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大堰河-我的保姆》习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线索3,感受大雁河的形象,感受诗人对大雁河的思想感情。

[指导要点] 1。

反复朗读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感受大雁河的形象指导方法]重复阅读法知识链接一.作者作品艾青(1910-1996),原名姜海成,笔名伊加,柯阿,林碧等浙江金华人他1928年在杭州西湖艺术学院学习,次年在法国学习。

1932年,他加入了中国左翼艺术家联盟。

他很快被逮捕,并开始在狱中写诗。

他因他的诗《大雁——我的保姆》而出名1937年后,他移居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1年至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9年后,他成为《人民文学》副主编。

1957年,他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工作。

文化大革命多次受到批评。

1976年10月后,他重新获得写作权,被任命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主席。

他被法国授予最高文学艺术奖章。

《首诗》的作者将个人的喜怒哀乐融入到国家和人民的苦难和命运之中,表现了他对光明的热切向往和追求,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真实感,感情深厚,风格独特。

他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进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是诗集《大雁河》、《北方》、《朝日》、《归来之歌》等的作者。

散文集包括《诗学》和《艾青谈诗》2,写作背景1910年,艾青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范田江村一个姓蒋的地主家庭艾青出生后,一位算命先生说他会“杀”他的父母。

他的父母很迷信,把他送到了他村子里一个贫穷的农妇的家里,大雁河(浙江金华方言中“大荷叶”的谐音)艾青在“大雁河”家住了五年,长大后回到父母家读书。

他的亲生父母对他很冷漠,他幼小的心灵无法从家人那里得到任何温暖。

艾青后来说他“从小就没有父母”。

只有“大雁河”,一个贫穷善良的农村妇女,深深地爱着她的孩子,给了他温暖的母爱。

他们一直相爱。

1932年,艾青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监禁。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

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 •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突破】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

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 (约分钟)【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学生活动•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完成字词练习3 •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 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了解创作背景约分钟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原国活动被捕入狱。

在阴冷的牢房中,诗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写 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大堰河 我的保姆》。

板书课题。

、字词练习约分钟教师指导1 .导入课文2•字词练习3四、划分层次。

高中语文 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语文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通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主要方法分组比赛,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前几天,晓风来我校作报告,内容之一,就是学会感恩。

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

是啊,应该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

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1.第一轮比赛:诵读大致过程:〔1〕宣布比赛规那么。

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4〕集体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宣布规那么:〔1〕时间15分钟〔2〕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情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

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

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

如:〔1〕大堰河是怎样的形象?〔2〕作者是这样塑造这一形象的?〔3〕第12节最后三句如何理解?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4〕本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4.算出三轮比赛各组所获得的五角星总数,确定优胜组,予以表扬。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作业设计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作业设计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深厚情感。

2. 掌握诗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并学习其情感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作业内容1. 预读任务:要求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诗歌内容,查找有关艾青及本诗的背景资料,初步理解诗中的象征意象。

2. 深度理解任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主要情感,明确诗中“大堰河”代表的意义及与作者的情感纽带。

组织小组讨论,探究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讨论诗人为何用“大堰河”这一地名来称呼自己的保姆。

3. 朗诵体验任务:学生需朗读诗歌,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节奏韵律。

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加入个人理解与情感表达,形成个性化的朗诵风格。

4. 创作延伸任务:结合诗歌内容及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一段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或短文,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童年经历及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三、作业要求1. 深度理解任务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准确阐述“大堰河”的象征意义及其与作者情感的联系。

小组讨论时需积极参与,并做好记录,为后续的汇报做准备。

2. 朗诵体验要求:学生需在朗读时注意节奏、语调和情感的把握,尝试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以真实感受去呈现诗歌的魅力。

3. 创作延伸要求:学生需紧扣诗歌主题,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个人故事或感悟,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表达流畅。

创作完成后需自行修改润色,确保语言规范、逻辑清晰。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预读资料准备情况、课堂讨论表现、朗诵效果及创作作品的质量进行评价。

2. 小组互评: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彼此在讨论环节的表现及贡献,以及在朗诵和创作方面的表现。

3. 自评反思:学生需对本次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自己在本次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指出学生在理解、朗诵及创作方面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是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

本文是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作带有自传性质。

这首叙事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大堰河的悲惨命运,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以及劳苦大众的热情赞美和深切同情,对黑暗旧社会的诅咒和揭露。

教学时可从鉴赏重点“情感与意象〞入手,既品人,又品文。

2、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诗歌的起始单元,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简短的诗歌,对诗歌有一定了解,但停留在感知阶段。

作为传统篇目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堪称经典,但是写作时代距离学生较为久远,需要教师创设阅读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缩小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减少阅读障碍,从而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学会感恩。

3、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技术准备教学方式与手段:诵读、启发法、问题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全诗共13节,篇幅较长,需要学生课前熟悉文本。

为保证预习质量,我布置了两次预习作业:〔1〕第一次预习作业:大堰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以“为大堰河写传记〞的形式写了一篇阅读感受,文体不限。

〔2〕第二次预习作业: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

5、教学内容:作者介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赞颂和感恩之情,学习本诗采用的抒情方法。

2021高中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2021高中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目的】通过度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进展的脉络,培育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诗人情感进展的脉络【教学方式】朗诵——鉴赏——分析一、导入: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

他禁不住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一般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

这位诗人确实是艾青,今天咱们就一路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二、分析全诗诗人情感的转变: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情感的,因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实是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反复朗诵,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问:阅读全诗,试探,作者在这首诗表达了那样的一些情感?此刻咱们就来读诗,看一看这些同窗的回答是不是专门好的把握了诗人情感进展的脉络。

(一)第一咱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层,请一名同窗帮咱们把这一节的内容朗诵一下。

问:诗人是如何想起大堰河的?什么缘故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犹如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重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吊唁。

正因为这许多缘故,艾青想起了那个给过他无穷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确实是生她的村落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身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咱们的心中组成了如何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如此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悼念和怀念之情。

因此,咱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如何的语气去朗诵呢?(低沉、舒缓)好,大伙儿一路把第三节读一下。

注意把握诗人的情感。

(二)若是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育了5年。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3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3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理解诗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诗人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深厚感情。

2、分析诗中细节的描写和排比句式的运用及其对诗歌感情表达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体会句式运用的妙处和诗人的情感。

2、合作讨论,深入探讨诗歌的深层含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中的细节描写、排比句式和反复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理解诗中人物形象及其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叙事诗的抒情特点。

【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问题思路】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二、合作探究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大堰河这个形象?(关于手法的知识,老师可做适当提示和补充)(这一环节主要落实细节描写、排比、对比手法)三、作业设计把这首诗改写成“我和大堰河的故事”,可以对诗中内容进行取舍,可以对诗中的人物和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但不能随意地胡编乱造。

第二课时一、合作探究1、大堰河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她的这些优秀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2、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诗中的细节描绘,发挥想象,就属相、血型、体型、健康状况、人生信条四个方面给大堰河填写一份“档案”,可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也可以自己设计。

(选做)二、拓展探究1、母爱写真请从你的生活中摄取一个最打动你心灵的真情片段来赞美你的母亲。

2、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交流共赏。

(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的伟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激发学生用真情赞美母爱、回报母亲的激情,体验高尚的情感生活)三、作业设计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的抒情诗。

选择诗中你认为最富于感情的一段,反复朗读,以求成诵。

高中语文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2、情感目标: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3、操作目标: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

教学重点: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

教学难点: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离现实时代较远,学生热情较难调动。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示学习目标:诵读诗歌,理清诗歌结构层次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亲生父母,而要写自己的保姆呢?追溯诗人的身世,可以为我们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那么诗人的身世到底是怎样的呢?他为什么要写自己的保姆呢?三、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并形成结论1、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

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

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

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

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

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

”2、写作背景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被国民党政府判有期徒刑6年。

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

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禁自己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

诗情汹涌,不能自己。

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作者倾诉了对乳母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明确:B【解析】
【典型错误】
5.“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
子。”这句声明告诉我们( )
A.“我”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是,却是农民的儿子。
B.“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亲密。
C.“我”是地主的儿子,和大堰河只不过是养育关系。


一、选择题:(24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典押diǎn yā忸怩niǔniè凌侮líng wǔ
B.叱骂chì醉酒zuì咒语zhòu
C.拥抱yōng bào娇美jiāo漂泊piāo
D.荆棘jīng jí辉煌huīhuáng悄然qiǎo
明确:A【解析】(忸怩niǔní)
【典型错误】
2.【典型错误】
教学
小结
课后反思
答案:表现了老马的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和无奈,表达作者同情和悲愤的情感。
(2).这首诗写于30年代,诗中最难解的是“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一句,它是否表明老马虽遭鞭挞,但依然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相信苦难的一切终会过去,幸福的生活就在前方?(4分)
答案:形象地描写出压迫者的凶狠,也表现了“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和不知出路何在的悲哀。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后题




知识与技能
重点字词的形、音、义,积累词的文学常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浓浓的深情。
重难点
重点字词的把握了解鉴赏手法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酱碗抚摸凋花扭扣
B.棺材叱骂漂泊咒语
C.菜蓝辉煌凌侮凄苦
D.青苔虱子围裙瓦霏
明确:B【解析】(A凋—雕扭—纽C蓝—篮D霏—菲)
【典型错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了他,常________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②在师傅和地主的________声里过着日子。
D.“我”不忘养育之恩。
明确:B【解析】
【典型错误】
6.“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说明()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C.“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去联系。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明确:D【解析】
【典型错误】
7.诗中说“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诗人写这个梦的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诗中作者将自己比喻成“鸟”,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来修饰,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读者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姆和她们的儿子”表明()
A.诗人的感情,由一个狭小的范围,升华到一个更高、更广的
天地。
B.诗人希望得到世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保姆和像诗人自己—不公平、不合理的旧社会,想号召人们起来斗争。
D.诗人的感情,融会世界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保姆和像诗人
自己一样的乳儿的感情。
(2).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这里用“被暴风雨打击”“永远汹涌”“无止息地吹刮”等词来修饰,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用“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的温柔”的修饰表明作者对光明的向往。
(3).“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根据时间的提示:1938年11月17日可以看出作者为了祖国的安危而勇于献身的博大情怀。
明确:A【解析】
9.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段? ( )
A.排比夸张反复B.对比反复拟人
C.反复排比对比D.借代对比排比
明确:C【解析】
【典型错误】
二、拓展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填空。(8分,每空1分)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土地,
意图是()(3分)
A.为了说明她那样深沉地爱自己的乳儿,但也有狭隘的—面。
B、为了说明她把乳儿的命运、幸福当做自己最美好的心愿,足
见爱之深沉。
C、为了说明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抚之心,夹杂着传宗接代的封建
思想成分。
D.为了说明大堰河的愿望只是一场梦。
明确:B【解析】
8.结尾中说这首诗也是献给“大地上的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
③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________。
A.悄悄叱骂凌侮B.静静叱骂欺负
C.悄悄责骂凌侮D.静静责骂欺负
明确:A【解析】
【典型错误】
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
B、描写了大堰河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者的无奈。
C、通过描写大堰河悲惨的命运,诅咒和揭露了黑暗的社会。
(3).这首诗每一节中分别有一个字锤炼得极好,你找到了吗?请说说它们的妙处。(6分)
_答案:_扣咽诗句着一“扣”字,描绘出老马精疲力竭、奋力挣扎的形象,展现了老马肉体和精神的重压,形神毕现,触目惊心;一个“咽”字,将老马人格化,展现了无尽的悲哀和痛苦,描绘出老马悲惨的命运。这两个字,写活了忍辱负重、忍气吞声、欲哭无泪、欲求无助的老马形象。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的“我”,指喻体自己。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2分)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诗中第一节“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两句诗,表现了老马的什么精神?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