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目标解析:本课是总复习的第三课时,在学生对图形的运动和数据收集整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在于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更侧重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1.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辨认。
2.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图形的运动(一)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1.关于图形的运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分别是怎样运动的?2.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利用手中的图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体会区别。
(二)动手操作,沟通联系。
1.猜一猜、想一想(1)出示: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呢?(2)出示: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怎样剪出来?先怎样折,再怎样剪?(3)你会做风车吗?(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制作步骤)2.剪一剪、做一做小组四人合作,组长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选其中一种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组内交流。
3.说一说,描一描(1)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2)全班汇报,复习对称。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不同作品)4.找一找,比一比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 (小花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成图形的平移;笑脸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又可以看成图形的旋转;风车则是物体的旋转现象等。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二单元必记知识点一、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点1.运算顺序: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运算口诀:1.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2.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3.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二、混合运算练习题精选1.简单的混合运算题1.示例:79-(46+32) = 12.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
2.带括号的混合运算题1.示例:(62-38)÷4 = 62.这类题目要求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3.应用题中的混合运算1.示例: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
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答案:90-20-17 = 53本2.这类题目将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混合运算的复习建议1.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基础运算技能。
2.理解并牢记运算顺序,特别是有括号时的运算顺序。
3.多做练习题,通过实践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4.尝试将混合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混合运算的技巧与窍门1.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以便于在混合运算中快速求商。
2.注意数值大小的概念,避免因数值搞混而导致的错误。
3.灵活运用加减法,如采用适当的运算顺序和策略来简化计算。
4.巧妙利用乘除法的特性来简化计算,如乘法结合律等。
以上内容对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学广角——推理》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学广角——推理》必记知识点一、简单推理1.两种情况的推理:这类推理通常涉及“不是……就是……”的逻辑结构。
例如,硬币不是正面就是反面,没有第三种可能。
2.3.三种情况的推理:这类推理稍微复杂一些,涉及“确定……不是……就是……”的逻辑。
学生需要学会从已知信息出发,逐步排除不可能的选项,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4.二、稍复杂推理1.方法概述:1.抓住确定信息:在复杂推理中,首先要识别和利用题目中给出的确定信息。
2.使用表格法排除:通过制作表格,列出所有可能性,并根据题目信息逐步排除不可能的选项。
2.实例分析: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和练习这种方法,比如通过人物、动物或物品的排列组合问题进行推理练习。
三、练习题与解析1.选择题与判断题:通过这类题型,学生可以练习如何从给定信息中推理出正确答案。
2.3.填空题与解答题:这类题型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推理技巧,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根据多个条件进行人物或物品的匹配等。
4.四、复习建议1.理解基础逻辑:确保学生理解基本的逻辑关系,如“与”、“或”、“非”等。
2.3.多做练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加深对逻辑推理的理解。
4.5.学会总结:在完成练习题后,鼓励学生总结推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掌握推理技巧。
6.五、拓展与提高1.引入更复杂的推理题:随着学生对基础推理的掌握,可以逐步引入更复杂的推理题目,如涉及多个条件和未知数的推理题。
2.3.培养逻辑思维:鼓励学生参与逻辑游戏和谜题解答,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4.综上所述,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学广角——推理》部分应着重于理解基础逻辑、练习推理技巧,并通过总结和拓展提高来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据收集整理》必记知识点一、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1.直接观察法:例如,在实地调查中,直接观察并统计事物的数量或状态。
2.计数法:使用简单的计数工具或方法,如计数器、画“正”字等,记录数据。
注意,“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个数据,一个完整的“正”字代表5个数据。
3.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
这种方法在民意调查中较为常见。
二、数据整理与记录1.分类:根据数据的特性或需求,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
2.记录:1.画“正”字法:每画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这种方法方便且快捷。
2.其他方法:如画“√”、画“○”等,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数据的特性和个人习惯。
三、数据呈现1.统计表:将统计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统计图:根据统计表可以进一步绘制统计图,如条形图、柱状图等,使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四、注意事项1.细心整理:在整理数据时,一定要细心,避免遗漏或重复。
2.遵循要求:如果题目要求使用特定的方法记录数据,应严格遵循要求。
没有要求时,推荐使用画“正”字的方法。
3.合计准确: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据应使用数字表示,确保准确无误。
五、练习题示例1.天气统计:统计一周内每天的天气情况(晴天、阴天、雨天),并绘制统计表。
2.喜好统计:调查班级同学对不同颜色(红色、蓝色、绿色)的喜好情况,并绘制统计图。
六、复习建议1.理解概念:确保对数据收集、整理、呈现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2.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联系生活: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庭开支统计、班级活动参与人数统计等。
通过以上步骤,二年级学生可以对《数据收集整理》这一章节进行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题

苏教版⼆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题⼆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班级姓名⼀、填空。
1.下⾯的图形各是⼏边形?各有⼏个⾓?是直⾓的要画上标记。
( )边形 ( )边形 ( )边形( )个⾓ ( )个⾓ ( )个⾓2.在(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1)389⾥⾯有( )个百、( )个⼗和( )个⼀。
(2)30个⼗是( );6个百和4个⼀合起来是( )。
4.在○⾥填>、<或=。
403○430 535○353 8⽶○80分⽶ 90毫⽶○9分⽶59×8○95×8 7×73○73×7 365+197○600 632-198○4005.你能帮⼩朋友找到各⾃的家吗?在每幢房⼦旁边写上⼩朋友的名字。
(1)玲玲家在学校的东南⾯,萍萍家在学校的南⾯,红红家在学校的西南⾯。
(2)萍萍家的东北⾯是冬冬家,萍萍家的西北⾯是婷婷家。
6.(1)画⼀条长15毫⽶的线段。
(2)画出⼀条长1分⽶的线段。
⼆、计算。
1.⼝算。
170-70= 40+500= 900-300= 40÷8= 130-80=60+90= 800+20= 1000-400= 7×9= 45÷5=2.⽤竖式计算。
57×6= 3×49= 78×5= 32÷7=72÷8= 41÷9= 475+227= 380-83=3.在结果⼩于500的算式后⾯的□⾥画“√”。
960-398□ 751-98□ 203+304□ 195+207□三、解决问题。
(1)⼆年级收集的电池节数⽐⼀年级和三年级收集的总和少199节,⼆年级收集了多少节?(2)三年级再收集多少节就和⼀年级收集的同样多?(3)三个年级⼀共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4)⾃⼰提出⼀个数学问题并且解答出来。
苏教版⼆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班级姓名⼀、⼝算下⾯各题。
300+400= 430-30= 80+600= 650-600= 200+800=900-500= 160-100= 700+80= 50+70= 60+80=70+40= 80+90= 180-90= 130-60= 150-70=110-80= 45÷9= 1000-300= 8×9= 400+600=40×4= 60×8= 60×5= 90×3= 33×2=4×21= 2×13= 13×3= 40÷7= 81÷9=⼆、填空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试题全集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试题全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复题(一)一、填空。
(25分)1)六千零五十写作(6050),4078读作(四千零七十八)。
2)一千里面有(10)个百,10个一千是(一万)。
3)由6个千,5个百组成的数是(6500),这个数读作(六千五百)。
4)1千克=(1000)克;8000克=(8)千克。
5)9的6倍是(54),56是8的(7)倍。
6)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它比少(1)。
7)把36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9)个。
8)一十一十地数,写出后面的三个数。
3980、(3990)、(4000)、(4010)。
9)72÷8=(9),计算时用的口诀是(除法口诀: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袋盐重500(克);小兰的体重是42(千克);小刚身高135(厘米)。
11)在()里填上“>、<或=”。
3900克(>)4千克2001克(>)2千克600+200(>)799 42÷7(<)18÷3二、计算。
(40分)1)口算。
(14分)29+40=69 800-300=500 4000+6000= 5400-400=5000 65-29=36 3700+600=4300 28-7=21 3200-400=2800 45+38=83 36+36=72 48-39=9 34-15=19 8×8=64 6×4-9=15 63-8-20=35 40÷5+29=3730÷6×4=20 81÷9÷3=3 76-(6+24)=462)用竖式计算。
(18分)370+80=450 540-90=450 820-390=430470+360=830 630+270=900 750-250=5003)列式计算。
(8分)1两个加数都是280,和是多少?(560)263是9的多少倍?(29)3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7)4比9的5倍多9的数是多少?(31)32÷4=87×5=3554÷9=6三、画一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数与代数专项训练

10.1
总复习
数与代数
学习目标
1. 梳理本学期各部分知识,巩固所学知识。 2. 查缺补漏,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3.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的能力,法阵思维能力。 4. 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回顾复习
认识平均分: 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 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
当堂检测
3. 54盏彩灯按照“红、蓝、蓝、蓝、黄、黄”的顺序进行 排列。
(1)第38盏灯是什么颜色的? 1+3+2=6(盏) 38÷6=6(组)……2(盏)
因此,第38盏灯与第2 盏灯颜色相同,为蓝色。
口答:第38盏灯是蓝色的。
当堂检测
3. 54盏彩灯按照“红、蓝、蓝、蓝、黄、黄”的顺序进行 排列。
82-37+25 = 45+25 = 70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 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 法,后算加、减法。
50-5×8 = 50 - 40 = 10
回顾复习
混合运算: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5-6÷3 = 15 - 2 = 13
(15-6)÷3 = 9÷3 =3
(1)
写法: 470
读法: 四百七十
组成: 由4个百和7个十组成
当堂检测
5. 说出下列各数的写法、读法和组成。
(2)
写法: 3086
读法: 三千零八十六
组成: 由3个千、8个十和6个一 组成
当堂检测
6. 有两杯水一共重600克,第一杯水倒入第二杯100克, 两杯水同样重,原来两杯水各多少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 附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复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书写(3分)知识技能(74分)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18分)1.由7个千和7个一组成的数写作(),读作(),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2.4999后面的第5个数是(),是()位数。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25()30()28()02()4.在里填上“>”“<”或“=”。
5.把一根16米长的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平均分成了()段,每段长()米。
6.□÷8=6……△,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7.同学们排队按次序乘船游览,成成是第32号,每条船只能上6人,第()条船成成才能上去。
8.甲、乙、丙的职业分别是医生、教师、画家中的一种,甲不是教师,他和丙正在听画家讲素描的知识。
甲的职业是()。
二、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10分)1.在算盘上,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2. 是轴对称图形。
()3.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一定是五位数。
()4.64个百就是6400。
()5.用4、7、0、1四个数组成的最小四位数是4107。
()三、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1.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①5080 ②5008 ③58002.除法算式13÷4=3……1可以表示下面图()的意思。
3.路路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剪出的是()图形;菲菲家的电风扇在转动时,叶片在做()运动;才才家的升降窗帘是利用()的方法开关的。
①轴对称②平移③旋转4.状状有21本故事书,比元元多3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列式正确的是()。
①21+3 ②21-3 ③21-3+21四、我会算。
(共26分)1.直接写出得数。
(8分)21÷3= 7÷7= 4×7= 160-70=700+400= 8700-7000= 64÷8= 990-90=2.列竖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班级姓名一、填空。
1.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是直角的要画上标记。
( )边形 ( )边形 ( )边形( )个角 ( )个角 ( )个角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1)389里面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2)30个十是( );6个百和4个一合起来是( )。
4.在○里填>、<或=。
403○430 535○353 8米○80分米 90毫米○9分米59×8○95×8 7×73○73×7 365+197○600 632-198○4005.你能帮小朋友找到各自的家吗在每幢房子旁边写上小朋友的名字。
(1)玲玲家在学校的东南面,萍萍家在学校的南面,红红家在学校的西南面。
(2)萍萍家的东北面是冬冬家,萍萍家的西北面是婷婷家。
6.(1)画一条长15毫米的线段。
(2)画出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二、计算。
1.口算。
170-70= 40+500= 900-300= 40÷8= 130-80=60+90= 800+20= 1000-400= 7×9= 45÷5=2.用竖式计算。
57×6= 3×49= 78×5= 32÷7=72÷8= 41÷9= 475+227= 380-83=3.在结果小于500的算式后面的□里画“√”。
960-398□ 751-98□ 203+304□ 195+207□(1)二年级收集的电池节数比一年级和三年级收集的总和少199节,二年级收集了多少节(2)三年级再收集多少节就和一年级收集的同样多(3)三个年级一共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4)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且解答出来。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二班级姓名一、口算下面各题。
300+400= 430-30=80+600= 650-600=200+800= 900-500= 160-100=700+80=50+70=60+80=70+40= 80+90=180-90= 130-60=150-70= 110-80= 45÷9= 1000-300=8×9=400+600= 40×4= 60×8=60×5=90×3=33×2=4×21= 2×13=13×3=40÷7= 81÷9=二、填空题。
1.动物标本小组收集了35只蝴蝶,平均放在4个盒里,每盒放( )只,还剩( )只。
2.读一读,写一写。
七百八十六四百二十九百零三一千八百五十九五百3.先读一读,再根据每组数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写。
(1)270、280、290、、。
(2)1000、998、996、、。
(3)607、608、609、、。
(4)371、374、377、、。
4.在□里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785<□84 □10>6□45.在○里填上>、<或=。
8毫米○5厘米 1米○10分米 6分米○6厘米10毫米○8分米 10厘米○1分米 9分米○10厘米 6.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个 ( )个 ( )个 ( )个 ( )个 7.照左边图形的样子标出其他各图中的直角 三、用竖式计算。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75+283= 86+428= 324+356= 637-253= 462-385= 825-567= 2.用竖式计算。
25÷6= 52×8= 7×63= 8×34= 78÷8= 4×82= 56×9= 97×2= 四、下面是中山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统计。
1.请你把这份统计表填写完整。
(1)中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是低年级的2倍;合计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2)高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比低年级的3倍少27人。
人数382.根据上表中的合计数,再把下表填写完整。
合计 男生 女生人数116五、操作题。
1.画一条比4厘米少5毫米的线段。
2、添一条线,增加两个直角。
六、解决问题。
1.(1)兰兰分得多少块糖 (2)明明和兰兰一共分得多少块糖 2.我分得糖的块数我分了28块明明 兰兰 大雁37只。
鸭的只数是大雁的3倍鹅比鸭多89只鸭和鹅各有多少只3.8元 24元 19元 4元(1)买6副羽毛球拍要多少钱(2)买8副乒乓球拍要多少钱(3)买43根跳绳和17个皮球一共要多少钱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三班级姓名一、填空。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教室长大约8( ) (2)写字台宽6( )(3)铅笔盒长17( ) (4)数学书厚6( )2.6个百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 30个十是( )3.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少( )。
4.按规律填数。
301、302、303、、 469、459、449、、5.40厘米=( )毫米 30分米=( )厘米1分米=( )毫米 50分米=( )米6.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10厘米 1米 70毫米 8厘米 5毫米7.37÷6=( )......( ) ( )÷5=4 (4)8.图中共有( )个角,有( )个直角,( )个锐角,( )个钝角。
二、计算。
1.口算。
170-70= 40+500= 7米×9= 45÷5=1000-400= 800+20= 40+500= 20÷3=2.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57×6= 41÷9= *600-532= *195+207=三、操作。
1.先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比它长25毫米的线段。
2.在点子图上画一个直角。
········································································3.在下面两个钟面上画出两个直角。
四、解决实际问题。
1.二年级有学生150人,其中男生78人,女生有多少人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三年级学生分成8个小组学游泳,每组9人,其中已经学会游泳的有58人,没学会的有多少人3.4.5.下面是全校各年级学生本周在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的人数统计。
合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4借阅人数15420313698230(1)本周中,星期( )借书的人最多,星期( )借书的人最少。
(2)根据每天借书的人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3)算出上表中的合计数,再把下表填写完整。
合计男生女生借阅人数 407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五班级姓名一、填空。
1、八百九十九写作,它后面的三个数分别是、、。
2、最大的三位数是,再加上1是,它是位数。
3、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零七写作六百二十写作八百五十三写作4、由9个百、4个十组成的数是。
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位。
5、在数位顺序表里,百位的左边是位,百位的右边是位。
6、用308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7、填上合适的单位。
黄瓜长28 教室长8 课桌宽4 运动场的一周长4008、在○里填上“>”“<”或“=”。
2厘米○20毫米 5分米○5厘米 327○82740毫米○3厘米 8毫米○10分米 897○8799、□÷●=□……5 ●最小应是,□÷6=□……☆,☆最大是。
10、17÷3=5……2读作。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小华的身高是140分米。
( )2、和899相邻的数是900和901。
( )3、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一定是三位数。
( )4、三位数总比四位数小。
( )三、用竖式计算。
(打*的要验算)*602-178 *386+549 87×5 8×64 234+481+97四、直接写得数。
300+650= 24×2= 23×3= 8×9= 30×7= 81÷9=800+50= 760-700= 600+400= 900-300= 35÷6= 43÷6=五、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30个梨,如果每7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2、一个缝纫小组运来728米布,做衣服用去356米,做裤子用去340米,还剩多少米3、百货公司有彩色电视机245台,售出了168台,又运来146台,现在有彩色电视机多少台4、同学们种了150棵向日葵,还种了7行玉米,每行8棵。
种的玉米比向日葵少多少棵5、一幢三层楼房有18个教室,每个教室装9盏灯,已经装好了63盏,还要再装多少盏灯6、食堂买来6筐黄瓜,每筐20千克,买来90千克西红柿。
(1)食堂买来黄瓜和西红柿一共多少千克(2)黄瓜比西红柿多多少千克7(1)足球的个数是蓝球的2倍。
(2)羽毛球的个数比排球和篮球总数多80个。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六班级姓名一、填空。
1、□÷□=□……3,除数最小应是( )。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数,第二位是( )位,它的右边一位是( )位,左边一位是( )位,千位在第( )位。
3、13个十是( ),4个百和2个十合起来是( )。
4、809里有( )个一和( )个百,10个一百是( )。
5、下面哪几个数接近800把它圈起来。
798 718 801 6986、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分米=( )毫米1厘米=( )厘米 2分米=( )厘米 7米=( )分米7、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3厘米的线段。
8、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高70( ) 一根跳绳长2( ) 铁钉长30( ) 课桌长边的长是10( )9、在○里填上“>”、“<”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