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加入更多与诗歌创作相关的元素,例如,让学生尝试仿写其他季节的诗句,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可以适当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诗歌主题思想的领悟:深入理解诗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的主题,以及诗人对人间四月天的独特情感表达。
举例:在讲解意象时,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画面,如观察春天的燕子,体验诗中描绘的美好意境。
2.教学难点
-意象与情感的关联: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意象如何传达诗人的情感,需要引导他们从意象中发现诗人的情感线索。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不同修辞手法的作用,需要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诗歌主题的深度解读:学生可能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有所欠缺,需要引导他们结合时代背景、诗人经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举例:在讲解意象与情感的关联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小诗,运用意象表达情感,从而加深对这一难点内容的理解。在分析修辞手法时,可通过对比不同修辞手法的例句,让学生感受其差异和效果。在解读诗歌主题时,可以引入林徽因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心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基本概念、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表达情感。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创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诗歌内容和主题,掌握诗歌中的生字新词,学习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情感体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情感共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歌学习,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培养他们对爱与美的珍视。
教学重点:诗歌中对爱与美的赞颂和情感表达。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和对爱与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体会诗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爱与美与个人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林徽因: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以其多才多艺和优雅气质著称。
她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感情真挚而受到广泛赞誉。
教学准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文PPT课件,包含林徽因的生平简介、作品特点和相关文学背景。
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如春天的景象、自然美景等。
学生作业本、笔、情感体验记录表、小组讨论记录表、“我的四月天”创作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春天景象的图片和视频,简要介绍春天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2. 通过视觉资料,激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林徽因的生平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诗歌:请几名学生轮流朗读诗歌,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
3. 生字新词:解释诗歌中的生字新词,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讨论诗人对爱与美的赞颂。
深入探讨(15分钟)1. 诗歌手法: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使用比喻、排比等,举例说明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2. 情感体验:讨论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诗人的爱与美。
互动活动(20分钟)1. 情感体验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对爱与美的理解,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好。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并体会诗人的感情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修辞手法,感悟诗人的感情表达。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四月天的景象和气息,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为理解和感悟这首诗做好铺垫。
二、课文解析(15分钟)1.读诗原文,分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2.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讲解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指导学生把握整体思想。
三、诗歌赏析(20分钟)1.请学生谈谈他们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看法,听取学生的分析和感受。
2.鼓励学生发表对诗歌的赏析,对学生的分析进行引导和点评。
3.让学生自己模仿写一首类似的诗歌,感受诗歌创作的乐趣。
四、课文延伸(15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朗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感悟诗歌语言之美。
2.分组讨论,探讨四月天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对其他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会。
五、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鼓励学生多读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总结自己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2.希望学生在下节课前准备一些诗歌的鉴赏材料,尝试分析和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锻炼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引导学生多读诗歌,提高文学修养。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精品教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精品教案3篇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精品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诗歌,积累生字生词,把握朗读节奏。
3、理解诗歌的内涵,体会感情。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学习重点:目标2、3学习难点:目标4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1955)。
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2、背景资料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
故这首诗有可能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
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自学指导(二)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娉婷( )鲜妍( )冠冕( )呢喃(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呢喃:本课形容燕子的叫声。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1. 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1)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重读的词语;(5)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4篇

第4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这节课是苏教版第五册下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
《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个单元围绕生物怎样繁殖后代这个话题展开的。
本节课是在同学学习了植物、动物的繁殖之后进一步学习人是怎样进行繁殖的,从而认识繁殖是生命的一起特征。
作为五年级的同学对人的繁殖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陌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一个惯例,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课是同学通览教材、自由交流、质疑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我基本上能掌握同学的思维动态。
我就发现同学在这节内容上停留的时间长,而且窃窃私语,当发现我注视他们的时候还不好意思,欲言又止。
加之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家长的爱远远多于对家长的汇报,根据这种情况,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运用交流的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息,会运用自身擅长的方法表述收集到的资料。
科学知识: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身后代的。
2、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2、体会与家长的亲情,体验家长养育的辛苦。
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繁殖是生命的一起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收集对自身研究的问题有用的资料。
三、教学流程: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使同学有所获,教师必需合理布置教学程序,这是教学胜利最关键的一环。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程序作了如下设计。
(一)课前准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由此可见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分两局部,都在一星期前进行。
第一局部:安排同学就关于我是访谈使同学认识到访谈可以让自身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
作为教师应指导同学围绕主题设计问题,使访谈有目的,从而学会访谈的方法。
这样做能突破教学难点,同学学会收集对自身研究的问题有用的资料。
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个别家长的不配合,局部同学不能按计划进行访谈。
我准备采取通过教育一线通事先告知家长我的教学意图,以便家长能有的放矢地配合我的教学,提高访谈效益。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最新5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最新5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篇一一、领悟教材,确定目标(说教学目标)《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标”关于这一组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这篇课文讲述了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的天山。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
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三是描绘天山深处的美景: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春天的花园。
这篇课文重点从水、树、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同时积累优美词句,增加文化积淀。
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单元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并积累优美词句。
4、领略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生活体验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难点是:从字里行间领略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生为主体,指导学法(说教学方法)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议结合,互动交流,真正奏响“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初中语文部编版(2018)九年级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情感态度培养: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美好,珍惜时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美好的事物,让你感到仿佛置身于诗意的四月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的美好意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概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充满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现代诗歌,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现代诗歌是情感与艺术的结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了解现代诗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欣赏生活中的美。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现代诗歌。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与诗歌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了诗歌基本概念、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进行仿写练习,目的是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在讨论和仿写过程中积极参与,展示了不错的成果。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分析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初三上册语文第四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初三上册语文第四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三上册语文第四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初三上册语文第四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秀教案《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有这样一种美丽跨越漫长的时空,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
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文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
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
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
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
2.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新课导入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
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新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积累生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娉.婷(pīng) 鲜妍.(yán) 冠冕.(miǎn) 呢.喃(ní)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呢喃:本课形容燕子的叫声。
2.作者链接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建筑师、诗人、作家。
“新月派”诗人之一。
生于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
林徽因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至9月随父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相遇。
1921年回国复入培华女中读书。
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
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
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
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
3.背景链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于1934年4月5日的《学文》。
写作时间不详。
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对此,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的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你是四月/早天里
.../的云烟
..,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
..,鲜妍
..,你是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
....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
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
..天!
..的/四月
2.诗中的“你”指代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指代“人间的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鲜妍百花”“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呢喃”“爱,暖,希望”,突出了“你”娇柔、温和、静雅的特点。
(二)深层探究
1.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
【交流点拨】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意象之美: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细雨点洒在花前”“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情感之美:本诗所抒发的情感,是母爱也好,爱情也好,都不失为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动人情感。
2.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结合诗句分析。
【交流点拨】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人间四月天图景。
和煦的微
风在春光里飞舞,黄昏的云烟弥漫,繁星在夜空闪烁,细雨洒落花瓣;百花润泽鲜艳、婀娜多姿,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草是鹅黄、芽是嫩绿、莲是洁白,繁花一树树绽放,春燕一双双呢喃,这些景和物都给人一种温馨柔媚的感觉。
四、拓展延伸
林徽因是“新月派”诗人,请你课外搜集其他新月派诗人的诗歌诵读,并说说“新月派”诗歌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交流】徐志摩《再别康桥》,卞之琳《半岛》等。
“新月派”诗歌提倡新格律诗,主张“三美”: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