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全国版课件:必修3 第9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全国版课件:必修3 第9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基石 生态系统的_____
生态系统的最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 活跃的成分 分
(2)相互关系
生产者 和_______ 分解者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_______
[思维辨析] 1.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
【提示】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而食物网中的生物只 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2.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可有可无
A [ 有些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蜣螂等,B 错误;有些细菌属于生产者,如硝 化细菌等,C 错误;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消费者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等,D 错误。]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A [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而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含 生产者和消费者,A 正确。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属于生 产者,B 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都属于分解者,C 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 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是生态系统 的必备成分,D 错误。]
A [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和 非生物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A 错误;生 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 正确;分解者不参与构成捕食 链,捕食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C 正确;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 中生物种类的多少密切相关, 生物种类越多, 形成的食物网越复杂, D 正确。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明细]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P88—小字)(√)2.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全部的动物和植物也是一个系统。

(P88—旁栏思考)(×)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P90—正文)(√) 4.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P90—正文)(×)5.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

(P91—正文)(×)6.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P91—正文)(√)7.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P91—小字)(√)8.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

(P92—练习)(√)9.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P92—正文)(√)(2016·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生产者。

田螺、草鱼是消费者,A、D错误;小球藻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B正确;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是消费者,C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生态系统的概念02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01生物群落与它的□03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0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1.组成成分:□解者。

2.各生物成分比较[特别提醒]1.三类“不一定”(1)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高考生物 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 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地位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部分。 (3)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3.捕食食物网中体现的两种种间关系 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4.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特点和功能 (1)特点:在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总是生产者,各种动物 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2)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 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考法一 比较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两大部分,四种基本成分。可表示为:
2.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关系
据图可知: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 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 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储存的化学能)的 成分,因此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物质循环角度 看,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 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解析: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群的总和,该弃耕地 上还应该有分解者,它与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起才能构成生 物群落,A 错误。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应采取标志重捕法, B 错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所含能量越少,草→鼠 →鼬这条食物链中,鼬含有的能量最少,C 正确。共同进 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 不是指种群内的个体共同进化,D 错误。
2.食物网分析
(1)营养级位置: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 不同的营养级,如狼占据第三、第四营养级。 (2)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 现多种,如狼和狐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3)食物网复杂程度:食物网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 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的示意图是
()
答案:B
2.(2014·海南高考)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
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徙的习性。下列叙述错误的

()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
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知识能力查清
知识查清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无机环境:即无机物、 有机物 、气候与 能源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
合物
答案:B
二、读图析图能力
据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与其摄入量、同化量和粪便量之间 有何关系? 答案: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即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最终去向有哪些?
答案:①呼吸作用散失;②分解者利用;③流入下一营养级。
针对练习
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
消费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优质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优质课件
于植物的传粉和 种子的传播
分解_有__机__物___, 供生产者重新利 用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1)形成原因:__捕__食____关系。 (2)实例分析
食物链
草―→蝗虫―→青蛙―→蛇―→鹰
生态系统 成分
生产者
初__级__消__费__者_
次级消 费者
三__级__消__费__者_
四级 消费 者
营养级别
第__一__营__养__级_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 养级
第五 第__四__营__养__级_ 营养

(3)特点:__生__产__者__是食物链的开始,各种动物所处营养级不是 一成不变的,一般不会超过___5_____个营养级。 2.食物网 (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_食__物__链___彼此相互交错连接 形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原因: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_植__食__性__动__物__的食物; ②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 物所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__物__质____(空气、水、无机盐等)和 ___能__量___(阳光、热能)。 2.生物群落
类群 比较 营养方式
主要生物
生产者 __自__养____ _绿__色__植__物_
消费者 异养 动物
分解者
__异__养____ 营___腐__生___生活 的细菌和真菌
易 错 警 示 生态系统的成分易混、易错点归纳
错误说法
特例
硝化细菌是特殊的消费者
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 动物都是消费者
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产者都是绿色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精品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精品课件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 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 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是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和 能量流动 的渠道。
(4)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 营养级。
3.食物链与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惑] 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分解者不占据营养 级。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 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

生产者
营养方 式
自养
种类 生态系统中的作 用
生态系统中生物 阳 空光 气、 、热无能机、盐水等、群落的物质和能
量的最终来源
①进行光合作用 生态系统中唯一 的绿.色.植.物.、蓝. 能把非生物的物 藻.等 ②进行化 质和能量转变成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地位
生态系统的_基__石__
生态系统最 _活__跃___部分
生态系统的 关键成分
作用
①合成有机物,储 ①加快物质
存能量②为消费者 循环②利于
提供食物和栖息场 植物传粉和

种子传播
将有机物分 解为无机 物,供生产 者重新利用
[解惑] 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自养生物也都是生产者。细菌 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就是生产者。
(1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 )
提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一般认为,食物 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关键点击]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

高考总复习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成分 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范畴 空气、无机盐等 自养生物,主要是________ 绿色植物 作用
阳光 、热能、 ______ 非生物的物 ________ 水 、
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把无机物制造成__________ 有机物 ,把光能转化为有 机物中的__________ 化学能 ,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________、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传粉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
②形成原因: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 多种植物 ,也可能被________________ 多种肉食性动物 所食。 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___________
营养级 ;食物 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__________
竞争 。 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除了捕食,还有________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渠道。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②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高考总复习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3.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相关生物都减少。
(2)“天敌”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
高考总复习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3.[2016·全国卷Ⅲ,T31(2)(3)]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 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命题来源于必修三教材P90;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课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课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

相互交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 )
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泥巴中的藻类属
于第一营养级。
(√ )
3.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只能有一种种间关系。
(× )
4.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
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 ①c代表初__级__消__费__者__粪__便__中__的___能__量_。 ②流入第二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的去向 d:自身呼吸作用散失。 e:用__于__生__长__、__发__育__和__繁__殖__等__生__命__活__动__的__能__量__。 i:次级消费者摄入。 f:遗体、残骸。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的情况,举例如下:
若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将减少,鹰增加捕食兔和食草 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可以 依靠其他食物来源维持数量基本不变。
考向1| 生态系统的成分 1.(2022·四川成都模拟)有一种植物叫列当,茎嫩而肉质化,直立伸出地面, 偶有分枝,叶片退化为小鳞片,无叶绿素;无真正的根,只有吸盘吸附在豆 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的根表,以短须状次生吸器与该类植物根部的维管束 相连。下列对该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列当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列当与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C.列当的存在对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的竞争者有利 D.列当进入一个新的群落后不会对该群落的演替产生影响
1234 5
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 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2)×100%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举例如下:
若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将减少,鹰过多捕食兔和食 草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 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维持数量基本不变。
■科学探究 如图为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关系图,依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 A、B 的生理过程依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哪些成分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它们是否都参与食物链、
③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连线]
(2)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 (3)食物网 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 的复杂 营养结构。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 植食性动 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 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 的营养级。
(3)阅读教材 P90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热能能流入生产者吗? 提示:不能。 (4)阅读教材 P90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生产者还有哪些生物? 提示:还应有营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
(5)教材 P92 练习中拓展题。
提示:可以。农田和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食物链单一,自身稳 定性差,易受病虫害破坏。通过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 加或延长食物链,使之成为立体农田和立体果园,可以提高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例如,水田养鱼、果 园养鸡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 流动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六年考情 [2016 全国Ⅲ,T31(2)](2013 全国Ⅰ, T5D)[2014 全国Ⅱ,T31(1)(2)(3)] (2016 全国Ⅰ,T5)(2016 全国Ⅲ ,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Ⅱ )
T5)[2016 全国Ⅲ,T31(3)]、(2015 全国 Ⅱ,TB)[2015 全国Ⅱ,T31(3)]、[2015 全国Ⅰ,T31(3)](2013 全国Ⅰ,T5D)、 [2013 全国Ⅱ,T31(1)]
解析
答 案
解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如能进行化 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A 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 解者,B 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 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C 正确;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 者,D 错误。
生产者都是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
2.食物链变式模型的分析 下图中,图 1 和图 2 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 来推测或确定食物链结构的,图 1 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 丁,图 2 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
3.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相关生物都减少。 (2)“天敌”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增多,但随着数量增多,种内 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
消费者
对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
具有重要作用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
分解者
主要是营腐生 生 活的细菌和真菌
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到无 机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 用
(2)四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及地位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捕食链)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 食物 关系形成的一种联 系。 ②特点:起点是生产者 ,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一般不会超过 5 个营养级。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④食物网分析
a.该食物网中含有 12 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所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是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写出一条即可)。
c.图中猫头鹰所占营养级为 第三、四、五和六营养级。 d.图中猫头鹰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 (4)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的渠 道。
[科学思维] 误区类型 细菌都是 分解者 动物都是 消费者 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 生产者 于特殊消费者
重难精讲 特例
强化核心素养
1.对生态系统成分的认识误区及其特征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 蚯蚓、蜣螂、秃鹰及某些种类的软体动物是以动 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 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各成分的区别 成分 非生物的 范畴 作用
阳光、热能、 水、 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
物质和能量 空气、无机盐等 自养生物,主要 是 绿色植物
本来源
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 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
生产者
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成分
范畴 主要指动物
作用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考点 1 生态系统的结构 [基础梳理] 1.生态系统的范围 (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 与它的无机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统一整体。如下图所示: 自学教材 把握命题来源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功能:进行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食物网的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A 为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B 为呼吸作用。 (2)②③④,其中③不参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
[精准命题]
依托知识
提升解题能力
命题点 1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
■教材易漏全关注 (1)回答教材 P88 侧栏思考题。
提示: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不能说是一个系统,因为不同种动 物是分开饲养的,彼此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是一 个有机的整体。同理,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也不是一个 系统。
(2)教材 P89 思考与讨论第 7 题。
提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可以有多种形式。在不考虑物质的 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为下图这样的简化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