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讲解1解析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含答案)讲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含答案)讲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含答案)讲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含答案)讲解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题目,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解析。

通过本文的讲解,相信大家对于这次作业的内容和题目要求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一、题目一:编程题要求:编写一个程序,输出1到100之间的所有偶数。

解析:这道题要求我们编写一个程序,在给定范围内输出所有的偶数。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循环来遍历1到100之间的所有数字。

然后,对每一个数字进行判断,若该数字能够被2整除,则输出该数字。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for i in range(1, 101):if i % 2 == 0:print(i)```上述代码使用了for循环来遍历1到100之间的所有数字,然后使用if语句判断每个数字是否能够被2整除。

如果能够整除,则输出该数字。

通过运行上述代码,我们就可以得到1到100之间的所有偶数。

二、题目二:选择题要求:在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析:这道题目属于选择题,我们需要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这种形式的题目经常出现,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下面是一个示例选择题:```下列哪个操作系统是开源的?A. WindowsB. macOSC. LinuxD. iOS```正确答案是C. Linux。

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源操作系统,而Windows、macOS和iOS等操作系统是闭源的。

三、题目三:简答题要求: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这道题目是一个简答题,我们需要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简答题会要求我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不需要过多的拓展或者举例。

以下是一个示例问题及其回答:问题:什么是二进制?回答:二进制是一种数制系统,使用0和1两个数字来表示数值。

在计算机领域中,二进制常用于表示和存储数据。

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最终都会被转化为二进制形式进行处理和存储。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讲解1_4章答案解析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讲解1_4章答案解析

1.1 概述数字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代?各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略。

1.2 你学习计算机知识后,准备做哪方面的应用?略。

1.3 试举一个你所熟悉的计算机应用例子。

略。

1.4 计算机通常有哪些分类方法?你比较了解的有哪些类型的计算机?略。

1.5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可配置外设等。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指标有: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等。

1.6 什么是机器字长?它对计算机性能有哪些影响?答:指CPU一次能处理的数据位数。

它影响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硬件成本、指令系统功能,数据处理精度等。

1.7 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主存?什么是辅存?答:存储容量指的是存储器可以存放数据的数量(如字节数)。

它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

主存指的是CPU能够通过地址线直接访问的存储器。

如内存等。

辅存指的是CPU不能直接访问,必须通过I/O接口和地址变换等方法才能访问的存储器,如硬盘,u盘等。

1.8 根据下列题目的描述,找出最匹配的词或短语,每个词或短语只能使用一次。

(1)为个人使用而设计的计算机,通常有图形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2)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它执行程序中的指令。

它具有加法、测试和控制其他部件的功能。

(3)计算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运行态的程序和相关数据置于其中。

(4)处理器中根据程序的指令指示运算器、存储器和I/O设备做什么的部件。

(5)嵌入在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运行设计好的应用程序实现相应功能。

(6)在一个芯片中集成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的工艺。

(7)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以便程序在其中运行的程序。

(8)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程序。

(9)将指令从助记符号的形式翻译成二进制码的程序。

(10)计算机硬件与其底层软件的特定连接纽带。

供选择的词或短语:1、汇编器2、嵌入式系统3、中央处理器(CPU)4、编译器5、操作系统6、控制器7、机器指令8、台式机或个人计算机9、主存储器 10、VLSI答:(1)8,(2)3,(3)9,(4)6,(5)2,(6)10,(7)5,(8)4,(9)1,(10)7计算机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硬件由哪些构成?答: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答案解析1_7[考试重点]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答案解析1_7[考试重点]

红色为重点(2016年考题)第一章1-2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

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反转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1-4 题1-4图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

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

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

试绘制系统方块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解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不断测量交换器出口处的实际水温,并在温度控制器中与给定温度相比较,若低于给定温度,其偏差值使蒸汽阀门开大,进入热交换器的蒸汽量加大,热水温度升高,直至偏差为零。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冷水流量加大,则流量值由流量计测得,通过温度控制器,开大阀门,使蒸汽量增加,提前进行控制,实现按冷水流量进行顺馈补偿,保证热交换器出口的水温不发生大的波动。

其中,热交换器是被控对象,实际热水温度为被控量,给定量(希望温度)在控制器中设定;冷水流量是干扰量。

系统方块图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按干扰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

1-5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及各部件的作用,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Uc的平方成正比,Uc增高,炉温就上升,Uc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

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Uf。

Uf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Ur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Ue,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u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答案解析1-7(考试重点)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答案解析1-7(考试重点)

红色为重点(2016年考题)第一章1-2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

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反转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1-4 题1-4图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

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

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

试绘制系统方块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解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不断测量交换器出口处的实际水温,并在温度控制器中与给定温度相比较,若低于给定温度,其偏差值使蒸汽阀门开大,进入热交换器的蒸汽量加大,热水温度升高,直至偏差为零。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冷水流量加大,则流量值由流量计测得,通过温度控制器,开大阀门,使蒸汽量增加,提前进行控制,实现按冷水流量进行顺馈补偿,保证热交换器出口的水温不发生大的波动。

其中,热交换器是被控对象,实际热水温度为被控量,给定量(希望温度)在控制器中设定;冷水流量是干扰量。

系统方块图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按干扰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

1-5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及各部件的作用,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Uc的平方成正比,Uc增高,炉温就上升,Uc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

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Uf。

Uf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Ur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Ue,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u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食品标准与法规在线作业1讲解

食品标准与法规在线作业1讲解

食品标准与法规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4-21 23:20:19一、单选题1.(5分)国家未制定卫生标准的食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 其他卫生标准B. 地方卫生标准C. 行业卫生标准D. 企业卫生标准知识点:3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2.(5分)()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A. 市B. 乡C. 镇D. 县知识点:3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二、多选题1.(5分)以下属于绿色食品标准的有()。

A.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B. 绿色食品检验标准C.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D.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知识点:2.11 其他食品相关标准2.(5分)以下()不是《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的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A. 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巡回监督检查;B. 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进行设计;C. 协助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D. 对企业生产的每批食品进行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合格证明;知识点:1 绪论3.(5分)以下属于管理标准的有()。

A. 技术管理标准B. 管理设备标准C. 生产经营管理标准D. 管理基础标准知识点:2.1 食品包装与标签标准4.(5分)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的卫生要求。

A. 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B. 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 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D.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知识点:1 绪论5.(5分)标准的特点包括:非强制性、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目的不同还包括:()。

物理二轮复习动态分析选择题受力分析作业1含解析

物理二轮复习动态分析选择题受力分析作业1含解析

受力分析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 B、两物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轻绳悬挂于某处,调整细绳的长度,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物块B恰好对地面没有压力,此时轻弹簧的形变量为x。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若突然剪断细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剪断细绳后,A物块向下运动x时速度最大B。

剪断细绳后,A物块向下运动时速度最大C.剪断细绳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gD.剪断细绳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2.如图所示,A B,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N F,绳子对A的拉力m m为F,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2F,若水平方向用力F拉A,使B匀速1上升,不计滑轮摩擦,则在此过程中( )A.N F增大,2F增大,1F不变B。

N F减小,2F减小,1F不变C。

N F减小,2F减小,1F增大 D.N F增大,2F减小,1F增大3。

如图所示,带有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劈平行。

现给小滑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劈,则有()A。

小球对斜劈的压力保持不变B。

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C.竖直杆对小滑块的弹力先增大再减小D。

对小滑块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逐渐增大4.如图,在挪威的两座山峰间夹着一块岩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该景观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右壁竖直,左壁稍微倾斜.设左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于长期的风化,θ将会减小。

石头与山崖间的摩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若石头质量一定,θ减小,石头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山崖左壁对石头的作用力将增大B.山崖右壁对石头的作用力不变C.山崖对石头的作用力减小D .石头受到的合力将增大5。

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薄板在 F 作用下逆时针缓慢转动,在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 θ缓慢地从90°逐渐减小的过程中( )A.小球对薄板的压力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B 。

《自动控制原理》鄢景华作业讲解

《自动控制原理》鄢景华作业讲解

5
P44:2-5 (c)加题 无源网络如下图所示,求传递函数U2/U1。
R1 L1
R2 u 2 t
u3 t
U 2 s L1s U 3 s L1s R2
U 3 s U1 s R L s R // 1 1 1 2 Cs 1 L1s R2 // Cs
s Rs 错误做法:
R s

s
G1G2G3G4
C s
H1 H 2 G4 H 2 G4 G1 H 4 G1G2
s 1 E Rs 1 GH
1 1 G3G4 H 4 G2G3 H 3 G1G2G3 H 2 G1G2G3G4 H1
3
第二章 习题讲解
P44:2-5 (c) 无源网络如下图所示,求传递函数U2/U1。
R1 L1
u 2 t R2
u1 t
C
u3 t
U 2 s U1 s R L s R // 1 1 1 2 Cs
1 L1s R2 // Cs
U 3 s U 3 s U 2 s U 1 s U 2 s U 1 s
R s

s
G3
G1H1Βιβλιοθήκη G2 C s Y
G2
C s
G3
R s
1 s
G1
Y
H1
s
1 G3G2 H1 Rs 1 G1G2 H1
27

G1


G2
G3
H 3 G4
G4
C s
H 2 G4
H1
20
步骤三:并联和反馈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1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B)A.磷脂含量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糖的种类D.水含量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2.对细胞膜成分的描述最全面的是(C)A.磷脂、蛋白质B.脂质、蛋白质C.脂质、蛋白质和糖类D.磷脂、蛋白质和糖类解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2%~10%的糖类。

细胞中的脂质主要是磷脂,此外还有少量胆固醇。

蛋白质的含量与种类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3.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C.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且细胞间各种信息交流方式都离不开细胞膜上的受体解析:细胞膜具有以下功能:保护性屏障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贯穿细胞壁,将相邻两细胞细胞质连通在一起,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这种交流信息的方式和细胞膜上的受体无关。

4.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C.相邻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全靠细胞间接触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种功能是相对的解析: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和糖类,这是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基础;多细胞生物体是一个繁忙而有序的细胞社会,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方式,除细胞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外,还可通过细胞通道进行信息交流;细胞膜可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的进出,但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细胞不需要的物质,甚至病菌、病毒有时也能进入细胞。

5.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发现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洪
第二章 电子陶瓷基本性质
作业
1、绘出钙钛矿结构的示意图,并确定A、B、
O离子的配位数各是多少?如A、B、O离子 的半径分别为125pm,68pm,140pm,试 计算其容差因子为多少?
2、试计算Ti-O, Pb-O键中离子键的比例是 多少?已知Ti, Pb, O的负电性分别是1.5, 1.8, 3.5。
第三章
电子陶瓷的相变与相图
扩展型相变
有些陶瓷材料发生相变时,相转变温度并 不是一个确定的温度,而是存在一个扩展的 温度区域,展宽范围的大小与组成有关. 也称平缓相变、弛豫相变。
第三章
电子陶瓷的相变与相图
从结构上看,发生这类相变的均为无序化合 物或无序固溶体,有序结构的材料一般不)=3
(1/8Na++1/2Na++1/8Na+ ) ×2
packing factor
设n为一个晶胞中的刚性原子数,r表示刚性原 子球半径,V表示晶胞体积,则致密度为: (设立方晶格的边长为a)
ρ=[4∙(4/3)π ∙ r3Na++ 4∙(4/3)π ∙ r3Cl-]/(2rNa++2rCl-)3 = (2/3) π ( r 3 Na++ r 3 Cl-)/ (rNa++rCl-)3 = (2/3)*3.14*(0.97^3+2.23^3)/(2.23+0.97)^3 =0.77 if rNa+=rCl- , ρ =π/6=0.52
B原子位于氧原子构成的八面体的体心,有6个最近邻 的氧原子;A原子有12个最近邻的氧原子,O原子有2 个最近邻1/2 a的B原子加上4个次近邻的21/2/2 a原子
rA rO 2(rB rO )
实际情况有一定修正:
rA rO t 2 (rB rO )
0.77≤t≥1.05
第二章 电子陶瓷基本性质
第二章 电子陶瓷的结构
3、试计算钙钛矿结构的间隙中可以填入的最 大离子半径,设钙钛矿结构中A、B、O离子的 半径分别为rA、rB、rO。棱长为a. 4、对一种二元化合物,如果-2价的阴离子的 CN为4,那么4价阳离子的CN为多少?
rA rO 2 (rB rO ) rA rO rB rO 2 2
• 2RB+2RO=a rA 2 1 rO B • RBr =1/2 a-R 2 O2
第二章 电子陶瓷的结构
2)电价原则(Pauling’s 2nd Rule)
Z Z CN CN
Z+、Z-为正、负离子的电价 CN+ 、CN-为正、负离子的配位数
作业: 1、位移型相变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2、重构型相变、扩展相变的特点是什么? 3、气液相变和固体相变各有什么特点?试 举例说明。
1、绘出钙钛矿结构的示意图,并确定A、B、O离子 的配位数各是多少?
(C)
图 1.2 三种画法的 ABO3 钙钛矿结构的晶胞。 Fig. 1.2 Three different views of the unit cell of the ABO3 cubic perovskite structure.
三、混合键 实际材料中,特别是陶瓷、半导体等往往是由 离子键和共价键混合形成的键结。 确定AB组成的化合物中共价键的比例p可由下式决 定:
p=exp[-(Ea-Eb)2/4)]
Ea,Eb分别为A,B元素的负电性(electronegativity)
3、Rock Salt Crystal Structure (a) Sketch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NaCl. (b) How many Na+ cations are there per unit cell? (c) How many Cl- anions are there per unit cell? (d) Compute the planar density of ions on (110). (e) Calculate the packing factor for NaCl.
每个晶胞中有4个Na+阳离子 Corner :1/8×8, center of faces:1/2×6
每个晶胞中有4个Cl-阴离子 Center of edges:1/4×12, Center of body:1
晶面密度是指每个晶面的独有的 原子个数(单面同类原子数除以 共用的晶格数的累加和)
3/2Na++3/2Cl2对角线 ¼ Cl-×2+1 Cl-
图3-4 BaTiO3的立方—四方相变示意图
第三章
电子陶瓷的相变与相图
SrTiO3在100K温度下发生的立方-四方相变是由 于氧八面体的倾斜,相邻两个氧八面体的转动 角度正好相反,均为1.3°。 相变发生后,三个基矢方向都扩大了一倍。但 由于相变过程中正离子没有与负离子发生相对 位移,因而新相并不产生电偶极矩。 图3-5给出了该相变发生后的氧八面体转动。
图3-8 BaTi0.8Sn0.2O3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固态相变:固态物质在温度、压力、电场、 磁场改变时,从一种组织结构转变成另一种 组织结构。 固态相变中的变化:晶体结构, 化学成分 有序程度 固态相变类型:扩散型,无扩散型
固态相变驱动力:新相与母相的自由能差
• 气液相变 •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转 化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 在一定压强下,单位质量液体变为同温度 气体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热,一般用L 表示;相应的一定压强下,单位质量的气 体凝结为同温度液体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 凝结热,数值也是L,在汽化和凝结过程中,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mL
第三章
电子陶瓷的相变与相图
图3-5 SrTiO3低温相的晶体结构在(001)面在上投影图与透视 图,值得注意的是,相邻晶胞中氧八面体的旋转角正好相反
第三章
电子陶瓷的相变与相图
重建型相变(reconstructive phase transition) 材料中原先的化学键被破坏而重新建立,并伴 随着晶胞类型、大小、对称性等的改变。 特点:新相与母相之间没有明确的晶体学位相关 系,相变势垒和潜热大,相变中晶格能变 化大,相变速度相对缓慢。
第三章
电子陶瓷的相变与相图
位移型相变(displace phase transition)
在温度或压力变化时,晶体沿某一方向伸长 或压缩,从而引起晶体结构的改变,其微结 构表现出孪晶结构。
特点:相变总体上原子位移量小,移动速度 快,相变中能量变化小 .
第三章
电子陶瓷的相变与相图
BaTiO3 在Curie温度以下发生的立方到四 方结构的顺电-铁电相变 .
例如,铁电体Ba(Ti1-x Snx)O3、 Pb(Mg1/3Nb2/3)O3(PMN)、 Pb(Mg1/3Nb2/3)O3(PZN)等材料的铁电-顺电 转变温度不是发生在一个点,而是在一个温 度区间。
第三章
电子陶瓷的相变与相图
在弱电场下,Ba(Ti1-xSnx)O3的介电常数-温度曲 线的峰宽随x值的增加而变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