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课堂练习

合集下载

逻辑学课堂练习题汇总(附答案)

逻辑学课堂练习题汇总(附答案)

逻辑学课堂练习题汇总(附答案)课堂练习题汇总1、下派干部中:有3个人是到基层锻炼过的,4个是山东人,2个是济南人,5个是研究生学历。

以上情况涉及了开现场会的所有人员,其中济南人不是研究生。

那么,开现场会的全部人数是:(b)a、最少5人,最多12人b、最少7人,最多12人c、最少5人,最多14人d、最少7人,最多14人2、警员:“你为什么骑车拎人,对了交通规则?”骑车人:“我以前从没骑车拎人,这就是第一次。

”下述哪段对话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题干中的最为类似?(b)a、审判员:“你作案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被告:“我没作案”b、母亲:“我已经说你按时回去,你怎么又晚回去一小时?”女儿:“你总讨厌放我的毛病。

”c、老师:“王琳同学昨天怎么没完成作业?”王琳“我爸爸昨天从法国回来了”。

d、张三:“你已经停止打老婆了吗?”李四“我从来就没有打过老婆”3、练习:画欧拉图3)、a印度地处亚洲b,亚洲国家c就是发展中国家d。

4)、小明a是个小学生,表姐既是中学生b又是三好学生c,他爸爸是工d。

?5)、知识a不外分为直接知识b和间接知识c两部分。

6)、科研工作者a、教育工作者b就是劳力劳动者c,劳力劳动者就是劳动者d。

?7)、鲁迅a就是了不起的革命家b、思想家c和文学家d?4、练:月亮:限制--十五的月亮错归纳---星球对?军队:管制----军区弄错概括----专政工具对?鲁迅:限制----青年鲁迅错归纳----中国作家对?物质:管制----无机物对概括----世界错?工人:限制-----石油工人对归纳-----工人阶级弄错?5、练:定义与否恰当,为什么?1)、过失犯罪就是由于某种过失而犯罪。

不对,同于反复?2)、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不对,定义比喻的错误3)、真挚就是不伪善,伪善就是不真挚不对,定义驳斥,循于定义?4)、宗教信仰民主自由就是信仰某种宗教的民主自由。

不对,同于反反复复?5)、直径就是相连接圆周上任一两点的线。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中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其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

2. 运用简单枚举法要注意避免或的逻辑错误。

3. 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同法的特点是,求异法的特点是4. 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表面的某些相同情况而类推另外某一情况也相同,其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1. “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得出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剩余法D. 求同求异并用法2.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 同中求异B. 求同求异相继运用C. 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 两次求异一次求同3. “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

由此可知,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

”这一结论的得出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剩余法三、双项选择题1. 下列命题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A.天下乌鸦一般黑B. 事物都可认识C. 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D. 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E. 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2.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B. 都是或然性推理C. 都是必然性推理D. 前提考察的数量愈多结论愈可靠E. 前提考察的数量多少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不大四、多项选择题1.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

A. 思维进程不同B. 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C. 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D. 对前提真实性要求不同E. 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同2.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表现为()。

A. 前提中所考察的一类事物的对象是全部对象B. 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C. 适用于具有无穷对象的类D. 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E. 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五、案例分析题1. 有人作过一项十分有趣的统计:过去几百年间流传至今的466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中,有373幅里的耶稣是在左边吸吮圣母的乳汁的,这一数字大约是全部被统计画幅的80%左右。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

a .思维的内容 b .逻辑常项 c .变项 d .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 S 是P ”与“有的 S 不是P ”( ) 。

a .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 .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 。

a .都是矛盾关系b .都是反对关系c .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 .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 ,限制为“子项” ,则( ) 。

a .概括和限制都对b .概括和限制都错c .概括对,限制错d .概括错,限制对7、如 A 为“《孔乙己》”,B 为“《鲁迅全集》”,则 A 与 B 的外延关系为 ( ) 。

a .A 真包含于 B b .A 与 B 相容c .A 与 B 全异d .A 与 B 交叉 8、若用“ Ds 就是Dp ”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 ) 。

a . Ds 等于 Dpb .Ds 真包含于 Dpc .Dp 真包含 Ds d. Ds 真包含Dp9、若 A 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 A 不可以是 ( ) 。

a .单独概念b .普遍概念c .正概念d .负概念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 ) 。

a .都是集合概念 b .都是非集合概念 c .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 .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

a .同语反复b .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第4章参考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第4章参考答案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一、填空题1.在三段论“凡金属能导电,木块不是金属,所以有些能导电的不是木块”中,小前提是(凡金属能导电)。

2.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为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中项是(含碳的)。

3.“有些工人是共青团员,而所有共青团员不是老年人,所以有些工人不是老年人”这一三段论属于(第一)格(EIO)式。

4.在第一格三段论中,大项是大前提的(谓)项,小项是结论的(主)项。

5.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则这个三段论属于第(三)格。

6.已知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O命题,则此三段论是第(二)格(AOO)式。

7.已知一个有效第四格三段论的结论为E命题,则这个三段论是(AEE)式。

8.决定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或小前提的标准,是看此前提含有(大项)或者(小项)。

9.“太平天国不是主张男尊女卑,因此太平天国不是封建王朝”这个三段论省略的前提是(封建王朝是主张男尊女卑的)。

注意,以“主张男尊女卑的王朝是封建王朝”为该三段论的大前提,推不出有效结论。

10.一个有效的第三格三段论,其大前提如果为MIP,则其小前提为(MAS),结论为(SIP)。

二、单项选择题1.遵守三段论的格的特殊规则,是三段论有效的( B )A.充分条件B.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C.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的条件2.“有些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例如紧急避险就不是犯罪行为”这个省略三段论是( B D)A.第二格AOO式B.第三格EAO式C.第一格AOO式D.第一格EAO式解析:“有些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不是犯罪行为”是O命题,“紧急避险就不是犯罪行为”是E命题。

显然,“有些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不是犯罪行为”是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所以该三段论的大小项分别为“犯罪行为”和“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

可见,“紧急避险就不是犯罪行为”是大前提,因为它包含大项。

因此,“紧急避险”是中项。

如果仅仅从形式上讲,那么小前提既可以是“所有紧急避险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也可以是“所有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都是紧急避险”。

逻辑学课堂练习

逻辑学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一、P87第7题(102班季蓉)“一个产品要创成名牌,必须保证过硬的质量(1);一个产品,只有提高技术含量,才能保证过硬的质量(2);而一个企业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不可能提高(3)。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①一个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不可能忽视技术投资。

②一个缺少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可能创成名牌。

③一个产品质量不过硬的企业,一定忽视了技术投资。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只有①和②E.①、②和③解:(一)由(2)得:(4)一个产品要保证过硬的质量,就得提高技术含量。

(因为(2)与(4)等值——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互换)(二)由(3)得:(5)一个企业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不能忽视技术投资。

(因为(3)与(5)等值——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互换:前后件互换)(三)由(1)(4)(5)得:(6)一个产品要创成名牌,就不能忽视技术投资。

(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肯定(前件)式),而(6)即①。

(四)由(1)(4)得:(7)一个产品如果不能提高技术含量,那么就不能创成名牌。

(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否定(后件)式),而(7)即②。

而由(4)(5)不能进行假言连锁推理,无法推出③;(1)也无法推出③。

因此,答案是D。

二、P87第7题(102班季蓉)没有一种无毒的蘑菇不是菌类植物(1),没有一种无毒的蘑菇不是可以食用的(2),所以有的菌类植物是可以食用的。

答:正确。

句(1)等于“所有无毒的蘑菇都是菌类植物”;句(2)等于“所有无毒的蘑菇都是可以食用的”。

因此,不存在“双否前提”的问题。

三、人大十套卷子(一)第一套卷子第29、30题29~30基于以下题干以下是一份商用测谎器的广告:员工诚实的个人品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种新型的商用测谎器,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聘用诚实的员工。

著名的QQQ公司在一次招聘面试时试用了测谎器,结果完全有理由让人相信它的...........有效功能....(分析:这是广告的中心论点)。

逻辑学试题

逻辑学试题

1.已知“某学院发现有的新生未到网络中心办理注册手续”为真,则“该学院有的新生到网络中心办理了注册手续”为()2.请指出下列推理是否正确?所有的天鹅都是会飞的,所有的黑熊都不是天鹅,所以,所有的黑熊都不是会飞的。

3.“行政管理”课期中考试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

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我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吧。

”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A.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少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

B.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C.研究生的课程70分才算及格,肯定有的同学成绩不及格。

D.这次考试太难,多数同学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4.“羡慕嫉妒恨”是网络流行语,它正好刻画了嫉妒的生长轨迹:始于羡慕终于恨。

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甘。

忌恨优者、能者和强者,既反映自己人格的卑污,也不会有任何好结果。

因此()以下哪项陈述可以最合逻辑地完成上文的论述?A.羡慕嫉妒恨是一种有害无益的心理情绪B.与其羡慕嫉妒恨,不如知耻而后勇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C.我们应该用祝福的心态看待他人,用他人的成功激励自己D.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学会宽慰自己5.指出下列语句中“人”这一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A.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

B.人是猿转化来的。

C.人贵有自知之明。

6.指出下列语句中“鲁迅的书”这一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鲁迅的书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祝福》是鲁迅的书。

7.“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中的“青年”这个概念是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属性概念D.负概念4.“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我是人,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这个推理中的逻辑错误,与以下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A.作案者都有作案动机,某甲有作案动机,所以某甲一定是作案者。

《逻辑学基础教程》习题和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习题和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习题和答案第二章练习题一、根据语言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下列对话中B的话语中的预设:A:你怎么迟到了?B:因为我的自行车给偷走了。

2.从语用学的角度看,“战争就是战争”和“孩子就是孩子”这类同义反复的语句是否违反了交际的合作准则?如果违反了,那么,它们的语用含义是什么?3.根据语境分析下列对话是否违反了交际的合作准则?如果违反了,那么,它们的语用隐涵是什么?(1)“妈妈,我出去和同学玩一会儿,好吗?”“你的作业做完了吗?”(2)甲:“五一节我们去北京旅游,好吗?”乙:“我们初中的老同学要一起聚会呢。

”二、运用语义上行和加下标的方法,分析下列划横线的语词表达的概念是否相同?1.甲:“认识的源泉是客观事物。

”乙:“认识的源泉是人类的社会实践。

”2.在电影院里,几个年轻人旁若无人地议论着影片的内容,声音越来越大,旁边一位老年人小声提醒他们“你们别再说话了,好吗?”有个年轻人却反问道“你不是也在说话吗?”3.在一次文化界人士的聚会上,著名画家张大千举杯向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敬你一杯!”此语一出,举座皆惊。

张大千笑道:“因为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嘛!”此言一出,笑声哄堂。

4.奴隶到底有没有哲学?甲、乙两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且展开了讨论。

甲说:奴隶有哲学。

因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奴隶也不例外。

如果奴隶没有哲学,就等于说劳动人民没有世界观,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乙说:奴隶不可能有哲学。

因为在奴隶社会,奴隶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

他们尽管有世界观,但是由于被剥夺了从事精神创作活动的权利,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把自己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一个哲学体系。

而且,他们又不识字,不能把有关世界观的哲学体系记录下来,流传下去。

三、下列各段文字中,哪些语词表达的是标有横线的词项的内涵和外延?1.公司是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逻辑学习题及答案

逻辑学习题及答案

逻辑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若A,B具有交叉关系,并且B是C的属概念,则A,C两概念间的关系不可能是()。

A、真包含于B、真包含C、交叉D、全异正确答案:A2、峨眉山:四川A、黄山:安徽B、庐山:江苏C、五台山:山西D、泰山:山东正确答案:C3、就下岗职工人数看,甲、乙两厂均比丙、丁两厂人数多。

再加上以下____条件,可断定戊厂的下岗职工比丁厂的下岗职工人数多。

A、戊厂比甲厂下岗职工人数多B、甲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多C、戊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少D、丙厂比戊厂下岗职工人数少正确答案:A4、学校规定,除非是法学院二年级学生 ,否则不被允许进入法学展览馆。

以下哪几项说明学校没有违反了规定: 1.小明是信息学院学生,但被允许入内 2.小红是法学院三年级学生,但被允许入内 3.小强是法学院二年级学生,但不被允许入内A、1B、1和2C、3D、1、2、3正确答案:C5、如果你拥有勇气,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你拥有勇气,你就不会立于不败之地B、除非你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不会拥有勇气C、只有你拥有勇气,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如果你立于不败之地,你就不会拥有勇气正确答案:B6、当代知名的动漫设计大师,绝大部分还没从动漫设计学校毕业就已经离开学校,开始自己的动漫设计生涯。

因此,有人认为动漫设计的专业学习对学生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能提供有力帮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A、动漫设计大师都承认,他们学习了动漫设计学校的基础课程B、知名动漫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很看重应聘人员的毕业学校C、调查显示,动漫设计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要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其他专业内地毕业生D、在动漫设计行业中职业发展比较好的从业者,基本都毕业于动漫设计学校正确答案:A7、义务劳动:植树节A、志愿者:护林员B、方向感:东西南北C、学生:校园D、体育活动:解放军正确答案:D8、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一、P87第7题(102班季蓉)“一个产品要创成名牌,必须保证过硬的质量(1);一个产品,只有提高技术含量,才能保证过硬的质量(2);而一个企业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不可能提高(3)。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①一个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不可能忽视技术投资。

②一个缺少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可能创成名牌。

③一个产品质量不过硬的企业,一定忽视了技术投资。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只有①和②E.①、②和③解:(一)由(2)得:(4)一个产品要保证过硬的质量,就得提高技术含量。

(因为(2)与(4)等值——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互换)(二)由(3)得:(5)一个企业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不能忽视技术投资。

(因为(3)与(5)等值——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互换:前后件互换)(三)由(1)(4)(5)得:(6)一个产品要创成名牌,就不能忽视技术投资。

(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肯定(前件)式),而(6)即①。

(四)由(1)(4)得:(7)一个产品如果不能提高技术含量,那么就不能创成名牌。

(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否定(后件)式),而(7)即②。

而由(4)(5)不能进行假言连锁推理,无法推出③;(1)也无法推出③。

因此,答案是D。

二、P87第7题(102班季蓉)没有一种无毒的蘑菇不是菌类植物(1),没有一种无毒的蘑菇不是可以食用的(2),所以有的菌类植物是可以食用的。

答:正确。

句(1)等于“所有无毒的蘑菇都是菌类植物”;句(2)等于“所有无毒的蘑菇都是可以食用的”。

因此,不存在“双否前提”的问题。

三、人大十套卷子(一)第一套卷子第29、30题29~30基于以下题干以下是一份商用测谎器的广告:员工诚实的个人品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种新型的商用测谎器,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聘用诚实的员工。

著名的QQQ公司在一次招聘面试时试用了测谎器,结果完全有理由让人相信它的...........有效功能....(分析:这是广告的中心论点)。

有三分之一的应聘者在这次面试中撒谎(分析:这是分论点——非基本论据),当被问及他们是否知道法国经济学家道尔时,他们都回答知道,或至少回答听说过。

但事实上这个经济学家是不存在的。

29、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广告所假设的?﹝ D ﹞A、上述应聘者中的三分之二知道所谓的法国经济学家道尔是不存在的。

(分析:无须有此假设。

因为,它无助于非基本论据的成立)B、上述面试的主持者是诚实的。

(分析:可能有此假设,但不是最重要的)C、上述应聘者中的大多数是诚实的。

(分析:可能有此假设,但不是最重要的)D、上述应聘者在面试时并不知道使用了测谎器。

(分析:最可能有此假设,这是最重要的前提)E、该测谎器的性能价格比非常合理。

(分析:此假设与非基本论据无关)30、以下哪项最能说明上述广告存在漏洞?﹝ A﹞A、上述广告只说明面试中有人撒谎,并未说明测谎器能有效测谎。

(分析:这是中肯的!!!)B、上述广告未说明为何员工诚实的个人品质,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分析:与广告的中心论点关系不大)C、上述广告忽视了:一个应聘者即使如实地回答了某个问题,仍可能是一个不诚实的人。

(分析:这与广告的意图)D、上述广告依据的只有一个实例,难以论证一般性的结论。

(分析:能够质疑广告的中心论点,但是不如A项富于针对性)E、上述广告为对QQQ公司及其业务进行足够的介绍。

(分析:这不是指出漏洞)(二)第一套卷子综合题题2、32.构造命题变形直接推理,由“不搞阴谋诡计的人不是野心家”能否推出“有些非野心家不搞阴谋诡计”?解:设P表示“搞阴谋诡计的人”,S表示“野心家”,则原推理式为:EP├OS。

EP├A├I├OS结论:能够推出。

3.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以下推理是否有效:﹝如果我﹞没有调查研究,﹝那么我﹞就没有发言权;我调查研究了,所以,我当然有发言权。

解:设p表示“(我)调查研究”, q表示“(我)有发言权”,则原推理式为:﹝乛p→乛q﹞∧p├q。

推理无效(三)第二套卷子第11题11.已知“只有小王是大学生,小王才懂英语”为假,则(D)为真A.如果小王不是大学生,那么小王不懂英语B.小王是大学生并且小王不懂英语C.小王不是大学生并且小王不懂英语D.小王不是大学生或者小王懂英语E.如果小王懂英语,那么小王是大学生解(一):用p表示“小王是大学生”,q表示“小王才懂英语”,题干可表示为¬(p←q);则:A.¬p→¬qB.p∧¬qC.¬p∧¬qD.¬p∨qE.q→p从上表知¬(p←q)蕴涵¬p∨q因此,选项应为D。

解(二)¬(p←q) ¬p∧q;而¬p∧q蕴涵¬p∨q(即¬p∧q├¬p∨q)。

所以,¬(p←q)蕴涵¬p∨q四、追加的练习1.所有真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相对论是真理,所以相对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下列推理哪个与上述推理的结构相同?A.所有的名词都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B.金属都是导电的,碳是金属,所以碳是导电的C.鲸都是用肺呼吸的,海豹可能不是鲸,所以海豹可能不是用肺呼吸的D.凡细粮都不是高产作物。

因为凡薯类都是高产作物,而所有的细粮都不是薯类答案B:(三段论的结构式相同即可)2.关于一个班的英语六级通过情况有如下陈述:(1)班长通过了;(2)该班所有人都通过了;(3)有些人通过了(4)有些人没有通过。

经过详细调查,发现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

可见:A.该班有人通过了,但也有人没有通过B.班长通过了C.所有人都通过了D.所有人都没有通过答案A解:因为(2)与(4)彼此矛盾,所以,二者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设(2)真,则(1)(3)均真;这就与已知条件(“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相矛盾,所以,(2)为假,(4)为真。

因为(2)为假,(4)为真,又因为“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所以,(1)(3)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设(1)真,则(3)也真;这与“(1)(3)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相矛盾,所以,(1)为假,(3)为真。

综上,选择A项。

3.下面是甲、乙、丙三位面试老师关于录取研究生的意见:甲:如果不录取小方,那么不录取小王乙:如果不录取小王,那么录取小方丙:如果录取小方,那么不录取小王应该选择何种录取方案,使甲、乙、丙三位面试老师的要求同时得到满足。

A.只录取小王B. 只录取小方C. 小王、小方都录取D. 小王、小方都不录取答案B(运用真值表法去做,非常容易)4.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有的被告是无辜的,甚至是被诬陷的;并非所有的嫌疑人都是罪犯。

如果上述调查的情况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有很多嫌疑人是被诬陷的B. 所有的嫌疑人都不是罪犯C.有的嫌疑人不是罪犯D. 大多数嫌疑人都是罪犯答案:C(非常简单。

运用性质命题对当关系六角图去做——“并非所有的嫌疑人都是罪犯”等值于“有的嫌疑人不是罪犯”。

)5.所有的读书人都有熬夜的习惯,张目经常熬夜,所以,张目一定是读书人。

以下哪项充分揭示了上述推理形式的错误?A.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江郎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江郎很聪明B.所有的猪都是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C.有的素数都是自然数,91是自然数,所以91是素数D.我是个笨蛋,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相当的好答案A(找到结构相同即可,这是特殊的归谬法反驳)6.小赵比小钱个子高;小孙比小李个子高;小李个子不如小周高;小钱和小周个子正好一样高。

由此可以判断( D)A.小孙比小周个子高 B. 小钱比小孙个子矮C.小孙比小赵个子高 D. 小赵比小李个子高答案:D。

(传递关系推理:因为“小赵比小钱个子高”;“小钱和小周个子正好一样高”;“小李个子不如小周高”——高于关系是传递关系)7.某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共有30名本科生,男女各一半,其中20人喜欢公理集合论,25人喜欢模型论。

那么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除了:( B)A.10个男生喜欢公理集合论而不喜欢模型论B.10个喜欢模型论的男生不喜欢公理集合论C.15个喜欢模型论的女生不喜欢公理集合论D.15个喜欢公理集合论的男生只有5个喜欢模型论答案B(简单——凑数即可)8.某办公室共有3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办事员1人。

(1)主任懂日语;(2)有人不懂日语;(3)有人懂日语。

在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由此可见:( B)A.副主任懂日语 B. 副主任不懂日语C.主任懂日语 D.主任不懂日语但办事员懂日语答案:B简单——运用归谬推理法做。

解:设(1)真,则(2)必真,因为(1)与(2)之间是差等关系,这就与“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之条件相矛盾,所以,(1)为假。

因为(1)为假,所以选择B项。

9.以下关于A电脑故障的陈述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这一真的判断是:(B)A.显卡坏了B.主板坏了,那么内存条也一定出现了故障C.主板或显卡坏了D.主板坏了答案:B(此题较难——需要运用归谬推理法做)解:设A真,则C也真(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肯定式),这与已知条件(“关于A电脑故障的陈述中,只有一个是真的”)相矛盾,所以A假,所以“显卡没坏”。

设C真,则可推出“主板坏了”(由“主板或显卡坏了”与“显卡没坏”这两个命题推得),即可推出D真。

这又与已知条件(“关于A电脑故障的陈述中,只有一个是真的”)相矛盾,所以C假。

C假即“既不是主板坏了,也不是显卡坏了”。

因为“既不是主板坏了,也不是显卡坏了”,所以D假。

综上,可得B项真。

10.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

根据调查,大学生中喜欢元曲的只占到被调查的5%左右。

下列陈述中的哪一项最能削弱上述观点?(D)A.调查可能不准确B.调查的范围可能太小C.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D.中国古典文学素养是否缺乏不能只由是否喜欢元曲来判定答案D(简单——涉及反驳知识)因为D项是对题干论证中的论据(“大学生中喜欢元曲的只占到被调查的5%左右”)的直接否定(反驳)。

A、B两项虽然也能削弱题干中的论据,从而削弱题干中的观点(“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但不如D项有力。

11.如果我们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不通过车船等交通工具扩散传播(P1),确保交通流畅,不得以防治为由阻断交通(P2),确保防治禽流感的各种医疗设备、药品、疫苗等应急物资的及时、快速运输(P3);那么,高致病性禽流感就能得到防治(Q)。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C)A.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防治禽流感的应急物资没有及时、快速运输B.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禽流感通过交通工具扩散传播了C.或者高致病性禽流感没有扩散,或者我们没有做到“三个确保”D.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我们没有确保交通流畅答案C(难题)解:题干的命题形式是:(P1 ∧ P2 ∧ P3)→Q[(P1 ∧ P2 ∧ P3)→Q] ↔[¬Q→¬(P1 ∧ P2 ∧ P3)]而¬(P1 ∧ P2 ∧ P3)↔(¬P1 ∨¬P2 ∨¬P3)所以,¬Q推不出¬P1 (即B项)¬Q推不出¬P2(即D项)¬Q推不出¬P3 (即A项)所以选C项——因为:[(P1 ∧ P2 ∧ P3)→Q)] ↔[¬(P1 ∧ P2 ∧ P3)∨¬Q]而C项即[¬(P1 ∧ P2 ∧ P3)∨¬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