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教学内容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作业指导书一、执行标准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时,本方法不适用。
三、测定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四、仪器设备1、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2、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孔径流量计;(1)大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0.7~1.4m3/min;流量分辨率0.01m3/min;精度优于2%。
(2)中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70~160m3/min;流量分辨率1L/min;精度优于2%。
4、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5、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6、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7、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8、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u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9、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
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目栏。
10、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整不受折状态。
11、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
12、天平:(1)总悬浮颗粒物大盘天平: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以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和,包括粉尘、烟雾、颗粒状气溶胶等。
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一、测定方法步骤1. 准备好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取样器、玻璃纤维滤膜、称量天平、烘箱等。
2.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取样点和取样时间。
一般来说,应选择典型的环境空气污染源附近的取样点,并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进行连续取样,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 安装好取样器,并将玻璃纤维滤膜放置在取样器中。
4. 开始取样,通常取样时间为24小时。
在取样期间,应注意保持取样器的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外部因素对取样结果的影响。
5. 取样结束后,将玻璃纤维滤膜取出,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以便后续的称量和分析。
6. 将干燥的滤膜放入烘箱中加热,使其完全干燥。
7. 使用精密电子天平称量滤膜的质量。
在称量前后要进行校准,确保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8. 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将滤膜的质量减去滤膜本身的质量,即可得到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二、测定原理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进行的。
在取样过程中,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被吸附在滤膜上,形成了一层颗粒物的沉积物。
通过称量滤膜的质量的变化,可以间接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取样和称量时,应避免外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称量滤膜前后要进行校准,以减小称量误差。
2. 在取样期间,应妥善保管取样器,防止被污染或损坏。
同时,要确保取样器的密封性能良好,避免颗粒物的外部污染。
3. 在进行测定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防止误差的产生。
例如,在称量滤膜时,要避免手部的直接接触,以免对滤膜产生污染或损坏。
四、总结通过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5432-1995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5432-1995分析采样适用范围大流量或中流量仪器采集空气中TSP检出限0.001mg/m³采样仪器中流量大流量孔口流量计中流量孔口流量计:70-160L/min,进度±2%,分辨率1L/min 大流量孔口流量计:0.7-1.4m³/min,精度±2%,分辨率0.01m³/min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抽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采样分析仪器恒温恒湿箱:15-30℃可调,精度±1℃;相对湿度控制在50±5%,可连续工作分析步骤分析天平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重范围≥10g,感量1mg,标准差≤2mg 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重范围≥10g,感量0.1mg,标准差≤0.2mg采样后的滤膜在恒温恒湿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的温度、湿度,平衡24h。
称量平衡后的滤膜,记下滤膜重量W1,滤膜增重,大流量滤膜不少于100mg,中流量滤膜不少于10mg计算滤膜恒重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平衡温度取15-30℃中任一点,记录平衡温度与湿度。
称重平衡后的滤膜,记下滤膜重量W0方法再现性2台TSP采样器,安放位置不大于4m、不少于2m时,同时采样测定TSP含量,相对偏差不大于15%滤膜恒重打开采样头顶盖,去除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去采样头内及滤膜夹的灰尘恒重过的滤膜毛面向上,安放好滤膜,对正,拧紧,使之不漏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设置采样时间,即可开始采样样品采集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滤膜袋中。
取滤膜时,如发现滤膜损坏或滤膜上的尘边缘轮廓不清,滤膜安装歪斜,说明漏气,则本次采样作废,重新采样。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佚名文章网络点击数:221更新时间:2008-3-24GB/T15432-19951995-3-25 1995-8-1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合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本方法不适用。
2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3仪器和材料3.1大流量或xx流量采样器:应按HYQ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 2xx流量计:3.2.1大流量xx流量计:量程0.7~1.4m3/min;流量分辨率0.01m3/min;精度优于±2%。
3.2.2xx流量xx流量计:量程70~160L/min;流量分辨率1 L/min;精度优于±2%。
3.3 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3.4 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3.5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3.6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3.7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3.8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
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栏目。
3.9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
3.10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以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和测定过程。
一、引言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可见颗粒物和细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测定环境空气中的TSP浓度是必要的。
二、测定方法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环境空气中TSP浓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捕集到滤膜上,然后将滤膜称重,计算出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测定点位,安装好采样设备并校准。
2. 采样:将预先准备好的滤膜安装在采样器上,打开采样器开始采样,一般采样时间为24小时。
3. 滤膜处理:采样结束后,将滤膜取下,放置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等待静置,以消除静电等影响。
4. 称重:使用精密天平将滤膜进行称重,记录下质量值。
5. 计算:根据测定时间和滤膜的有效面积,计算出单位体积的颗粒物质量。
6.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得出空气中TSP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1.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采样器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不准确。
2. 在滤膜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手指直接接触滤膜,以免污染样品。
3. 在称重过程中,要保持天平的准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干扰称重结果。
4. 在数据分析中,应注意对测定结果的合理解释和评价,避免片面或错误的结论。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TSP的浓度,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用于评价空气质量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同时,这种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的监测工作。
六、结论重量法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测定环境空气中TSP浓度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实验步骤和仪器设备的选择,可以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为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七、展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要求越来越高。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作业指导书一、执行标准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测限为0.001mg/m膜阻力大于10kPa时,本方法不适用。
三、测定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四、仪器设备、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1.2、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孔径流量计;3/min;流量分~1.4m(1)大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0.73/min;精度优于20.01m辨率%。
3/min160m;流量分)中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70~2(辨率1L/min;精度优于2%。
4、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5、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6、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7、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8、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u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化的空气5h1cm9、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
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目栏。
.10、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整不受折状态。
11、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
12、天平:(1)总悬浮颗粒物大盘天平: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方法原理 (1)5试剂和材料 (2)6仪器和设备 (2)7样品 (2)8分析步骤 (3)9结果计算与表示 (3)10精密度 (4)1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附录A(资料性附录)采样器流量检查校准方法 (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与《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三章内容。
——细化分解样品、分析步骤、结果与计算三章内容,增加对样品保存的规定。
——修改该方法检出限的规定,明确检出限的测定条件。
——加严对天平精度的要求。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在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实施中停止执行。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北京鹏宇昌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廊坊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西宁市环境监测站、青岛崂山应用技术研究所和青岛容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虹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手工测定,同时适用于无组织排放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手工测定。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以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重量法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包括测定原理、实施步骤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等。
一、测定原理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量,包括颗粒物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
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沉降在过滤器上,再通过称重的方式测定颗粒物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二、实施步骤1. 准备工作:选取适用的采样器和过滤器,并进行预处理,确保过滤器的质量稳定。
2. 采样:将所选采样器安装在采样点上,使其与环境空气充分接触,采集一定时间的空气样品。
3. 过滤: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通过预处理过的过滤器,使颗粒物沉积在过滤器上。
4. 干燥:将过滤器放置在恒温恒湿条件下,使其彻底干燥,以去除水分的影响。
5. 称重:使用精密电子天平,对干燥后的过滤器进行称重,记录下颗粒物的质量。
6. 计算:根据过滤器的质量和采样时间,计算出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1. 过滤器选择:不同类型的颗粒物对过滤器的选择有一定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过滤器材料和孔径大小。
2. 干燥过程:干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颗粒物质量的损失或水分残留的情况,需要采取合适的干燥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采样时间:采样时间的长短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在保证充分采样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采样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 精密度和准确度:重量法在测定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时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5. 自动化技术:目前,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存在工作量大、操作难度高等问题,可以引入自动化技术,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重量法是测定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将颗粒物沉降在过滤器上,并通过称重的方式测定颗粒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 B T15432-1995)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 221 更新时间:2008-3-24
GB/T15432-1995
1995-3-25 1995-8-1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合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本方法不适用。
2 原理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3仪器和材料
3.1 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 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 2 孔口流量计:
3.2.1 大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0.7~1.4m3/min;流量分辨率0.01m3/min;精度优于±2%。
3.2.2 中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70~160L/min;流量分辨率1 L/min;精度优于±2%。
3.3 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3.4 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3.5 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3.6 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3.7 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 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3.8 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
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栏目。
3.9 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
3.10 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
3.11 天平:
3.11.1 总悬浮颗粒物大盘天平: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
称量范围≥10g;感量1mg;再现性(标准差)≤2mg。
3.11.2 分析天平:用于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量。
称量范围≥10g;感量0.1 mg;再现性(标准
差)≤0.2mg。
4 采样器的流量校准
4.1 新购置或维修后的采样器在启用前,需进行流量校准;正常使用的采样器每月需进行一次流量校准。
4.2 流量校准步骤:
4.2.1 计算采样器工作点的流量:
采样器应工作在规定的采气流量下,该流量称为采样器的工作点。
在正式采样前,需调整采样器,使其工作在正确的工作点上,按下述步骤进行:
采样器采样口的抽气速度W为0.3m/s。
大流量采样器的工作点流量QH(m3/min)为
QH=1.05 (1)
中流量采样器的工作点流量QM(L/min)为
QM=60 000W ×A (2)
式中:A——采样器采样口截面积,m2。
将QH或QM计算值换算成标况下的流量QHN (m3/min)或QMN (L/min)
QHN=(QHPTN)/(TPN) (3)
QMN=(QMPTN)/(TPN) (4)
log10P=log10101.3—h18 400 (5)
式中:T——测试现场月平均温度,K;
PN——标况压力,101.3kPa;
TN——标况温度,273K;
P——测试现场平均大气压,kPa;
h——测试现场海拔高度,m。
将式(6)中QN用QHN或QMN代入,求出修正项Y,再按式(7)计算△H(Pa)
Y=BQN+A (6)
式中斜率B和截距A由孔口流量计的标定部门给出。
△H=(Y2pNT)/(PTN) (7)
4.2.2 采样器工作点流量的校准:
打开采样头的采样盖,按正常采样位置,放一张干净的采样滤膜,将孔口流量计的接口与采样头密封连接。
孔口流量计的取压口接好压差计。
接通电源,开启采样器,待工作正常后,调节采样器流量,使孔口流量计压差值达到式(7)计算的△H 值。
校准流量时,要确保气路密封连接,流量校准后,如发现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或滤膜安装歪斜等情况,可能造成漏气,应重新进行校准。
校准合格的采样器,即可用于采样,不得再改动调节器状态。
5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测试
5.1 滤膜准备
5.1.1 每张滤膜均需用X光看片机进行检查,不得有针孔或任何缺陷。
在选中的滤膜光滑表面的两个对角上打印编号。
滤膜袋上打印同样编号备用。
5.1.2 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平衡温度取15~30℃中任一点,记录下平衡温度与湿度。
5.1.3 在上述平衡条件下称量滤膜,大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1 mg,中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0.1 mg。
记录下滤膜重量W0(g)。
5.1.4 称量好的滤膜平展地放在滤膜保存盒中,采样前不得将滤膜弯曲或折叠。
5.2 安放滤膜及采样
5.2.1 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
用清洁干布擦去采样头内及滤膜夹的灰尘。
5.2.2 将已编号并称量过的滤膜绒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
拧紧,使不漏气。
安好采样头顶盖,按照采样器使用说明,设置采样时间,即可启动采样。
5.2.3 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袋中。
取滤膜时,如发现滤膜损坏,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滤膜安装歪斜(说明漏气),则本次采样作废,需重新采样。
5.3 尘膜的平衡及称量
5.3.1 尘膜在恒温恒湿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的温度、湿度,平衡24h。
5.3,2 在上述平衡条件下称量滤膜,大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1 mg,中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0.1mg。
记录下滤膜重量W1(g)。
滤膜增重,大流量滤膜不小于100mg,中流量滤膜不小于10mg。
5.4 计算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μg/m3)=K×(W1-W0)/QN×t (8)
式中:t——累积采样时间,min;
QN——采样器平均抽气流量,即式(3)或式(4)QHN或QMN的计算值;
K——常数,大流量采样器K=1×106;中流量采样器K=1×109。
6测试方法的再现性
当两台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安放位置相距不大于4m、不少于2m时,同时采样测定总悬浮颗粒物含量,相对偏差不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