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优教教案演示教学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课件讲课稿

七年级生物四单元第七章
(1)知道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 在实践中应用。 (2)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 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3)能够独立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的行动计划。 (4)认同每个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 的责任。
学习重点
(1)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 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 计划。
作业布置: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可 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一人独自完成,七 天之后交。 (1)、制作一份面向学校师生或社区群 众的宣传环保的手抄报;
(2)、撰写环保小论文或调查报告或倡 议书等。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习题精选
• 1.世界环境日是:( A )
• A. 6月5日 B. 5月31日 C.3月12日 D.8月15日
• 2. 绿色食品是指( A )
• A.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 品
• B. 绝对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产品 • C. 含叶绿素比较多的绿色蔬菜 • D. 获得国家环保AA级认证的食品 •
个人能改变公众的思想方式吗?在科学的历史上 ,很多先驱者曾对公众关于环境问题的思考,产生 重大的影响。例如:
1949年,美国自然主义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出版 了《一个沙郡年鉴》,这本著作是讨论野生动植物 保护的经典著作。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写了著名的《 寂静的春天》描述了杀虫剂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该 书唤醒了人们关于人类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关注。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 A. 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 免的,所以应该停止工业的发展
• B. 经济比较落后的时候,应该采取“ 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优质课教学设计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着重体现从生物圈的高度认识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本着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意识到人类对生物圈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是生物学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师生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整合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探究此内容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再进一步为学生构建才艺展示的舞台,展开交流,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采用这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设计1.调查本乡──财源乡生态环境现状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拟定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振兴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设计1.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2.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五、教学媒体设计:照像机,多媒体,光盘,图片。
六、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设计:调查、探究、合作与交流。
七、课时设计:1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课前调查学生分小组分别进行走访和实地调查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通过亲自调查走访气象站、土地管理所、林业站、水文站、农科站,了解家乡的空气、土壤、河流污染情况;了解毁林种田,栽种人参导致水土流失情况;了解农民偷掠野生红豆杉枝条导致其死亡、濒临灭绝情况等,并将其获得的文字、数据、图片等资料整合后形成调查报告和相关的音像资料。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7.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案教学目标1、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方案。
2、认同每个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3、通过调查、讨论和交流,发现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了解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方案。
难点: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调查结果,讨论和交流。
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到社区和有关单位去参观调查,从网络、报纸、杂志上收集资料。
2、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需要,准备投影、多媒体设备。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1、汇报:课前调查,形成的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2、交流:交流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情况,交流讨论当地生态环境状况。
3、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方案。
二、课外活动:到沙县环保部门或保网站,了解沙县的空气状况、水源状况、垃圾的处理状况、植被现状、生物种类和数量状态等。
二、课堂练习:三、交流讨论小结四、作业1、走出校园分组去调查自己生活地方的生态环境,将调查的结果形成调查报告,在课上汇报、交流。
2、通过交流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有那些问题,并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保护环境的方案。
3通过亲自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意识到保护环境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参加课外活动,进一步调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P114:1、2 其它练习题帮助学生确定调查目标,讲解调查时的考前须知。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汇报各组的调查报告。
组织学生对调查到的当地生态环境的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并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气氛。
指导学生拟定一份切实可行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方案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教学反思“学生的能量是巨大的〞。
学生在环保教育中投入的热情是很让人鼓舞的。
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都能侃侃而谈,讲出很多环境保护的故事和措施来。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教案.docx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2)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3)能够独立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处理信息及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社交能力。
(3)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
(4)通过在班级内做交流报告和讨论,提髙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1)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2)结合退耕还林还草的事例,初步形成这种观念: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应当遵循白然规律。
教学重点(1)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教学难点完成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1)到当地环保部门咨询有关生态环境状况。
(2)通过多媒体收集一些相关资料。
(3)帮助学生分组,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调查题目,确定具体的调查方法,制定可行性的调查方案。
2.学生准备(1)笔记本、笔。
(2)确定调查方案。
(3)调查工具:如铁锹、塑料袋、集气瓶、污水取样瓶、手套、照相机、录像机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mu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调查,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都是振聋发瞰的警钟。
环境的恶化己经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并由此引出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水因为污染严重而无法作为饮用水源;土地荒漠化;沙尘泰席卷着半个中国环境的恶化让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应该清醉地知道这个结局的肇端是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
这节课,我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对校园周围或家庭所在社区、乡镇的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一下我们生活地区的各项生态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并拟定一个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同学们先阅读课木的“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看图片,认真思考认真听讲阅读课本,并小组讨论相关问通过观察图片,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强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愿望和意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初步了解本节内容题并回答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部分内容。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精品教案

阅读图片及相关资料。
使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提出问题】
你是否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日常生活中,你的哪些做法还需要改进?
如何关心和保护身边的环境?
以垃圾分类为例,关心和保护身边的环境。
【提出问题】如何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示图片】
1.保护生态环境做好蓝天保卫战。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加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做好碧水保卫战。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减少污染排放,保障饮用水安全。
3.保护生态环境做好净土保卫战。
遏制土壤污染,强化土壤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目标
1.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认同每个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难点】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诗词】
行香子(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1.引起当地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这些环境问题可能会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哪些影响?
3.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
4.我们还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点什么?
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
【拟定计划】展示“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的大致步骤: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优教教案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在前两节引导学生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究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已经意识到要对环境进行保护。
在此基础上,本节引导学生付诸行动,即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以“落实行动”结尾,其中也蕴含着保护环境需要我们付诸实际行动的含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环境保护意识调查表,进行讨论分析,评价自己的环保意识。
2.通过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能够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教学重点】
1.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教学难点】
完成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一、评价自己的环境意识
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前两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拟定计划,唤
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付诸具体行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调查环境现状”“拟定计划”和“课外实践”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学生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统筹安排,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以便顺利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拟定保
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实地考察,学会做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三、教学难点: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调查结果
四、教学设计:
调查我校及上寨南村垃圾分类情况
1. 材料准备
垃圾袋、笔和本、橡胶手套、弹簧秤、口罩、相机
2.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 检查各组的调查计划,并提出修改意见
4. 要求学生调查结束后,每组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5. 班级中交流调查活动的收获,唤起学生们关爱环境、爱护地球,为保护
家园从自己做起的意识。
6. 全班完成调查后,指导学生进入拟定计划的环节。
可以按照调查时的分
组,由各组根据本组的调查结果,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拟定保护环境的计划,
对于调查结果不理想的小组,教师可帮助学生调整方向,使学生能够拟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五、思路和建议
1.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2. 减少白色污染,提倡绿色生活
3. 分类存放垃圾,科学处理垃圾。
7.3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优秀教学案例预习导学)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视频,如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大自然的平衡,也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为改善我们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二 Nhomakorabea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共同完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的制定。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4.提供反馈意见,指导学生改进保护计划,激发他们持续关注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和宣传者。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和行为中。
4.培养学生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承担责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优教教案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在前两节引导学生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究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已经意识到要对环境进行保护。
在此基础上,本节引导学生付诸行动,即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以“落实行动”结尾,其中也蕴含着保护环境需要我们付诸实际行动的含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环境保护意识调查表,进行讨论分析,评价自己的环保意识。
2.通过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能够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教学重点】
1.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教学难点】
完成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一、评价自己的环境意识
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前两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拟定计划,唤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付诸具体行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调查环境现状”“拟定计划”和“课外实践”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
识。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学生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统筹安排,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以便顺利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