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全球人口普查 (2012)
低生育率威胁国家安全

人口雪崩——低生育率威胁国家安全(一)2014年02月17日 11:05 来源于财新网若不大力鼓励生育,从2030到2070年,中国人口将萎缩29%,而遭受所谓人口衰减灾难的俄罗斯在过去20多年人口萎缩不过3.4%梁建章财新网“人口与经济”专栏作家。
1999年与3位商业伙伴创建“携程旅行网”,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任CEO,并从2003年起兼任董事会主席。
2011年,梁建章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创新、创业和劳动力市场。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财新网】(特约作者黄文政专栏作家梁建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家安全涵盖大国关系、经济运行、领土完整、社会稳定、文化安全等领域。
鉴于低生育率已严重影响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中国国家安全,我们提议:将人口安全列入国家安全议题,在国家战略层面探讨人口趋势对国家安全各领域的影响以及何种人口政策才能保障我国的安全利益。
我们将以此为系列共七篇文章来探讨这个议题。
生育率决定人口趋势。
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存活率,中国生育率更替水平高于2.2,即每个家庭平均需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最终避免人口的持续衰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11和2012年的生育率分别仅为1.18、1.04和1.26,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而2012还是婴儿潮的龙年。
中国生育水平已居世界最低之列。
即便1.5的生育率也意味着每代人减少32%。
中国的生育率面临三重下行压力:一是现代化进程对生育率的挤压。
二是导致东亚文化圈生育率全球最低的共同因素。
三是长期计划生育政策和宣传下的惯性。
少子化推高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费用,让想多生的父母望而却步。
若家庭普遍养育二三个孩子,平均费用没这么高,想多生的父母就没有这么多顾虑。
生育率越低对生育意愿的抑制越强,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极低生育率导致的深度老龄化会加重育龄家庭的赡养负担,进而也会抑制生育意愿,形成又一个恶性循环。
2012年全国总人口13.54亿 男女性别比为117.70

2012年全国总人口13.54亿男女性别比为117.702013年06月18日14:17 中国新闻网我有话说(45人参与)中新网6月18日电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消息,《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于日前发布。
根据《统计公报》,2012年末,全国总人口13.54亿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
《统计公报》指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全国总人口13.54亿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自然增长率4.95‰,年度人口计划目标顺利完成。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比上年末下降0.08。
(原标题:2012年全国总人口13.54亿男女性别比为117.70)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刘铮、江国成)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8日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
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平均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中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
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中国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基础数据。
事后质量抽查显示,这次人口普查的漏登率为0.12%。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这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主要是由于中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影响。
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这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上升1.91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比重大幅上升。
这次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
2012年世界人口排行榜

2005年的报告是使用2003年或更早的资料。
并不是所有的联合国成员国都愿意提供或能够提供需要的资讯。
这些国家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利比里亚、朝鲜、塞尔维亚和索马里;这些国家都是被认为中度人类发展或低度人类发展的国家。
*资料来源(除台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台湾资料来源:中华民国内政部统计处、教育部统计处2012年世界人口排行榜(全世界人口大约为70.3亿)1。
中国1370536875人2。
印度1211102206人3。
美国310232044人4。
印尼245613043人5。
巴西203429773人6。
巴基斯坦181342721人7。
孟加拉国158570535人8。
尼日利亚151215573人9。
俄罗斯142909892人10。
日本127720114人11。
墨西哥112724226人12。
菲律宾101833938人13。
埃塞俄比亚90873739人14。
越南90549390人15。
埃及82079636人16。
德国81701834人17。
伊朗73891220人18。
土耳其72565548人19。
刚果民主共和国71712867人20。
泰国66720153人21。
法国65312249人22。
英国62350362人23。
意大利60026804人24。
缅甸57509804人25。
南非50594031人26。
韩国50004657人27。
西班牙46754784人28。
乌克兰45134707人29。
苏丹45047502人30。
哥伦比亚44725543人31。
坦桑尼亚4274662032。
阿根廷4176972633。
肯尼亚4107093434。
波兰3844158835。
阿尔及利亚3499493736。
乌干达3461225037。
加拿大3403058938。
摩洛哥3196836139。
伊拉克3039957240。
阿富汗2983539241。
尼泊尔2939188342。
秘鲁2924894343。
马来西亚2872860744。
关于世界人口大国前十名最新

关于世界人口大国前十名最新世界人口大国前十名排名国家/地区人口数(亿) 增长率人口密度(公里2)1 中国 14.001 0.39% 144.302 印度 13.541 1.11% 411.873 美国 3.268 0.71% 34.864 印度尼西亚 2.668 1.06% 140.085 巴西 2.109 0.75% 24.766 巴基斯坦 2.008 1.93% 227.707 尼日利亚 1.959 2.61% 212.048 孟加拉国 1.664 1.03% 1127.389 俄罗斯 1.440 0.00% 8.4210 墨西哥 1.308 1.24% 66.57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截止至2023年2月,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人口多的原因:中国地理海陆位置很是优越,造就了无数天然的海港,其次中国处于板块交界,地震灾害频次相对较少,中国纬度相差50°,大部分位置处于温带,便于人口繁衍和农业生产。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中华民族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也全部统一,在文化统一的背景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就开始灌输给每个中国人。
未来30年或是释放人口红利重要窗口通常,人口红利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带来的整体经济增长潜力。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战略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刘小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印度伴随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提升,存在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的空间。
世界人口日指的是哪一天

世界人口日指的是哪一天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
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世界人口日指的是哪一天,欢迎阅读。
世界人口日指的是:7月11日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
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89年,在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理事会在其第89/46号决定中建议国际社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以便把重点放在紧迫性的人口总体发展计划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据此,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
1989年,联合国大会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的建议,将七月十一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2013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关注少女怀孕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各国关注并致力于解决少女怀孕问题。
根据联合国最新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600万不满18岁的少女分娩,另有320万少女经历不安全的堕胎。
其中90%青春期怀孕少女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并已结婚。
怀孕并不是这些少女的知情选择,更多情况是强迫的后果。
妊娠和分娩并发症可以导致严重疾病,也是造成少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3年世界人口日的致辞中指出:我们如果对少女的教育、健康和福祉更加关注并投入资源,她们就会成为社会中促进积极变革的更强大力量,对今后世代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让女孩上学,使她们能够在整个青春期接受良好的教育。
2012统计全球人口最多十大城市排行

2012统计全球人口最多十大城市排行世界人口本月底将达70亿联合国人口基金17日发布的一份简短公报说,随着今年10月底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类将面临“可怕挑战”,不过如果今天就行动起来,这些挑战并非不可应对。
专家表示,世界人口激增使得水资源缺乏、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愈加恶化,资源比以前更加紧张。
联合国人口基金定于10月26日在全球发布《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将专门介绍70亿人口给世界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从60亿到70亿仅用12年公报说,即将发布的报告表明,我们今天所采取的行动将决定本世纪结束时世界人口增长到100亿还是160亿,以及人类的未来是否更公平,环境是否可持续发展。
报告阐述了老龄化、年轻人口增加、城市化和移民等人口学趋势,以及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与研究世界人口数量同等重要的原因。
联合国人口基金提前透露了部分报告数据:目前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达8.93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4亿,增加近两倍。
目前世界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再过35年将有三分之二人口住在城市。
世界平均寿命正在增加,已从1950年的48岁增加到今天的68岁。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此前公布的数据,19世纪初,世界人口仅有10亿。
100多年后,人口总数翻了一番,此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于30多年后达到3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
按照目前趋势,世界人口大约于本世纪中期超过90亿,将在本世纪末超过100亿。
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今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的主题定为“70亿人的世界”。
联合国还于9月14日在纽约总部启动“70亿人行动倡议”,呼吁各方应对和克服人口达到70亿后带来的挑战。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东京第一,上海第七世界人口的快速膨胀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带来希望与危险。
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是由此造成的潜在威胁:人口过盛、贫富差距加大、能源短缺、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等等。
专家呼吁各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尽快遏制上述危险……据国外媒体近期进行了一项有关“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的调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被一致认为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城市”。
2012年中国人口危机

2012年:中国人口危机中国从1971年实行计划生育,1980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由于时间的滞后性,目前还只是看到所谓的“人口红利”,计划生育恶果还没有显露出来。
但从2012年开始,中国人口危机即将全面爆发:1、2012年:15-64岁总劳动力开始减少。
2、2009-2018年:19-22岁黄金劳动力减少一半。
3、2012年:光棍危机全面爆发。
4、2010年:老年抚养比开始加速上升。
5、2015年:总抚养比快速上升。
6、2011年:育龄妇女开始快速减少。
7、2016年: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
一、2012年:总劳动力开始减少。
劳动力是一个国家的“精气”,是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
比如日本,从1950年到1990年代,15-64岁总劳动力一直在不断增加,国力也在不断增加,到1980年代后期对美国都构成了威胁。
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但由于国力在增强,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得以消化。
政局也稳定,首相不但能够任满任期,而且还能连任。
但19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长期停滞的状态,有“日”薄西山的趋势。
对于日本的衰退很多人提出了解释,有人说是因为日元升值、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银行体系问题……..等。
其实这些只是表象,如果劳动力充足的话,那么1990年代初出现的这些问题在1990年代中期就会被消化(日本以前也曾经出现过经济危机,但几年之后就度过了危机)。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最根本原因是15-64岁总劳动力在1990年代开始减少。
总劳动力减少标志国力即将衰退。
在国力下降的过程中,不但无力消化过去的老问题,而且因为老年化出现新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丛生,日本政局也变得不稳,首相走马灯似的频繁更换。
中国目前经济还朝气蓬勃,一个重要原因是总劳动力还在增加。
中国目前与日本1980年代后期有些类似,国力达到鼎盛时期(以奥运会为标志)。
但是2012年中国总劳动力达到顶峰之后将快速下降,意味着中国即将走日本1990年代的老路。
世界人口

世界人口1800年至210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图,来源于联合国在2010年的预计(红,橙,绿)和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黑)。
根据最高的预测结果,世界人口将在2100年达到160亿,而根据最低的结果,这一数字仅为60亿人。
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
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到2014年12月6日,全世界有72.09亿人。
[1]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全球人口在2012年3月12日突破70亿;[2]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则显示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达到70亿。
[3]世界人口自13世纪50年代的黑死病和欧洲大饥荒时期后就不断地增长,当时的世界约有3.7亿人。
[4]由于战争等因素,增长速度时快时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50年代起,由于导致人口增长放缓的因素(如战争和饥荒)的减少,世界人口增长速率明显加快——每年超过1.8%。
这一状态持续到1970年代。
1963年世界人口增长了2.2%,达到了历史峰值。
随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发生改变,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
2011年,世界人口增长率约为 1.1%。
预计2040年前,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
[5]当前的预计都显示世界人口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增长,但由于较难估计出生率下降等因素,无法得出具体数值,仅得出2050年世界人口将大约在75亿至105亿之间,取决于出生率下降的速度。
[6][7]长远看来,估计2050年至2150年左右世界人口将停止增长并缓慢下降。
[8]于此同时,一些分析也对人口增长能否可持续表示担忧。
[9]1 中国[注 1]11.41 13.312 印度8.495 11.403 美国 2.502 3.0484 印度尼西亚 1.78 2.285 巴西 1.496 1.9206 巴基斯坦 1.080 1.6617 孟加拉国 1.156 1.6008 尼日利亚0.973 1.5129 俄罗斯 1.48 1.4210 日本 1.24 1.28+ OECD 太平洋[注 2] 1.87 2.022 非洲 6.34 9.843 欧洲 5.64 6.03+ 俄罗斯 1.48 1.42 + 原苏联[注 3] 1.33 1.364 拉丁美洲 3.55 4.625 北美洲[注 4] 3.59 4.446 中东 1.32 1.99澳大利亚0.17 0.22 欧盟27个成员国 4.73 4.99 美国+加拿大 2.78 3.38 原苏联[注 3] 2.89 2.85目录• 1 综合概况o 1.1 各大洲人口o 1.2 各大洲人口表• 2 人口历史o 2.1 古代人口o 2.2 现代人口o 2.3 人口里程碑• 3 人口分布o 3.1 人口数量o 3.2 人口密度• 4 未来人口o 4.1 人口爆炸• 5 参见• 6 注释•7 参考文献综合概况截止到2012年,全球人口总数已经超过7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