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颗粒配合西药规范治疗慢性胃炎106例疗效观察论文

合集下载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关常澄;胡聚卿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23
【摘要】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治疗。

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胃激素[胃动素(MTL)、内皮素(ET)、胃泌素(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

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MTL、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GAS、CG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MTL、ET水平低于对照组,GAS、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 01)。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

结论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调节患者胃肠激素分泌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关常澄;胡聚卿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县浆水中心卫生院;河北省宁晋县换马店镇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1.41
【相关文献】
1.奥美拉唑联合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养胃颗粒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观察
3.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4.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的疗效观察
5.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养胃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养胃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临床医学・43・Health For Everyone 《人人健康》2016年14期慢性胃炎又称为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具有病情迁延、易复发,治愈困难等特点。

同时,还可能发展为急性胃炎与胃溃疡,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胃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1]。

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旨在观察自拟养胃汤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满足《内科学》中关于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范围17~72岁;平均(47.2±6.4)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6.5±4.2)年。

实验组中男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1~76岁,平均(49.3±5.8)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6.3±4.0)年。

对比组间资料,发现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情况相似,差异不大(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1)对照组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药物如下:阿莫西林,1.5g/次,餐前0.5h 服用,3次/d ;胶体果胶铋,150mg/次,3次/d ;克拉霉素,0.6g/次,1次/d 。

(2)实验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养胃汤治疗。

基本方为干姜、甘草各5g ,黄连10g ,枳壳与白术各12g ,党参、茯苓、白芍各15g ,丹参、瓜蒌、蒲公英各20g 。

泛酸严重者可加煅瓦楞子20g ,乌贼骨15g ;伴有胆汁反流者加柴胡与郁金各10g 。

用水煎服,一日一剂,分别在早晚服用。

4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1)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Hp 转为阴性;(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Hp 转为阴性;(3)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Hp 转为弱阴性;(4)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Hp 仍为阳性[2]。

养胃颗粒联合三联疗法对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疗效观察

养胃颗粒联合三联疗法对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疗效观察
浙江临床医学2 0 1 5 年1 箜 ! 鲞箜
・1 9 6 7・
养胃颗粒联合三联疗法对慢性胃炎伴H p 感染的疗效观察
严 学 义
【 摘要 】 目 的 观察养胃 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 慢性 胃 炎伴幽门 螺杆菌 ( H p ) 感染的疗效。方法 慢性胃炎 伴H p 感染患者 9 8 例, 随机均
林、 克拉霉 素 , 2次 , d ,第 2周应用奥美拉唑 ,2 次, d 。 治疗组 除上述 治疗外 ,加 养 胃颗粒 ( 正 大青 春宝药业 有 限公 司生产 ) 5 g口服 ,3次 , d ,连续服用 1 4 d 。2 周

5 0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比较 ( n)
治 愈
后 ¨ c或 1 4 C — U B T检查 结果 阴性 。 临床痊 愈 : 症 状 和 体 征消失 ,胃镜检查 可见黏膜 慢性炎症 明显好转 ,病
性 胃炎 。 目前 ,对 H p相关慢性 胃炎进行 的药 物治疗 , 主要通 过三联 治疗法 ,临床 效果较好 ,但是存 在依从
理检查 可见腺体萎 缩 、肠上皮 化生及异 常增生恢 复正 常 ,或者 消失 。显效 : 主要症状 和体征 消失 , 胃镜 检 查 可见 黏膜慢 性炎 症好 转 ,病 理检 查 可见腺 体萎 缩 、 肠上皮化生及异常增生恢复正常 ,或者减轻 2 个级度 。 有效 : 主要症状 和体征 明显减轻 ,胃镜检查可 见黏膜
见表 3 。
堕 巫
8 1 3 7 8 1 1 1 3
裹3 两组患者主 要症状比较 ( n)
病 症
胃胀

4 5 4 2 4 7 4 3 4 3 4 0
— —
3 7 2 9 加 3 5 3 2 2 7

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夏丽君;吴晶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
【年(卷),期】2016(013)008
【摘要】目的:观察养胃汤联合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58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胃汤治疗,治疗后分析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总页数】1页(P47-47)
【作者】夏丽君;吴晶
【作者单位】常州市中医医院中心药房常州 213000;常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常州 2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3+2
【相关文献】
1.芪术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J], 陈志坚
2.益气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 [J], 路瑞香;张秋萍;郝斌
3.石斛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J], 王文莉; 万青; 戴卉
4.石斛养胃汤联合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及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吕学富
5.疏肝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 [J], 王会录;王孝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养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气滞型胃脘痛疗效观察

养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气滞型胃脘痛疗效观察

养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气滞型胃脘痛疗效观察
徐文卫;储成俭;楼建国;孙永忠;潘兴城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年(卷),期】2022(57)6
【摘要】笔者运用养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气滞型胃脘痛,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脾虚气滞型胃脘痛[1]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12±10.31岁;幽门螺杆菌(HP)阳性27例,阴性13例;平均病程2.04±0.52年。

【总页数】1页(P436-436)
【作者】徐文卫;储成俭;楼建国;孙永忠;潘兴城
【作者单位】金华市人民医院;金华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
【相关文献】
1.温胃散贴敷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2.健脾理气法治疗脾虚气滞型胃脘痛95例
3.“行气消胀散”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脾虚气滞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4.改良针刺疗法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疗效观察
5.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脾气滞型胃脘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析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探析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探析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目的:对老年慢性胃炎的患者给予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

方法:选取98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胃炎的患者,并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

试验组的患者给予胃苏颗粒联合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的患者则仅使用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及生存质量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躯体功能、社交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躯体职能、情感职能、总体的健康、生命活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慢性胃炎的患者采用胃苏颗粒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应予以推广使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项功能开始处于衰退状态,作用能力开始降低,导致机体的免疫能力明显下降,极易受外界病毒、细菌侵袭而引发各种疾病,慢性胃炎便是其一[1]。

据临床研究发现,老年人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致病因子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

在我国,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极高,尤其是老年患者,若未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治疗,极易转变为癌,严重的危害到了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命[2]。

在过去的治疗方案中,多单一用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有些患者情况好转,但较大部分患者仍难以改善其不适症状,疗效甚微。

为了更好的分析与探讨治疗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最佳措施及经过治疗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对经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胃炎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慢性胃炎的患者,所有患者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入院时均表现出腹胀、腹痛、腹部胀气等临床症状,进行尿激酶的检测,幽门螺杆菌表现阳性,并根据病理学组织切片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

香砂养胃颗粒联合PPI治疗慢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香砂养胃颗粒联合PPI治疗慢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0 引 言
慢性 胃炎是 消化 系统疾 病 当中 的常见病 ,多 发病 ,近年 来 有上 升趋 势 。 目前无 论 中医 、西 医对 于慢 性 胃炎 的治 疗 ,均有一 定疗
效 ,但 疗 效 并 不 是 十 分满 意 ,部 分 患 : 在对照组应用的基础上 , E l 服香砂养 胃颗粒 ( 黑
疗效 满意。
关键词 :香砂 养 胃颗粒 ; 慢 性 胃炎 ;泮托 拉唑 ;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5 7 3 . 3 文献标识码 :B D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3 1 4 1 . 2 0 1 3 . 0 3 . 3 0 5
1 例 ,有效率 9 6 . 7 % ;对照组临床证 候痊 愈 4 例 ,显效 8 例, 有效 1 l 例 ,无效 7 例 ,有效 率 7 6 . 7 % ;两组 临床证候有 效率 比较 差异有显 著性意 义 ( P < O . 0 5 );治疗组 胃 镜 及组 织学疗效痊愈 4 例 ,显 效 1 0 例 ,有效 1 4 例 ,无效 2 例 ,有 效率 9 3 . 3 % ;对照组 胃镜及 组织学疗效痊愈 2例 ,显效 6例 ,有 效 1 3例 ,无效 9例 ,有效率 7 0 . 0 % ;两组 胃镜及组织 学疗效有 效率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意义 ( P < O . 0 5);治疗组疗效优 于对 照组。结论 香砂养 胃颗粒联合 P P I 治疗慢 性 胃炎
①症 状无 特异性 约半 数有 中上腹 不适 、饱胀 、钝 痛 、烧 灼痛 ,无 明显节 律 性 ,一 般 进食 后 较 重 。其 次 食 欲 不 振 、嗳 气 、泛 酸 、恶 心 等 消化不 良症状 也较 常见 。 ② 内镜 诊断 依据 :

温脾养胃汤联合西药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200字

温脾养胃汤联合西药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200字

温脾养胃汤联合西药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200字目的:探讨温脾养胃汤联合西药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的影响。

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取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51例)与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温脾养胃汤治疗(观察组,53例)在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检查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肠溶片,每次20mg,每天2次口服,持续治疗1个月。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给予克拉霉素片,每次500mg,每天2次口服,持续治疗1周;阿莫西林胶囊,1.0g每次,每天2次口服,持续治疗1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自拟温脾养胃汤治疗,方剂组成:熟附子12g、陈皮15g、白芍30g、干姜6g、饴糖12g、党参20g、黄芪30g、丹参15g、砂仁12g、桂枝6g、甘草9g。

依据临床症状加减:针对吞酸症状显著者增用海螵蛸12g,针对疼痛症状显著者增用木香及延胡索各12g,针对大便稀溏者增用茯苓20g、白术15g。

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

1.3疗效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①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做出评价,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②统计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

③记录两组胃镜检查结果。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2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幽门螺杆菌阳性50例,治疗后根除42例,根除率84.00%;对照组治疗前幽门螺杆菌阳性48例,治疗后根除32例,根除率66.67%。

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胃颗粒配合西药规范治疗慢性胃炎106例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养胃颗粒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养胃颗粒和阿莫西林、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铝碳酸镁片、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组应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
照组,有效率较高。

结论:养胃颗粒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86-01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由多种病因引起。

临床上属于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据资料显示,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的阳性率达70%~80%,慢性活动性胃炎可达90%~100%。

[1]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副作用较为常见,一般为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内科门诊共治疗106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53例采用养胃颗粒配合西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慢
性胃炎患者106例,男67例,女39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8±5.1)岁。

106例患者均具有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常规均行电子胃镜检查。

病程3个月~5年,平均(3±3.2)年。

其中浅表性胃炎46例,胆汁返流性胃炎23例,萎缩性胃炎19例,糜烂性胃炎18例。

106例均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的诊断标准:(1)中上腹有不适感,饱胀感、钝痛感或烧灼痛感,疼痛无明显节律性,或者食欲不振、嗳气、泛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2)胃镜检查下可见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的镜下表现。

(3)有hp感染的直接证据。

排除最近采用制酸解痉剂、抗生素治疗过的患者,排除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排除胃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程度比较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0.5,tid;铝碳酸镁片, 0.5,tid;泮托拉唑肠溶胶囊,20mg, bid治疗,饭前服用,14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为阿莫西林胶囊,0.5,tid;泮托拉唑肠溶胶囊,20mg, bid治疗;养胃颗粒,5g,tid,餐前半小时口服,14天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参照《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观察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粘膜变化情况。

近期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或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显效:服药后临床主要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
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病变范围缩小,炎症有所减轻;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之病例,而未恶化者。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53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例,为1.9%,予调整剂量后减轻;对照组53例出现恶心4例,腹泻2例,皮疹1例,厌食1例,尚能坚持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5.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居胃病之首,具有年轻化的趋势,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慢性胃炎的病因较多,如药物、微生物、胆汁返流等刺激,均可导致胃粘膜的炎症性反应,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多以消化不良症状为主,如上腹疼痛、饱胀、嗳气、反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多种症状可以叠加出现。

临床上慢性胃炎的治疗多以综合性治疗手段为主,针对引发胃炎的病因进行诊治,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粘膜、抑制过多的胃酸分泌等,针对以上治疗原则临床上多采用阿莫西林、铝碳酸镁片和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肯定,但是其副作用也较为明显,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为满
意的临床效果。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生与肝、脾、肾等多个脏器
密切相关,寒邪犯胃、湿热内蕴、饮食所伤、肝气犯胃、瘀血凝滞、脾胃虚弱,导致“胃脘痛”,“腹胀”、“痞满”、“呕吐”等病症[3]。

养胃颗粒以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健脾,陈皮理气健脾散寒,香附理气解瘀,白芍、山药、甘草健脾和胃,共行健脾运气、温胃止痛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党参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增强胃粘膜屏障,黄芪有抑制溃疡,甘草有促进胃粘液形成、抗炎作用,山药有助胃粘膜恢复作用。

且养胃颗粒为中成药,价格低廉适中,毒副作用较少,方便服用。

本组养胃颗粒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减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闫春晓张翠萍戴素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相关性:齐鲁医学杂志,2012.2.27(1) 40-42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 172-175 [3] 柯新桥,管伟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6 19-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