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加工与简单合成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汇总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及其特征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两部分。
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2.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
信息载体:指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3.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另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数字化图像的合成教学设计

《数字化图像的合成》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研组周爱红【教材分析】1、所用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之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第二章计算机中的图世界2、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对图形图像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高中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可以转换成计算机中千姿百态的图并加入到多媒体作品中,图以它的生动形象和丰富内涵成为多媒体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形式之一,图的收集与处理也成为多媒体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中新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对“图像的合成”的知识内容包括图像的简单合成、合成图像的修饰,以及一个新的概念—--图层,其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来分析,本节的目标就是要对图像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工,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对加工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册《信息技术基础》的学习,学生对Photoshop已有初步了解,初步掌握了图像加工的一些方法,比如:图像的旋转和裁切。
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整合,并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对图像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图像处理的经验技巧。
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熟练掌握工具箱中魔棒工具、矩形选框工具、移动工具、文字工具及反选命令的使用;(2)掌握图像的合成方法;(3)学会在图像中加入合适的文字;(4)能在图像中加入适当特殊效果,美化图像。
(5)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化图像合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教学重点】图像的简单合成方法及在图像中加入合适的文字;【教学难点】图层概念的理解及在图像中加入适当特殊效果,美化图像。
【教学策略】1、以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讲练结合→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完成作品→作品展示→自评、互评、点评;2、教学思路: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其部分操作的过程及相应知识,再让上机操作能力好的学生进行上机演示,通过屏幕监控功能,展示部分同学的操作过程,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们的个性化得以体现。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语、署名、日期六个局部。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书信该怎么写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能说出图像大小、色调等的修改方法,能够独立操作图层的切换、合并等。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能对艺术图像的客观分析和评价。
3、通过对数字化图像加工处理的操作,能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效劳。
【重点】图像处理的根本技能。
【难点】图层概念的理解及图层中对象的操作。
(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原版的照片,另外一组是经过加工合成的图片,请学生欣赏这两组图片。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想要制作精美的合成图片,首先我们得有素材,那么获取素材的途径有哪些呢?”预设学生答复准确。
继续提问学生:这些图片是如何合成的呢?顺势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任务一:剪切图像并合成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第一步,新建空白图像;第二步,教师演示剪切图片的操作,教师边演示边讲解三种抠图的`使用,以及讲解其他抠图工具的使用,请学生三种不同工具的使用条件。
并答复:三种抠图工具的使用条件?请学生归纳总结上述问题的答案。
【矩形—一整块矩形区域,魔棒—图像和背景色色差明显,磁性套索—图像边界清晰】预设学生可能答复几乎接近正确答案,老师可以点评学生答复下列问题非常积极踊跃,归纳总结能力很强,但是不够全面。
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之后,请学生自行在电脑上进行操作。
教师引导对图层的命名、图像的尺寸和移动的操作,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探讨完成,限制5分钟。
时间结束,请学生说明操作命令。
全部演示讲解完,设置任务,请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10分钟,使用准备好的素材完成剪切图像并合成作品。
时间结束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请优秀小组代表答复具体的操作步骤。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教案(未完成)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教案(未完成)第一章:数字化图像合成概述1.1 数字化图像合成的意义解释数字化图像合成的概念探讨数字化图像合成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1.2 数字化图像合成的基本原理介绍像素和分辨率的概念解释图像合成的基本原理1.3 数字化图像合成的工具和技术介绍常见的数字化图像合成软件探讨数字化图像合成的常用技术第二章:数字化图像的基本操作2.1 图像的选择与裁剪介绍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裁剪图像以获得所需部分2.2 图像的调整与修饰介绍图像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进行图像的修饰以改善质量2.3 图像的层操作介绍图层面板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创建、隐藏、复制和删除图层第三章: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技术3.1 图像的合成方法介绍图像合成的常见方法,如叠加、拼贴等演示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图像合成3.2 图像融合与混合技术介绍图像融合与混合的概念演示如何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图像融合与混合3.3 图像效果的添加与调整介绍图像效果的概念演示如何添加和调整图像效果以增强视觉效果第四章:数字化图像合成的应用案例4.1 图像合成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广告设计中图像合成的实例探讨图像合成在广告设计中的作用和效果4.2 图像合成在插图创作中的应用分析插图创作中图像合成的实例探讨图像合成在插图创作中的作用和效果4.3 图像合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探讨图像合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例,如电影特效、艺术创作等第五章:数字化图像合成的注意事项与实践指导5.1 数字化图像合成的注意事项介绍在进行数字化图像合成时应避免的问题和注意事项5.2 数字化图像合成的实践指导提供数字化图像合成的实践案例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成技能第六章:数字化图像合成的色彩调整6.1 色彩调整的重要性解释色彩调整在数字化图像合成中的重要性探讨色彩调整对图像视觉效果的影响6.2 色彩调整的方法与技巧介绍常见的色彩调整工具和方法演示如何运用色彩调整方法改善图像质量6.3 色彩调整的应用案例分析色彩调整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探讨色彩调整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和效果第七章:数字化图像合成的滤镜与效果7.1 滤镜的作用与种类介绍滤镜的概念和作用列举常见的滤镜种类及其效果7.2 滤镜的应用方法与技巧演示如何应用滤镜创造不同的图像效果探讨滤镜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势和局限7.3 滤镜与效果的应用案例分析滤镜与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探讨滤镜与效果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和效果第八章:数字化图像合成的文字添加与设计8.1 文字在图像合成中的作用解释文字在数字化图像合成中的重要性探讨文字在图像合成中的功能和作用8.2 文字添加与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介绍文字添加与设计的基本方法演示如何运用文字添加与设计技巧提升图像合成效果8.3 文字添加与设计的应用案例分析文字添加与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探讨文字添加与设计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和效果第九章:数字化图像合成的输出与展示9.1 图像合成的输出格式与注意事项介绍常见的数字化图像输出格式探讨在不同场合下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的方法和技巧9.2 图像合成的展示技巧与策略介绍如何有效地展示数字化图像合成作品探讨展示技巧与策略在提升作品影响力中的应用9.3 图像合成的展示案例与实践指导分析数字化图像合成作品展示的案例提供实践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作品展示技巧第十章:数字化图像合成的创意与拓展10.1 创意在数字化图像合成中的重要性解释创意在数字化图像合成中的价值探讨创意在提升图像合成作品独特性方面的作用10.2 拓展数字化图像合成的思路与方法介绍拓展数字化图像合成思路的方法演示如何运用拓展方法创作更具创意的图像合成作品10.3 数字化图像合成的创意实践与案例分析分析数字化图像合成创意实践的案例探讨创意实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数字化图像的基本操作难点解析:2. 图像的调整与修饰:理解调整工具的使用,包括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以及如何通过修饰工具改善图像质量。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 教案

知识回顾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借机 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3. 学生发现游戏的实质,并不 是一件难事。这样可以顺利地
4. 学 生 观 看 教 师 制 作 “找茬” 图像的过程, 回顾上节内容。
4. 对上节课的内容起到了温故 而知新的作用,为本节课的 顺利进行埋下了伏笔。 (重在 复习:磁性套索、填充、橡 皮、吸管等。 ) 5. 通过展示作品,激发学生学 习热情。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 学案上操作步骤详实,对学 生自学提供了保障。 2. 提前完成的学生可指导其它 学生,合作学习,提高课堂 效率。 3. 学生完成任务期间,老师要 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来,并适当地引导。 4.要求学生保存作品并上传, 激励学生完成任务; 再是强调 Photoshop 的扩展名。
提出希望
2.通过 Photoshop 操作的 实践,提出傻瓜软件。
学生回答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学以致用,用之有道。 ”
3
5.学生欣赏作品 1.欣赏老师展示的环球 之旅图片,讨论画面 上的景色。 2.欣赏搞笑图片组“百 变小胖” 。 2.学生通过分析,找出 真伪。
1. 通过让学生欣赏教师的环球 之旅图片组及“百变小胖” 的图片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活跃课堂气氛。再经过对 图像的仔细观察,再加上前 面的“找茬”游戏,学生很 容易推测出部分图像是利用 photoshop 合成的。
2. 给有能力的同学设置更 高的任务
附加任务:在你的作品 1.设置更深的任务,满足吃不 上, 添加照片标题文字。 饱的学生;引导他们利用电脑 (学习文字工具的使 的帮助功能,或者上网查询。 用) 重在“磁性套索”工具,突破 难点 重在合成的后期处理
3. 请一位同学代表,讲解 制作过程
图像信息的数字化包含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

图像信息的数字化包含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
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分采样、量化与编码三个步骤。
采样的实质就是要用多少点来描述一幅图像,采样结果质量的高低就是用前面所说的图像分辨率来衡量。
量化是指要使用多大范围的数值来表示图像采样之后的每一个点。
量化的结果是图像能够容纳的颜色总数,它反映了采样的质量。
数字化后得到的图像数据量巨大,必须采用编码技术来压缩其信息量。
在一定意义上讲,编码压缩技术是实现图像传输与储存的关键。
已有许多成熟的编码算法应用于图像压缩。
常见的有图像的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分形编码、小波变换图像压缩编码等。
扩展资料:图像数字化的对象:模拟图像:空间上连续/不分割、信号值不分等级的图像。
数字图像:空间上被分割成离散像素,信号值分为有限个等级、用数码0和1表示的图像数字化的意义:图像数字化是将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
图像数字化是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前提。
图像数字化必须以图像的电子化作为基础,把模拟图像转变成电子信号,随后才将其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教学分析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教学分析
数字化图像合成是将两个或多个图像(或图像的某些元素)合并为一个新的图像的过程。
这种技术通常用于电影制作、广告制作、游戏设计等领域,可以帮助制作者创造出更
加逼真的场景和效果。
数字化图像的合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素材:首先需要收集合成所需的素材,包括背景、人物、道具等等。
这些素材
可以通过拍摄、下载或者购买等方式获得。
2.设置场景:将背景图像导入到合成软件中,并按照需要进行调整和定位。
通常可以
使用遮罩、蒙版等工具将需要保留的部分留下,去掉不需要的部分。
3.添加图层:将人物、道具等图像导入到合成软件中,并调整它们的位置和大小,使
其与场景融为一体。
此外,还可以添加特效、滤镜等来增加图像的艺术效果。
4.调整光影:为了让合成图像更加逼真,需要调整光影,使人物、道具、背景之间的
光线、阴影、反射等效果看起来更自然。
5.细节处理:最后,需要对整张图像进行细节处理,包括调整颜色、对比度、锐度等,以及去除一些杂乱的细节,使画面更加清晰和干净。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图像的合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它需要制作者具备一定
的技术和艺术素养,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在合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止。
同样,数字化图像的合成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在掌握了基本的技能和技巧之后,可以逐渐尝试更加复杂的合成。
只要有创作的热情和耐心,就可以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
品。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教学分析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教学分析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是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它可以将多个图像合并在一起,生成一个新的图像。
合成的图像可以是通过图像融合、图像叠加、图像插入等方式来实现。
本文将对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进行教学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数字化图像的基本概念。
数字化图像是由像素组成的,每个像素都有其对应的位置和像素值。
像素值描述了图像在该位置上的亮度或颜色信息。
图像的合成就是将多幅图像的像素值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作为新图像的像素值。
图像的合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图像获取:首先需要获取待合成的多幅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是通过摄像机拍摄、扫描仪扫描或从其他来源获取的。
2. 图像对齐:由于不同图像的拍摄或扫描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平移或旋转,因此需要将这些图像进行对齐,使它们能够在像素级别上对应。
3. 图像融合:图像融合是将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混合,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
融合的方式可以是简单的加法混合、基于像素权重的混合或基于图像边界的混合等。
4. 图像调整:在合成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图像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调整的方式可以包括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等的调整。
5. 图像输出:将合成后的图像输出保存为文件或显示在屏幕上,供用户观看或进一步处理。
在实际的图像合成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图像处理软件或编程语言来实现。
常用的软件包括Adobe Photoshop、GIMP等,编程语言包括Python、Matlab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3 5.1.4 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加工与简单合成
一、教学目标:
掌握获取图形、图像的采集工具类型,能合理地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体验利用图形、图像表现主题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介绍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工具
2.学习用photoshop软件工具处理图像。
3.图像加工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图像加工、合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获取数字化图像的途径:
①将传统照片数字化(扫描)
②从数相机中采集
③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需要的图像素材
④从影像资料中捕获
一、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工具
⑴数码摄像机(数码视频摄像机,DV)
⑵数码照相机
优点:无需胶卷、冲印、即拍即见、便于编辑传输。
数码照相机可以与计算机连接,将照片影像输入电脑保存,这样不用担心相处时间长了会变色,而且还能使用专门的照片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中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补和高速使照片更加趋于完美。
(3)
⑷数字播放机(MP3/VCD/DVD)
⑸扫描仪
二、图像的加工
用多媒体工具获取的图形、图像并不能表达主题内容,必须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加工处理,方可获得符合要求、贴近主题的图形、图像。
第二课时
1.简介photoshop7.0
photoshop7.0是由美国Adobe公司开发功能强大的图像编辑工具,最早产生于苹果公司的Macintosh平台上,后被移植到PC机的Windows平台上。
它将选择工具、绘画和编辑工具、颜色校正工具及特殊效果功能结合起来,使用多种彩色模式对图像进行编辑处理。
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目前是蓝苹果机和PC机上最流行的专业图像处理工具。
Photoshop的工作界面:
菜单栏、选项栏、工具箱、工作区、调板
选择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
绘画工具:画各种图形工具、
编辑工具:文字工具
2.新建文件
方法:单击“文件”菜单栏中的新建,弹出“新建”对话框。
该对话框中有“名字”、“图像大小”、“模式”、“内容”、“图像分辨率”
3.打开一个图片文件
用“选择”工具把该图片拖入一个新建文件中。
如果图片有点倾斜,我们就可以利用“变换”调正图形的角度
4.变换工具中的菜单的作用(打开方法:“编辑”菜单|“变换”命令)
4.有时为了调整原始图片的构图,重新组织图像的布局,突出主题,去除不相关的或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用“裁切”工具处理。
裁切的内容是选中的部分,当使用“裁切”工具时,圈住需要保留的部分,再按“退格键”,则不需要的图片内容被删除。
使用“魔术棒”工具,一般选择是相近的颜色,选中欲删除的部分后,按“退格键”删除。
5.色彩调校
⑴色彩模式的调整:图像|模式(Mode),①Grayscale:图片变成灰白
②Bitmap、RGB Color、CMYK Color、Lab Color
③Indexed Color:当使用这个命令时,会弹出一个提示对话框,点击“是”按钮,又弹出一个对话框,在“颜色”框里输入数值“20”(3~256)
④Multichannel:颜色呈爆光(单色)
⑵亮度/对比度的调整
方法:图像|调整(Adjustments)|亮度/对比度(Brightness/Contrast)。
如右图
⑶色相/饱和度的调整
方法: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Hue/Staturation)
Hue:
Staturation:调整颜色的变化
Hue:调整黑亮程度
⑷色彩平衡的调整
方法:图像|调整|Channel Mixer
6.滤境调整
使用各种专用滤镜进行特殊效果的制作,如锐化、模糊化、渲染、艺术化、扭曲变形等。
三、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
图像的合成——把原来的多幅图像合成一幅图,突出表达某个主题。
操作过程
(1)打开两幅图片,用椭圆选框在某一幅图上欲需要的位置,然后把它拖至另一幅图片的背景层上,给新图层重新命名。
(2)双击新图层,弹出一个“图层样式”对话框。
样式有投影、内阴影、外发光、内发光、斜面和浮雕、光泽、颜色叠加、渐变叠加等。
现设置“外发光”样式。
(3)双击“背景”图层,将其转换为“图层0”并将“不透明度”调小。
(4)设置特殊效果:滤境|扭曲|球面化。
实践题: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一些关于地球的图像资料,然后用Photoshop工具处理。
要求:①用套索工具把画面分面两部分,右面做成浮雕效果,使现在的地球与未来的面貌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用色彩反转效果突出地还应未来的残酷主题。
③通过“镜头光晕”效果表现阳光的光晕。
④文字阴影起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