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

合集下载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制定高技术服务业有关政策和加强高技术服务业宏观管理的需要,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 -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服务业界定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本分类主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技术服务业的范围及分类。

(二)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 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本分类能够满足有关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管理的需要,同时兼顾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四)本分类借鉴国际组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界定以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将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纳入高技术服务业范畴。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1位数字表示,共有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2位数字表示,第1位为大类代码,共有25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中类代码,共有9 7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本分类中小类的具体范围说明可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

附件1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制定高技术服务业有关政策和加强高技术服务业宏观管理的需要,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服务业界定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本分类主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技术服务业的范围及分类。

(二)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本分类能够满足有关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管理的需要,同时兼顾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四)本分类借鉴国际组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界定以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将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纳入高技术服务业范畴。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1位数字表示,共有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2位数字表示,第1位为大类代码,共有25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中类代码,共有97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本分类中小类的具体范围说明可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分类范围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分类范围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分类范围一、工信部关于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产品的分类根据工信部印发的《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申报要求》,5类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产品包括:(一)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数控双主轴车铣磨复合加工机床;高速高效精密五轴加工中心;复杂结构件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螺旋内齿圈拉床;高效高精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蒙皮镜像铣数控装备;高效率、低重量、长期免维护的系列化减速器;高功率大力矩直驱及盘式中空电机;高性能多关节伺服控制器;6-500kg级系列化点焊、弧焊、激光及复合焊接机器人;关节型喷涂机器人;切割、打磨抛光、钻孔攻丝、铣削加工机器人;缝制机械、家电等行业专用机器人;精密及重载装配机器人;六轴关节型、平面关节(SCARA)型搬运机器人;在线测量及质量监控机器人;洁净及防爆环境特种工业机器人;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

(二)增材制造装备。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及高品质电子枪、光束整形、高速扫描、阵列式高精度喷嘴、喷头;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熔化、大型整体构件激光及电子束送粉/送丝熔化沉积等金属增材制造装备;光固化成形、熔融沉积成形、激光选区烧结成形、无模铸型、喷射成形等非金属增材制造装备;生物及医疗个性化增材制造装备。

(三)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

机器人用位置、力矩、触觉传感器;高性能光纤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多传感器元件芯片集成的MCO芯片、视觉传感器及智能测量仪表、电子标签、条码等采集系统装备;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系统(SCADA)、高性能高可靠嵌入式控制系统装备;高端调速装置、伺服系统、液压与气动系统等传动系统装备。

(四)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

数字化非接触精密测量、在线无损检测系统装备;可视化柔性装配装备;激光跟踪测量、柔性可重构工装的对接与装配装备;智能化高效率强度及疲劳寿命测试与分析装备;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检测诊断装备;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故障诊断与分析装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专用工艺装备。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制定高技术服务业有关政策和加强高技术服务业宏观管理的需要,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服务业界定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本分类主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技术服务业的范围及分类。

(二)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本分类能够满足有关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管理的需要,同时兼顾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四)本分类借鉴国际组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界定以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将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纳入高技术服务业范畴。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1位数字表示,共有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2位数字表示,第1位为大类代码,共有25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中类代码,共有97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本分类中小类的具体范围说明可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isic4和对照表

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isic4和对照表

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isic4和对照表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ISIC4对照表:深度解析引言:在经济发展与分析的过程中,准确、全面地对不同行业进行分类和对照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统计数据的汇总和比较分析,还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ISIC4对照表的制定与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ISIC4对照表的内容和背后的意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行业分类的作用和影响。

一、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ISIC4的概述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背景和意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一种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分类与编码的标准化工具。

它的主要目的是将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于统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国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需求制定和更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反映出经济结构的变化,更好地指导宏观经济调控和制定相关政策。

1.2 ISIC4的引入与更新ISIC(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Economic Activities)是由联合国统计司(UN Statistics Division)制定和发布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系统。

ISIC4是对之前版本的更新,它包含了更多新兴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并更好地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

ISIC4的引入对于国家和国际之间的经济数据对接和比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ISIC4的主要变化和调整2.1 行业分类的调整与新增在2017年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ISIC4中,许多行业经过了调整和新增,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新兴产业的兴起。

在制造业中,对一些高新技术行业进行了新增和细化,以更好地反映科技创新对制造业的影响和促进。

在服务业中,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服务行业得到了更准确的划分和分类。

2.2 变更对比的重要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ISIC4的变更和调整并非没有规律可循,而是基于经济发展、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制造企业ESG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制造企业ESG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制造企业ESG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24年第06期【摘要】论文以2010-2023年2 631家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制造企业ESG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考察融资约束、分析师关注度的机制效应,研究制造企业所有权性质和技术含量高低的异质性。

结果表明:制造企业ESG表现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融资约束、分析师关注度为其机制。

通过分组回归发现:非国有企业、高技术制造企业ESG表现对财务绩效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制造企业;ESG;财务绩效;异质性【中图分类号】F426;F4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6-0042-031 引言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制造强国的目标,要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但我国制造业部分环节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制造业发展要探索和运用新的思路和途径。

与此同时,ESG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ESG理念注重环境、社会、公司治理3个维度综合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与我国制造业发展目标相契合。

然而,企业发展必须依赖于稳定的盈利能力,因此财务绩效和经济效益是不可轻视的重要因素。

探究ESG表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有利于制造企业实现发展质量和财务绩效的协同提升。

2 理论分析与假设2.1 ESG对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环境维度,制造企业改造升级技术和设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获得税收优惠,还能提升“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又提高企业市场份额,从而提高财务绩效。

社会维度,制造企业践行ESG理念可形成“信誉资本”,提高了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交易可能性,在消费者购买倾向、员工劳动效率、投资者吸引、企业价值维持方面获得优势,从而提升财务绩效[1]。

公司治理维度,良好的公司治理一方面利于实现员工激励,另一方面使企业形成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缓解管理层与股东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提升财务绩效[2]。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新旧对照表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新旧对照表

附件3《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新旧对照表2018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2013旧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1)简要说明大类中类小类名称名称1 信息服务一、信息服务11 信息传输服务(一)信息传输服务1101 固定电信服务6311 固定电信服务63111102 移动电信服务6312 移动电信服务63121103 其他电信服务6319 其他电信服务63191104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321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3211105 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322 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3221106 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6331 卫星传输服务6330 新增,将原6330分解1107 其他卫星传输服务6339 卫星传输服务6330 新增,将原6330分解- 14 -2018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2013旧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1)简要说明大类中类小类名称名称12 信息技术服务(二)信息技术服务1201 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6410 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64101202 互联网搜索服务6421 互联网信息服务* 6420 新增,将原6420分解1203 其他互联网服务6490 其他互联网服务64901204 基础软件开发6511 软件开发6510 新增,将原6510分解1205 支撑软件开发6512 软件开发6510 新增,将原6510分解1206 应用软件开发6513 软件开发6510 新增,将原6510分解1207 其他软件开发6519 软件开发6510 新增,将原6510分解1208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6531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6520 内容变更,原6520部分内容调出1209 物联网技术服务6532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6520 新增,原6520部分内容调到此类1210 运行维护服务6540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6520 新增,原6520部分内容调到此类1211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6560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6530 行业代码变更- 15 -2018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2013旧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1)简要说明大类中类小类名称名称1212 互联网安全服务6440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6540 新增,原6540部分内容调到此类1213 互联网数据服务6450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6540 新增,原6540部分内容调到此类1214 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6550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6540 更名,内容变更,原6540部分内容调出1215 集成电路设计6520 集成电路设计6550 行业代码变更1216 呼叫中心6591 呼叫中心6592 行业代码变更1299 其他未列明信息技术服务业6599 其他未列明信息技术服务业659913 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三)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1301 地理遥感信息服务6571 数字内容服务6591 新增,将原6591分解1302 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6572 数字内容服务6591 新增,将原6591分解1303 其他数字内容服务6579 数字内容服务6591 新增,将原6591分解1304 互联网游戏服务6422 互联网信息服务* 6420 新增,将原6420分解- 16 -2018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2013旧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1)简要说明大类中类小类名称名称21305 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6429 互联网信息服务* 6420 新增,将原6420分解1306 电子出版物出版8625 电子出版物出版8525 行业代码变更1307 数字出版8626 其他出版业* 8529 新增,原8529部分内容调到此类1308 互联网广播8710* 广播* 8610 更名,内容变更,原8610部分内容调出1309 互联网电视8720* 电视* 8620 更名,内容变更,原8620部分内容调出1310 广播电视集成播控8740广播8610 新增,原8610、8620部分内容调到此类电视86201311 其他文化艺术8890* 其他文化艺术* 8790 行业代码变更电子商务服务二、电子商务服务21 互联网平台(一)电子商务平台服务2101 互联网生产服务平台6431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6540 新增,原6540部分内容调到此类2102 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6432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6540 新增,原6540部分内容调到此类- 17 -2018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2013旧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1)简要说明大类中类小类名称名称32103 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6433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6540 新增,原6540部分内容调到此类2104 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6434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6540 新增,原6540部分内容调到此类2199 其他互联网平台6439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6540 新增,原6540部分内容调到此类22 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二)电子商务支付服务2200 非金融机构网络支付服务6930*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 6930 更名23 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三)电子商务信用服务2300 电子商务信用服务7295* 信用服务* 7295 更名检验检测服务三、检验检测服务31 质检技术服务(一)质量检验服务3101 检验检疫服务7451 质检技术服务7450 新增,将原7450分解3102 检测服务7452 质检技术服务7450 新增,将原7450分解- 18 -2018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2013旧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1)简要说明大类中类小类名称名称3103 计量服务7453 质检技术服务7450 新增,将原7450分解3104 标准化服务7454 质检技术服务7450 新增,将原7450分解3105 认证认可服务7455 质检技术服务7450 新增,将原7450分解3199 其他质检技术服务7459 质检技术服务7450 新增,将原7450分解4 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四、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41 气象服务(一)气象服务4100 气象服务7410 气象服务741042 地震服务(二)地震服务4200 地震服务7420 地震服务742043 海洋服务(三)海洋服务4301 海洋气象服务7431 海洋服务7430 新增,将原7430分解4302 海洋环境服务7432 海洋服务7430 新增,将原7430分解- 19 -2018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2013旧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1)简要说明大类中类小类名称名称4399 其他海洋服务7439 海洋服务7430 新增,将原7430分解44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四)测绘服务4401 遥感测绘服务7441 测绘服务7440 新增,将原7440分解4499 其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7449 测绘服务7440 新增,将原7440分解45 地质勘查(五)地质勘查4501 能源矿产地质勘查7471 能源矿产地质勘查747145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747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74724503 水、二氧化碳等矿产地质勘查7473 水、二氧化碳等矿产地质勘查74734504 基础地质勘查7474 基础地质勘查74744505 地质勘查技术服务7475 地质勘查技术服务747546 工程技术(六)工程技术4601 工程管理服务7481 工程管理服务7481 内容变更,原7481部分内容调出- 20 -2018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2013旧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1)简要说明大类中类小类名称名称4602 工程监理服务7482 工程管理服务7481 新增,原7481部分内容调到此处4603 工程勘察活动7483 工程勘察设计7482 新增,将原7482分解4604 工程设计活动7484 工程勘察设计7482 新增,将原7482分解4605 规划设计管理7485 规划管理7483 新增,将原7483分解4606 土地规划服务7486 规划管理7483 新增,将原7483分解5 研发与设计服务五、研发与设计服务51 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一)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5100 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7310 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731052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二)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5200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7320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732053 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生物技术研发更名,内容变更,原7340调出- 21 -2018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2013旧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1)简要说明大类中类小类名称名称5300 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7330 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7330 内容变更,调整为该小类的全部活动。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部分新兴产业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11月20日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部分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6621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7.7%。

其中,新材料产业14068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1.3%;生物产业12223个,占18.5%;节能环保产业11987个,占18.1%。

二、高技术制造业2018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33573个,比2013年末增长24.8%;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9.5%,比2013年提高1.7个百分点。

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3559.1亿元,比2013年增长75.0%;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28.4%,比2013年提高2.9个百分点;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27%,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0.93个百分点。

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2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8万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85.1%和85.8%;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52.0%,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3.2个百分点。

三、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2018年,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04820个,比2013年增长91.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8.0%。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298.1万人年,比2013年增长19.5%。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2954.8亿元,比2013年增长55.7%;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1.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
(2017)
一、分类目的
为准确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界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范围,健全高技术产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产业界定和范围
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1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际分类标准为借鉴。

本分类借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分类方法;分类表中第一类至第五类内容可与有关国际分类基本衔接,能够满足国际比较的需要。

1 R&D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支出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R&D(即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提升可操作性为基本要求。

本分类中各小类尽可能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行业小类对应,便于统计资料的获取、整理和再加工。

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6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8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
(数字)小类顺序码
小类代码
(数字)中类顺序码
中类代码
(数字)大类代码
五、有关说明
(一)本分类在《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国统字(2013)55号)的基础上修订完成,采用了原分类的基本结构框架。

(二)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对应关系,对应的行业类别的具体范围和说明参见2017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六、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