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排比和层递两种辞格的异同
2022年潍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潍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是____。
(2).舌尖后、清、擦音是______。
(3).舌尖中、浊、边音是______。
(4).舌尖后、浊、擦音是______。
(5).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是______。
2、轻声音节的音高通常受前一字调的影响,在阳平字后时,用五度标调符号表示为______。
3、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看,“语言、思想、生产”属于______式合成词,“晴天、网购、开水”属于______式合成词。
4、从构词位置来看,“阿婆、阿姨”中的“阿”,“杯子、包子”中的“子”,“糊里糊涂、傻里傻气”中的“里”都是______语素。
5、从汉字结构看,“女”是______字,“好”是______字6、“六书”之中真正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假借、转注都不是造字的方法,而是______。
7、_____和句法层次的不同是同一句法结构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
8、句子结构常见的错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句式杂糅四种。
9、联想电脑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釆用了______ 的修辞手法。
10、古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现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
二、判断题11、zhi、chi、shi等音节的韵母应归入开口呼。
()12、“天”和“田”不同音,主要是音质不同。
()13、独体字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14、《说文解字》最早采用部首给汉字归部,将汉字归为214部。
()15、定语是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
()16、动词加动词可以构成述宾短语。
()17、词典一般只能收录词,不收大于词的单位。
()18、“怪可怜的”和“别怪他”,前后两个“怪”是多义词。
()19、壮语是一种方言。
()20、蒙古语属于印欧语系()三、选择题21、普通话能作韵尾的元音是()。
现代汉语作业参考答案参考

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区别词的一组是(D)A.煞白、干净B.老实、马虎C.个别、伟大D.军用、彩色2、后、半高、圆唇舌面元音是(D)A.aB.eC.uD.o3、下面哪一组是借形的外来词语(B)A.IT、啤酒B.DVD、景气C.法西斯、逻辑D.卡宾枪、芭蕾4、下列句子有了暗喻修辞格的是(B)A.每朵花就像一张张笑脸。
B.头上的长发变成了一座富士山。
C.我们主张打落水狗。
D.敌人像落水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
5、下面哪一条不是名词的语法特征(A)。
A.大多可以重叠B.可以作宾语C.可以作主语D.大多可以与数量词语组合6、下面哪一组是古词语(C)A.妃子、幌子B.举人、官僚C.监生、员外D.陛下、悄然7、下面含有“的”字短语的是(A)A.他喜欢吃肥的。
B.他说的过程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
C.他什么东西都吃。
D.这东西的确不能吃。
8、下列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A)。
A.火红、喷香B.仔细、果断C.深入、切身D.干净、高等9、下面是存现句的是(D)A.钱攥在他手里。
B.有一个人在门外台阶上坐着。
C.钱在他手里攥着。
D.门外台阶上坐着一个人。
10、下面哪一组是单纯词(C)A.哥哥、蝈蝈B.舞蹈、圣经C.犹豫、坦克D.阿姨、姐姐11、下面属于双宾语结构的是(A)A.他借给我十块钱B.他借了我的钱C.钱是他借给我的D.他向我借钱12、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最大区别是(B)。
A.表音节不表音素B.表意C.不连写D.平面型13、“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是(C)A.递进关系复句B.选择关系复句C.解说关系复句D.因果关系复句14、下面哪一个字的韵母是中响的复韵母(B)A.但B.条C.买D.学15、“这张桌子三条腿”是(C)。
A.动词谓语句B.形容词谓语句C.名词谓语句D.主谓谓语句16、下列运用了仿词修辞手法的是(B)A.许多代表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B.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
对偶排比层递的区别

对偶排比层递的区别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对偶、排比、层递的区别1、排比与对偶的区别①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的平行排列,对偶只限于两个句子。
排比的形式不如对偶严格。
排比的各个句子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
②排比往往运用相同的词语;对偶的两个句子字数必须相等,而且忌用相同的词语。
对偶的两句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相应的词词性相同;排比则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关的内容。
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对偶;“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是排比。
2、层递和排比的区别①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的结构往往相同或相似,常用相同的词语。
②层递在内容上是递升或递降的,具有等次性(级差性),事物之间是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排比的内容是并列的,构成排比的内容是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相关的问题。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里的“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队,为了战斗的胜利……”有的单说它是排比,有的单说它属层第,实际上它是两种修辞手法的兼用。
因为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内容,它们的关系也是并列的,上面的句式就具备了这一点。
层第虽然也具有排比这一特点,而层第与排比的区别就在于在内容上反映客观事物的递升与递降形式。
如句式里从班到潜伏队到整个战斗队(这里对战斗队予以伏笔了)。
它是一种从小到大的递升形式。
就排比而言,三个“为了”就能足以证实了。
同时,三个“为了”除了结构相似之外,语势得到了增强、情感也得到了加深,这也是排比与层第区分的第二种方法。
又如:吃饱了的虾,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休息。
它虽具备结构相似这一点,但连续用上几个有的没能使语气得到增强,也没能让情感得到加深,更没有递升与递降的形式出现,所以他不能纳入层第的范畴。
试比较排比和层递两种辞格的异同 (2)

试比较排比和层递两种辞格的异同引言辞格也称为“修辞格”、“修辞方式”,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
是一种能在语境里巧妙运用语言而构成的特有模式。
排比和层递分别是其中的分类。
下面来论述一下二者的关系。
1 、定义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来,是内容和语势增强。
比较明显的例子有:走进展厅,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珊瑚,它们有的形似鹿角,有的状如树枝,有的好比象牙雕出的松塔,还有的犹如白雪皑皑的山脉。
而层递则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
如:他的家业就这样变小,变作没有,而且负了债。
从定义可以明显看出,排比和层递都是由很多短句构成的长句,通过短句间的不同关系能够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增强感情的抒发。
而区别就在于排比的短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他们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通过并列排列起来。
层递中的短句则是以事物逻辑关系或是递增或是递减排列起来的,步步推进,从而达到使人们的认识层层神话,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的效果。
2 、类型分析排比的可分为句子排比和句法成分排比两类。
句子排比是指单句和复句(包括分句)并列构成排比。
例如:为了天空更加湛蓝,为了树木更加葱郁,为了河水更加清澈,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这是分句的排比)党啊,亲爱的妈妈,您是东方升起的一轮朝霞,晨曦中我们沐浴着您明媚的霞光;您是一缕春风,轻轻地吹拂着神州每一寸土地;您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不断前行;您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幸福成长。
(这是分句组)句法成分一般来说都能够用来排比。
如:傍晚漫步在小路上,静谧的树林,美丽的晚霞,清澈的河水,这是最美丽的风景。
(主语的排比)在小河两岸是满眼的鲜花,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空中的太阳那么绚丽,像雨后的彩虹那么缤纷。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5——层递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5——层递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5——层递山原鹿
初中生应掌握和了解的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5——层递
修辞方法即修辞格,它是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结构方式,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逐渐定型化的语言格式。
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子的调整上。
它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必须用得恰当、贴切,否则将有损句子乃至文章的表情达意。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初中生应了解的修辞方法:借代、对比、双关、反语、引用、互文、层递、顶真、回环、通感。
十五、层递
(1)概念:层递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的一种修辞方法。
(2)层递的类别:
递升。
按照事物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去排列。
例如: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递降。
按照事物的变化,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高到低……去排列。
例如: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
数学的皇冠是数论。
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3)层递的作用:
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
(4)层递与排比的区别:
层递着眼于内容上具有等次性(级差性),构成层递的几个语句在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的;
排比主要着眼于内容上的平列性,构成排比的内容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相关的几个问题。
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
排比在结构上必须相同或相似,往往要用相同的词语。
排比,层递的联系和区别及修辞效果

排比,层递的联系和区别及修辞效果排比,层递的联系和区别及修辞效果层递和排比的区别层递和排比往往都由三项以上构成,各句之间往往都有共同的词语,两种修辞方式十分相似。
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其区别主要表现在:1、二者的表达内容不同。
层递叙述或者说明的各项事物,在内容的排列上时逐层递升或递降的,各项内容具有层级性,呈纵式阶梯关系;而排比所叙述或说明的各项则是相关相似的几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是横式并列关系,没有明显的层级性。
2、形式不同。
层递不要求结构形式的相同或相似,也不必一定使用提挈语;而排比的结构必须相同或相似,不相似的要用提挈语串联起来。
3、修辞作用不同。
层递的作用是使语言产生层级美,增强语句的深刻性;而排比的作用在于增强语势,加强节奏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着重点不同。
层递着重于内容意义关系的特点,而排比着重于结构形式的特点。
5、层递的内容可以用排比的形式表达,但排比不一定有层递的内容。
如果从句式结构上看是排比,从内容上看又有明显的递升或递降关系的,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排比兼层递。
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排比的作用: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层递法是把要表达的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轻重、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的写法。
由於作者层层递接,读者层层跟随,因而引人入胜。
如是叙事,条理清楚;如是说理,说服力犟;如是抒情,易生感染效果。
层递和排比的区别层递和排比往往都由三项以上构成,各句之间往往都有共同的词语,两种修辞方式十分相似。
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其区别主要表现在:1、二者的表达内容不同。
层递叙述或者说明的各项事物,在内容的排列上时逐层递升或递降的,各项内容具有层级性,呈纵式阶梯关系;而排比所叙述或说明的各项则是相关相似的几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是横式并列关系,没有明显的层级性。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修辞”思考和练习四一、分析下列各句中的比喻,说明各是哪种类型,它们的修辞效果如何。
①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
这句的比喻是明喻,喻词“像”的前后有本体和喻体。
本句是想把“人需要真理”本(体)这个比较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些、具体些、形象些,使人容易理解,并加深印象。
②波浪“哗哗啦啦”有节奏地打着船舷,溅起千百朵璀璨的水花,恰似撒下一把晶莹的珍珠。
这句的比喻是明喻。
“似”是喻词。
用“珍珠” 比喻“水花”,使“水花”更加形象生动,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③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果。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暗喻。
首先从总体上来比,用喻词“是”把“生命”本(体)比作树(喻体);接着根据“树”的特点,又从四个方面作比:用四个喻词“是”育接联系四个本体和四个喻体。
全句通过“树”的各部分的特点,把一个人的“成功”过程,具体而形象地描绘出来厂,表达效果非常突出。
④树影再长也离不开树根,雁飞再远也忘不了故乡,人走天边也怀念祖国。
这句用的是没有喻词的比喻。
第一二两分句是喻体,第三分句是本体。
喻体和本体排列成结构相似、互相映衬的并列句式,有突出本体、使人印象深刻的作用。
有人称这种比喻为引喻。
⑤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头上,要抬头看了。
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在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
这是明喻,“瀑布”是本体,“好像”是喻词,“天蒙蒙亮的辰光正在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是连用的两个喻体,作者意在描写,把瀑布的奇景说成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在下急雨”,进而又像“银箭直射而下”,是为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三、就下面两句进行比较,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在哪里。
①满天的阳光,一川的翡翠雕刻似的大瓜,一个个大如斗。
②沙家店一战,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一败涂地,再也不敢恋战,只有夹着尾巴冒死南逃了。
例①有两处比喻,例②是比拟(拟物)。
《现代汉语模拟试题》汉语言文学专业

《现代汉语模拟试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模拟题(A)一、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括号内,多选、少选都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各题的声母都是舌面前音的是()A.咱、家、喊 B。
枝、棋、想 C.机、强、洗D.赶、坎、河E.此、三、人2、下列各题的韵母的韵腹都是后元音的是()A.肚、扣 B。
怕、港 C.给、克D.端、爱E。
饿、鸭3、“一心一意”中两个“一”的调值分别是()A.55、55 B。
51、51 C.51、35D.35、51 E。
21、514、下列各组汉字中,第三笔笔画相同的是()A.义、叉 B.义、丹 C.叉、丹D。
母、丹E.母、叉5、下列汉字通过换用简单符号简化而来的是()A.声 B。
库 C.汉D.赵E.窜6、下列各组语素,都是成词语素的是( )A.丰、分 B。
又、了(le) C。
吧、好D。
语、奋E。
不、跳7、下列各组中属于动词的重叠的是( )A.妺妺、皑皑 B。
试试、考虑考虑 C.干净干净、红红火火D.绿油油、狠狠E。
调查调查、跑跑8、下列各题的声母都是零声母的是()A.我、英 B.鱼、恶 C.啊、姨D.二、艾E.丈、真9、下列各题中的“的”是语气词的是()A.这样做是不行的。
B.小王是我们班的。
C。
他会这样说的。
D.这是他的. E.站岗的在前方。
10、在意义类型看,下列各题的主语是受事主语的是()A.碗盛了饭 B.车里坐满了人 C。
信写好了D。
张老师教数学E.老王骄傲起来。
11、下列各题是主谓谓语句的是( )A.今天我有事要做。
B。
一句话他都不说。
C.这些书你拿回去。
D。
这部电影我挺喜欢E.这个人我也认识他。
12‘‘.他给地主老财背水,给自己背来的是穷困和饥饿'这句话的辞格是()A.排比 B。
顶真 C。
回环 D仿词 E拈连二分析题(28分)(一)分析下列各个汉字的音节结构:(4分)酝酿选退(二)辨析下列一组同义词(4分)结果-后果—成果(三) 指出下列各词的结构类型(4分)阿爸卧铺纸张就义(四)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多义短语作多种分析(10分)1、把刚寄来的衣服全卖了钱2、表扬经理的建议3、命令小王去杭州采购(五)分析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比较排比和层递两种辞格的异同
引言
辞格也称为“修辞格”、“修辞方式”,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
是一种能在语境里巧妙运用语言而构成的特有模式。
排比和层递分别是其中的分类。
下面来论述一下二者的关系。
1 、定义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来,是内容和语势增强。
比较明显的例子有:
走进展厅,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珊瑚,它们有的形似鹿角,有的状如树枝,有的好比象牙雕出的松塔,还有的犹如白雪皑皑的山脉。
而层递则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
如:他的家业就这样变小,变作没有,而且负了债。
从定义可以明显看出,排比和层递都是由很多短句构成的长句,通过短句间的不同关系能够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增强感情的抒发。
而区别就在于排比的短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他们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通过并列排列起来。
层递中的短句则是以事物逻辑关系或是递增或是递减排列起来的,步步推进,从而达到使人们的认识层层神话,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的效果。
2 、类型分析
排比的可分为句子排比和句法成分排比两类。
句子排比是指单句和复句(包括分句)并列构成排比。
例如:
为了天空更加湛蓝,为了树木更加葱郁,为了河水更加清澈,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这是分句的排比)
党啊,亲爱的妈妈,您是东方升起的一轮朝霞,晨曦中我们沐浴着您明媚的霞光;您是一缕春风,轻轻地吹拂着神州每一寸土地;您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不断前行;您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幸福成长。
(这是分句组)
句法成分一般来说都能够用来排比。
如:
傍晚漫步在小路上,静谧的树林,美丽的晚霞,清澈的河水,这是最美丽的风景。
(主语的排比)
在小河两岸是满眼的鲜花,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空中的太阳那么绚丽,像雨后的彩虹那么缤纷。
(谓语的排比)
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
(宾语的排比)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枕的民族英雄。
(定语的排比)
入夜,用眼望去,数十里烈焰飞腾,火龙翻滚,映得满天红,满山红,满江红。
(补语的排比)
层递可以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
递升是按着事物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等等去排列。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十分简单但是寓意深刻。
他强调一个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它可以是表达任何事物,表示事物由少到多,步步递升。
再如:
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至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这句话中的数量从少到多,逐渐递升。
并且通过使用夸张,使一根火柴的作用达到了顶点。
下面是递降。
即按着事物的变化,由大到小,有多到少,由高到低等去排列。
如: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这也是句很有名的话,出自《大学》。
这句话正好是从大到小,由表及里,仔细阐述了得天下者所需要的准备。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
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
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
又如: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这句话中的“祖国”、“北方”、“小兴安岭”、“森林”和“花园”、“腊梅”、“花”、“蕊”,交叉配合,从大到小,有条不紊,而且运用了比喻描绘了祖国的秀丽可爱。
通过对二者基本类型的对比分析能看出,排比和层递都是能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抒发情感。
不同的是,排比的种类在于构成排比的短句成分,依此划分为句子和句法成分,句子成分又有主语、谓语、宾语等多种成分的划分。
而层递则是从内容入手根据短句的逻辑关系分为递升和递降,并且只能分为这两种,因为逻辑关系没有别的类别。
较容易判断。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排比都是三项或更多项排列联用。
排比能突出文章的重心,周密的说明复杂的事理,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因此需要我们在创造排比句的时候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的拼凑排比的形式。
排比句有的是多项全举;有的是在多项之中举其要者,留有弦外之音,启发读者深思。
这种多项举其要的排比,句尾用省略号。
如:
如果让我形容童年趣事的话,我会把它比喻成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盒子,一个装着许多秘密的盒子;一个葡萄架,一个长满了数不清葡萄的葡萄架......
另外,我们还需要准确适用提示语,这能提高表达效果。
如:
我们搞社会主义,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宽阔的胸怀,没有自我牺牲精神,怎么行呢?
对于层递的运用则需要让事物按着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依次排列。
语言一环扣一环,内容一步紧一步;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入,印象逐渐深化。
所以由此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构造排比句时需要联想能切合句子本身的语句,切忌生搬硬套,有的时候也需要突出重点,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
层递同样需要符合句子本身,尤其更注重逻辑关系,在构造是首先要考虑能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结语
排比和层递的异同可以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总结来说,层递具有等级性,强调句子的逻辑关系,而排比强调构成分句语意相同或相近,具有平行性;为了结构整齐美观,排比往往采用相同的词语,使得读起来郎朗上口,而层递出于逻辑关系考虑必须使用递增或递减的词语,不可能出现相同的情况,这是又一大区别。
仔细研究排比和层递的异同点能让我们更形象深刻的认识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不但对我们更熟悉的运用这些修辞格有益,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运用修辞格,还能增进我们对现代汉语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四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