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中水深度处理方案技术经济优化比选

合集下载

中水处理实施方案

中水处理实施方案

中水处理实施方案中水处理是指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于生产、农业灌溉、城市绿化等用途的一种水资源综合利用方式。

中水处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中水处理的技术路线、工程实施方案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水处理的技术路线。

中水处理的技术路线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膜分离和深度处理等环节。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中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采用格栅过滤和沉淀池等工艺。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生物菌群对有机物和氨氮等进行降解和转化,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技术。

膜分离是通过超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去除中水中的微生物、胶体和溶解物等。

深度处理则是针对特定水质要求,采用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等技术进行进一步处理。

二、中水处理的工程实施方案。

中水处理的工程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水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因素,确定中水处理厂选址和设计方案。

在选址方面,需要考虑周边水体、居民区、农田等因素,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在设计方案上,需要充分考虑中水处理工艺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保证出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中水管网的布局和建设,确保中水能够有效利用到生产、农业和城市用水等领域。

三、中水处理的运行管理。

中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是保证中水处理效果的关键。

运行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标准,明确中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要求和操作规程。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中水处理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完好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中水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行中的问题,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和合格。

综上所述,中水处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技术路线、工程实施方案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确保中水处理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中水处理工作,加强对中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中水处理施工方案

中水处理施工方案

中水处理施工方案1. 引言中水处理是指对废水或二次排放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可再利用或达标排放的水质要求。

中水处理的施工方案是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并促进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中水处理施工方案。

2.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方案审查:对中水处理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施工图纸编制:根据设计方案,编制中水处理的施工图纸;•材料准备:采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其数量和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施工流程中水处理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3.1 原水处理原水处理是指对进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污染物。

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滤水:采用滤料过滤,去除悬浮颗粒物;•溶气浮选:通过向水中注入气体,使悬浮物上浮,从而分离出来;•活性炭吸附:将水通过活性炭床层,吸附有机物质。

3.2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处理:采用生物滤池、生物膜等生物反应器,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活性炭吸附:继续采用活性炭床层,进一步吸附有机物质和去除余氯。

3.3 消毒处理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以确保水质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通过向水中添加氯化物,生成次氯酸和次氯酸盐,杀灭细菌和病毒;•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辐射,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生存能力。

3.4 水质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水质监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水质标准和要求。

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pH值:反映水中酸碱性的指标;•悬浮物浓度:反映水中悬浮物的含量;•溶解氧浓度:反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细菌和病毒浓度:反映水中微生物的含量。

4. 安全措施在中水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中水处理方案

中水处理方案

目录1.概述 (2)2、方案编制依据 (2)3、设计原则 (3)4、水质及水量 (3)5、项目建设范围 (5)6、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5)7、处理工艺框图 (9)8、工艺设备及其参数 (9)9、工艺流程特点 (14)10、机电设备的控制 (15)11、设备清单及报价 (16)12、运行成本分析 (17)13、主要设备安装及防减震措施 (17)14、机房污泥处理方案及井盖处理 (19)15、中水处理部分业绩 (20)附:流程图、平面布置图、剖面图1.概述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等,还含有氮、硫、磷等无机盐类,一般30-75%的磷来自洗涤剂,近年来随着含磷洗涤剂使用量的减少,使废水中磷含量有所下降。

污水中还含有多种微生物,新鲜生活污水中,细菌总数在5×105-5×106个/L之间,并含有多种病原体(如病菌和病毒)。

该废水如未经处理直接外排,会对周围地表水系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随着我国市政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需用水量日益增加,水质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解决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北京市神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北京神力达给水设备有限公司,多年来与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及韩国环保水处理行业龙头企业——青友耐彻株式会社等国内外著名单位和企业有着广泛深入的合作。

在中韩合作基础上研制开发了系列给水、中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工业污水等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在不断承接国内外各地的污水工程项目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充分考虑到业主投资及日常维护管理的基础上,开发出多套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并使设备产品定型化,以供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选用。

北京市神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公司多年的工程专业经验,本方案推荐介绍在工程实践中运用比较成熟的工艺,供投资方、建设方及设计者比较选择。

7 方案经济比选

7 方案经济比选

7 方案经济比选一、方案比选应满足的条件方案经济比选是寻求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方案的必要手段,也是煤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内容。

项目经济评价中宜对互斥方案和可转化互斥型方案的方案进行比选。

备选方案应满足下列条件:1.备选方案的整体功能应达到目标要求;2.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率应达到可以被接受的水平;3.备选方案包含的范围和时间应一致,效益和费用计算口径应一致。

二、方案比选的类型方案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互斥关系、独立关系和相关关系。

互斥关系,是指各个方案之间存在着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关系,在进行比选时,在各个备选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其余的均必须放弃,不能同时存在。

独立关系,是指各个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不具相关性,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与其自己的可行性有关,而与其他方案是否采用没有关系。

相关关系,是指在各个方案之间,某一方案的采用与否会对其他方案的现金流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其他方案的采用或拒绝。

相关关系有正相关和负相关。

当一个项目(方案)的执行虽然不排斥其他项目(方案),但可以使其效益减少,这时项目(方案)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项目(方案)之间的比选可以转化为互斥关系。

当一个项目(方案)的执行使其他项目(方案)的效益增加,这时项目(方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项目(方案)之间的比选可以采用独立方案比选方法。

三、互斥关系和可转化为互斥关系的多方案比选1.局部比选和整体比选按比选范围分,项目方案比选可分为局部比选和整体比选。

整体比选是按各备选方案所含的因素(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全面的对比;局部比选仅就所备选方案的不同因素或部分重要因素进行局部对比。

局部比选通常相对容易,操作简单,而且容易提高比选结果差异的显著性,如果备选方案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异,采用局部比选的方法工作量大,而且每个局部比选结果之间出现交叉优势,其比选结果多样性,难以提供决策,这时应采用整体比选方法。

2.综合比选与专项比选按目的分,项目方案比选可分为综合比选与专项比选。

污水的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

污水的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

污水的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一、全球水资源形势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地球表面的2/3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

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0.014%。

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而这一汤匙水又遭到严重污染。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

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食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

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缺水。

我国是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是联合国公布的12个贫水国之一。

水资源总量281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115亿立方米,地下水8288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400多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

水的供需问题十分突出,城市水的问题更为突出。

我国663个建制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10个,年缺水量60多亿m3,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我国1949年城市人口5800万人,城市用水量6.3亿m3;1980年城市人口22000万人,城市用水量64.0亿m3;到2000年,城市人口达到30600万人,城市用水量已经达到168.0亿m3,仅半个世纪就增加了25倍多,比世界平均速度快1倍。

同时,90%以上的城市受到水环境污染的严重困扰。

中国的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在包括黄河和长江在内的几条主要河流流经的区域。

这些河流为中国大部分粮食生产提供了所需灌溉用水,还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

由于中国从黄河抽取越来越多的水来满足其经济增长的各种需要,黄河在25年前就开始难以满足供水需求。

1972年黄河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导致黄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第一次未能入海就干涸了。

中水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中水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中水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中水利用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并复用的过程。

近年来,水资源日益紧缺,水污染情况严重,中水利用越来越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因此,本文将对中水利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中水的复用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提高了中水的可利用性。

采用先进的中水处理技术可将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去除,使其达到特定的处理要求。

目前主流的中水处理技术有微滤、逆渗透、电渗析等。

采用这些技术可以将中水处理成具有高水质的水源,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

2. 经济可行性中水的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自来水和污水处理费用。

工业企业午夜新闻msg基本是不可避免的污染物排放,为了达到环保要求,企业需要支付巨额的污水处理费用。

如果采用中水利用技术,废水处理费用将大大降低。

此外,中水的利用可以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降低自来水的价格。

这也为很多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 环保可行性中水的利用对环境保护有利。

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中水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

把被污染的废水经过加工后再利用,可以减少废水的直接排放,避免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通过中水利用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水环境的污染和压力。

二、建议1. 强化立法和规范政府可以制定和加强中水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引导和规范市场化的中水利用行为。

这可以进一步提高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我国中水利用技术水平还有很大提高空间,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政府应该加大对中水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中水利用技术创新。

3. 完善中水利用产业链政府可以加大对中水利用相关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促进中水利用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同时,大力推广中水利用技术和模式,通过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中水利用的好处。

中水深度处理

中水深度处理

污水深度处理定义:在传统的二级处理后,对悬浮物,胶体以及溶解的物质进行深度处理的过程。

其中,溶解的成分包括相对简单的无机离子,如钙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以及日益增加的较复杂的合成有机化合物。

近年来,这些物质的环境影响越来越来明显。

深度处理技术的进一步研究能够知道废水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毒性的环境影响,以及这些物质怎么利用传统的和高级的废水处理方法将其去除。

这样一来,废水处理技术就显得非常必要,不仅是由于出水的浓度受限制,还有出水的毒性限制,具体说明见第二章。

为了满足这些新的要求,现在许多二级处理装置都要更新,新的高级处理装置将要建立。

因此,本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高级废水处理进行介绍,另外进一步对深度处理的要求,以及在第二章对处理这些成分的技术进行整体介绍,以及对具体的物质的去除技术的介绍。

对深度处理过的残留物质的最终处理将在第十四章讨论。

11-1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必要性1,传统的二级处理技术对有机物质和总悬浮物的去除不能满足严格的排放和回用要求。

2,对残留的总悬浮颗粒物的处理需要更好的消毒措施。

3,传统的二级处理技术对营养物质的去除不能降低到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以下。

4,对特殊的无机物(如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不能满足地表水的排放和再利用要求。

5,工业回用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去除要求。

随着实验室研究方法和环境监测技术的飞快发展,现在的先进,高级的技术在5-10年后也将会变得过时。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含氮,磷的化合物就收到了重视。

最初,它们受到重视是因为湖泊的富营养化。

为了降低氨的浓度,减少河口中氧化物质的影响,因此更多的关注营养物质的去除方法,因此,营养物质的用生物方法去除氮磷将会在第8,9章讨论,用化学法对磷的去除将会在第六章讲到。

11-2 深度处理技术介绍1.处理过废水中的残留物质国内废水的典型成分在表3-15中讨论过,另外,国内许多废水包括许多痕量物质和元素,虽然它们没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工程方案经济比选

工程方案经济比选

工程方案经济比选一、前言工程方案经济比选是指在实施工程前,对不同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从而确定最经济合理的方案。

经济比选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

因此,合理、科学的进行经济比选,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比选的原则1. 经济性原则:经济比选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因此在比选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原则就是经济性原则。

即选择的方案在满足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2. 可行性原则:比选的方案必须是可行的,并能够在技术、经济、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下得以实施。

3. 综合性原则:经济比选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

4. 灵活性原则:在比选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方案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

5. 尊重市场原则:在比选过程中,需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以提高方案的经济性。

三、经济比选的方法经济比选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1. 定性分析:通过对方案的各项指标进行定性评价,限定评价等级,确立各因素的优劣势。

2. 定量分析:通过对方案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得到各个方案的综合得分,以此作为比选的依据。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方案的优劣,为经济比选提供科学依据。

四、经济比选的步骤经济比选的步骤主要包括方案制订、数据采集、评价指标确定、定性评价、定量分析、优选方案确定、方案优化等步骤。

1. 方案制订:在确定经济比选的前提下,需制订参与比选的各种方案,确立可行的备选方案。

2. 数据采集:根据已确定的方案,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包括投资、运营成本、工期等方面的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

3. 评价指标确定:确定经济比选所需的评价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指标。

4. 定性评价:通过对各个方案进行定性评价,限定评价等级,得到各个方案的优劣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唐保定南郊热电工程勘察设计投标专题七:中水深度处理方案技术经济优化比选批准:审核:校核:傅雷编写:吴建旗目录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1)2 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质指标 (1)3 污水再生水的水质要求 (2)3.1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2)3.2再生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标准 (2)4 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方法 (4)5 本工程水源水质 (5)6 本工程中水深度处理技术方案比较 (6)6.1中水深度处理现状 (6)6.2本工程中水深度处理方案的拟定 (7)6.3各方案的技术优缺点比较 (7)6.4深度处理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9)6.5中水深度处理工艺分析与确定 (9)7 生物加强超滤加弱酸软化系统 (11)7.1浸没式生物加强超滤处理系统介绍 (11)7.2弱酸氢离子交换系统介绍 (14)7.3生物加强超滤试验数据举例 (15)8 结论及建议 (19)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和意义、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质控制指标及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方法。

列举了污水深度处理后作为电厂用水的工程实例,对污水深度处理中的石灰混凝澄清处理法和浸没式超滤弱酸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以上两处理方法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比较。

推荐以石灰混凝澄清处理法为本工程实施方案。

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和意义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我们生活的世界。

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在自然界中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并循环不息,其水质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我国水资源十分缺乏,且分布不均,北方地区尤为匮乏。

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形式是非常严峻的。

水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是自然界中唯一不可替代、也是唯一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

城市污水作为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易于收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规模越来越大。

火电厂是用水大户,其中主要是机组循环冷却水系统用水,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经深度处理后作为火电厂机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从而替代自然水,在技术上和工程上都易于实现。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利用已经成为解决火电厂建设中水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2 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质指标再生水水质指标按性质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其他特殊要求的指标等。

1)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浊度(悬浮物)、色度、嗅味、电导率、含油量、溶解性固体、温度等。

2)化学指标主要包括:pH值、硬度、金属与重金属离子(铁、锰、铜、锌、镉、镍、锑、等)、氧化物、硫化物、氰化物、挥发性酚、阴阳离子合成洗涤剂等。

3)生物化学指标主要包括: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cr)、总有机碳(TOC)上述水质指标都反映水污染、污水处理程度和水污染控制标准的重要指标。

4)毒理学指标主要包括:氟化物、有毒重金属离子、汞、砷、硒、酚类、各类“三致”物质、以及亚硝酸盐、一部分农药和放射性物质等。

5)细菌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反映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污染指标,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数、细菌总数、寄生虫卵、余氯等。

6)其他指标包括那些在工业生产中对再生水水质有一定要求的指标。

3 污水再生水的水质要求再生水水质标准是保证用水的安全可靠及选择经济合理水处理流程的基本依据。

水的再生利用及最终排放,必须保证不影响受纳的环境水体的使用功能。

3.1 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设计水质一般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最3.2 再生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标准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经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其水质要求一般要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

特别是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电厂循环水系统,在国内运行业绩相对较少,也没有专门对电厂循环水系统的水质标准。

像北京高碑店热电厂、河北邯郸热电厂在应用前均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如: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连续检测研究、城市污水作为电厂循环水深度处理工艺系统选择试验研究、凝汽器管材选择和循环水系统耐腐蚀性能试验研究、循环水系统中粘泥试验研究、循环水阻垢剂缓蚀剂筛选试验研究、杀菌剂的选择试验研究、循环水系统综合效果试验等等。

总之, 经深度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作为大型火电厂循环水, 在现阶段实际应用前应作好国内运行电厂实际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求借鉴, 在此基础上针对原水水质开展必要的多项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研究获得数据,再经过有关决策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后确定有关技术工艺系统和设备药剂以及运行控制参数, 为设计、调试、运行提供依据。

1)华能北京热电厂通过试验及实际运行建议使用经深度处理的二级城市污水作2)当无试验数据与成熟经验时,在目前情况下,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作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的水质暂参考执行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3年1月联合发布,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的国家标准《污水再生注:当循环冷却水系统为铜材换热器时,循环冷却水系统水中的氨氮≤1 mg/L。

注:mpy为国际常用的金属平均腐蚀率单位,即密尔/年,1密尔=0.025mm4 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方法由于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的目的不同,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也不同。

水处理按机理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

污水再生利用技术通常需要多种工艺的合理组合,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单一的某种水处理工艺很难达到回用水水质要求。

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SS)、脱色、除臭、使水进一步澄清;进一步降低BOD、COD、TOC等指标,使水进一步稳定;5脱氮、除磷,消除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消毒、杀菌,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目前采用的再生水基本处理方法如下:1)物理方法(1) 筛滤截流主要有档栅、格网、微滤、过滤技术。

(2) 重力分离如:重力沉降,依靠重力分离悬浮物;气浮,依靠气泡黏附上浮分离不宜沉降的悬浮物。

2)化学方法(1) 化学沉淀以化学方法析出沉淀分离水中的物质。

(2) 中和中和处理酸性或碱性物质。

(3) 氧化还原氧化分解或还原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3)物理化学方法(1) 离子交换以交换剂中的离子基团交换去除水中的有害离子。

(2) 吸附处理以吸附剂(多孔物质,如活性炭)吸附分离水中的物质。

4)膜分离技术(1) 反渗透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半透膜反方向地使水与溶解性盐类分离。

(2) 超滤通过超滤膜使水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同水分离。

5)生物法(1) 活性污泥法以曝气方式使水充氧利用水中微生物分解其中的有机物。

(2) 生物膜法利用生长于各种载体上的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

以上是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处理方法,而在实际应用中是多种水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这不仅与污水的水质特征、处理后水的用途有关,还与各处理工艺的互容性及5 本工程水源水质本工程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原水水源和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水源设计采用的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由于城市污水的水质属于污染性水质,其中的水质成分及水质变化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一般经二级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是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全部污水,包括生活污水、部分工业废水和合流制管道截流的雨水,不同城市的城市污水水质差异很大,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受进水水质影响,其水质除具有地下水一般特征外,还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溶解物质,水质属于污染性水质,尤其是COD、氨氮、BOD及重金属和磷,具有腐蚀性水型的特征。

这些污染成分进入循环水系统后,循环水中杂质被浓缩,其中致垢、致污染成分增加,特别是在未经深度处理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存在形式主要为有机氮,含氮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再通过水塔曝气作用,有机氮化合物相继产生氨化反应、亚硝化反应和硝化反应,其中-碱度),从而亚硝化过程是耗碱过程(将1克氨氮氧化为硝酸盐,需耗7.14克HCO3使循环水pH值下降,对循环水系统设备产生腐蚀。

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二级处理)直接作为电厂循环水系统补充水,易造成循环水系统的结垢、腐蚀、粘泥附着,将直接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本工程水质如下表:6 本工程中水深度处理技术方案比较6.1中水深度处理现状中水回用在国外已实施很久,1979年美国已有中水利用工程536项,年利用水量9.37亿立方米,其中62%用于农灌,31.5%用于工业,5%用于地下回注,1.5%用于娱乐、渔业等。

随着中水回用技术的提高,回用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使用到电厂。

如美国加州的伯班利电厂和格兰得尔电厂,亚利桑那州的派拉窝得核电站均采用了深度处理后的城市中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源。

我国的中水利用起步较晚,但由于近几年城市严重缺水,已引起各级政府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高度重视,并加紧了中水利用课题的研究和实施。

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已有成功利用中水的实例,如华能北京热电厂、邯郸热电厂、衡水电厂均采用了将二级处理后的城市污水经石灰深度处理后作为电厂冷却水的补充水,并具有了初步的运行经验。

山西侯马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已完成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及石灰深度处理后,回供电厂作为循环水补充水使用。

大同第二发电厂一期6×200MW机组采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供电厂用作循环水弱酸软化离子交换树脂的进水,项目投产于2003年2月;大同第二发电厂二期2×600MW空冷机组工程全面采用城市二级污水经超滤及反渗透膜处理后作为生产水和锅炉补给水,项目投产于2004年底,已运行了两年。

内蒙古金桥热电厂2×300MW供热机组工程全面采用城市二级污水经生物加强超滤及弱酸处理后作为循环冷却水补水,该项目目前已经做过中试、系统招标,正在实施阶段。

(目前正在设计的项目还很多,不一一列举)目前利用城市污水作为锅炉补给水系统水源的工程正在做设计的项目很多,但目前,我国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电厂循环水已经有实际运行业绩,但再生水作为高压以上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原水水源,运行业绩很少,其处理系统是需要慎重选择的。

6.2 本工程中水深度处理方案的拟定根据本工程拟采用水源水质的特性及目前国内电厂中水深度处理系统的经验及发展动向,在现阶段,初步考虑了如下两个方案:方案一: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澄清池→推流沟→变空隙滤池→清水泵→循环水系统方案二: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曝气池→浸没式生物加强超滤→超滤出水泵→超滤水箱→超滤水泵→弱酸氢离子交换→除二氧化碳器→循环水系统石灰处理系统作为电厂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处理早在50年代就有应用的实例。

尽管石灰处理系统具有运行费用低,不污染自然水体等优点,但由于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污染、堵塞等原因影响了石灰处理技术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