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知识竞赛题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课题题目

附件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课题题目一、发展现代农业(一)宏观视野下的现代农业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2 新时期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研究3 农业多功能性与区域发展战略4 中国农业的国际环境与竞争力研究(二)农业基础设施5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提高途径研究6 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的区域与国际比较研究7 农业机械化水平、效应与中国特色的路径选择(三)土地利用8 中国特色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边界研究9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动力、条件及路径选择研究(四)农业科技应用10 农业科技应用的农户选择问题研究1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问题研究(五)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2 粮食主产区和后备产区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战略研究13 主要粮食品种综合生产能力测算与提高途径研究14 主要经济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测算与提高途径研究15 生猪综合生产能力与平稳健康发展战略研究16 农业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六)农业生产结构与区域布局17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潜力与边界研究18 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区域布局优化研究二、培养新型农民(一)人口与人口素质19 新时期农村人口特征与人口战略研究20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21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开发利用研究(二)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22 农村发展中的性别差异及妇女作用研究23 农村劳动力供给潜力与趋势研究24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三)农民收入与消费25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研究26 扩大农民消费问题研究27 中国农村贫困分布研究28 惠及贫困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政策研究(四)农民生活条件2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住房问题研究30 农民能源使用状况与农村能源战略研究(五)农民生产经营行为31 不同类型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特征与发展趋势32 生产大户的生产经营行为研究三、建设新农村(一)农村基础设施33 新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34 农村市场体系发育状况研究(二)农村社会事业35 义务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研究36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意愿与选择研究37 社会救济救助对农村困难人群作用和贡献研究38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三)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39 小城镇产业集群模式及优化研究40 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道路研究(四)农村组织与管理41 新时期和谐乡村治理结构问题研究42 村干部素质与乡村发展问题研究43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与效果研究(五)城乡统筹44 城乡差距程度与趋势研究45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及实现途径研究四、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调查制度改革46 普查的社会参与意识与方式研究47 利用农普结果进行样本轮换的方法研究48 农村统计调查发展战略研究。
《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知识竞赛问答试题题内附答案完整版

2017年《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知识竞赛问答试题215题内附答案完整版1.什么是统计法?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具体地说,统计法规定了统计部门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及公民在统计活动、统计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统计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统计调查者与统计调查对象的权利、义务;违反统计法的规定或不履行职责、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统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广义的统计法则包括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2.统计法律体系由哪些方面构成?统计法律体系是以统计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为主体,以调整统计工作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体系。
它由若干个具有不同等级、不同效力的统计法律规范所组成,包括:统计法律、统计行zd规、地方性统计法规和统计行政规章。
3.什么是统计法律?统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统计的行政规范。
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3年12月8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4.什么是统计行zd规?统计行zd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或者批准的有关统计行政管理及统计活动的行为规范。
我国现行主要的统计行zd规有2004年颁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第415号令)、2006年颁布的《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国务院第473号令)和2010年颁布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国务院第576号令)等。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也属于统计行zd规。
5.什么是地方统计法规?地方统计法规,是指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实施于本地方的统计行为规范。
三农知识竞赛题库

三农知识竞赛题库三农知识竞赛题库一单选题 1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____的基本情况A 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A农业、农村和农民 B农业和农民 C农业 2农业普查每____进行一次。
C A5年 B7年 C10年 3温家宝总理于____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实施《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C A2006年6月23日B2006年7月23日 C2006年8月23日 4党中央、国务院把“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为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明确写入_____. C A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 B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C2006年中央1号文件 5.中国现阶段有农民工人口大概有多少人 B A.亿左右 B.1.5亿左右 C.2亿 6.有人认为除了“三农”问题外的“第四农”问题请问第四农是指什么B A.农民 B.农民工 C.农业生产 7.什么人属于农民工它的定义是怎样的A A.农民工指被雇佣去从事非农活动、属于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口 B.农民工是指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者以非农为主要职业的人 C.农民工是指不是雇佣者而是被雇佣者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的人. 8. 农民工意外死亡最少获赔额为多少 C A.每人不底于5万元 B.每人不低于10万员 C.每人不低于15万元D.每人不低于20万 9农产品的购销 C A实行定购制度 B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C实行市场调节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护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不得设置不合理限制已经设置的 A A应当取消 B分别情况逐步取消 C经上级政府批准后继续保留 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A A承包方 B发包方 C上级机关 12.党的十六大着眼于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提出了____的奋斗目标。
A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个方面基本标准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_____美元。
《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知识竞赛问答试题题内附答案完整版

2017年《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知识竞赛问答试题215题内附答案完整版1.什么是统计法?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具体地说,统计法规定了统计部门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及公民在统计活动、统计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统计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统计调查者与统计调查对象的权利、义务;违反统计法的规定或不履行职责、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统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广义的统计法则包括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2.统计法律体系由哪些方面构成?统计法律体系是以统计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为主体,以调整统计工作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体系。
它由若干个具有不同等级、不同效力的统计法律规范所组成,包括:统计法律、统计行zd规、地方性统计法规和统计行政规章。
3.什么是统计法律?统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统计的行政规范。
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3年12月8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4.什么是统计行zd规?统计行zd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或者批准的有关统计行政管理及统计活动的行为规范。
我国现行主要的统计行zd规有2004年颁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第415号令)、2006年颁布的《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国务院第473号令)和2010年颁布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国务院第576号令)等。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也属于统计行zd规。
5.什么是地方统计法规?地方统计法规,是指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实施于本地方的统计行为规范。
农业知识竞赛试题

农业知识竞赛试题1、斤粮成本逆控法是根据粮食市场的要求和控制论原理,按照倒成本的方法,对农作物生产成本进行逆控达到斤粮实际成本耗费最低,而获取效益最大的一种目标管理办法。
2、实施斤粮成本逆控的主要措施实施斤粮成本逆控的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卡住两头、管住中间、提质增产”。
“卡住两头”即事前和事后的成本逆控制,一头是生产资料的采购,制定最高限价,另一头是粮食销售要制定最低销价。
“管住中间”即事中控制,对种、管、收三个阶段的成本实行严格控制,同时做到春种满、夏管严、秋收净。
“提质增收”即在确保作物要安全成熟的基础上,选用优质专用品种,实行优质优价。
3、实施斤粮成本逆控制的具体要求①加强领导,成立斤粮成本逆控法实施指导小组;②明确责任,斤粮成本逆控法的实施,主体是家庭农场,工作重点在生产队,要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分口把关,层层落实。
③制定管理制度和配套方案,主要包括家庭农场上交利费管理办法,农用大宗材料采购办法,粮食销售办法、场内机械作业费收费标准等。
④严格考核,严格考核与财务公开化工作紧密结合,确保此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4、斤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①直接成本控制;②间接成本控制;③销售成本控制;5、实施斤粮成本逆控的意义①实施斤粮成本逆控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②实施斤粮成本逆控体现了大农场与家庭农场的共同利益。
③实施斤粮成本逆控法是实现质量效益农业要求的有效方法。
6、2002年农场指定的小麦品种是哪几个品种?4083、656、垦红14、克丰六7、2002年农场指定的水稻品种是哪几个品种?空育131、新月光、上育397、V108、生产队每项作物主栽品种要控制在几个品种之内?2—3个之内9、大豆高蛋白品种是哪几个?宝丰12、黑农35、东农42、黑生10110、大豆双高品种是哪几个?绥农11、绥农1411、大豆高油品种是哪几个?宝丰七、合丰40、垦农18、农大580812、大豆良种质量检验标准?纯度不低98%、净度不低于98%、芽率不低于85%、水份不高于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哪年开始施行?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14、黑龙江省确定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白菜、甜菜。
农村知识竞赛

一:判断题(每题4分)1、养分的物质载体是肥料,施肥是补充营养的重要手段。
()(√)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所讲的道理是:要种好庄稼,就得把肥施好。
()(√)3、作物施肥的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执行这一原则的有效方法。
()(√)4、使用肥料时要考虑农作物的需要,可以不考虑土壤的性质。
()( ×)5、像喷洒叶面肥那样的根外施肥完全可以代替土壤施肥。
()( ×)6、作物施肥,要有机肥料、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7、在施肥管理上,有机农业不能施用化肥。
()(√)8、有机肥料主要用于生产蔬菜、水果等,粮食作物不需用有机肥料。
()( ×)9、有机肥料主要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 ×)10、深施碳酸氢铵可以提高氮的利用率,而且碳酸氢铵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11、磷酸二铵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12、增加磷钾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持水性。
()(√)13、多施厩肥,增加土壤中腐植酸含量可以增加土壤的持水性。
()(√)14、作物供水不足,可能出现吐水现象,容易使作物徒长或倒伏。
()( ×)15、若土壤的水分含量足,大气干旱造成的萎蔫则是暂时的,作物能恢复正常生长。
()(√)16、免耕覆盖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
()(√)17、为了增加作物抗旱性,干旱时不宜松土。
()( ×)18、“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是说肥料施用越多,产量越高。
()( ×)19、淹水能使根系中毒、腐烂,导致作物死亡。
()(√)20、轮种是在同一块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上、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21、长期连作不会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负面影响。
()( ×)22、无土栽培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
()(√)23、无土栽培虽然节水、节肥、省工,但是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农业普查知识问答试题(19题)【精品范文】

农业普查知识问答试题(19题)农业普查知识问答试题(19题)1.“失地”户算不算普查对象?答:“失地”住户就是原有的土地被完全征用的住户。
他们虽然居住在农村,但要看实际情况来定。
一是他们已经没有确权(承包)土地了,所以不是有确权(承包)土地的住户这类对象。
二是要看他们是不是经营农、林、牧、渔业或农林牧渔服务业,如果经营,当然是普查对象;如果不经营则不是普查对象。
2.没有“普查区”的普查对象如何登记?答:方案中规定凡是有普查对象的地区都应设立普查区,所以从原则上说没有脱离普查区的普查对象。
所谓没有“普查区”的普查对象,是指符合条件的普查对象是少数、零星情况的地区。
这些地方可以不设立普查相关组织,也可不绘制草图及填报摸底表,由县或乡镇农业普查机构直接对普查对象进行登记,但依然要在编码上补齐普查对象所在地的到“村(居委会)”的代码,如果是农户或规模户,还要补上小区码,即“01”。
3.普查区内的城镇居民区、大专院校宿舍等城镇化建筑是否属于摸底范围?答:靠近城市的普查区,有很多城市居民居住小区、大专院校的学生宿舍、城市务工人员的宿舍、大型集散市场等,这些建筑可不纳入农业普查的摸底范围,只在普查区、普查小区草图上标明。
在这些普查区内,可采用以户籍找人,或以农业经营场所(大田、设施、圈舍、池塘等)找人的方法进行摸底,确保不要遗漏农业普查对象。
4.土地“双置换”的住户是什么类型的住户?答:土地双置换的住户是指承包土地置换为社会保障、宅基地置换为居住小区的情况,可以说是脱“农”入“城”的一种方式,可以看成是居住在城里的住户,不作为有确权(承包)土地的普查对象。
如果该住户经营农业,则为农业经营户,是普查对象。
5.村集体采用土地经营权招标,未中标的农户算不算普查对象?答:分两种情况,一是未中标的农户暂时没有经营农业,但有集体分得的确权(承包)土地(耕地),其经营权暂时交给集体并转给他人,集体还要按其确权(承包)地数量进行年末分红。
三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三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____的基本情况,(A)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A.农业、农村和农民B.农业和农民C.农业2.农业普查每____进行一次。
(C )A.5年B.7年C.10年3.温家宝总理于____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实施《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C)A.2006年6月23日B.2006年7月23日C.2006年8月23日4.党中央、国务院把“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为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明确写入_____.(C)A.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B.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C.2006年中央1号文件5.中国现阶段有农民工人口大概有多少人?( B)A.1亿左右B.1.5亿左右C.2亿6.有人认为除了“三农”问题外的“第四农”问题,请问第四农是指什么?(B)A.农民B.农民工C.农业生产7.什么人属于农民工?它的定义是怎样的?(A)A.农民工指被雇佣去从事非农活动、属于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口B.农民工是指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者以非农为主要职业的人C.农民工是指不是雇佣者,而是被雇佣者,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的人.8. 农民工意外死亡最少获赔额为多少?(C)A.每人不底于5万元B.每人不低于10万员C.每人不低于15万元D.每人不低于20万9.农产品的购销(C)A.实行定购制度B.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调节相结合C.实行市场调节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护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不得设置不合理限制,已经设置的(A)A.应当取消B.分别情况逐步取消C.经上级政府批准后继续保留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A)A.承包方B.发包方C.上级机关12.三农问题的核心是____问题。
(C)A、农村B、农业C、农民13.“农协”在全国有____级严密的组织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知识竞赛题[日期:2006-11-14] 来源:作者: [字体:大中小]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知识竞赛题主办单位: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制定《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C.国务院的有关条例 D.《全国人口普查条例》2.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A.农业、农村和农民 B.农业和农民 C.农业 D.农民3.应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户外广告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农业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
A.各级政府 B.各级农业普查办公室 C.各级宣传部门 D.省级宣传部门4.农业普查所需经费,由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
A.中央政府 B.地方政府 C.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 D.基层组织5.农业普查每进行一次。
A.5年 B.7年 C.10年 D.15年6.尾数逢的年份为农业普查年度。
A.5 B.6 C.7 D.87.农业普查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
A.12月31日12时 B.12月31日24时C.12月31日0时 D.1月1日24时8.特殊地区的农业普查登记时间经批准,可以适当调整。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9.农业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
A.农业服务业生产经营单位 B.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C.城镇服务业生产经营单位 D.农业生产单位10.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
A.农林牧渔服务业 B.渔业服务业 C.种植业服务业 D.畜牧业服务业11.农业普查采用的方法。
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决定对特定内容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跟踪调查12.农业普查采用标准。
A.国际分类 B.国家统计分类 C.国家行业分类 D.国家经济分类13.农业普查方案由统一制订。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国家统计局D.省级农业普查办公室14.省级普查办公室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农业普查附表,报经批准后实施。
A.国务院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国家统计局 D.各地农业普查办公室15.,国务院做出了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决定。
A.2005年3月29日 B.2005年4月29日 C.2005年5月29日 D.2005年6月29日16.温家宝总理于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实施《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A.2006年6月23日 B.2006年7月23日 C.2006年8月23日 D.2006年9月23日17.党中央、国务院把“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为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明确写入。
A.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 B.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C.2006年中央1号文件 D.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18.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具体负责农业普查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A.国务院 B.国务院办公厅 C.农业部 D.国家统计局19.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作为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参与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A.协作单位 B.成员单位 C.关系单位 D.下属单位20.村民委员会应当在的指导下做好本区域内的农业普查工作。
A.省政府 B.县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 D.普查员21.农村的普查现场登记按普查区进行。
普查区以管理地域为基础划分,每个普查区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普查小区。
A.县(市) B.乡镇 C.村民委员会 D.村民小组22.每个普查小区配备普查员,负责普查的访问登记工作。
A.一名 B.二名 C.三名 D.四名23.普查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用或者从其他有关单位借调人员从事农业普查工作。
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推荐的人员从事农业普查工作。
A.符合条件 B.年轻力壮 C.离退休 D.闲置24.地方普查办公室应当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的人员颁发全国统一的普查指导员证或者普查员证。
A.个人申请 B.群众推荐 C.考核合格 D.上级指定25.普查员的选聘和培训是整个普查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
这次农业普查,大约需要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万人左右。
A.200 B.500 C.700 D.100026.普查员应当依法直接访问普查对象,当场进行询问、填报。
普查表填写完成后,应当由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A.普查员 B.普查对象 C.普查辅导员 D.村干部27.农业普查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办法,由制订。
地方普查办公室应当按照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数据处理,并按时上报普查数据。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国家统计局D.国家信息中心28.农业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由普查办公室组织实施。
A.省级 B.县级 C.设区的市级以上 D.乡镇29.应当做好数据备份和加载入库工作,建立健全农业普查数据库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更新。
A.普查办公室 B.国家统计局 C.县统计局 D.省统计局30.应当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复查和验收。
A.普查辅导员 B.普查人员 C.普查员 D.统计人员31.统一组织农业普查数据的事后质量抽查工作。
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国或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依据。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国家统计局 D.省级农业普查办公室32.2006年8月23日,温家宝总理签发国务院第号令,颁发《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A.473 B.437 C.438 D.48333.农业普查经费中应当对村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安排适当的。
A.劳动报酬 B.工作补贴 C.工资 D.奖金34.普查人员应当对其负责登记、审核、录入的普查资料与普查对象签字盖章的普查资料的负责。
A.一致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合格性35.国家建立农业普查资料制度。
A.保存 B.公布 C.收集 D.汇总36.农业普查汇总资料,除依法予以的外,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A.保密 B.保存 C.处理 D.收集37.地方普查办公室发布普查公报,应当报经普查办公室核准。
A.国家级 B.同级 C.上一级 D.下一级38.普查办公室和普查人员对在农业普查工作中搜集的的资料,应予保密,不得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
A.所有普查 B.多个普查对象 C.其他普查 D.单个普查对象39.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农业普查结果,对有关常规统计的历史数据进行,具体办法由国家统计局规定。
A.保管 B.修正 C.整理 D.汇总40.对认真执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
A.奖励 B.表扬 C.上光荣榜 D.鼓励41.农业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之一: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依法进行调查的。
A.反对 B.拒绝或者妨碍 C.变相反对 D.坚决阻止42.农业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之三:提供与农业普查有关的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
A.未按时 B.不能 C.不愿 D.拒绝43.农业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之四:依法进行的农业普查执法检查的。
A.反对 B.不同意 C.躲避 D.拒绝、推诿和阻挠4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它担负起了组织和协调世界各国农业普查的工作。
A.联合国粮食计划署 B.联合国粮农组织 C.联合国统计司 D.联合国统计署45.农业普查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各国推荐的一种重要的农业统计方法,它在许多国家的农业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收集起着重大的作用。
A.农业经济数据 B.服务业经济数据 C.商业经济数据 D.世界经济数据46.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开展,借鉴和参考了的定义、概念、标准和准则。
A.粮农组织《198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B.粮农组织《200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C.粮农组织《199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D.粮农组织《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二、多项选择题47.农业普查工作按照、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组织实施。
A.全国统一领导 B.各级政府参与 C.地方政府领导 D.地方分级负责48.各级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依法独立行使、、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A.调查 B.报告 C.监督 D.查处49.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和依法提供的农业普查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不得强令、授意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不得对拒绝、抵制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打击报复。
A.普查办公室 B.统计局 C.普查人员 D.普查对象50.农业普查经费应当、、从严控制支出。
A.统一管理 B.部门分别管理 C.灵活使用 D.专款专用51.农业普查对象应当普查人员的询问,农业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
A.如实回答 B.按时填报 C.根据自身利益回答 D.根据自己的时间填报52.农业普查对象应当配合和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A.国家统计局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53.农业普查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情况。
A.农业土地利用 B.乡镇企业发展情况 C.农作物产量 D.农村劳动力及就业54.为保障全国各地农业普查经费落实工作,2006年3月9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家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农普办字[2006]9号)。
A.财政部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家统计局 D.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55.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并普查办公室开展农业普查工作。
A.各自为政 B.积极参与 C.相互独立 D.密切配合56.聘用人员应当由支付劳动报酬。
借调人员的工资由支付,其福利待遇保持不变。
A.当地人民政府 B.农普办 C.原单位 D.聘用单位57.普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普查方案,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不得、普查对象提供虚假的普查资料。
A.强令 B.提示 C.要求 D.授意58.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执行农业普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或者。
A.身份证 B.普查指导员证 C.普查员证 D.工作证59.普查办公室应当对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