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说课稿.doc

合集下载

原电池的说课稿

原电池的说课稿

原电池的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人。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原电池,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同学们对原电池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知识点一:原电池的定义及构成1. 定义: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也叫初级电池。

2. 构成:原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组成。

阳极是指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阴极是指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电解质是指原电池中帮助离子传导的物质。

三、知识点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 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具体来说,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将阳极上的金属离子氧化成金属离子,同时将阴极上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原子。

这种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子在外部电路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能量的转化。

2. 电子流动方向:原电池中的电子从阳极流向阴极,同时离子在电解质中进行传导。

四、知识点三:原电池的分类1. 原电池根据电解质的类型可以分为干电池和湿电池。

干电池是指电解质以固态存在,如碳锌电池;湿电池是指电解质以液态存在,如铅酸电池。

2. 原电池还可以根据电极的材料进行分类,如碳锌电池、碱性电池、锂电池等。

五、知识点四:原电池的应用1. 原电池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电子产品、电动工具、通信设备等。

2. 原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及时更换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原电池的定义、构成、工作原理、分类以及应用。

原电池作为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并及时更换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七、课后作业1. 请列举出你身边常见的原电池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2. 你知道原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吗?为什么?谢谢大家的聆听!。

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说课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说课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教学过程
深入探究(15分钟):如何得到持续的电流?
实验探究三:
➢ 演示实验:演示教科书中的【实验4-1】,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 象,电流变化情况,取出盐桥的现象变化。
➢ 讲述装置,学生总结该装置是原电池,写出正、负极电极反应式以及 总反应式。
设计意图
➢ 对比实验二,明确分液分池原电池装置的优点,明确盐桥的作用。 ➢ 要求学生指出上述原电池装置是将什么反应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并能写
课标要求
➢ 体验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的探究过程,了解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能够写出相关的电极 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 式。
2
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
• 对原电池工作原理有初步认 识,但对本节带盐桥的双液 原电池模型不了解。
• 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电子 转移,但局限于氧化剂和还 原剂直接接触而发生的氧化 还原反应。
✓ 认识原电池在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 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
✓ 养成实验探究意识,敢于创新,善于观 察、思考科学素养。
✓ 通过对比不同原电池类型,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思想。
过程与方法
✓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以及分
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 学会通过对比,归纳总结。
能力水平
• 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动手操 作能力。
• 一定的实验现象观察和对比分 析能力。
• 团队合作意识。 • 缺乏从现象推断本质的能力。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会判断原电 池正、负极,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 总反应。
✓ 掌握盐桥的作用。 ✓ 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原电池说课稿

原电池说课稿

原电池说课稿一、引言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围绕原电池的原理、结构、分类、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原电池的原理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原理基于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当两种不同金属(如锌和铜)浸泡在适当的电解质溶液中时,金属表面的原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一个金属原子会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而另一个金属原子则会接受这些电子成为阴离子。

这种电子转移过程会产生电流,从而形成电池。

三、原电池的结构原电池一般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1. 正极:正极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铜片。

2. 负极:负极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锌片。

3. 电解质:电解质是连接正极和负极的介质,可以是液体或固体。

常见的电解质有酸性电解质和碱性电解质。

四、原电池的分类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原电池可以分为酸性电池和碱性电池两种。

1. 酸性电池:酸性电池的电解质是酸性溶液,如硫酸电池、盐酸电池等。

酸性电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压和较大的输出电流,适用于一些需要大功率的设备。

2. 碱性电池: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是碱性溶液,如碱性锌锰电池、碱性镍镉电池等。

碱性电池通常具有较低的电压和较小的输出电流,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时间使用的设备。

五、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解释:1. 步骤一:当正极和负极浸泡在电解质中时,电解质中的离子会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2. 步骤二: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正极会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负极会接受这些电子成为阴离子。

3. 步骤三:电子在金属表面之间流动,形成电流。

4. 步骤四:电流可以通过外部电路传递,供电给需要电能的设备。

六、原电池的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适当的电池:根据设备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池型号和规格,避免使用不匹配的电池。

2. 正确安装电池:根据电池的正负极性正确安装电池,避免反装或短路。

3. 避免过度放电:长时间不使用时,及时取出电池,避免电池过度放电导致性能下降或损坏。

原电池说课稿

原电池说课稿

原电池说课稿一、引言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

本次说课将围绕原电池展开,介绍其原理、结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等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池的基本知识。

二、原电池的原理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原理基于化学反应。

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分别是阳极和阴极。

阳极是电池中的正极,阴极是电池中的负极。

两个半电池通过电解质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在化学反应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能。

三、原电池的结构1. 阳极:阳极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锌、铝等。

阳极是电池中的正极,负责氧化反应。

2. 阴极:阴极通常由金属氧化物或化合物制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等。

阴极是电池中的负极,负责还原反应。

3. 电解质:电解质是连接两个半电池的介质,通常是酸、碱或盐溶液。

4. 电池外壳:电池外壳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用于保护电池内部结构。

四、原电池的分类原电池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原电池有:1. 干电池:干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原电池,内部使用干燥的电解质,如碳锌电池、碱性电池等。

2.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气等燃料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的电池,如氢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

3. 锂电池: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化合物作为电极材料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

五、原电池的特点1. 便携性:原电池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使用。

2. 无污染:原电池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废弃物。

3. 稳定性:原电池具有较稳定的电压输出,能够持续供电。

4. 寿命:原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需定期更换。

六、原电池的应用原电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常见的应用包括:1. 电子产品:原电池是电子产品的常用电源,如手提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

2. 照明设备:原电池可用于照明设备,如手电筒、应急灯等。

3. 交通工具:燃料电池被用于驱动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等交通工具。

原电池说课稿

原电池说课稿

原电池说课稿一、引言电池作为一种常见的电能储存设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对原电池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结构、工作原理、分类、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二、定义原电池,又称为原电池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三、结构1. 正极:通常由金属氧化物制成,如锌或铅氧化物。

2. 负极:通常由金属制成,如锌或铅。

3. 电解质:通常由酸性或碱性溶液组成,如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四、工作原理1. 正极反应:正极的金属氧化物与电解质中的酸或碱发生反应,产生正离子和电子。

2. 负极反应:负极的金属与电解质中的酸或碱发生反应,产生负离子。

3. 电子流动: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4. 电离子流动:正离子从正极流向负极,维持电解质中的电中性。

五、分类1. 干电池:电解质为固体,如碱性干电池和锌锰干电池。

2. 液体电池:电解质为液体,如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

3. 燃料电池:以燃料为原料,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如氢燃料电池和甲醇燃料电池。

六、特点1. 便携性:原电池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和使用。

2. 环保性:原电池不含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3. 经济性:原电池的制造成本低,价格相对较低。

4. 稳定性:原电池输出电压稳定,使用寿命较长。

七、应用领域1. 家庭用途:原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家电、玩具等领域。

2. 工业用途:原电池用于工业设备、通信设备、应急照明等领域。

3. 军事用途:原电池用于军事设备、导弹、潜艇等领域。

4. 医疗用途:原电池用于医疗设备、心脏起搏器等领域。

八、结论原电池作为一种常见的电能储存设备,具有便携性、环保性、经济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军事和医疗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原电池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原电池说课稿

原电池说课稿

原电池说课稿一、引言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

本说课稿将重点介绍原电池的原理、结构、分类以及应用领域。

二、原电池的原理原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一种电池。

其原理是在电化学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通常,原电池由两种不同金属和一个电解质溶液组成。

其中,两种不同金属分别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解质溶液则起到连接两极的作用。

当两种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化学反应会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从而产生电流。

三、原电池的结构1. 正极:通常由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制成,如铅、锌等。

正极是电池中的氧化剂,接受电子并参预化学反应。

2. 负极:也由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制成,如铜、银等。

负极是电池中的还原剂,释放电子并参预化学反应。

3. 电解质:通常是溶液或者固体,能够导电。

电解质在两极之间传递离子,维持电荷平衡。

4. 导线:连接正负极的金属导线,使电流能够流动。

四、原电池的分类1. 干电池:电解质为固体,常见的干电池有碱性电池、锌碳电池等。

2. 湿电池:电解质为溶液,常见的湿电池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等。

3. 锂电池:电解质为液态或者固态的锂盐溶液。

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挪移设备和电动车辆等领域。

五、原电池的应用领域1. 日常生活:原电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如手电筒、遥控器、闹钟等。

2. 通信领域:原电池被用于手机、无线耳机等挪移通信设备中,为其提供电能。

3. 工业领域:原电池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如自动化设备、传感器等。

4. 新能源领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原电池也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领域,为新能源设备提供电能。

六、总结原电池作为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了解原电池的原理、结构、分类以及应用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为电池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原电池在未来能够更加高效、环保地发挥作用,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第一节 原电池一、原电池实验探究【问题探究】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 +)如何变化?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实质:将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

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形式释放。

(3)原理:(负氧正还)整个放电过程是:锌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铜流回原电池,形成电流,同时氢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放出氢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铜片上产生了气泡的原因。

讲:我们知道电流的方向和电子运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铜到锌,在电学上我们知道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的,所以,锌铜原电池中,正负极分别是什么? 讲:我们一般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原电池正负极的工作原理,又叫电极方程式或电极反应。

一般先写负极,所以可表示为:负极(Zn ):Zn -2e =Zn 2+ (氧化)正极(Cu ):2H ++2e =H 2↑(还原)注意:电极方程式要①注明正负极和电极材料 ②满足所有守衡总反应是:Zn+2H +=Zn 2++H 2↑原来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一定的装置让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规则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原电池。

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2、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且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条件)思考:锌铜原电池的正负极可换成哪些物质?保证锌铜原电池原理不变,正负极可换成哪些物质?( C 、Fe 、 Sn 、 Pb 、 Ag 、 Pt 、 Au 等)判断是否构成原电池,写出原电池原理。

(1)镁铝/硫酸;铝碳/氢氧化钠;锌碳/硝酸银;铁铜在硫酸中短路;锌铜/水;锌铁/乙醇;硅碳/氢氧化钠(2)[锌铜/硫酸(无导线);碳碳/氢氧化钠] 若一个碳棒产生气体11.2升,另一个产生气体5.6升,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并求锌片溶解了多少克?设原硫酸的浓度是1mol/L,体积为3L,求此时氢离子浓度。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教案选修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教案选修

[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2.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3.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4.能够根据要求设计原电池。

1.构成条件(1)具有两个错误!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2)合适的错误!电解质溶液。

(3)形成错误!闭合回路(外电路用导线相连或两电极互相接触并将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或使用盐桥)。

(4)能自发地发生错误!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续表电子流向流出流入反应类型错误!氧化反应错误!还原反应错误!Zn—2e—===Zn电极反应式Cu2++2e—===Cu2+总反应式错误!Zn+Cu2+===Zn2++Cu盐桥内盛放的是什么物质?其作用是什么?提示:盐桥内通常装有含有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离子在盐桥中能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并维持两个半池区的电荷守恒,可使电流持续传导。

另外使用盐桥将两个半电池完全隔开,使副反应减至最小程度,可以获得单纯的电极反应,便于分析放电过程,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原电池的设计从理论上讲,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实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外电路负极(还原性较强的物质)错误!正极(氧化性较强的物质)(2)内电路将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作定向移动。

(3)闭合回路特别提示:电子只在外电路移动,不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强弱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 极上有气泡产生。

根据电极反应现象判断出a是负极,b是正极,因此,金属活动性a>b。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例证:实验室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通常向稀硫酸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原理:锌与置换出的铜及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使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3)设计原电池以Cu+2AgNO3===Cu(NO3)2+2Ag为依据,设计一个原电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五章第一节原电池(再探锌 - 铜原电池)说课稿
乌鲁木齐第十中学马明
各位专家、老师:
你们好!我是乌鲁木齐十中化学教师—马明,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二化学选修 4 中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

我准备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
程】首先我们来看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化学必修 2 相关知识基础上 . 但在理解原电池本质条件、锌铜原电池作为化学电源开发的缺点等方面还有不足。

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体会必修 2 中锌铜原电池的缺点,并根据实际需要,能设计出较为科学的原电池模型,学生体会盐桥的设置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实验技术的改进,而是对旧的思维模式的一个质的突破,其优点是能持续、稳定产生电流,这也为原电池原理的实用性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二、教法
本课教学采用诱思—探究—实验,分析—推理—归纳,
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启发、
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三、学法
在教学内容的学法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首先通过水果电池视频,引入课题。

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索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的条件。

最后,让学生体会盐桥原电池在实用性开发方面的积极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 教学流程图
教学环节
一、引入新课
师: [播放 ]水果电池视频 ,
[ 提问 ] 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
意:体会化学学科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的学科价值。

二、设计原电池
师: [投影 ]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
1.HCl+Na0H 一2.C+CO2—3. Zn+Cu2+-
[ 说明 ]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形成原电池的本质条件
生:学生选择反应;学生讨论,并确定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 1.锌片溶解; 2.铜片上红色物质产生3.电流表指针偏转
意: 1、加深对形成原电池本质条件的认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原电池的能力。

3、通过现象预测,为实验真实情况预设认知冲突
三、在现原电池实验
师: [说明 ]请同学们根据设计,完成实验探究一
[投影]
[ 投影 ] 注意事项
1.使用温度计 (精确度 0.1℃)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
2.观察锌片、铜片、电流表和温度计的变化并如实记录
3.注意合作分工,讲究效率
[ 质疑 1]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
[ 质疑 2]锌片上产生大量铜对原电池电能的提供有没有影响?
生: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现象交流: 1.锌片上有气泡和红色物质产生2.铜片上有红色物质产生3.电流表指针偏转且逐渐减小4.溶液的温度升高
学生质疑:为什么实验现象和预期的现象有的地方不同?(具体略 )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1.锌片本身不纯
2.锌片与硫酸铜溶液因为直接接触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锌片上产生少量铜,致使锌片与析出的铜形成了原电这种原电池的工作效率低
意: 1、培养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加
工信息。

四、再探原电池
师: [质疑 3]如何改进这套装置 ?
生: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1.锌片本身不纯
2.锌片与硫酸铜溶液因为直接接触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锌片上产生少量铜,
致使锌片与析出的铜形成了原电这种原电池的工作效率低。


导(看书)学生提出改进的实验方案;师生共同完成实验二
意:体会必修 2 中单液原电池的缺点,并根据实际需要,能设计出较为科学的原
电池模型 (双液或盐桥原电池 ),
生:主要现象记录
1、锌片上没有明显现象。

2、短时间内温度无明显变化
电流表指针恒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不直接接触,在有盐桥的特定原电池装置
下,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为原电池原理的实用性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师: [质疑 4]盐桥原电池的优点有哪些?
[ 师生总结 ]盐桥原电池的优点。

1.能量转换率高 2.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3.防止自放电
师:讲解盐桥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

师: [质疑 5]氧化剂与还原剂不直接接触,就一定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吗?
生:电流表指针恒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不直接接触,在有盐桥的特定原电池装置下,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意:这为原电池原理的实用性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学反思
1.充分发掘教材素材,合理开发利用
仔细观察必修教材中实验的不足。

由于负极自身反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分池”观点,
由“分池”观点可以提升到“盐桥”观点。

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充分发掘实
验现象,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发挥学生主动性,创设有效学生活动
在进行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时,通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因为学生起点较低。

但是在新教材中,大多数化学反应原理内容都是从必修到选修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的设计理念。

因此在选修阶段进行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基础,设置有效活动,例如学生实验,充分结合理论分析,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发现问题,从而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最近发展,不断上升,达到目标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