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高考物理综合提升总复习(七)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07 功和能(含解析)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07 功和能(含解析)

专题07功和能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空中O 点以速度205K E mv =水平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小球经过P 点时动能205K E mv =,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从O 到P 过程中()A. 经过的时间为3v gB. 速度增量为03v ,方向斜向下C. 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的正切值为13D. 下落的高度为205v g【答案】A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 t -图像求位移,由F x - (力-位移)图像求做功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由F v - (力-速度)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B. 由F t - (力-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时间内力所做的冲量C. 由U I - (电压-电流)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的电流变化过程中电流的功率D. 由r ω- (角速度-半径)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半径变化范围内做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答案】B【解析】F v -图线中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等于Fv ,即瞬时功率,故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不一定等于Fv ,即不是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A 错误;F t -(力-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冲量, B 正确;由U I -(电压-电流)图线,根据公式P UI =可知,根据U 与I 的坐标值的乘积,求出对应电流做功的功率,C 错误;r ω-图线中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等于r ω,即线速度;故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不一定等于r ω,即不一定等于线速度,D 错误.选B .3.一个小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从释放小球开始计时,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落地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小球在接触地面前、后的动能保持不变,且忽略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以及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图中分别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 、速度v 、动能k E 和重力势能p E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A .位移212x gt =,所以开始下落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应该是抛物线,故A 错误; B .速度v gt =,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速度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 正确;C .小球自由落下,在与地面发生碰撞的瞬间,反弹速度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若从释放时开始计时,动能222k 11=22E mv mg t =,所以开始下落过程中动能随时间应该是抛物线,故C 错误;D .重力势力()22p 12E mg H x mgH mg t =-=-,H 小球开始时离地面的高度.故D 错误.故选B 。

2017年高考物理综合提升总复习(四)

2017年高考物理综合提升总复习(四)

2017年云南高考物理综合提升总复习(四)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问题B.研究体操运动员参赛时的姿势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D.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解析】在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火车的长度、形状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而对地球的自转、运动员的姿势、乒乓球旋转等现象中的物体,其大小或形状不能忽略,不能视为质点.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答案】D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或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C.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是一样的D.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而言,一般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A、B错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C错误、D正确.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答案】D3.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置没有变化就是不运动B.两物体间的距离没有变化,两物体一定都是静止的C.自然界中没有不运动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先选参考系,平常说的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地球而言【解析】物体的位置对某一参考系不变,但对另一参考系位置可能变化,物体在运动,故A错误;两物体间距离没有变化,两者可能静止,也可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B错误;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由于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故C、D正确.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答案】CD4.(2012·杭州二中高一检测)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017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1. 原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射出的粒子流是电子,并且求出了电子的荷质比B. 为了解释原子中正负电荷分布问题,勒纳德提出了“枣糕模型”C. 盖革和马斯顿通过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 玻尔首次将量子化引入到原子领域,其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说适用于所有原子【答案】A【解析】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该粒子为电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故A正确;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提出了枣糕模型,故B错误;卢瑟福通过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错误;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但不能够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特征,故D错误。

所以A正确,BCD错误。

2. 如图所示,CA、OB是竖直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CA<OB),C、A、B、O位于同一圆周上,C点为圆周的最高点,B为最低点.每根杆上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两个滑环分别从O点和C点无初速释放,用和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B所用的时间,、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B的速度,则A.B.C.D. 无法比较和的大小关系【答案】B【解析】连接AB和CD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滑环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令圆的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得:,解得:,同理可得:,所以,根据动能定理可得:,由图可知沿OB轨道下滑的竖直高度比沿CA的高,所以,故B正确,ACD错误。

3.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A. 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 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C. 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D. 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动量定理分析动量的改变量与冲量的关系.过程Ⅰ中钢珠只受到重力,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过程Ⅱ中,钢珠受到重力和阻力,动量的改变量不等于零,合力的冲量不等于零.对于整个过程研究,根据动能定理分析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做功多少,钢珠的重力势能就减小多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判断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的关系.过程Ⅰ中钢珠只受到重力,根据动量定理分析得知,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故A正确;对于整个过程:钢珠动量的变化量为零,则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即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全过程中重力冲量的大小,B正确;对于整个过程:钢珠动能的变化量,根据动能定理得知,整个过程重力做功等于钢珠克服阻力做功,而整个重力做功等于整个过程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所以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C正确;根据功能关系分析得知,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做功,不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故D错误.4. 随着科技的发展,到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27颗天王星的卫星,其中“秦坦尼亚”和“欧贝隆”是威廉赫歇耳在1787年3月13日发现的,假设“秦坦尼亚”和“欧贝隆”两卫星环绕天王星的轨道为圆周,两卫星周期比值已知,由以上条件可以求解出A. “秦坦尼亚”和“欧贝隆”环绕天王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比值B. “秦坦尼亚”和“欧贝隆”受到天王星的万有引力的比值C. “秦坦尼亚”和“欧贝隆”表面的重力加速比值D. “秦坦尼亚”和“欧贝隆”的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答案】A【解析】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因为知道周期之比,可求得轨道半径之比为:,又根据:,即可求得速度之比,故A正确,因为不知道两颗星的质量之比,所以无法求出万有引力的比值,故B错误;因为秦坦尼亚”和“欧贝隆”的半径关系,所以不能求出表面的重力加速比值,故CD错误。

云南省2017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2017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2017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必修和选修模块共同部分卷(70分)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运动慢的物体惯性小C.运动快的物体惯性大D.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列车从昆明开往上海所需的时间,可将列车看作质点B.研究列车经过某一桥梁所需的时间,可将列车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将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不可以将地球看作质点3.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0l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受拉力作用,在弹性限度内的长度为l ,则拉力大小为()A.)(0l l k +B.)-(0l l k C.klD.0kl 4.用水平方向的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车始终保持静止,则()A.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B.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C.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D.推力小于静摩擦力5.下列四个运动图像中,反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A B C D6.如图1所示,将质量为m 的物体(可看作质点),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p 点,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图2图1A.2R Mm G F =B.2h Mm G F =C.hR Mm GF += D.2)(h R Mm GF +=7.两个不同的物体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较大的物体先到达地面B.质量较小的物体先到达地面C.体积较大的物体先到达地面D.两个物体同时到达地面8.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B.功率表示做功的多少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小D.做功越多,功率越大9.真空中两静止点电荷间的库仑力为F,若只将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它的库仑力大小变为()A.F4 B.F2 C.2F D.4F 10.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方向可能不变B.速度方向一定改变C.速度大小一定改变D.所受合外力可能为零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17届云南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7届云南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17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共同部分卷(70分)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顼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B.路程C.质量D.时间2.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6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l5N B.6 N C.2ND.1 N3.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是a=g的变速运动B.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C.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无关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4.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F。

如果保持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不变,而将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变为5.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刀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绕圆心0做匀逮圆周运动,已知圆周半径为该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则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7.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大小为20N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A.40J B.32JC.24J D.30J8.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B.它是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C.它是地球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时在近地点的运行速度D.它是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9.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测得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f(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如图所示,粗糙的A、B长方体木块叠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的力的牵引,但仍然保持静止。

2017年云南省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卷【答案版】

2017年云南省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卷【答案版】
A. W1 W2 B. W1 W2 C. A 点电势最高 D. C 点电势最高
19.通过天文观测和计算得到: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2.72 10 3 m / s 2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9.8m / s 2 。如果认为地球对地面物体
的引力和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满足距离平方反比关系, 忽略地球自转以及其它 天体的影响,根据上述结论和假设及力和运动的关系可推知: A.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引力是对月球上相同质量的物体引力的 60 倍 B.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引力是对月球上相同质量的物体引力的 3600 倍 C.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36 倍 D.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60 倍 23(9 分)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
v1 6m / s 的初速度与 m2 发生碰撞,以 v1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可能是 1m / s, v2 3m / s A. v1 3m / s, v2 1.5m / s C. v1 6m / s, v2 6m / s B. v1 2m / s, v2 2m / s D. v1
16.如图所示,质量为 M 10 kg 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用一条不计质量的细线悬 挂一质量为 m 1kg 的小球,当小球受到一水平恒力作用并相对小车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为 37°,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取 g 10m / s , sin 37 0.6, cos 37 0.8 )
B.
3P U
C.
6P U
D.
2 2 1 P U


18.如图所示, A、B、C 是在视角坐标系 xyz 的坐标轴上的三个点,在坐标原点处有一电 荷量为 Q 的正点电荷, 先把电量为 q 的正点电荷从图中 A1,0,0 移到 B0,2,0 电场力做功为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物理模拟试卷7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物理模拟试卷7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物理模拟试卷7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46分,1-10题有一个选项是对的每题3分,11-14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对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 法拉第是19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他在电磁学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如同伽利略、牛顿在力学方面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关于静电场场强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由E= F可知,某电场的场强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qB. 正、负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某一点场强的方向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C. 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D. 电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点的场强等于零2. 如图所示,水平细线NP与斜拉细线OP把小球维持在位置P, 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这时斜拉细线中的张力为T p,作用于小球的合力为F P;若剪断NP,当小球摆到位置Q 时,O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0,细线中张力为T Q,作用于小球的合力为F Q.则:(D )3.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MH370失联,MH370失联后多个国家积极投入搜救行动,在搜救过程中卫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和美国的GPS导航系统均参与搜救工作。

北斗导航系统包含5颗地球同步卫星,而GPS导航系统由运行周期为12小时的圆轨道卫星群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发射速度只要大于7.9 km/s就可以B. 卫星向地面上同一物体拍照时,GPS卫星的拍摄视角小于北斗同步卫星的拍摄视角C. 北斗同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GPS卫星的机械能D. 北斗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与4.如图所示为某住宅区的应急供电系统,由交流发电机和副线圈匝数可调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组成。

发电机中矩形线圈所围的面积为S,匝数为N,电阻不计,它可绕水平轴OO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3匀速转动。

2017年高考物理基础综合提升

2017年高考物理基础综合提升

2017年高考物理基础综合提升(七)1.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力越大,力对物体做功一定越多B .重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与物体的始末位置有关C .作用力对物体做正功,则反作用力对物体一定做功D .静摩擦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2.如图2-3-18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 1和F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通过一段位移,力F 1对物体做功4J ,力F 2对物体做功3J ,则力F 1和F 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A .7JB .1JC .5JD .因α值未知故无法确定 3.关于机械能守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 .一个物体除了重力外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则机械能可能守恒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机械能一定守恒D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4.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则物体的( )A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少B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C .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D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不一定增加5.如图2-3-19所示,细绳跨过定滑轮悬挂两个物体M 和m ,且M>m ,不计摩擦,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中( )A .M 、m 各自的机械能分别守恒B .M 减少的机械能大于m 增加的机械能C .M 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m 增加的重力势能D .M 、m 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6.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开始从车站开出,受到的运动阻力恒定为车重力的0.1倍,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m ,则当车速为v m /3时,其加速度为(选项中的g 为重力加速度)( )A .0.1gB .0.2gC .0.3gD .0.4g7.某人用手将质量为1kg 的重物由静止向上提起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g=10m/s 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手对重物做的功为12JB .合外力做的功为2JC .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12JD .物体克报重力做的功为10J8.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铁块和实心正方体木块,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以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它们的重力势能依次为E P1和E P2,其大小关系为( )A .E P1=E P2B .E P1>E P2C .E P1<E P2D .无法确定9.质量相等的甲、乙两木块,初速度之比为2:1,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则它们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为( )A .1:1B .2:1C .1:4D .4:1 F 1 F 2 vα图2-3-18 M m 图2-3-1910.静止的列车在平直轨道上以恒定的功率启动,在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列车的运动状态是(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列车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增加C .列车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D .列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11.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力做功的功率越大B .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 .从公式P=Fv 可知,汽车的发动机功率可以随速度的不断增大而提高D .当轮船航行时,如果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时,合外力为零,此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零12.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3,它们距地面高度之比也为1:3,让它们自由下落,它们落地时的动能之比为( )A .1:3B .3:1C .1:9D .9:113.物体做下列几种运动,机械能不守恒的是A .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B .做平抛运动的小球C .空中匀速上升的气球D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14.从地面H 高处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终为f ,小球上升了h 高后开始下落,直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若小球重力为G ,则重力所做的功为( )A .GHB .G (H+h )C .G (H -h )D .Gh+G (H+h )15.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概念也相同B .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C .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D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是守恒的二、填空题16.如图2-3-20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斜木块上,现让物体和斜木块一同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云南高考物理综合提升总复习(七)1.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最后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解析】不论物体加速、匀速还是减速运动,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总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 D
图4-5-8
2.如图4-5-8是中国运动员黄珊汕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女子蹦床比赛中的精彩镜头,黄珊汕在与蹦床接触的时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黄珊汕的重力与蹦床对她的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黄珊汕对蹦床的作用力与蹦床对她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蹦床对黄珊汕的作用力大于黄珊汕对蹦床的作用力,因此才能将她弹起D.蹦床对黄珊汕的作用力等于黄珊汕对蹦床的作用力
【解析】蹦床对黄珊汕的作用力与黄珊汕对蹦床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二者相等.
【答案】BD
图4-5-9
3.如图4-5-9所示,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解析】
对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力,它们等大、反向、共线.A球受三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也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 D
4.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的性质却不一定相同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一对平衡力也是如此
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A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性质相同的特点,平衡力不一定具备这些特点,B正确,C、D错误.
【答案】 B
图4-5-10
5.如图4-5-10所示,将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电视机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电视机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电视机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电视机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因为电视机处于平衡状态,且F与G 作用于同一物体,因此F和G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故B错;因压力是弹力,而弹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故C错;由于支持力和压力是电视机与桌面相互作用(挤压)而产生的,故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
【答案】 A
6.
图4-5-11
(2012·西安一中高一检测)如图4-5-11所示,一物体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
【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恒定拉力F有水平向右的分力,物体必然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因此物体一定受到竖直向上的地面的支持力,故物体一定受拉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A、B、C错误,D正确.
【答案】 D
7.如图4-5-12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钩在一起,两边通过定滑轮各挂一个质量均为m的重物,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小为 ( )
图4-5-12
A.2mg B.mg
C.0 D.无法判断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工具,使用时,挂钩端与被测力相接触,另一端固定,其实固定端也要受力,且等于被测力,本题中一端的重物起到固定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挂钩端物体的重力,故B正确.【答案】 B
图4-5-13
8.(2012·济南高一检测)如图4-5-13所示,物体M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M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C.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M受两个力作用或受四个力作用
【解析】若拉力F大小等于重力,则物体与斜面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所
以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拉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则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且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
【答案】 D
9.如图4-5-14甲、乙所示,拉力F使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一起以共同速度沿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甲乙
图4-5-14
A.两图中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与F方向相同
B.两图中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与F方向相反
C.两图中A物体均不受摩擦力作用
D.甲图中的A物体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的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
【解析】分别对两图中的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甲图中如果A受到摩擦力,则A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0,A物体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甲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乙图中,A物体相对于B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
【答案】 D
图4-5-15
10.如图4-5-15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小孩,沿竖直方向的直杆,以a的加速度向上爬,求小孩对杆的作用力.
【解析】以小孩为研究对象,小孩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自身的重力mg和杆对它的作用力F,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g=ma
得:F=m(a+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孩对杆的作用力大小为m(a+g),方向竖直向下.【答案】m(a+g),方向竖直向下
11.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
图4-5-16
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 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10 kg 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4-5-16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取g=10 m/s2) 【解析】重物刚好要离开地面时,猴子有最大加速度,设此加速度为a.此时,对于重物有F T=mg,对于
猴子有F T′-m1g=m1a,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T=F T′,所以a=m-m
1
g
m
1

5 m/s2.
【答案】 5 m/s2
图4-5-17
12.如图4-5-17所示,圆环的质量为M,经过环心的竖直钢丝AB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让小球沿钢丝AB(质量不计)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运动,
要使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小球的加速度和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设小球不会到达A点)
【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地面对圆环无支持力,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和钢丝对小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f=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钢丝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F f.对圆环受力分析可知,圆环受重力M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F f ′作用,则:Mg=F f′,由以上各式解得:a=
M+m
m
g.小球沿钢丝做匀减速运动,
由运动公式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x=v2
2a

mv2
2M+m g
.
【答案】M+m
m
g
mv2
2M+m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