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山讲解

合集下载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的玉蟾山上,是中国独特的摩崖造像群之一。

这些摩崖造像以其精美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宗教价值和旅游价值等方面展开探讨,全面阐述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一、历史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珍贵遗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形态。

这些摩崖造像大多以佛教为主题,石窟内的浮雕、壁画等艺术形式表现出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这些造像还记录了唐代泸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对于研究唐代社会历史和艺术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艺术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在艺术价值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这些摩崖造像的创作年代较早,融合了印度佛教艺术、中原汉族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泸州地方特色。

在造像的表现形式上,以浮雕和壁画为主,雕刻技艺精湛,线条简练流畅,形象生动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些造像在艺术构图、色彩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展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成就,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宗教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以佛教为主题,反映了当时泸州地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

这些造像中的佛、菩萨、罗汉等形象,不仅是宗教教义的表达,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造像所反映的佛教思想内涵,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史及传统宗教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这些造像也是佛教文化的实物载体,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旅游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不仅具有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这些古老的摩崖造像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古代石刻艺术的魅力,感受佛教文化的庄严神秘,同时也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是一处融文化、艺术和旅游于一体的宝贵资源。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玉蟾山风景区内,是一处集佛教、道教、儒教为一体的古代石刻艺术宝库。

这处摩崖造像始于唐代,兴盛于宋、元、明、清等朝代,历时千余年。

它以精美的造像、华美的题刻、瑰丽的山水、奇妙的传说和悠远的历史为主要特征。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对于佛教、道教、儒教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文化、艺术两方面探讨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1. 佛教文化: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是众多佛教石刻中的佼佼者,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大佛岩和十八罗汉岩。

这些佛像和罗汉像,造像精美,刻工细腻,气势恢宏,细节生动。

它们坐卧、立立,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还保留了古代佛教经典、注释、传记等众多珍贵的史料资料,对佛教文化、佛教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 道教文化: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中的神仙岩和道场岩是道教文化的主要体现,神仙岩中刻有二十四位神仙,道场岩则是道教“丹田”、“灵境”、“飞升”等核心思想的体现,是道教思想和艺术结合的集大成者。

这种“融道于山、融山于道”的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罕见。

3. 儒教文化: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中保存了许多古代的文化遗存,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刻“大唐景泰八年”、“卫岗学画”等碑刻,以及明代儒学家贾仲明所作《论语义疏》中的“录石窟记”等内容。

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不仅是研究儒教文化史的重要依据,更是古代文化和艺术与现代社会的沟通桥梁。

二、艺术价值1. 形态美: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以其造型美、线条美、比例美、协调美等艺术因素,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雄浑、华丽、纤细和生动特色,是古代石刻艺术的极品代表之一。

2. 色彩美: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石雕工艺,采用自然堆叠、增刻雕刻等技法。

这些刻作的佛像、神像、人像等雕刻件,采用了独特的“二彩法”营造,即利用石质灰黑与青褐的肌理和颜色进行界线的塑造和彩色勾画。

玉蟾山的讲解

玉蟾山的讲解

玉蟾山的讲解玉蟾山,位于中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玉蟾山因山形酷似蟾蜍而得名,素有“川南第一山”的美誉。

玉蟾山景区总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80米,是四川省著名的道教圣地。

玉蟾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的福地,相传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曾在此修炼成仙。

山上有众多的道教遗迹,如玉蟾宫、三清殿、紫霄宫等,这些古建筑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气势磅礴。

其中,玉蟾宫是玉蟾山的主要道观,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宫内香火鼎盛,信士络绎不绝,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道教法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

除了道教文化,玉蟾山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山上森林覆盖率高达95%,空气清新,四季如春。

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可以欣赏到沿途的奇峰异石、清溪瀑布、古树名木等美景。

特别是在春天,满山的桃花、梨花、樱花竞相开放,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此外,玉蟾山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杜鹃花基地,每年的3月至5月,数十万株杜鹃花争相斗艳,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玉蟾山不仅是道教圣地,还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相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在玉蟾山隐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诗篇。

如今,山上的苏轼故居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寻访。

此外,玉蟾山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如“玉蟾仙子”、“玉蟾石”等,为这片神秘的土地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玉蟾山景区内设施齐全,旅游资源丰富。

除了登山、观光、朝拜等常规活动外,游客还可以参加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如徒步、摄影、露营等。

此外,景区内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表演和美食街,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川南美食,感受浓厚的地方风情。

玉蟾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对道教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喜欢户外探险的朋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踏上玉蟾山之旅,让我们共同感受这片神奇土地的魅力吧!。

泸州景点的导游词(2篇)

泸州景点的导游词(2篇)

泸州景点的导游词玉蟾山景区位于泸县县城旁,距泸州市区____公里,为国度AAA 级旅游区,四川省文物掩护单元,省级风光胜景区、省级丛林公园,海拔____米,丛林包围面积____余亩,景区筹划面积为____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7.8℃。

山下有九曲河、濑溪河和马溪河。

首要景点有塔林、双蟾对鸣、九龙浴太子图、千手观音、悟道图、十八罗汉飘海图、《流民图》浮雕等。

玉蟾山山间怪石嶙峋,皆形似蟾蜍,故有“遍山皆玉,无石不蟾”的美誉,且素来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有名川南,被誉为“川南明珠”。

玉蟾山以千手观音为焦点的摩崖造像群,是历代能工巧匠镌刻的精细释教摩崖造像,现存四百余尊,多为明代的摩崖石刻,大者盈丈,小不满尺,线条流通,模样外形传神。

个中“千手观音”、“悟道图”、“刘禅戏海”、“十八罗汉飘海”等,镌刻风雅,武艺娴熟,形态天然,堪称艺术佳构。

每年的夏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玉蟾山景区会举行大型的玉蟾春会,玉蟾庙会,川南各地的善男信女城市来玉蟾山朝拜,祈福安全。

泸州景点的导游词(2)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素有“天府之国、酒都泸州”之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座历史名城。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泸州的主要景点和其背后的故事。

一、江阳古城江阳古城是泸州市的核心区域,也是泸州历史文化的象征。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

古城保存完好,城墙高耸,石板街道蜿蜒曲折,仿佛穿越时光。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泸州古城风貌的独特魅力。

二、诸葛亮故里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发明家。

他出生在巴蜀之地,泸州被誉为诸葛亮的故里。

来到泸州,您可以参观诸葛亮故居,了解他的生平和智慧,感受他的伟大影响力。

三、泸州瘦西湖瘦西湖是泸州市的一大亮点,被誉为“小西湖”的泸州版。

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是游客欣赏自然美景和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湖水碧绿如镜,山峦起伏,园林建筑错落有致,游船漫行其中,让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山幽、石奇、水秀——玉蟾山

山幽、石奇、水秀——玉蟾山

313萌芽我愿随红船启航吴依凡 指导教师:薛萍萍(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每次我去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总是心潮澎拜。

眼前似乎总有一条南湖红船,在云雾茫茫中穿行,上面承载的不仅仅是人民英雄,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

就是这伟大的红船精神,使这么多烈士信仰于它,把它当作自己前进的目标。

风风雨雨百年沧桑,这艘漂浮在水上的红船经历了无数风雨洗礼,却仍然散发着那永不变的“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属于未来。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发扬“红船精神”。

我又不禁想起了一件往事......記得那天早上,我们一家人要去杭州游玩。

领取预约好的车票后,我们就站在检票口排队等着上车。

突然,我看见了一位老爷爷一边着急地在自己的口袋里摸来摸去,一边不停地念叨着:“我的车票呢?我的车票呢?老伴生病了,还等着我回去呢?”望着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我也不禁担心起来。

心想:要是我有两张车票就好了。

这时,爸爸手里拿着车票快步朝老爷爷走去,把手中的票递给了老爷爷,老爷爷惊讶地看着他,说“你把票给了我,你怎么办呀?现在己经买不到这趟车的票了呀!不行不行,我不能收。

”爸爸笑着说:“大伯,我没什么重要的事,您的事比较急,别客气了。

”老爷爷终于把票收下了。

我着急地对爸爸说:“那我们怎么办呀?” 爸爸摸了摸我的脑袋对我说:“我们去游玩,没有老爷爷的事重要,我们可以坐下班车好吗?我们不能看见困难,视而不见呀!”我听了非常惭愧,这不就是无私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吗!虽然这对爸爸来说是件小事,但在我心中,却如醍醐灌顶,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红船精神?红船精神就在我身边。

我愿随着红船启航,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常去帮助别人,虽然我是小学生,对别人的帮助也有限,但我坚信,只要我坚持,坚定,伟大的“红船精神”就不只是一个纯真而美好的梦,它摇着桨已慢慢驶入我的心底,驶入更多人的心底……山幽、石奇、水秀——玉蟾山张文艺 指导老师:陈绍碧(四川省泸县得胜镇得胜中心小学校仁和四年级,四川 泸县 646100)我出生在一个富有魅力的县城——泸县,在这座县城里有着很多奇山秀水,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数玉蟾山了。

玉蟾山景点介绍

玉蟾山景点介绍

玉蟾山景点介绍1. 嘿,你知道玉蟾山吗?那可是个超级棒的地方!就像一个隐藏在世间的仙境。

你看那山峦起伏,不就像蜿蜒盘旋的巨龙吗?登上山去,仿佛置身于云端,那种感觉,哇,简直绝了!山上的树林郁郁葱葱,像是给山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披风。

2. 玉蟾山啊,真的是美不胜收!你想想,那山间的小路,是不是像一条神秘的通道,引领着你去探索未知的美景。

路边的野花绽放得那么灿烂,就好像在向你微笑打招呼呢!你难道不想去看看吗?3. 哎呀呀,玉蟾山的景色那叫一个迷人!那陡峭的山峰,多像勇士挺拔的身姿啊。

还有那清澈的溪流,叮叮咚咚地流淌着,不就像在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吗?你还不赶紧去感受一下!4. 玉蟾山真的是太神奇啦!你瞧那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大象,是不是特别有趣?当阳光洒在山上,整个玉蟾山都熠熠生辉,这场景,你能不心动?5. 哇哦,玉蟾山可是个好地方哟!就说那山顶的亭子吧,站在里面眺望远方,哇,那视野开阔得很呐!仿佛能把整个世界都装进眼里。

你不想去体验一下那种豪迈的感觉吗?6. 嘿,玉蟾山绝对值得一去!那山腰的寺庙,庄严而肃穆,就如同一位智者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走进寺庙,感受那份宁静,你会觉得心灵都被洗礼了呢,难道不是吗?7. 玉蟾山呀,那真是太有魅力了!那片竹林,风一吹,沙沙作响,像不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漫步在竹林中,那种清幽的氛围,你肯定会喜欢的呀!8. 哎呀,玉蟾山真的是让人流连忘返!那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像一条白色的巨龙奔腾而下,那气势,太震撼了!你还等什么,快去感受感受呀!9. 玉蟾山的美,真的是难以言表!那古色古香的石桥,横跨在小溪上,是不是特别有韵味?就像穿越到了古代一样。

你难道不想去走一走吗?10. 玉蟾山,绝对是个宝藏景点!那夜晚的玉蟾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神秘。

仿佛藏着无数的秘密等你去发现。

你还不赶紧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呀!我的观点结论:玉蟾山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神奇的地方,有各种各样让人陶醉的景色,非常值得一去。

玉蟾山导游课件

玉蟾山导游课件

玉 蟾 晒山 经上 书建 的文 晒帝 经用 石于 翻
洗墨池
• 玉蟾山不仅是反映了 中国古代灿烂的宗教 文化,也突出展现了 近代中华民族的抗争 史,而把这一切完美 结合的就是国画大师 蒋兆和先生
蒋兆和先生生平
• 蒋兆和(1904-1986)泸 州人,16岁时离开故乡, 前往上海。为谋生画广告, 做时装设计,期间自学西 洋画。1927年受聘于 南京中央大学,为图案系 教员 、1935年至北平, 次年返四川正式开始现代 水墨人物画创作。195 0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 授 • 《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 最重要的的代表作
《流民图》部分
使 《新 流 成民中 为图国 历》的 史的成 立 内 容
1985 年四川省 政府以 《流民图》 为蓝本在 玉蟾山所 雕刻的大 型石刻浮 雕
石刻《流民图》部分
千年遗雕---千手观音、八仙过海
玉蟾山---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玉蟾山俯瞰
天 仙 洞
玉蟾仙境与玉龙湖
丹 山 古 楼
丹山险境
建 于 明 洪 龙 武 脑年 桥间 的 古 桥
龙脑桥上的精美的的雕刻
特意的动物雕像
巧 夺 天 工 的 龙 脑 桥
其 “二 金: 鳌杨 峰慎 ”狂 写
玉蟾山因何得名
蟾望双河
穿 山 峡 石

名人评价
•川南 明珠
蒋兆和先生
• 石如玉、山 似蟾、奇峰 妙境甲川 南!!!!
• 玉蟾山在历史上 是川南佛教圣地, 每年观音盛会, 香客游人云集于 此,盛况空前, 因此其又有“小 宝顶”
公元 893年 唐代所 建 圆通寺
公元 1876 年一场 大火将 山上古 建筑毁 于一旦
• 其一:观其山 形、山石状似 蟾蜍,或相对 鼓噪,或蹲而 纵,惟妙惟肖。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泸州市泸县玉蟾山,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玉蟾山摩崖造像被誉为“东方雕塑宝库”,堪称中国摩崖石刻的艺术瑰宝。

这些摩崖造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宗教、历史和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玉蟾山摩崖造像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这些造像承载了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丰富内涵,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生活风俗、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在历史时期,摩崖造像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内容涵盖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等不同宗教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对于研究唐代中国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玉蟾山摩崖造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些摩崖造像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内容和华丽的风格而著称,堪称中国石刻艺术的杰作。

在泸县玉蟾山,有着大量的摩崖造像,其中包括佛像、神兽、人物、花鸟、神话故事等多种题材。

这些石刻凝聚了古代雕刻艺术家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展现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辉煌成就。

通过对这些摩崖造像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艺术造诣和匠心独运,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具有重要的旅游文化价值。

玉蟾山以其险峻的山势、清幽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作为玉蟾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赏。

这些摩崖造像不仅是重要的历史遗存,也是当地旅游文化的重要景点,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消费的升级,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旅游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通过挖掘和开发这些摩崖造像,可以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蟾山风景区景点介绍玉蟾山是国家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被张爱萍将军提名为“川南明珠”,海拔高548米,总面积52.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8000余亩,年均温度17.8℃。

无论是它的植被条件还是它的湿度、温度都非常适合旅游,此山之所以称为玉蟾山是因为它遍山皆玉,无石不蟾。

山上有许多岩石,石质细腻如玉,石形状似蟾蜍,而且整座山的山形状如蟾蜍,故而称玉蟾山。

【蟾窟牌坊】这里是蟾文化的浓缩点,字典上对“蟾蜍”二字是这样的解释:传说中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用来指月亮,所以蟾蜍即月亮的别称。

牌坊上面的“玉蟾仙境”四个字是由四川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院长屈义林所书。

【塔林】塔林,也叫浮图,俗称和尚坟,现存二十余座,是历代住持和尚圆寂以后为他们建造的坟墓(从唐代景福二年开始,山上便建有圆通寺,后改名为玉蟾寺),塔林有不同的形状:四方形、圆柱形、菱形等。

佛塔跟科举、念书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级别:比如读书人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等级别,从政的有厅级、处级、科级的区分,浮图的级别分一至七级,一级最低,七级最高,所以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双蟾对鸣】“双蟾对鸣”四个字是由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泸县地下县委书记、前中央组织部部长陈野萍同志于1984年故地重游时留下的墨宝。

石蟾描绘的是蟾女仙姑与樵夫刘海两情相悦,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爱情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玉蟾山下有一位叫刘海的青年,靠打柴为生,每天上山打柴总要在金鳌峰下的这个池子歇一歇,捧池水洗脸上的汗,然后坐在池边吃干粮,有一天他砍柴归来看见往日歇息的地方坐着一位美丽的村姑,不好意思过去,姑娘却大方的请刘海坐下休息,刘海拿出干粮与姑娘一起吃,姑娘全分给池中的鱼虾,他们看池面的鱼虾争食,其乐无究。

长此以往,两人便日久生情,并私订终身,这件事惹怒了蟾女的父亲蟾王,蟾王把她关在池中水牢里,要想再见面,除非水池干,刘海邀一伙青年抬来十条龙骨车,连夜车水,蟾王一气之下将蟾女变成一块蟾石,连为蟾女求情的鱼虾也变成了石鱼石虾,刘海一气之下碰死在蟾石之上,立刻变为一块蟾石,这样一对有情人终于能够互相厮守在一起,面对面唱着他们的情歌,倾吐他们纯真的爱情。

【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她高5.6m、宽3.5m,龛深1m,雕有11个头、36只手,手中各执法器,肌肤圆润,庄严凝重。

身后密布千手、千眼,宛如孔雀开屏,非常壮观。

千手:寓义是法力无边,千眼:惠眼无穷。

我们知道观音是大慈大悲的化身,正因为她千手千眼,所以世人无论是作恶还是行善,观音菩萨都一一在目,奉劝人们弃恶从善,再修来世。

关于千手观音的来历有一个传说,传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古时侯称季女),据说有一年妙庄王得了一种怪病,需用手和眼作为药材才能治好,妙庄王很爱其黎民百姓,不忍伤其身体,故其三女儿舍已救父,将自己的一手一眼献出救好父亲,这一行动颇为上苍感动,上天赐于她千手千眼,让她有更多机会去普度众生。

【九龙浴太子图】九龙浴太子图是明代正德四年的作品,高1m,宽0.6m,根据佛教故事刻成。

中间的小孩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相传他是古印度净梵王的长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

他出生的时候便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意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正在此时便有九条龙飞奔而来口吐香水为他洗浴身体,这龛九龙浴太子图就是根据这个佛教故事镂空雕刻而成的,正因为是镂空雕刻,且刀法精细,玲珑别透,故大暴雨时能看到这种壮观景象:雨水会顺着龙的脊柱流向头部,从口中喷出,为小孩沐浴。

所以中间的小孩子比较白而周围的九条龙显得比较黑。

【悟道图】“悟道图”,刻在直径1m的圆形龛内。

菩提树下(毕钵罗树)坐着一青年,脸撑在膝盖上,冥思苦想,给人以悟入禅机之感,反映的正是乔达摩·悉达多王子出家修行多年,最后29岁时“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一米”,身形消瘦,尤如枯木,在菩提树下,面向东方盘腿而坐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在一天夜里彻底觉悟成佛。

这是玉蟾石刻之精华,是省级保护文物,像这样的佛教造像在四川乃在全国都极为少见。

【村妇图】玉蟾山为数不多的与佛教没有关联的石刻——村妇图。

当时的石匠长年在玉蟾山开山打石,数十年如一日,碌碌无为,平淡的生活让他觉得,对自己最好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和庙里的小和尚。

平日里,妻子按时给自己送饭,小和尚每天给自己端茶倒水。

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妻子和小和尚雕刻下来。

那位村妇,赤足,右手提着一个竹篮,似乎在给开山打石的丈夫送饭,神志恬静、慈祥,造型自然大方,塑造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贤妻良母的典型形象,同时也是最早的反封建的女人雕像,因为封建社会女人的地位很低,女人为丈夫操劳是天经地义的,不可能专为女人雕像。

【十八罗汉飘海图】叙述的是观音过第一个生日时,十八罗汉请南海观音做客,“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正因为这样,所以众罗汉难免在吃喝谈笑时冷落了南海观音,观音不悦但不便发作,便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久就到农历六月十九了,观音的第二次生日到了(观音一年有三次生日),这一次,南海观音请众罗汉到她的道场做客,为她过生,而且约法三章:一不能坐船;二不能乘风;三不得腾云驾雾。

到南海观音生日那天,十八罗汉要渡海去普陀山只好将自己的法器变成各种水族(比如鱼、龟….),踩在上面渡海,谈笑风生的认为咱们飘洋过海了,谁知南海观音早就知道他们违反了约法三章的规定,一施法术,罗汉未防,落入水中,找不到法,来到普陀山,观音与其善才童子早早地在山前恭候大驾了,十八个罗汉坐两桌,第一道菜便是他们各自的法器,令罗汉们难以下咽,因为自己心爱的随身之物怎舍得吃?所以有“观音请罗汉,酒不好喝”之说。

【醉留玉蟾】玉蟾山因山形山石多似蟾蜍而得名。

一日,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慕名到玉蟾山游览,被山光水色所陶醉,特别是众多的蟾蜍向他朝拜,更使得他怡然自得,流连忘返。

山上圆通寺老主持久仰黄庭坚大名,便将他迎入寺内,拿出玉蟾茶和玉蟾美酒来款待黄庭坚。

他们一面品茗饮酒,一面话山间玉蟾石。

老主持见黄庭坚谈笑风生,兴致很高,便叫僧徒摆上文房四宝,请黄庭坚题赠墨宝。

黄庭坚欣然应允,即兴挥毫题写“玉蟾”两个古朴苍劲的大字。

由于黄庭坚醉笔所书,竟将“玉”字的一点写在了上面,留下了“醉书玉蟾”的佳话。

(其实黄庭坚是一个“凡有言皆从根本来,且无一字无来处”的人,他一写到王字,就想到当时的皇上,不听从自己的忠言,反而把自己贬官到戎州。

他认为当时的皇帝心胸狭窄,非常得自大,他想那为什么要把象征你权威的玉牌挂在腰间呢,干脆戴在头上得了,在这里有一点讽刺的意味。

“蟾”字,把下面的言字写成了吉字,在这里,主要是寓意为少言多吉,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建文皇帝像】建文皇帝朱允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当过乞丐、做过和尚,最后当上皇帝,他奉行一种传位古训“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或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确定下来的皇长子继承制度),所以在长子朱标死后,即便他知道不论是论文论武,四子朱棣的才能都要远远超过长孙朱允文,但是他还是决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长孙朱允文。

朱元璋传位给建文皇帝时,他可能就预料到了,四子朱棣可能会发动兵变,他便交给建文皇帝一个锦盒,告诉他在危难时刻将其打开。

果然,如朱元璋所料,燕王朱棣发生兵变,火烧南京城,在危急时刻,建文皇帝打开锦盒,发现锦盒里有三套袈裟(杨应能,叶希贤),一把剃刀,一封信。

建文皇帝顿时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叫他化装成和尚,潜逃出南京城。

建文皇帝逃离南京城后,去了哪里?至今仍是中国历史上十大未解之谜之一。

在贵州发现了建文皇帝亲书的反朱棣的诏书石刻,在富顺发现的刻有建文皇帝的庙匾,证明建文皇帝是来到过西南,后到过川南地区的,穷困潦倒的建文帝来到玉蟾山脚,晕倒在一家农夫门前,农妇用三大碗稀粥将他救活。

建文皇帝造像高5米,他身披袈裟,脚穿麻鞋,神志安详。

照理说旁边雕刻的应该是救活建文皇帝的农妇,但是从各种角度看都不像。

他脚踏翔云,身披飞天飘带,人们认为他不可能是普通的人,肯定是上天派来帮助建文皇帝的神仙,于是便把他雕刻成了神仙的形象。

大家看他手中拿着一个碗,那个碗就是救活建文皇帝时用来乘稀粥的那个碗。

建文皇帝眼睛所看的方向,正是泸县的县城—福集。

福集,顾名思义就是福气聚集的地方。

当时建文皇帝和他的随从一起到了玉蟾山,他的随从就给他说,如果想东山再起,就需要再建一座城,这座城需要有百山相助,才能建百年大业。

于是建文皇帝就往返于泸州的方山与玉蟾山之间,那个山系叫做薄刀岭。

建文皇帝往返于期间,数来数去就只有九十九座,最终没有建成这座城。

至到1996年,完成了建文皇帝的一个心愿,建了泸县新县城,福集。

所以福集是前世有约的一个城,这个县城也是还了建文皇帝的一个心愿。

【罗汉街】实为彩色石佛长廊,排列着众罗汉。

节前的古牌坊是1985年恢复的。

横额“罗汉街”三字,是省书法协会主席李半黎的手迹。

石坊上的对联“历尽劫波金鳌远踏长征浪,迎来烈火罗汉修成不朽身”。

从这里经108个台阶,便到金鳌阁。

这段石梯平台中有一罗汉,手持佛珠,双手垂膫,盘腿而坐,神志生动。

人们到此都要摸一摸,希望把灾难和痛苦消除。

【流民图】《流民图》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它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在直面人生,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也是蒋兆和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原稿全图高2米,长26米,全画刻画了100多个真实人物大小相仿的各阶层难民:断垣颓垣下尸骨横卧、路皆乞丐、抱着死去女儿的悲愤母亲、空袭中捂着耳朵的老人、弃婴、疯女人、流离失所逃难的人民、上吊的父亲和哀求的女儿、破产的手工业者、痛苦沉思的知识分子等等,画面重现战争带来的悲、惨、苦、死、病、离等人间地狱的惨状,直指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识,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史诗般的震憾力量。

【蒋兆和先生的雕像】蒋先生于1904年生于泸州,16岁去上海从事艺术活动,并自学雕塑,油画等,成为我国著名的人物画画家。

蒋兆和的雕像是蒋先生的学生集体创作而成的,惟妙惟肖,和蒋先生本人是一模一样。

这主要是他的学生用了一种石膏,在他去世后,将石膏搭在他的头上,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模型。

蒋先生的眼睛,炯炯有神,无论从各个角度,都感觉他在看着您。

他的雕刻非常的精致,采用了唐宋时期雕刻法镂空雕刻,他的眼睛里只有一个小点。

蒋先生的鼻子的颜色是不是和其他部分不一样。

关于他的肖像,曾经发生过一个神奇的现象。

这尊肖像是选择的上等石料雕刻,面部及其他地方的石头颜色均为青灰色。

在1989年,蒋先生夫人肖琼女士来参加流民图浮雕落成剪裁典礼后,不知道是由于石头风化还是夫妻相聚的缘故,蒋先生的鼻子变成了朱红色,而且越来越深。

泸县人民觉得不太如意,但是肖琼女士却说了三个字“太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