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强化练习《二次函数综合题》(整理含答案)
中考数学模拟题汇总《二次函数的综合》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模拟题汇总《二次函数的综合》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一、综合题1.某商店销售一种销售成本为40元/件的商品,销售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的销量y(件)与当天的销售单价x(元/件)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并且当x=20时,y=1000,当x=25时,y=950.(1)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商店销售该商品每天获得的最大利润;(3)如果该商店要使每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13750元,且每天的总成本不超过20000元,那么销售单价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0),在第一象限内与直线y=x 2.如(图1),已知经过原点的抛物线y=ax2+bx与x轴交于另一点A( 32交于点B(2,t)(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OB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C,点C到直线OB的距离为√2,求点C的坐标;(3)如(图2),若点M在抛物线上,且∠MBO=∠ABO,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得△POC ∽△MOB?若存在,求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二次函数y=ax2-6ax+4a+3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A,点B是x轴上一点,其坐标为(1,0),连接AB,tan∠ABO=2.(1)则点A的坐标为,a= ;(2)过点A作AB的垂线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另一点C,求点C的坐标;(3)连接BC,过点A作直线l交线段BC于点P,设点B、点C到l的距离分别为d1、d2,求d1+d2的最大值.4.如图正方形ABCD,点P,Q,R,S分别在AB,BC,CD,DA上,且BQ=2AP,CR=3AP,DS=4AP(1)若正方形边长为4,则当AP为何值时,四边形PQRS的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一半(2)若正方形边长为a(a为常数),则当AP为何值时,四边形PQRS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面积. 5.如图1,在Rt△ABC中,∠ABC=90°,∠C=30°,BC=12,D是BC的中点经过A,B,D的O交AC于E 点.(1)求AE的长.(2)当点P从点A匀速运动到点E时,点Q恰好从点C匀速运动点B.记AP=x,BQ=y.①求y关于x的表达式.②连结PQ,当△PQC的面积最大时,求x的值.(3)如图2,连结BE,BP,延长BP交⊙O于点F,连结FE.当EF与△BDE中的某一边相等时,求四边形BDEF 的面积.6.如图,抛物线y =﹣13x 2+13x +4交x 轴于A ,B 两点(点B 在A 的右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点P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 的横坐标为m ,过点P 作PM ⊥x 轴,垂足为点M ,PM 交BC 于点Q.(1)求A 、B 两点坐标;(2)过点P 作PN 上BC ,垂足为点N ,请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N 的长,并求出当m 为何值时PN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试探究点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 ,使得以A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二次函数L 1:y=ax 2-2ax+a+3(a >0)和二次函数L 2:y=-a (x+1)2+1(a >0)图象的顶点分别为M ,N ,与y 轴分别交于点E ,F .(1)函数y=ax 2-2ax+a+3(a >0)的最小值为 ,当二次函数L 1,L 2的y 值同时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时,x 的取值范围是(2)当EF=MN 时,求a 的值,并判断四边形ENFM 的形状(直接写出,不必证明).(3)若二次函数L 2的图象与x 轴的右交点为A (m ,0),当△AMN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方程-a (x+1)2+1=0的解.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bx +c (b ,c 为常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1,0),B 两点,与y轴交于点C,当x=−3时,函数有最大值.2(1)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在y轴上,使得∠MBC=15°,求点M的坐标;(3)若点P(x1,m)与点Q(x2,m)在抛物线上,且x1<x2,PQ=n,求证:x22−2x2=x12−4n+3.9.如图,已知抛物线y=x2﹣(m+3)x+9的顶点C在x轴正半轴上,一次函数y=x+3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与x、y轴交于D、E两点.(1)求m的值.(2)求A、B两点的坐标.(3)点P(a,b)(﹣3<a<1)是抛物线上一点,当△PAB的面积是△ABC面积的2倍时,求a,b的值.10.若y是x的函数,h为常数(ℎ>0),若对于该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两点(x1,y1)、(x2,y2),当a≤x1≤b,a≤x2≤b(其中a、b为常数,a<b)时,总有|y1−y2|≤ℎ,就称此函数在a≤x≤b时为有界函数,其中满足条件的所有常数h的最小值,称为该函数在a≤x≤b时的界高.(1)函数:①y=2x,②y=1,③y=x2在−1≤x≤1时为有界函数的是:(填序号);x(2)若一次函数y=kx+2(k≠0),当a≤x≤b时为有界函数,且在此范围内的界高为b−a,请求出此一次函数解析式;(3)已知函数y=x2−2ax+5(a>1),当1≤x≤a+1时为有界函数,且此范围内的界高不大于4,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1.已知函数y=(n+1)x m+mx+1−n(m,n为实数).(1)当m,n取何值时,函数是二次函数.(2)若它是一个二次函数,假设n>−1,那么:①它一定经过哪个点?请说明理由.②若取该函数上横坐标满足x=2k(k为整数)的所有点,组成新函数y1.当x≥12时,y1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x=12时是函数最小值,求n满足的取值范围.12.如图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x+c(c>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 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E,若点B的坐标是(1,0),点D是该抛物线在第二象限图象上的一个动点。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专题训练-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专题训练-附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抛物线y=−2x2+3的顶点为().A.(0,3)B.(−2,3)C.(2,3)D.(0,−3)2.将抛物线y=4x2向上平移6个单位,再向右平移9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y=4(x+9)2+6B.y=4(x−9)2+6C.y=4(x+9)2−6D.y=4(x−9)2−63.一次函数y=ax+b(a≠0)与二次函数y=ax2+bx+c(a≠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2(a≠0),经过点P(m,12).当y≤−1时,x的取值范围为t−1≤x≤−3−t.则如下四个值中有可能为m的是()A.2 B.3 C.4 D.55.已二次函数y=mx2+(m−2)x+2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m=2B.抛物线的开口向上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当x=2时,函数有最小值26.已知二次函数y=(x−1)(x−2),若关于x的方程(x−1)(x−2)=m(m<0)的实数根为α,β,且α<β,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α<1,β<2B.1<α<β<2C.1<α<2<βD.α<1<β<27.小明在期末体育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路线呈抛物线形,若实心球运动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3)2+k,其中y是实心球飞行的高度,x是实心球飞行的水平距离,已知该同学出手点A的坐标为(0,−1916),则实心球飞行的水平距离OB的长度为()9A.7m B.7.5m C.8m D.8.5m8.如图,已知抛物线y =ax 2+bx+c (a ≠0)的对称轴为直线x =1,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4ac <b 2;②abc >0;③方程ax 2+bx+c =0的两个根是x 1=﹣1,x 2=3;④当x <0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⑤8a+c <0.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二、填空题9.若抛物线y =x 2−x +k 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则k 的值为 . 10.二次函数y =﹣3(x+1)2的最大值为 .11.若二次函数y =ax 2−bx −1的图象经过点(2,1),则2023−2a +b = .12.为执行国家药品降价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盒零售价由16元降为y 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x ,则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 .1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c 的图象过点(3,0),对称轴为直线x =1,则下列结论:①abc <0;②ax 2+bx+c =0的两个根是x 1=﹣1,x 2=3;③当x <1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④4a+2b+c <0. (填写序号).三、解答题14.已知二次函数y =14x 2+x .(1)确定该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2)当x 取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取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5.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3,0A ,对称轴是直线1x =.点()11,B n y -,()222,C n y +两点在抛物(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n 取何值时,12y y -取最大值.16.如图,交易会上主办方利用足够长的一段围墙,用围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空地,中间用围栏分割出2个小长方形展厅,并且在与墙平行的一边上各开了一扇宽为1.5m 的门,总共用去围栏36m .(1)若长方形展厅ABCD 的面积为290m ,求边AB 的长为多少米? (2)当边AB 的长为多少米时,长方形展厅ABCD 的面积最大?17.某商店以每顶60元的价格新进一批头盔,经市场调研发现,售价定为每顶100元时,每月可售出200顶为配合交管部门“一带(安全带)一盔(头盔)”整治活动,计划将头盔降价出售,经调查发现:每降价4元,每月可多售出40顶,设该商店降价后每个头盔的价格为元,每月销售的头盔数量为y 顶.(1)直接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该商店销售头盔每月的利润为w 元,求w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当x 取何值时,每月销售头盔的利润w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18.如图,抛物线252y ax bx =++与直线AB 交于点()51,0,4,2A B ⎛⎫- ⎪⎝⎭.点D 是直线AB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经过点D 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交直线AB 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是否存在以点,,,P Q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CD 为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A 2.B 3.D 4.A 5.D 6.B 7.C 8.B 9.14 10.0 11.202212.y =16x 2−32x +16 13.①②③14.(1)解:∵y =14x 2+x =14(x 2+4x)=14(x 2+4x +4−4)=14(x +2)2−1 ∴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2,−1),对称轴为直线x =−2 (2)解:∵对称轴为直线x =−2,抛物线开口朝上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15.(1)解:由题可得:09312b cb =++⎧⎪⎨-=⎪⎩,解得:23b c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解:∵点()11,B n y -,()223,C n y +两点在抛物线上∴()()22112134y n n n n =----=- ()()22223223348y n n n n =+-+-=+ ∴()22123123212y y n n n -=--=-++ ∵30-<∴当2n =-时12y y -取最大值.16.(1)解:设AB 的长为x 米,则()3632 1.5393BC x x =-+⨯=-米,根据题意得:()39390x x -=解得13x = 210x = 答:AB 的长为3或10米.(2)解:设AB 的长为x 米,则()393BC x =-米,长方形展厅ABCD 的面积为S 由题意可得()2213507393339324S x x x x x ⎛⎫=-=-+=--+ ⎪⎝⎭∴对称轴为132x = ∴当132AB =时,所围成的长方形展厅ABCD 的面积最大. 17.(1)解:;(2)解:由题知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3)解:抛物线开口向下 又当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9000.即当元,每月销售头盔的利润有最大值,最大利润是9000元.18.(1)解:由题意,将点()51,0,4,2A B ⎛⎫- ⎪⎝⎭代入252y ax bx =++中得5025516422a b a b ⎧-+=⎪⎪⎨⎪++=⎪⎩,解得122a b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5222y x x =-++;(2)解:存在以点,,,P Q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CD 为边的平行四边形. 由()221519222222y x x x =-++=--+得顶点D 坐标为92,2⎛⎫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t =+将点()51,0,4,2A B ⎛⎫- ⎪⎝⎭代入,得0542k t k t -+=⎧⎪⎨+=⎪⎩解得1212k t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122y x =+ 当2x =时1132222y =⨯+=,∴32,2C ⎛⎫ ⎪⎝⎭∴93322CD =-= ∵以点,,,P Q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CD 为边的平行四边形,CD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 ∴PQ y ∥轴,且3PQ CD ==由题意,设215,222P m m m ⎛⎫-++ ⎪⎝⎭,则11,22Q m m ⎛⎫+ ⎪⎝⎭∴2151122222PQ m m m ⎛⎫=-++-+ ⎪⎝⎭2132322m m =-++=∴2132322m m -++=①或2132322m m -++=-②解①得1m =或2m =(舍去),则()1,1Q ; 解②得2m =-或5m =,则12,2Q ⎛⎫-- ⎪⎝⎭或()5,3Q ,综上,符合条件的Q 坐标为()1,1或12,2⎛⎫-- ⎪⎝⎭或()5,3.。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分类附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分类附详细答案一、二次函数1.如图,已知顶点为(0,3)C -的抛物线2(0)y ax b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直线y x m =+过顶点C 和点B .(1)求m 的值;(2)求函数2(0)y ax b a =+≠的解析式;(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15MCB ∠=︒?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3;(2)y 13=x 2﹣3;(3)M 的坐标为(3632). 【解析】【分析】 (1)把C (0,﹣3)代入直线y =x +m 中解答即可;(2)把y =0代入直线解析式得出点B 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即可; (3)分M 在BC 上方和下方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将C (0,﹣3)代入y =x +m ,可得:m =﹣3;(2)将y =0代入y =x ﹣3得:x =3,所以点B 的坐标为(3,0),将(0,﹣3)、(3,0)代入y =ax 2+b 中,可得:390b a b =-⎧⎨+=⎩, 解得:133a b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13=x 2﹣3;(3)存在,分以下两种情况:①若M 在B 上方,设MC 交x 轴于点D ,则∠ODC =45°+15°=60°,∴OD =OC •tan30°3=设DC 为y =kx ﹣33,0),可得:k 3= 联立两个方程可得:233133y x y x ⎧=-⎪⎨=-⎪⎩, 解得:121203336x x y y ⎧=⎧=⎪⎨⎨=-=⎪⎩⎩, 所以M 1(36);②若M 在B 下方,设MC 交x 轴于点E ,则∠OEC =45°-15°=30°,∴OE =OC •tan60°=3设EC 为y =kx ﹣3,代入(30)可得:k 3= 联立两个方程可得:233133y x y x ⎧=-⎪⎪⎨⎪=-⎪⎩, 解得:12120332x x y y ⎧=⎧=⎪⎨⎨=-=-⎪⎩⎩, 所以M 23,﹣2).综上所述M 的坐标为(3,63,﹣2).【点睛】此题是一道二次函数综合题,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知识是解题关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且经过点(4,1),如图,直线y=14x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直线l为y=﹣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PB取得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知F(x0,y0)为平面内一定点,M(m,n)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且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与点M到点F的距离总是相等,求定点F的坐标.【答案】(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4x2﹣x+1.(2)点P的坐标为(2813,﹣1).(3)定点F的坐标为(2,1).【解析】分析:(1)由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由抛物线过点(4,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联立直线AB与抛物线解析式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可求出点A、B的坐标,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此时PA+PB取得最小值,根据点B的坐标可得出点B′的坐标,根据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3)由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与点M到点F的距离总是相等结合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1-12-12y0)m2+(2-2x0+2y0)m+x02+y02-2y0-3=0,由m的任意性可得出关于x0、y0的方程组,解之即可求出顶点F的坐标.详解:(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该抛物线经过点(4,1),∴1=4a,解得:a=1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4(x-2)2=14x2-x+1.(2)联立直线AB与抛物线解析式成方程组,得:214114y x y x x ⎧⎪⎪⎨⎪-+⎪⎩==,解得:11114x y ⎧⎪⎨⎪⎩==,2241x y ⎧⎨⎩==, ∴点A 的坐标为(1,14),点B 的坐标为(4,1). 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连接AB′交直线l 于点P ,此时PA+PB 取得最小值(如图1所示).∵点B (4,1),直线l 为y=-1,∴点B′的坐标为(4,-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k≠0),将A (1,14)、B′(4,-3)代入y=kx+b ,得: 1443k b k b ⎧+⎪⎨⎪+-⎩==,解得:131243k b ⎧-⎪⎪⎨⎪⎪⎩==,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1312x+43, 当y=-1时,有-1312x+43=-1, 解得:x=2813, ∴点P 的坐标为(2813,-1). (3)∵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与点M 到点F 的距离总是相等,∴(m-x 0)2+(n-y 0)2=(n+1)2,∴m 2-2x 0m+x 02-2y 0n+y 02=2n+1.∵M (m ,n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n=14m 2-m+1, ∴m 2-2x 0m+x 02-2y 0(14m 2-m+1)+y 02=2(14m 2-m+1)+1, 整理得:(1-12-12y 0)m 2+(2-2x 0+2y 0)m+x 02+y 02-2y 0-3=0. ∵m 为任意值,∴000220001110222220230y x y x y y ⎧--⎪⎪-+⎨⎪+--⎪⎩===,∴0021x y ⎧⎨⎩==, ∴定点F 的坐标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解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2)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出点P 的位置;(3)根据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与点M 到点F 的距离总是相等结合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关于x 0、y 0的方程组.3.如图,已知抛物线y =﹣x 2+bx+c 与一直线相交于A (1,0)、C (﹣2,3)两点,与y 轴交于点N ,其顶点为D .(1)求抛物线及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2)若P 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 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 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ANM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M 点的坐标和△ANM 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 =﹣x 2﹣2x +3;y =﹣x +1;(2)当x =﹣12时,△APC 的面积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78,此时点P 的坐标为(﹣12,154);(3)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M (﹣1,2),使△ANM 的周长最小,△ANM 周长的最小值为【解析】【分析】(1)根据点A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及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2)过点P 作PE ∥y 轴交x 轴于点E ,交直线AC 于点F ,过点C 作CQ ∥y 轴交x 轴于点Q ,设点P 的坐标为(x ,﹣x 2﹣2x +3)(﹣2<x <1),则点E 的坐标为(x ,0),点F 的坐标为(x ,﹣x +1),进而可得出PF 的值,由点C 的坐标可得出点Q 的坐标,进而可得出AQ 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S △APC =﹣32x 2﹣32x +3,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N 的坐标,利用配方法可找出抛物线的对称轴,由点C ,N 的坐标可得出点C ,N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令直线A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交点为点M ,则此时△ANM 周长取最小值,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M 的坐标,以及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结合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出△ANM 周长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将A (1,0),C (﹣2,3)代入y =﹣x 2+bx +c ,得:10423b c b c -++=⎧⎨--+=⎩,解得:23b c =-⎧⎨=⎩,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2﹣2x +3;设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为y =mx +n (m ≠0),将A (1,0),C (﹣2,3)代入y =mx +n ,得:023m n m n +=⎧⎨-+=⎩,解得:11m n =-⎧⎨=⎩, ∴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1.(2)过点P 作PE ∥y 轴交x 轴于点E ,交直线AC 于点F ,过点C 作CQ ∥y 轴交x 轴于点Q ,如图1所示.设点P 的坐标为(x ,﹣x 2﹣2x +3)(﹣2<x <1),则点E 的坐标为(x ,0),点F 的坐标为(x ,﹣x +1),∴PE =﹣x 2﹣2x +3,EF =﹣x +1,EF =PE ﹣EF =﹣x 2﹣2x +3﹣(﹣x +1)=﹣x 2﹣x +2. ∵点C 的坐标为(﹣2,3),∴点Q 的坐标为(﹣2,0),∴AQ =1﹣(﹣2)=3,∴S △APC =12AQ •PF =﹣32x 2﹣32x +3=﹣32(x +12)2+278 . ∵﹣32<0,∴当x=﹣12时,△APC的面积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78,此时点P的坐标为(﹣12,154).(3)当x=0时,y=﹣x2﹣2x+3=3,∴点N的坐标为(0,3).∵y=﹣x2﹣2x+3=﹣(x+1)2+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点C的坐标为(﹣2,3),∴点C,N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令直线A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交点为点M,如图2所示.∵点C,N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MN=CM,∴AM+MN=AM+MC=AC,∴此时△ANM周长取最小值.当x=﹣1时,y=﹣x+1=2,∴此时点M的坐标为(﹣1,2).∵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2,3),点N的坐标为(0,3),∴AC=2233+=32,AN=2231+=10,∴C△ANM=AM+MN+AN=AC+AN=32+10.∴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M(﹣1,2),使△ANM的周长最小,△ANM周长的最小值为32+10.【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周长,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找出S△APC=﹣32x2﹣32x+3的最值;(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出点M的位置.4.已知点A(﹣1,2)、B(3,6)在抛物线y=ax2+bx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F的坐标为(0,m)(m>2),直线AF交抛物线于另一点G,过点G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H.设抛物线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E,连接FH、AE,求证:FH∥AE;(3)如图2,直线AB分别交x轴、y轴于C、D两点.点P从点C出发,沿射线C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同时点Q从原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M是直线PQ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当运动到t秒时,QM=2PM,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证明见解析;(3)当运动时间为或秒时,QM=2PM.【解析】【分析】(1)(1)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y=ax2+bx中确定解析式;(2)把A点坐标代入所设的AF的解析式,与抛物线的解析式构成方程组,解得G点坐标,再通过证明三角形相似,得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具体见详解.【详解】.解:(1)将点A(﹣1,2)、B(3,6)代入中,,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证明:设直线AF的解析式为y=kx+m,将点A(﹣1,2)代入y=kx+m中,即﹣k+m=2,∴k=m﹣2,∴直线AF的解析式为y=(m﹣2)x+m.联立直线AF和抛物线解析式成方程组,,解得:或,∴点G的坐标为(m,m2﹣m).∵GH⊥x轴,∴点H的坐标为(m,0).∵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x(x﹣1),∴点E的坐标为(1,0).过点A作AA′⊥x轴,垂足为点A′,如图1所示.∵点A(﹣1,2),∴A′(﹣1,0),∴AE=2,AA′=2.∴ =1, = =1,∴= ,∵∠AA′E=∠FOH,∴△AA′E∽△FOH,∴∠AEA′=∠FHO,∴FH∥AE.(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0x+b0,将A(﹣1,2)、B(3,6)代入y=k0x+b0中,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的坐标为(t﹣3,t),点Q的坐标为(t,0).当点M在线段PQ上时,过点P作PP′⊥x轴于点P′,过点M作MM′⊥x轴于点M′,则△PQP′∽△MQM′,如图2所示,∵QM=2PM,∴ =,∴QM′=QP'=2,MM′=PP'=t,∴点M的坐标为(t﹣2, t).又∵点M 在抛物线y=x 2﹣x 上, ∴ t=(t ﹣2)2﹣(t ﹣2),解得:t=;当点M 在线段QP 的延长线上时,同理可得出点M 的坐标为(t ﹣6,2t ),∵点M 在抛物线y=x 2﹣x 上,∴2t=(t ﹣6)2﹣(t ﹣6),解得:t=. 综上所述:当运动时间秒或 时,QM=2PM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运用,综合能力是解题关键.5.如图1,二次函数234y ax ax a =--的图像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0,3C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点A 、点B 的坐标;(2)若点D 在二次函数图像上,且45DBC ABC S S =△△,求点D 的横坐标;(3)将直线BC 向下平移,与二次函数图像交于,M N 两点(M 在N 左侧),如图2,过M 作ME y ∥轴,与直线BC 交于点E ,过N 作NF y ∥轴,与直线BC 交于点F ,当MN ME +的值最大时,求点M 的坐标.【答案】(1)y =239344x x --,A (﹣1,0),B (4,0);(2)D 点的横坐标为22﹣2,2;(3)M (13,﹣113) 【解析】 【分析】(1)求出a ,即可求解;(2)求出直线BC 的解析式,过点D 作DH ∥y 轴,与直线BC 交于点H ,根据三角形面积的关系求解;(3)过点M 作MG ∥x 轴,交FN 的延长线于点G ,设M (m ,34m 2﹣94m ﹣3),N(n ,34n 2﹣94n ﹣3),判断四边形MNFE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ME =NF ,求出m +n =4,再确定ME +MN =﹣34m 2+3m +5﹣52m =﹣34(m ﹣13)2+6112,即可求M ;【详解】(1)y =ax 2﹣3ax ﹣4a 与y 轴交于点C (0,﹣3), ∴a =34, ∴y =34x 2﹣94x ﹣3,与x 轴交点A (﹣1,0),B (4,0); (2)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403k bb+=⎧⎨=-⎩,∴343 kb⎧=-⎪⎨⎪=-⎩,∴y=34x﹣3;过点D作DH∥y轴,与直线BC交于点H,设H(x,34x﹣3),D(x,34x2﹣94x﹣3),∴DH=|34x2﹣3x|,∵S△ABC=1155323⨯⨯=,∴S△DBC=41552⨯=6,∴S△DBC=2×|34x2﹣3x|=6,∴x=2+22,x=2﹣22,x=2;∴D点的横坐标为2+22,2﹣22,2;(3)过点M作MG∥x轴,交FN的延长线于点G,设M(m,34m2﹣94m﹣3),N(n,34n2﹣94n﹣3),则E(m,34m﹣3),F(n,34n﹣3),∴ME=﹣34m2+3m,NF=﹣34n2+3n,∵EF∥MN,ME∥NF,∴四边形MNFE是平行四边形,∴ME=NF,∴﹣34m2+3m=﹣34n2+3n,∴m +n =4,∴MG =n ﹣m =4﹣2m , ∴∠NMG =∠OBC ,∴cos ∠NMG =cos ∠OBC =MG OBMN BC=, ∵B (4,0),C (0,﹣3), ∴OB =4,OC =3,在Rt △BOC 中,BC =5,∴MN =54(n ﹣m )=54(4﹣2m )=5﹣52m , ∴ME +MN =﹣34m 2+3m +5﹣52m =﹣34(m ﹣13)2+6112,∵﹣34<0, ∴当m =13时,ME +MN 有最大值,∴M (13,﹣11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结合三角形的性质解题.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y =kx +b (k <0,b >0),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直线CD 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若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1k(x +b ),则称直线CD 为直线AB 的”姊线”,经过点A 、B 、C 的抛物线称为直线AB 的“母线”.(1)若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3x +6,求AB 的”姊线”CD 的解析式为: (直接填空);(2)若直线AB 的”母线”解析式为:2142y x x =-+,求AB 的”姊线”CD 的解析式;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点P 为第二象限”母线”上的动点,连接OP ,交”姊线”CD 于点Q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PQ 与OQ 的比值为y ,求y 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 的最大值;(4)如图3,若AB 的解析式为:y =mx +3(m <0),AB 的“姊线”为CD ,点G 为AB 的中点,点H 为CD 的中点,连接OH ,若GH AB 的”母线”的函数解析式.【答案】(1)1(6)3y x =+;(2)(2,0)、(0,4)、(﹣4,0);(3)当m =﹣32,y 最大值为338;(4)y =x 2﹣2x ﹣3. 【解析】 【分析】(1)由k ,b 的值以及”姊线”的定义即可求解;(2)令x =0,得y 值,令y =0,得x 值,即可求得点A 、B 、C 的坐标,从而求得直线CD 的表达式;(3)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则点P (m ,n ),n =﹣12m 2﹣m+4, 从而求得直线OP 的表达式,将直线OP 和CD 表达式联立并解得点Q 坐标,由此求得P Q y y ,从而求得y =﹣12m 2﹣32m+3,故当m =﹣32,y 最大值为338;(4)由直线AB 的解析式可得AB 的“姊线”CD 的表达式y =﹣1m(x+3),令x =0,得 y 值,令y =0,得x 值,可得点C 、D 的坐标,由此可得点H 坐标,同理可得点G 坐标, 由勾股定理得:m 值,即可求得点A 、B 、C 的坐标,从而得到 “母线”函数的表达式. 【详解】(1)由题意得:k =﹣3,b =6,则答案为:y =13(x+6); (2)令x =0,则y =4,令y =0,则x =2或﹣4,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2,0)、(0,4)、(﹣4,0), 则直线CD 的表达式为:y =12(x+4)=12x+2; (3)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则点P (m ,n ),n =﹣12m 2﹣m+4, 则直线OP 的表达式为:y =n mx ,将直线OP 和CD 表达式联立得122ny x my x ⎧=⎪⎪⎨⎪=+⎪⎩, 解得:点Q (2438m m m --+,222838m m m m +-+-) 则P Q y y =﹣12m 2﹣32m+4, y =1P Q P Q Q y y y PQ OQ y y -==-=﹣12m 2﹣32m+3, 当m =﹣32,y 最大值为338; (4)直线CD 的表达式为:y =﹣1m(x+3), 令x =0,则y =﹣3m,令y =0,则x =﹣3, 故点C 、D 的坐标为(﹣3,0)、(0,﹣3m ),则点H (﹣32,﹣32m), 同理可得:点G (﹣32m ,32), 则GH 2=(32+32m )2+(32﹣32m)22, 解得:m =﹣3(正值已舍去),则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1,0)、(0,3)、(﹣3,0), 则“母线”函数的表达式为:y =a (x ﹣1)(x+3)=a (x 2﹣2x ﹣3), 即:﹣3a =﹣3,解得:a =1,故:“母线”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x ﹣3. 【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目,考查了“姊线”的定义,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B 点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抛物线y =x 2+bx +c 的表达式;(2)点D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当△BCD 是以B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点D 的坐标;(3)点P 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过点P 的直线y =x +m 与直线BC 交于点E ,与y 轴交于点F ,求PE +EF 的最大值.【答案】(1)y=x2﹣4x+3;(2)(2,﹣1);(3)4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1,设D(2,y),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BC2=32+32=18,DC2=4+(y﹣3)2,BD2=(3﹣2)2+y2=1+y2,然后讨论:当BD为斜边时得到18+4+(y﹣3)2=1+y2;当CD 为斜边时得到4+(y﹣3)2=1+y2+18,再分别解方程即可得到对应D的坐标;(3)先证明∠CEF=90°得到△E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作PH⊥y轴于H,PG∥y轴交BC于G,如图2,△EPG、△PHF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PE 2,PF2,设P(t,t2﹣4t+3)(1<t<3),则G(t,﹣t+3),接着利用t表示PF、PE,这样PE+EF=2PE+PF=﹣2t22,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试题解析:解:(1)把B(3,0),C(0,3)代入y=x2+bx+c得:9303b cc++=⎧⎨=⎩,解得:43bc=-⎧⎨=⎩,∴抛物线y=x2+bx+c的表达式为y=x2﹣4x+3;(2)如图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42-=2,设D(2,y),B(3,0),C(0,3),∴BC2=32+32=18,DC2=4+(y﹣3)2,BD2=(3﹣2)2+y2=1+y2,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BD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BC2+DC2=BD2,即18+4+(y﹣3)2=1+y2,解得:y=5,此时D点坐标为(2,5);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CD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BC2+DB2=DC2,即4+(y﹣3)2=1+y2+18,解得:y=﹣1,此时D点坐标为(2,﹣1);(3)易得BC的解析式为y=﹣x+3.∵直线y=x+m与直线y=x平行,∴直线y=﹣x+3与直线y=x+m垂直,∴∠CEF=90°,∴△E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作PH⊥y轴于H,PG∥y轴交BC于G,如图2,△EPG、△PHF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22PG,PF2PH,设P(t,t2﹣4t+3)(1<t<3),则G(t,﹣t+3),∴PF22t,PG=﹣t+3﹣(t2﹣4t+3)=﹣t2+3t,∴PE=22PG=﹣22t2+322t,∴PE+EF=PE+PE+PF=2PE+PF=﹣2t222=222t=2(t﹣2)22,当t=2时,PE+EF的最大值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记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8.如图,已知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B(5,0),另一个交点为A,且与y轴交于点C(0,5)。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综合》专项训练题(附有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综合》专项训练题(附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相交于(),1A m ,()2,3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设D 为线段AC 上的一个动点(不包括A ,C 两点),过点D 作DE y ∥轴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E ,当CDE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E 的坐标.2.如图,抛物线23y ax bx =+-经过A 、B 、C 三点,点()3,0A -和()1,0C ,点B 在y 轴上.点P 是直线AB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D ,交直线AB 于点E ,动点P 在什么位置时,PE 最大,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3)点Q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Q ,使得以点A 、B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Q 坐标.3.如图,直线3y x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B C 、,与 x 轴另一交点为A ,顶点为 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x 轴上找一点E ,使 EC ED +的值最小,求EC ED +的最小值;(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 APB OCB ∠=∠?若存在,求出 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y ax bx =++交x 轴于()1,0A -和()5,0B 两点,交y 轴于点C ,点D 是线段OB 上一动点,连接CD ,将线段CD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E ,过点E 作直线l x ⊥轴于H ,过点C 作CF l ⊥于F .(1)求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2,当点F 恰好在抛物线上时,求线段OD 的长;(3)在(2)的条件下:试探究在直线l 上,是否存在点G ,使45EDG ∠=︒?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4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2,0A -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0,4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 是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点P 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P 作PD y ∥轴交直线BC 于点D ,求线段PD 长的最大值.6.如图,已知直线443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24y ax bx =++经过A ,C 两点,且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对称轴为直线=1x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D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求四边形ABCD 面积S 的最大值及此时D 点的坐标;(3)若点P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Q 为任意一点,是否存在点P 、Q ,使以点A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C 为对角线的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 ,Q 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Rt AOB △,O 为坐标原点,OA=1,tan 3BAO ∠=将此三角形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OC △,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A ,B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其横坐标为t ,是否存在一点P ,使PCD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CD 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燃车一顶点,B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0和()0,3.(1)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M 是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的点,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交BC 于点N ,求线段MN 的最大值.9.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点E ,已知点B 的坐标为()1,0,经过点B 的直线与抛物线另一个交点D 的坐标为()2,3--,连接AD .(1)求抛物线及直线BD 的解析式;(2)若点F 在x 轴上,则当EF CF +的值最小时,点F 的坐标为______ ; (3)若点P 是抛物线上不与点D 重合的一个动点,求当53ABPABDS S =时点P 的坐标.10.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3,0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3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若点E 在抛物线上,且EOC ABC S S =△△,求点E 的坐标;(3)点P 是抛物线上A 、D 之间的一点,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过点P 作PQ AB ∥交抛物线于点Q ,过点Q 作QN x ⊥轴于点N .设点P 的横坐标为点m ,请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矩形PQNM 的周长,并求矩形PQNM 周长的最大值.11.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交于()4,0A ,()2,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4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P 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 上方一动点,且在抛物线的对称轴右侧,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C 于点E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F ,求PE PF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在(2)中PE PF +取得最大值的条件下,将该抛物线沿x 轴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平移前的抛物线交于点H ,M 为平移前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点N ,使得以点H ,P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N 的坐标.12.如图,已知抛物线²2y ax x c =-+与x 轴交于()10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点,点E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AC ,若AEC △是以A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请求出点E 的坐标: (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55AE DE +取得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并求出55AE DE +的最小值.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23y ax ax c =-+与x 轴分别交于(1,0)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2)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点D 为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连接AD BC ,交于点E ,求DEAE的最大值;(3)如图2,连接AC BC ,,过点O 作直线l BC ∥,点P ,Q 分别为直线l 和抛物线上的点,试探究:在第一象限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Q ,使PQB CAB ∽.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抛物线213222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1)求点A B C ,,的坐标;(2)如图1,P 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 ,使得PAB ACO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Q 为线段A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点Q 不与点A C ,重合),过点Q 作QF BC ∥交y 轴于点F ,交线段AC 于点E ,若35QE BC =,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15.已知在直角坐标平面xOy 中,抛物线()20y ax bx c a =++≠经过点()()()103003A B C -,、,、,三点.备用图(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D 是点C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点,连接AD BD 、,将抛物线向下平移()0m m >个单位后,点D 落在点E 处,过B 、E 两点的直线与线段AD 交于点F . ①如果2m =,求tan DBF ∠的值; ①如果BDF 与ABD △相似,求m 的值.参考答案: 1.(1)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6y x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122y x =--; (2)点E 坐标为()2,3-.2.(1)223y x x =+-(2)315,24⎛⎫-- ⎪⎝⎭ (3)3171,2⎛⎫-+- ⎪ ⎪⎝⎭或3171,2⎛⎫--- ⎪ ⎪⎝⎭或()1,4--或1,23.(1)223y x x =-++(2)52EC ED +=(3)存在;P 的坐标为(1,222)+或(1,222)--4.(1)2312355y x x =-++ (2)1(3)在直线l 上,存在点G ,使45EDG ∠=︒,点G 的坐标为34,2⎛⎫- ⎪⎝⎭或()4,6.5.(1)213442y x x =-++ (2)当4m =时,PD 有最大值为46.(1)248433y x x =--+ (2)S 的最大值为252 3,52D ⎛⎫- ⎪⎝⎭(3)存在;131,8P ⎛⎫- ⎪⎝⎭ 192,8Q ⎛⎫- ⎪⎝⎭7.(1)223y x x =--+(2)存在,当76t =-时,PCD S 的最大值为121248.(1)223y x x =-++ (2)949.(1)223y x x =+- 1y x =-; (2)3,07⎛⎫- ⎪⎝⎭; (3)()4,5P -或()2,5.10.(1)()214y x =-++,顶点D 的坐标为()1,4- (2)()()4,21,4,5E E ---(3)矩形PMNQ 的周长为2282m m --+,矩形的周长最大值为1011.(1)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2142y x x =-++ (2)点P 的坐标为53,2⎛⎫ ⎪⎝⎭(3)点N 的坐标为132,2⎛⎫ ⎪ ⎪⎝⎭或132,2⎛⎫- ⎪ ⎪⎝⎭或96,4⎛⎫ ⎪⎝⎭12.(1)223y x x =--+(2)1(1,1)E - 2(1,2)E -(3)58555AE DE += (1,1)E -13.(1)213222y x x =-- (2)45(3)6834,99⎛⎫ ⎪⎝⎭或 6241341,55⎛⎫++ ⎪ ⎪⎝⎭14.(1)()40A -,,()10B ,和()02C , (2)()32P -,或()518P -, (3)()13Q -,或()32-,或71272⎛⎫--+ ⎪ ⎪⎝⎭,15.(1)223y x x =-++(2)①12;①3m =或52m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一、二次函数1.某厂家生产一种新型电子产品,制造时每件的成本为40元,通过试销发现,销售量(y 万件)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物价部门规定:这种电子产品销售单价不得超过每件80元,那么,当销售单价x 定为每件多少元时,厂家每月获得的利润()w 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2280y x =-+;(2)当销售单价x 定为每件80元时,厂家每月获得的利润()w 最大,最大利润是4800元. 【解析】 【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经过点()40,200和点()60,16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先根据利润=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成本),由试销期间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也不高于每千克80元,结合电子产品的成本价即可得出x 的取值范围,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可得最值. 【详解】解:()1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0y kx b k =+≠,Q 函数图象经过点()40,200和点()60,160,{4020060160k b k b +=∴+=,解得:{2280k b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2280y x =-+.()2由题意得:()()224022802360112002(90)5000w x x x x x =--+=-+-=--+.Q 试销期间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也不高于每千克80元,且电子产品的成本为每千克40元,∴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4080x ≤≤.20-<Q ,∴当90x <时,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80x ∴=时,w 有最大值, 当80x =时,4800w =,答:当销售单价x 定为每件80元时,厂家每月获得的利润()w 最大,最大利润是48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应用,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并注意最值的求法.2.如图,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A (-3,0),B (1,0),C (0,3)三点,其顶点为D ,对称轴是直线l ,l 与x 轴交于点H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是该抛物线对称轴l 上的一个动点,求△PBC 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2),若E 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 E 与A 、D 不重合),过E 点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F ,交x 轴于点G ,设点E 的横坐标为m ,△ADF 的面积为S . ①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式;②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及此时点E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y x 2x 3=--+.(2)3210. (3)①2S m 4m 3=---.②当m=﹣2时,S 最大,最大值为1,此时点E 的坐标为(﹣2,2). 【解析】 【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经过的三点,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2)根据BC 是定值,得到当PB+PC 最小时,△PBC 的周长最小,根据点的坐标求得相应线段的长即可.(3)设点E 的横坐标为m ,表示出E (m ,2m+6),F (m ,2m 2m 3--+),最后表示出EF 的长,从而表示出S 于m 的函数关系,然后求二次函数的最值即可. 【详解】解:(1)∵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A (-3,0),B (1,0),∴可设抛物线交点式为()()y a x 3x 1=+-.又∵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C (0,3),∴a 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3x 1=-+-,即2y x 2x 3=--+. (2)∵△PBC 的周长为:PB+PC+BC ,且BC 是定值. ∴当PB+PC 最小时,△PBC 的周长最小. ∵点A 、点B 关于对称轴I 对称, ∴连接AC 交l 于点P ,即点P 为所求的点.∵AP=BP ,∴△PBC 的周长最小是:PB+PC+BC=AC+BC.∵A (-3,0),B (1,0),C (0,3),∴2,10. ∴△PBC 的周长最小是:3210.(3)①∵抛物线2y x 2x 3=--+顶点D 的坐标为(﹣1,4),A (﹣3,0),∴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2x+6∵点E 的横坐标为m ,∴E (m ,2m+6),F (m ,2m 2m 3--+) ∴()22EF m 2m 32m 6m 4m 3=--+-+=---.∴()22DEF AEF 1111S S S EF GH EF AG EF AH m 4m 32m 4m 32222∆∆=+=⋅⋅+⋅⋅=⋅⋅=⋅---⋅=---.∴S 与m 的函数关系式为2S m 4m 3=---. ②()22S m 4m 3m 21=---=-++,∴当m=﹣2时,S 最大,最大值为1,此时点E 的坐标为(﹣2,2).3.如图,已知抛物线y =﹣x 2+bx+c 与一直线相交于A (1,0)、C (﹣2,3)两点,与y 轴交于点N ,其顶点为D .(1)求抛物线及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2)若P 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 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 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ANM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M 点的坐标和△ANM 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 =﹣x 2﹣2x +3;y =﹣x +1;(2)当x =﹣12时,△APC 的面积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78,此时点P 的坐标为(﹣12,154);(3)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M (﹣1,2),使△ANM 的周长最小,△ANM 周长的最小值为102 【解析】 【分析】(1)根据点A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及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2)过点P 作PE ∥y 轴交x 轴于点E ,交直线AC 于点F ,过点C 作CQ ∥y 轴交x 轴于点Q ,设点P 的坐标为(x ,﹣x 2﹣2x +3)(﹣2<x <1),则点E 的坐标为(x ,0),点F 的坐标为(x ,﹣x +1),进而可得出PF 的值,由点C 的坐标可得出点Q 的坐标,进而可得出AQ 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S △APC =﹣32x 2﹣32x +3,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N 的坐标,利用配方法可找出抛物线的对称轴,由点C ,N 的坐标可得出点C ,N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令直线A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交点为点M ,则此时△ANM 周长取最小值,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M 的坐标,以及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结合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出△ANM 周长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将A (1,0),C (﹣2,3)代入y =﹣x 2+bx +c ,得:10423b c b c -++=⎧⎨--+=⎩,解得:23b c =-⎧⎨=⎩,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2﹣2x +3; 设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为y =mx +n (m ≠0), 将A (1,0),C (﹣2,3)代入y =mx +n ,得:023m n m n +=⎧⎨-+=⎩,解得:11m n =-⎧⎨=⎩, ∴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1.(2)过点P 作PE ∥y 轴交x 轴于点E ,交直线AC 于点F ,过点C 作CQ ∥y 轴交x 轴于点Q ,如图1所示.设点P的坐标为(x,﹣x2﹣2x+3)(﹣2<x<1),则点E的坐标为(x,0),点F的坐标为(x,﹣x+1),∴PE=﹣x2﹣2x+3,EF=﹣x+1,EF=PE﹣EF=﹣x2﹣2x+3﹣(﹣x+1)=﹣x2﹣x+2.∵点C的坐标为(﹣2,3),∴点Q的坐标为(﹣2,0),∴AQ=1﹣(﹣2)=3,∴S△APC=12AQ•PF=﹣32x2﹣32x+3=﹣32(x+12)2+278.∵﹣32<0,∴当x=﹣12时,△APC的面积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78,此时点P的坐标为(﹣12,154).(3)当x=0时,y=﹣x2﹣2x+3=3,∴点N的坐标为(0,3).∵y=﹣x2﹣2x+3=﹣(x+1)2+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点C的坐标为(﹣2,3),∴点C,N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令直线A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交点为点M,如图2所示.∵点C,N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MN=CM,∴AM+MN=AM+MC=AC,∴此时△ANM周长取最小值.当x=﹣1时,y=﹣x+1=2,∴此时点M的坐标为(﹣1,2).∵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2,3),点N的坐标为(0,3),∴AC=,AN,∴C△ANM=AM+MN+AN=AC+AN=.∴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M(﹣1,2),使△ANM的周长最小,△ANM周长的最小值为+【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周长,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找出S△APC=﹣32x2﹣32x+3的最值;(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出点M的位置.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CB=90°,OC=2OB,tan∠ABC=2,点B的坐标为(1,0).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P作PD垂直x轴于点D,交线段AB于点E,使PE=12 DE.①求点P的坐标;②在直线PD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 2﹣3x+4;(2)①P (﹣1,6),②存在,M (﹣1,11)或(﹣1,311)或(﹣1,﹣1)或(﹣1,132). 【解析】 【分析】(1)先根据已知求点A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①先得AB 的解析式为:y=-2x+2,根据PD ⊥x 轴,设P (x ,-x 2-3x+4),则E (x ,-2x+2),根据PE=12DE ,列方程可得P 的坐标; ②先设点M 的坐标,根据两点距离公式可得AB ,AM ,BM 的长,分三种情况:△ABM 为直角三角形时,分别以A 、B 、M 为直角顶点时,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点M 的坐标. 【详解】解:(1)∵B (1,0),∴OB=1, ∵OC=2OB=2,∴C (﹣2,0), Rt △ABC 中,tan ∠ABC=2,∴AC 2BC =, ∴AC23=, ∴AC=6, ∴A (﹣2,6),把A (﹣2,6)和B (1,0)代入y=﹣x 2+bx+c 得:42610b c b c --+=⎧⎨-++=⎩,解得:34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3x+4; (2)①∵A (﹣2,6),B (1,0), ∴AB 的解析式为:y=﹣2x+2,设P(x,﹣x2﹣3x+4),则E(x,﹣2x+2),∵PE=12DE,∴﹣x2﹣3x+4﹣(﹣2x+2)=12(﹣2x+2),∴x=-1或1(舍),∴P(﹣1,6);②∵M在直线PD上,且P(﹣1,6),设M(﹣1,y),∵B(1,0),A(﹣2,6)∴AM2=(﹣1+2)2+(y﹣6)2=1+(y﹣6)2,BM2=(1+1)2+y2=4+y2,AB2=(1+2)2+62=45,分三种情况:i)当∠AMB=90°时,有AM2+BM2=AB2,∴1+(y﹣6)2+4+y2=45,解得:y=311,∴M(﹣1,11)或(﹣1,311ii)当∠ABM=90°时,有AB2+BM2=AM2,∴45+4+y2=1+(y﹣6)2,∴y=﹣1,∴M(﹣1,﹣1),iii)当∠BAM=90°时,有AM2+AB2=BM2,∴1+(y﹣6)2+45=4+y2,∴y=132,∴M(﹣1,132);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M(﹣1,11)或(﹣1,311)或(﹣1,﹣1)或(﹣1,132).【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铅直高度和勾股定理的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方程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5.(12分)如图所示是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和长方形构成,长方形的长是12 m,宽是4m.按照图中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抛物线可以用y=1 6-x2+bx+c表示,且抛物线上的点C到OB的水平距离为3 m,到地面OA的距离为172m.(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出拱顶D到地面OA的距离;(2)一辆货运汽车载一长方体集装箱后高为6m,宽为4m,如果隧道内设双向车道,那么这辆货车能否安全通过?(3)在抛物线型拱壁上需要安装两排灯,使它们离地面的高度相等,如果灯离地面的高度不超过8m,那么两排灯的水平距离最小是多少米?【答案】(1)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16-x2+2x+4,拱顶D到地面OA的距离为10 m;(2)两排灯的水平距离最小是3.【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点B和点C在函数图象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b和c的值,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根据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得出最大值;根据题意得出车最外侧与地面OA的交点为(2,0)(或(10,0)),然后求出当x=2或x=10时y的值,与6进行比较大小,比6大就可以通过,比6小就不能通过;将y=8代入函数,得出x的值,然后进行做差得出最小值.试题解析:(1)由题知点17(0,4),3,2B C⎛⎫⎪⎝⎭在抛物线上所以41719326cb c=⎧⎪⎨=-⨯++⎪⎩,解得24bc=⎧⎨=⎩,所以21246y x x=-++所以,当62bxa=-=时,10ty=≦答:21246y x x =-++,拱顶D 到地面OA 的距离为10米 (2)由题知车最外侧与地面OA 的交点为(2,0)(或(10,0)) 当x=2或x=10时,2263y =>,所以可以通过 (3)令8y =,即212486x x -++=,可得212240x x -+=,解得12623,623x x =+=- 1243x x -=答:两排灯的水平距离最小是43 考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6.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O (0,0).A (8,4),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且对称轴是直线x =3.(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M 是OB 上的一点,作MN ∥AB 交OA 于N ,当△ANM 面积最大时,求M 的坐标;(3)P 是x 轴上的点,过P 作PQ ⊥x 轴与抛物线交于Q .过A 作AC ⊥x 轴于C ,当以O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O ,A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时,求P 点的坐标.【答案】(1)21342y x x =-;(2)当t =3时,S △AMN 有最大值3,此时M 点坐标为(3,0);(3)P 点坐标为(14,0)或(﹣2,0)或(4,0)或(8,0). 【解析】 【分析】(1)先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确定B (6,0),然后设交点式求抛物线解析式;(2)设M (t ,0),先其求出直线OA 的解析式为12y x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2x-12,直线MN 的解析式为y=2x-2t ,再通过解方程组1222y x y x t ⎧=⎪⎨⎪=-⎩得N (42t,t 33),接着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利用S △AMN =S △AOM -S △NOM 得到AMN 112S 4t t t 223∆=⋅⋅-⋅⋅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3)设Q 213m,m m 42⎛⎫-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当PQ PO OC AC=时,△PQO ∽△COA ,则213m m 2|m |42-=;当PQ POAC OC=时,△PQO ∽△CAO ,则2131m m m 422-=,然后分别解关于m 的绝对值方程可得到对应的P 点坐标. 【详解】解:(1)∵抛物线过原点,对称轴是直线x =3, ∴B 点坐标为(6,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 =ax (x ﹣6), 把A (8,4)代入得a•8•2=4,解得a =14, ∴抛物线解析式为y =14x (x ﹣6),即y =14x 2﹣32x ; (2)设M (t ,0),易得直线OA 的解析式为y =12x ,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b ,把B (6,0),A (8,4)代入得6084k b k b +=⎧⎨+=⎩,解得k 2b 12=⎧⎨=-⎩,∴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x ﹣12, ∵MN ∥AB ,∴设直线MN 的解析式为y =2x+n , 把M (t ,0)代入得2t+n =0,解得n =﹣2t , ∴直线MN 的解析式为y =2x ﹣2t ,解方程组1222y x y x t ⎧=⎪⎨⎪=-⎩得4323x t y t ⎧=⎪⎪⎨⎪=⎪⎩,则42N t,t 33⎛⎫ ⎪⎝⎭, ∴S △AMN =S △AOM ﹣S △NOM1124t t t 223=⋅⋅-⋅⋅21t 2t 3=-+21(t 3)33=--+,当t =3时,S △AMN 有最大值3,此时M 点坐标为(3,0); (3)设213m,m m 42⎛⎫- ⎪⎝⎭, ∵∠OPQ =∠ACO , ∴当PQ PO OC AC =时,△PQO ∽△COA ,即PQ PO 84=, ∴PQ =2PO ,即213m m 2|m |42-=, 解方程213m m 2m 42-=得m 1=0(舍去),m 2=14,此时P 点坐标为(14,0); 解方程213m m 2m 42-=-得m 1=0(舍去),m 2=﹣2,此时P 点坐标为(﹣2,0); ∴当PQ PO AC OC =时,△PQO ∽△CAO ,即PQ PO 48=, ∴PQ =12PO ,即2131m m m 422-=,解方程2131m m m 422=-=得m 1=0(舍去),m 2=8,此时P 点坐标为(8,0); 解方程2131m m m 422=-=-得m 1=0(舍去),m 2=4,此时P 点坐标为(4,0); 综上所述,P 点坐标为(14,0)或(﹣2,0)或(4,0)或(8,0).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灵活运用相似比表示线段之间的关系;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7.红星公司生产的某种时令商品每件成本为20元,经过市场调研发现,这种商品在未来40天内的 日销售量(件)与时间(天)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天) 1 3 6 10 36 … 日销售量(件)9490847624…未来40天内,前20天每天的价格y 1(元/件)与t 时间(天)的函数关系式为:y 1=t+25(1≤t≤20且t 为整数);后20天每天的价格y 2(原/件)与t 时间(天)的函数关系式为:y 2=—t+40(21≤t≤40且t为整数).下面我们来研究这种商品的有关问题.(1)认真分析上表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确定一个满足这些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请预测未来40天中那一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3)在实际销售的前20天中该公司决定每销售一件商品就捐赠a元利润(a<4)给希望工程,公司通过销售记录发现,前20天中,每天扣除捐赠后的日销售利润随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1)y=﹣2t+96;(2)当t=14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578元;(3)3≤a<4.【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日销售量与时间t是均匀减少的,所以确定m与t是一次函数关系,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函数关系式;(2)根据日销售量、每天的价格及时间t可以列出销售利润W关于t的二次函数,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哪一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3)列式表示前20天中每天扣除捐赠后的日销售利润,根据函数的性质求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1)设数m=kt+b,有,解得∴m=-2t+96,经检验,其他点的坐标均适合以上析式故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m=-2t+96.(2)设日销售利润为P,由P=(-2t+96)=t2-88t+1920=(t-44)2-16,∵21≤t≤40且对称轴为t=44,∴函数P在21≤t≤40上随t的增大而减小,∴当t=21时,P有最大值为(21-44)2-16=529-16=513(元),答:来40天中后20天,第2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513元.(3)P1=(-2t+96)=-+(14+2a)t+480-96n,∴对称轴为t=14+2a,∵1≤t≤20,∴14+2a≥20得a≥3时,P1随t的增大而增大,又∵a<4,∴3≤a<4.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题意根据实际意义准确的求出解析式,并会根据图示得出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注意要根据实际意义准确的找到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式组求解.8.如图,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对称轴为直线1x =-,且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其中(1,0)A ,(0,3)C .(1)若直线y mx n =+经过B 、C 两点,求直线BC 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1x =-上找一点M ,使点M 到点A 的距离与到点C 的距离之和最小,求出点M 的坐标;(3)设点P 为抛物线的对称轴1x =-上的一个动点,求使BPC ∆为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坐标.【答案】(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直线的解析式为3y x =+.(2)(1,2)M -;(3)P 的坐标为(1,2)--或(1,4)-或317(+-或317()--.【解析】分析:(1)先把点A ,C 的坐标分别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到a 和b ,c 的关系式,再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可得a 和b 的关系,再联立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 ,b ,c 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把B 、C 两点的坐标代入直线y=mx+n ,解方程组求出m 和n 的值即可得到直线解析式;(2)设直线BC 与对称轴x=-1的交点为M ,此时MA+MC 的值最小.把x=-1代入直线y=x+3得y 的值,即可求出点M 坐标;(3)设P (-1,t ),又因为B (-3,0),C (0,3),所以可得BC 2=18,PB 2=(-1+3)2+t 2=4+t 2,PC 2=(-1)2+(t-3)2=t 2-6t+10,再分三种情况分别讨论求出符合题意t 值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详解:(1)依题意得:1203ba abc c ⎧-=-⎪⎪++=⎨⎪=⎪⎩,解得:123a 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对称轴为1x =-,且抛物线经过()1,0A , ∴把()3,0B -、()0,3C 分别代入直线y mx n =+,得303m n n -+=⎧⎨=⎩,解之得:13m n =⎧⎨=⎩,∴直线y mx n =+的解析式为3y x =+.(2)直线BC 与对称轴1x =-的交点为M ,则此时MA MC +的值最小,把1x =-代入直线3y x =+得2y =,∴()1,2M -.即当点M 到点A 的距离与到点C 的距离之和最小时M 的坐标为()1,2-. (注:本题只求M 坐标没说要求证明为何此时MA MC +的值最小,所以答案未证明MA MC +的值最小的原因).(3)设()1,P t -,又()3,0B -,()0,3C ,∴218BC =,()2222134PB t t =-++=+,()()222213610PC t t t =-+-=-+, ①若点B 为直角顶点,则222BC PB PC +=,即:22184610t t t ++=-+解得:2t =-,②若点C 为直角顶点,则222BC PC PB +=,即:22186104t t t +-+=+解得:4t =,③若点P 为直角顶点,则222PB PC BC +=,即:22461018t t t ++-+=解得:1317t +=2317t -=. 综上所述P 的坐标为()1,2--或()1,4-或3171,2⎛+- ⎝⎭或3171,2⎛-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轴对称性质确定线段的最小长度、难度不是很大,是一道不错的中考压轴题.9.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26y ax bx =++经过点A(-2,0),B(4,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设点D 的横坐标为(14)m m <<.连接AC ,BC ,DB ,DC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BCD 的面积等于△AOC 的面积的34时,求m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若点M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点N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以点B ,D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33642y x x =-++;(2)3;(3)1234(8,0),(0,0),(14,0),(14,0)M M M M -. 【解析】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即可;(2)作直线DE ⊥x 轴于点E ,交BC 于点G ,作CF ⊥DE ,垂足为F ,先求出S △OAC =6,再根据S △BCD =34S △AOC ,得到S △BCD =92,然后求出BC 的解析式为362y x =-+,则可得点G 的坐标为3(,6)2m m -+,由此可得2334DG m m =-+,再根据S △BCD =S △CDG +S △BDG =12DG BO ⋅⋅,可得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3)存在,如下图所示,以BD 为边或者以BD 为对角线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构图,以BD 为边时,有3种情况,由点D 的坐标可得点N 点纵坐标为±154,然后分点N 的纵坐标为154和点N 的纵坐标为154-两种情况分别求解;以BD 为对角线时,有1种情况,此时N 1点与N 2点重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求得BM 1=N 1D=4,继而求得OM 1= 8,由此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1)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A(-2,0),B(4,0),∴426016460a b a b -+=⎧⎨++=⎩,解得3432a b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33642y x x =-++; (2)作直线DE ⊥x 轴于点E ,交BC 于点G ,作CF ⊥DE ,垂足为F , ∵点A 的坐标为(-2,0),∴OA=2,由0x =,得6y =,∴点C 的坐标为(0,6),∴OC=6, ∴S △OAC =1126622OA OC ⋅⋅=⨯⨯=, ∵S △BCD =34S △AOC , ∴S △BCD =39642⨯=,设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n =+,由B ,C 两点的坐标得406k n n +=⎧⎨=⎩,解得326k n ⎧=-⎪⎨⎪=⎩,∴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362y x =-+, ∴点G 的坐标为3(,6)2m m -+, ∴2233336(6)34224DG m m m m m =-++--+=-+, ∵点B 的坐标为(4,0),∴OB=4,∵S △BCD =S △CDG +S △BDG =1111()2222DG CF DG BE DG CF BE DG BO ⋅⋅+⋅⋅=⋅+=⋅⋅, ∴S △BCD =22133346242m m m m -+⨯=-+(), ∴239622m m -+=, 解得11m =(舍),23m =, ∴m 的值为3;(3)存在,如下图所示,以BD 为边或者以BD 为对角线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构图, 以BD 为边时,有3种情况, ∵D 点坐标为15(3,)4,∴点N 点纵坐标为±154,当点N 的纵坐标为154时,如点N 2, 此时233156424x x -++=,解得:121,3x x =-=(舍), ∴215(1,)4N -,∴2(0,0)M ; 当点N 的纵坐标为154-时,如点N 3,N 4, 此时233156424x x -++=-,解得:12114,114x x ==∴315(114,)4N +-,415(114,)4N -, ∴3(14,0)M ,4(14,0)M -;以BD 为对角线时,有1种情况,此时N 1点与N 2点重合,∵115(1,)4N -,D(3,154),∴N 1D=4, ∴BM 1=N 1D=4, ∴OM 1=OB+BM 1=8, ∴M 1(8,0),综上,点M 的坐标为:1234(80)(00)(14(14M M M M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涉及了待定系数法、三角形的面积、解一元二次方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0.抛物线L:y=﹣x2+bx+c经过点A(0,1),与它的对称轴直线x=1交于点B.(1)直接写出抛物线L的解析式;(2)如图1,过定点的直线y=kx﹣k+4(k<0)与抛物线L交于点M、N.若△BMN的面积等于1,求k的值;(3)如图2,将抛物线L向上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L1,抛物线L1与y 轴交于点C,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抛物线L1于另一点D.F为抛物线L1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P为线段OC上一点.若△PCD与△POF相似,并且符合条件的点P恰有2个,求m的值及相应点P的坐标.【答案】(1)y=﹣x2+2x+1;(2)-3;(3)当2﹣1时,点P的坐标为(02)和(022);当m=2时,点P的坐标为(0,1)和(0,2).【解析】【分析】(1)根据对称轴为直线x=1且抛物线过点A(0,1)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可即得;(2)根据直线y=kx﹣k+4=k(x﹣1)+4知直线所过定点G坐标为(1,4),从而得出BG=2,由S△BMN=S△BNG﹣S△BMG=12 BG•xN﹣12BG•x M=1得出x N﹣x M=1,联立直线和抛物线解析式求得x=228k k-±-,根据x N﹣x M=1列出关于k的方程,解之可得;(3)设抛物线L1的解析式为y=﹣x2+2x+1+m,知C(0,1+m)、D(2,1+m)、F(1,0),再设P(0,t),分△PCD∽△POF和△PCD∽△POF两种情况,由对应边成比例得出关于t与m的方程,利用符合条件的点P恰有2个,结合方程的解的情况求解可得.【详解】(1)由题意知()1211bc⎧-=⎪⨯-⎨⎪=⎩,解得:21bc=⎧⎨=⎩,∴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2x+1;(2)如图1,设M点的横坐标为x M,N点的横坐标为x N,∵y=kx﹣k+4=k(x﹣1)+4,∴当x=1时,y=4,即该直线所过定点G坐标为(1,4),∵y=﹣x2+2x+1=﹣(x﹣1)2+2,∴点B(1,2),则BG=2,∵S△BMN=1,即S△BNG﹣S△BMG=12BG•(x N﹣1)-12BG•(x M-1)=1,∴x N﹣x M=1,由2421y kx ky x x=-+⎧⎨=--+⎩得:x2+(k﹣2)x﹣k+3=0,解得:()()22243k k k-±---228k k-±-,则x N228k k-+-、x M228k k---由x N﹣x M=128k-,∴k=±3, ∵k <0, ∴k=﹣3; (3)如图2,设抛物线L 1的解析式为y=﹣x 2+2x+1+m , ∴C (0,1+m )、D (2,1+m )、F (1,0), 设P (0,t ),(a )当△PCD ∽△FOP 时,PC FOCD OP=, ∴112m t t+-=, ∴t 2﹣(1+m )t+2=0①; (b)当△PCD ∽△POF 时,PC POCD OF=, ∴121m t t+-=, ∴t=13(m+1)②; (Ⅰ)当方程①有两个相等实数根时, △=(1+m )2﹣8=0,解得:21(负值舍去), 此时方程①有两个相等实数根t 1=t 22, 方程②有一个实数根t=223, ∴2﹣1,此时点P 的坐标为(02)和(022); (Ⅱ)当方程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 把②代入①,得:19(m+1)2﹣13(m+1)+2=0,解得:m=2(负值舍去),此时,方程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t1=1、t2=2,方程②有一个实数根t=1,∴m=2,此时点P的坐标为(0,1)和(0,2);综上,当m=22﹣1时,点P的坐标为(0,2)和(0,223);当m=2时,点P的坐标为(0,1)和(0,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涉及到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割补法求三角形的面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2)小题中根据三角形BMN的面积求得点N与点M的横坐标之差是解题的关键;(3)小题中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求解是关键.11.如图,(图1,图2),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E在线段BC上,∠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CP于点F,交BC的延长线于点N, FN⊥BC.(1)若点E是BC的中点(如图1),AE与EF相等吗?(2)点E在BC间运动时(如图2),设BE=x,△ECF的面积为y.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②当x取何值时,y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答案】(1)AE=EF;(2)①y=-12x2+2x(0<x<4),②当x=2,y最大值=2.【解析】【分析】(1)在AB上取一点G,使AG=EC,连接GE,利用ASA,易证得:△AGE≌△ECF,则可证得:AE=EF;(2)同(1)可证明AE=EF,利用AAS证明△ABE≌△ENF,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FN=BE,再表示出E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列式表示出△ECF的面积为y,然后整理再根据二次函数求解最值问题.【详解】(1)如图,在AB上取AG=E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有∵AG=EC ,∴BG=BE ,又∵∠B=90°,∴∠AGE=135°,又∵∠BCD=90°,CP 平分∠DCN , ∴∠ECF=135°,∵∠BAE +∠AEB=90°,∠AEB +∠FEC=90°, ∴∠BAE=∠FEC , 在△AGE 和△ECF 中,AGE ECF AG ECGAE CEF ∠=∠⎧⎪=⎨⎪∠=∠⎩, ∴△AGE ≌△ECF , ∴AE=EF ;(2)①∵由(1)证明可知当E 不是中点时同理可证AE=EF , ∵∠BAE=∠NEF ,∠B=∠ENF=90°, ∴△ABE ≌△ENF , ∴FN=BE=x , ∴S △ECF =12(BC-BE)·FN , 即y=12x(4-x ), ∴y=-12x 2+2x (0<x <4), ②()()222111y x 2x x 4x x 22222=-+=--=--+, 当x=2,y 最大值=2.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综合性较强,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直线y =﹣x +4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B ,C 两点,与x 轴另一交点为A .点P 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BC 上由点B 向点C 运动(点P 不与点B 和点C 重合),设运动时间为t 秒,过点P 作x 轴垂线交x 轴于点E ,交抛物线于点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①,过点P 作y 轴垂线交y 轴于点N ,连接MN 交BC 于点Q ,当12MQ NQ =时,求t 的值;(3)如图②,连接AM 交BC 于点D ,当△PDM 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 的值. 【答案】(1)y =﹣x 2+3x +4;(2)t 的值为12;(3)当△PDM 是等腰三角形时,t =1或t 2﹣1. 【解析】 【分析】(1)求直线y=-x+4与x 轴交点B ,与y 轴交点C ,用待定系数法即求得抛物线解析式. (2)根据点B 、C 坐标求得∠OBC=45°,又PE ⊥x 轴于点E ,得到△PE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2PB =求得BE=PE=t ,即可用t 表示各线段,得到点M 的横坐标,进而用m 表示点M 纵坐标,求得MP 的长.根据MP ∥CN 可证MPQ NCQ V V ∽,故有12MP MQ NC NQ ==,把用t 表示的MP 、NC 代入即得到关于t 的方程,求解即得到t 的值. (3)因为不确定等腰△PDM 的底和腰,故需分3种情况讨论:①若MD=MP ,则∠MDP=∠MPD=45°,故有∠DMP=90°,不合题意;②若DM=DP ,则∠DMP=∠MPD=45°,进而得AE=ME ,把含t 的式子代入并解方程即可;③若MP=DP ,则∠PMD=∠PDM ,由对顶角相等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FD=∠PMD=∠PDM=∠CDF 进而得CF=CD .用t 表示M 的坐标,求直线AM 解析式,求得AM 与y 轴交点F 的坐标,即能用t 表示CF 的长.把直线AM 与直线BC 解析式联立方程组,解得x 的值即为点D 横坐标.过D 作y 轴垂线段DG ,得等腰直角△CDG ,用DG 即点D 横坐标,进而可用t 表示CD 的长.把含t 的式子代入CF=CD ,解方程即得到t 的值. 【详解】(1)直线y =﹣x +4中,当x =0时,y =4 ∴C (0,4)当y =﹣x +4=0时,解得:x =4 ∴B (4,0)∵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B ,C 两点 ∴1640004b c c -++=⎧⎨++=⎩ 解得:34b c =⎧⎨=⎩∴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3x +4(2)∵B (4,0),C (0,4),∠BOC =90° ∴OB =OC∴∠OBC =∠OCB =45° ∵ME ⊥x 轴于点E ,PBt ∴∠BEP =90°∴Rt △BEP 中,PE sin PBE PB ∠==∴2BE PE PB t ===, ∴4M P P x x OE OBBE t y PE t ===﹣=﹣,== ∵点M 在抛物线上∴2243445M y t t t t +++=﹣(﹣)(﹣)=﹣, ∴24MP MP y y t t +=﹣=﹣ , ∵PN ⊥y 轴于点N∴∠PNO =∠NOE =∠PEO =90° ∴四边形ONPE 是矩形 ∴ON =PE =t ∴NC =OC ﹣ON =4﹣t ∵MP ∥CN ∴△MPQ ∽△NCQ ∴12MP MQ NC NQ == ∴24142t t t -+=-解得:12142t t =,=(点P 不与点C 重合,故舍去) ∴t 的值为12(3)∵∠PEB =90°,BE =PE ∴∠BPE =∠PBE =45° ∴∠MPD =∠BPE =45°①若MD =MP ,则∠MDP =∠MPD =45° ∴∠DMP =90°,即DM ∥x 轴,与题意矛盾 ②若DM =DP ,则∠DMP =∠MPD =45° ∵∠AEM =90° ∴AE =ME∵y =﹣x 2+3x +4=0时,解得:x 1=﹣1,x 2=4∴A (﹣1,0)∵由(2)得,x M =4﹣t ,ME =y M =﹣t 2+5t ∴AE =4﹣t ﹣(﹣1)=5﹣t ∴5﹣t =﹣t 2+5t解得:t 1=1,t 2=5(0<t <4,舍去)③若MP =DP ,则∠PMD =∠PDM如图,记AM 与y 轴交点为F ,过点D 作DG ⊥y 轴于点G ∴∠CFD =∠PMD =∠PDM =∠CDF ∴CF =CD∵A (﹣1,0),M (4﹣t ,﹣t 2+5t ),设直线AM 解析式为y =ax +m∴()2045a m a t m t t -+=⎧⎨-+=-+⎩解得:a t m t =⎧⎨=⎩ , ∴直线AM :y tx t +=∴F (0,t ) ∴CF =OC ﹣OF =4﹣t ∵tx +t =﹣x +4,解得:41tx t -=+, ∴41D x tt DG -=+==, ∵∠CGD =90°,∠DCG =45° ∴)2421t CD DG t -+==,∴)2441t t t -+﹣ 解得:21t =﹣综上所述,当△PDM 是等腰三角形时,t =1或21t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二次方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涉及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要充分利用等腰的性质作为列方程的依据.13.已知,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顶点为(1,9)M ,经过抛物线上的两点(3,7)A --和(3,)B m 的直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A M 两点之间的部分(不包含,A M 两点),是否存在点D ,使得2DAC DCM S S ∆∆=?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 在抛物线上,点Q 在x 轴上,当以点,,,A M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答案】(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8y x x =-++,直线AB 的表达式为:21y x =-;(2)存在,理由见解析;点P (6,16)-或(4,16)--或(17,2)+或(17,2).【解析】 【分析】(1)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a (x-1)2+9,即可求解; (2)S △DAC =2S △DCM ,则()()()()()21112821139112222DAC C A S DH x x x x x x =-=-++-++=--⨯V ,,即可求解;(3)分AM 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AM 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解:(1)二次函数表达式为:()219y a x =-+, 将点A 的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1a =-,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8y x x =-++…①, 则点()3,5B ,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解得: 直线AB 的表达式为:21y x =-; (2)存在,理由:二次函数对称轴为:1x =,则点()1,1C ,过点D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B 于点H ,设点()2,28D x x x -++,点(),21H x x -,∵2DAC DCM S S ∆∆=, 则()()()()()21112821139112222DAC C A S DH x x x x x x =-=-++-++=--⨯V , 解得:1x =-或5(舍去5), 故点()1,5D -;(3)设点(),0Q m 、点(),P s t ,228t s s =-++, ①当AM 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时,点M 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16个单位得到A ,同理,点(),0Q m 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16个单位为()4,16m --,即为点P , 即:4m s -=,6t -=,而228t s s =-++, 解得:6s =或﹣4, 故点()6,16P -或()4,16--; ②当AM 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中点公式得:2m s +=-,2t =,而228t s s =-++, 解得:17s =±,故点()17,2P +或()17,2-;综上,点()6,16P -或()4,16--或()17,2+或()17,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平行四边形性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14.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OA <O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点A ,B ,C 的坐标;。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为2y ax a =-(0a ≠ a 为常数)点A B 分别在y 轴和x 轴上 且2OA OB = 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C 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 以点C 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点D .(1)求点,A B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P 且以点D O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 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2.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O 为坐标原点 点P 为抛物线211:262W y x x =--上任意一点.连接OP 设点P '为线段OP 的中点 通过求出相应的点P ' 再把相应的点P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可以得到一条新的抛物线记为2W .(1)求抛物线1W 与x 轴的交点坐标. (2)求抛物线2W 的解析式.(3)过点P 作线段PQ x ∥轴 点P 在点Q 的右侧 6PQ =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①当线段PQ 与抛物线2W 没有公共点时 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①当线段PQ 与抛物线1W 和2W 一共有3个公共点时 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3.如图 抛物线23y ax bx =++交x 轴于点()1,0A -和点()3,0B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交对称轴于点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 连接PC PD 求PCD 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将抛物线23y ax b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 新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E 点F 是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 点G 是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当以D E F G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 且EF 为菱形的边时 求点F 的坐标.4.如图 已知抛物线2y x bx =+与直线2y x =交于点()0,0O (),10A a 点B 是抛物线上O A 之间的一个动点 矩形BCDE 的两个顶点C E 在直线OA 上 点E 在点C 右侧.(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BC x ∥轴时 设点D 的坐标为(),m n 求m 关于n 的函数关系式 (3)当点C 与点O 重合时 若矩形BCDE 的邻边之比为1:3 求点B 的坐标.5.定义:将二次函数l 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t 再沿x 轴翻折 得到新函数l '的图象 则称函数l '是函数l 的“t 值衍生抛物线”.已知2:23l y x x =--.(1)当2t =-时①求衍生抛物线l '的函数解析式①如图1 函数l 与l '的图象交于()(3,,,23M n N m -两点 连接MN .点P 为抛物线l '上一点 且位于线段MN 上方 过点P 作PQ y ∥轴 交MN 于点Q 交抛物线l 于点G 求QNG S △与PNG S △存在的数量关系.(2)当2t =时 如图2 函数l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函数l 与x 轴交于,D E 两点 与y 轴交于点F .点K 在抛物线l '上 且EFK OCA ∠=∠.请直接写出点K 的横坐标.6.如图 已知抛物线2:L y x bx c =++与抛物线213:222L y x x -'=-+交于点M 点M 的横坐标为2 抛物线L 与y 轴交于点(0,3)N -.(1)求抛物线L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点P Q 分别是抛物线L L '上的动点 是否存在以点M N P Q 为顶点且MN 为边的四边形恰为平行四边形 若存在 请求出点P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7.如图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抛物线22232y x x =--x 轴交于AB 、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 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直线BC于点D.(1)求点D的坐标、求PCD面积的(2)如图2 若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 PD最大值及此时P点的坐标(3)将抛物线2y=--CB方向平移得到的新抛物线与原抛、、为顶点的三角物线交于点M.在新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得以点M N D形是以N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与出N点的坐标并把求其中一个点N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y ax bx=++与x轴交于A 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3=且8OB OAAB=.(1)如图1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 点H是抛物线的顶点点P在第一象限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P的横坐标为t PAH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如图3 在(2)的条件下点D E在HP的延长线上连接AD BD BE AE∠=∠=︒且290ADB DEB∠=∠求P点坐标.AEP DAB9.如图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抛物线2333y =+x 轴交于点A 和点B(点A 在点B 左侧) 与y 轴交于点C .(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BC 于点D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BC 于点E 求3PE PD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3)如图2 在(2)中3PE PD +取得最大值的条件下 将抛物线2333y x =+着射线CB 方向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 ' 且新抛物线y '经过线段BC 的中点F 新抛物线y '与y 轴交于点M 点N 为新抛物线y '对称轴上一点 点Q 为坐标平面内一点 若以点,,,P Q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10.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交于()2,0A()4,0B - 与y 轴交于()0,4C 连接AC 作直线BC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PM x ∥轴交BC 于M 过M 作MN y ∥轴交x 轴于N 求PM MN +的最大值和此时P 点坐标(3)将原抛物线沿CB 方向平移22 已知D 点是新抛物线上一动点 且DBC OAC BCO ∠∠∠=+ 求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横坐标并写出其中一种情况的求解过程.11.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70,4A ⎛⎫- ⎪⎝⎭ 点11,4B ⎛⎫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22x -≤≤时 求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点P 为此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 其僙坐标为m 过点P 作PQ x ∥轴 点Q 的横坐标为21m -+.已知点P 与点Q 不重合 且线段PQ 的长度随m 的增大而减小.①求m 的取值范围①当7PQ ≤时 直接写出线段PQ 与二次函数2123y x bx c x ⎛⎫=++-≤< ⎪⎝⎭的图象只有1个交点时m 的取值范围.12.如图 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点()1,0A - B (A 在B 的左侧) 与y 轴交于点(0,8)C 对称轴是直线32x =P 是第一象限内拋物线上的任一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与线段BC 交于点M 垂足为点H 若以P M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H 相似 求点P 的坐标. 13.已知 抛物线232y ax bx =+-与x 轴交于点()1,0A ()3,0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 抛物线顶点为D 点P 在抛物线上 若PDC OCB ∠=∠ 求点P 的坐标 (3)如图2 直线EF 过点()3,1- 交抛物线于,E F 两点(点E 在点F 左侧 且点E 不与点A 重合) 直线,AE AF 分别交y 轴于点,G H .请判断:OG OH ⋅是否为定值 如果是定值 求其定值 若不是 请说明理由.14.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像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B 点的坐标为()3,0 与y 轴交于点()0,3C -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BD △的面积15.如图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抛物线25y ax bx =+-与x 轴交于()1,0A - ()5,0B 两点 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2 CE x ∥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E 点H 是直线CE 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 过点H 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与BC CE 分别相交于点F G 试探究当点H 运动到何处时 四边形CHEF 的面积最大 求点H 的坐标.参考答案:1.(1)()0,4A ()2,0B (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y x =-(3)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0,4或()0,4-或()0,1或()0,1-2.(1)()2,0- ()6,0 (2)223y x x =--(3)①2m <+12m > ①2+512m <≤3.(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2)当32t =时 PCDS的最大值为98 此时315,24P ⎛⎫⎪⎝⎭(3)F 点坐标为1492,56⎛⎫ ⎪⎝⎭或2,2⎛⎝⎭或 2,2⎛ ⎝⎭或()2,2.4.(1)23y x x =- (2)21384m n n =-(3)()4,4或2020,749⎛⎫- ⎪⎝⎭5.(1)①223y x x =--+ ①12QNGPNGS S =(2)4或1126.(1)抛物线L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2=23y x x -- (2)存在 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10)-,或(3,0)或4.3,139⎛⎫- ⎪⎝⎭7.(1)(1,22D -(2)PCD 92 点P 的坐标为3152,2⎛ ⎝⎭(3)点N 的坐标为(4,2-或(4,223-或(4,223-8.(1)2134y x x =-++ (2)2122S t =-(3)()4,3P9.(1)33y x =(2)(3(3)11732⎛- ⎝⎭或1330,2⎛+ ⎝⎭或13032⎛- ⎝⎭或523222⎛+ ⎝⎭或523222⎛- ⎝⎭10.(1)2142y x x =--+ (2)254 335,28P ⎛⎫- ⎪⎝⎭(3)点D 的横坐标为337337 求解过程见详解11.(1)274y x x =+-(2)最大值为174最小值为2- (3)①求m 的取值范围是13m < ①只有1个交点时m 的取值范围是:423m -≤≤-或1123m -≤<时.12.(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68y x x =-++ (2)点P 为3,82⎛⎫ ⎪⎝⎭或1175,48⎛⎫ ⎪⎝⎭.13.(1)213222y x x =-+-(2)358,2⎛⎫- ⎪⎝⎭(3)OG OH ⋅是定值1214.(1)2=23y x x -- (2)815.(1)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45y x x =-- (2)52t =时 四边形CHEF 的最大面积为252 此时535,24H ⎛⎫-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定义直线 y=ax-a 为抛物线 y=ax2+bx+c(a、b、c 为常数,
a≠0)的“衍生直线”;有一个顶点在抛物线上,另有一个顶点在 y 轴上的三角形为其“衍生
三角形”.已知抛物线 y 2 3 x2 4 3 x 2 3 与其“衍生直线”交于 A、B 两点(点 A
∴ x= -4,y= 2 3 -t,
2 3 -t=- 2 3 ×(-4)+ 2 3 ,解得 t= - 4 3 ,
3
3
3
∴ E(-1, - 4 3 ),F(-4, 10 3 );
3
3
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 F,此时 E(-1,- 4 3 )、(0, 2 3 )或 E(-1,
3
3
- 4 3 ),F(-4, 10 3 )
∴ 取点 C(0,-1)关于直线 x=1 的对称点 C′(2,-1),连 C′O 与直线 x=1 的交点即为 P
点.
设过点 C′、O 直线解析式为:y=kx
∴ k=- 1 2
∴ y=- 1 x 2
则 P 点坐标为(1,- 1 ) 2
(3)当△ AOC∽ △ MNC 时, 如图,延长 MN 交 y 轴于点 D,过点 N 作 NE⊥y 轴于点 E
;(3)t=1,(1+ 2 ,2)和(1- 2 ,
2). 【解析】
【分析】
(1)当 x=0 时代入抛物线 y=ax2+bx+3(a≠0)就可以求出 y=3 而得出 C 的坐标,就可以得 出直线的解析式,就可以求出 B 的坐标,在直角三角形 AOC 中,由三角形函数值就可以求
出 OA 的值,得出 A 的坐标,再由待定系数法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及答案解析一、二次函数1.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 1=-的抛物线()2y ax bx c a 0=++≠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A 点的坐标为(-3,0).(1)求点B 的坐标;(2)已知a 1=,C 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①若点P 在抛物线上,且POC BOC S 4S ∆∆=,求点P 的坐标;②设点Q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作QD ⊥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求线段QD 长度的最大值.【答案】(1)点B 的坐标为(1,0).(2)①点P 的坐标为(4,21)或(-4,5).②线段QD 长度的最大值为94. 【解析】【分析】(1)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直接得点B 的坐标.(2)①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从而可得点C 的坐标,得到BOC S ∆,设出点P 的坐标,根据POC BOC S 4S ∆∆=列式求解即可求得点P 的坐标.②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由点Q 在线段AC 上,可设点Q 的坐标为(q,-q-3),从而由QD ⊥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得点D 的坐标为(q,q 2+2q-3),从而线段QD 等于两点纵坐标之差,列出函数关系式应用二次函数最值原理求解.【详解】解:(1)∵A 、B 两点关于对称轴x 1=-对称 ,且A 点的坐标为(-3,0), ∴点B 的坐标为(1,0).(2)①∵抛物线a 1=,对称轴为x 1=-,经过点A (-3,0), ∴2a 1b 12a 9a 3b c 0=⎧⎪⎪-=-⎨⎪-+=⎪⎩,解得a 1b 2c 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x 2x 3=+-.∴B 点的坐标为(0,-3).∴OB=1,OC=3.∴BOC 13S 1322∆=⨯⨯=. 设点P 的坐标为(p,p 2+2p-3),则POC 13S 3p p 22∆=⨯⨯=. ∵POC BOC S 4S ∆∆=,∴3p 62=,解得p 4=±. 当p 4=时2p 2p 321+-=;当p 4=-时,2p 2p 35+-=,∴点P 的坐标为(4,21)或(-4,5).②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得:3k b 0b 3-+=⎧⎨=-⎩,解得:k 1b 3=-⎧⎨=-⎩.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x 3=--.∵点Q 在线段AC 上,∴设点Q 的坐标为(q,-q-3).又∵QD ⊥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点D 的坐标为(q,q 2+2q-3).∴()22239QD q 3q 2q 3q 3q q 24⎛⎫=---+-=--=-++ ⎪⎝⎭. ∵a 10<=-,-3302<<-∴线段QD 长度的最大值为94.2.童装店销售某款童装,每件售价为60元,每星期可卖100件,为了促销该店决定降价销售,经市场调查发现: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10件,已知该款童装每件成本30元,设降价后该款童装每件售价x 元,每星期的销售量为y 件.(1)降价后,当某一星期的销售量是未降价前一星期销售量的3倍时,求这一星期中每件童装降价多少元?(2)当每件售价定为多少元时,一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这一星期中每件童装降价20元;(2)每件售价定为50元时,一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4000元.【解析】【分析】(1)根据售量与售价x (元/件)之间的关系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设每星期利润为W 元,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问题.【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60﹣x )×10+100=3×100,解得:x =40,60﹣40=20元,答:这一星期中每件童装降价20元;(2)设利润为w ,根据题意得,w =(x ﹣30)[(60﹣x )×10+100]=﹣10x 2+1000x ﹣21000=﹣10(x ﹣50)2+4000,答:每件售价定为50元时,一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4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利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交x 轴于点()4,0A -、()2,0B ,交y 轴于点()0,6C ,在y 轴上有一点()0,2E -,连接AE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 为抛物线在x 轴负半轴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DE ∆面积的最大值; (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E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33642y x x =--+;(2)当23x =-时,ADE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503;(3)P 点的坐标为()1,1-,(1,11-,(1,219--. 【解析】分析:(1)把已知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2)根据函数解析式设出点D 坐标,过点D 作DG ⊥x 轴,交AE 于点F ,表示△ADE 的面积,运用二次函数分析最值即可;(3)设出点P 坐标,分PA =PE ,PA =AE ,PE =AE 三种情况讨论分析即可.详解:(1)∵二次函数y =ax 2+bx +c 经过点A (﹣4,0)、B (2,0),C (0,6), ∴16404206a b c a b c c -+=⎧⎪++=⎨⎪=⎩,解得:34326a b c ⎧=-⎪⎪⎪=-⎨⎪=⎪⎪⎩,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33642x x --+; (2)由A (﹣4,0),E (0,﹣2),可求AE 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 =122x --, 过点D 作DN ⊥x 轴,交AE 于点F ,交x 轴于点G ,过点E 作EH ⊥DF ,垂足为H ,如图,设D (m ,233642m m --+),则点F (m ,122m --), ∴DF =233642m m --+﹣(122m --)=2384m m --+, ∴S △ADE =S △ADF +S △EDF =12×DF ×AG +12DF ×EH =12×DF ×AG +12×DF ×EH =12×4×DF =2×(2384m m --+) =23250233m -++(), ∴当m =23-时,△ADE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为503. (3)y =233642x x --+的对称轴为x =﹣1,设P (﹣1,n ),又E (0,﹣2),A (﹣4,0),可求PA 29n +PE 212n ++()AE 16425+=,分三种情况讨论:当PA =PE 时,29n +=212n ++(),解得:n =1,此时P (﹣1,1); 当PA =AE 时,29n +=16425+=,解得:n =11±,此时点P 坐标为(﹣1,11±);当PE =AE 时,212n ++()=16425+=,解得:n =﹣219±,此时点P 坐标为:(﹣1,﹣219±).综上所述:P 点的坐标为:(﹣1,1),(﹣1,11±),(﹣1,﹣2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会求抛物线解析式,会运用二次函数分析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会分类讨论解决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的存在问题时解决此题的关键.4.二次函数y=x 2-2mx+3(m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a ,0)和点B (a+n ,0)(n >0且n 为整数),与y 轴交于C 点.(1)若a=1,①求二次函数关系式;②求△ABC 的面积;(2)求证:a=m-;(3)线段AB (包括A 、B )上有且只有三个点的横坐标是整数,求a 的值.【答案】(1)y=x 2-4x+3;3;(2)证明见解析;(3)a=1或a=−.【解析】试题分析:(1)①首先根据a=1求得A 的坐标,然后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m 的值即可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②根据解析式确定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从而确定三角形的面积;(2)将原二次函数配方后即可确定其对称轴为x=m ,然后根据A 、B 两点关于x=m 对称得到a+n-m=m-a ,从而确定a 、m 、n 之间的关系;(3)根据a=m-得到A (m-,0)代入y=(x-m )2-m 2+3得0=(m--m )2-m 2+3,求得m 的值即可确定a 的值.试题解析:(1)①∵a=1,∴A (1,0),代入y=x 2-2mx+3得1-2m+3=0,解得m=2,∴y=x 2-4x+3;②在y=x 2-4x+3中,当y=0时,有x 2-4x+3=0可得x=1或x=3,∴A (1,0)、B (3,0),∴AB=2再根据解析式求出C 点坐标为(0,3),∴OC=3,△ABC 的面积=×2×3=3;(2)∵y=x 2-2mx+3=(x-m )2-m 2+3,∴对称轴为直线x=m,∵二次函数y=x2-2mx+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和点B∴点A和点B关于直线x=m对称,∴a+n-m=m-a,∴a=m-;(3)y=x2-2mx+3(m>)化为顶点式为y=(x-m)2-m2+3(m>)①当a为整数,因为n>0且n为整数所以a+n是整数,∵线段AB(包括A、B)上有且只有三个点的横坐标是整数,∴n=2,∴a=m-1,∴A(m-1,0)代入y=(x-m)2-m2+3得(x-m)2-m2+3=0,∴m2-4=0,∴m=2,m=-2(舍去),∴a=2-1=1,②当a不是整数,因为n>0且n为整数所以a+n不是整数,∵线段AB(包括A、B)上有且只有三个点的横坐标是整数,∴n=3,∴a=m-∴A(m-,0)代入y=(x-m)2-m2+3得0=(m--m)2-m2+3,∴m2=,∴m=,m=-(舍去),∴a=−,综上所述:a=1或a=−.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x+a﹣3,当a=0时,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A,将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1)求点B的坐标;(2)将抛物线在直线y=a上方的部分沿直线y=a翻折,图象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记为图形M,若图形M与线段AB恰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1)A(0,﹣3),B(4,﹣3);(2)﹣3<a≤0;【解析】【分析】(1)由题意直接可求A,根据平移点的特点求B;(2)图形M与线段AB恰有两个公共点,y=a要在AB线段的上方,当函数经过点A时,AB与函数两个交点的临界点;【详解】解:(1)A(0,﹣3),B(4,﹣3);(2)当函数经过点A时,a=0,∵图形M与线段AB恰有两个公共点,∴y=a要在AB线段的上方,∴a>﹣3∴﹣3<a≤0;【点睛】本题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函数与线段相交的交点情况是解题的关键.6.(10分)(2015•佛山)如图,一小球从斜坡O点处抛出,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x2+4x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x刻画.(1)请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2)小球的落点是A,求点A的坐标;(3)连接抛物线的最高点P与点O、A得△POA,求△POA的面积;(4)在OA上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M(M与P不重合),△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答案】(1)(2,4);(2)(,);(3);(4)(,).【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配方法抛物线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即可求出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2)联立两解析式,可求出交点A的坐标;(3)作PQ⊥x轴于点Q,AB⊥x轴于点B.根据S△POA=S△POQ+S△梯形PQBA﹣S△BOA,代入数值计算即可求解;(4)过P作OA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连结OM、AM,由于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根据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b,将P(2,4)代入,求出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3.再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M的坐标.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y=﹣x2+4x=﹣(x﹣2)2+4,故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为(2,4);(2)联立两解析式可得:,解得:,或.故可得点A的坐标为(,);(3)如图,作PQ⊥x轴于点Q,AB⊥x轴于点B.S△POA=S△POQ+S△梯形PQBA﹣S△BOA=×2×4+×(+4)×(﹣2)﹣××=4+﹣=;(4)过P作OA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连结OM、AM,则△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b,∵P的坐标为(2,4),∴4=×2+b,解得b=3,∴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3.由,解得,,∴点M的坐标为(,).考点:二次函数的综合题7.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A(﹣1,4)为顶点,且过点B(2,﹣5)(1)求该函数的关系式;(2)求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3)将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当图象经过原点时,A、B两点随图象移至A′、B′,求△O A′B′的面积.【答案】(1)y=﹣x2﹣2x+3;(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1,0)(3)15.【解析】【分析】(1)已知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用顶点式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将B 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函数解析式,令x=0,可求得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令y=0,可求得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3)由(2)可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在原点两侧,由此可求出当抛物线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平移到原点时,抛物线平移的单位,由此可求出A′、B′的坐标.由于△OA′B′不规则,可用面积割补法求出△OA′B′的面积.【详解】(1)设抛物线顶点式y=a(x+1)2+4,将B(2,﹣5)代入得:a=﹣1,∴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4=﹣x2﹣2x+3;(2)令x=0,得y=3,因此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3),令y=0,﹣x2﹣2x+3=0,解得:x1=﹣3,x2=1,即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1,0);(3)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M、N(M在N的左侧),由(2)知:M(﹣3,0),N(1,0),当函数图象向右平移经过原点时,M 与O 重合,因此抛物线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故A'(2,4),B'(5,﹣5),∴S △OA′B′=12×(2+5)×9﹣12×2×4﹣12×5×5=15.【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图形面积的求法等知识.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求解方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求解方法等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已知直线y kx 6=-与抛物线2y ax bx c =++相交于A ,B 两点,且点A (1,-4)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 在x 轴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强化练习《二次函数综合题》类型一线段、周长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且经过点(4,1),如图,直线y=14x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直线l为y=-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点M到点A,B的距离相等?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PB取得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设点S是直线l的一点,是否存在点S,使的SB-SA最大,若存在,求出点S的坐标.【分析】 (1)设顶点式y=a(x-2)2,将点(4,1)代入即可求a的值,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联立直线AB与抛物线解析式得到点A与点B的坐标,设出点M的坐标为(0,m),利用等式MA2=MB2,求出点M的坐标;(3)利用最短线段思想,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此时PA +PB取得最小值.求出直线AB′解析式后,联立直线l得出点P坐标;(4)由最短线段思想可知,当S,A,B三点共线时,SB-SA取得最大值.【自主解答】1.如图,抛物线y=ax2-5ax+c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C,E三点,其中A(-3,0),C(0,4),点B在x轴上,AC=BC,过点B作BD⊥x轴交抛物线于点D,点M,N分别是线段CO,BC上的动点,且CM=BN,连接MN,AM,AN.(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2)当△CMN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的坐标;(3)试求出AM+AN的最小值.类型二图形面积问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5交y轴于点A,交x轴于点B(-5,0)和点C(1,0),过点A作AD∥x轴交抛物线于点D.(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是抛物线上一点,且点E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直线AD上,求△EAD的面积;(3)若点P是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P运动到某一位置时,△ABP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和△ABP的最大面积.【分析】 (1)根据题意可以求得a,b的值,从而可以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2)根据题意可以求得AD的长和点E到AD的距离,从而可以求得△EAD的面积;(3)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再根据题意可以求得△ABP的面积,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自主解答】2.如图,已知抛物线y=13x2+bx+c经过△ABC的三个顶点,其中点A(0,1),点B(-9,10),AC∥x轴,点P是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l与直线AB,AC分别交于点E,F,当四边形AECP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3)当点P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三抛物线上架构的三角形问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AC的解析式;(2)请在y轴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3)试探究:①在拋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A,P,C为顶点,AC为直角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CM是以A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 (1)设交点式y=a(x+1)(x-3),展开得到-2a=2,然后求出a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再确定C(0,3),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C的解析式;(2)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D的坐标为(1,4),作B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DB′交y轴于点M,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此时MB+MD的值最小,则此时△BDM的周长最小,然后求出直线DB′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3)①过点C作AC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利用两直线垂直一次项系数互为负倒数求出直线PC的解析式,当过点A作AC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时,利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出此时P点坐标.②因为△ACM是以A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得出MA2=MB2,然后分类讨论点M在x轴、y轴时的两种情况,进而求出点M的坐标即可.【自主解答】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另外两个定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问题:首先弄清题意(如等腰三角形:若某边为底边,则只有一种情况;若某边为腰,有两种情况;若只说该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则有三种情况);其次借助于动点所在图形的解析式,表示出动点的坐标;然后按分类的情况,利用几何知识建立方程(组),求出动点坐标,注意要根据题意舍去不符合题意的点.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CB=90°,OC=2OB,tan∠ABC=2,点B的坐标为(1,0),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P作PD垂直x轴于点D,交线段AB于点E,使PE=12 DE.①求点P的坐标;②在直线PD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四抛物线上架构的四边形问题综合与探究如图1所示,直线y=x+c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x2+bx +c经过点A,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求CE+OE的最小值;(3)如图2所示,点M是线段OA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直线AC和抛物线分别交于点P,N.①若以C,P,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PM相似,则△CPN的面积为________;②若点P恰好是线段MN的中点,点F是直线AC上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使以点D,F,P,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 (1)把已知点坐标代入解析式;(2)取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l的对称点C′,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最小值可得;(3)①由已知,注意相似三角形的分类讨论.②设出M坐标,求点P坐标.注意菱形是由等腰三角形以底边所在直线为对称轴对称得到的.本题即为研究△CPN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况.【自主解答】解答存在性问题的一般思路解答存在性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假设问题存在,然后推理得出结论,进而判断结论是否成立.遇到有两个定点确定平行四边形或其他特殊四边形的问题时,常常要运用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思想,分别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找到所有的答案,分类时要注意不重不漏.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ax 2-2ax -3a(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经过点A 的直线l :y =kx +b 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C ,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 ,且CD =4AC.(1)求A ,B 两点的坐标及抛物线的对称轴;(2)求直线l 的函数解析式(其中k ,b 用含a 的式子表示);(3)点E 是直线l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54,求a 的值;(4)设P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 在抛物线上,以点A ,D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类型一【例1】 (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2. ∵该抛物线经过点(4,1), ∴1=4a ,解得a =1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4(x -2)2=14x 2-x +1.(2)存在.联立⎩⎪⎨⎪⎧y =14x ,y =14x 2-x +1,解得⎩⎨⎧x 1=1,y 1=14或⎩⎨⎧x 2=4,y 2=1, ∴点A 的坐标为(1,14),点B 的坐标为(4,1).设点M 的坐标为(0,m), ∴MA 2=(0-1)2+(m -14)2,MB 2=(0-4)2+(m -1)2. ∵点M 到A ,B 的距离相等, ∴MA 2=MB 2,即(0-1)2+(m -14)2=(0-4)2+(m -1)2,∴m=858,∴点M 的坐标为(0,858). (3)存在.如图,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连接AB′交直线l 于点P ,此时PA +PB 取得最小值.∵点B(4,1),直线l 为y =-1, ∴点B′的坐标为(4,-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kx +b(k≠0), 将A(1,14),B′(4,-3)代入y =kx +b 得⎩⎨⎧k +b =14,4k +b =-3,解得⎩⎪⎨⎪⎧k =-1312,b =43,∴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1312x +43. 当y =-1时,有-1312x +43=-1, 解得x =2813,∴点P 的坐标为(2813,-1). (4)存在.点S 和点A ,B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SB -SA 最大. ∵点S 在直线l 上,∴设点S 的坐标为(n ,-1),代入y =14x 得n =-4,∴点S 的坐标为(-4,-1). 变式训练1.解:(1)把A(-3,0),C(0,4)代入y =ax 2-5ax +c 得⎩⎨⎧9a +15a +c =0,c =4,解得⎩⎨⎧a =-16,c =4,∴抛物线解析式为y =-16x 2+56x +4.∵AC=BC ,CO⊥AB,∴OB=OA =3, ∴B(3,0).∵BD⊥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 ∴D 点的横坐标为3,当x =3时,y =-16×9+56×3+4=5,∴D 点坐标为(3,5).(2)在Rt△OBC 中,BC =OB 2+OC 2=32+42=5. 设M(0,m),则BN =4-m ,CN =5-(4-m)=m +1. ∵∠MCN=∠OCB, ∴当CM CO =CNCB时,△CMN∽△COB, 则∠CMN=∠COB=90°, 即4-m 4=m +15,解得m =169,此时M 点坐标为(0,169). 当CM CB =CNCO时,△CMN∽△CBO, 则∠CNM=∠COB=90°, 即4-m 5=m +14,解得m =119,此时M 点坐标为(0,119). 综上所述,M 点的坐标为(0,169)或(0,119).(3)如图,连接DN ,AD.∵AC=BC ,CO⊥AB, ∴OC 平分∠ACB, ∴∠ACO=∠BCO.∵BD∥OC,∴∠BCO =∠DBC. ∵DB=BC =AC =5,CM =BN , ∴△ACM≌△DBN,∴AM=DN ,∴AM+AN =DN +AN ,而DN +AN≥AD(当且仅当点A ,N ,D 共线时取等号), ∵AD=62+52=61, ∴AM+AN 的最小值为61. 类型二【例2】 (1)∵抛物线y =ax 2+bx -5经过点B(-5,0)和点C(1,0), ∴⎩⎨⎧25a -5b -5=0,a +b -5=0,解得⎩⎨⎧a =1,b =4,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4x -5. (2)∵抛物线y =x 2+4x -5交y 轴于点A , ∴A 点坐标为(0,-5).又∵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直线AD 上, ∴点E 的纵坐标为5.如图,过点E 作EF⊥DA,交DA 的延长线于点F , ∴EF=5+|-5|=10.设点D 的坐标为(a ,-5), ∴a 2+4a -5=-5, ∴a 1=0,a 2=-4,∴点D 的坐标为(-4,-5), ∴AD=|-4|=4,∴S △ADE =12AD·EF=12×4×10=20.(3)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且该直线经过点B(-5,0)和点A(0,-5), ∴⎩⎨⎧-5k +b =0,b =-5,解得⎩⎨⎧k =-1,b =-5,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5.如图,过点P 作PN⊥x 轴,垂足为点N ,交直线AB 于点M. 设P(x ,x 2+4x -5),则M(x ,-x -5), ∴S △ABP =S △PMB +S △PMA=12[(-x -5)-(x 2+4x -5)]×5 =-52(x 2+5x)=-52(x +52)2+1258,∴当x =-52时,S △ABP 最大,最大值为1258.将x =-52代入y =x 2+4x -5得y =-354,∴P 点的坐标为(-52,-354).变式训练2.解:(1)把点A(0,1),B(-9,10)的坐标代入y =13x 2+bx +c ,得⎩⎨⎧1=c ,10=13×(-9)2-9b +c ,解得⎩⎨⎧b =2,c =1.∴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13x 2+2x +1.(2)∵AC∥x 轴,A(0,1),由13x 2+2x +1=1,解得x 1=-6,x 2=0. ∴C(-6,1).设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 =kx +b(k≠0), 由⎩⎨⎧1=b ,10=-9k +b ,解得⎩⎨⎧k =-1,b =1. 则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 =-x +1.设点P 的坐标为(m ,13m 2+2m +1),则点E 的坐标为(m ,-m +1),EP =-m +1-(13m 2+2m +1)=-13m 2-3m.∵AC⊥EP,AC =6,∴S 四边形AECP =S △AEC +S △APC =12AC·EF+12AC·PF=12AC·(EF+PF)=12AC·PE =12×6×(-13m 2-3m) =-m 2-9m =-(m +92)2+814.又∵-6<m <0,则当m =-92时,四边形AECP 的面积的最大值是814,此时点P 的坐标是(-92,-54).(3)由y =13x 2+2x +1=13(x +3)2-2,得顶点P 的坐标是(-3,-2),此时PF =y F -y P =3,CF=x F -x C =3,则在Rt△CFP 中,PF =CF ,∴∠PCF=45°. 同理可求∠EAF=45°,∴∠PCF=∠EAF,∴在直线AC 上存在满足条件的Q ,如图△CPQ 1∽△ABC 或△CQ 2P∽△ABC. 可求AB =92,AC =6,CP =32,①当△CPQ 1∽△ABC 时,设Q 1(t 1,1), 由CQ 1AC =CP AB ,得t 1+66=3292,解得t 1=-4. ②当△CQ 2P∽△ABC,设Q 2(t 2,1), 由CQ 2AB =CP AC ,得t 2+692=326,解得t 2=3. 综上,满足条件的点Q 有两个,坐标分别是Q 1(-4,1)或Q 2(3,1). 类型三【例3】 (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 =a(x +1)(x -3), 即y =ax 2-2ax -3a ,∴-2a =2,解得a =-1,∴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2x +3. 当x =0时,y =-x 2+2x +3=3,则C(0,3).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px +q ,把A(-1,0),C(0,3)代入得⎩⎨⎧-p +q =0,q =3,解得⎩⎨⎧p =3,q =3,∴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3x +3. (2)∵y=-x 2+2x +3=-(x -1)2+4, ∴顶点D 的坐标为(1,4).如图,作B 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B′,则B′(-3,0),连接DB′交y 轴于M.∵MB=MB′,∴MB+MD =MB′+MD =DB′,此时MB +MD 的值最小. ∵BD 的值不变,∴此时△BDM 的周长最小. 易得直线DB′的解析式为y =x +3. 当x =0时,y =x +3=3, ∴点M 的坐标为(0,3). (3)①存在.如图,过点C 作AC 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3x +3, ∴直线PC 的解析式可设为 y =-13x +b ,把C(0,3)代入得b =3,∴直线PC 的解析式为y =-13x +3.解方程组⎩⎨⎧y =-x 2+2x +3,y =-13x +3得⎩⎨⎧x =0,y =3或⎩⎪⎨⎪⎧x =73,y =209,则此时P 点坐标为(73,209).如图,过点A 作AC 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 直线P′A 的解析式可设为y =-13x +b 1,把A(-1,0)代入得13+b 1=0,解得b 1=-13,∴直线PC 的解析式为y =-13x -13.解方程组⎩⎨⎧y =-x 2+2x +3,y =-13x -13得⎩⎨⎧x =-1,y =0或⎩⎪⎨⎪⎧x =103,y =-139,则此时P′点坐标为(103,-139).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73,209)或(103,-139).②存在.当点M 在x 轴上时,设点M 的坐标为(n ,0), ∵MA 2=MB 2,即[n -(-1)]2=n 2+(0-3)2, ∴n=4,∴此时点M 的坐标为(4,0). 当点M 在y 轴上时,设点M 的坐标为(0,a), ∵MA 2=MB 2,即[0-(-1)]2+(a -0)2=(3-a)2, ∴a=43,∴此时点M 的坐标为(0,43).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为(4,0)或(0,43).变式训练3.解:(1)在Rt△ABC 中,由点B 的坐标可知OB =1. ∵OC=2OB ,∴OC=2,则BC =3. 又∵tan∠ABC=2,∴AC=2BC =6,则点A 的坐标为(-2,6). 把点A ,B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y =-x 2+bx +c 中得⎩⎨⎧-4-2b +c =6,-1+b +c =0, 解得⎩⎨⎧b =-3,c =4,∴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3x +4.(2)①由点A(-2,6)和点B(1,0)的坐标易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x +2.如图,设点P 的坐标为(m ,-m 2-3m +4),则点E 的坐标为(m ,-2m +2),点D 的坐标为(m ,0),则PE =-m 2-m +2,DE =-2m +2, 由PE =12DE 得-m 2-m +2=12(-2m +2), 解得m =±1. 又∵-2<m <1, ∴m=-1,∴点P 的坐标为(-1,6). ②∵M 在直线PD 上,且P(-1,6), 设M(-1,y),∴AM 2=(-1+2)2+(y -6)2=1+(y -6)2, BM 2=(1+1)2+y 2=4+y 2,AB 2=(1+2)2+62=45. 分三种情况:(ⅰ)当∠AMB=90°时,有AM 2+BM 2=AB 2, ∴1+(y -6)2+4+y 2=45,解得y =3±11, ∴M(-1,3+11)或(-1,3-11); (ⅱ)当∠ABM =90°时,有AB 2+BM 2=AM 2,∴45+4+y 2=1+(y -6)2,解得y =-1, ∴M(-1,-1).(ⅲ)当∠BAM=90°时,有AM 2+AB 2=BM 2,∴1+(y -6)2+45=4+y 2,解得y =132,∴M(-1,132).综上所述,点M 的坐标为(-1,3+11)或(-1,3-11)或(-1,-1)或(-1,132). 类型四【例4】 (1)将A(-4,0)代入y =x +c 得c =4, 将A(-4,0)和c =4代入y =-x 2+bx +c 得b =-3, ∴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3x +4. (2)如图,作点C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C′,连接OC′,交直线l 于点E ,连接CE ,此时CE +OE 的值最小.∵抛物线对称轴直线x =-32,∴CC′=3.由勾股定理可得OC′=5, ∴CE+OE 的最小值为5. (3)①当△CNP∽△AMP 时,∠CNP=90°,则NC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 ∴NC=NP =3, ∴△CPN 的面积为92.当△CNP∽△MAP 时,由已知△NC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NCP=90°.如图,过点C作CE⊥MN于点E,设点M坐标为(a,0),∴EP=EC=-a,则N为(a,-a2-3a+4),MP=-a2-3a+4-(-2a)=-a2-a+4,∴P(a,-a2-a+4),代入y=x+4,解得a=-2或a=0(舍),则N(-2,6),P(-2,2),故PN=4.又∵EC=-a=2,∴△CPN的面积为4.故答案为92或4.②存在.设点M坐标为(a,0),则点N坐标为(a,-a2-3a+4),则P点坐标为(a,-a2-3a+42),把点P坐标代入y=x+4,解得a1=-4(舍去),a2=-1.当PF=FM时,点D在MN垂直平分线上,则D(12,32);当PM=PF时,由菱形性质得点D坐标为(-1+322,322)或(-1-322,-322);当MP=MF时,M,D关于直线y=x+4对称,点D坐标为(-4,3).变式训练4.解:(1)当y=0时,ax2-2ax-3a=0,解得x1=-1,x2=3,∴A(-1,0),B(3,0),对称轴为直线x=-1+32=1.(2)∵直线l为y=kx+b且过A(-1,0),∴0=-k+b,即k=b,∴直线l为y=kx+k. ∵抛物线与直线l交于点A,D,∴ax2-2ax-3a=kx+k,即ax2-(2a+k)x-3a-k=0.∵CD=4AC,∴点D的横坐标为4,∴-3-ka=-1×4,∴k=a,∴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为y=ax+a.(3)图1如图1,过点E作EF∥y轴交直线l于点F.设E(x,ax2-2ax-3a),则F(x,ax+a),EF=ax2-2ax-3a-ax-a=ax2-3ax-4a,∴S△ACE =S△AFE-S△CEF=12(ax2-3ax-4a)(x+1)-12(ax2-3ax-4a)x=12(ax2-3ax-4a)=12a(x-32)2-258a,∴△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58a.∵△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5 4,∴-258a=54,解得a =-25.(4)以点A ,D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成为矩形.令ax 2-2ax -3a =ax +a ,即ax 2-3ax -4a =0,解得x 1=-1,x 2=4,∴D(4,5a).∵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设P(1,m),如图2,①若AD 是矩形ADPQ 的一条边,图2则易得Q(-4,21a),m =21a +5a =26a ,则P(1,26a).∵四边形ADPQ 是矩形,∴∠ADP=90°,∴AD 2+PD 2=AP 2,∴52+(5a)2+32+(26a -5a)2=22+(26a)2,即a 2=17.∵a<0,∴a=-77, ∴P(1,-2677).②如图3,若AD 是矩形APDQ 的对角线,图3则易得Q(2,-3a),m=5a-(-3a)=8a,则P(1,8a).∵四边形APDQ是矩形,∴∠APD=90°,∴AP2+PD2=AD2,∴(-1-1)2+(8a)2+(1-4)2+(8a-5a)2=52+(5a)2,即a2=1 4 .∵a<0,∴a=-12,∴P(1,-4).综上所述,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成为矩形,点P坐标为(1,-2677)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