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44力学单位制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4.4 力学单位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4.4 力学单位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4.力学单位制知识纲要导引,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科学思维根据物理关系式确定物理量的单位,用单位制判断一个表达式的正误科学探究探究单位制的由来,如何使用单位科学态度与责任明确单位制在科学科研和生活中的作用基础导学一、基本单位(自学教材第97、98页“基本单位”部分)1.基本量在物理学中,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2.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1)基本单位:选定的基本量(力学中选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2)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的单位.(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单位制(system of units).二、国际单位制(自学教材第98页“国际单位制”部分)1.国际单位制: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作国际单位制(Le System e Intern ational d′ Unités,法文),简称SI.2.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 l 米 m 质量 m 千克(公斤)kg 时间 t 秒 s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υ) 摩[尔] mol 发光强度I ,(I υ)坎[德拉]cd【思考】(1)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仅能确定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能确定它们之间的单位关系.( )(2)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可以相互导出.( )(3)若某个单位符号中包含几个基本单位的符号,则该单位一定是导出单位.( ) (4)厘米(cm)、克(g)、小时(h)都属于国际单位制单位.( ) 答案:(1)× (2)× (3)√ (4)×【教材解疑】(第99页)[思考与讨论]小刚在课余制作中需要计算圆锥的体积,他从一本书中查得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 =13πR 3h .小红说,从单位关系上看,这个公式肯定是错误的.她的根据是什么?圆锥的高h 和底面半径R问题解答:由公式V =13πR 3h 可知体积的单位为m 4,这是不对的,所以这个公式肯定是错误的.课堂探究主题一力学单位制【问题探究】探究点1 下面这些仪器所测物理量的国际制单位是什么?提示:牛顿秒米千克探究点2 比赛中两辆摩托车的速度分别为v1=144 km/h,v2=50 m/s,甲同学说v1>v2,乙同学说v1<v2,哪一个同学说得对,为什么?提示:两个速度选取了不同的单位制,不能直接比较其大小,应先把它们统一到同一单位制中,在国际单位制中v1=144 km/h=40 m/s<50 m/s,所以乙同学说得对.统一单位制的重要性单位制毁掉了宇宙探测器.某国针对火星开发的宇宙飞船探测器燃烧坠毁的原因是:数据计算出现错误,将不同单位混为一谈,居然没有将磅转换成千克,致使探测器最终坠毁.【探究总结】1.力学中的单位制2.基本单位是所选定的基本量的单位,物理学中共有七个基本单位,力学中有三个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不一定是基本单位,如m/s2、N,而基本单位也不一定是国际单位,如cm、g.思路点拨【典例示X】例1 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填序号字母)A.密度 B.米/秒 C.牛顿 D.加速度E.质量 F.秒 G.厘米 H.长度I.时间 J.千克(1)属于物理量的是________.(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物理量的有________.(3)在物理量的单位中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4)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解析:解答该题时一定要区别下列概念: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1)属于物理量的是密度、加速度、质量、长度、时间,即选:A、D、E、H、I;(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物理量的有质量、长度、时间,故选:E、H、I;(3)米/秒、牛顿是导出单位,故选:B、C;(4)在国际单位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秒、千克,故选:F、J,属于导出单位的是米/秒,牛顿,故选:B、C.答案:(1)A、D、E、H、I (2)E、H、I (3)B、C (4)F、J B、C训练1 (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g,也可以是kg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解析:A错:m/s、N是导出单位,kg是基本单位.B对:kg、m、s是基本单位.C错: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kg,不是g.D对: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答案:BD主题二力学单位制在解题中的应用,【问题探究】探究点1 在学习了力学单位制后,甲同学由公式G=mg得g的单位为N/kg,可是乙同学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v=gt得g的单位为m/s2,二人争执不下,都认为自己导出的单位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4.4 力学单位制-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4.4 力学单位制-最新教学文档

第四节 力学单位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教学难点: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教学方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边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物理量,它们的公式各不相同,并且我们知道,有的是通过有关的公式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的:那么各个物理量的单位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又是如何构成单位制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1)举例:a :对于公式tx v ,如果位移x 的单位用米,时间t 的单位用秒;我们既可用公式得到v 、x 、t 之间的数量关系,又能够确定它们单位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

b :用公式F =ma 时,当质量用千克做单位,加速度用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求出的力的单位就是千克米每二次方秒,也就是牛,并且我们也能得到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2)总结推广: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3)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a :在物理学中,我们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b :据物理公式中这个物理量和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导出单位;c :举例说明:(1)我们选定位移的单位米,时间的单位秒,就可以利用tx v =推导得到速度的单位米每秒。

(2)再结合公式t Vo -V a t =,就可以推导出加速度的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3)如果再选定质量的单位千克,利用公式F =ma 就可以推导出力的单位是牛。

(4)基本单位和到单位一起构成了单位制。

(5)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得到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4.4力学单位制教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4.4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重/难点重点:1. 什么是根本单位 ,什么是导出单位。

2. 什么是力学中的三个根本单位。

3. 单位制。

难点:统一单位后 ,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单位制由根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根本单位是根本物理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是根本物理量单位制确定后根据物理关系式而推导出来的单位。

本着这一思路 ,本节介绍了根本力学量和它们的单位 ,并重点介绍了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定的一种通用的 ,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SI〕。

难点分析:根据实例说明应用国际单位制的重要性;简化计算、清晰过程、方便交流 ,并能对公式的验证起辅助作用。

由于这节课的内容相比照拟简单 ,没有复杂的计算和推理 ,是学生采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的很好的一节课 ,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总结能力。

突破策略故事导入2019年2月 ,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一枚探测火星气象的卫星 ,预定于2019年9月23日抵达火星。

然而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 ,卫星没有进入预定的轨道 ,却陷入了火星大气层 ,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NASA的官员经过紧急调查 ,发现问题居然出在有些资料的计量单位没有把英制转换成公制 ,错误起自承包工程的洛克希德马丁航天公司。

美国企业包括太空工业使用英制 ,喷射推进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使用公制 ,承包商理应把英制都转换成公制 ,以便喷射推进实验室每天两次启动小推进器 ,来调整太空船的航向。

导航员认定启动小推进器的力是以公制的“牛顿〞为单位。

不料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供的资料却是以英制的“磅〞为单位 ,结果导致太空船的航向出现微小偏差。

日积月累 ,终于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这个英制未换算成公制的“小错误〞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呢?其他损失不计 ,单单卫星的造价就高达1.25亿美元 ,这些费用就这样全泡了汤。

如果美国有统一的度量衡计量单位制 ,这样的损失本是可以防止的。

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学生讨论交流 ,活泼课堂气氛。

高中物理 人教版必修一 4.4力学单位制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物理 人教版必修一  4.4力学单位制教学设计、教案

4.4力学单位制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1.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2.明确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和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重点)3.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三、新知全解知识点一基本量、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1.基本量:在物理学中,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基本量.区分物理量及其单位:如:质量——物理量;M(或m)——符(代)号;kg ——单位.2.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两种单位定义举例基本单位被选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在力学中被选定为基本量的是长度、质量和时间,它们的国际制单位是米、千克、秒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在力学中,由三个基本单位推导出的单位主要有速度、加速度、力、压强、密度、功和功率、动能、势能等知识点二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制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2.国际单位制: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3.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相应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如表: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 米m质量m 千克(公斤)kg时间t 秒s电流I 安[培] A热力学温度T 开[尔文]K发光强度I v坎[德拉]cd物质的量n 摩[尔]mol4.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为:长度、质量和时间.相应的基本单位为:米(m)、千克(kg)和秒(s).(1)基本单位不一定是国际单位制单位,例如,km是基本单位而非国际单位制单位;(2)国际单位制单位也可以是导出单位而非基本单位,例如,“N”是国际单位制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四、核心知识汇总核心一力学单位制的理解1.力学中的单位制2.物理量与物理单位:物理量是为了描述物理现象或规律而引入的,为了比较物理量的大小,或对“量”进行测量而建立了单位.如为了描述运动的快慢而引入了速度这个物理量,规定其单位为m/s后就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了.单位是物理量的组成部分,有单位的物理量要注明单位,但并不是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如上一章学过的动摩擦因数μ就没有单位.例1(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g,也可以是kg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解析】A错:m/s、N是导出单位,kg是基本单位.B对:kg、m、s 是基本单位.C错: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kg,不是g.D对: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答案】BD单位制的统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如同推广普通话,是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提供明确的信息.训练1[2019·杭州高一检测]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一种通用的单位制B.各国均有不同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为了交流方便而采用的一种单位答案:B2.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量及基本单位的是()A.质量千克B.能量焦耳C.电阻欧姆D.电荷量库仑解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发光强度、物质的量,对应的单位分别为米(m)、千克(kg)、秒(s)、开(K)、安(A)、坎(cd)、摩(mol),故选项A正确.答案:A3.测量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A.米尺、弹簧测力计、秒表B.量筒、天平、秒表C.米尺、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D.米尺、天平、秒表解析:因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而实验室中测量这三个基本量的仪器分别是米尺、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亦可测时间,故选D;弹簧测力计、量筒分别可测力、体积等导出物理量,故选项A、B、C均错误.答案:D4.芳芳同学解题时,得到某物理量A的表达式为A=4π2T2L,其中L为长度,T为时间,则可知物理量A的单位为()A.m B.m/sC.m/s2D.m3/s2答案:C5.(多选)用国际单位制验证下列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 A.x=at(x为位移、a为加速度、t为时间)B.a=μg(a为加速度、μ为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C.F=m vR(F为作用力、m为质量、v为速度、R为半径)D.v=gR(v为速度、R为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解析:将等式两边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代入后进行单位运算,经运算可知B、D可能正确.答案:BD6、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力学中,力是基本概念,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力学单位中的基本单位B.因为力的单位是牛顿,而1 N=1 kg·m/s2,所以牛顿是导出单位C.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

4-4 力学单位制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4 力学单位制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4 力学单位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学目标】1.能识别基本量、基本单位、导出单位,了解单位制。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单位。

3.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计算和公式检验中的应用。

4.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以前的教材内容已经介绍了大量的力学量和单位,明确了这些力学量之间的物理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

通过单位制的建构过程使学生了解物理关系,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单位关系,加深对单位规定的认识;通过国际单位制的学习,认识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通过国际单位制在物理计算和公式检验中的两个具体应用,进一步拓展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大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物理量以及对应的单位;知道这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但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是零碎的;对物理量单位的规定较为困惑。

【教学重点】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应用。

【教学难点】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概念的建构。

【教学方法】本课以活动探究为主,配以导学单,结合问题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本节课流程设计: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知识梳理,分析归纳——例题分析,得出结论——应用拓展,回归情景,解决问题教学中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把复杂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思考分析。

【教学过程】【本课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单位制的分类和作用。

单位制往往不被同学们所重视,不少同学解题时恰恰是因为单位出差错,而使解题结果出错。

所以同学们要真正弄清单位制的作用,弄清物理公式和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物理计算时,先选定单位制,统一物理量的单位,然后正确运用公式,这样单位就不会出现错误。

力学单位制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力学单位制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物理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在牛顿运动定律部分出现,是因为从历史来看,经典力学的发展,各国科学家的交流合作,必然带来单位制的问题,以为什么同一物理量可能采用不同单位来计量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单位制的思考,通过介绍国际单位制,帮助学生形成对单位制系统、全面的认识。

力学单位制对于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准确使用和表示单位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几个基本量。

2、知道力学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可以从单位中推导出来。

3、知道国际单位制,认识到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了解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能在运算过程中规范使用物理单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后人认为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统一了度量衡的标准,即所谓车同轨书同文,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在科学研究方面,单位制的统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例如20世纪末美国曾发射一个火星探测器, 在设定环绕轨道半径时,个别人使用了英制单位,没有进行单位换算,导致探测器离火星过近, 温度过高而起火,随后脱离轨道坠入火星的大气层。

致使美国损失价值1.25亿美元的火星探测器。

思考与讨论:计量一头大象的质量时常用吨(t)做单位,但在计量人的质量时却用千克(kg)做单位。

自由落体加速度g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在初中学习时,g的单位曾用牛顿每千克(N/kg)。

这些单位的使用有什么规则吗?【问题探究1】基本单位类似于光的三原色,在单位制中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单位即基本量。

1.基本量:被选定的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单位的一些物理量。

如力学中有长度、质量、时间.2.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如长度的单位“米”、质量的单位“千克”、时间的单位“秒”等.3.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的单位“米每秒”、力的单位“牛顿”(千克米每二次方秒).例1:下列物理量既属于矢量,其单位又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质量B.位移C.时间D.力【问题探究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960年的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2.国际单位制(1)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质量(m)、时间(t)、电流(I)、热力学温度(T)、发光强度(I)、物质的量(n)七个量为基本量.(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长度l,单位:m;质量m,单位:kg;时间t,单位:s.例2: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米、牛顿、千克B.千克、焦耳、秒C.米、千克、秒D.米/秒2、千克、牛顿【问题探究3】单位制的应用1.简化计算过程的单位表达: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算过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判断比例系数的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根据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可判断公式中比例系数的单位。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44力学单位制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44力学单位制

一、教材分析《力学单位制》一节 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 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的第 4 节内容, 本节从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F ma 达式 = 出发, 探究物理量的单位, 然后引述各物理量单位必须使用统一的国际单位制,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探究、创新的思维能力。

由学生根据已学的物理量和日常生活中的事实, 体验数量后面必有单位, 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探究物理量单位如何确定及利用单位 制对一些问题进行判断。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 1N 的定义,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关系式是如何从 F=kma变成 F=kma 的。

2.知道基本量及其它们的基本单位。

3.通过物理量的定义和推导过程掌握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4.理解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探究、实验感悟、分组讨论、恰当地引导和质疑,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 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国际单位制难点: 单位制的应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验感悟法新课程理念: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应用-----发展的全过程, 揭示知识创造与创新的客观规律, 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态势。

本节课可以设计 小实验让学生感悟物理单位,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情境激趣法建构主义强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 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书本知识, 而是创设“情境”、促成“协作”、提供“会话”的平台和引导“意义 建构” , 所以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问题的情境, 如利用“因单位失误而导致的事故”引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在意境中 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 4.4力学单位制 教学设计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 4.4力学单位制 教学设计

4.力学单位制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制(SI),知道力学基本量、基本单位和力学导出量、导出单位。

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质量(m)、长度(L)、时间(t),以及三个基本单位千克(kg)、米(m)、秒(s)。

3、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能通过物理量的定义和推导过程掌握各个物理量的国际制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物理量及其单位,基本量、基本单位和导出量、导出单位,认识到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掌握国际单位制的应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简化物理解题过程中的书写表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运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注意科学研究学习中逐步习惯国际单位制的应用,并在记录、表达、和计算中规范使用。

★教学重点认识到国际单位制的意义和作用,弄清楚物理公式和物理量单位的相互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在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即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国际单位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教师设问、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讨论、交流,通过课堂训练掌握力学国际单位制的应用。

★学情分析:高一大部分学生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但深度和广度不够,要加强训练。

近三分之一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态度不够端正,没有明确目的。

二、六班课堂较沉闷,发言不够积极,一、五班层次较高,高校课堂。

因已有初中物理概念基础,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较为熟悉,易于开展本节课【力学单位制】的教学,还需要加强训练,巩固概念,理解规律。

★课型及课时安排新授概念课 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展示板。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同学们好,大家听说过“半斤八两”这个俗语吗?有什么意思和来历吗?学生活动:积极查阅、交流,踊跃回答:表示相差无几、不相上下,一般贬义用法,意近“一丘之貉”;因为古衡器一斤分为十六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力学单位制
一、教材分析
《力学单位制》一节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4节内容,本节从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ma出发,探究物理量的单位,然后引述各物理量单位必须使用统一的国际单位制,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探究、创新的思维能力。

由学生根据已学的物理量和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体验数量后面必有单位,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探究物理量单位如何确定及利用单位制对一些问题进行判断。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1N的定义,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关系式是如何从F=kma 变成F=kma的。

2、知道基本量及其它们的基本单位。

3、通过物理量的定义和推导过程掌握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4、理解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论探究、实验感悟、分组讨论、恰当地引导和质疑,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
惯;让学生领略物理概念严谨、系统、实用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际单位制
难点:单位制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实验感悟法
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应用-----发展的全过程,揭示知识创造与创新的客观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态势。

本节课可以设计小实验让学生感悟物理单位,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情境激趣法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创设“情境”、促成“协作”、提供“会话”的平台和引导“意义建构”,所以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问题的情境,如利用“因单位失误而导致的事故”引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
利用电子白板软件的图形移动、匹配等功能,利用传感器元件,使学生从感官上加深对单位制的理解。

教学用具:弹簧秤、钩码、天平、刻度尺、秒表、电源、滑动变阻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