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段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解读精编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第二学段(3-4 年级)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
,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 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 他人。。
第三学段(5-6 年级)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 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 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附件一
一、识字、写字目标
情感态度 识字写字量
识字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第一学段(1-2 年级)
第二学段(3-4 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愿望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第三学段(5-6 年级)
2.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
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各种文体的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 5.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
阅读
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 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 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 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 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 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 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是指针对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旨在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对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解读:1.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内容:新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强调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自主识字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评价方式包括平时的观察记录、作业评价、口头评价等,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 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6. 教学环境:新课标提倡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包括教室布置、图书角设置、语文活动等,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7. 家校合作:新课标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语文学习,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旨在通过全面、均衡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读小学语文第学段新课标

解读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新课标(转载)一、识字与写字小学低年段的教课要点是识字与写字。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识字太少必拖阅读的后腿,而要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梦想,那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法宝。
请老师们看“识字与写字”目标里的第 1 条:“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梦想”,可见培育与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多么重要。
其实我们低年段的识字教材把词环绕一此中心串起来表现,这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在教课中,我们教师只需活用这一教材,把学生领入这个已设定的情境,运用多种方法去引导与激发他们的兴趣,我想乏味的识字课就会变得很风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那么自然就能达到我们教课的目的,达到课标的要求。
别的,我们再来看第二条:“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此中 800-1000 个会写”从这一点上我们就能够看出课标表现了“多识少写”的特点,这从我们的教材中也能够明显看出。
我们的教材中的生字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田字格里头的,这部分生字要求会写,另一部分是在两条绿线里头的,这一部分只需求只会识就能够了。
其实这样的要求也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识字负担。
同时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这样也很利于学生多识字,为尽早地进行阅读供给了条件。
识字后,接下来就是写字教课。
指导书写是写字教课中的要点。
低年级的学生关于写字有着一种新鲜的盼望(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孩子),教低年级的老师或许会有的很深的感想。
或许在孩子刚入学的那头一个月里,你还在猛教汉语拼音的时候,已经有好多学生在下边急不行待地描描、画画、写写课本里头的生字了。
他们的急不行待,可见他们的盼望的急迫与兴趣。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会让他们踊跃主动。
所以,适应他们这一特点,我们教师加以保护与增强学生的这类踊跃性,在教课问字部分时,经过多种风趣的方法让他们去掌握汉字的基本笔划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及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构造等,还有经过象形字,图文的直观及老师的规范书写等。
让学生感觉汉字的形体美,让他们感觉到写字的乐趣。
语文低年级语文课标解读19页

低 姿势与习惯 段
书写要求
一 努力养成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 好的写字习 年 惯,写字姿 级 势正确
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写 好基本笔画、 基本结构和 基本字
增强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教学建议: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过程也是学生 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 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 (四)口语交际
•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学
•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学生不会听课,听不出教师所讲的重点,与此不无关
系。 •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复述大意 •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情地朗读课文
略读
浏览
2、重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段
词句理解
一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 二 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 年 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 级 图画阅读。
整体把握
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 句号、问号、 感叹号所表达 的不同语气。
3、把握不同文体阅读的特点
低 叙事性作品 段
诗歌
说明性文章
一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 诵读儿歌、儿童
二 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 诗和浅近古诗,
年 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 展开想象,获得
级 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 初步情感体验,
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感受语言优美。
总体上,低年级语文课必须把识字、写字、
读书、积累(背诵)这几项工作抓实。低年 级阅读教学应该关注的点是:情节、内容的 理解,什么事,人物主要干了什么事等基本 内容。
低年级语文课标解读

低年级语文课标解读低年级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基础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
语文课标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教学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低年级语文课标进行解读,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语文教育。
一、课标的基本理念低年级语文课标以启发性教育为核心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思维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课标还强调了“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标的主要目标低年级语文课标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其中,听说能力是学生语言交流的基础,读写能力是学生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
课标强调通过各个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标的内容框架低年级语文课标内容框架包括五个方面: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文字学习策略、语言文字文化、文学欣赏与写作。
1. 语言文字:着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的基本认读、语音知识和字词的应用等方面。
2. 语言文字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模仿、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语言文字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
4. 语言文字文化:拓宽学生的语言文字视野,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5. 文学欣赏与写作: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创作潜能。
四、课标的教学实施低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课标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教学:1. 创设情景: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思维导图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多元化评价: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书面作业等,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发展情况。
小学语文低年段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

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部首)(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改“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解读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

解读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的解读,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面:1. 识字与写字:新课标强调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应掌握基本的识字和写字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同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 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
新课标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包括儿童文学、诗歌、故事等,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概括和推理。
3. 口语交际:新课标提倡通过日常的口语交际活动,如讲故事、讨论、演讲等,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4. 写作:在低段,写作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基本写作技能。
学生应学会写日记、写信、写小故事等,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5. 综合性学习:新课标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6. 文化传承与创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包含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新课标强调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7. 评价方式: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8. 教师角色:在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更多地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的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低年段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解读

小学语文低年段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解读第一篇:小学语文低年段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解读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部首)(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改“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部首)(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改“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与写字既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一至二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学段目标中,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目标分为“认识”和“学会”两个,鲜明的体现了“多认少写,认写分流”的教学理念。
学生开始学习语文的强烈欲望是尽快能够阅读,为了满足学生的阅读愿望,必须尽可能快的使学生认识一定量的字,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
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先教学生认字为主,字的“讲、写、用”等方面速度可放慢,随着阅读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也会及时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