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课后习题集
环境化学习题集

环境化学习题集环境化学习题 (1)第⼀章绪论 (1)⼀、填空 (2)⼆、选择题 (2)三、问答题 (2)第⼆章⼤⽓环境化学 (2)⼀、填空 (2)⼆、选择题 (4)三、问答题 (5)第三章⽔环境化学 (6)⼀、填空 (6)⼆、选择题 (7)三、问答题 (8)四、计算 (9)第四章⼟壤环境化学 (12)⼀、填空 (12)⼆、选择题 (13)三、问答题 (13)第五章⽣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14)⼆、多项选择 (14)三、填空 (15)四、简答题 (15)五、计算题 (16)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17)⼀、填空 (17)⼆、多项选择 (17)三、问答题 (17)第七章受污染环境的修复 (18)1.名词解释: (18)2. 问答题 (18)第⼋章绿⾊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 (18)1. 问答题 (18)⼀、填空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物的三⽅⾯,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_______。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为取决于它们的和在环境中的。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和三种⽅式。
4、⼈为污染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选择题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A热岛效应B温室效应C⼟壤的盐碱化D噪声2、五⼗年代⽇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___污染⽔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3、五⼗年代⽇本出现的⽔俣病是由______污染⽔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三、问答题1.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2.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3.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4.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章⼤⽓环境化学⼀、填空1、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程式(1)NO2+ hν +(2)HNO2 + hν + 或HNO2 + hν + (3)HNO3 + hν +(4)H2CO + hν + 或H2CO + hν +(5)CH3X + hν +2、⼤⽓中的NO2可以转化成、和。
环境化学课后习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物理状态(气态污染物,颗粒物);形成过程(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化学组成(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1)含硫化合物: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CH3)2S、硫化氢(H2S动植物机体的腐烂)、二氧化硫(SO2含硫燃料的燃烧)、三氧化硫(SO3)、硫酸(H2SO4)、亚硫酸盐(MSO3)和硫酸盐(MSO4)等。
大气中的SO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2SO4或SO42-,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
大气中H2S主要的去除反应为:HO + H2S → H2O + SH。
(2)含氮化合物: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燃料的燃烧)。
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用通式NO x表示。
大气中的NO x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
(3)含碳化合物:CO、CO2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
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
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CO2和CH4);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2。
CO2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
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和腐败作用以及燃烧作用等。
甲烷既可以由天然源产生,也可以由人为源产生。
除了燃烧过程和原油以及天然气的泄漏之外,产生甲烷的机制都是厌氧细菌的发酵过程。
反刍动物以及蚂蚁等的呼吸过程也可产生甲烷。
甲烷在大气中主要是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被消除:CH4 + HO→CH3 + H2O。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绪论作业习题:● 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 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讨论习题:● 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思考题:●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 水环境化学作业习题:● 请推导出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中*23H CO ⎡⎤⎣⎦、3HCO -⎡⎤⎣⎦和23CO-⎡⎤⎣⎦的表达式,并讨论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
● 请导出总酸度、2CO 酸度、无机酸度、总酸度、酚酞酸度和苛性酸度的表达式作为总碳酸量和分布系数(α)的函数。
● 在一个pH 为6.5、碱度为1.6mmol/L 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 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 上升至8.0。
若用NaOH 强碱进行碱化,又需要加多少碱?(1.07mmol/L ,1.08mmol/L )● 具有2.00×10-3mol/L 碱度的水,pH 为7.00,请计算*23H CO ⎡⎤⎣⎦、3HCO -⎡⎤⎣⎦、23CO-⎡⎤⎣⎦和-OH ⎡⎤⎣⎦的浓度各是多少?(*23H CO ⎡⎤⎣⎦=4.49×10-4mol/L 、3HCO -⎡⎤⎣⎦=2.00×10-3mol/L 、23CO-⎡⎤⎣⎦=9.38×10-7mol/L 和-OH ⎡⎤⎣⎦=1.00×10-7mol/L )● 若有水A ,pH 为7.5,其碱度为6.38 mmol/L ,水B 的pH 为9.0,碱度为0.80 mmol/L ,若以等体积混合,问混合后的pH 值为多少?(pH =7.58)● 溶解1.00×10-4mol/L 的()33Fe NO 于1L 具有防止发生固体()3Fe OH 沉淀作用所需最小H +⎡⎤⎣⎦浓度的水中,假定溶液中仅形成[]2Fe OH +和[]2Fe OH +,而没有形成[]422Fe OH +。
环境化学练习题课后习题自己做做看答案解析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一、填空1、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过程与重金属的种类、价态、存在形态及植物的种类、特性有关。
2、Cr(VI)与Cr(Ⅲ)比较, Cr(VI) 的迁移能力强, Cr(VI) 的毒性和危害大。
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特点:形态多变,价态不同毒性不同;金属有机态毒性大于无机态;金属羰基化合物常剧毒,产生毒性效应的浓度范围低,对人体的毒性是积累性的,迁移转化形式多,物理化学行为多具可逆性,属于缓冲型污染,微生物不能降解,反而会毒害微生物或者使之有机化,增强毒性。
4、土壤污染的特点:隐蔽性、累积性、复杂性三、问答题T1土壤有哪些主要成分?他们对土壤的性质与作用有哪些影响?【P266-269】答:(1)土壤矿物质:A、原生矿物 B、次生矿物。
土壤矿物质直接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是植物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2)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形成的标志,对土壤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3)土壤水分:既是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也是进入土壤的各种污染物向其他环境圈层迁移的媒介。
(4)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基本相似,主要成分是N2、O2和CO2 。
①土壤空气存在于相互隔离的土壤孔隙中,是一个不连续的体系;②在O2,和CO2含量上有很大的差异。
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
大气中CO2含量为0.02%-0.03%,而土壤空气中CO2含量一般为0.15%一0.65%,甚至高达5%,这主要由于生物呼吸作用和有机物分解产生。
氧的含量低于大气。
土壤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
土壤空气中还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如CH4、H2S、H2、NH3等。
如果是被污染的土壤,其空气中还可能存在污染物。
T2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在酸度?试用两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答:根据土壤中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两大类。
(1)活性酸度:土壤的活性酸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i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作业习题:•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讨论习题: •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思考题: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水环境化学作业习题:•8訂、[眈巧]和[com]的表达式,并讨论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
•请导出总酸度、d酸度、无机酸度、总酸度、酚猷酸度和苛性酸度的表达式作为总碳酸量和分布系数G)的函数。
•在一个pH为6・5、碱度为1.6mmoVL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上升至&0。
若用NaOH强碱进行碱化,又需要加多少碱?(1.07mmol/L, 1.08mmol/L )•具有 2.00xl0 3mol^L 碱度的水,pH 为7.00,请计算[比CO訂、、[CO3,]和[OH ]的浓度各是多少?([H2CO;~] = 4.49xlO"4mol/L、[HCO3-J=2.00xl0_3mol/L> [co32 ]=9.38xlO-7mol/L 和[OH ]=1.00x10 7mol^L)•若有水A, pH为7.5,其碱度为6.38 mmoVL, 水B的pH为9.0,碱度为0.80 mmoVL,若以等体积混合,问混合后的pH值为多少?(pH =7.58)•溶解1.00xl0 4mol^L的Fc(Noj于1L具有防止发生固体Fe(OH),沉淀作用所需最小[护]浓度的水中,假定溶液中仅形成Fe [OH]2+和&[期「而没有形成吃[期]广。
请计算平衡时该溶液中[3]、、\fe(OH );]、[町和pH 0{ [心]=6.24x105mol/L 、\_Fe (OH广]=2.92xl05mol/L 、\FC (OH )/ =8.47x 10'6mol/L N pH =2.72}•请叙述天然水中存在哪几类颗粒物?•什么是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专 属吸附作用?并说明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 的专属吸附和非专属吸附的区别。
《环境化学》(戴树桂 第二版)课后部分习题解答

《环境化学》(戴树桂第二版)课后部分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2、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征、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环境化学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型科学。
其内容主要涉及: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他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用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
目前,国界上较为重视元素(尤其是碳、氮、硫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偶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
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和城市垃圾对水题和土壤的污染。
3、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液态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主要化学污染物有:1.元素:如铅、镉、准金属等。
2.无机物:氧化物、一氧化碳、卤化氢、卤素化合物等3.有机化合物及烃类:烷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PAH等;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四乙基铅、二苯基铬、二甲基胂酸等;5.含氧有机化合物:如环氧乙烷、醚、醛、有机酸、酐、酚等;6.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睛、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亚硝胺等;7.有机卤化物:四氯化碳、多氯联苯、氯代二噁瑛;8.有机硫化物:硫醇、二甲砜、硫酸二甲酯等;9.有机磷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军用毒气等。
《环境化学》第二版 (戴树桂 著)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A >10 B <5 C >15 D <10
11、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离子组分中,SO42- 作为酸的指标。
A Ca2+ 三、问答题
B SO42-
C NH4+
1、 试述酸雨的成因、影响因素、主要成分,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阐述重庆地区酸
雨频率高,而北京酸雨频率低的原因。
2、用光化学烟雾的简化链反应机制解释其概念、特征、日变化曲线?
1、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A
A 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
C 土壤的盐碱化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A 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B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环境效应分为哪几类? 2、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6、腐殖质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在水中是以溶解态存在: A A PH 高的碱性溶液中或金属离子浓度低; B PH 低的酸性溶液中或金属离子浓度较高; C PH 高的碱性溶液中或金属离子浓度高; D PH 低的酸性溶液中或金属离子浓度低。
7、若水体的 pE 值高,有利于下列____D___组在水体中迁移。 A Fe、Mn B Cr、Fe C Cr、Mn D Cr、V
D 噪声
一、填空题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1、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
(1)NO2 + hν
NO + O
(2)HNO2 + hν
HO + NO 或 HNO2 + hν
H + NO2
(3)HNO3 + hν
环境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化学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何为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有哪些分支学科?答:环境化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和全球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
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来源、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学科,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2.化境化学的任务与特点是什么?环境化学的内容?答:任务:环境化学是以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
环境化学是在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和阐明宏观的环境现象和环境变化的化学原因、过程机制及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环境中物质的化学转化与产生的效应。
内容是:1环境化学物质的来源,分布迁移转化与归宿2全球环境个圈中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过程及其规律3人类活动产生的化学物质对全球环境个圈中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干扰,影响的机理4各种污染物的减少和消除的原理和方法3.化境化学采用那些研究方法?答:1)现场研究;2)实验室研究;3)实验室模拟系统研究;4)计算机模拟系统研究。
在环境化学中,主要以化学方法为主,另外还要配以物理、生物、地学、气相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
4.何为全球变化?答: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地球自形成以来一直不断在演化。
地球在行星尺度上发生的演化称为全球变化。
5.全球变化的时间尺度有那几个时间段?答:五个阶段:几百万至几十亿年;几千年至几十万年;几十年至几百年;几天至几个季度;几秒至几小时。
6.为什么要展开全球变化研究?答:首先,通过近几十年来对地球系统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了解;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最后世界科学界一致认为,欲充分了解地球系统复杂的运行机制、各自然圈层复杂的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必须进行跨科学、全球性的合作研究。
7.为什么人类对几十年至几百年时间尺度的全球化变化特别关注?答:当前人们最关心的是几十年至几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全球变化,原因有二:其一,此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是地核、地幔、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并由外部能量——太阳辐射驱动,此外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二,在此时间尺度内,人类历经几代人的生活,人类社会感受到的全球变化影响也最为强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2、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3、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4、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1、何谓大气温度层结?2、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3、何谓大气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递减率?如何用其判断大气稳定度?4、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6、太阳的发射光谱和地面测得的太阳光谱有何不同?为什么?7、大气中有哪些重要自有基?其来源如何?8、大气中有哪些重要含氮化合物?它们可发生哪些重要的光化学反应?9、叙述大气中NO转化为NO2的各种途径。
10、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碳氢化合物?它们可发生哪些重要的光化学反应?11、碳氢化合物参与的光化学反应对各种自有基的形成有什么贡献?12、说明光化学烟雾现象,解释污染物与产物的日变化曲线,并说明光化学烟雾产物的性质与特征。
13、说明烃类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4、何谓有机物的反应活性?如何将有机物按反应活性分类?15、简述对大气中SO2氧化的几种途径?16、论述液相氧化的重要性,并对各种催化氧化过程进行比较。
17、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
18、确定酸雨pH界限的依据是什么?19、论述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20、什么是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如何识别各种粒子模?21、说明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以及污染物对大气颗粒物组成的影响。
22、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种类,存在状态以及危害性如何?23、何谓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24、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1、请推导出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中[H2CO3*]、[HCO3-]和[CO32-]的表达式,并讨论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
2、请导出总酸度、CO2酸度、无机酸度、总碱度、酚酞碱度和苛性碱度的表达式作为总碳酸量和分布系数(α)的函数。
3、向一含有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问:①总酸度、②总碱度、③无机酸度、④酚酞碱度和⑤CO2酸度,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4、 在一个pH 为6.5、碱度为1.6mmol/L 的水体中,如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 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 上升至8.0。
如用NaOH 强碱进行碱化,又需加多少碱?5、 具有2.00×10-3mol/L 碱度的水,pH 为7.00,请计算 [H 2CO 3*]、[HCO 3-]、 [CO 32-]和[OH -]的浓度各是多少?6、 若有水A ,pH 为7.5,其碱度为6.38mmol/L ,水B 的pH 为9.0,碱度为0.80mmol/L ,若以等体积混合,问混合后的值是多少?7、 溶解1.00×10-4mol/L 的Fe(NO 3)3于1L 具有防止发生固体Fe(OH)3沉淀作用所需最小[H +]浓度的水中,假定溶液中仅形成Fe(OH)2+和Fe(OH)2+而没有形成Fe2(OH)24+。
请计算平衡时该溶液中[Fe 3+]、[Fe(OH)2+]、[Fe(OH)2+]、[H +]和pH 。
8、 请叙述水中主要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9、 什么叫优先污染物?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包括哪几类?10、 请叙述天然水体中存在哪几类颗粒物?11、 什么是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专属吸附作用?并说明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和非专属吸附的区别。
12、 请叙述氧化物表面吸附配合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与溶液中配合反应的区别。
13、 用Langmuir 方程描述悬浮物对溶质的吸附作用,假定溶液平衡浓度为 3.00×10-3mol/L ,溶液中每克悬浮固体吸附溶质为0.50×10-3mol/L ,当平衡浓度降至1.00×10-3mol/L 时,每颗吸附剂吸附溶质为0.25×10-3mol/L ,问每克吸附剂可以吸附溶质的限量是多少?14、 请说明胶体的凝聚和絮凝之间的区别。
15、 请叙述水中颗粒物可以哪些方式进行聚集?16、 请叙述水环境中促成颗粒物絮凝的机理。
17、 含镉废水通入H 2S 达到饱和并调pH 值为8.0,请计算水中剩余镉离子浓度(已知CdS 的溶度积为7.9×10-27)。
18、 已知Fe 3+与水反应的主要配合物及平衡常数如下:++++↔+H OH Fe O H Fe 223)( 16.2lg 1-=K++++↔+H OH Fe O H Fe 223)(2 74.6lg 2-=K-++↔OH Fe s OH Fe 3)()(33 38lg -=so K+-++↔+H OH Fe O H Fe 4)(4423 23lg 4-=K ++++↔+H OH Fe O H Fe 2)(2242223 91.2lg -=K请用pc-pH 图表示Fe(OH)3(S)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与pH 的关系。
19、 已知0222)(22OH Hg H O H Hg +↔+++,3.6lg -=K 。
溶液中存在[H +]、[OH -]、[Hg 2+]、[Hg(OH)20]和[ClO 4-]等形态,且忽略了[Hg(OH) +]和离子强度效应,求 1.0×10-5mol/L 的Hg(ClO 4)2溶液在25℃时的pH 值。
20、 请叙述腐殖质的分类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
21、 在pH=7.00和[HCO 3-]=1.25×10-3mol/L 的介质中,HT 2-与固体PbCO 3(s)平衡,其反应如下:23231006.4,)(----⨯=+↔+K HCO PbT HT s PbCO问作为HT 2-形态占NTA 的分数。
22、 请叙述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23、 什么是电子活度pE ,以及它和pH 的区别。
24、 有一个垂直湖水,pE 随湖的深度增加将起什么变化?25、 从湖水中取出深层水,其pH=7.0,含溶解氧浓度为0.32mg/L ,请计算pE 和E h 。
26、 在厌氧消化池中和pH=7.0的水接触的气体含65%的CH 4和35%的CO 2,请计算pE和E h 。
27、 在一个pH 为10.0的SO 42-—HS -体系中(25℃),其反应为:)(489224l O H HS e H SO +↔++-+-已知其标准自由能G f 0值(kJ/mol )SO 42-:-742.0,HS -:12.6,H2O(l):-237.2,水溶液中质子和电子的G f 0值为零。
⑴请给出该体系的pE 0。
⑵如果体系化合物的总浓度为1.0×10-4mol/L ,那么请给出下图中①、②、③和④的lgc-pE 关系式。
28、 解释下列名词:分配系数;标化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生物浓缩因子;亨利定律常数;水解速率;直接光解;间接光解;光量子产率;生长物质代谢和共代谢。
29、 某水体中含有300 mg/L 的悬浮颗粒物,其中70%为细颗粒(d<50μm ),有机碳含量为10%,其余的粗颗粒有机碳含量为5%。
已知苯并[α] 芘的K OW 为106,请计算该有机物的分配系数。
30、 一个有毒化合物排入至pH=8.4,T=25℃水体中,90%的有毒物质被悬浮物所吸着,已知酸性水解速率常数K a =0,碱性催化水解速率常数K b =4.9×10-7L/(d.mol),中性水解速率常数K h =1.6d -1,请计算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
31、 某有机污染物排入pH=8.0,T=20℃的江水体中,该江水中含悬浮颗粒物500mg/L ,其有机碳含量为10%。
⑴若该污染物分子量为129,溶解度为611 mg/L ,饱和蒸汽压为1.21Pa(20℃),请计算该化合物的亨利定律常数(Pa.m 3/mol ),并判断挥发速率是受液膜控制或气膜控制。
⑵假定K g =3000cm/h ,求该污染物在水深1.5m 处挥发速率常数(K v )。
32、 某有机污染物溶解在一个含有200 mg/L 悬浮物、pH=8.0和T=20℃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中细粒为70%,有机碳含量为5%,粗颗粒有机碳含量为2%,已知此时该污染物的中性水解速率常数K h =0.05d -1, 酸性水解速率常数K a =1.7 L/(d.mol),碱性催化水解速率常数K b =2.6×106L/(d.mol),光解速率常数K p =0.02 h -1,污染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 OW =3.0×105,并从表中查到生物降解速率常数K B =0.20 d -1,忽略颗粒物存在对挥发速率和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求该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总转化速率常数。
33、 某河段流量Q=2160000m 3/d ,流速为46km/d ,T=13.6℃,耗氧系数K 1=0.05d -1,复氧系数K 2=1.82d -1,BOD 沉浮系数K 3=0.17d -1,起始断面排污口排放的废水约为10×104 m 3/d ,废水中含BOD 5500mg/L ,溶解氧为0 mg/L ,上游河水中BOD 5为0mg/L ,溶解氧为8.95 mg/L ,求排污口下游6km 处河水中的BOD 5和氧亏值。
34、 请说明湖泊富营养化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35、 请叙述有机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存在哪些重要过程。
36、 请叙述有机物水环境归趋模式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1、 土壤有哪些主要成份?并说明他们对土壤的性质与作用有哪些影响?2、 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使用它们二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
3、 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4、 什么是盐基饱和度?他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5、 试比较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
6、 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体内转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有哪些?7、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8、 举例说明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和质体流动的因素有哪些?9、 比较DDT 和林丹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的主要途径与特点。
10、 试述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并举例说明其原理。
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1、 在试验水中某鱼体从水中吸收有机污染质A 的速率常数为18.76 h -1,鱼体消除A 的速率常数为2.38×10-2h -1;设A 在鱼体内起始浓度为零,在水中的浓度可视作不变。
计算A 在该鱼体内的浓缩系数及其浓度达到稳定浓度95%时所需的时间。
2、 已知氨氮硝化数学模式适用于某一河段,试从下表中该河段的有关数据,写出这一模式3、 用查到的新资料,说明毒物的联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