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逻辑学教程(何向东本)分章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教程(何向东本)分章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逻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A.思维和语言B.逻辑学的发展史C.科学研究方法D.语言的表达方式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因果律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逻辑学主要研究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2.直言命题是逻辑学中的一种命题类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逻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思维和______。

2.直言命题的两种主要推理方式是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2.解释命题逻辑中复合命题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举例说明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2.简述命题形式化的一般方法。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逻辑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比较传统词项逻辑和命题逻辑的区别。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逻辑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分析一段文本,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并给出改进建议。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设计一个逻辑学实验,用于测试人们在面对不同类型逻辑谬误时的反应。

2.设计一个课程大纲,涵盖《逻辑学教程》中的关键概念和理论。

3.设计一个逻辑学游戏,旨在提高玩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设计一个逻辑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区别。

5.设计一个逻辑学评估工具,用于评估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解释“命题逻辑”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例。

2.解释“模态逻辑”的基本原理。

3.解释“直言命题”的结构和特点。

4.解释“谓词逻辑”中的量词概念。

5.解释“非形式谬误”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子。

十、附加题(每题2分,共10分)1.分析逻辑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一个实例。

2.讨论逻辑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比较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差异。

4.探讨逻辑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逻辑学(第3版)课后练习题答案(部分)人大出版社-图文

逻辑学(第3版)课后练习题答案(部分)人大出版社-图文

逻辑学(第3版)课后练习题答案(部分)人大出版社-图文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部分)王震14年11月8日整理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2和7: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1.C2.C3.ABCD4.BE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错误2.错误3.正确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错误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

定义过宽。

2.错误。

定义过宽。

3.错误。

“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错误。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1.C2.ABC3.A4.A5.B6.BC7.B8.B9.BC10.AC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1.分别从内涵和外延2.从内涵3.分别从内涵和外延4.分别从内涵和外延5.分别从内涵和外延6.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1.集合2.非集合3.非集合4.集合5.1)集合2)非集合3)非集合6.集合7.集合七、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1.真包含2.全异(反对)3.交叉4.真包含于5.全异6.全异(矛盾)7.全同8.全异(反对)八、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限制与概括。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一、简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3、答:思维内容的存在、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

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成分,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

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成分,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4、什么是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答:思维形式结构不表达具体思维内容,因而没有真假。

用具体词项或命题,代入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这种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具体内容,就有了真假。

不同的代入,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真假情况。

5、什么是逻辑规律?答:在任意带入下,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6、什么是逻辑矛盾?答:在意带入下,都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7、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8、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9、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10、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2和7:所有 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2. C3. A B C D4. B E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判断下列断定的正误:1、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逻辑学1-5章习题

逻辑学1-5章习题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意义是什么?1.逻辑修养是人的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2.教育的逻辑不同于官场的逻辑,也不同于商场的逻辑。

3.凡是不符合逻辑的观点是不可能符合实际的。

4.“窃书不为偷”,这是孔乙己的逻辑。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这是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逻辑。

5.“逆境有利人才成长”的观点,不但经不住实践的检验,而且经不住逻辑推敲。

二、找出逻辑形式相同的判断,并用公式表示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用S、P表示概念,用p、q表示简单判断)。

1.凡哺乳动物都是用肺呼吸。

2.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疾苦。

3.如果深入群众,就能了解群众的疾苦。

4.所有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应该尊重的。

5.只有多做逻辑练习,才能学好逻辑。

三、找出逻辑形式相同的推理,并用公式表示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

(用S、P、M表示概念,用p、q表示简单判断)1.任何革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是一场革命;所以,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2.有些参加今年高考的人是成年人,所以,有些成年人参加了今年高考。

3.凡是害怕批评的都不是真理,有些理论害怕批评,所以,有些理论不是真理。

4.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他没有认识错误,所以,他不能改正错误。

5.犯了错误又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是危险的,你犯了错误又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因此,你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6.只有天上下雨,他才会不来,今天没有下雨,所以,他不会不来的。

四、请指出下列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变项。

1.所有S不是P2.有S是P3.p并且q4.如果p,那么q5.只有p,才q第二章概念一、用“﹏﹏﹏﹏﹏”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说明带括号的概念的内涵的词语,用“_________”标出说明它们外延的词语。

1.(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六大学科。

2.(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完整word版)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word版)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堂上操练】一、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2.p← q3.有S不是P4.(p∧q)→r【课后作业】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①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一、简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题,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7、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8、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9、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判断下列断定的正误:1、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答:错。

因为属性是对象的的性质以及对象间关系的统称。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答:错。

一类对象共有的属性是固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答:错。

只有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外延之间,才存在内涵外延的反变关系。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平反就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

”错误。

定义过宽。

2.“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错误。

定义过宽。

3.把勇敢限制为“勇敢的战士”。

错误。

“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珠穆朗玛峰”。

错误。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2.“《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堂上操练】一、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 2.p← q3.有S不是P 4.(p∧q)→r【课后作业】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①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

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凡优秀的电影都具有感人的力量,《刘三姐》是优秀的电影,所以,《刘三姐》具有感人的力量。

8.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只能坚持下去。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

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凡优秀的电影都具有感人的力量,《刘三姐》是优秀的电影,所以,《刘三姐》具有感人的力量。

8.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只能坚持下去。

三、各举一例说明下列逻辑形式:1.有的S不是P 2.当且仅当p,才q 3.p并且q,所以,p4.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四、下列各组命题中,哪些不同的逻辑形式表达了相同的思维内容?试写出其公式:1.①所有教授都是知识分子②所有知识分子都是教授。

2.①所有科学规律都是不能凭空臆造的。

②所有科学规律都不是能凭空臆造的。

3.①如果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②或者是鱼死,或者是网破。

4.①只有一个人有知识,他才有能力。

②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他就有知识。

参考答案【堂上操练】一、填空:1.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2.抽象思维3.思维的形式结构4.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5.逻辑常项,逻辑变项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S是P 2.非p,但q 3.或p,或q 4.如果非p,那么,非q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P 2.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 3.逻辑常项:有,不是。

逻辑变项:S,P 4.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课后作业】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1.规律,定律2.观点,论调3.逻辑学4.思维的规律、规则5.前者指逻辑学,后两者指思维方法6.规律7.理论,论点8.思维规律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哪些是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p,才q 2.这个S是P 3.所有M都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4.只有p,才q 5.要么p,要么q,非p,所以,q 6.这个S是P 7.所有M都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8.要么p,要么q,非p,所以,q在以上命题或推理中,1与4、2与6、3与7、5与8具有共有的逻辑形式。

三、各举一例说明下列逻辑形式:1.有的战争不是正义战争。

2.当且仅当阶级存在,国家才存在。

3.他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他有优点。

4.凡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金星不是自身发光的;所以,金星不是恒星。

四、下列各组命题中,哪些不同的逻辑形式表达了相同思维内容?为什么?1.①和②没有表达相同的思维内容,因为所有S是P与所有P是S不等值。

2.①和②表达了相同的思维内容,因为所有S是非P与所有S不是P等值。

3.①和②表达了相同的思维内容,因为如果非p那么q与p或者q等值。

4.①和②表达了相同的思维内容,因为只有p才q与如果q那么p等值。

概念【堂上操练】一、填空:1.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维形式。

2.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概念的两个最显着的逻辑特征。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_____关系。

4.概念间的相容关系包括_________关系、_________关系、_________关系和_________关系;不相容关系亦称_________关系,包括_________关系和_________关系。

5.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限制、概括、划分都必须在概念间的________关系中进行。

7.定义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

8._______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划分方法。

9.概念的________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确定的,不能任意改变。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2.《鲁迅全集》3.比尔·盖茨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5.电脑6.那张纸7.共产党8.中国共产党9.国庆节10.中国人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政府官员要关心爱护人民群众。

3.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4.《祝福》是鲁迅的小说,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1.无济于事2.败诉3.不料4.不作为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1.句子由短语和词组成,按结构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2.他是一名教师,对文学很有兴趣,写了很多小说,是当地有名气的作家。

3.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4.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①把"森林"限制为"树"。

②把"概念"限制为"概念的内涵。

③把"欧洲"限制为"法国"。

④把"颜色"限制为"红色"。

⑤把"犯罪"限制为"杀人罪"。

七、下列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①"等边三角形"概括为"等角三角形"。

②把"广东省"概括为"中国"。

③把"概念"概括为"思维形式"。

④把"党员"概括为"干部"。

⑤把"天安门"概括为"单独概念"。

八、指出下列定义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①概念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主观主义就是主观地思考和处理问题。

③整数就是带正号的自然数和带负号的自然数。

④合同就是契约。

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九、指出下列划分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①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②概念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容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

③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④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祖父、祖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⑤这次歌手大奖赛获奖的歌手有专业的、业余的,还有不少军旅歌手。

【课后作业】一、用图形表示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1.a. 知识分子 b. 教授2.a. 红色 b. 非红色3.a. 一个星期 b.一个月4.a. 贪污罪 b. 盗窃罪 c. 抢劫罪 d. 犯罪5.a. 贪污犯 b. 盗窃犯 c. 抢劫犯 d. 罪犯二、各写出一组具有下列各图所示关系的概念:1. 2.3.4.5.6.三、下列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1.法人限制:企业法人概括:人2.天鹅限制:白天鹅概括:白羽毛的鸟3.散文限制:《荔枝蜜》概括:概括:文学体裁4.树木限制:白杨树概括:森林5.北京师范大学限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概括:全国重点大学6.马克思限制:青年马克思概括:马克思主义四、从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方面指出下边语句中的错误:1.饭店门口站着一位女的身材苗条的姑娘。

2.我校今年新生的入学录取分高于任何一年。

3.这些塘里养着鲤鱼、草鱼、大头鱼、金钱龟、鳖等许多种鱼。

4.引进外资就是崇洋媚外,中外合资就是引狼入室。

五、用定义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说,有一次某人请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给"人"下定义,苏格拉底随口说:"人是两条腿的动物。

"此人抓来一只鸡问:"这是人吗?"苏格拉底立刻改说:"人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的动物。

"此人当即把鸡毛拔光,说:"这该是人了吧?"苏格拉底一时语塞。

请说说语塞的原因。

2.广西三月三国际民歌节又到了,小李在公园里看了半天山歌表演,越听越觉得有味。

突然身边一小孩问:"大哥哥,什么是山歌呀?"小李说:"山歌就是山上唱的歌。

"小孩又问:"那现在在公园唱的歌该叫什么歌呀?"小李开始觉得自己对山歌的定义有点问题,可又讲不出道理,请你帮小李一个忙,说清问题在哪里。

3.下列对"新闻"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都是不正确的,试指出它们各违反了定义的哪条规则:① 新闻就是关于东西南北所发生事情的报道。

② 新闻就是关于离奇的、非同一般的、出乎意外的事件的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