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污泥质量判断标准

合集下载

CJT 221-2005 城市废水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

CJT 221-2005 城市废水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

放进烘箱内烘至恒重 干燥样品直接放入恒温箱烘至恒重 再将它放进马弗炉内灼烧 根据公式计算有
机物含量 用有机物含量可以间接评价污水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对污泥的处理及利用也具有重要
意义
仪器
瓷坩埚
电热板
烘箱
马弗炉
天平 感量
采样
测定有机物含量的样品应剔除各类大型纤维杂质和大小碎石块等无机杂质 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城市污泥 参考文献
铬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微波高压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镉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常压消解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镉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常压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镉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微波高压消解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镉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微波高压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总汞的测定 常压消解后原子荧光法 砷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常压消解后原子荧光法 砷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常压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砷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微波高压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硼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常压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硼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微波高压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磷的测定 氢氧化钠熔融后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总钾的测定 常压消解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总钾的测定 常压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总钾的测定 微波高压消解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总钾的测定 微波高压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 精密度和准确度 经过 个实验室 对 个不同浓度污泥样品的含水率测定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 收规范GB50334-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    收规范GB5033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34-2002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发布时间:]2003-01-10[实施时间:]2003-01-10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管理,明确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未涉及的内容和检测办法,按现行国家的有关规范和标准执行。

1.0.4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

2 术语2.0.1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 指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经处理达到设计排放标准。

2.0.2 污水处理构筑物 sewage treatment structure 按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污水进水闸井、进水泵房、沉砂池、初沉淀池、二次沉淀池、曝气池等。

2.0.3 污泥处理构筑物 sludge treatment structure 按污泥处理工艺设计的污泥浓缩池、污泥消化池等。

2.0.4 工艺管线 technical pipeline 指污水处理构筑物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及各机房之间的各种连接管道。

包括污水管、给水管、回用水管、污泥管、出水压力管、空气管、热力管、沼气管、投药管线等。

2.0.5 污水处理厂建筑物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指各项机械设备的建筑厂房及运营管理的建筑工程。

包括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发电机房、变配电设备房。

综合办公楼等。

2.0.6 配套工程 auxiliary engineering 指为污水处理厂生产及管理服务的配套工程。

包括厂内道路、照明、绿化、厂区给排水等工程。

2.0.7 自控及监视系统 Autocontrol and 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 是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控制器、模拟盘、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运行调度。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污水处理是指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或彻底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为了评估污水处理的效果,需要使用一些常用的指标来衡量污水的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指标及其定义:1. 污水流量:指污水单位时间内通过处理系统的体积或质量。

通常以每小时流量(m³/h)或每天流量(m³/d)来表示。

2. 污水水质: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质。

常用的污水水质指标包括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和总氮等。

- 悬浮物:指污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如悬浮固体物质的总质量浓度。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COD:化学需氧量,指单位体积污水中,氧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化剂的质量。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BOD:生化需氧量,指单位体积污水中,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生化分解所需的氧的质量。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氨氮:指污水中的氨和氨态氮的总含量。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总磷:指污水中所有无机磷的总含量。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总氮:指污水中所有无机氮的总含量。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3. 污泥产量: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从污水中分离出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通常以干重或湿重来表示。

4. 污泥浓度:指单位体积污泥中固体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常用的污泥浓度指标包括总固体物质浓度、悬浮固体物质浓度、挥发性固体物质浓度等。

- 总固体物质浓度:指单位体积污泥中的总固体物质的质量。

通常以克/升(g/L)来表示。

- 悬浮固体物质浓度:指单位体积污泥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的质量。

通常以克/升(g/L)来表示。

- 挥发性固体物质浓度:指单位体积污泥中挥发的固体物质的质量。

通常以克/升(g/L)来表示。

5. 污泥处理效果:用于评估污泥处理过程中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

污泥处理标准

污泥处理标准

污泥处理标准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时所产生的含有水分和固体颗粒物质的混合物。

污泥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污泥的处理和处置,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

首先,污泥处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在中国,污泥处理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利用和处置》(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质量控制标准》(GB4284-84)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污泥的处理、利用和处置的要求,对于污泥的处理工艺、质量控制、处置方式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必须严格遵守。

其次,污泥处理需要根据污泥的特性和来源进行分类和处理。

根据污泥的特性不同,可以将污泥分为厌氧污泥、好氧污泥、混合污泥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泥,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同时,根据污泥的来源,可以将污泥分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工业废水处理厂污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对于不同来源的污泥,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和处置方式。

另外,污泥处理需要严格控制污泥的质量。

污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污泥的处置和利用效果,因此需要对污泥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主要包括控制污泥的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细菌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只有确保污泥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才能够安全地处置和利用污泥。

最后,污泥处理需要综合利用和处置。

污泥可以通过焚烧、堆肥、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置,也可以通过提取有机物质、重金属等进行资源化利用。

在进行处置和利用污泥时,需要综合考虑污泥的特性、质量、数量和周围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置和利用方式,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

总之,污泥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对污泥的来源、特性、质量进行分类和控制,实现综合利用和处置。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GJ3025-9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07-17批准 1994-01-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污泥的标准值及检测、排放与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地方可根据本标准并结合当地特点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如因特殊情况,需宽余本标准时,应报请标准主管部门批准。

2、引用标准GJ18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GJ26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GJ31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3、引用标准3.1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其值不得超过GJ18标准的规定。

3.2城市污水处理厂,按处理工艺与处理程度的不同,分位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

3.3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质排放标准,应符合表1的规定。

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质排放标准(mg/L) 表1序号处理分级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标准值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处理效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 PH值 6.5~8.5 6.5~8.52 悬浮物<120 不低于40 <303生化需氧量(5d,20℃)<150 不低于30 <304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250 不低于30 <1205 色度(稀释倍数)- - <806 油类- - <607 挥发酚- - <18 氰化物- - <0.59 硫化物- - <110 氟化物- - <1511 苯胺- - <312 铜- - <113 锌- - <514 总汞- - <0.0515 总铅- - <116 总铬- - <1.517 六价铬- - <0.518 总镍- - <119 总镉- - <0.120 总砷- - <0.5注:1、pH、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标准值系指24h定时均量混合水样的检测值;其它项目的标准值为季均值。

污水处理厂污泥标准

污水处理厂污泥标准

污水处理厂污泥标准污水处理厂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设施,其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体水质。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固体废物,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利用。

因此,制定污水处理厂污泥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包括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污泥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保证处理后的污泥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其次,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实现资源化利用。

例如,采用厌氧消化、好氧消化等生物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减少体积和重量,同时产生沼气等有价值的副产品。

此外,采用热干化、压滤脱水等技术,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一步减少,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和可利用性。

另外,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最终处置应考虑当地的资源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

例如,可以将经过处理的污泥用于土壤改良、农田施肥、建筑材料等方面,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二次污染。

此外,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确保处理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定期对污泥的成分、性质、处理效果等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和方法,保证污泥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标准应不断完善和提高,结合科技发展和环保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污泥处理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的需求。

总之,污水处理厂污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定,科学合理地处理污泥,才能保证污水处理的全面效果,保护城市的水质和环境。

城市污水的性质

城市污水的性质

一、城市污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城市污水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水温、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1)颜色:以生活污水为主的污水厂,进水颜色通常为灰褐色,这种污水比较新鲜,但实际上进水的颜色通常变化不定。

如果进水池呈黑色且臭味特别严重,则污水比较陈腐,可能在管道内存积太久。

如果进水中混有明显可辨的其他颜色如红、绿、黄等,则说明有工业废水。

活性污泥的颜色也有助于判断构筑物运转状态,活性污泥正常的颜色应为黄褐色,正常气味应为土腥味。

如颜色变黑或闻到腐败性气味,则说明供氧不足,或污泥已发生腐败。

(2)气味:污水厂的进水除了正常的粪臭味外,有时在集水井附近有臭鸡蛋味。

这是管道内因污水厌氧发酵而产生的少量硫化氢气体所致。

活性污泥混合液也有一定的气味,若在曝气池旁闻到一股土腥味时,则就能断定曝气运转良好。

(3)水温:水温对曝气池生化反应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个污水厂的水温是随季节逐渐缓慢变化的,一天内几乎无甚变化。

如果一天内变化很大,则要进行检查,是否有工业冷却水进入。

(4)氧化还原电位:正常的氧化还原污水具有月+100mv的氧化还原电位,小于+40mv的氧化还原电位或负值氧化还原电位说明污水已经厌氧发酵或有工业还原剂的大量排放。

氧化还原电位超过+300mv,说明是工业氧化剂废水大量排入。

2、化学指标:城市污水的化学指标很多,它包括酸碱度(PH)、碱度、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 、固体性质、氨氮(NH3 –N)、总磷(TP)、重金属含量等。

(1)PH: 城市污水的PH值一般为6.5~7.5。

(2)BOD: 常用BOD反映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一般以5d生物需氧量来衡量。

单位量是mg/L(3)COD:化学需氧量指用强氧化剂使被测废水中有机物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

常用重铬酸钾来滴定。

(4)DS(溶解固体)和SS(悬浮固体)SS指标的意义:1.表示污水的污染情况。

SS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水环境的外观情况,也不利于水的复氧过程。

解读《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污泥处置标准》

解读《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污泥处置标准》
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 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但 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
标准值
•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基本控制项目,执行表1和表2的规定。
选择控制项目按表3的规定执行。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今后,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将是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的下一个隘口,也将 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污泥处理厂污泥泥质》 GB24188-2009
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的控制指标及限值 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目前国内关于污泥处置的国标限值、分类如下表:
该标准对污泥产物的污染物浓度限值允许使用污泥产物的农用地类型, 污泥产物的卫生学及理化指标做出相关规定。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制砖用泥质》 (GB/T 25031-2010)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制烧砖利用的泥质、取样和监测。 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和污泥制烧结砖利用时的污染物 控制。
《污泥处置标准》
依据新版《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 50014-202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 GB/T23484-2009
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法规
关于污泥处理处置,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2000-2002年:《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9年:住建部、环保部和科技部联合出台《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 政策(试行)》; 2010年:环保部出台《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城镇污 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住建部出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 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等。
解读《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及《污泥处置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中污泥质量判断标准
高质量的活性污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吸附性、沉降性、浓缩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

具体标准如下:
颜色和气味
正常的活性污泥外观为黄褐色,可闻到土腥味。

微生物分解能力越强,土腥味越浓。

具备以上特点的不一定正常,但不具备的也不一定是不正常的。

进水颜色与气味和水质关系很大,尤其是工业废水或者参有工业与生活污水混合的废水中,进水颜色和气味主要是进水工业废水来决定的!
SOUR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
SOUR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一般用SOUR表示,单位常采用mgO2/(gMLVSS•h)。

SOUR也称为活性污泥的呼吸速率或消化速率,它是衡量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F/M较高,或SRT较小,则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也较高,其SOUR值也较大。

反之,F/M较低,SRT太大,其SOUR值也较低。

SOUR在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于指示入流污水是否有太多难降解物质,以及活性污泥是否中毒。

一般说,污水中难降解物质增多,或者活性污泥由于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而中毒时,SOUR值会急剧降低,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否则出水会超标。

活性污泥工艺的SOUR一般为8~20 mgO2/(gMLVSS•h)之间。

SOUR测定时注意事项:
应注意保持测定时活性污泥的温度。

温度对SOUR值影响很大,不同温度下测得的SOUR是没有可比性的,也就不能利用SOUR值的变化有效地指示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

一般应在200C时测SOUR值。

污泥沉降比SV
SV30是指曝气池的混合液在100mL的量筒内静置30min后,沉降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之比。

SV30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的一个指标,对于某一浓度的活性污泥,SV30越小,说明其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越好。

SV30在运行管理中的意义:实际上,正常的活性污泥在沉降30min以后,一般都能达到最终沉降状态,在以后1—2h内,泥水界面不再下降。

因此,两种沉降速度及沉降性能差别很大的活性污泥会有相同的SV30值,但两种浓缩性能不同的污泥肯定不会有相同的SV30值。

有的处理厂采用5min沉降比作为污泥的沉降性能指标,因为沉降性能不同的SV5值相差很大,因此可以认为SV5是活性污泥的一个沉降指标,而SV30主要是一个浓缩性能指标。

SVI污泥体积指数
SVI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止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单位为ml/g。

SVI=(SV%×100)/MLSS
SVI反映了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性能,SVI过低,说明污泥颗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微生物数量少,此时污泥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

SVI过高则说明污泥结构松散,难于沉淀分离,即将膨胀或已经发生膨胀。

SVI30既是衡量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也是衡量污泥吸附性能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SVI30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但吸附性能越好;反之SVI30越小,沉降性能越好,而吸附性能越差。

一般认为,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SVI值在100(150)左右,综合效果最好,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出水质量的提高。

SVI值一般控制在为70~100。

另外,测量SV30或SVI的目的是反映污泥在二沉池内的沉降浓缩状况。

而用100 mL或1000 mL的量筒测SV30或SVI至少有两点与二沉池内的状况不同:一是边壁效应,由于量筒直径太小,筒壁会对污泥的沉降有阻碍;二是二沉池内有吸泥机在不断地回转,对污泥沉降有利。

为使量筒试验更逼近二沉池的沉降状况,使测得的SV30或SVI30更准确地指导运行管理,有的处理厂采用搅拌污泥指数,用SSVI表示。

SSVI是指在量筒内设置低速搅拌装置搅拌污泥状态下,测得的SVI30值。

搅拌速度一般采用5r/h。

SSVI值可有效地消除边壁效用,并更加接近二沉池的状况。

SSVI一般是SVI值的70—80%。

污泥的沉降速度
污泥的沉降速度是在做SV实验中比较重要的观察项之一,活性污泥混合液在量筒中的沉降过程可分为四个状态,分别为沉降初始状态,形成泥水界面时的状态,沉速开始下降状态,沉降最终状态。

沉降初始状态到形成泥水界面,该过程历时很短,一般以1-2min即可完成。

然后就是成层沉降阶段,可观察到泥水界面以恒定的速度下沉。

到压缩沉降阶段后,泥水界面下降越来越慢,直至几乎静止。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
1、观察生物相的意义
一是观察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指示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变化。

二是观察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

三是从菌胶团及水中动物的变化多情况可分析工艺运行状况。

2、丝状菌的测量A、长度测量。

长度的测量有一套标准的程序。

B、丰度测量。

按照丝状菌在污泥絮体上的丰富程度,将丰度分为七级(污泥丝状菌膨胀界点为D级)
0级:没有。

所有絮体上都未见到丝状菌。

A级:很少。

在个别絮体上发现丝状菌。

B级:一些。

不是所有絮体上都有丝状菌。

C级:一般。

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但密度较低。

每个絮体上有1-5根菌丝。

D级:较多。

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中等密度。

每个絮体上有5-20根菌丝。

E级:丰富。

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密度很高。

每个絮体上菌丝超过20根。

F级:大量。

大量菌丝形
成丝网。

3、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判断
需要强调的是:生物相观察只是一种定性方法,只能作为理化方法的一种补充手段。

应在长期的运行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出本厂的生物相变化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