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物鉴定和加固改造技术规范体系
既有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概述及应用(最新整理)

既有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概述及应用内容介绍1、引言 近年来,随着昆山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每年新开量逐年攀升,截至2007年12月初昆山全市在建工程总面积约2400万m2左右。
在大规模新城建设同时,旧城改造项目也不断推进实施,既有建筑的改造被提升到显著位置,相当部分老建筑改造过程中需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以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要求。
再者,部分工程(包括在建建筑及新建成工程)因种种原因导致工程质量存在一定缺陷,需进行加固处理后方能满足结构安全及使用要求。
此类加固工程呈现逐年增长现象,目前开发区内较具代表性的工程有: 1)朝阳路某动迁小区居民楼,六层砌体结构,建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结构开裂严重,需进行地基基础加固处理; 2)前进路某酒店工程,12层全框结构,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改变建筑使用功能,同时顶部增加两层,目前进行相应结构加固施工作业; 3)柏庐路某高层办公楼,23层框-剪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因火灾导致部分结构严重受损,后对受损区域进行加固处理并经参建各方验收合格。
在对此类工程加固处理监督过程中,我站发现普遍暴露出如下问题: 1)参建单位普遍对工程结构鉴定、加固处理比较陌生,参建方主体质量行为方面存在较多缺失。
由于工程结构鉴定、加固属专项技术,很多即便是工程经验比较丰富的单位也对此了解甚少。
比如加固设计需有相应的资质,设计单位资质证书上应明确包括加固设计项目,施工单位也必须有加固施工的专项资质;监理单位应严格对照规范及监理细则对加固质量进行控制。
由于对上述规定缺乏了解,相当多加固工程在实施中存在质量责任主体行为缺失问题,而且较为严重。
2)参建单位对结构鉴定、加固处理工作的控制流程了解甚少,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加固工程,作为一项较为特殊的技术处理工作,有其自身特殊性。
因此,加固处理工作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即:可靠性鉴定、加固方案选择、加固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验收的流程开展工作。
城市化进程中既有建筑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设计要点

城市化进程中既有建筑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设计要点在建筑工程施工相关工作进行到后期之后,往往是会将重点放置在检测工程结构之上,在这几年当中我国针对检定以及加固改造技术措施展开的各项研究工作得到的一些成果,建筑物结构也逐渐向着多样化的方向转变,建筑物整体性质量也呈现出来一种不断提升的态势,但是我国在建筑结构检定以及加固改造技术研究领域当中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标签:城市化;建筑检测鉴定;加固改造技术;设计;分析1、首先针对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措施的理论研究阶段展开分析发达国家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的研究时间相较于我国来说是要早出很多,发展历程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应当开展的是大规模的建设工作,而后再从新建和维修向着原有建筑结构鉴定和加固的方向转变。
我国是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针对鉴定与加固技术措施展开各项研究工作,之所以会开展这一项工作,那是因为在某些老旧建筑物当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以及质量问题,我国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措施大致上是会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这三个阶段分别是解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崭新发展时期。
在崭新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当中,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社会进步速度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技术领域中的资金投入力度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以往的几年当中我国是子啊建筑结构检定和加固技术措施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工程实例研究分析本工程项目是某城市单位综合楼,主体楼结构是六层砖混结构住宅,裙楼是2层框架结构充当娱乐城使用,在裙楼出现火灾问题的基础上,为了可以对灾情形成有效的控制,业主希望可以针对裙楼框架主体施行科学合理的修复和加固技术措施,因此需要针对发生火灾之后的框架结构展开承载能力以及安全性检测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案。
针对梁柱混凝土强度水平展开检测工作,因为考虑到娱乐城本身装饰及设备设施可燃性水平较为低下,所以当主体框架受到火灾问题影响的情况之下,温度会显得较为低下,与此同时在灾后现场观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现较为严重的梁柱混凝土爆裂以及变形问题,破损问题并不是十分严重,主体框架基本维持完好状态。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勘察技术标准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勘察技术标准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保障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为了规范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的勘察工作,制定本技术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适用于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的勘察阶段,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的安全评估、结构整体性能测试、结构缺陷检测等内容。
三、术语定义在本技术标准中,以下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 既有建筑: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2. 加固改造:通过结构加固、设备更改和功能改造等措施,提高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性、抗震能力和使用性能。
3. 勘察:对既有建筑进行调查、测量和测试,了解其结构现状和安全状况。
四、工程勘察内容1. 建筑结构的安全评估通过对既有建筑的现状进行调研和评估,确定其结构的安全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
评估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材料的使用寿命、结构缺陷和病害等。
2. 结构整体性能测试采用无损检测和传感器监测等技术手段,对既有建筑的结构整体性能进行测试。
包括抗震性能、刚度、振动响应等指标的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提供加固的依据和方案。
3. 结构缺陷检测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既有建筑结构存在的缺陷进行检测,包括裂缝、腐蚀、变形等问题。
通过检测结果,判断缺陷对结构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土壤条件测试对既有建筑的基础土壤进行测试,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承载能力等参数。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基础的稳定性,并确定是否需要加固处理。
五、勘察报告要求1. 勘察报告应包括对既有建筑的详细描述和现状分析。
2. 建筑结构的安全评估结果,包括结构安全等级和结构缺陷的评估。
3. 结构整体性能测试结果。
4. 结构缺陷检测结果和处理方案。
5. 土壤条件测试结果和基础加固方案。
6. 撰写勘察报告时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并包括相应的测量、测试数据和结果分析。
六、质量控制要求1. 勘察工作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能力的专业机构或工作团队来完成。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2021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2023一、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对房屋、建筑物及其相关结构的建筑鉴定和加固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设计、施工、维护、保养及监督等工作。
二、术语1 .建筑鉴定:适用于房屋、建筑物及其相关结构,考察此类建筑既有状况,确定它们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其未来的养护、改造、加固供备有参考的工作。
2 .建筑加固:针对房屋、建筑物及其相关结构,通过实施外砂浆砌体或构造体加固工程,使其结构物满足有关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的要求的工作。
三、建筑鉴定1 .准备工作鉴定前,须充分准备,包括但不限于:(1)确定建筑物类型及主要材料;(2)调查规划、施工图等设计方案;(3)进行调查勘察,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特性、相关系统、工艺流程及工程状况等情况。
2 .建筑鉴定鉴定主要分为理论环节和现场检查环节,理论环节包括准备工作阶段完成的调查勘察、设计方案评估等,现场检查包括成型实物调查、拆除及观察、材料试验等。
具体步骤如下:(1)观察结构几何形态及建筑外表;(2)进行调查测量、精密测试及拆除分析;(3)实施材料试验;(4)分析测量结果:(5)归纳结论,判定鉴定结果。
四、加固工程1 .设计准备加固工程设计准备包括:(1)读取建筑鉴定报告,知晓原建筑结构特性及存在问题;(2)设计加固方案;(3)定稿建筑加固设计;(4)出具加固工程书面报告;(5)设计计算书及相关资料;(6)安排施工组织方案;(7)定稿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文件。
2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程包括:(1)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安全技术措施;(2)进行料场、搭建观察并准备;(3)配备施工用具设施及材料;(4)准备支跳脚移动支撑;(5)对建筑及相关设备进行拆除处置;(6)现场控制实施措施。
3 .施工施工工程包括:(1)根据设计实施加固工程;(2)拆除所需结构、墙体、及设备;(3)安排支跳脚支撑;(4)配置设备弹塑料门和涂装;(5)实施墙体高度计算测量等;(6)把握工期,保证施工质量。
1 既有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规范体系

地方标准
1 、 《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外 粘 钢 板 加 固 技 术 规 程 》DB 42/203-2000;
2、《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G/TJ 08012-2002;
3、《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技术规程》DB 21/T 1272-2003;
4、《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DBJ 13-55-2004;
上海华俄道胜银行 1901年
上海电话公司
1908年
东北煤田地质局 哈尔滨办理处办公 楼
武汉民众乐园
1918年 1920年
沈阳市政府大楼
1937年
砼现浇楼板
钢梁柱外包砼
现浇钢筋砼多层 框架
上海和平饭店(南楼) 上海和平饭店(北楼) 上海邮电工楼 大世纪游乐场 上海国际饭店 上海大厦 老北京饭店 天津海河饭店 天津人民大楼 天津百货大楼 北京大学教学楼(原燕京大学教学楼)
4、《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规程》 JGJ 117-98(鉴定部分);
5、《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 50165-92(鉴定部分);
6、《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95;
7 、 《 工 业 构 筑 物 抗 震 鉴 定 标 准 》GBJ 117-88;
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防锈等 级》GB 8923-88。
地方标准
1、《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DGJ 08-81-2000(鉴定部分); 2、《石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及加固规程》 DBJ 13-12-93(鉴定部分); 3、《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评定标准》DBJ 08-219-96。
1.3 加固改造及修缮方面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协会标准
1 、 《 混 凝 土 结 构 加 固 技 术 规 范 》CECS 25:90; 2 、 《 喷 射 混 凝 土 加 固 技 术 规 程 》CECS 161:2004; 3、《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CECS 146:2003;
既有建筑鉴定加固改造流程

既有建筑鉴定加固改造流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引言部分将对既有建筑鉴定加固改造流程进行简要概述。
既有建筑指已经存在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结构老化、功能不足、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进行鉴定和加固改造。
鉴定和加固改造流程是保障既有建筑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既有建筑相关的鉴定和加固改造流程。
首先,我们会介绍既有建筑鉴定流程,该流程包括对建筑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以确定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通过鉴定流程,可以确定出需要进行加固改造的部分,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基础。
随后,我们会重点介绍既有建筑加固改造流程。
加固改造是指对已有的建筑结构进行强化和完善,以提高其承载能力、抗震能力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工作。
加固改造一般涉及到结构加固、设备更新、功能改进等多个方面,并需要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进行。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既有建筑鉴定加固改造流程,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和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既有建筑鉴定加固改造的关键步骤和要点。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既有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鉴定和加固改造,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介绍,让读者对文章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下面是一个例子: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介绍既有建筑的鉴定加固改造流程。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阐明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然后,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既有建筑的鉴定流程和加固改造流程。
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对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在2.1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既有建筑的鉴定流程。
鉴定流程包括对既有建筑的结构、材料、功能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我们将探讨具体的鉴定方法和工具,并介绍鉴定结果的判断标准。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目次1总则 (1)2基本规定 (2)3调查、检查与检测 (3)3.1一般规定 (3)3.2 场地和地基基础 (3)3.3 上部结构 (4)3.4 结构抗震 (5)4既有建筑安全性鉴定 (9)4.1 一般规定 (9)4.2 构件层次安全性鉴定 (10)Ⅰ承载能力鉴定 (10)Ⅱ构造与连接鉴定 (12)Ⅲ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鉴定 (13)Ⅳ不适于继续承载的损伤鉴定 (14)4.3 子系统层次安全性鉴定 (16)Ⅰ场地与地基基础 (16)Ⅱ上部结构 (19)5 既有建筑加固 (23)5.1 一般规定 (23)5.2 材料 (26)5.3 地基基础加固 (28)5.4 混凝土结构加固 (29)Ⅰ增大截面法 (29)Ⅱ置换混凝土法 (30)Ⅲ外包型钢法 (31)Ⅳ粘贴钢板法 (32)Ⅴ外加预应力法 (33)Ⅵ粘贴纤维复合材法 (36)Ⅶ其他三种加固法 (39)5.5 钢结构加固 (39)Ⅰ增大截面法 (39)Ⅱ粘贴钢板法 (41)Ⅲ外包钢筋混凝土法 (42)Ⅳ其他四种加固法 (42)5.6 砌体结构加固 (43)Ⅰ外加钢筋混凝土面层法 (43)Ⅱ外加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法 (44)Ⅲ其他四种加固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木结构加固 (45)5.8 结构锚固技术 (46)附录A 上部结构抗震构造主要要求及限值 (49)附录B 纤维复合材安全性能鉴定标准 (65)附录C 结构加固用胶安全性能鉴定标准 (67)附:起草说明 (75)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既有建筑的检测、鉴定和加固必须遵守本规范。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标准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征求意见稿)目次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基本规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调查、检查与检测...........................................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般规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场地和地基基础.........................................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上部结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结构抗震...............................................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既有建筑安全性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般规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构件层次安全性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Ⅰ承载能力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Ⅱ构造与连接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Ⅲ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Ⅳ不适于继续承载的损伤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6年 1919年
钢结构
钢结构
钢结构 I=2133m 豪式芬克式屋架多 排钢柱 钢结构 工字型细,l=15m 10跨
上海自来水厂 1883年
砼结构
湖北枪炮厂
1892年
上海日华纱厂 1911年
砼结构
砼结构 框架、门架、拱
型屋架
上海怡和纱厂 1915年
砼结构
上海工部局市政厅 上海华俄道胜银行 上海电话公司
1896年 1901年 1908年
东北煤田地质局
1918年
哈尔滨办理处办公楼
武汉民众乐园
1920年
沈阳市政府大楼
1937年
砼现浇楼板
钢梁柱外包砼
现浇钢筋砼多层 框架
上海和平饭店(南楼) 上海和平饭店(北楼) 上海邮电工楼 大世纪游乐场 上海国际饭店 上海大厦 老北京饭店 天津海河饭店 天津人民大楼 天津百货大楼 北京大学教学楼(原燕京大学教学楼)
既有建筑物鉴定与 加固改造技术规范体系
一、房屋建筑发展状况
八十年代初 全国每年建成建筑面积 7-8亿㎡
九十年代初 全国每年建成建筑面积 10亿㎡左右
九十年代中后期代开始 全国每年建成建筑面积 超过15亿㎡
2002年开始全国建成建筑面积约20亿㎡
其中 农村住宅
7-8亿㎡
城市住宅
5-6亿㎡
公共住宅 工业建筑
10、《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11、《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12、《冲击法检测硬化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YB 9248-92;
13 、 《 金 属 熔 化 焊 焊 缝 射 线 照 相 检 测 标 准 》 CECS 70:94;
14、《工程建设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范》CECS 71:94;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 砖混结构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
上海自来水公司炭化炉房
1863年
武汉汉阳铁厂
工业遗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冶炼铁炉、栈桥、日 欧式建筑群、天主教堂等)
1893年
中长铁路哈尔滨总工厂
(中长铁路建筑群-国家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3年
青岛四方机车修理厂 大治钢厂涛钢厂房
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 23-2001;
6、《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2:88;
7、《拔出法检测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 YBJ 229-91;
(配合使用);8、《金属里氏强度试验方法》 GB/T 17394-1998
9、《黑色金属硬度与强度换算值》GB/T 11721999
1866年 1929年 1924年 1924年 1934年 1934年 1914年 1922年 1923年 1925年 1921年
6层 12层 4层 4层 22层 21层
13层 12层
三、老建筑使用状况
五六十年代,全国共建成各类工业项目50 多万个,各类公共建筑项目近百万个,累计 竣工的工业和民用建筑数十亿平方米,其中,
如何延长既有建筑物的使用 寿命,涉及土木工程建设的所 有环节,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 建立和完善该领域标准规范体 系。
四、鉴定与加固标准 规范体系现况汇总
1 现行标准
1.1 检测技术方面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协会标准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综 合); 2、《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 (综合); 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88; 4、《钻取芯样法测定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YBJ 209-85;
对建筑物寿命、调查、研究 表明:木结构寿命可达1000年 以上,砼结构的寿命可达300年 左右,钢结构可达100年左右。
然而,建筑物寿命由于种种原因,远 远没有达到。
如: 住宅平均寿命 台湾 23.21年 日本 32.2年 美国 44年 欧洲 80年以上
我国既有建筑面积超过400 亿㎡,按每平方米1500元均价 相关,涉及固定资产近60万亿 人民币,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5-6亿㎡
已有建筑总物量
我国已有建筑物量相当巨大
2004年未,
我国已有建筑面积
420亿㎡
城市已有建筑面积超过 150亿㎡
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大多形成于 上个世纪50~60年代。全国共建各 类工业项目50多万个。
使 用 时 间 超 过 30 年 的 工 业 建 筑面积约十三亿㎡。
二、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课题,在 土木工程上古人留给我们“百年大计” 四个大字,它既强调了工程的重要性, 亦表达了对工程耐久性的期望,在实践 中建筑结构的存在超过百年以至超过千 年。备注
五台山南禅 寺 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 木结构
五台山佛光寺 平遥镇国寺 蓟县独乐寺
公元857年(唐大中十一 木结构 年) 公元963年(北汉天会七 木结构 年) 公元980年(辽统和四年) 木结构
福州华林寺
应县佛宫寺释迦 塔(高度66米)
公元964年(北汉乾德二 木结构 年) 公元1050年(建清宁二年) 木结构
相当比例的房屋已进入中老年期, 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维护使用,占已有 建筑物鉴定总量的50~60%,经鉴定加固后 ,使用至今。
如:上海80栋在1936年 前建成的钢结构、钢筋砼结 构,除了有不到10%建筑物 主要由于规划原因外,90% 以上至今尚在使用
又如:东北地区的 30~40年工程,沈阳浮法玻璃厂 抚顺铝厂,鞍钢、太钢、抚顺钢厂、选矿 厂……等的部份车间。 50~60年,哈尔滨兵工厂、鞍钢、本钢 厂房 吉林化工厂、内燃机总厂厂房……等 其它地区如:武钢、包钢、太钢的焦化、 烧洁、炼铁、炼钢、轧钢…… 在鉴定加固后,仍在正常使用
1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 GB 11345-89;
16、《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 分级》JG/T 3034.1~2。
西安小雁塔 代县阿育王塔 河南开封铁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藓县白塔 定开元寺砖塔 西安城墙 嘉峪关 北京城墙南角楼
公元707年(唐中宗景龙元年) 公元847年(唐大中之年) 公元1049年(宋皇祜元 年) 公元1271年(元至八年) 公元1058年(清宁四年) 公元1055年(宋至和二年) 600多年 500多年 6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