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合集下载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课程简介课程内容:《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是食品安全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是一门食品安全学专业的专业课。

课程的任务是学习食品原料安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的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高新技术,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包括食品原料基础及生产中的污染;食品原料生产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 植物性食品原料、畜产食品原料、水产食品原料的安全控制;掌握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和良好操作规范(GMP)基本概念、了解肉及肉制品厂良好操作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建立,了解水产品、乳制品和速冻蔬菜加工加工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了解风险评估相关概念、现状及基本程序等,介绍了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对各种危害进行科学评估;掌握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新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应用及研究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并增强创新能力。

5.7超高压保藏工艺技术5.8超高压食品的包装设计5.9食品高压保藏设备5.10小结及思考题教学难点:各种非热力杀菌技术的优势。

教学重点:脉冲电场杀菌技术的使用特点。

第六章食品的辐照保藏6.1食品辐照的意义及特点6.2食品辐射的基本原理6.3食品的辐照效应6.4食品辐射的影响因素6.5食品辐照保藏方法6.6食品辐照的卫生与安全6.7小结及思考题教学难点:食品辐射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食品的辐照效应。

第七章食品分析新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7.1抗原与抗体。

7.2抗原抗体反响。

7.3酶联免疫反响。

7.4酶联免疫试剂盒的开发举例。

7.5小结及思考题。

教学难点:酶联免疫反响。

教学重点:酶联免疫试剂盒的开发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第一局部食品原料与安全控制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主要讲述食品安全控制的研究对象、内容、基础、存在问题和开展趋势等。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是一门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和安全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食品科学和食品安全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也越来越重要。

一、食品科学基础课程食品科学基础课程是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包括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等内容。

食品化学课程主要介绍食品的化学成分、性质和变化规律,为食品加工提供基础知识。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主要研究与食品相关的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分类、生长规律、产生的有害物质以及控制方法等。

食品营养学课程则主要关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讨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摄入标准。

二、食品加工技术课程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是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

其中,食品贮藏与保鲜课程主要介绍食品的贮藏条件、保鲜方法以及常见的贮藏与保鲜技术。

食品加工工艺学课程则主要研究食品加工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此外,还有食品工程学、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食品加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三、食品安全管理课程食品安全管理课程是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培养学生具备食品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能力。

其中,食品安全法规与政策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食品安全法规和政策,使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课程则主要研究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分析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控制的能力。

四、食品卫生与环境课程食品卫生与环境课程是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食品加工现场卫生和环境管理的能力。

其中,食品卫生学课程主要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和卫生管理方法,培养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的卫生规范和操作技能。

食品环境学课程则主要研究食品加工环境的规划和管理,使学生了解食品加工环境的设计和改善方法。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意识,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逐步获得实施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卫生管理、产品认证等工作能力,养成自觉执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及职业道德,同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社会交往等综合职业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6S管理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实施程序;(2)掌握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基本内容及实施程序;(3)掌握QS认证的基本内容和程序;(4)掌握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基本内容、CCP判定方法以及实施程序等;(5)掌握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程序等。

2、能力目标(1)能判断某场景或案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基本要求;(2)能针对某案例的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编制HACCP计划初稿;(3)能针对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的内审案例,判断合格项或不合格项;(4)能判断某场景或案例是否符合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的基本要求。

3、素质目标(1)热爱专业工作,自觉执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及素质以及食品从业者必备的职业道德;(2)具备食品安全的风险意织、质量管理的基本意识;(3)具备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备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社会交往等综合职业素质。

(三)参考学时48学时。

(四)课程学分3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表2-17《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6S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实施1.6S的基本内容2.6S体系的基本原理3.6S制度建立的基本方法4.6S制度的建立5.6S制度实施的基本方法6.6S制度的持续改进以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方式开展教学102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的制定与实施1.SSOP制度的基本内容2.SSOP制度的建立3.SSOP计划的实施方法4.SSOP计划的监控方法5.SSOP制度的注意事项6.SSOP制度的持续改进方法教师讲解准备知识并给出某饮料生产企业或虚拟车间情况录像,学生根据其具体录像给出不符合项并对其进行改正实施。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

食品生物技术 √ 32
32 2
果蔬贮运加工学 √
水畜产品保鲜加 工学

食品发酵与酿造 √
热带特色农产品 加工学

饮料工艺学 √
32 16 48 3
32 16 48 3
32 16 48 3
32
32 2
16 16 32 2

粮油加工工艺学 √ 24 8 32 2


食品安全保藏学 √ 24 8 32 2
24
24 1.5
24 8 32 2
24 8 32 2
32
32 2
1 4 0.5 4 2 4 1
3
4 4
2 0.5 2 1 2 2
1.5 2 2 2.5 2 2.5 2 2.5 1.5 2 2 2
食品进出口贸易 与质量控制

24
食品包装技术 √ 32
24 1.5 32 2
食品酶学 √ 24
24 1.5
32 2
食品感官分析 √ 24 8 32 2
食品质量与管理 √ 40
40 2.5
食品安全学导论 √
食品试验设计与 统计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 认证

食品安全快速检 测技术

食品无损检测技 术

动植物检验检疫 √
免疫学原理与应 用

食品分子生物学 检测技术

32
32 2
40
40 2.5
32
32 2
24 16 40 2.5


食品添加剂 √ 32
32 2
食品工程原理 √ 32
32 2
机械与工程制图 √ 32

《食品安全学》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学》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食品科学、生物教育、化学教育、园艺技术总学时数:54 学分:3理论学时:54 实践学时:0执笔者:生命科学系寇灿任课教师:寇灿、兰玉倩、吕俊梅编制时间:2012年5月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专业必修课(生命科学系食品科学课群限选课)。

课程地位:《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教育专业、园艺专业、化学教育专业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食品学基本概念及方法,同时还应得到鉴定方法能力的培养。

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鉴别食品安全。

二、总体教学目标本课程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

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理论知识,以及食品安全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从事食品安全的理论及动手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食品学知识基础和能力。

《食品安全学》作为食品生物技术学生的后续课程,为以后他们从事食品检验和制作做好理论准备,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以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发展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钟耀广主编.食品安全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资料:1.孟凡桥主编.食品安全性.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2.杨洁彬等主编.食品安全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3.许牡丹、毛跟年编著.食品安全性与分析检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五、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掌握商品安全学的概念,熟悉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了解商品安全学的发展及研究进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食品安全学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第二节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分析一、生物性危害二、化学性危害三、物理性危害第三节国内外食品安全概况一、国外食品质量概况二、国内食品质量概况三、国际上食品安全事件四、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五、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节食品安全展望(三)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掌握食品安全学的基本概念。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简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门研究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学科,是以食品科学为基础,以食品质量与安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它是从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储存、消费等环节出发,研究如何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学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研究内容涉及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加工、食品微生态学、食品卫生学等多个学科,并结合食品安全技术、食品营养技术、食品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学技术、食品化学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微生态学技术、食品卫生学技术等,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学、法学等综合性的知识,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研究、管理、检测、控制等提供理论支撑。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习内容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课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食品科学、食品安全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加工、食品微生态学、食品卫生学等。

2、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课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食品安全技术、食品营养技术、食品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学技术、食品化学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微生态学技术、食品卫生学技术等。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就业前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一般可以在食品企业、食品检测机构、食品科学研究院所、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等单位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工作,如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督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等。

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未来发展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将发展成为一门集食品安全管理、食品质量检测、食品营养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卫生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五、结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门研究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学科,研究内容涉及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加工、食品微生态学、食品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食品企业、食品检测机构、食品科学研究院所、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等单位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工作,未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将发展成为一门集食品安全管理、食品质量检测、食品营养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卫生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附件 2:《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0433915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英文名称: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 40 实验(训)学时: 8 学分: 3合用对象: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先修课程: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第一部份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专门研究各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安全性评价方法、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与基本理论,进而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它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

该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其基础课程是《大学化学》、《仪器分析》等,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学习《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学》等。

可以说,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这些基础学科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

因此,它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学科。

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未来大多都要面向生产企业,所有的技术任务都要环绕着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来开展,对这种工作的熟悉与适应能力,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未来成功的基本素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有道德、技术强、懂管理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材。

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以案例教学,完成指定单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单元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特殊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思路就是按照食品生产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技术,分别介绍当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的基本要求和相关内容;结合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照食品检验工、内审员等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把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连接起来,使学生熟悉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掌握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系统,能够编写SSOP 文件,制定HACCP 计划。

《食品品质与安全专业导论》课程教材大纲

《食品品质与安全专业导论》课程教材大纲

《食品品质与安全专业导论》课程教材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食品品质与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食品领域的重要性和挑战。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食品品质与安全的基本原理,探讨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并了解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食品品质基础1. 食品品质的定义与要素2. 食品微生物学基础3.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第二部分:食品安全管理1.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标准3.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第三部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2.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3. 食品召回与应急处理第四部分: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1. 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原理2.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与方法3. 食品质量认证与标识研究目标1. 理解食品品质与安全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2. 掌握食品品质与安全的基本原理、法规和标准。

3. 了解食品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4. 熟悉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应对措施。

5. 掌握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介绍概念、原理和相关知识。

2. 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操作:进行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实际操作。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

2. 作业和小组项目:完成相关作业和小组项目。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参考教材1. 食品品质与安全导论,作者:XXX2. 食品安全管理,作者:XXX3. 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作者:XXX以上内容为《食品品质与安全专业导论》课程教材大纲,供参考学习之用。

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以教师授课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
容学什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人体机能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保藏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检验检疫学、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功能食品、食品毒理学、现代食品安全科学、食品免疫学、食品感官评价、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食品企业管理等,食品环境学,食品品质控制学,食品添加剂学,食品质量管理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工艺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前景,毕业后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

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方向继续深造。

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
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