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新人教)【练习题】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1.贵港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绿化美化环境B.减小噪声污染C.减小大气污染D.减小水污染2.下列关于乐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B.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C.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的健康D.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3.对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问题,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都属于噪声B.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均属于噪声的来源C.噪声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和睡眠了D.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眼处减弱4.下面四个单位中,哪个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A.纳米B.分贝C.光年D.毫克5.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
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A.H zB.d BC.km/hD.km6.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
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7.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8.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拨动钢尺,改变试管内水量对着管口吹气,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______ ;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d B ,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______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B. 阻断噪声传播C. 防止声源产生噪声D. 以上方式都有2.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 禁止商家使用扩音器C. 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D. 公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3.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甲丁4.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A. 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B. 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 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D. 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5.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 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A. 关闭房间的门窗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7.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实现的()A. 在声源处减弱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 在人耳处减弱D. 改变声音的音调8.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9.海秀快速道两侧都安装隔音墙(如图所示),目的是尽量减小汽车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 防止噪声产生B.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C. 阻断噪声的传播D. 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1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市区里种草植树C.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 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二、填空题11.晚上,楼下的吵闹声非常响,影响了小明做作业。
人教 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第2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2、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3、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
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在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5、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按照规定市中心禁止机动车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道路边种植花草树木;B.在高噪声环境里工作的人员要戴上隔音耳罩;C.在医院病房里禁止大声讲话;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6、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A.赶快将门窗关紧; 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B.用棉花塞住耳朵;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7、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8、下列有利于降低考场噪声的行为是()A.考场附近有人燃放鞭炮; B.考场附近建筑工地继续施工;C.考场附近马路上汽车鸣笛; D.严禁考生家长在考场附近大声喧哗.9、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装饰、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10、用洗衣机甩干衣服时,由于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生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戴上耳塞,在入耳处减弱噪声;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把衣服重新摆放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赶快离开家庭,远离噪声.1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2、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A.30 dB; B.50 dB; C.90 dB; D.110dB.二、填空题13、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采取的_____措施以减少排汽噪声.14、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某学校附近施工场地的搅拌机装上罩子,教室靠近施工场地一侧的窗子都关起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习题(附答案)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A. 学校附近的歌舞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B. 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音乐,伴随着老人的晨练C. 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十分开心D. 公路上机动车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2.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护栏,这些护栏的主要作用是()A.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B.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3.从图的波形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A. B. C. D.4.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 防止噪声的产生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防止风吹到头部5.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
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6.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A. 摩托车的消声器B. 隔音走廊C. 防止噪声耳罩D. 环境质量检测仪7.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让同学戴个防噪声耳罩B.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C.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D.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8.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 噪声检测仪B. 道路的隔声板C. 防噪声耳罩D. 摩托车消声器9.星期天的早晨,小明在家做作业,小区里的广场的音乐声对学习产生干扰。
下列措施中对减弱干扰无效的是()A. 关上门窗并拉上窗帘B. 通过居委会要求减小音乐声C. 戴上耳罩做作业D. 在房屋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0.关于噪声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立交桥两侧架设隔音屏障,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会场内把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 飞机场工作人员通常佩戴防噪音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在学校和医院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11.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
声现象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声现象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1.下列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不属于噪声的是()A.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B.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C.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D.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2.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有些地区临时采取网上授课的方式。
同学们利用手机或电脑与老师进行交流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气体振动产生的B.按手机音量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同学们听到手机播放的讲课声音是超声波D.同学们正在上课时电脑上广告弹窗的声音属于噪声3.现在有很多儿童智能陪伴设备,如AI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沟通交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朋友通过音色不同能区分智能机器人和妈妈的声音B.智能机器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C.智能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智能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4.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
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5.如图所示,在繁华的闹市设立噪声检测器,该仪器能测定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6.下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 B.隔音蛟龙C.防噪声耳罩D.隔音板墙7.下列关于噪声,不属于噪声的是()A.建筑工地上的机器喧闹声B.老师讲课时,同学们在窃窃私语C.上音乐课时,同学们正在聆听老师弹奏钢琴D.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个别人的说话声和嬉笑声8.如图所示,是菏泽冀鲁豫纪念馆里陈列的一把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军号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B.号声是经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军号能发出不同指令的声音,是因为这些声音的音调不同D.嘹亮激昂的号音一定不是噪声,能在战场上传播很远是因为音调很高9.深圳是全国文明城市,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做法是()A.不高声喧哗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C.在公路上不鸣笛D.在学校周围植树10.如图所示,关于声音的四幅图片的说明,正确的是()A.图片a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次声波导航B.图片b表明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直接交谈C.图片c所示的隔音墙表明噪声可以在声源处减弱D.图片d表示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11.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同步练习)02(教师版)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同步练习)02一.选择题(共50小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B.演奏二胡前调节弦的松紧程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在空气中,超声波传播最快,次声波传播最慢D.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杭州高架桥上在靠近居民区一侧会安装如图所示的隔离装置,以减弱车辆行驶噪音对民众的干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驶噪音主要是由汽车周边空气振动产生的B.车速越快,声源振动频率加大,音调减弱C.此处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隔音装置的目的是防止噪音入耳3.每年中考、高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将教室的窗户关好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D.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4.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B.在学校周围植树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5.如果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A.友好协商一下,让邻居放弃装修房子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压过装修声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同时挂上窗帘D.抓紧在房间内安装合适噪声监测装置6.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减弱噪声对市民正常生活和休息的影响,我市采取了系列措施,以下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B.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C.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7.在城市居民小区附近的高架桥两侧设有3﹣4m高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透明板墙,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车辆行驶安全B.阻隔车辆产生的噪声C.使声音更集中传得更远D.减少对居民小区的光污染8.噪声既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又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汽车在市区行驶禁止鸣笛B.卫生清整,保持环境整洁C.将跳广场舞的高音喇叭换成小音箱D.在市区街道两旁种草植树9.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B.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D.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10.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想要在校园附近路段安装一个交通标志,则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中最恰当的是()A.禁止鸣笛B.限速C.禁止停车D.限重11.11月7日,宝鸡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交响音乐会在新建的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为全市人民带来了一场音乐的视听盛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试卷第1页,共9页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在学校周围植树C.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2.贵港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绿化美化环境B.减小噪声污染C.减小大气污染D.减小水污染3.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 )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4.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5.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6.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A.H zB.d BC.km /hD.km7.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部分BRT 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D.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8.下列关于乐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B.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C.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的健康D.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9.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师傅在用切割机械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声耳罩B.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D.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10.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在图书馆内禁止大声喧哗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条C.城市道路上禁止鸣笛D.在道路两旁设置隔声罩11.如图所示,属于在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反噪声器B.北京动物园修建了“隔音蛟龙”C.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空军机务兵佩戴降噪防护耳罩12.隔壁班的老师戴着“扩音器”讲课的声音,对你来说( )A.优美动听B.也是噪声C.增加学习D.以上均错初中物理试卷第3页,共9页13.电影院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制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煤状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仅仅是为了装饰二、填空题14.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 ______的声音,波形如图所示,H ere O ne 降噪耳机能阻止特定的频率的声音进入人耳,同时允许其他频率的声音(如工友的指令等)进入人耳,工人在车间只要把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 ______ H z 即可.15.如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甲是 ______ 的波形,乙是 ______ 的波形,它们都是由 ______ 产生的.16.请回答下列有关噪声的问题:(1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 B 是指 ______ (填序号)A 、人刚好听不见的声音B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 )路过某一街道时,小明看到监测噪声的分贝仪显示68d B ,这样的噪声 ______ (填”会“或“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3 )如图所示,甲图是在 ______ 处减弱噪声,乙图是在 ______处减弱噪声.17.下列做法采用哪种方法来防治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1)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______ ;(2)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______ ;(3)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______.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A2.B3.B4.D5.C6.B7.B8.A9.A 10.D 11.B 12.B 13.A14.d B;1250015.乐音;噪声;物体振动16.B;不会;声源;人耳17.人耳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解析】1. 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在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A.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据此分析判断.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 解: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能阻断噪声的传播,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关系B.减弱噪声噪声污染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本题考查了减小噪声污染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解: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C、燃放鞭炮时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剧院内墙用吸引材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的区别,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4. 解:图示含义为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5. 解: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减弱传入入耳的噪声,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选:C.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6. 解:因为监测噪声的设备是用来测定噪声的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监测噪声设备上数据的单位是分贝(d B);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噪声增大,所显示的数据将增大.故选B.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监测噪声的设备的用途;初中物理试卷第5页,共9页②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声音越小,分贝数越小.解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监测噪声的设备的用途,而后才能联系相关的知识进行解答.7. 解: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不合题意;B、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B符合题意;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C不合题意;D、禁止商家在居民区使用扩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B.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此题考查的是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8. 解: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给人以享受.从产生角度,乐器发出的声音有时是乐音,有时是噪声,如不会拉小提琴的人拉琴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出发,即使是乐器发出非常悦耳的声音,但时间和地点不对,也会成为噪声.噪声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故A错误,BCD正确.故选A.噪声的定义有两个:①从产生角度定义,物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是噪声.②从环保角度定义,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根据噪声的两个定义可以确定选择项的正误.(1)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的定义的了解和认识,注意从产生和环保两个角度去考虑问题.(2)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再动听的声音都有可能成为噪声.9. 解: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方法,A符合题意;其它三个选项都属于制造噪声,故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决此题要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10. 解:A、在图书馆内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不合题意;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条,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不合题意;C、城市道路上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不合题意;D、在道路两旁设置隔声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知道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根据选项判断是否符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解答.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一般就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这三个方面考虑,在分析时要牢牢抓住这三个方面.11. 解:A、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反噪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北京动物园修建了“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空军机务兵佩戴降噪防护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12. 解:隔壁班的老师戴着“扩音器”讲课的声音能够影响本班学生的学习,故属于噪声.故选:B.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从物理学角度来讲,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环保角度来讲,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定义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3. 解:电影院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故选A.面积较大的房间容易产生回声,影响听觉效果,因此可从减弱声音的反射入手来进行分析.初中物理试卷第7页,共9页此题考查了对回声的理解和应用,知道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现象.14. 解: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d B的声音,根据波形图可知T=8×10-5s,则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f===12500H z.故答案为:d B;12500.(1)人们以分贝(d 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2)根据波形图可知,利用f=可求得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本题主要考查了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属于识记内容,比较简单,读懂波形图是解答最后一空的关键.15. 解:甲声源的振动是有规律的振动,故甲是乐音的波形图.从波形图可以看出,乙声源的振动是无规律振动,故乙是噪声的波形图;不管噪声还是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乐音;噪声;物体振动.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16. 解:(1)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 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 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选B;(2)70d 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68d B,这样的噪声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3)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1)B;(2)不会;(3)声源;人耳.(1)(2)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 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 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 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 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 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l50d 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本题考查声音强弱的划分和防治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一道基础题.17. 解:(1)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人耳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从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入手减弱噪声,一般就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这三个方面考虑,在分析时要牢牢抓住这三个方面.初中物理试卷第9页,共9页。
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有答案)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3、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C.用手捂住耳朵 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如图6-2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 5、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主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7、如图1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8、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9、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10、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11、关于0 d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dB 时物体没有振动 B.0 dB 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 C.0 dB 是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1、噪声的危害;2、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第一章声现象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______人们正常休息,______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____________的声音产
生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图1-5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由图
可知图甲是的波形,理由是
;图乙是
的波形,理由是。
3.居民区,清晨有一家饭店大声播放优美动听甲乙
的流行音乐,这种音乐______(填“属于”或“不属图1-5
于”)噪声。
4.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检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3.26的数据,这个数
字的单位是______,当有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人们用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规定为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
6. dB较为安静适合人们工作、休息, dB 的环境中人的鼓膜会破裂出血,导致失聪。
7.有效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有:防止噪声的______,阻断噪声的______,防止噪声进入______。
8.在地震来临之前,常常会看到一些动物烦躁不安甚至恐慌,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是因为它们听到了
来自地下的震动声,但此时的人却一无所知,原因__________ _ _ _ 。
实验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一则日记:
10月15日星期三晴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放学了。
我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大街上。
街上人来
人往,喧闹非凡,叫卖声、车铃声、汽笛声仿佛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回到家里,放下书包,躺在软软
的沙发上,觉得上了一天的课有些疲劳。
当我打开录音机欣赏那优美的轻音乐时,全身的每一个毛孔别提
有多舒服了。
“小明,把录音机关掉!”这是爸爸的声音,他在书房里看书,我的心里不解,心也凉了半截……
(1)针对日记,请提出几个与声音现象有关的问题.
(2)小明的爸爸不允许小明欣赏轻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3)你能帮助小明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都能两全其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