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机械课程设计杠杆课程设计任务书
CA6140杠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CA6140杠杆课程设计说明书1.引言机械专业课程设计是以机械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能发现很多问题,同时也能学会很多。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
通过对此门学科的课程设计,我们在各方面得到了锻炼。
L能熟练运用机械专业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4.对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复习,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CA6140杠杆831009的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材料成型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
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5.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专业在社会上的应用以深入到各个方面,正确掌握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应用已十分重要。
同时在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2.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1.零件的分析2.1.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CA6140的杠杆。
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
要求零件的配合要符合要求。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于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为此参考文献【1】孙XX.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冶金工业出版社【2】艾X,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3】崇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4】毛平淮.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5】龚XX,蔡建国.机床夹具设计原理.陕西XX.1981【6】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7】黄如林.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8】张XX.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9】吕XX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0】胡城立,朱X.材料成型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1】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12】冯XX.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运用有关设计资料(如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的组合,或者其他简单的机械结构。
具体的设计任务如下:1、设计题目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和工作条件,确定传动装置的类型和结构形式,并进行总体方案设计。
2、设计内容(1)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根据给定的工作条件和要求,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体布局,选择合适的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2)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对主要传动零件(如带轮、齿轮、链轮、蜗杆蜗轮等)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和尺寸。
(3)轴的设计计算根据各轴所传递的转矩和转速,对轴进行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确定轴的直径、长度、键的尺寸等。
(4)轴承的选择和计算根据轴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型号,并进行寿命计算。
(5)连接件的选择和计算选择合适的联轴器、键等连接件,并进行强度计算。
(6)箱体及附件的设计设计箱体的结构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润滑和密封方式,确定附件(如观察孔、通气孔、放油孔等)的位置和尺寸。
3、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确定、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过程、设计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等内容。
说明书应书写工整、条理清晰、计算准确、图文并茂。
(2)装配图一张(A1 或 A0 图纸)装配图应能正确表达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结构形状,标注必要的尺寸、配合、公差和技术要求等。
机械制造的杠杆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的杠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掌握杠杆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描述并计算不同类型杠杆的力臂、力点、作用力和阻力,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机械系统的分析。
3. 学生了解杠杆与简单机械的关系,能解释生活中杠杆的运用实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设计简单的机械制造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杠杆在机械制造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杠杆的示意图,清晰表达杠杆的构造和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制造和杠杆原理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学习杠杆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杠杆原理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杠杆原理及其分类- 理解杠杆的定义,掌握杠杆的五大要素:力点、力臂、作用力、阻力点、阻力臂。
- 学习杠杆的分类:一、二、三类杠杆,了解各类杠杆的特点和应用。
- 结合教材章节,阐述杠杆原理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2. 杠杆的计算与应用- 学习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公式,掌握力与力臂的乘积关系。
- 分析实际机械制造中的杠杆问题,学会运用杠杆原理进行计算。
-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杠杆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3.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安排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杠杆,观察并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范本模板】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1)0号装配图一张:纸质;
(2)3号零件图一张(传动零件或轴):纸质;
(3)设计说明书一份(可手写,可打印,约6000—8000字):纸质
6.工作计划及进度:
2010年7月4日-7月5日传动装置总体设计、传动件计算:任务布置,减速器装拆实验,拟定传动方案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的运动和动力参数,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年月日
(3)计算 对所选定的机构方案进行受力分析,并计算出所需零部件的大小,要求在满足机械的用途、功能和工艺要求时,还要成本低。
(4)绘制图纸 选定机械运动方案,计算出零部件的大小后,绘制机械总装图以及零件图.
(5)整理说明书 将课程设计的有关内容和设计体会以文字形式编写成说明书.
3)答辩要求:经过集中时间的课程设计后,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其目的是进一步检查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所用有关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的情况以及对课程所涉及的有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进一步掌握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程度和能力.答辩过程也可以融入课程设计过程中。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4.主要参考文献:
(1)龚桂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龚桂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陆玉,冯立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1)课程设计基本内容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杠杆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杠杆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杠杆的基本原理,能够解释杠杆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 学会计算不同类型的杠杆的力与力臂的关系,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掌握杠杆的分类及特点,能够分析实际机械制造中杠杆的设计和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提高机械效率。
2.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工具测量杠杆的力与力臂,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 能够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对工程技术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在机械制造中应用杠杆原理可以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杠杆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杠杆原理基础知识:- 杠杆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力、力臂和作用点的概念- 杠杆平衡条件的推导和应用2. 杠杆的计算:- 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的计算方法- 力与力臂的测量方法- 实际机械制造中杠杆计算案例解析3. 杠杆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杠杆的设计原则- 常见杠杆机械装置的分析与拆解- 杠杆在提高机械效率、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4. 实践操作:- 设计并搭建简单的杠杆装置- 力与力臂的测量实验- 创新设计: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杠杆原理基础知识学习第二课时:杠杆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案例第三课时:杠杆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及设计原则第四课时:实践操作——设计搭建杠杆装置及力与力臂测量实验第五课时:创新设计及成果展示教学内容进度:1. 基础知识学习:1课时2. 杠杆计算与应用:1课时3. 实践操作:1课时4. 创新设计:1课时5. 成果展示与评价:1课时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杠杆原理及其应用”章节相关,涵盖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践拓展。
机械制造的杠杆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的杠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杠杆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2. 学生能够掌握杠杆的基本原理,包括力臂、作用力和阻力之间的关系;3. 学生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简单的机械制造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机械制造中的杠杆问题;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杠杆计算和数据分析;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技巧,共同完成机械制造杠杆项目的探讨与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制造和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2.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国家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理学科范畴,结合机械制造领域,以杠杆原理为核心,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数学计算能力,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剪刀、钳子等,引出杠杆的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
2. 理论知识:(1)杠杆的定义、分类(一、二、三类杠杆);(2)力臂、作用力、阻力的概念及关系;(3)杠杆原理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
3. 实践操作:(1)实验:探究不同类型杠杆的力臂、作用力和阻力之间的关系;(2)案例:分析机械制造中杠杆的应用实例,如吊车、杠杆秤等。
教材章节:《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简单机械”,第二节“杠杆的实验”。
杠杆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杠杆机械制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为“杠杆机械制造”,针对八年级学生设计,旨在: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杠杆原理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杠杆(如一、二、三类杠杆)的特点及使用场景;- 引导学生认识机械制造中的能量转换原理。
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杠杆机械装置;-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总结和评价实验结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机械制造在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敢于尝试、勇于实践。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十章“杠杆”相关内容,安排如下:1. 杠杆原理:- 杠杆的定义、分类(一、二、三类杠杆);- 力臂、作用力、阻力等基本概念;- 杠杆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 杠杆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简单机械装置的制作与演示(如撬棍、剪刀、钳子等);- 复杂机械装置中的杠杆原理分析(如杠杆起重机、杠杆秤等);- 能量转换原理在杠杆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杠杆机械装置(如杠杆夹持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小组合作,分析并优化杠杆机械装置的性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杠杆原理及分类、基本概念;- 第二课时:杠杆在简单机械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复杂机械装置中的杠杆原理及能量转换;-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设计、制作与优化杠杆机械装置。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杠杆原理及其在机械制造中应用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针对“杠杆机械制造”课程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于杠杆原理、分类、基本概念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地传授;- 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模型展示等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解杠杆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杠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杠杆(二)课程设计说明书

编写教案:详细编写 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
和教学方法
准备教学材料:准备 所需的教学资料和教
具
实施教学:按照教学 计划和教案进行教学
评估教学效果:通过考 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 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
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讲解杠 杆原理、分类、应 用等基础知识
实践操作:设计实 验、制作模型、操 作演示等实践活动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 对课程设计进行反馈和改进,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保证实验操作安全
实验前,学 生必须阅读 并理解实验 操作规程和 安全注意事 项
实验过程中, 学生必须遵守 实验操作规程, 不得擅自改变 实验步骤或操 作方法
实验过程中, 学生必须穿 戴好防护用 品,如防护 眼镜、手套 等
案例分析:分析生 活中的杠杆应用, 如起重机、剪刀等
创新思维:鼓励学 生提出新的杠杆应 用方案,培养创新 思维
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发挥
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过程中, 学生必须保 持实验室整 洁,不得随 意丢弃实验 废弃物
实验结束后, 学生必须清 理实验台面, 关闭电源和 水源,确保 实验室安全
严格按照课程设计步骤进行
确定课程目标:明确 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和
效果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课 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
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制定教学计划:合理 安排教学进度和课时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自主设计 的方案进行实践操作,完成实
验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具体要求
1)生产纲领:1~10000件;
2)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批量生产
3)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可靠地达到产品图样所提出的全部技术条件,并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
4)尽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其有良好的工作条件;
5)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
6)工艺规程应正确、完整、统一、清晰,主要的工艺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和计算;
7)工艺规程应规范、标准,其幅面、格式与填写方法以及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等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8)设计成果书写工整,图表清晰,格式、装订规范。
(2)提交的文档资料
1)产品零件图1张;
2)产品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
指导教师: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小组
2012 年9 月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