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信息焦虑下的社交化快餐式浅阅读——大学生微信阅读研究

作者: 张竹君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出版物刊名: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页码: 53-63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3期
主题词: 大学生 微信阅读 阅读效果 信息迷失 社交化快餐式浅阅读
摘要:调查显示,微信阅读已成为国民特别是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方式。
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微信阅读属于一种“信息焦虑下的社交化快餐式浅阅读”。
整体上,大学生处于“信息焦虑”状态,微信阅读对此“焦虑”有所缓解。
阅读方式上,被动阅读多于主动阅读,微信阅读社交化特征明显;专注度上,微信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特征:受阅读环境干扰度高,阅读速度快且认真程度低,沉浸式阅读比例小;阅读内容上,图文结合等表现方式和排版样式影响阅读效果,长难文章也可以被接受;阅读效果上,记忆效果欠佳,收藏后少有回顾,多属于快餐式“一次性”阅读。
大学生的微信阅读存在较大改善空间,微信阅读效益有待提升。
职业成功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

职业成功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作者:李正东许靖涵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2年第01期摘要:基于資源保存理论和动机激励理论的视角,构建了职业成功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PB)的理论模型。
通过对865份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高新技术园区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成功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工作压力在职业成功与UPB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工作不安全感正向调节工作压力在职业成功与UPB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对寻求组织获益的不道德行为和可能诱发的前因的研究,为解释为什么员工有时会在工作中实施不道德行为,以及为研究取得职业成功后就没有压力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职业成功;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PB);工作压力;工作不安全感;调节的中介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57(2022)01-0028-09一、问题提出与研究现状日本面板产业的“独苗”Japan Display Inc(JDI)被曝出自上市以来虚报业绩、账面作假;对公司技术做出一系列不实宣传的Nikola滑行门事件;瑞幸咖啡和乐视网的相关责任人因财务造假被暂停职务,禁止入市等等,一系列商业丑闻事件不断曝光,将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再次聚焦在组织非伦理行为上。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对于非伦理行为的关注更多地集中于消极因素引诱的非伦理行为,如企业员工在受到辱虐管理、组织不公平等消极因素时,出于报复组织的动机而做出非伦理行为,或者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做出如消极怠工、拿公司回扣等非伦理行为[ 1 ]。
近来,学者发现,员工做出这种行为的动机并非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更倾向于为组织谋取利益[ 2 ],如财务造假增加股票溢价,向公众隐瞒公司负面信息等行为。
Umphress将这种“为寻求组织利益,有意从事不道德的组织行为”称作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B)[ 3 ]。
中国碳排放交易政策的效果评估

中国碳排放交易政策的效果评估作者:李小胜时辰张思思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0年第06期摘要:運用双重差分模型对碳排放交易政策实施前后的省际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政策对于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的实际效应。
通过实证结果表明:自2011年碳排放交易市场政策颁布起,交易碳排放交政策对试点城市的碳排放量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政策影响效应随试点年限的增加逐步增强;加强碳排放市场制度的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此外,不断增长的城镇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等因素限制了碳排放量的下降,不利于减排目标的实现。
最后,通过安慰剂检验再次确认碳排放交易市场政策的减排作用是稳健的。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政策;二氧化碳排放量;双重差分模型0 引言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不断困扰着各个国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在2007年颁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中指出,人类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首当其冲,也是各国主要的减排对象。
2006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达到62.56亿吨,居世界之首,并在2013年碳排放总量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排放量总和。
为遏制全球气候问题的恶化,各国在1992年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也是之后全球范围内各国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此后,在1997年根据公约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颁布的《京都议定书》中,要求附件一国家在第一个承诺期(2008~2012年)内完成本国在1990年碳排放基础上减排5%的任务。
2008年,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COP-14)中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根据原有布置的减排任务框架,为各成员国制定了新一轮的环境保护任务。
次年12月,在哥本哈根会议中各国政府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其中我国提出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减少40%~50%的目标。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峰会中,我国也做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05年下降60%~65%。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35卷第6期 Vol.35 No.6荆楚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20年12月Dec.2020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夏杰(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以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从创新吸纳、创新成果两个方面评价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各个地区创新发展水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江苏、广东二省的创新发展能力最强,新疆、甘肃、贵州等地区的创新 发展能力有待提升;我国各省市经济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均有积极的推动作 用,人均受教育年限系数为负。
关键词:创新发展;综合评价;空间计量模型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657(2020)06-0025-06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扩张数量令人瞩目,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意味着经济高质量是中国步入新时代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创新发展作 为拉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大马车,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 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各省市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部分省市科技创新能力相对 滞后,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资产投资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创新 发展水平不平衡状态。
为反映我国区域创新发展建设水平及其发展路径,本文对我国省域创新发展水 平进行综合评价,探究区域差异性以及影响因素。
1文献综述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已经有一些学者在对科技创新发展的研究中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建立不同的模型进行探讨,朱梦菲等[|]从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等方面选取指标,建立评价体系,运 用AHP-TOPSIS法确定创新策源能力评价值。
九龙虫延缓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 潘朝旺 陈祎凡 谢耀峰
作者机构: 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湖北鄂州436000
出版物刊名: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页码: 14-1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九龙虫 衰老 果蝇寿命 过氧化脂质 氧化亚氮 乙酰胆碱酯酶
摘要:目的:探讨九龙虫延缓衰老的药理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小鼠用D-半乳糖制造亚急性衰老模型,给药后,检测小鼠抗应激能力、血清中LPO以及脑组织中NO、AchE 含量;将果蝇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九龙虫低、中、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每24 h记录死亡果蝇数,统计各组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抗应激能力和脑组织NO明显下降,血清LPO和脑组织AchE含量显著升高,九龙虫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提高小鼠抗应激能力和脑组织NO含量,降低血清LPO和脑组织AchE含量,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
结论:九龙虫能够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提高小鼠脑组织NO含量,降低血清LPO和脑组织AchE含量,这可能是其延缓衰老的机制之一。
大学生移情量表的编制

方 面 的研 究 得 以广 泛 而深入 地开 展 。
[ 作者简介 ]王金霞(99 )女 , 民乐人 , 阳师 范学 院讲 师, 士。研究方 向: 17 一 , 甘肃 绵 硕 人格与 心理健康 ;
王吉春 (9 8一) 男 , 17 , 甘肃高台人 , 阳师范学 院讲 师, 士。研究方 向: 绵 硕 教育基 本理论研究 。
7 8
13 施 测和 分析 .
假设 , 删除各因子中载荷小于 0 4的 1 个项 目, . 2 最终保留 l 个条 目, 3 抽取 3 个因子 , 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5 .9% , 63 8 各因子特征根 、 方差贡献率见表 1 。
1 问卷 的 编 制 与 施 测
1 1 移 情 维 度 的 确 定 .
在 移情 的结构 这一 问题上 , 大部 分学 者认 为移 情包 括两 种基本 的心理 成分 , 即认 知 和情 绪反 应 。但 H cebr akneg—C lt 等人 认 为移情包 括 以下 三 种 成 分 : uoa t 观点 采 择 ( eseteT kn ) 对他 人 的关 怀 Prpci aig 、 v ( mptyC nen 和 自我感 受到 的痛苦 情 绪 ( esnl irs) E a ocr) h Proa Dses 。 t 我 国学者 李辽 在 翻译 梅 拉 比安 移 情 量 表 时 , 移情 分 为 体谅 他 人 、 绪 敏 感 和 富 有 同情 心 三 个 将 情 方面 。周 念丽 结合 东 西方文 化 的移 情 内涵将 其 分为情 感共 享能 力和援 助他人 意愿 两 个方 面 。 综 合 上述 研究 成果 , 我们 从认 知 、 感 和行 为三个 方 面提 出了移情 的构想 维度 , 情 即观 点采 择 、 绪敏 情 感 和助人 意 愿 。各 维 度 的具 体含 义如下 :) 1 观点 采择是 指理 解他 人 的想 法 、 望 的能 力 ;) 愿 2 情绪 敏 感是 指感 同身 受 地体 验他 人情绪 、 感 的能力 ;) 情 3 助人 意 愿是指 对他 人 的处境做 出帮助 行 为 的反应 倾 向 。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现场勘验笔录及其立法完善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现场勘验笔录及其立法完善作者:马连龙陈存金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01期摘要:现场勘验笔录作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化解矛盾纠纷及实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民事勘验制度不仅存在主体不适格、勘验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等严重影响勘验工作质量的弊端,而且现行《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范更缺乏有关现场勘验的具体操作细则,致使相关民事裁判文书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丧失公信力。
为进一步实现庭审实质化,应由专业人员履行勘验职责,补足勘验笔录的证明力,使得勘验过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勘验笔录;证明力;庭审实质化;程序规范中图分类号:D915.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657(2021)01-0005-05人民法院为查明案件事实,指派勘验人员对与案件争议有关的诉讼标的或有关证据进行勘验和调查,并将勘验情况与调查结果如实记录并制作而成的笔录称为勘验笔录。
勘验笔录作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其目的在于发现、如实记录现场证据,它不能代替勘验现场所发现证据具有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其实质是勘验现场真实情况的书证化,本质上具有辅助和补强证据的性质。
同时作为法定的证据种类,勘验笔录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尽管民事勘验笔录被司法机关广泛用于审判活动中以查明案件事实,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规范没有对现场勘验制度作出明确规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规则,使得有些司法工作人员对现场勘验的目的、性质等问题存在着不同认识,致使产生现场勘验工作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勘验笔录制作不规范等问题,从而导致司法审判人员对现场真实情况产生认知偏差。
针对上述司法困境,本文通过对勘验笔录的制作主体、证据能力及证明力以及程序规范等问题进行法理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完善建议,以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民事现场勘验制度,从而充分发挥勘验笔录在司法审判中的证据作用,提高司法公信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

自 农村 ; 的来 自经济发达地区, 有 有的来 自 经济欠发达地区, 有的来 自贫困落后地区; 的来 自计算机硬 有 件设施较好 、 计算机教育普及程度较高的中学, 有的则来 自 较差的中学。学生在 中学阶段所接受的计算
机基 础教 学 内容 、 深度及应 用能力 也 大相径 庭 , 教学 内容 和教 学进度 难 以统 一 。
伍不稳 ; 三是 负责 和承担全校 的计算 机基 础课 程教学 工作 的机构不健 全 。 计算机 基础课 程作为 高校非计 算机 专业 的必修 课程 , 与其他 的必修 课 程相 比 , 教学 上存 在 以下 3 在
个方 面的 问题 :
1 生源 情况复 杂 , ) 新生计 算机基 础水 平不 一 , 学进 度难 以统 一 。高 校 生源 有 的来 自城 市 , 的来 教 有
讲授 Jv , aa然后是 中高级程序设计 (aa 、 Jv) C语言编程技巧、 高级 编程实践 (aa 、 J ) 程序设计原理 ( v 用 SL M 语言讲授) c程序的性能。 、 2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结构。墨尔本的计算机基础如工程系下设计算机科学系, 必修课 中必须有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 计算机
唐 铸 文
( 荆楚理工学院 数理学院 , 湖北 荆 门 4 80 ) 4 00 [ 摘 要 ] 通过 简要分析 当前 高校 计算机基 础课程设 置的局限性和教 学中存在 的 问题 , 究国 内外著 研
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 学课程结构 , 结合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 学改革实践, 出了实行分类规 划、 提 分层教学的指导 原则。在教 学内容上用“ 积木” 方式重组建构 , 在教 学方 法上 以“ 目驱动” 式为主 , 项 模 综合 运用案例教 学法、 问题式和探 究式等教 学模 式, 创新教材 建设 , 改革考试方式,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体 系教 学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杂志简介】
刊名: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gmen Technical College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荆楚理工学院
周期:月刊
出版地:湖北省荆门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国际刊号:ISSN 1008-4657
国内刊号:CN 42-1798/G4
曾用刊名: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大学学报创刊年:1986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收自然科学类文章,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医学、护理学、体育科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究综述。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原名《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
1998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荆楚理工学院学院主办的综合类学术月刊,每月25日出版。
国际刊号:ISSN 1008-4657 ,国内刊号:CN 42-1798/G4 。
目前收录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
【主要栏目】
自然科学版主要栏目有:化学与生命科学研究、机电与信息研究、医学与护理学研究、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科学回顾与展望等。
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医学、护理学、体育科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究综述。
其中所刊登的数学、无机化学等方面的文章大部分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收录和文摘。
学报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首届《CAJ-CD 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报、第二届全国优秀栏目策划社科学报、第三届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等。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来稿需符合以下规定:
1、在篇首标明作者姓名、论文署名的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省市、邮编(附英文)。
2、稿件须有:摘要220字左右(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忌使用“本文”如何、“文章”如何这类评价性、解释性、介绍性的词语)、关键词(3—6个)(附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作者须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4、来稿中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分别排列。
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图书报刊等资料的引文。
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或出版地,起止页码.{刘国东.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经济意义[J].商业经济,2001,(9):10-18)}
5、所有来稿,字数以4000—8000字为宜,来稿以word 格式发送电子邮件。
邮箱:boyalunwen@(请注明所投期刊名)扣扣:1754477038 学术期刊论文撰写格式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
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
①②③……。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格式与示例如下:
(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 .刊行年代 (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
(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
页码.
(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7)文献重复引用标记: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
1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