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习题参考答案
逻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逻辑学中的基本概念?A. 情感B. 直觉C. 命题D. 假设答案:C2.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主要区别在于:A.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B.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C. 演绎推理不依赖于前提的真实性D. 归纳推理依赖于前提的真实性答案:B3. 以下哪个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如果前提为“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那么以下哪个结论是有效的?A. 这个苹果不是红色的B. 这个苹果是红色的C. 所有的水果都是红色的D. 所有的香蕉都是红色的答案:B5. 假言推理中,如果前件为假,那么后件的情况如何?A. 必然为真B. 必然为假C. 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D. 无法确定答案:C二、填空题1. 在逻辑学中,一个命题可以被视为一个陈述,它具有明确的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真实性;假性2. 一个有效的论证是指其结论在前提为真的条件下,_______的论证。
答案:必然有效3. 逻辑谬误是指论证中的_______或_______的错误。
答案:前提;推理形式4. 逻辑学中的“二分法”是指一个命题只能有两种状态:_______或_______。
答案:真;假5. 归纳推理的强度取决于_______的数量和质量。
答案:前提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逻辑学以及它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答案:逻辑学是研究有效推理的规则和方法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推理的结构和过程,目的是区分有效推理与无效推理,提高人们的思考和论证能力。
2. 请解释什么是前提和结论,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前提是指推理中作为基础的已知陈述,结论是基于前提得出的新陈述。
例如,在推理“所有的鸟都有翅膀,企鹅是鸟,所以企鹅有翅膀”中,“所有的鸟都有翅膀”和“企鹅是鸟”是前提,而“企鹅有翅膀”是结论。
3. 请描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主要区别。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命题不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A. 所有苹果都是水果B. 有些苹果是红色的C. 苹果比橙子更甜D. 苹果是水果2. 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主要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的不同B. 研究方法的不同C. 研究内容的不同D. 研究目的的不同3. 以下哪个命题是必然真命题?A.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B.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三C.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六D.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五4. 以下哪个命题是逻辑上的错误?A. 因为今天是星期一,所以明天是星期二B. 因为今天是星期一,所以明天不是星期二C. 因为今天是星期一,所以昨天是星期日D. 因为今天是星期一,所以昨天是星期一5. 以下哪个推理是有效的?A. 如果下雨,地面会湿。
今天地面湿了,所以一定下雨了。
B. 如果下雨,地面会湿。
今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C. 如果下雨,地面会湿。
今天地面湿了,但可能不是因为下雨。
D. 如果下雨,地面会湿。
今天没有下雨,所以地面一定没湿。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解释什么是演绎推理,并给出一个例子。
7. 解释什么是归纳推理,并给出一个例子。
8. 什么是谬误?请列举至少两种常见的谬误并解释它们。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逻辑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0. 论述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缺点。
逻辑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逻辑学不研究主观评价)2. C(形式逻辑研究推理的形式结构,非形式逻辑关注推理内容的合理性)3. A(星期一后必然是星期二)4. B(逻辑上的错误是违反逻辑规律的命题)5. B(这是一个有效推理,满足如果...则...的条件)二、简答题6. 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它基于已知的前提,通过逻辑规则推导出必然的结论。
例如,所有人都会死亡(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前提),因此苏格拉底会死亡(结论)。
(完整word版)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堂上操练】一、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2.p← q3.有S不是P4.(p∧q)→r【课后作业】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①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P6)一、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2.思维形式结构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部分,它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
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部分,它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如“所有S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其中“所有……是……”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全称肯定”的逻辑内容。
“S”、“P”是逻辑变项(词项变项),代入不同具体词项,表达不同的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又如“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其中“如果……那么……”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蕴涵式的逻辑内容,即前件真则后件真(“有之必然”),并非前件真而后件假(并非“有之而不然”)。
“P、Q”是逻辑变项(命题变项),代入不同的具体命题,表达不同的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3.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是指用具体的词项或命题替换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并具有真假值。
如用具体的词项“杨树”和“落叶乔木”,分别替换“所有S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S”和“P”,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所有杨树是落叶乔木”,并具有真值。
又如用具体的命题“过度砍伐森林”和“会破坏生态平衡”,分别替换“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P”和“Q”,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如果过度砍伐森林,那么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具有真值。
4.现代逻辑从形式上定义和说明逻辑规律。
如命题逻辑中的逻辑规律就是重言式(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的任意一组赋值下都真),谓词逻辑中的逻辑。
规律就是普遍有效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一个真命题)①,传统逻辑主要从内容、作用上定义和说明逻辑规律。
逻辑规律有特殊和一般之分。
如定义、划分的规则,是特殊的逻辑规律,作用于定义、划分的特殊范围。
逻辑学习题及答案

逻辑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若A,B具有交叉关系,并且B是C的属概念,则A,C两概念间的关系不可能是()。
A、真包含于B、真包含C、交叉D、全异正确答案:A2、峨眉山:四川A、黄山:安徽B、庐山:江苏C、五台山:山西D、泰山:山东正确答案:C3、就下岗职工人数看,甲、乙两厂均比丙、丁两厂人数多。
再加上以下____条件,可断定戊厂的下岗职工比丁厂的下岗职工人数多。
A、戊厂比甲厂下岗职工人数多B、甲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多C、戊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少D、丙厂比戊厂下岗职工人数少正确答案:A4、学校规定,除非是法学院二年级学生 ,否则不被允许进入法学展览馆。
以下哪几项说明学校没有违反了规定: 1.小明是信息学院学生,但被允许入内 2.小红是法学院三年级学生,但被允许入内 3.小强是法学院二年级学生,但不被允许入内A、1B、1和2C、3D、1、2、3正确答案:C5、如果你拥有勇气,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你拥有勇气,你就不会立于不败之地B、除非你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不会拥有勇气C、只有你拥有勇气,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如果你立于不败之地,你就不会拥有勇气正确答案:B6、当代知名的动漫设计大师,绝大部分还没从动漫设计学校毕业就已经离开学校,开始自己的动漫设计生涯。
因此,有人认为动漫设计的专业学习对学生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能提供有力帮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A、动漫设计大师都承认,他们学习了动漫设计学校的基础课程B、知名动漫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很看重应聘人员的毕业学校C、调查显示,动漫设计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要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其他专业内地毕业生D、在动漫设计行业中职业发展比较好的从业者,基本都毕业于动漫设计学校正确答案:A7、义务劳动:植树节A、志愿者:护林员B、方向感:东西南北C、学生:校园D、体育活动:解放军正确答案:D8、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
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10分。
)1.“中国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中,“中国人”是(AC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E.负概念2.下列有关概念的限制和概括,错误的有(ABCE )A.“湖南省人民法院”概括为“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限制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C.“工人”概括为“工人阶级”D.“张家界”概括为“旅游胜地”E.“学生”限制为“人”。
3..下列既具有对称关系的是(A B C )A.概念之间的同一关系B. 概念之间的交叉关系C.概念之间的全异关系D.概念之间的真包含关系E. 概念之间的真包含于关系4.“A∨B”与“A∧B”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D E )A.逻辑常项和变项均相同B. 逻辑常项和变项均不相同C.逻辑常项相同和变项不相同D. 逻辑常项不相同和变项相同E.前者是相容选言命题,后者是联言命题5.“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这一命题在自然语言中还可以表述为(DE )A.没有事物不是不包含矛盾B.事物不都包含矛盾C.有些事物包含矛盾D.一切事物都包含矛盾E.所有的事物不是不包含矛盾的二、图表题(共18分)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6分)(1)中国(A)在亚洲(B),这个亚洲国家(C)是发展中国家(D)。
(6分)自己画。
注意“中国”与“亚洲”是全异关系。
2.用真值表判定下列两个判断之间的关系(12分)(1)只要社会活动能力强,就能找到好工作。
(2)社会活动能力强,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答:矛盾关系。
真值表自制.三、分析题(47分)(一)运用概念部分的知识,分析下列问题:(每题3分,共12分)1.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它包括传统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等学科。
”哪些内容表达了“逻辑学”的内涵?哪些内容表达了“逻辑学”的外延?答“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是内涵,“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是外延。
逻辑学试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需举例,否则扣分)1、周延:在一个性质判断中,如果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形式的断定,就称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否则,就是不周延的。
2、同一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部重合,即所有的A都是B,同时所有的B都是A。
不包括同义词。
如:等边三角形——等角三角形3、矛盾律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公式:“A不是非A”如下面的判断不能同真:(1)“这张纸是白色的”与(2)“这张纸是黑色的”4、属加种差定义:被定义项 = 种差(被定义项与其他同级概念之间的差别)+ 邻近属概念如:人——就是——能指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5、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体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只为该集合体所具有,而不为这个集合体中的个体所具有。
如“当代中国丛书”、“中国工人阶级”。
二、划中下列两组概念的外延联系图(10分)1、A、工程师 B、老年人 C、上海人 D、青年人2、A、衣服 B、黑铅笔 C、红色的 D、白色的三、根据试卷提供的条件,写出下列命题的形式,并各举一例。
(15分)1、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所有植物都不是动物2、不相容选言命题:小明要么是中山人,要么是广州人3、单称肯定命题:(这个)S是P,北京是中国的首都4、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会发热5、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有的大学生不是高个子四、己知下列判断的真假,根据对当关系,写出和己知判断同一素材的其他判断,并指明其真假。
(10分)1、甲班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
(真)2、甲班有的同学考试不及格(假)3、甲班所有同学考试都不及格(假)4、甲班有的同学考试及格(真)1、所有有文凭者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假)2、有的有文凭者不是有真才实学的(真)3、所有有文凭者都不是有真才实学的(真假不定)4、有的有文凭者是有真才实学的(真假不定)五、指出下列三段违反了什么规则。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一、简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题,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7、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8、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9、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判断下列断定的正误:1、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答:错。
因为属性是对象的的性质以及对象间关系的统称。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答:错。
一类对象共有的属性是固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答:错。
只有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外延之间,才存在内涵外延的反变关系。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平反就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
”错误。
定义过宽。
2.“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错误。
定义过宽。
3.把勇敢限制为“勇敢的战士”。
错误。
“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珠穆朗玛峰”。
错误。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2.“《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
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
”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
用符号表示为p∧ q。
(看不清负号在哪)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
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
”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
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
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 划分不全 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 非对称 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 对称 关系。
二、名词解释:1. 周延:指如果判断中,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2. 非对称关系:在特定论域内,如果aRb 真,那么bRa 可真可假时,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非对称关系。
3. 二难推理:以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而构成的推理,亦称假言选言推理。
4. 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少;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就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5. 属种关系: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是相对互逆的,人们把它们合称为属种关系系(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外延大的为属,小的为种)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包括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
6. 三段论中的“四概念错误”:违反“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所犯的逻辑错误。
7. 循环定义:定义项依赖于被定义项来解释的定义。
8. 三段论: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两个共同项的两个性质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形式。
9. 三段论的格:就是由中项在前提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构成的不同的三段论的形式。
10. 三段论的式:就是由于前提和结论的质和量不同,所构成的不同的三段论形式。
11. 充分条件:是指两个分别为p 、q 的事物情况,如果有p 就必然有q ,而没有p 是否有q不能确定,这样p 就是p 就是q 的充分条件。
12. 必要条件:是指两个分别为p 、q 的事物情况,如果没有p 就必然没有q ,而 没有p 是否有q 不能确定,这样p 就是p 就是q 的必要条件。
13. 假言判断: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
14. 概念间的交叉关系:在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15. 真包含关系:在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
16. 真包含于关系:在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17. 定义过宽: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18. 下反对关系:两个判断不能同时为假,可以同时为真的关系。
19.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20. 联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有存在的判断。
21. 相容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22. 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有并且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23. 模态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判断。
广义的和狭义的都要说。
三、图表题: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A 学生、B 党员、C 浙江籍学生、D 大学生、E 女学生、F 三好学生。
A BF 与ABCDE 皆有交集,并属于AC D E FD EB C AA 大学生B 运动员C 女运动员D 北方人E 人2、A 动物 B 大熊猫C 竹子D 人E 婴儿3、A 教师 B 老年人 C 杭州人 D 青年人 E 女教师4、A 鲁迅 B 思想家 C 文学家这个不对5、A 教师 B 文学家 C 浙江人 D 鲁迅6、已知:“所有S 都是P ”为假,请用欧拉图表示S 和P 之间的各种关系。
7 E A CD B B C A A B C D S S P PS P A B E D C8、列真值表,并回答下列判断是否等值或矛盾A.如果明天天睛,我就去爬山。
B.只有明天不天晴,我才不去爬山。
因为p→q9、A,如果看电影的人多,那电影一定好看。
B,只有看电影的人不多,电影才不好看。
因为p→q10、A.并非只有当官才有出息。
B.虽然没当官,但一样有出息。
C.如果当官,那么有出息。
因为11、A.如果这部作品思想性很强,那么它就没有艺术性。
B.虽然这部作品思想性很强,但它没什么艺术性。
C.只有这部作口有很强的思想性,它才会有艺术性。
A ,B10、列真值表,并回答问题:A.如果某公司录用了小李,那么就不录用小张。
B.某公司没有录用小李。
请问:当A和B两个判断中有一个为假时,某公司有没有录用了小李?是否录用了小张?只存在A真B13、列真值表,并回答A、B、C三命题恰有一个为真时,甲是否为木工?A.如果甲不是木工,则乙是泥工。
B.如果乙不是泥工,则甲不是木工。
C.甲不是木工,且乙不是泥工。
14、列出下面A、B、C三命题的真值表,并回答当A、B、C三命题恰有一真时,是否甲村所有人家都养猪?A.甲村所有人家都养猪,并且乙村所有人家都养猪。
B.或者甲村所有人家都养猪,或者乙村所有人家都养猪。
C.如果乙村所有人家都养猪,则甲村有些人家没养猪。
因为p∧ q →p养猪(B为假,为啥甲村有些人家没养猪?)一真二假是真值表中第四种情况,即p和q都假,即:并非甲村所有人家都养猪。
15、列表回答:在大王与小李不同时上场比赛的条件下,(1)“如果大王不上场,那么小李上场比赛”,与(2)“要么大王不上场比赛,要么小李不上场比赛”的真假情况是否相同。
(1四、证明题:1、证明三段论规则:两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证明: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判断有三种情况:II、OO、IO(1)II:两个前提都是特称肯定判断,没有一个项是周延的。
根据“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不能得出结论。
(2)OO: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否定前提,根据“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规则,不能得出结论。
(3)IO:两前提只有一项周延,根据“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此项必须作中项。
一前提为否定判断,则结论也为否定判断,大项P周延,但大项P在前提并不周延,根据“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不能得出结论。
2、证明三段论规则:前提中有一特称,则结论特称。
证明:一个前提是特称的,那么另一个前提必定是全称的,它有四种情况:AI、AO、EI、EO (“两否定前提得不出结论”—EO不能得出结论)(1)AI:两前提只有一项周延,根据“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此项必须作中项,则大、小项在前提里都不周延,根据“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所以只能得出特称判断的结论。
(2)AO:两个项周延,根据“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一项必为中项,一前提为否定判断,则结论也为否定判断,则大项P周延,再根据“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因此前提中另一周延项为大项。
那么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也不周延,所以,只能得出特称判断。
(3)EI:同(1)3.请用三段论一般规则,证明三段论第一格特殊规则:(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证明:如果小前提是否定判断,根据“有一个前提否定,则结论否定”的规则,结论为否定判断,得出结论中大项P周延。
结论中大项P周延,在大前提里该项同样也周延,则大前提必然为否定判断,因为“两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规则,此三段论无结论。
所以小前提必须为肯定判断。
(1)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证明:由于小前提是肯定判断,中项处于小前提的谓项,不周延。
根据“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因此大前提的中项必须周延,而大前提的中项处于主项的位置,要其周延必为全称判断。
4、证明三段论第二格特殊规则 (1)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证明:由于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处在谓项的位置,根据“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所以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
(1)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证明: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则结论必然为否定,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即大项P 周延。
又因为大项P 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所以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5证明三段论第三格特殊规则 (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证明:如果小前提是否定判断,根据“有一个前提否定,则结论否定”的规则,结论为否定判断,得出结论中大项P 周延。
结论中大项P 周延,在大前提里该项同样也周延,则大前提必然为否定判断,因为“两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规则,此三段论无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