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原:三步之内有渔翁
《再游玄都观并引》刘禹锡唐诗鉴赏

《再游玄都观并引》刘禹锡唐诗鉴赏《再游玄都观并引》刘禹锡唐诗鉴赏再游玄都观并引刘禹锡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
是岁出牧连州,寻改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
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
旋又出牧。
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
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时大和三年二月。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比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诗鉴赏刘禹锡在宪宗元和十年(815)春被召还京,写下了前一首游玄都观诗。
由于语含讥讽,触怒了当权者,又被贬出京,到连州去作刺史。
十四年后,由于宰相裴度的荐拔,他再回京城长安,重游玄都观。
抚今追昔,无限感慨,于是,又写下了这首《再游玄都观》诗。
此诗是前一诗的继续,诗人有意旧事重提,借再游玄都观一事,对政敌又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和前诗一样,用的仍是比体。
先从表面上看。
头两句描写的是玄都观的落败景象:玄都观广阔的庭院中,已经一半长满了青苔,红极一时的千数桃花,已荡然无存,点缀春光的是一片黄色的菜花,游人绝迹,景象凄凉,与昔日的繁荣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后两句抒发感慨。
诗人由“桃花净尽菜花开”,联想到当年的种桃道士,他到哪里去了呢?可是,前次游观看花题诗,因而被贬南荒的刘郎,现在又回到京城,并又旧地重游了。
言下有无穷的感慨,但诗人却是自豪的。
再就其寓意看。
诗中仍以桃花比新贵,以种桃道士比作当年迫害王叔文、贬黜作者和柳宗元等人的当权者。
当年新贵也和红极一时的桃花一样,也都“净尽”了,炙手可热、得势一时的`当权者,也不知“归何处”了,玄都观的游人也绝迹了。
诗人也想到了自己,十四年前就因看花题诗被逐出京,远谪南荒十四年,这十四年中,人事沧桑,光皇帝就换了三个,朝政翻覆无常,政治斗争一直没有停息,此起彼伏,真是不堪回首。
虽然这样,诗人还是胜利地回到了长安,又旧地重游了。
“前度刘郎今又来”一句,充满了自豪感。
柳宗元的《渔翁》阅读答案

柳宗元的《渔翁》阅读答案解读柳宗元的渔翁形象[摘要]本文通过柳宗元的寒江渔翁、西岩渔翁与传说的渭滨渔父、屈原的江潭渔父分析比拟,结合柳宗元的经历,解读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形象,蠡测柳宗元的思想变化。
[关键词]柳宗元经历渔翁追慕老庄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先后写了两首描写渔翁的作品,其一是《江雪》,其二是《渔翁》。
一、少年得志,超取显美柳宗元,少有才学,虽有坎坷,但也少年得志。
贞元九年(793年)春,柳宗元年二十一岁,“得进士第”;贞元十二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三十三岁的柳宗元,“自御史裹行得礼部员外郎”。
“太子即位……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
……颇冯藉其势,多中伤士。
假设武元衡不为柳宗元所喜,自御史中丞下除太子右庶子……” “荣辱进退,生于造次,惟其所欲,不拘程式。
士大夫畏之,道路以目。
素与往还者,相次拨擢,至一日除数人。
”年轻的柳宗元“超取显美”。
二、被贬永州,旅途劳苦柳宗元“超取显美”之时,无疑是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由于顺宗未即位就已中风,“不能听政,深居施幄坐”,再有宦官与藩镇节度史这些既得利益者内外勾结,更由于改革集团内部王叔文与韦执谊的关系破裂,于是好景不长,“永贞革新”历时仅仅半年便被迫落下帷幕。
革新集团的领袖或遭杀戮或遭贬斥。
贞元二十一年九月,风华正茂之年的柳宗元,贬韶州刺史。
半路上再被贬为解读柳宗元的渔翁形象河北衡水二中王俊玉摘要:渔父是我国传统文学中隐士形象的代表之一。
本文通过柳宗元的寒江渔翁、西岩渔翁与传说的渭滨渔父、屈原的江潭渔父分析比拟,结合柳宗元的经历,解读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形象,蠡测柳宗元的思想变化。
关键词:柳宗元;经历;渔翁;追慕老庄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先后写了两首描写渔翁的作品。
其一是《江雪》,其二是《渔翁》。
一、少年得志超取显美柳宗元,少有才学,虽有坎坷,但也少年得志。
桃花源诗翻译一句一译

桃花源记一句一句的翻译1、原: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
2、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前进,忘记了路程有多远。
3、原: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野花野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4、原: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对此感到诧异。
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5、原: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译: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6、原:便舍船,从口入。
译: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
7、原:初极狭,才通人。
译: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8、原: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9、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
10、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11、原: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12、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13、原: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便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14、原: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渔人一一地回答。
他们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15、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问消息。
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柳宗元《渔翁》全诗鉴赏

柳宗元《渔翁》全诗鉴赏柳宗元《渔翁》全诗鉴赏《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渔翁》全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原文】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⑴,晓汲清湘燃楚竹⑵。
烟销日出不见人⑶,欸乃一声山水绿⑷。
回看天际下中流⑸,岩上无心云相逐⑹。
【注释】⑴傍:靠近。
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
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白话译文】渔翁夜晚靠着西山岩石歇息,天亮后他汲取湘水燃起楚竹。
日出烟消忽然不见他的人影,只听得摇橹歌声从绿水飞出。
回看渔舟已在天边顺流直下,山上白云漫无目的飘游追逐。
【创作背景】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
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赏析】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
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谁(2)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谁(2)本条刘孝标注引《中兴书》曰:“刘驎之,一字遗民。
”刘驎之喜欢捕鱼,他的朋友谢安(320;385)和王坦之(330;375)在当时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而对担任桓玄侍中的张玄(生卒年不详),他似乎并未放在眼里。
张玄本有攀附之意,最后却以尴尬收场。
所以,在东晋太元年间(376;396),能够“诣太守,说如此”的“渔人”,实非刘驎之莫属。
刘驎之人品高尚,在当时声望极高。
《世说新语;栖逸》第8条: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
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吁谟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
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
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
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
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
甚厚,为乡闾所安。
本条刘孝标注引邓粲(公元377年前后在世)《晋纪》曰:“驎之字子骥,南阳安众人。
少尚质素,虚退寡欲。
好游山泽间,志存遁逸。
桓冲尝至其家,驎之方条桑,谓冲:‘使君既枉驾光临,宜先诣家君。
’冲遂诣其父。
父命驎之,然后乃还,拂短褐与冲言。
父使驎之自持浊酒葅菜供宾,冲敕人代之。
父辞曰:‘若使官人,则非野人之意也。
’冲为慨然,至昏乃退。
因请为长史,固辞。
居阳岐,去道近,人士往来,必投其家。
驎之身自供给,赠致无所受。
去家百里,有孤妪疾,将死,谓人曰:‘唯有刘长史当埋我耳!’驎之身往候之疾终,为治棺殡。
其仁爱皆如此。
以寿卒。
”可见他在当地深得民心,是一位富有仁爱之心的名士,而两任荆州刺史桓玄(369;404)、桓冲(328;384)父子对他都非常器重。
刘驎之居住在距离荆州二百里的阳岐村,这是一个濒临长江的渔村,从荆州到江陵,这里是必经之地。
而从江陵去建康(今南京市),又必然经过浔阳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这条交通路线就是长江水路。
诗歌里的一次“奇遇”柳宗元《渔翁》诗赏析及《欸乃》古琴曲欣赏

诗歌里的一次“奇遇”——柳宗元《渔翁》诗赏析及《欸乃》古琴曲欣赏诗歌里的一次“奇遇”——柳宗元《渔翁》诗赏析及《欸乃》古琴曲欣赏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渔翁夜晚停宿在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
待清晨醒来时,他取来清澈的湘江水,以楚竹为柴点火做饭。
太阳出来后缭绕的烟雾渐渐消散,却并没有看到人影,只闻得摇橹的声音荡漾在青山绿水之中。
回头望去渔舟早已顺流而下,惟有山上的白云在随意飘浮、互相追逐。
赏析:唐代永贞年间,柳宗元参与了王叔文政治集团的改革,改革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永州僻处湘南一隅,司马又是个闲职,不得过问吏治,因此柳宗元一直心情抑郁,无奈之时,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聊遣愁怀。
因此这一时期,柳宗元写出了许多极为优秀的山水游记和山水诗,《渔翁》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起句较平,只是简单地点明了渔翁夜宿的地点在西山。
第二句却峰回斗转,奇特别致。
“晓汲清湘燃楚竹”,连用两个动词,“汲”与“燃”,为诗句增添了几分动感与活力。
我们仿佛感受到渔翁在一夜安眠之后的轻松与闲适。
打水、烧柴做饭,这原本是日常生活中最俗常不过的事;然而由于诗句中的“清湘”、“楚竹”,却带给我们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西山在湘江边,古时围绕“湘水”本就有许多美好神奇的传说;而西山古属楚地,楚地的斑竹枝又带来一份怅惘的回忆和对一种高洁情感的追怀。
因此渔翁这一无心之“宿”,却具备了如许多的雅趣。
渔翁本就是一个自然的意象,是一个自然中人,靠自然为生,与自然为伴。
柳宗元《渔翁》原文和翻译译文

柳宗元《渔翁》原文和翻译译文《柳宗元《渔翁》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柳宗元《渔翁》原文和翻译译文柳宗元《渔翁》原文和翻译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评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
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
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
“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
“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2、柳宗元《宋清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柳宗元《宋清传》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
疾病疪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②妄人也。
”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八扇屏》贯口全本

甲:我说说,你听听。
在想当初,大宋朝有一江湖人,此人姓苗名训字广义,不遇之时,在洒金桥旁,摆下一座卦棚。
巧遇未遇时的赵太祖打马比此经过,见桥旁人烟稠密,围着一座卦棚。
迎面有一副对联。
上联写:“一笔如刀,劈开昆山分石玉,”下联配:“双瞳似电,观透苍海变鱼龙。
”横批:“断事如见。
”匡胤一见心中不悦:“何处狂生,敢出此浪言大话?待我下马访之。
”想罢翻身下马,将马拴在卦棚以外柳树之上,分开众人,走进卦棚,向先生躬身言道:“先生,你看某后当如何?”广义一看,吃惊非常,原来是开国太祖!急忙站起,口称:“万岁,草民接驾来迟,望祈主公恕罪。
”匡胤闻言,大吃一惊:“先生你莫非有疯癫之症?”广义言道:“我主不必惊慌,看我主双眉带煞,二目有神,左肩头有一朱砂痣,后必有九五之尊。
”匡胤闻言,心中暗想:“我左肩头有朱砂痣,他人怎能知晓?莫非到后来果应他言。
”想罢对先生低声言道:“某日后如登九五,当将你宣入朝中,封为护国军师。
”广义谢恩。
匡胤走出卦棚。
向众人道:“列位听真,此人乃江湖人,江湖口,江湖术士,不过奉承而已。
”说完上马,奔他方而去。
到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果将广义宣进宫去,封为护国军师,执掌三军司令。
到后来,湖北韩龙进来他妹韩素梅,太祖酒醉桃花宫,带酒斩三弟,醒酒免去苗先生。
广义去后,太祖后悔,说出:“可惜我那先生,他乃洒金桥旁卖卦之一江湖人也。
”苗广义--江湖人,你比得了吗?甲:我说说,你听听。
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
司马温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
汉孔融,四岁就懂让梨逊之礼。
十三郎五岁朝天。
唐刘晏七岁举翰林,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
秦甘罗十二岁有宰相之才。
吴周瑜一十三岁拜为水军都督,统带千军万马,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使苦肉,献连环,借东风,烧战船,使曹操望风鼠窜,险些丧命江南。
虽有卧龙、凤雏之相帮,那周瑜也算小孩子中之魁首。
这些小孩子你比得了哪个?甲:我说说,你听听。
在想当初,自秦王夜探白壁关,敬德月下赶秦王,打三鞭,换两锏,马跳红泥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原:三步之内有渔翁
作者:刘原
来源:《婚育与健康》2014年第04期
作者简介
刘原知名专栏作家,媒体人,著有文集《流亡三部曲》,自称“白天做高尚喉舌,黑夜写黄色专栏”。
他擅长以性话题入文,粉丝们戏谑地称之为“流氓原”。
专栏文章写到刘原这份儿上,可谓登峰造极。
每篇文章他都力图给予读者连绵不绝的高潮,语不惊人死不休。
暮春无事,到郊外茶园吸氧,一众女子在采摘新茶,我属寅虎,对植物始终意兴阑珊,然内心的肉欲终于战胜了茶道,于是和朋友跑到农户家垂钓。
黄昏时分,唤农户将几尾草鱼、鲫鱼逐一凌迟,做香辣水煮鱼。
惜乎我们钓术欠佳,几尾鱼只够开胃,我吃得兴起,心想奈何不了水里的总可以奈何陆地的,遂起身扑杀田头的母鸡,七旬村妪泪汪汪地说那是专门生蛋卖钱供孙子念书的功勋鸡,我才悻悻住手。
我并非钓鱼迷,除非饥肠辘辘或附庸风雅,断不会想起这档事。
多年前,我在外省读大学,一到周末就到营房找同县的兵哥哥叙旧,其实叙旧是假,因为我的目光总是在他们的猪圈周遭逡巡,也活该我命苦,从未碰上他们杀猪,所以只好钓鱼。
彼时的兵哥仿如王震旧部,刀枪入库,只管养猪养鱼种菜。
我一钓便是20条,10条清炖10条红烧,几个岭南后生吃得双颊酡红,宛如刚拍完A片的苍井空。
猎渔之术中,鱼叉过于费力愚笨,效率低下;鱼雷则失之粗莽血腥,一炮过后百鱼残,有那么点制造卡廷惨案的负罪感;而电鱼不单残忍,还更易伤及自身,一朝不慎没准把自己的避雷针都电焦了。
其实,钓鱼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我们的祖先穴居山洞的时候,都用鱼叉,鲁莽而血腥,后来改垂钓了,优雅,温柔,你情我愿,体现了非暴力媾和的价值观。
人类就是这么进化的,早期我们的男祖宗见了母猿就扑,扑多了总会遇到反抗,后来就学会用鲜果和野花勾引母猿了,再后来,就开始写情诗了。
不管如何,我们得承认这是时代的进步。
许多人抱怨现今的拆迁太过野蛮,其实如今拆迁还多少有些补偿——合理与否另说,你还可以浇点汽油抗议——当然这不太环保不够低碳何况汽油的价格太贵,若在土改时,拿了你的房子你的耕牛你的堂客,你都没法吭声,现在已经够仁慈啦。
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叫钓鱼执法。
其实钓鱼是典型的中国式智慧,核心就是忽悠你,三十六计里的美人计、抛砖引玉都是钓鱼。
反右时的引蛇出洞、来俊臣的请君入瓮,亦是钓鱼的变通之术。
我们这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钓鱼式教育,老师布置作业、开班会时总想挖我们的思想根源,我才不上这个当,写作文永远猛拍老师马屁,从不说我偷过邻居阿婆的西红柿,更不会说我望着同桌小红的辫子时如何春心荡漾。
凡是笃信坦白从宽、招供一切罪行的人,向来都死得很难看。
世间的无数骗术,都是在钓鱼,最大最常用的骗术,当属男人骗女人上床。
泡妞如钓鱼,先要备好饵料,愈香愈好,你得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富二代,甩竿出去,便心如止水,静心等候,女人会自动扑上来。
我历来鄙视对女人穷追猛打的男人,——你见过把鱼钩硬往鱼嘴里凿的人吗?兄弟,那叫强奸,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