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人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美国家庭教育

美国家庭教育一、美国的教育理念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方面权益的规范。
孩子在制定家规时与父母具有均等的权利。
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
1、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且尊重孩子大多数孩子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被大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
美国的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去做某事,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该能做的事情。
如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
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
由此可见,家长首先要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愿望,然后才考虑怎样去尊重和鼓励。
2.美国父母十分注意与孩子的交流3.美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二、美国教育特点:(一)主张家庭教育父母要合力(从妻子怀孕就开始参与胎教,父亲增加教育子女的时间)(二)倡导自由、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民主氛围:蹲下来与孩子交流)(三)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自己抓饭吃)(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五)重视家庭理财教育,培养理财品质三、教育特色(一)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紧密相连。
美国对6~18岁儿童和青少年实行义务教育,但大部分州的5岁幼儿进入小学附设的幼儿园(班)是免费的,也就是说,这些州的义务教育实际上包括了学前一年,在那里,一般学校的学制是从幼儿园算起的。
美国的小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均设有幼儿园(班)。
幼儿园(班)顺理成章地由学校领导,其人事、经费、师资、设备等也均由学校统一管理。
据了解,美国约有90%以上的5岁幼儿进入了这样的幼儿园。
这对加强幼、小衔接,为儿童入小学作准备,是有利的。
(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举办托幼机构。
从渠道看,办园单位有政府机关、学校、科研机构、军队、医院、宗教慈善团体、企业和私人。
从形式看,有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幼儿园、托儿所、日托中心、保育学校;也有计时制或游戏性质的托儿站;还有一些以艺术训练为主的幼儿艺术学校。
西方国家教育孩子方法

西方国家教育孩子方法(1)宁苦而不娇。
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
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去了。
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认为这是“残忍”的。
(2)家富而不奢。
西方国家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绝不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目的是教育孩子懂得,他们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才。
对孩子的零用钱,美国家长更为“苛刻”,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令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
更令人惊叹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
他家帐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
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
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孙带来灾难。
”(3)严教而不袒。
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
法国人拉纳的儿子打破了一位朋友的窗玻璃,拉纳夫妇并未道歉,而是让儿子自己抱一块玻璃去赔偿认错,还要求朋友对孩子不要有丝毫原谅的表示。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10.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1l.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美国贵族启蒙教育

美国贵族启蒙教育美国贵族启蒙教育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现象,它对美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许多美国贵族家庭开始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并在他们的家庭中开展了启蒙教育。
首先,美国贵族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文素养。
在这个时期,美国贵族家庭通常会雇佣家庭教师,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教育。
这些家庭教师通常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会教授孩子们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科目,同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礼仪和品德修养。
通过这种教育方式,美国贵族家庭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着高尚品德和广博知识的精英人才,为美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美国贵族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领导能力和社交技巧。
在这个时期,美国贵族家庭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和培养,他们会给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除了学术知识外,家庭教师还会教授孩子们如何与人交往、如何领导团队、如何在社交场合表现得体等社交技巧。
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领导才能和社交能力的精英人才,他们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为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美国贵族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时期,美国贵族家庭鼓励孩子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家庭教师会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实践课程和活动,如农业劳作、手工艺制作、音乐舞蹈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精英人才,他们成为了美国社会的创新引领者,推动了美国的科技和文化进步。
总之,美国贵族启蒙教育是美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现象,它对美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人文素养、领导能力和社交技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国贵族启蒙教育为美国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着高尚品德、领导才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精英人才,为美国的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家庭怎么教育孩子的

美国家庭怎么教育孩子的美国人的教育方式向来与我国的教育方式不同。
那么美国家庭怎么教育孩子的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美国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美国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早上,T oby醒来后,Susan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
T oby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
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毕竟T oby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袜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
有一次T oby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Susan 制止了。
她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
那一整天,Toby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Susan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Toby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Susan说:“妈妈,Lily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Lily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岁。
Susan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T oby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
从那以后,T oby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
如今在读初中要寄宿的她,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2、不吃饭就饿着一天中午,T oby闹情绪,不肯吃饭。
Susan说了他几句,愤怒的小Toby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
Susan看着Toby,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
”Toby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下午,Susan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
我心领神会,Toby特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Susan觉得T oby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Toby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焖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
看看世界首富们如何教育孩子

看看世界首富们如何教育孩子看看世界首富们如何教育孩子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之父──精打细算。
有的父母深怕孩子染上贪钱的恶习,便不让孩子沾钱的边,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的社会中如此“纯真”很容易被淘汰,关键是对孩子在花钱方面如何教育。
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刚懂事时,其父亲就告诫他:“你是家中的长子,未来的米酒商。
”盛田昭夫从小就被当作家产继承人来培养,渐渐地精明能干,做生意处处精打细算,后来终成大器。
摩根财团创始人老摩根──省不如赚。
摩根财团的创始人老摩根对子女的要求极其严格,规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钱都必须通过干家务活来获得,于是几个孩子都抢着干活,最小的托马斯因年龄小很难抢到活干,每天买零食的'钱都没有,非常节省。
老摩根知道后对托马斯说:“你用不着在用钱方面节省,而应该想着怎么才能多干活多挣钱。
”这句话提醒了托马斯,于是,他想了很多能够多干活的点子,广开财源,零花钱渐渐多了起来。
他并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开源比节约更重要。
IBM前董事长沃森──规划“钱”程。
理财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规划好自己理财的目标、计划等。
IBM前董事长沃森就明确要求他的儿子从上初中时起,要做出每周的零花钱支出计划,每月的收支目标,使儿子从小就树立起了商业意识,最后也成了IB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良好的理财习惯创造了其辉煌的业绩。
洛克菲勒财团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珍惜“辛苦钱”。
钱如果赚得太容易就不会珍惜,所以在理财中,心中觉得这钱来之不易,是“辛苦钱”,就会备加珍惜。
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到16岁时,决心自己创业,便下功夫研究如何致富,但却难以理出头绪。
他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宣称是发财秘诀的书,便急急忙忙去买了一本,打开一看,全书仅印有“把你所有的钱当作‘辛苦钱’”这几个字,他顿开茅塞,感慨万千,并把这几个字当作祖训一样要求字孙后代牢记。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情感至上。
美国“钢铁大王”曾经对他的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
看看美国富人家庭怎么教育孩子

看看美国富人家庭怎么教育孩子2013年03月11日 08:52:02来源:世界日报在硅谷,名人、富人挺多的。
我想说的是,你从外表看他们一点不像富人,他们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呢?有钱人最优越的地方就是嫌公立学校不够培养有教养的孩子,他们会送孩子上私校,但不管上哪所学校,都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参加运动队,男孩子从小加入童子军,去锻炼自己的体格和意志,学会野外生活的经验,女孩子,体能训练强度上比男孩小,但附加学会做饭和手工。
而这边的孩子通常比较自觉,他们觉得父母的钱,是他们自己的,挥霍父母的钱是可耻的,比方女儿高中时候打工的同伴Lisa,家境很好,她去年去了洛杉矶读硕士,学费由自己申请贷款,生活费和零用钱,也是自己打工去赚;我们教会一个姊妹,自己是注册护士,先生有自己的生意,他们给儿子付一部分学费,而吃饭穿衣的头等大事,也是儿子自己解决。
也有家长会给孩子付完全部的大学学费生活费的,但是,一旦大学毕业,如果想继续“赖“在回家住,对不起,请付房租和饭钱;有个朋友因为生气儿子毕业后不积极找工作,他说,会请会计师给自己算好,在死之前,把钱花光,一毛不留给孩子;最近有个朋友的儿子准备结婚了,小两口收入都不错,可老当”月光族“,美国的婚礼一般由女方家付钱,可女方家没钱,加上朋友有钱,所以,儿子就打起老爹的主意了,朋友也不是不给孩子操办,家里的豪宅提供给你举行婚礼,还不够给你面子,美国人喜欢看风景,婚礼就在家里的后山上举行,因为可以看到大海,父母还是很够意思的,租了铲车请人做草皮,什么?蜜月还要我给你3万块?对不起,你要奢侈自己去赚,要我支持?最多给你$4000去一趟墨西哥海滨。
看起来,美国有钱的父母真的“好狠心“,好像不爱自己的孩子似的。
江江,就是被我”责怪“过的朋友之一。
几月前,在江江家碰见她女儿Jean,她普通话非常标准,也很礼貌,跟我打了招呼去楼上自己房间,江江说了一句,她皮肤黑黑的,Jean有点不高兴:“人家这是在山里跑老跑去晒的嘛。
华尔街怎么养孩子

华尔街怎么养孩子华尔街是全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街区之一,每天都有无数的金融人士在这里工作。
这些成功的金融人士往往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
因为他们的工作特别忙碌,每天往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有时候还要出差。
那么,华尔街的成功人士是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的呢?首先,华尔街父母非常重视家庭和孩子。
虽然他们的工作非常繁忙,但是他们会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他们会在周末或者晚上回家之后花费一些时间陪孩子,或者在国定假日或者假期中带孩子去旅行或者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
此外,华尔街的家长们往往会在儿童教育上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他们一直坚信:行为的培养比口头上的教导更重要。
其次,华尔街的家长们通常会雇佣专业人士来照顾孩子。
他们会雇佣保姆、钟点工和其他专业人士来帮助他们照顾孩子。
这些专业人士通常具有丰富的育婴经验,可以帮助家长解决一系列育儿问题。
同时,华尔街上很多公司也提供员工福利中的照顾孩子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其他儿童活动中心。
最后,对于华尔街的父母来说,选择合适的学校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通常会选择优秀的私立学校,这些学校强调学术和素质教育,并且有非常好的教育设施和有趣的学习活动。
此外,华尔街的父母也会注意选择合适的住所,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靠近优秀学校和其他儿童活动中心的地方居住,以便孩子更方便地参加学校和活动。
总之,华尔街的父母们非常重视家庭和孩子,他们通常会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选择合适的儿童照顾服务以及选择优秀的学校和居住地。
虽然这一切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但对于他们来说,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是最值得关注的事情。
美国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美国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西方国家的教育一般比较超前,美国富人家长教育孩子也有自己的方法。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美国富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美国富人教育孩子的方法1、教孩子学会储蓄。
使孩子有储蓄意识的一个最好方法就是为孩子建立个“小银行”,使他拥有一张储蓄卡。
为孩子办了储蓄卡后可耐心地诱导他把口袋里的零钱存进去,并告诉他坚持下去,要为他的储蓄卡负责任,在没有必要花费时不要随便动用卡里的钱。
为了使孩子坚持下去,你可以采取鼓励方式,如允许他把家长给的零花钱的1/3用于买零食等消费,其他则必须存入。
孩子在有“甜头”的情况下会去储蓄的,长期坚持下去,储蓄意识将扎根在孩子脑中。
2、教会孩子如何节俭过日子。
美国畅销书《邻家的百万富翁》告诉人们,如果想变为富翁,单靠挣钱是不行的,而要靠平时的存钱与投资才能成为富翁。
所以,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勤俭过日子。
例如,有的小孩喜欢吃冰淇淋,如果买一杯要花50美分的话,家长就告诉他:“你想吃可以,但是今天只能给你25美分,等到明天再给你25美分时,你才能买来吃。
”3、帮孩子建立理财目标。
美国家长通常会问孩子长大以后的理想是什么?当然,每个孩子的理想都不尽相同,有的想成为医生,有的想当消防员,有的想当律师……此时,家长会趁机追问孩子,这些人靠什么生活呢?看着孩子一脸茫然的时候,美国家长会借此机会告诉孩子,职业目标与理财规划是并行不悖的,无论将来干什么,存钱、投资比单纯挣钱更重要。
4、帮助孩子把理财目标变为理财行动。
美国家长告诉孩子们今后的理财目标以后,通常会和他们制定一个理财计划。
其实,家长在和孩子互动的同时,会发现很多乐趣。
如果家长碰巧有位朋友是理财规划师的话,那就可以把他介绍给孩子。
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原来存钱与投资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5、树立孩子购物预算的意识。
在给孩子零花钱的同时让孩子自己记一笔账:每个月他得到多少零花钱,买了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价格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硅谷是名人、富人的聚集地,但从外表看他们一点不像富人,他们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据世界日报报道,有钱人最优越的地方就是嫌公立学校不够培养有教养的孩子,他们会送孩子上私校,但不管上哪所学校,都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参加运动队,男孩子从小加入童子军,去锻炼自己的体格和意志,学会野外生活的经验,女孩子,体能训练强度上比男孩小,但附加学会做饭和手工。
而这边的孩子通常比较自觉,他们觉得父母的钱,是他们自己的,挥霍父母的钱是可耻的,比方女儿高中时候打工的同伴Lisa,家境很好,她去年去了洛杉矶读硕士,学费由自己申请贷款,生活费和零用钱,也是自己打工去赚;我们教会一个姊妹,自己是注册护士,先生有自己的生意,他们给儿子付一部分学费,而吃饭穿衣的头等大事,也是儿子自己解决。
也有家长会给孩子付完全部的大学学费生活费的,但是,一旦大学毕业,如果想继续“赖“在回家住,对不起,请付房租和饭钱。
有个朋友因为生气儿子毕业后不积极找工作,他说,会请会计师给自己算好,在死之前,把钱花光,一毛不留给孩子;最近有个朋友的儿子准备结婚了,小两口收入都不错,可老当“月光族”,美国的婚礼一般由女方家付钱,可女方家没钱,加上朋友有钱,所以,儿子就打起父母的主意了
朋友也不是不给孩子操办,家里的豪宅提供给你举行婚礼,还不够给你面子,美国人喜欢看风景,婚礼就在家里的后山上举行,因为可以看到大海,父母还是很够意思的,租了铲车请人做草皮,什么?蜜月还要我给你3万块?对不起,你要奢侈自己去赚,要我支持?最多给你$4000去一趟墨西哥海滨。
看起来,美国有钱的父母真的“好狠心“,好像不爱自己的孩子似的。
江江,就是被我”责怪“过的朋友之一。
几月前,在江江家碰见她女儿Jean,她普通话非常标准,也很礼貌,跟我打了招呼去楼上自己房间,江江说了一句,她皮肤黑黑的,Jean有点不高兴:“人家这是在山里跑老跑去晒的嘛。
“女孩子都爱美,Jean也是。
同样出生在一个很富裕的家庭,Jean大学毕业后,想要环游世界,江江担心她的安全,但她看到女儿坚持要去,就说,我可以给你提供飞机票,但生活费,你得自己去赚。
就这一句,Jean已经很感恩了,她自己设计旅行计划,自己上网找Deal,就是便宜而安全的住处,自己联系短期教英文的工作。
有次,江江实在不放心,知道她正在在法国某处教书,就让她的好朋友帮忙去看看,她的朋友就做了一回“侦探“,发现Jean坐在公园的凳子上,她从背包里拿出两块面包,用酱料涂涂就算午餐了,就这样,她用了两年多时间,转遍了五大洲。
而她旅行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关注环保,比方,她在欧洲看到很多房子的顶上都有植被,她就想,如果这个计划其他国家也推行,一,房子会冬暖夏凉,二,更加节省空间来绿化环境。
不管她的想法是不是成熟,但她有这个胸怀天下的心智。
回到美国后,江江“逼”她重返校园,Jean却又有了自己的计划,这个计划江江一再反对,因为担心有危险。
原来,Jean联系了一个项目,和几个指导员带一群吸毒的孩子们去大山里戒毒。
这些孩子家境都很优越,因为父母忙自己的事业,没时间去监管孩子,让他们小小年纪染上毒瘾,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唯一能帮助的孩子的,首先让他们戒毒
加入这个计划,家长每天要花$500,除了Jean等几个指导员有车有食物,这些孩子每天的任务就是从这个山头走到那个山头,除了一壶水,没有人给他们准备食物,有面包吃面包,没面包就在山里找到什么吃什么。
很多孩子因此受不了那个苦头,加上毒瘾发作,有人试图走路从山里逃出去,可走了4、5小时,也没有办法走出大山,最后,都是Jean他和其他指导员堵在路口,把他们接回去。
一直到计划结束,Jean和她的同伴们成功地帮助了很多孩子戒掉毒瘾,所以,Jean的皮肤当然不是黑,而是晒黑了,做妈妈的,应该夸赞她很美丽才对。
江江以为这次回来,女儿应该会去求学,把硕士念完,可Jean已经申请了去非洲支教的工作,江江再次生气:你喜欢做义工,那就自己赚钱去奉献,一分钱也别想在父母这拿去。
女儿却一点不生气,因为她本来是没有期待嘛,而且,这次她的准备是充足的:她把上次在大山里钻赚来的微薄的薪水支付去非洲的费用。
这让我想起几个月前,从国内过来的有钱人,她拿出一个单子,都是亲人朋友托她在美国买的名牌,陪她去采购,她几次看看,摸摸,就是不买,我大概能猜到她的心理,跟她说:“我在农村长大的,我不舍得花大钱去买名牌,那不是我的生活。
”
我这么说,她突然跟我大倒苦水,她本来是给儿子过来留学看看环境的,可这一趟变成代购,有些亲戚的孩子,他们还从来没工作没赚过钱,有一个开口就跟她要Gucci的包,还规定要金属链,多大尺寸,我跟她转了好几家Gucci店,每个她想要的那个款式,都接近$5000美金。
她总是跟我摇头:“我老公跟他哥哥从小相依为命,感情非常深,家里就这么个女儿,要什么给什么,买个别的代替吧,担心得罪她,也影响我老公的兄弟之情。
”
从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无疑,江江是充满智慧的。
虽然对女儿有点“残酷,”但她觉得在Jean 成长的过程里,没有让她饿过肚子,没有挨过冻,还要怎样?
有时候,做父母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确需要狠心一点,即使家庭很富裕,如果孩子不争气,多少钱都可以糟蹋完,而在享受惯了挥霍金钱带来的各种快乐,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美国富裕了那么久,可到处是教堂,而且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很多人有钱后,物质上能满足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我们知道,人物质极大满足后,精神就会空虚,而教堂,恰恰会帮助那些精神的贫乏和饥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