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式传感器论文光纤传感器论文
光纤传感器论文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介绍;优点;应用近几年来,物联网发展飞快。
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技术将在物联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光纤具有宽带特性,可将各种传感器复用到一根光纤,进行检测和传输。
由于光纤本身具有电绝缘性好、不受电磁干扰、无火花、能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还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光纤材料用做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势。
物联网与光纤传感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各种光纤传感器有望在物联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ABSTRACTThe Internet of things develop quickly in recent year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and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Internet of things. Optical fiber have broadband characteristics, various sensors can be reused to a single fiber to text and transport. Because of the fiber ' s good electrical insulation, not subject to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no spark, can in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environment , also has the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structure, high reliability , optical fiber materials used for sensor has a unique advantage. The Internetof things with the optical fiber sensing supplement each other and promote each other. All kinds of optical fiber sensor is expected to be widely used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Keywords:Optical fiber grating sensor; Introduction; Advantages; application引言 (3)一、光纤传感器触摸的背景场合 (4)二、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原理 (5)三、光纤传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6)四、光纤传感器的综合归纳 (7)总结 (8)参考文献 (8)致谢 (9)引言光纤光栅出现已经有30 年了,它是通过利用光纤的光敏性,由紫外光照射导致纤芯折射率发生变化而制成的一种光纤无源器件。
光纤传感器论文

光纤传感器毛琪132640(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南京210096)摘要:光纤传感器是现在被广泛应用的一类新型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重量轻、成本低等优良的特点。
本文详细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原理、结构和特性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举例说明了光纤传感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原理;工程应用Fiber optic sensorMao Qi 132640(School of Instru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Abstract:Fiber optic sensor is a new type of sensor with excellent features ofant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high sensitivity, light weight and low-cost ,which is now widely used. The paper detailed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ber optic sensors. At the same time, some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at fiber optic sensors are extensive us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Keywords: fiber optic sensor(FOS); principl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1.引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传感器作为探测与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被应用于工业、农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
光纤传感器应用与发展论文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摘要:主要阐述了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分类、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的几种应用。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发展趋势应用举例0 引言光纤传感技术的出现与光导纤维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是一种崭新的传感技术。
光纤传感器是以光纤为材料的传感器。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其一般结构如图0.1所示。
从里到外分别是纤芯、包层、涂覆保护层和护套。
光纤的主体是纤芯和包层,涂覆保护层和护套起到隔离杂光和提高光纤强度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光纤传感器的原理、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的几种应用。
1 光纤传感基本原理及分类光纤传感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伴随着光导纤维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光为载体,光纤为媒质,感知和传输外界待测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
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特性的变化来检测、量度它所受到的环境变化。
通过被测物理量的变化来调制波导中的光波,使光纤中的光波参量随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求得被测信号的大小。
根据调制区与光纤的关系,可将调制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功能型调制,调制区位于光纤内,外界信号通过直接改变光纤的某些传输特征参量对光波实施调制。
这类光纤传感器称为功能型或本征型光纤传感器,也称内调制型传感器,光纤同具“传”和“感”两种功能。
同光源耦合的发射光纤与同光探测器耦合的接收光纤为一根连续光纤,称为传感光纤,故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亦称为全光纤型或传感型光纤传感器。
另一类为非功能型调制,调制区在光纤之外,外界信号通过外加调制装置对进入光纤中的光波实施调制,这类光纤传感器称为非功能型或非本征型光纤传感器,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仅起传输光波的作用,称为传光光纤,不具有连续性,故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也称为传光型光纤传感器或外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按被调制的光波参数不同又可分为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频率调制光纤传感器、偏振调制光纤传感器和波长(颜色)调制光纤传感器。
毕业论文《光电传感器技术的新发展及应用》

摘要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检测技术对信息经获取、筛选和传输,来实现制动控制,自动调节,目前我国已将检测技术列入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之一。
由于微电子技术,光电半导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以及光栅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与日俱增。
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高可靠性、高精度、可测参数多、反应快以及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等优点,在自动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一种是以光电效应为理论基础,由光电材料构成的器件。
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他非电量,如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
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工业自动化装置和机器人中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字:光电元件传感器分类传感器应用摘要ABSTRACTThe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 adopts the photoelectric component as the transducer measuring the component. It changes the change measured into a change of the optical signal at first, then further change the optical signal into an electric signal through the photoelectric component. The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 is generally made up of light source, optical thorough fare and photoelectric component three parts. The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method has precision high, reacts fast, advantage of exposed to ing etc.s, and can examine the parameter more,the transducer i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form is flexible, so, it is very extensive that the photoelectricity type transducer is employed in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 realizes the key component that the photoelectricity changes in various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ystems, it change into electric device of signal optical signal (infrared can seeing and purple other ray radiation). The photoelectricity type transducer is regarded photoelectric device as and changed the transducer of the component. It was not electric consumption that it caused the light quantity to change directly that it can be used for measuring, only strong, illuminance, radiation examine warmly, the gas composition is analyzed etc.; Other ones that can also be used and measured and can change into a light quantity and change are not the electric consumption such as part diameter, surface roughness, meets an emergency, the displacement, vibration, pace, acceleration, and the form of object, discernment of working state,etc.. The photoelectricity type transducer is not exposed to, respond the fast, reliable characteristic of performance, so won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t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device and machine philtrum. In recent years, new Devices photoelectric constantly emerge, especially CCD picture the births of transducer, transducers photoelectric the further to last chapter innovated to turn on.Keywords:Photoelectric component Transducer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of transducer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传感器发展史 (1)1.2光电传感概述 (2)第二章光电传感器基本原理 (3)2.1 光电效应 (3)2.2 光电元件及特性 (3)2.3 光电传感器 (6)第三章 CCD传感器 (11)3.1 光固态图象传感器 (11)3.1.1 CCD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11)3.1.2 线型CCD图像传感器 (12)3.1.3 面型CCD图像传感器 (13)3.2 C CD图像传感器应用 (15)3.2.1 工件尺寸检测 (15)3.2.2 CCD传感器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 (16) 第四章光纤传感器 (17)4.1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组成 (17)4.2 光纤传感器的类型及特点 (17)4.3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18)4.4 光纤传感器(FOS)应用原理 (20) 4.5 光纤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21) 4.5.1 光纤液位传感器 (22)4.5.2 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22)第五章其它光电传感器 (25)5.1 高速光电二极管 (25)5.1.1 PIN结光电二极管 (25)5.1.2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26) 5.2 色敏光电传感器 (26)5.3 光位置传感器 (27)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29)6.1 总结 (29)6.2 展望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3)第一章绪论 1第一章绪论1.1 传感器发展史传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结构型传感器、物性型传感器和智能型传感器,其测量技术、方法和特点的发展历程见表1。
光栅传感论文

光纤光栅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摘要光纤在医学和生物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光管道和压力传感器到复杂的化学传感器都与光纤有关。
相干光纤束可用于内窥镜成像,而单光纤可用于近红外分层成像和光学相干分层成像。
采用光纤还能方便地将光辐射传输到组织内,以激活靶标化学治疗药物。
利用平面光纤光导将光波传输到测定部位的化学传感技术可以进行光度和荧光分析。
光纤化学传感器还具有表面分子识别位点或化学反应部位,可用于特定分子的检测。
这些化学传感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干涉、光谱测量或荧光测量等原理。
酶的生物识别或抗原抗体结合使光纤传感器可以获得高的特异性。
近年来,测定的靶标分子的范围已从简单的气体分子和离子发展到了DNA等大分子。
关键词:光纤传感; 生物医学; 检测AbstractMedical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optical fibres span a wide range from light pipes and pressure or displacement sensors through to complex chemical sensors. Coherent fibre bundles are needed for endoscopic imaging whilst single fibres maybe used in both near infra-red tomography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Delivery of light to tissues, for example to activate targeted chemo-therapeutic agents,is also achieved conveniently with fibres. Chemical sensing can simply be achieved by transporting light to and from a measurement site with a plain fibre light guide for spectrophotometric or fluorimetry analysis. A further family of fibre optic chemical sensors has either surface atached molecular recognition sites or a reaction chamber for achieving specific molecular detection。
光电传感器 毕业论文

光电传感器毕业论文光电传感器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检测技术对信息经获取、筛选和传输~来实现制动控制~自动调节~目前我国已将检测技术列入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之一。
由于微电子技术~光电半导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以及光栅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与日俱增。
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高可靠性、高精度、可测参数多、反应快以及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等优点~在自动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一种是以光电效应为理论基础~由光电材料构成的器件。
关键词:光电元件,光电特性,传感器分类,传感器应用目录1 引言 (5)2 光敏电阻 (6)12.1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6)2.2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 (7)2.3 光敏电阻的基本特性... ...... ................................. ............ ...7 3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 (9)……………………………9 3.1 光敏二极管结构原理…………………………3.2 光敏晶体管结构原理 (10)3.3光谱特性光敏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基本特性....................................10 4 光电池 (12)4.1光谱特性光电池 (12)4.2光照特性光电池 (13)4.3温度特性光电.....................................................................14 5光电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 (15)5.1光电传感器的结构 (15)5.2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16)5.2.1火焰探测报警器........................... ..................... (17)5.2.2光电式危险探测器.................. ..................... (17)5.2.3燃气热水器中脉冲点火控制器............... ............ (18)...... ......19 5.2.4透射式光电传感器及在烟尘浊度监测上的应用...... 6 结论............................................................... ............... .........20 参考文献....................................................................................21 致谢 (22)1 引言光电传感器由于非接触、高可靠性等优点~在测量时对变被测物体损害小~2所以自其发明以来就在测量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测量机械量、热工量、成分量、智能车系统等。
光纤传感器毕业论文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研究各类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设计出了几种功能较完善的光纤传感器。
首先从研究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各种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通过对原有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和控制机理的分析,结合学过的电子知识,设计光纤传感温度计、光纤传感压强计等。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取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 传感器;光纤通信;禁带宽度;光纤传感温度计;光纤传感压强计。
1绪论光纤传感器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具有不受电磁场影响,本质上安全防爆,体积小,耐腐蚀,灵敏度高等优点。
可用在传统传感器难以涉足的极端恶劣环境,所以在军事、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建筑施工等领域被受青睐。
因此对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感技术是近几年热门的应用技术,传感器在朝着灵敏、精确、适应性强、小巧和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光纤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家族的新成员倍受青睐。
光纤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例如: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的性能,径细、质软、重量轻的机械性能,绝缘、无感应的电气性能,耐水、耐高温、耐腐蚀的化学性能等,它能够在人达不到的地方(如高温区),或者对人有害的地区(如核辐射区),起到人的耳目的作用,而且还能超越人的生理界限,接收人的感官所感受不到的外界信息。
光纤传感器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多种物理量,比如声场、电场、压力、温度、角速度、加速度等,还可以完成现有测量技术难以完成的测量任务。
在狭小的空间里,在强电磁干扰和高电压的环境里,光纤传感器都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
因此,光纤传感技术应用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前景。
光纤传感优点:灵敏度较高;几何形状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制成任意形状的光纤传感器;可以制造传感各种不同物理信息(声、磁、温度、旋转等)的器件;可以用于高压、电气噪声、高温、腐蚀、或其它的恶劣环境;而且具有与光纤遥测技术的内在相容性。
光纤传感器论文光纤温度传感器论

光纤传感器论文光纤温度传感器论文光纤传感器在稠油热采技术中的应用摘要:光学仪器在油气田开采上的应用备受关注,其具有高可靠性和低耗高效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各种光纤传感器已被应用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上。
本文将重点讨论井下光谱仪、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在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合理优化稠油开采方案,提高稠油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稠油热采光纤传感器可在高压和高温等极端条件下被使用,在不影响原始温度、压力及油田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实时多点温度、压力或连续温度分布的瞬时测量。
光纤传感技术是以光为载体、光纤为媒介,感知和传输被测外界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
通过光纤传感器可实现与温度和应变相关的许多物理量和化学量的直接与间接测量。
本文将主要讨论光纤传感器在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
尤其是光纤传感器以其独特的安装方式,可以对水平井、直井、大斜度井进行实时监测,解决以往水平井难测量的问题,并结合其他常规测试数据,计算吸气剖面和产液剖面。
对于了解水平井的温度场分布,确定水平段注气情况,延长水平井的生产周期等具有不可低估的效果。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主要用于油井温度状况监测。
这些传感器能在高达20000psi(1大气压=14.7psi)的高压和高达175摄氏度的高温的极端条件下被使用。
由于采油深度日益加深,这就要求传感器能适应更高的温度和其他极端条件的要求。
光纤传感器可以为稠油热采提供动态实时的地层信息,从而为油气资源的管理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一种高效技术手段。
1 井下光谱仪了解稠油开发过程中原油组成成分将有助于优化资源开采。
这方面的信息可通过流体分析仪获得,其应用数据来源于安装在开口处的、用来测定信息性质的动态信息测试工具。
基于测量所得的混合物原始成分,流体分析仪提供实时信息来优化流体取样过程。
流体分析仪由两个传感器合成。
其一是吸收光谱分析仪,另一个是荧光和气体探测器。
井下流体通过并行的探针被引入流体管,光学传感器用于分析流体管内的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与微系统(Transducer and M i c rosyste m Technol ogi es)2010年第29卷第3期纱线检测中光电传感器及其前置放大器设计董晓亮,李醒飞,杨光,高雅彪(天津大学精密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摘要:针对当今纱线检测中/色纱疵0难以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电传感器。
通过专门的反射光检测通路感知由纱线反射回来的光强的变化,根据接收到的光强变化,判断有无纱疵。
设计了前置放大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纱线检测;纱疵;光电;前置放大中图分类号:T H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9787(2010)03)0102)02Design of optoelectronic sensor and pre2amp lifier inyarn detectionD ONG X iao2liang,LI X i n g2f e,i YA NG Guang,GAO Y a2b iao(Sta te K ey L abora tor y of P rec ise M ea sur ing Technol ogy and In strum en t,T ianJ in Un iver sity,T ian ji n300072,C h i n a)Abstr a ct:To slo ve t he pro b le m of detec ting different col or yarn defects,a ne w type of optoelectronic sensor wh i chhas a re fl ected li ght detect channe l is des i gned to rece i ve t he reflected li ght.The yarn defects are detected by theli ght change fro m the yarn pre2a m plifi er c ircu it i s desig ned and t he system i s proved re flected feasi b l e by test.K ey word s:yarn detecti on;yarn defect;optoelectronic;pre2a m plifier0引言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电子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传感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中[1],纱疵检测技术也有了显著的发展,使基于各种传感器的电子清纱器的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机械式清纱器作为最早使用的清纱器,其接触式的测量原理存在很大的缺陷,纱疵的清除效率低于50%,所以,早已被电子清纱器所替代[2]。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电容式电子清纱器,它应用的电容检测技术是纱疵检测领域的主流技术,能有效地感知纱线的平均密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测纱线材质的变化,同时,电容传感器造价较低,相对稳定性较好。
但是,电容检测技术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对检测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对当今纱线检测中的难点)/异色纱疵0的检测效果很差。
异色纱疵包括异色同质纱疵、异色异质纱疵以及特殊纱疵如丙纶丝等,要满足这些检测要求,需要采用光电检测的方式。
本文在分析现有光电传感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光电式电子清纱器方案,以解决/异色纱疵0检测难题。
收稿日期:2009)09)111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光电检测是指利用光电传感器来获取纱线信息的检测方法[3]。
光电检测原理如图1所示。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测量区,其中的一部分被纱线反射和吸收,剩余部分到达光接收器。
光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后续电路整理输出。
当有粗细变化明显的疵点通过时,输出信号发生相应的幅度变化,将该信号送交鉴别电路,即可判断该纱疵属于有碍纱疵还是无碍纱疵,若超过预先设定的工艺标准,则判定为有碍纱疵,鉴别电路发出一个清除信号,驱动电路驱动切刀将其切除,完成一次清除纱疵的过程[4]。
在理想条件下,这种方法感知的是纱线沿光束方向图1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原理F i g1Pr i n ci p le of op toelectron ic yarn cl ean er102第3期 董晓亮,等:纱线检测中光电传感器及其前置放大器设计 的投影直径。
其优点在于它是纱线外观的直观表达,接近视觉效果。
但由于检测易受环境光线和检测区清洁度的影响和长周期稳定性差的因素,这种检测方法无法很好地解决异色纱疵的检测问题。
2 对光电传感器的改进本文针对色泽异常纱疵,通过对现有光电传感器的改进,来达到将其检出的目的。
本文选用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接收器,设计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改进后的光电传感器工作示意图F i g 2 Sch e m ati c d iagram of i m proved op toelectron ic sen s o r该传感器由一路光源和两路光电接收器按一定的角度放置,形成固定的检测光路。
光源发出的光照在纱线上,会有一部分被吸收和反射,反射光被反射路光电接收器接收。
反射光不仅包含纱线的颜色(灰度)信息,也包含了纱线的直径信息。
当纱线上有颜色变化时,反射光光强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纱线的直径变化时,反射光光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5]。
为了去除反射光光强中的直径信息,得到所要的颜色信息变化,在系统中引入了透射光接收器来检测纱线的直径变化,综合这两路信号会得到单纯的颜色信息。
由于异色纱疵颜色各异,要对各种颜色的纱疵都可检出,必须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光电接收器。
本系统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白光LED ,该LED 亮度高、在可见光波段发光光谱比较平坦,在RG B 上的分量相对比较均衡。
光源要在检测区内形成与纱线方向相垂直的切平面光斑。
尽量使光强在沿与纱线垂直方向上处处均匀,以保证纱线高速运行过程中的抖动不影响检测。
检测光斑沿纱线方向应尽量小,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同时为保证在可见光波段对各个颜色有相同的感应灵敏度[6]。
3 前置放大器的设计由于光电二极管正常工作的光生电流在L A 级别,所以,要求选用的运放有足够的放大倍数,较小的输入偏置电流和输入失调电流,较强的噪声抑制能力。
本文采用的运算放大器为ICL7650。
ICL7650是利用动态校零技术和CMOS 工艺制作的斩波稳零式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它具有输入偏置电流小、失调小、增益高、共模抑制能力强、响应快、漂移低等优点。
I CL7650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中,MAI N 是主放大器(C MOS 运算放大器),N ULL 是调零放大器(C MOS 高增益运算放大器)。
电路通过电子开关的转换来进行两个阶段工作,一是在内部时钟(OSC)的上半周期,电子开关A 和B 导通,和C 断开,电路处于误差检测和寄存阶段;二是在内部时钟的下半周期,电子开关和C 导通,A 和B 断开,电路处于动态校零和放大阶段。
图3 ICL7650工作原理图F ig 3 W ork i ng pr inci p l e of ICL 7650利用ICL7650设计如图4所示前置放大电路。
图4 前置放大原理图F i g 4 D iagram of p re 2am p li fier p r i n ci p le4 实验结果实验中给LED 施加频率为25k H z 、波形为方波的调制信号,则LED 发出调制光。
用相同直径的无疵纱线制作具有黄、绿等异色疵点的纱规,用设计的光电传感器分别对各颜色纱规进行检测,并记录实验结果。
图5所示为各个检测各纱规时前置放大器的输出。
图5(a)为传感器中无纱线的情况,其峰峰值为与传感器中有纱线的(b),(c),(d)三图的峰峰值相差较大,可知该传感器对有无纱线检测效果明显。
同时,图5(b)与(c),(d)差别明显,(c),(d)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由实验结果可知:本系统可有效地检测出纱线上的异色纱疵,且对不同颜色的纱疵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5 结束语本文在分析光电式电子清纱器传感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电传感器,其中包括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改进型光电式电子清纱器(下转第108页)103传感器与微系统第29卷5结论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着陆段飞行参数的估计方法。
利用图像处理获得的地平线、跑道两条边缘线在图像像素坐标系下的直线方程,可以估计得到无人机着陆过程中的5个飞行参数:高度、侧偏距、滚转角、俯仰角、偏航角。
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可能有效,为实现无人机自主着陆提供了一种新的着陆参数获取手段。
参考文献:[1]张良云.惯性导航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2]周忠谟,易杰军.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3]M i ch ael Carsten Boss e.A V isi on Aug m en ted N avi gation Syste mfor an Au t ono mou s H eli cop ter[D].Bost on:Coll ege of Engi n ee2ri ng,Bos t on Un i vers it y,1997.[4]包桂秋,周兆英,熊沈蜀,等.图像导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航空计测技术,2003,23(6):1-4.[5]E tti nger SM,N echyb aM C,Lfj u P D.V i s i on2gu i ded fli ght s t ab il2ity and con trol f or m icro air veh icles[C]M IEEE Int.Con.f on In2telli gent Robots and Syste m s,2002:2134-2140.[6]E tti nger SM,N echyba M C,L fj u P D.Toward s flight au tono m y:V isi on2b ased hori zon detecti on f or m i cro air veh icle[C]M2002Florida Con f eren ce on Recen t Advances in Robotics,M i a m,i2002.[7]Sh arp C S,Sh akeer n ia O,Shank ar S S.A V ision Syst e m f orL anding an Unm anned Aeri alV eh i cle[C]M IEEE Conference onRobotics and Au to m ati on,Seou lKorea,2001:1721-1727. [8]Sri kan t h S,J a m es F M,Gau rav S S.V is ually2Gu i ded land i ng ofan unm anned aerial veh icle[J].I 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 csand Au t o m ati on,2003,19(3):371-381.[9]M atth i es L H,J ohnson A E.Precise i m age2b ased m oti on esti m a2ti on for au t ono m ous s m all body exp lorati on[C]M5th Internati onalSy m posi um on Artifi ci a l Intelli gen ce and Auto m ation in Space,Noord w ij k,1999:627-634.[10]王洪群.两种目标图像特征检测与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作者简介:庄丽葵(1963-),女,江苏南京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无人机飞行控制与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