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CT诊断

合集下载

结肠癌的CT诊断

结肠癌的CT诊断

结肠癌的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的CT表现,以提高认识。

方法:对25例经病理证实结肠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盲升结肠10例,结肠肝曲4例,横结肠3例,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7例,乙状结肠及直肠各2例。

肿块型14例,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多数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

狭窄浸润型11例,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

病灶不同程度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和远处转移。

结论:CT对结肠癌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结肠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收集我院近5年来行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25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5例中男15例,女10例。

年龄42~91岁,平均55.7岁。

病程3天~5年,平均0.74年。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纳差,大便次数增多、变细、里急后重、便血,低热、贫血、消瘦、腹部包块、肠道梗阻等。

1.2 设备与检查方法:采用PHILP AURA扫描机。

取仰卧位轴位平扫,层厚层距均为7 mm或10 mm。

空腹12小时,检查前半小时口服60%的泛影葡氨20 ml稀释至600 ml。

其中12 例作了团注增强扫描,2例行碘水灌肠后扫描。

扫描范围如果病变范围明确,则以相应腹部及其上下区域进行扫描,如果病变范围不明确,一般进行全腹扫描。

2 结果2.1 手术及病理结果:腺癌24例,其中转移性腺癌1例。

转移性鳞癌1例。

2.2 肿瘤发生部位:盲升结肠10例,结肠肝曲4例,横结肠3例,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7例,乙状结肠及直肠各2例。

2.3 形态及密度:肿块型14例(56%),多为偏心性分叶状或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见图1),肿块2.9 cm×2.6 cm~8.3 cm×5.7 cm大小,平均5.4 cm×4.3 cm;部份可见向腔内的结节状隆起(见图2)。

14例肿块中有11例平扫密度不均,肿块内可见气体、脂肪及水样密度,强化密度亦不均匀。

结肠癌患者要做PETCT检查吗

结肠癌患者要做PETCT检查吗

结肠癌患者要做PETCT检查吗文章目录*一、结肠癌患者要做PETCT检查吗*二、结肠癌如何预防*三、结肠癌食疗方结肠癌患者要做PETCT检查吗1、结肠癌患者要做PETCT检查吗PET-CT诊断直肠癌优于传统影像。

虽然腔内B超、CT以及MR在评价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有各自的优势,但PET及PET/CT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目前主要应用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和术后的随访,而对术前肿瘤的分期方面则明显高于CT和MRI,对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也优于CT和传统的影像诊断。

2、结肠癌的病因结肠癌发病的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

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

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

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

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3、结肠癌临床表现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

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

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不能排便,体检见腹部膨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听诊闻及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

若肿瘤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连,形成不规则包块。

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肺转移征象,恶病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结肠癌如何预防男性要想预防肠癌,要从饮食习惯的改善做起。

科学安排每日三餐饮食,注意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促进肠胃的蠕动。

特别是粗纤维食物的摄入,有助于肠胃的清空和排泄。

平时可适量增加主食中粗粮和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和过精;要改变以肉及脂肪含量高的饮食为主的习惯;少吃甜腻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脂肪,比如猪油、肥肉等的摄入。

此类食物大量食用,会促进肠癌的发生。

要坚持有所运动,注意标准体重的保持。

肥胖特别是是腹型臃肿是肠癌的高发因素,腹部脂肪过多,会影响肠的消化和蠕动功能。

结肠癌的X线CT表现和分期讲义

结肠癌的X线CT表现和分期讲义

M 58岁 反复排粘液血便1年余,阵发性腹痛7天
F 73岁 消瘦纳差1年加重伴腹痛停止排便7天
F 51岁,反复下腹痛3月余,加重1周
鉴别诊断
1、肠结核:多发生于回盲部或回肠末端,多继发于肺结核, 肠管痉挛,蠕动加速,出现“跳跃征”,粘膜破坏或肠 管增厚,息肉样充盈缺损,回盲部上提缩短,结肠袋消 失等。
TNM分期
区域淋巴结(N) N1 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Dukes分期
A期:癌肿局限于肠壁内,未超过浆膜层; B期:癌肿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 C期:癌肿穿透肠壁,并且淋巴结转移; D期:癌肿侵犯邻近器官,无法切除,有远处

3、癌性溃疡

4、肠壁异常强化

5、肠梗阻:完全性或不完全性

6、肠周浸润

7、淋巴结转移

8、远处转移
T 1 期:升结肠分叶球形肿 块,肿瘤起源于肠 粘膜,累及粘膜下层
M64岁 反复便血1年余
F 66岁 中上腹痛3年余
F67岁腹痛、纳差、消瘦4月余
M 79岁 反复便血1年余,加重1月
女性。
好发部位:乙状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腹部肿块、便血、腹泻、
顽固性便秘、肠梗阻,亦可有脓血便或粘液血便 等。
溃疡型
肿块型
浸润型
TNM分期
原发肿瘤(T)
Tis 原位癌 T1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 肿瘤穿透肌层至浆膜下层 T4 肿瘤穿破浆膜或直接侵及其他脏器
2、溃疡性结肠炎:多以左侧结肠受累为主,溃疡多见而呈 较弥漫的小锯齿状龛影,形成的假性息肉形状不规则, 肠管呈无结肠袋的细管状影。

128层螺旋CT结肠成像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128层螺旋CT结肠成像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128层螺旋CT 结肠成像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曹登攀李佩如柳泽华施向阳王骄阳徐芳陈涛徐升DOI :10.13558/ki.issn1672-3686.2021.002.009基金项目: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018-4-152)作者单位:321300浙江永康,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曹登攀、李佩如、柳泽华、施向阳、王骄阳),消化内科(徐芳、徐升),肛肠外科(陈涛)[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 结肠成像(CTC )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82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进行CTC 和结肠镜检查,以结肠镜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CTC 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定位、分型;其中16例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以手术病理分期为标准,分析CTC 在结直肠癌T 分期中的准确度。

结果以结肠镜病理结果为标准,CTC 诊断结肠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90.91%,阳性预测值90.48%,阴性预测值100%,定位准确度100%,大体分型准确度为88.09%。

以手术病理分期为标准,CTC 结直肠癌T 分期准确度为87.00%。

结论128层螺旋CTC 在结直肠癌的定位、定性诊断及T 分期上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的有效手段和术前常规检查。

[关键词]结直肠癌;CT 结肠成像;结肠镜;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Application of 128-slice spiral CT colonography in diagnosing colorectal cancer CAO Dengpan ,LI Peiru ,LIU Ze-hua ,et al.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 Yongkang ,Yongkang 321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128-slice spiral CT colonography (CTC )in the diagnosis ofcolorectal cancer.MethodsTotally 82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lorectal cancer who underwent CTC and colonoscopywere selected.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local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TC in the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colonoscopy.Taking the pathological staging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accuracy of CTC diagnosis in T staging of colon cancer was analyzed in 16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ho underwent surgery.Results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genera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CTC for diagnosing colorectal cancer were 100%,90.91%,90.48%,100%,100%,88.09%,respectively.Taking pathological staging during operation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accuracy of CTC for diagnosing T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ncer was 87.00%.Conclusion 128-slicespiral CTC has high accuracy in the location ,qualitative diagnosis and T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ncer.It can be used for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and routine examination before operation.[Key words]colorectal cancer ;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gy ;colonoscop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结直肠癌是目前全球第三大常见男性肿瘤,第二大女性肿瘤,死亡率排第4位,国内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排第5位[1,2]。

结肠癌及结肠息肉CT表现及CT在术前、术后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及结肠息肉CT表现及CT在术前、术后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及结肠息肉CT表现及CT在术前、术后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刘春岭【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及CT在术前、术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80例结肠癌及结肠息肉患者CT影像学资料,观察CT表现,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对结肠癌及结肠息肉诊断检出率、对结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术后复发评估的准确率.结果病理证实结肠癌64例,结肠息肉16例,CT对结肠癌、结肠息肉检出率分别为95.31%、87.50%.CT表现:仿真内窥镜(CTVE)上结肠息肉呈现多发乳头状突起、表面光滑特点;CT上结肠癌呈现腔内形态不规则、管腔狭窄、表面不平整特点.CT 诊断结肠癌术前分期准确率89.23%; CT诊断结肠癌术后复发诊断率82.61%.CT 复查显示结肠息肉复发2例,病理证实,经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CT对结直肠占位性病变检出率高,且CT对结肠癌术前分期、术后复发诊断准确率较高.【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16(022)003【总页数】4页(P242-245)【关键词】结肠息肉;CT表现;诊断;复发【作者】刘春岭【作者单位】江油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江油62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由良性腺瘤恶性病变而来,起初为息肉,随后发展成腺瘤,最终进展成癌症[1]。

可见结直肠癌发生与息肉密切相关,息肉直径越大,发展成恶性肿瘤几率越大。

为此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并将其除之对预防结直肠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传统诊断肠道疾病首选结肠镜,但肝肾功能严重异常等患者不能使用,结肠镜临床应用受限。

近年来CT因其快速扫描、分辨率高、后处理技术强大在肠道疾病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多,对结肠病变部位、性质、淋巴结转移与否等情况均能清晰显示,为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3]。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CT对结肠癌及结肠息肉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i ld e s so lnC l r l e Ywa t p cie> n lz dC n t p so e' i ah lg n 1ss f h c l' o ig o i n f ne a e f oo ale i' l s er s e l.l a ay e T a d wi o lp l t e p t oo y a a ) i o e a c i  ̄ f T d a n ssa d r c e St g r o , h ar t i Y C a s gn . e u s 3 a in s 1 ain sC x mi ain rv ae h mi l n f h n e l e o i n e l a w l s f t s e‘ n i s 、I t i g R s h : 4 p t t 8 p l l T e a n l e e ld t e l l i so e i lsi rte i tsi l al o i u l sl ma s、 I a e e o i ao t n l n t s e y i1
间根据 所观察的 目的而定 ,观察黏膜情 或肿瘤动脉供血 时延
时 2 ~ 5 , 察 肌 层 浆 膜 层 延 时 4 ~ 0 , 可疑 肠 系 膜 上 、 22s观 5 6 s如 下静 脉或 门静 脉 行 瘤 栓 时 , 延 时 5 ~ ( 开 始 扫 描 。 可 ( 6) 1 s 1 . 技 术 参 数 -4 2
【 bl c】 O jc, T a a Tea iao l i ns f o ncl-- e os A hsilnJn 0 9—2Ma 4( 一 A sal r bel i o l l C x mn tni t da oi o cl a(, M l d: oll le2 0 . ue i ni e g s o l.. h e 1 - la i I 3 Ⅷ v

结肠癌的影像学诊断

结肠癌的影像学诊断
结肠 癌是 消化 道 常见 肿瘤 ,在 早期 常无 特殊 临床 症状 , 随着病情 的进 展 ,逐渐 出现症状 ,左 ,右结肠 由于生理结 构的 特点 ,临床表现有所不 同。 3.1 X线表 现 由于早 期结 肠癌 没有 临床症 状 ,结 肠气 钡 双 重 造影 很 难 发 现 病 变 ,本 组 34例 病 患 ,没 有 1例 早 期 病 例 , 均是进展 期 。根 据 Borrmann分 型不 同 ,影像 表 现 亦有 所 不 同 ,典型表现 为“苹 果核样 ”改变 。x线平 片 ,由于肠 内气 体 的存 在 ,部分病例 可观察 到肠 腔 内肿块 ,但 容易 与结 肠 内粪 块混 淆。通过 与术后病 理 比较 ,结肠 肠腔 狭窄程 度 (肿瘤 浸 润深度 )、病变 范围的长度与淋巴转移发生率相关 。 3.2 CT表现 比 x线能发现更多 的病变 信息 ,表现 为肠 腔 内肿 块 ,病 变 段 肠 壁 的增 厚 ,肠 壁 周 围 浸 润 性 改 变 ,淋 巴结 及 远处器官转移 ,肠壁模糊 ,周 围网膜脂 肪密 度增高 ,条索样 密 度增 高影 ,并不都 表现 为浆 膜受 浸改 变 。本 组 21例 出现 此 改变 ,但术后病理证 实有 6例 为炎 性纤 维组 织增 生 ,病理 对 照显示 只有当浆膜 出现结节状病灶 时 ,为浆 膜受 浸最直接 证
diology,1995,197(3):705—7l1. [3]郑祥武 ,吴恩福 ,程建敏 ,等.结肠粘 液腺癌 的 cT诊断及 病理基
础.中国临床 医学影像 杂志 ,2002,13(3):193—195. [4]Gore RM.Gastrointestinal cancer:radiologic diagnosis and staging.
2010年 4月 第 7卷第 10期 Medical Innovation 0f na .

螺旋CT对结肠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

螺旋CT对结肠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

螺旋CT对结肠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evaluate the preoperativ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colon cancer Methods All of 16 cases with colon cancer confirmed by pathology underwent spiral CT examination and its CT appearanc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compared with surgico-pathological results Results CT images showed wall thickening of colon in all cases,intraluminal mass in 11 cases,irregular and stenotic lumen in 13cases,serosa surface invasion in 7 cases and lymphadenopath y(≥15mm) in 3casesConclusion The preoperative spiral CT study is very useful in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colon cancer, as well as in determining its surgical eligibility and its prognosisKey Words Colon;Cancer;Spiral CT作者对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经过螺旋CT检查的16例结肠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能提高CT对结肠癌的诊断和分期重要性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3~76岁,平均54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癌的CT诊断
发表时间:2011-05-13T09:43:44.1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喻鲁饶[导读] 结肠癌原发灶的主要CT征象有肠壁的增厚、肿块、肠腔狭窄和局部肠壁的异常强化。

喻鲁饶 (黑龙江省饶河县中医院 155700)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211-02 【关键词】结肠癌诊断 CT
(一)结肠癌的CT表现
1.原发灶
结肠癌原发灶的主要CT征象有肠壁的增厚、肿块、肠腔狭窄和局部肠壁的异常强化。

利用水灌肠法进行增强CT扫描,可更好地显示病变的形态特征。

早期结肠癌的CT表现常常类似于腺瘤性息肉,当CT显示有肠壁的局限性增厚并伴有强化时,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

Borrmann 1型癌表现为伴有肠壁增厚的肠腔内大的广基偏心性分叶状肿块。

与胃癌不同的是,结肠的溃疡型癌(Bomnanon 2,3型)常常表现为环形或半环形肠壁的增厚,伴有肠腔的不规则狭窄。

Borrmann4型癌在结肠癌中很少见,表现为肠壁弥漫均匀性增厚、僵硬,称为革袋状结肠,此时应注意与转移癌和克罗恩病鉴别。

2.浆膜及临近器官受侵的判定
由于结肠周围有较为丰富的脂肪组织,因此更易于对浆膜是否受侵作出判定。

通常将肠壁的浆膜面在CT上的表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肠壁外缘光滑锐利,表明癌肿仍局限于肠壁之内。

②肠壁浆膜面模糊不清,或伴有浆膜外的索条状影,表明癌肿已穿透壁外。

③临近脏器间脂肪层消失,表示周围脏器受侵。

采用此标准判断的准确率可达60%~80%,对于癌肿穿透肠壁判断的准确性更高。

癌肿与邻近器官间脂肪层的消失,作为判定受侵的标准时,应当注意参考上下层面脂肪层的情况。

当输尿管受侵时,可发现受累部位上方的输尿管扩张。

CT还可显示结肠癌所形成的穿孔、腹腔脓肿、套叠和窦道。

3.淋巴结和远隔转移
局部淋巴结转移(肠系膜上淋巴结和肠旁淋巴结)是结肠癌的常见转移方式。

盲肠和升结肠的淋巴主要是回流入结肠上淋巴结和结肠旁淋巴结,其中盲肠的淋巴还可流人中结肠淋巴结及肠系膜根部的主要淋巴结,而且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结可以播散到腹膜后,并且沿主动脉旁淋巴结或主动脉腔静脉淋巴结群上行。

右结肠动脉是回结肠动脉的分支,常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的前方,因此,升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可在十二指肠降部的前面及外侧观察到。

由于解剖变异,升结肠的淋巴可以伴随边缘动脉沿着升结肠流人中结肠淋巴结,在此胃结肠干在胰头前方引流入肠系膜上静脉。

主淋巴结的转移可以在肠系膜动脉附近或胰头部观察到。

在大多数病例中,肝曲和右半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可以出现在边缘动脉和胰头前面的胃结肠干。

脾曲和左半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常出现在沿左、中结肠血管走行的肠系膜内。

横结肠癌转移可达胰周淋巴结并侵犯胰腺。

对于乙状结肠癌,应当注意乙状结肠系膜左右支走行的不同区域这一特点。

(二)结肠癌的分期诊断
结肠癌有许多种分期方法,这些分期方法常常造成临床应用上的混乱。

Thoeni、 Moss等曾提出了结肠、直肠癌的CT分期,但由于注重的仅是病灶对肠壁内外的浸润和有无远隔转移,而对淋巴结转移未做评估,因此其在临床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目前较为常用的是改良的Dukes分期和TNM分期。

原始的Dukes分期是1932年提出的直肠癌分期,仅分为三个阶段:A:癌肿局限于直肠;B:癌肿侵及直肠外;C:伴有淋巴结转移。

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对这一分期进行了许多修改,最流行的是Ast|er-Coller分期或称为改良的Dukes分期,虽然这个分期仍沿用Dukes的名称,但已与原来的分期有很大不同。

改良的Dukes分期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结肠、直肠癌分期方法,在决定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方面显示出很高的价值。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分期方法是UICC—MCC提出的TNM分期,通过这一方法能对肿瘤更好地定义。

TNM分期包括:T:肿瘤的原发灶;N:局部淋巴结;M:远隔转移。

I~Ⅲ期大致相当于原始的Dukes分期,Ⅳ期相当于D或远隔转移。

这一分期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大致为:Stage 0:>95%;StageI:75%~100%;StageⅡ:50%~70%,StageⅢ:30%~50%,StageⅣ:<10%。

参考文献
[1]綦先成,张海英,高晓云.结肠CT透明法及仿真内镜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年08期.
[2]张安田.结肠癌临床误诊原因探讨(摘要)[J];肿瘤学杂志;1980年04期.
[3]罗词文.结肠癌的发生过程[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