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

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食物或者液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工作原理: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当通电的线圈(发热线圈)通过高频电流时,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这个磁场会通过玻璃面板传导到锅底,由于锅底是由磁性材料制成,所以会对磁场产生反应。
根据洛伦兹力的原理,当磁场和锅底相互作用时,会产生涡流。
这些涡流在锅底内部流动,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加热锅底和锅内的食物。
二、结构:1. 玻璃面板:电磁炉的顶部是由一块高温耐热的玻璃面板构成。
这个面板可以承受高温,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2. 发热线圈:发热线圈是电磁炉的核心部件,通常由铜导线绕成。
当通过高频电流时,线圈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
3. 电子控制器:电磁炉还配备了一个电子控制器,用于控制电磁炉的工作模式和温度。
通过面板上的按钮和显示屏,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加热模式和设定加热时间。
4. 冷却风扇:电磁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保持电磁炉的正常工作温度,通常会在电磁炉的底部设置一个冷却风扇。
这个风扇可以将底部的热量散发出去,保持电磁炉的散热性能。
5. 温度传感器:为了实现温度的控制,电磁炉通常会配备一个温度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锅底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器。
电子控制器根据温度信息来调整发热线圈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温度的控制。
6. 安全保护装置:为了确保使用的安全性,电磁炉还配备了一些安全保护装置。
例如,过热保护装置可以在温度过高时自动断电,防止发生火灾。
同时,电磁炉还具有过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等功能,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电磁炉时,应选择适合的锅具。
锅底必须是磁性材料,如铁、不锈钢等。
同时,锅底的平整度也会影响加热效果,因此应选择平整的锅具。
2.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将空锅放在电磁炉上加热,以免损坏发热线圈。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1电磁炉的原理:电磁炉利用高频感应原理制成,将200伏50赫的市电进入灶体,通过电子电路转换成高于20千赫的超音频电流。
高频感应线圈产生磁力线,磁力线直接穿过导磁阻燃耐高温的微晶玻璃板,从而使放在面板的铁锅底部产生涡流而发热,达到烹饪食物的目的,这就是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目前,电磁炉型号颇多,其结构、制造工艺及元件选用都不同,但总体结构原理和主要电气结构基本相同。
电磁炉主要由加热部分、电气部分、挖制部分、冷却部分、功能保护电路、外壳制成。
其中,加热部分和电气部分较为重要。
工作时,经滤波后将工频电流转变为直流电,再经振荡电路转换成几十千赫的高频电流。
其振荡频率由加热感应线圈的电感量和回路的电容值决定,再将高频电流经功率极放大,送至加热线圈产生磁力线。
磁力线穿过微晶玻璃面板,在铁锅底部产生热量,从而对食物进行加热。
电磁炉基本结构:电磁炉由外壳、微晶玻璃面板、励磁线圈、磁力线、功能保护电路、冷却系统组成。
平时要多加了解,以便电磁炉故障时能准备找出故障部件。
具体如下:电磁炉外壳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工程塑料注塑而成,经精密加工,起装饰作用。
灶面板采用高强度遇冷不易爆裂的微警玻璃面板制成,密封性良好,不会渗透。
为使电磁炉更好地工作,易于控制,正面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旋钮、加热速度旋钮和温度调整旋钮等。
此外,在电磁炉外壳底部设有冷却装置。
冷却部分主要包括进气口、排气风扇、排气口等。
而电磁炉的功能保护电路同时可用来自动检测非磁体锅具和台面放置小物体或设放置锅具的异常现象。
在空锅加热或排气阻塞引起温度异常上升时,也能自动停止加热,发出蜂鸣警报,告示人们处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电磁炉使用说明:为避免用错电磁炉而引发故障,应按正确的方法使用。
那电磁炉怎么用才对呢?以下是使用注意事项,千万别错过哦:1、锅具要擦干再放到电磁炉的面板上,通电后不要随意移动,也不要把小物件放上去。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与维修方法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与维修方法概述: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物体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加热食物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
一、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它由主要的组成部分构成:感应线圈、电子元件和玻璃面板。
1.感应线圈电磁炉的感应线圈位于炉子底部。
当电流通过感应线圈时,会产生强磁场。
这个磁场能够在感应锅底部产生涡流,从而加热锅底。
2.电子元件电子元件是电磁炉的核心部件,用于调控功率和温度。
通过控制电源的开关频率和电流的大小,电子元件可以控制炉子的加热程度。
同时,电子元件还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当炉子过热时会自动断开电源。
3.玻璃面板电磁炉的玻璃面板具有触摸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触摸面板设置炉子的参数,如功率和温度。
触摸面板上还显示了炉子的工作状态和剩余时间。
二、电磁炉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尽管电磁炉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电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维修方法:1.电源故障若电磁炉无法开机,首先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正常工作。
可以尝试使用其他电器设备来确认电源是否正常。
如果电源正常,但电磁炉仍然无法开机,则可能是电源线或电子元件出现故障。
此时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来进行修理。
2.加热问题若电磁炉无法加热或加热效果不佳,首先检查是否放置了合适的磁性锅具。
只有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锅具才能和电磁炉产生磁场相互作用。
如果使用了非磁性材料制成的锅具,电磁炉将无法加热。
3.触摸面板故障若电磁炉的触摸面板无法正常工作,首先检查是否有水或油滴进入面板内部。
可以尝试用干净的湿布轻轻擦拭面板,将水分或油滴清除。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面板本身的问题,需要联系售后服务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更换或修复。
4.过热保护电磁炉的电子元件中通常带有过热保护功能。
如果您发现电磁炉无法正常加热,可能是因为炉子过热导致过热保护触发。
此时应先关闭电磁炉,等待一段时间让其冷却,然后再重新启动。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家用电器,它采用了先进的电磁加热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一、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即当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变化时,会在周围产生磁场。
反过来,当磁场通过导体时,也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这一原理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共同构成的。
二、电磁炉的构成电磁炉主要由电源、电磁线圈、电子控制器和玻璃陶瓷面板等组成。
1. 电源:电磁炉使用交流电作为供电源,通常是220V的家用电源。
2. 电磁线圈:电磁线圈是电磁炉的核心部件,它由多层绝缘导线绕成,形成一个密闭的线圈结构。
电磁线圈内部通有高频交流电流,产生强磁场。
3. 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是电磁炉的智能化控制中心,它负责控制电磁线圈的工作状态,调节加热功率和温度等参数。
电子控制器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具有多种功能和智能化的操作界面。
4. 玻璃陶瓷面板:玻璃陶瓷面板是电磁炉的工作平台,它具有耐高温、耐磨损、易清洁等特点。
玻璃陶瓷面板下方是电磁线圈,通过面板传递热量。
三、电磁炉的工作过程电磁炉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电磁感应、电流产生和加热。
1. 电磁感应:当电磁炉通电后,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通过电磁线圈产生强磁场。
这个过程是通过电子控制器中的电路完成的。
2. 电流产生:当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时,玻璃陶瓷面板上放置的铁制或磁性底座中的铁磁材料会受到磁场的作用,产生涡流。
涡流是一种在导体内部形成的环路电流,它会产生热量。
3. 加热:涡流通过导体的电阻产生热量,使导体表面温度升高。
玻璃陶瓷面板将热量传递给锅底,从而加热食物。
电子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调节加热功率和温度。
四、电磁炉的优点电磁炉相比传统的燃气炉或电热炉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节能:电磁炉的加热效率高达90%以上,比传统炉具节能约50%。
2. 安全可靠:电磁炉只在锅底产生热量,其它部位不会受热,避免了烧伤的风险。
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

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
它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工作原理1.1 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炉通过在线圈中通电产生交变磁场,将磁场传递给金属锅具,使锅具内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热量。
1.2 电磁感应加热感应电流在金属锅具内部产生涡流,使锅具内部迅速加热,实现加热食物的目的。
1.3 高效节能相比传统燃气灶,电磁炉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节约能源消耗,提高烹饪效率。
二、结构组成2.1 电磁线圈电磁线圈是电磁炉的核心部件,通过通电产生交变磁场。
2.2 磁性材料电磁炉的底部通常采用磁性材料,如铁、镍等,以便有效传递磁场给锅具。
2.3 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调节加热功率、温度和时间,方便用户操作。
三、安全性能3.1 防烫设计电磁炉在工作时只有锅底会发热,不会产生明火,避免烫伤事故。
3.2 过热保护电磁炉内置过热保护装置,当温度过高时会自动停止加热,保护电路和使用者安全。
3.3 稳定性电磁炉在工作时稳定性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保证烹饪过程顺利进行。
四、维护保养4.1 清洁定期清洁电磁炉的表面和底部,避免灰尘和油渍积累影响散热和工作效率。
4.2 使用注意使用时避免在无锅状态下开启电磁炉,以免损坏线圈和电路。
4.3 保养定期检查电磁炉的电源线和插头是否正常,如有损坏及时更换,确保安全使用。
五、发展趋势5.1 智能化未来电磁炉将更加智能化,具备自动识别锅具、智能控制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5.2 多功能化电磁炉将会逐渐发展出更多功能,如烤箱、蒸炉等,满足用户不同烹饪需求。
5.3 绿色环保电磁炉的节能优势将会更加凸显,符合现代人对绿色环保的追求。
总结:电磁炉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加热,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等优点。
在未来,电磁炉将会越来越智能化、多功能化,成为厨房中不可或缺的电器。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食物的厨房电器。
它以高频交流电作为能源,通过电磁场将食物内部分子振动,从而产生热量,以达到加热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一、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即当通过线圈通电时,会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会感应出电流。
电磁炉利用这一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二、电磁线圈电磁炉的核心部件是电磁线圈,也称为发热线圈。
它由多层绕组组成,绕组上通有高频交流电流。
当电流通过绕组时,会形成交变磁场,这个磁场会穿透到锅底,并使锅底内的铁磁材料产生涡流。
三、涡流损耗当锅放在电磁炉上时,锅底内的铁磁材料会受到电磁感应的影响而产生涡流。
涡流会在铁磁材料内部形成闭合回路,涡流越大,内部能量损耗越多,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
涡流损耗是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之一,也是电磁炉加热快的原因之一。
四、能量传导当涡流在锅底内形成后,由于铁磁材料的导电性,它会使锅底内的分子跟随涡流的变化而不断摩擦碰撞,产生大量的分子热运动,从而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这样,食物就能够通过锅底的传导受热,并完成加热的过程。
五、温度控制电磁炉还配备有温控系统,用于调节磁场的强度和频率,从而控制加热的温度。
温控系统通过感应食物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电磁线圈的供电频率和功率,以保持食物的加热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六、安全性相较于传统燃气灶和电热管炉,电磁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首先,电磁炉的加热是通过锅底直接传导,而不是通过火焰或者电热丝进行加热,减少了燃气或电线带来的意外伤害风险。
其次,电磁炉具备自动断电的功能,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或没有放置锅具时,电磁炉会自动停止供电,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涡流损耗和导热的方式加热食物。
它的工作原理先进、高效,不仅煮食更快,还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磁炉在厨房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

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高频交流电流在底部的发热线圈中形成强烈的磁场,进而激活磁场中的铁磁材料。
这样,铁磁材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其上方的炊具迅速加热。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工作原理1. 电源供电:电磁炉通过插座接通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
2. 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是电磁炉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整个加热过程。
它包括控制芯片、显示屏、按键等组件,能够实现温度调节、时间控制、功率调节等功能。
3. 发热线圈:发热线圈是电磁炉的发热元件,通常由铜导线绕成线圈。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4. 磁场感应:发热线圈产生的磁场会穿透玻璃陶瓷面板,作用于放置在上方的炊具上。
炊具中的铁磁材料会受到磁场的激活,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
5. 传热过程:炊具表面的热量会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传递给食物,使其加热。
二、结构组成1. 外壳:电磁炉的外壳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或铝合金,以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撑和散热效果。
2. 玻璃陶瓷面板:玻璃陶瓷面板是电磁炉的工作平台,通常采用高硼硅酸盐玻璃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耐磨损、易清洁等特点。
3. 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配有显示屏和按键,用于设置和调节加热功率、温度、时间等参数,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
4. 发热线圈:发热线圈位于电磁炉的底部,一般由铜导线绕成线圈状,通过电流激活磁场,产生热量。
5. 散热系统:电磁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保证散热效果,通常在底部设置散热孔和风扇,通过自然对流和强制风冷来散热。
6. 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是电磁炉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加热功率、温度、时间等参数。
它包括控制芯片、显示屏、按键等组件,能够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和时间控制。
7.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主要负责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电磁炉所需的高频交流电,为电磁炉提供稳定的电源。
8. 安全保护装置:电磁炉上还配备了多种安全保护装置,如过热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等,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

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电磁场来加热炉具底部的铁制锅具,使其快速加热并传导热量给食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工作原理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涡流效应。
当电磁炉通电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强磁场,这个磁场会穿透锅具底部的铁材料。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铁材料内部会产生涡流。
涡流在铁材料中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由于涡流妨碍电流的流动,产生了电阻热效应,使锅具底部迅速加热。
二、结构组成1. 电磁线圈:电磁炉的核心部件是电磁线圈,通常由铜导线绕成。
电磁线圈位于炉顶的下方,并与电源连接。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产生的磁场能够穿透锅具底部的铁材料。
2. 内部电路:电磁炉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电磁线圈的电流和功率。
通过调节电流和频率,可以控制电磁炉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3. 玻璃陶瓷面板:电磁炉的顶部覆盖着一块玻璃陶瓷面板,用于放置锅具。
玻璃陶瓷面板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磨性,易于清洁。
4. 冷却风扇:电磁炉内部设有一个冷却风扇,用于散热。
当电磁炉工作时,电磁线圈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冷却风扇能够将热量散发出去,保持电磁炉的正常工作温度。
5. 温度传感器:电磁炉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锅具和食物的温度。
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磁炉会自动住手加热,以避免过热或者烧煮食物。
6. 控制面板:电磁炉的控制面板位于玻璃陶瓷面板的一侧,用于设置加热时间、功率和温度等参数。
通过触摸或者按钮操作,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电磁炉的工作状态。
三、工作过程当用户将锅具放置在电磁炉的玻璃陶瓷面板上后,通过控制面板设置所需的加热时间、功率和温度等参数。
当用户启动电磁炉后,电磁线圈开始通电,产生磁场。
磁场穿透锅具底部的铁材料,激发涡流。
涡流在铁材料中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由于涡流妨碍电流的流动,产生了电阻热效应,使锅具底部迅速加热。
食物在锅具中受热,热量通过传导传递给食物,使其加热烹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流密度大, 是功率场效应管的数十倍。 2.输入阻抗高, 栅驱动功率极小, 驱动电路简单。 3.击穿电压高, 安全工作区大, 在瞬态功率较高时不会受损坏 。 4.开关速度快, 关断时间短,耐压1kV~1.8kV的约1.2us, 开关 频率达100KHz(电磁炉低频转换为高频实际20-40KHz)。
设计顺序号改进设计派生产品代号
显示方式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 (代号见下表) 功率(额定功率的1%)20表示2000W
表示产品代号,用“C”表示电磁炉
表示公司代号,用“p”表示
命名规则举例
PC20E-C
PC20N-PK
PC22G-G
电磁炉结构图
陶瓷板
上盖 线圈盘 主控板
显示板 风机 底座
以下重点内容
高频交流电 20-40kHz
IGBT功率管
磁场
锅具中铁分子震荡
高温
电磁炉工作原理
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原理,它利用 高频的电流通过环形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 闭磁场力,当磁场的磁力线通过导磁材料( 如:铁质锅)的底部,既会产生无数小涡流( 一种交变电流,家用电磁炉使用的是20- 40kHz的高频电流),使锅体本生自行高速发 热,然后再加热锅内食物。
电磁炉工作原理 主要零部件作用及主要指标 关键电路原理介绍 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 部分客服问题的解决办法
培训提纲
电磁炉工作原理 主要零部件作用及主要指标 关键电路原理介绍 常见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 部分客服问题的解决办法
电磁炉工作原理示意图
220V电压50Hz
桥式整流器
直流电
LC震荡回路
风机
风扇是给电磁炉内散热的部件
目前风扇共有三种风扇:有刷风扇1种、无刷 风扇2种,其中无刷风扇分为12V和18V两种
从使用上讲,无刷风扇更耐用,风量更大噪 音更小,有刷风扇的噪声比较大
若损坏将导致机器散热不良,IGBT过热保护 电路动作,表现为电磁炉工作10分钟左右自 动停止,显示保护代码
线圈盘
它包括:锅具检测原理;测温原理;电流 检测原理;电压检测等等
其中以电路控制为核心,它要求根据不同 的锅具材料,不同的温度,电压状况进行工 作,同时还要检测其他部件的性能状态。
了解! 电磁炉主电源与辅助电源线路图
主电源完成电磁加热的执行
辅助电源输出供CPU控制电路需要的5V电压和风扇与IGBT驱动所需的18V电压
培训提纲
电磁炉工作原理 主要零部件作用及主要指标 关键电路原理介绍 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 部分客服问题的解决办法
电源线
是将外部市电引进电磁炉,由于电磁 炉的耗电量比较大,所以要求电源线的过电流 能力比较强,需要至少能过10A的电流。
如果线芯的直径太小,电源线将会发热, 长期使用外皮会变硬,甚至烧毁。
变压器
变压器: 是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低电压交流电的设
备,一般在电磁炉上有两组或三组电源,+5V、 +18V,三组电源还包括+12V,采用两组电源的一 般是+5V供单片机、显示按键及一些低压处理电路 ,+18V供IGBT驱动或风扇电源,采用三组电源的 一般是将IGBT驱动和风扇电源分开,风扇电源采 用+12V。变压器是为以上电源提供前级低压交流 的。不过现在的电路板已改为使用开关变压器进 行电压转换了,成本比变压器直接变压要低。
电网电压检测电路
VAC检测电路 由整流二极管整流的脉动直流电压通 过电阻分压、电容滤波后的直流电压 送入CPU,根据监测该电压的变化 ,CPU会自动作出各种动作指令
(1) 判别输入的电源电压是否在充许范围内,否则停止加热,并报知信息(如:电压过低显示 E5,电压过高显示E6)。 (2) 配合电流检测电路,判别是否己放入适合的锅具,作出相应的动作指令 (3) 配合电流检测电路反馈的信息及方波电路监测的电源频率信息,调控PWM的脉宽,令输出 功率保持稳定。
电磁炉的基本工作原理
奔腾电磁炉的命名规则
显示代号对应表
P C 20 E -- B
代号 E N C V Z G
功能特征/显示方式 轻触按键式控制方式,LED发光二极管显 示 轻触按键式控制方式,数码管显示
轻触按键式控制方式,LCD液晶屏显示 轻触按键式控制方式,VFD显示屏动态显 示 显示模式为组合彩色数码屏显示 控制方式为触摸感应方式
聚磁环
聚磁 环
原理好处 普通电磁炉其磁场边缘是发散的,发散的磁 场的利用率较低
在普通线圈周边的嵌入环型特制聚磁材料, 可达到集聚磁场的目的,改善了磁场直接近 距离切割锅具的状态,增加了在锅具上产生 热能的有效磁能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耗能
电路板
电磁炉的重点部件,有接近200个元器件,故障率比较高 。
在电路原理中,一般把它当电感进行分析 ,是产生磁力线的执行器件
在电磁炉中,是完成LC振荡的重点器件之 一,是将电能进行储存及释放的器件,
完成将电场能转换为磁场能的关键器件
损坏现象表现为漆包线表面烧黑,严重的 焦糊气味,同时会击穿IGBT、保险管甚至 桥堆。严重时可见冒烟起火。
线圈盘-聚磁环
示意图
对比示意图
谐振电容
电磁炉主要零部件介 绍
压敏电阻
电流互感 器
滤波电容 (直流)
扼流圈
滤波电容(交流 )整流桥堆
IGBT
开 关 变 压 器
开关电 源芯片
蜂鸣器
电阻
元件名称:IGBT (Iu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参数:20A,1200V
目前发放到各网 点 的 IGBT 型 号 为 FGA25N120 , 25A,1200V , 工 作 电流比原型号的 要大,可兼容。
电磁炉的两种检锅方式
1 电流互感器检锅: 经检锅变压器次级感应出随初级电流大小
而同步变化的电压。经全桥整流,滤波。电阻分 压,再滤波后送到CPU相应功能脚上检测。
电流互感器
2 脉冲检锅电路: IBGT的C极高压脉冲经电阻分压后送到
LM339内部的一放大器的反向输入脚。而同向输 入脚由电源经过电阻分压,输入一固定的电压。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器。在1脚输出与6脚相位 相反的同步脉冲送到CPU相应的检测功能脚上。
电路板上有如下模块:电源进入EMC防护模块;整流模块 ;滤波模块;LC振荡模块;IGBT开关模块;过零检测模块 ;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同步模 块;振荡控制模块;IGBT驱动模块;功率控制模块;按键 显示模块;电源模块。
下面将重点介绍,电路板上有一些重点器件,如IGBT、整 流桥堆、其它功率器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