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落后就要挨打,知耻而后勇——中国近代列强侵华史
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国家五次侵华战争

名称
时间
形成标志
重要事件
破裂标志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
国民党一大召开
黄埔军校创立:领导人: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特点: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作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民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胜利进行奠定了
1.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1853年.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位都城
3.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慈溪大捷: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国共因
时间
领导人
地位
路线
意义
共
南昌起
1927.8.1
周恩来合拢叶挺朱德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过程:1.先灭吴在灭孙最后张,
2.叶挺独立团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结果: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间:1927.4.18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它的建立标志国共完全破裂.大革命失败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6-1945
西安事变:时间:
发动者:作用
国:台儿庄战役
英法美俄德意日奥
在北京犯下滔天罪行
败
《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
日本
南京大屠杀
胜
国:台儿庄战役
共:百团大战
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中考目标要求:1、知道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
2、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根据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掌握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西方列强的侵略㈠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⑵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⑶鸦片战争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⑷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⑸1842年8月,中国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⑹影响(危害):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⑻“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
⑼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主观上:①清政府政治腐败;②中国封建经济落后;③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④清朝统治集团军事指挥失当。
客观上: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力量雄厚,科技先进。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⑴发动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⑵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
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
⑶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⑷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⑸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⑹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⑺影响(危害):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帝国主义势力从沿海深入到我国长江流域。
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启示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
一部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
任何单一的反帝或反封建斗争都不会取得成功。
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以及对外开放政策,把科技、教育、军事的发展放在首位。
以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到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落后的半封建办殖民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封建思想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统治者的自大和腐败无能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军事机构冗繁军事能力差科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落后的状态必须推翻落后的制度。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四条基本线索:屈辱史: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列强侵华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严重侵华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p7八国洗劫北京p19、日军旅顺大屠杀p14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背景 1.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3.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国际禁毒日:6月26日),4.地点:广州虎门。
(●★记:P3 虎门销烟图)5.人物:林则徐(清朝道光皇帝时)。
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6.鸦片的危害:P3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②、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启示: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7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年8月)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背景(原因):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②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的危机;③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经过: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受辱历史资料

中国受辱历史资料中国近代百多年历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下面店铺分享了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受辱资料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 中国近代史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
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
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中国近代史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中国近代史》班级:姓名:1.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和自强史的缩影,北大清华自诞生起,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二:清华大学始建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一百年前的1911年,当时它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学校建在惨遭侵略者洗劫过的圆明园附近的清华园。
多难兴邦,知耻而后勇,一百年来,清华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国英才和治国栋梁。
材料三:在北大校园中有一座金属雕像,石基上摆放着两个螺旋状的大写英文字母D和S,D代表民主(democracy),S表示科学(science),在字母S顶端上还有个圆球。
材料四:台湾也有一所清华大学,两岸清华大学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校名、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和文化传统。
有人说两岸清华“同根同源”,“一个招牌,两间店面”,“正是两岸关系的写照”。
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日,两地清华大学共同庆祝百年华诞,并各派副校长带队前往对方参加庆典。
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北大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它能使你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2分)(2)1900年是庚子年,想一想,材料二中的“庚子赔款”是依据什么条约产生的?(1分)(3)材料三中的雕塑是为了纪念中国哪位历史人物首先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1分)(4)材料四中当前两岸清华交往日益密切是在什么方针的指引下产生的?(1分)(5)回顾北大清华的历史,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2.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的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知耻而后勇——从近代中日两次战争看中国的发展

知耻而后勇——从近代中日两次战争看中国的发展日本侵华,无疑是中国史上一大屈辱史。
然而,有过而反思,知耻而后勇。
炎黄子孙总会在一次次的错误中成长,中华民族也成功地在一次次的跌倒中爬起。
甲午战争敲开了日本侵华的大门,爆发之初,清政府消极避战的态度无疑给了日本乘胜追击的机会。
当有人建议停止颐和园工程时,声称“不准有示弱语”的慈禧大发雷霆,清政府在战场上失利时,慈禧竟以避战的态度请求外国出面干涉,甚至不惜割地,力求尽早结束战争,而极力打击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
前线的将士殊死搏斗,紫禁城里太后寿宴,歌舞升平,更有“听戏三日、诸事延搁”的笑话。
避让无法换来永久的安宁。
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不应心存侥幸,更不能以割地赔款来换取一时享乐。
军阀的出现,虽说在某段时间曾造成百姓的生灵涂炭,但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虽割据一方,但在中华名族的最后关头,他们都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带领地方好男儿奔赴抗日前线。
无论是出于保存自己的地盘,还是发自于一片爱国之心,当抗日战争爆发时,这些地方实力派开始握手言和,枪口一致对外,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他们用中国人的铁骨铮铮捍卫了民族尊严。
他们深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因而,大敌当前,不能只在乎个人私利。
只有搁置争议、一致对外,才能真正维护国家利益。
一个民族若是没有团结统一、一致对外的精神,那必然是不堪一击的散沙。
随着日本侵略的越发野蛮,中华民族走向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各民族各阶层统一成为历史必然。
因为,唯有各党派各阶级各团体的人民统一起来,才能形成最大的力量。
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决定着统一战线的发展。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
初中历史启示类问题大全

初中历史启示类问题大全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落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他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应勿忘国耻。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他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5、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6、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7、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8、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9、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
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10、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落后就要挨打,知耻而后勇——中国近代列强侵华史
【热点追踪】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
——梁启超
【专题解读】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战争史、侵略与反抗史。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自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踏上了中华大地大肆地烧、杀、抢、掠,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地救亡图存斗争。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每一个阶级,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地反侵略地中华英雄儿女,最后他们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华大地。
【考点链接】
一、中国近代的列强侵华史概述
19世纪中晚期,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英、法等西方列强连续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主要包括中英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化,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不断加剧,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军事侵略——中国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英国,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日本,1894年至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至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日本侵华战争: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政治侵略——三大不平等条约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2)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贸易主权、关税主权、领土主权开始丧失。
(2)中俄《瑷珲条约》——中国近代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3)中日《马关条约》——最能反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4)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英国:①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②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③1900年至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2、法国:①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②1900年至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3、德国:①19世纪末,和列强一起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侵占我国胶州湾;②1900年至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4、日本:①1894年至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占我国台湾50年;②1900年至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③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占领我国东北三省;④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
5、俄国: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在我国获利最多,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大片领土;②1900年至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6、美国:①1900年至194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签订《九国公约》;②1945年二战后,开始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三、清政府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
1、清政府腐朽的封建统治以及避战求和的投降政策、愚昧顽固的落后思想。
2、清朝闭关锁国等政策导致的经济技术的落后。
3、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综合实力的强大(包括经济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先进)。
四、中国近代历史百年巨变的启示
1、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闭关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只有综合国力强大,才能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辱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前进动力。
3、一部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一个民族的独立是这个民族富强的前提;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