在哪一部位最为明显?()A、回肠B、空肠C、十二指肠D、盲肠E、结肠12.肺粟粒性结核病肉眼观:()A、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红B、双肺皱缩,体积减小C、肺部分坏死,形成无数空洞D、切面光滑平整E、切面灰白,上有小凹,成斑块状13.某人,女,24岁,发热、头疼、乏力、食欲不振和末梢白细胞增多。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
数小时后,休克。
则该患者可能患有()A、神经炎B、肝炎C、肺炎D、肾炎E、细菌性痢疾14.原发性肺结核的原发灶多位于()A、肺尖B、肺下叶下部C、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D、肺上叶E、右肺中叶15.结核结节属下列哪一种改变()A、炎性息肉B、炎性假瘤C、异物性肉芽肿D、感染性肉芽肿E、肉芽组织16.浸润型肺结核好发部位在()A、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B、肺尖部C、右肺下叶D、肺门部E、锁骨下区17.某病人腹痛高热3天,腹胀,因中毒性休克死亡。
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试题及答案

病理⽣理学第⼗六章肾功能不全试题及答案第⼗六章肾功能不全⼀、选择题【A型题】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A.汞中毒B.急性肾⼩球肾炎C.肾⾎栓形成D.休克E.尿路梗阻2.肾功能衰竭的发⽣机制中原尿回漏是由于: A.肾⼩管阻塞B.原尿流速过慢C.肾⼩管上⽪细胞坏死脱落D.肾间质⽔肿E.肾⼩球滤过率下降3.以肾⼩球损害为主的疾病是:A.急性肾⼩球肾炎B.急性中毒性肾⼩管坏死C.肾结⽯D.急性间质性肾炎E.肾肿瘤4.原尿回漏可造成下列后果,除外:A.肾⼩管阻塞B.肾间质⽔肿C.GFR↓D.渗透性利尿E.原尿流速缓慢5.主要在肾脏灭活的激素是:A.VD3 B.PTHC.激肽D.促红细胞⽣成素E.PGE26.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素-⾎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的机制是:A.近曲⼩管对钠重吸收减少D.近曲⼩管钙浓度改变E.远曲⼩管氯浓度改变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输⼊⼤量⽔分可导致:A.低渗性脱⽔ B.⾼渗性脱⽔C.等渗性脱⽔ D.⽔肿E.⽔中毒8.下述哪点不是急性肾衰时肾⼩管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机制?A.能量代谢障碍B.⾃由基增多C.还原型⾕胱⽢肽增多D.磷脂酶活性增⾼E.细胞⾻架结构改变9.持续性肾缺⾎和肾毒物作⽤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A.肾脏循环障碍B.肾⼩球病变C.肾⼩管坏死D.肾间质纤维化E.肾⼩管阻塞10.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A.⾼钙⾎症 B.⾼钾⾎症C.代谢性酸中毒 D.氮质⾎症E.少尿1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A.严重休克 B.重⾦属中毒C.严重挤压伤 D.免疫复合物E.严重溶⾎12.慢性肾衰时继发性PTH分泌过多的始动原因是:A.低钙⾎症 B.⾻营养不良C.低钾⾎症 D.肠吸收钙↓E.⾼磷⾎症13.下列指标中哪项表⽰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A.夜尿增多 B.尿蛋⽩阳性C.⾼渗尿 D.低渗尿A.⽔中毒 B.少尿C.⾼钾⾎症 D.代谢性酸中毒E.氮质⾎症15.下列哪⼀项不是肾性⾼⾎压的发⽣机制? A.钠⽔潴留 B.肾脏产⽣RBC⽣成素增加C.RAAS系统活性增加D.肾脏分泌PGE2减少E.肾脏产⽣激肽减少16.慢性肾衰患者出现等渗尿的原因是:A.肾⼩球滤过功能障碍B.肾⼩管重吸收功能障碍C.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D.肾⾎浆流量减少E.肾脏浓缩功能障碍17.⽆尿的概念是指24⼩时的尿量等于或⼩于:A.500 ml B.400 mlC.200 ml D.100 mlE.0 ml18.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A.急性肾⼩球肾炎B.汞中毒C.间质性肾炎D.输尿管结⽯E.肾结核19.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共同发病环节是:A.肾缺⾎B.肾⾎管梗塞C.肾单位⼴泛破坏D.肾⼩管阻塞E.GFR ↓20.下述哪项指标可⽤于区分功能性和器质性肾功能衰竭?A.GFRB.肾⼩管分泌功能C.尿⽐重D.尿钾含量C.⽩天少尿 D.夜间少尿E.全天尿量都减少22.汞中毒可引起哪种类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肾⾎管阻塞性B.肾前性C.肾性D.肾后性E.以上都是23.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发⽣的主要机制是: A.肾⼩管阻塞B.肾内DICC.原尿回漏D.肾⼩球滤过功能障碍E.肾⼩球玻璃样变24.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尿改变为: A.尿⽐重⾼,尿钠含量低B.尿⽐重⾼,尿钠含量⾼C.尿⽐重低,尿钠含量低D.尿⽐重低,尿钠含量⾼E.尿⽐重正常,尿钠含量低25.急性肾⼩管坏死病⼈尿⽐重和渗透压降低的机制是:A.GFR↓B.肾⾎流↓C.肾⼩球滤过膜通透性↑D.肾⼩管重吸功能障碍E.原尿流速减慢26.下列哪项最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A.尿蛋⽩量B.尿中红细胞数C.尿中⽩细胞数D.尿中管型数E.尿⽐重低⽽固定于1.01027.关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肾⼩球滤过率早期仍可低于正常B.新⽣肾⼩管上⽪细胞功能不完善C.早期应补充KCl28.下述哪项在⾮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不常见?A.尿量在400~1000ml/24hB.低⽐重尿C.尿钠含量减少D.氮质⾎症E.⾼钾⾎症29.急性肾⼩管坏死患者哪⽅⾯的肾功能恢复得最慢?A.肾⼩球滤过功能B.肾⾎流量C.肾⼩管分泌功能D.肾⼩管浓缩功能E.集合管分泌功能30.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等渗尿标志着: A.健存肾单位极度减少B.肾⾎流量明显降低C.肾⼩管重吸收钠减少D.肾⼩管泌钾减少E.肾⼩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31.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A.⾎钾浓度 B.⾎压⾼低C.贫⾎程度 D.⾎液pH值E.内⽣肌酐清除率32.尿毒症病⼈最早出现、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A.周围神经炎B.⼼律失常C.胃肠道症状D.⽔电解质失调E.酸碱平衡紊乱33.慢性肾功能衰竭不易出现:A.夜尿和多尿B.⾼钾⾎症C.低渗尿或等渗尿D.低钙和⾼磷E.低钠⾎症或⾼钠⾎症34.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尿毒症的常见毒素?A.尿素 B.肌酐35.慢性肾功能衰竭进⾏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A.原始病因持续存在B.肾⼩管重吸收负荷过重,致肾⼩管损伤 C.健存肾单位进⾏性减少D.GFR进⾏性降低E.肾⾎流量进⾏性减少36.尿毒症毒素中,毒性最强的⼩分⼦物质是:A.甲状旁腺激素 B.甲基胍C.胍基琥珀酸 D.尿素E.胍⼄酸37.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搐搦是由于:A.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B.肠道黏膜损害,钙吸收减少C.促进⾎磷浓度升⾼D.钙的解离度降低E.抑制⾻骼脱钙38.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病⼈有出⾎倾向的主要原因是:A.⾎⼩板数量下降B.⾎⼩板寿命缩短C.⾻髓造⾎功能障碍D.与肾性⾼⾎压的发⽣有关E.⾎⼩板功能障碍39.现认为影响尿素毒性的因素是:A.⾎中氰酸盐浓度B.⾎尿素浓度C.⾎氨浓度D.⾎液H+浓度E.⾎液Mg2+浓度40.尿毒症脑病的发病原因是:A.⽔、电解质代谢紊乱B.酸碱平衡失调C.肾性⾼⾎压所致的脑⾎管痉挛、脑⽔肿D.尿毒症毒素蓄积引起的神经细胞变性E.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作⽤41.挤压伤综合征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先出现的变化是:A.肾内⾎流分布异常B.⽩细胞变形能⼒降低E.肾合成前列腺素减少42.⼩管破裂性损伤的主要部位是:A.发⽣在近曲⼩管B.局限于髓袢升⽀C.可累及肾⼩管各段D.见于远曲⼩管E.见于集合管43.凋亡性损伤的特点是:A.局限在近曲⼩管B.常发⽣在远曲⼩管,可见凋亡⼩体C.局限在集合管D.基底膜完整E.见于髓袢降⽀44.肾素依赖性⾼⾎压的主要机制是:A.肾排钠、排⽔功能降低B.⾎容量增加C.⼼输出量增⼤ D.RAAS活性增⾼使外周阻⼒增加、钠⽔潴留E.肾分泌PGE2、PGA2增多45.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磷不升⾼,主要是由于:A.多尿使肾脏排磷显著增多B.⾎钙升⾼时⾎磷必然降低C.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使⾎磷沉积⾻骼 D.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抑制近曲⼩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E.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抑制近曲⼩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46.系膜细胞的⽣理功能不包括哪项?A. 收缩作⽤B. ⽀持作⽤C. 吞噬作⽤D. 分泌肾素E. 分泌促红细胞⽣成素47.近曲⼩管功能障碍不会引起A. ⾼钾⾎症B. 氨基酸尿C. 钠⽔潴留D. 肾⼩管性酸中毒E. 肾性糖尿B. 利钠利尿C. 抗炎D. 抗增⽣E. 促⾎凝49.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贫⾎主要与哪个因素关系密切? A.促红细胞⽣成素减少B.⾻髓造⾎功能受抑制C.肠道对铁的吸收减少D.溶⾎E. 出⾎50.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环节A. GFR↓B. 肾⾎液灌流量↓C. 肾⼩管重吸收功能↓D. 肾⼩管重吸收功能↑E. 以上都不是51. 诊断ARF的最主要依据A. 病⼈的临床症状B. 病⼈的体征C. 实验室资料D. 病⼈主诉E. 家族史52.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A. 急性肾⼩球肾炎B. 间质性肾炎C. 肾毒物D. 肾缺⾎E. 体液因素异常53.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A. 近曲⼩管B. 远曲⼩管C. 髓袢升⽀粗段D. 髓袢降⽀A.肾内肾素-⾎管紧张素增多B.肾内PGE2合成增加C.肾内微⾎栓形成D.肾⾎管内⽪细胞肿胀E.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55. 磷脂酶活性增⾼的可能后果A. 细胞膜受损B. PGs↑C. LTs↑D. TXA2↑E. 以上均是56. ARF泌尿功能障碍多为可逆性,这是因为A. 肾脏具有多种细胞增⽣与修复机制B. 肾脏因缺⾎缺氧出现基因调节反应C. 肾脏应激蛋⽩的产⽣与激活D. ⽣长因⼦对肾脏的作⽤E. 肾细胞⾻架与⼩管结构的重建57.下列哪项不符合肾衰所致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A. 进⾏性、不易纠正B. 可促进低钾⾎症的发⽣C. 源于GFR↓使酸性产物排出减少D. 源于肾⼩管泌H+、NH3能⼒降低E. 源于分解代谢增强,产酸增多58.近年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是A. 慢性肾⼩球肾炎B. 糖尿病肾病C. ⾼⾎压肾病D. 前列腺肥⼤E. B+C59.休克患者出现肾内⾎流重新分布的结果是:A.FF↑ B.ANP↓C.肾髓质缺⾎ D.肾⽪质缺⾎E. 髓质肾单位重吸收钠⽔↓C.夜尿 D.等渗尿E. 低渗尿61.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发⽣⾼钾⾎症的可能机制有:A.尿量下降 B.急性感染C.溶⾎ D.酸中毒E. 低钠⾎症62. 哪项不是慢性肾衰时出现多尿的原因: A.渗透性利尿B.髓袢主动吸收Na+↓C.体内内⽣⽔产⽣过多D.肾脏浓缩尿的功能降低E. 残存肾⼩球滤过率升⾼63.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反映浓缩和稀释功能均降低的尿液变化是:A.夜尿 B.蛋⽩尿C.等渗尿 D.低⽐重尿E. 低渗尿64.引起急性肾⼩管坏死的药物有:A.重⾦属 B.庆⼤霉素C.四氯化碳 D.肌红蛋⽩E. ⾎红蛋⽩65.急性肾功能衰竭发⽣少尿的机制不包括:A.GFR↓B.囊内压↑C.肾⼩管阻塞D.钠泵活性↑E. 原尿返流66.PTH作为主要尿毒症毒素可引起:A.肾性⾻营养不良B.⾎脑屏障破坏C.⽪肤瘙痒D.⾼脂⾎症和贫⾎E. 胃泌素分泌↓67.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原因有:A.前列腺肥⼤B.⼤失⾎C.急性汞中毒D.剧烈吐泻C.⾼蛋⽩⾎症 D.⾼镁⾎症E. ⾼磷⾎症69.功能性急性肾衰病⼈的特点是:E. 以上均是A.少尿B.尿⽐重增⾼C.尿钠含量降低D.可发⽣⾼钾⾎症E. 以上均可70.肾性⾻营养不良的发⽣机制包括:A.⾼磷⾎症B.酸中毒C.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D.低⾎钙E. 以上均是71.⾮少尿型ARF的特点是:A.尿量接近正常B.经常发⽣⾼钾⾎症C.⾎浆NPN明显↑D.尿钠含量↑E. 以上均⽆72.肾⼩球滤过功能障碍的发⽣机制不包括:A.肾⾎流量减少B.肾⼩球有效滤过压降低C.肾⼩球滤过⾯积减少D.粘多糖增多E. 肾⼩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73.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细胞增⽣和修复的机制包括:A.缺氧适应性基因调节反应B.应激蛋⽩的产⽣与激活C.⽣长因⼦的作⽤D.细胞⾻架的重构⼆、名词解释1.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2.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3.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prerenal ARF)4.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intra renal ARF)5.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post renal ARF)6.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7.氮质⾎症(azotemia)8.肾性⾼⾎压(renal hypertension)9.钠依赖性⾼⾎压(sodium-dependent hypertension)10.肾素依赖性⾼⾎压(renin-dependent hypertension)11.肾性⾻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12.尿毒症(uremia)13.尿毒症毒素(uremia toxin)三、简答题1.简述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人卫七版教材病理习题集(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章)

第十四章共同点是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论述1.试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基本病变(P310)答: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和视上核最为严重,小脑皮质,丘脑和桥脑次之,脊髓病变最轻。
肉眼:软脑膜充血水肿,脑回变宽,脑沟窄而浅。
切面脑组织充血水肿,严重者脑实质有散在点状出血,可见粟粒或针尖大小的半透明软化灶,境界清楚,弥散分布或聚集成群。
镜下:①血管改变和炎症反应:脑实质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有时可见小灶性出血。
浸润的炎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核浆细胞为主。
炎细胞浸润多以变性坏死的神经元为中心或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淋巴细胞套。
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细胞肿胀尼氏体消失,胞质内出现空泡,核偏位等。
重者神经细胞可发生核固缩,核溶解。
可见卫星现象和嗜神经细胞现象。
③软化灶形成:严重时,可发生灶性神经组织的液化性坏死,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镂空筛网状病灶。
④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小胶质细胞结节。
2.试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理变化及分期(P308)答:①上呼吸道感染期:病变主要为粘膜充血水肿,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分泌物增多②败血症期:大部分病人的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患者可有高热头痛呕吐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等表现。
③脑膜炎症期:特征性病变为脑脊髓膜的代脓性炎症肉眼: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张。
镜下: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和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临近脑皮质可有轻度水肿。
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在结合杆菌数量多,毒力强,集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时,出现以坏死为主的病变。
第十五章简答题:1肠伤寒与肠结核均有溃疡形成,两者病变有何不同?.①肠伤寒:肠伤寒时,坏死肠黏膜脱落后形成溃疡。
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
在集合淋巴小结发生的溃疡,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溃疡一般深及黏膜下层,坏死严重者可深达肌层及浆膜层,伸直穿孔②肠结核时的溃疡:结核杆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形成结核结节,以后结节逐渐融合并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后形成溃疡。
病理学 第十五章 传染性疾病(结核病)

病理学第十五章传染性疾病(结核病)一、A1型题★1.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病均可见的病理类型是() [单选题] *A.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B.浸润性肺结核C.结核球D.粟粒性肺结核(正确答案)E.局灶性肺结核2.结核病的组织坏死属于() [单选题] *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干酪样坏死(正确答案)D.坏疽E.纤维素样坏死3.结核性病变的特征性细胞是() [单选题] *A.中性粒细胞B.浆细胞C.淋巴细胞D.异物巨细胞E.上皮样细胞(正确答案)4.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 [单选题] *A.郎罕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B.郎罕斯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正确答案)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E.异物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5.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单选题] *A.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B.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C.找到 Langhans巨细胞D.干酪样坏死(正确答案)E.类上皮细胞★6.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种途径播散的结果() [单选题] *A.淋巴道B.血道(正确答案)C.支气管D.潜伏的病菌重新繁殖E.沿组织间隙蔓延7.结核瘤是指() [单选题] *A.结核引起的良性肿瘤B.结核引起的恶性肿瘤C.结核引起的肿瘤样浸润性病灶D.结核引起的冷脓肿E.结核引起的孤立性干酪样坏死灶(正确答案)8.成人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是() [单选题] *B.浸润型(正确答案)C.慢性纤维空洞型D.干酪样肺炎E.结核性胸膜炎9.不属于继发性肺结核临床病理特征的是() [单选题] *A.病变多从肺尖开始B.主要沿支气管播散C.多见于成人D.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正确答案)E.病程较长,渗出、增生、坯死病变并存★10.下列哪项在结核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单选题] *A.机体与结核病患者接触B.感染的细菌数量大C.机体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或处于过敏状态(正确答案)D.患者年龄小E.细菌毒力强★11.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单选题] *A.T细胞(正确答案)B.B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12.下列哪项不是典型的结核病局部病变表现() [单选题] *B.肉芽肿C.冷脓肿D.干酪样坏死E.红肿热痛(正确答案)13.下列哪种病变中不存在结核杆菌() [单选题] *A.纤维干酪样病灶B.钙化灶C.典型的结核结节D.病灶纤维化(正确答案)E.酪样坏死病灶14.结核病的变态反应属于哪型() [单选题] *A.I型B.Ⅱ型C.Ⅲ型D.Ⅳ型(正确答案)E.V型15.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灶常位于() [单选题] *A.肺尖B.上叶下部近胸膜处(正确答案)C.肺门D.肺膈面E.胸膜面16.关于原发性肺结核下列哪项正确() [单选题] *A.仅发生于儿童B.常见的死因是结核性脑膜炎(正确答案)C.主要经支气管播散D.不经治疗难以痊愈E.急性全身播散性结核病不如继发性结核病常见17.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感染方式是() [单选题] *A.消化道感染B.呼吸道感染C.皮肤感染D.内源性再感染(正确答案)E.泌尿道感染18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病下列哪项正确() [单选题] *A.病变在肺内无一定好发部位B.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的结核病变C.不经治疗多数能自然痊愈D.不易有空洞形成E.咯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正确答案)19.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是() [单选题] *A.易发生干酪样坏死,不形成结核结节B.病变在肺内主要经受侵的支气管播散(正确答案)C.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的干酪样坏死D.空洞的形成比原发性肺结核病少见E.肺内病变多位于下叶20.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胸导管后易发生() [单选题] *A.全身粟粒性结核B.粟粒性肺结核(正确答案)C.结核性胸膜炎D.骨结核E.肾结核21.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B.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正确答案)C.原发综合征形成D.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E.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22.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肺内未愈合的病变易沿支气管播散(正确答案)B.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结核病变C.病变易经血管播散D.病变多开始于肺中叶E.多发生于儿童23.结核基本病变转归中,最好的方式是() [单选题] *A.吸收消散(正确答案)B.纤维化C.纤维包裹和钙化D.病灶扩大E.溶解播散24.有关肺原发综合症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B.大多发生在儿童C.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D.原发灶多在肺尖部(正确答案)E.可发展成急性粟粒性结核病25.以下哪项不是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 [单选题] *A.病程长,随机体抵抗力的消长而起伏B.病变好发于肺尖C.肺门淋巴结一般无明显改变D.肺内病变复杂,且新旧病变交杂E.易沿血道和淋巴道播散(正确答案)26.干酪样肺炎通常是由急慢性结核性空洞内的细菌通过哪个途经播散所致() [单选题] *A.支气管(正确答案)B.胸膜腔C.肺动脉D.肺静脉E.肺门淋巴结27.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以增生为主的结核病变() [单选题] *A.变态反应强B.免疫力弱C.结核杆菌量多D.机体抵抗力比较强(正确答案)E.结核杆菌毒力强28.以下哪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单选题] *A.吸收,消散B.钙化C.纤维包裹D.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正确答案)E.纤维化29.结核球是指() [单选题] *A.直径小于2cm的干酪样坏死灶B.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C.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D.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E.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正确答案)30.临床上称为开放性肺结核的是() [单选题] *A.原发性肺结核B.浸润性肺结核C.局灶性肺结核D.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正确答案)E.肺结核球31.初次吸入结核杆菌,最早引起的肺内病变是() [单选题] *A.肺门淋巴结结核B.原发综合征(正确答案)C.结核性淋巴管炎D.原发灶的渗出和坏死E.沿支气管出现广泛渗出32.影响结核病的发展和转归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 *A.结核杆菌数量、毒力大小以及机体的反应性(正确答案)B.机体免疫力的高低C.机体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的强弱对比D.结核杆菌的毒力E.全身营养状况33.下列哪项不是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 [单选题] *A.浸润性肺结核B.急性栗粒性肺结核(正确答案)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局灶性肺结核E.结核球二、A2型题1.女,8岁,尸检见双肺重量增加,充血,密布灰白色栗粒大小结节,微隆起于切面。
家畜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1.动脉性充血(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
2.静脉性充血(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
3.出血:血液流出心血管之外,称为出血。
4.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成分中发生血小板粘集或血液凝固并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固体质块为血栓。
5.梗死: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的坏死。
6.槟榔肝:在慢性肝淤血时,肝细胞萎缩和脂肪变性,以致肝切面呈槟榔状花纹,称为槟榔肝。
7.心衰细胞: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8.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梗死灶含血量少颜色灰白。
9.出血性梗死:梗死区域血量多,颜色暗红为出血性梗死。
10.栓子: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
11.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12.透明血栓:在微循环的小血管内形成由纤维蛋白构成的血栓,只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
13.漏出性出血:也称渗出性出血,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漏出到血管外。
14.破裂性出血:是指因心脏或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第四章细胞组织损伤1、萎缩: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或细胞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端过程称为萎缩。
2、变性:变形时指细胞和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类形态化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增多。
3、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4、增生:实质细胞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5、肥大: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并伴有功能的增强。
6、玻璃样变性(透明变性):是指在间质或细胞内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的病理变化。
7、脂肪变性:细胞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
9、水泡变性:变形细胞内水分明显增多,在胞质中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细胞呈空泡状。
10、凋亡: 是指细胞在基因调控下的自主有序的死亡过程。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八版勘误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八版勘误引言《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八版》是一本重要的口腔医学参考书籍,它对于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疾病分类和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任何一本书都难免存在错误和遗漏,因此我们对该书进行了仔细审查,并在本文中列出了一些勘误事项。
勘误内容第3章:口腔黏膜炎性疾病•在P78页,第二段第一句话中,“干鳞癣”应更正为“干鳞癣样角化不良”。
第5章:牙周组织疾病•在P165页,表格5-1中,“牙周创伤性溃疡”应更正为“牙周溃疡”。
第10章:口腔肿瘤•在P419页,表格10-2中,“颌骨纤维性异常增殖”应更正为“颌骨纤维异常增殖”。
第14章:唾液腺和其他口腔软组织肿块•在P591页,第一段第一句话中,“鳞状细胞癌”应更正为“鳞状细胞囊肿”。
第15章:口腔化合物和其他病理性改变•在P633页,表格15-5中,“牙骨质发育不良”应更正为“牙本质发育不良”。
第16章:颌面部感染•在P671页,表格16-2中,“颌面部软组织感染”应更正为“颌面部深部软组织感染”。
结论以上是《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八版》的一些勘误内容。
我们希望这些勘误能够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书。
同时,我们也建议出版社在下一版中对这些错误进行修正,以提高该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1]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八版. 上海市口腔医学会, 2017.[2] Neville BW, Damm DD, Allen CM, Bouquot J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Pathology. 4th ed. St. Louis: Saunders Elsevier; 2016.。
病理生理学各章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六、填空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________,研究患病机体的__________,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
2.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疾病的概论、__________和________。
第一章绪论答案六、填空题答案1.规律与机制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2.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第二章疾病概论六、填空题1.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__________紊乱而发生的。
2.发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____规律和_____机制。
3.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因此近年来提出了___________的概念。
4.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________和_______,前者能引起_______,并决定其_____________。
5.化学性致病因素致病作用特点有:对组织有一定选择性、和_______。
6.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的_____、侵入宿主机体的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以及它逃避或抗宿主攻击的因素有关。
7.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发病规律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8.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包括:__________机制、________机制、____________机制和_________机制。
9.致病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除直接的破坏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障碍和________障碍。
10.疾病发展的典型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期。
11.完全康复是指_______完全消失,_________恢复正常。
12.不完全康复是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代偿可恢复正常功能代谢。
六、填空题1.自稳调节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一般共同3.脑死亡4.原因条件疾病特征性5.在体内其致病性可发生改变潜伏期一般较短6.数量侵袭力毒力7.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疾病发展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8.神经体液组织细胞分子9.细胞膜功能细胞器功能10.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转归11.损伤性变化机体的自稳调节12.不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体征消失但仍存有基本病理变化六、填空题1.溶液的渗透压取决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_____ ,体液中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十六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一、名词解释
1.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它是由肺的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构成。
2.结核球又称肺结核瘤,是指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直径2~5cm,类圆形。
3.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伤寒病时,一些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胞质内常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这种巨噬细胞称伤寒细胞。
伤寒细胞可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伤寒肉芽肿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4.假膜性炎 (Pseudomembranous inflammation) 急性细菌性痢疾时,在肠道黏膜表面的渗出物中常有大量纤维蛋白,它与坏死组织、炎症细胞和红细胞及细菌一起形成特征性的假膜,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特征性病变。
其实质是肠黏膜的纤维素性炎。
5.假结核结节 (Pseudotubercle) 急性虫卵结节约经10天左右,卵内毛蚴死亡,虫卵及坏死物质被清除、吸收或钙化。
病灶内巨噬细胞衍变为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形成与结核结节类似的肉芽肿,称为假结核结节,即慢性虫卵结节。
二、选择题
【A型题】
1.人体内吞噬灭活结核杆菌主要依靠
A.T淋巴细胞B.浆细胞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
2.结核结节的基本病变属于
A.急性增生性炎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
D.变质性炎 E.肉芽肿性炎
3.典型结核结节的中心部分往往有
A.郎格罕斯巨细胞B.类上皮细胞 C.干酪样坏死
D.郎格罕细胞E.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4.成人肺结核临床最常见的类型是
A.局灶型肺结核 B.浸润型肺结核 C.干酪样肺炎
D.肺结核球 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5.女性生殖系统结核病最常见的是
A.子宫颈结核 B.子宫内膜结核 C.阴道结核
D.卵巢结核 E.输卵管结核
6.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道狭窄
A.肠阿米巴病 B.肠伤寒C.肠结核病
D.细菌性痢疾 E.肠血吸虫病
7.骨结核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肱骨上端 B.胫骨上端 C.股骨下端
D.脊柱骨 E.指骨
8.伤寒病变主要累及
A.泌尿系统B.呼吸系统 C.骨髓
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E.消化系统
9.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肠道病变表现为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化脓性炎D.假膜性炎 E.卡他性炎
10.在梅毒血管周围炎的病变中,哪些炎细胞浸润最多见
A.巨噬细胞和类上皮细胞B.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和浆细胞D.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浆细胞E.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11.晚期梅毒最常侵犯
A.周围神经系统B.骨骼系统C.消化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E.心血管系统
12.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
A.慢性化脓性炎B.急性化脓性炎C.出血性炎D.急性增生性炎E.浆液纤维蛋白性炎
13.下列哪项符合肠伤寒时形成的溃疡的形态特点
A.呈烧瓶状,口小底大B.呈椭圆形,其长轴平行于肠的长轴C.呈浅表的地图形D.不规则边缘呈火山口样隆起
E.呈环形或带状包绕肠管
【B型题】
A.原发性肺结核病 B.局灶型肺结核
C.结核球 D.干酪样肺炎 E.浸润型肺结核
14.位于肺尖呈结节状,并以增生为主的病变是
15.病变以渗出为主,X线见锁骨下区有边缘不清的云雾状阴影是
A.溃疡浅表,形状不规则 B.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长轴与肠轴垂直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16.肠伤寒
17.细菌性痢疾
18.肠结核
A.可合并急性肠穿孔 B.可合并肠大出血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19.肠伤寒
20.肠结核
A.肉芽肿性炎 B.急性增生性炎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21.麻风
22.伤寒
答案:
1、C
2、E
3、C
4、B
5、D
6、C
7、D
8、D
9、D 10、C 11、E 12、B 13、B 14、B 15、E 16、B 17、A 18、E 19、C 20、D
21、A 22、C
三、问答题
1.试述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类型
结核病具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即变质、渗出和增生。
以渗出为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以增生为主的病变是形成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核结节,结核结节又称结核肉芽肿,是由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加上外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组成,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以变质为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干酪样坏死。
2.列举四种引起肠道溃疡的疾病及溃疡特征。
引起肠道溃疡的疾病
(1)肠结核:病变常见于回盲部肠管,典型的肠结核溃疡多呈坏形,其长径与肠腔长轴垂直,溃疡边缘参差不齐,一般较浅,底部有干酪样坏死物,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晚期溃疡愈合后易形成肠狭窄。
(2)肠伤寒:见于发病第三周,病变常见于回盲部肠管,坏死肠黏膜脱落后形成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溃疡的形状及大小与病变处淋巴小结形状相同,在集合淋巴小结发生的溃疡呈椭圆形,其长轴与肠管的长轴平行,孤立淋巴小结处的溃疡小而圆。
镜下见溃疡底部有少量坏死组织及炎性渗出,可见少数伤寒细胞,周围肠黏膜充血、水种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溃疡一般深及黏膜下层,严重者可深达肌层及浆膜层,易引起肠穿孔、出血。
(3)细菌性痢疾:病变多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其典型病变为早期急性卡他性炎,随后的特征性假膜性炎和浅表溃疡形成;假膜性炎,即黏膜浅表坏死,与渗出物中的大量纤维素、炎症细胞和红细胞及细菌等混合形成特征性的假膜,大约在发病一周后,假膜脱落后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地图状溃疡,溃疡多较浅表,偶可深达肌层。
(4)结肠癌: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溃疡较大常>2cm,溃疡周围隆起呈火山口状,底部高低不平;镜下见病变处主要为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所构成,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癌。
3.举列四种引起肉芽肿病变的疾病及肉芽肿特征。
形成肉芽肿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结核病: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形成结核结节,又称结核肉芽肿,肉眼上单个结核结节呈灰白色粟粒大小,镜下主要由增生的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组成,周围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可见干酪样坏死,最外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并围绕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伤寒病:伤寒病的典型病变是形成伤寒肉芽肿,即伤寒结节,由大量伤寒细胞聚集在一起构成;伤寒细胞是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或细胞碎片的巨噬细胞演变而来。
(3)凤湿病:风湿小体又称风湿肉芽肿是诊断风湿病的主要特征,多见于心肌间及其他以增生改变为主的风湿性病变中,镜下见风湿小体多位于间质血管周呈梭形,其背景为黏液纤维素性变性,其中见增生的风湿细胞,风湿细胞体积大,胞界不清,胞质丰富偏碱性,细胞核大,染色质边集,横切面呈枭眼样,纵切面呈毛虫样。
(4)麻风病:瘤型麻风病变为由多量吞噬麻风杆菌的泡沫细胞组成的肉芽肿,其间有少量淋巴细胞,病灶围绕小血管和皮肤附件,逐渐融合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