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
无线局域网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2.掌握无线局域网的组网配置和设备管理。
3.实践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和安全管理。
二、实验环境1.实验设备:2台笔记本电脑、1个无线路由器。
2.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
三、实验步骤1.搭建无线局域网将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到无线路由器上,并通过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进行配置,设置无线局域网的名称(SSID)、加密方式(WPA2)、密码等参数。
另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Wi-Fi连接到无线局域网。
2.配置网络参数通过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在无线局域网设置中,配置局域网的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以便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
3.测试无线局域网连接确保两台笔记本电脑都已连接到无线局域网后,可以通过双方的设备互相ping对方的IP地址来测试连接是否正常。
4.实践无线局域网应用在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笔记本电脑上,使用浏览器访问Internet,观察网页加载情况,测试无线局域网的上网速度。
5.实现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管理通过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进一步设置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策略,如MAC地址过滤、IP地址过滤、无线密码修改等,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步骤的操作,成功搭建了无线局域网,两台笔记本电脑可以互相ping通,能够正常访问Internet,并且通过设置安全策略增强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2.实验分析无线局域网实验中,无线路由器充当了连接设备和无线设备之间的桥梁,起到了转发和分发数据的作用。
通过正确配置无线路由器的参数,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安全策略,提高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实验中的上网速度和连接稳定性等因素也受到了无线信号的影响。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无线局域网实验,我对无线局域网的组网配置和设备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同时,我也加深了对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和安全管理的认识。
无线网络技术 实验报告

无线网络技术实验报告册
班级级网络工程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室理工楼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二〇一三年九月
实验一无线局域网
日期:
一、实验目的
认识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学习使用无线网卡与无线进行通信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
、无线网络结构、无线网卡
三、实验内容
学会使用无线局域网连接模式;
学会使用无线局域网连接模式;
四、实验步骤:
首先,禁用有线的“本地连接”,采用两种方式(模式)完成实验如下:建立与的通信:
与连接,上的步骤与方法(请附图)
——网络搜寻结果如下图所示:。
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互通。
本实验旨在研究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来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一、实验设备和环境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一台无线路由器和多台无线终端设备。
实验环境为一个室内空间,包括有障碍物和无障碍物的区域,以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
二、实验步骤1. 设备设置将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电源,并通过网线将其与宽带接入设备(如光纤猫)连接。
根据实验需要,设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并选择适当的加密方式(如WPA2)。
2. 终端连接打开多台无线终端设备,搜索并选择目标无线网络。
输入正确的密码后,终端设备将成功连接到无线局域网。
3. 信号强度测试在不同位置放置终端设备,使用信号强度测试工具(如无线网络分析仪)测量信号强度。
记录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值,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4. 速度测试使用速度测试工具(如Speedtest)测量无线局域网的上传和下载速度。
在不同位置和时间进行多次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评估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5. 干扰测试在实验环境中引入干扰源(如其他无线设备或电磁干扰源),观察无线局域网的表现。
记录干扰对信号强度和传输速度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方案。
6. 安全性测试使用网络安全工具(如Wireshark)监控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传输,分析是否存在未授权的访问或数据泄露风险。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议。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信号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在无障碍物的开放区域,信号强度较高且稳定。
而在有障碍物的区域,如墙壁或家具的遮挡下,信号强度明显下降。
因此,在设计无线局域网时,应合理规划设备的放置位置,避免信号受阻。
2. 速度测试结果显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度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和网络负载有关。
无线网络技术-网络应用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

无线网络应用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虚拟服务器实验:了解虚拟服务器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虚拟服务器的设置方法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WEP安全模式的设置方法2.IP过滤及DMZ实验:了解防火墙IP过滤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DMZ主机的设置方法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WPA-PSK安全模式和IP过滤的设置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设置内网的Web Server 和FTP Server 为两个虚拟服务器,允许外网的客户机进去访问它们。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EP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将内网中需要为外网用户提供HTTP或FTP等服务的主机的相应服务端口映射到无线路由器的WAN 口,从而实现从外网访问内网。
内网中被映射的为外网提供服务的主机就是虚拟服务器。
2.设置内网的PC1为DMZ主机,允许外网的客户机PC3进去访问PC1上面的Web及FTP等所有服务。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PA-PSK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在集成路由器中,可设置非军事区DMZ来允许外部网络主机访问内部网络中的服务器。
启用非军事区时,外部网络主机可访问内部指定DMZ服务器上的所有端口。
三、主要仪器设备1.TL-WR847N无线路由器1台(包括电源变压器1个)2.直通线1根、PC机3台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虚拟服务器实验:1.利用网线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设置无线路由器的SSID和频段等无线参数。
2.进入“无线设置”中的“无线安全设置”选择安全模式为WEP,然后选择认证类型为“自动”或“开放模式”,选择WEP密钥格式为“ASCII码”,设定为12345,密钥1的密钥类型选为64位。
重启无线路由器。
3.根据拓扑图设置各台PC机的IP地址。
4.设置好PC1机上的Web服务(端口号采用缺省的80),设置好PC2机上的FTP服务(端口号采用缺省的21)。
《无线网络实验》实验报告1

邢台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线网络技术导论实验实验项目实验一、认识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授课教师王慧斌专业班级10网工本1班学号2010A21209学生姓名刘沼辉系部信息科学与技术2012~2013学年度第2学期●实验目的及要求:认识无线网络设备和网卡,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实验环境:Pci接口无线局域网卡,usb接口无线网卡,无线ap●实验内容及步骤:1. 无线局域网络基本组成一个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一般由无线接入点(AP)、无线网卡以及计算机等设备组成。
2. 无线局域网卡无线局域网卡是无线局域网络和计算机连接的中介,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中,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以无线电信号方式接入到局域网中。
按照接口标准,无线网卡可以分为:台式机专用的PCI接口无线网卡,如图1.1所示;笔记本电脑专用的PCMICA接口网卡,如图1.2所示;还有一种是广泛应用的USB无线网卡,如图1.3所示。
图1.1 PCI接口无线局域网卡图1.2 PCMICA接口网卡图1.3 USB接口无线网卡使用USB无线网卡时,只需把该网卡插入到计算机的USB端口,安装驱动程序,就可以自动搜索附近地区的信号,接入无线局域网络。
使用十分方便,受到用户广泛的欢迎。
通过无线网卡之间的直接连接,就可以组成一个最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如图1.4所示。
图1.4 无线网卡连接形成的网络3. 无线AP无线AP也称为无线网桥,如图1.5所示。
无线AP的作用类似于有线以太网中的集线器,与集线器不同的是,无线AP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无线信号方式实现。
图1.5 无线接入设备AP 图1.6 无线AP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络实验结果及体会:通过本次试验了解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成,以及了解了各种硬件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无线网络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无线宽带路由器配置【实验目的】1、认识路由器,了解其基本功能。
2、学习路由器的安装、接线、工作状态的判断等基本知识。
3、了解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4、了解路由器的参数及基本配置。
【实验设备和环境】1、多台具备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的计算机和局域网网络环境。
2、路由器一台,网线数根。
【实验内容】1、熟悉路由器的接口及接线方法,弄清个指示灯的含义。
2、用超级终端完成路由器的连接,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
3、完成以上实验内容后拟写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1、按照下图的方式,正确连接好相关设备后,打开网页浏览器,在地址栏中键入“http://192.168.0.1”,并回车。
2、在弹出的以下窗口中,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单击确定。
3、进入路由器的欢迎页面,选择“下一步”进入设置向导页面。
4、选择“以太网宽带,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固定IP 地址”,设置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5、设置IP地址为172.20.76.21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172.20.76.254,DNS服务器为202.193,160.33,设置完成,点击“下一步”。
6、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设置。
上”。
8、设置完成,即可以上网。
实验二无线局域网Ad hoc连接和无线局域网infrastructure连接【实验目的】1、认识无线网卡,了解其基本功能。
2、学习无线网卡的安装、工作状态的判断等基本知识。
3、了解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4、了解路由器的参数及基本配置。
【实验设备和环境】1、多台具备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的计算机和局域网网络环境。
2、路由器一台,无线网卡一块,网线数根。
【实验内容】1、熟悉无线网卡。
2、掌握如何通过无线网卡进行移动设备之间的互联。
3、完成以上实验内容后拟写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1、配置无线宽带路由器(参见实验一)。
新硬件并提示安装。
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

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通信的原理和技术;2.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建立和配置方法;3.了解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问题。
二、实验内容1.确定实验需求,并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工具;2.建立无线局域网并进行配置;3.测试无线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4.分析无线网络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实验步骤1.确定实验需求:考虑到实验环境的特点和预期使用需求,确定实验中需要建立的无线局域网的规模、范围和设备要求。
2.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工具:根据实验需求和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设备,并准备好相应的安装、配置和测试工具。
3.建立无线局域网:根据选定的设备和工具,按照相关操作手册,按图示连接路由器、网卡等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电源接入和网线连接等操作。
4.进行配置:根据实验需求和设备特点,进行无线局域网的配置,包括设置网络名称、密码、IP地址等参数。
5.测试速度和稳定性:使用专业的无线网络测试工具,对建立的无线局域网进行速度和稳定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6.分析安全问题:通过专业的无线网络安全分析工具,对建立的无线局域网进行安全问题分析,包括扫描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攻击面等。
7.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设置强密码、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更新设备固件等。
8.完成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分析和解决方案等。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建立无线局域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范围为100平方米的无线局域网,使用了一台无线路由器和多台无线网卡。
4.分析安全问题:使用安全分析工具对网络进行分析,发现无线网络存在弱密码漏洞和未关闭的不必要网络服务。
5.提出解决方案:将无线网络密码更改为复杂的组合,并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如远程管理等,定期更新设备固件。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无线通信的原理和技术,并掌握了无线局域网的建立和配置方法。
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无线网络应用姓 名:学 院:系:专 业:学 号:指导教师:张昱,史笑兴,李惠忠 2014年 11月 25日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无线网络应用 指导老师: 张昱,史笑兴,李惠忠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虚拟服务器、防火墙等无线网络安全性配置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 同组学生姓名: 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六、讨论、心得(必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虚拟服务器实验:了解虚拟服务器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 无线路由器的虚拟服务器的设置方法 熟悉TP-LINK 无线路由器的WEP 安全模式的设置方法 2. IP 过滤及DMZ 实验:了解防火墙IP 过滤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 无线路由器的DMZ 主机的设置方法熟悉TP-LINK 无线路由器的WPA-PSK 安全模式和IP 过滤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设置内网的Web Server 和FTP Server 为两个虚拟服务器,允许外网的客户机进去访问它们。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EP 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将内网中需要为外网用户提供HTTP 或FTP 等服务的主机的相应服务端口映射到无线路由器的WAN 口,从而实现从外网访问内网。
内网中被映射的为外网提供服务的主机就是虚拟服务器。
2.设置内网的PC1为DMZ 主机,允许外网的客户机PC3进去访问PC1上面的Web 及FTP 等所有服务。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PA-PSK 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在集成路由器中,可设置非军事区DMZ 来允许外部网络主机访问内部网络中的服务器。
启用非军事区时,外部网络主机可访问内部指定DMZ 服务器上的所有端口。
三、主要仪器设备专业: 姓名: 学号:日期: 2014/11/06地点: 东四418,4191.TL-WR847N 无线路由器1台(包括电源变压器1个)2.直通线1根、PC 机3台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虚拟服务器实验:1. 利用网线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 口,设置无线路由器的SSID 和频段等无线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线网络应用姓名:学院:系: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张昱,史笑兴,李惠忠课程名称:无线网络应用张昱,史笑兴,李惠忠2014/11/06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虚拟服务器、防火墙等无线网络安全性配置实验实验类型:设计同组学生姓名: 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六、讨论、心得(必填)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虚拟服务器实验:了解虚拟服务器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虚拟服务器的设置方法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WEP安全模式的设置方法2.IP过滤及DMZ实验:了解防火墙IP过滤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DMZ主机的设置方法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WPA-PSK安全模式和IP过滤的设置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设置内网的Web Server 和FTP Server 为两个虚拟服务器,允许外网的客户机进去访问它们。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EP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将内网中需要为外网用户提供HTTP或FTP等服务的主机的相应服务端口映射到无线路由器的WAN口,从而实现从外网访问内网。
内网中被映射的为外网提供服务的主机就是虚拟服务器。
2.设置内网的PC1为DMZ主机,允许外网的客户机PC3进去访问PC1上面的Web及FTP 等所有服务。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PA-PSK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在集成路由器中,可设置非军事区DMZ来允许外部网络主机访问内部网络中的服务器。
启用非军事区时,外部网络主机可访问内部指定DMZ服务器上的所有端口。
三、主要仪器设备1.TL-WR847N无线路由器1台(包括电源变压器1个)2.直通线1根、PC机3台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虚拟服务器实验:1.利用网线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设置无线路由器的SSID和频段等无线参数。
2.进入“无线设置”中的“无线安全设置”选择安全模式为WEP,然后选择认证类型为“自动”或“开放模式”,选择WEP密钥格式为“ASCII码”,设定为12345,密钥1的密钥类型选为64位。
重启无线路由器。
3.根据拓扑图设置各台PC机的IP地址。
4.设置好PC1机上的Web服务(端口号采用缺省的80),设置好PC2机上的FTP服务(端口号采用缺省的21)。
5.两台PC1和PC2连上无线路由器。
6.在PC3上访问PC1上的Web服务器,在PC1上访问PC2上的FTP服务并上传文件。
IP过滤及DMZ实验1.利用网线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设置无线路由器的SSID和频段等无线参数。
2.进入“无线设置”中的“无线安全设置”选择安全模式为WPA2-PSK,然后选择认证类型为WPA2-PSK,选择加密算法为AES,自定义PSK密码。
重启无线路由器。
3.根据网络拓扑图设置各台PC机的IP 地址。
4.设置好PC1机上的Web服务,设置好PC2机上的FTP服务(过程如实验1)。
5.两台PC分别连上无线路由器。
6.在路由器配置页面中,在上网控制中的规则管理内开启上网控制,凡事符合已设上网控制规则的数据包禁止通过本路由器;7.主机列表页面中添加单个条目,添加PC3的IP地址信息;8.规则管理中添加单个条目,禁止PC3访问外网。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虚拟服务器实验这部分中我们担任的是FTP server,按照实验指导进行设置后,在共享的文件夹内创建了txt文档如下通过自身或其他两台PC均可以访问ftp服务器,在地址栏输入ftp地址如下在页面中可以见到并下载刚刚创建的txt文档,表明ftp服务器以及权限设置正确。
同时,我们也可以访问由同组同学搭建好的web服务器如下图:表明web服务器的搭建和访问设置正确。
2.IP过滤及DMZ实验如图,在同组同学的DMZ主机上将我组PC添加到上网控制规则中,禁止我组PC访问外网我认为此时PC3会去访问PC1的FTP服务,但无法访问成功,因为PC1尚未建立起FTP站点,与PC2被IP过滤没有联系,实际上PC1也仍然可以ping通PC3。
六、讨论、心得本次实验中我对WEP和WPA两种加密方式有了基本的了解,另外也对于内网中web和ftp服务器配置以及对外端口的概念有了认识,学习到了DMZ过滤的方法和优先级,这让我意识到了无线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线网络应用指导老师:张昱,史笑兴,李惠忠2014/11/13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无线网络中DHCP服务器的配置应用及无线AP的组网实验实验类型:设计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六、讨论、心得(必填)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DHCP服务的主要作用。
2.了解无线AP的工作模式3.了解TL-WA801N型等无线AP的Bridge模式和Client模式4.巩固和熟悉无线AP的配置与应用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无线网络中DHCP服务器的配置应用实验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种简化主机IP配置的TCP/IP标准。
DHCP标准为DHCP服务器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管理IP地址的动态分配及网络上的DHCP客户端的其它相关配置信息。
TCP/IP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都必须有唯一的IP地址作为计算机标识。
IP地址(以及与之相关的子网掩码)标识着计算机及其连接的网络/子网。
将计算机移动到不同的网络/子网时,必须更改IP地址。
DHCP允许您从本地网络上的DHCP服务器的IP地址数据库(地址池)中为计算机动态指派IP地址。
DHCP应用的主要好处是:通过服务器来集中管理网络上使用的IP地址和其它相关的详细配置信息,这样可以减少管理地址配置的复杂性。
显然IP地址的动态分配比静态分配(由网络管理员手工固定指派)更加灵活,尤其是当实际可用的IP地址不足而同时上网的计算机又并不多的时候。
它分为两个部分:服务器端、客户端。
所有的IP网络设置资料都由DHCP服务器集中管理,并负责处理客户端的DHCP请求;而客户端则会使用从服务器分配下来的IP环境资料。
DHCP通过“租约”的概念,有效且动态地分配客户端的TCP/IP设置。
通过在网络上安装和配置DHCP服务器,启用DHCP功能的客户端可在每次启动并加入网络时动态地获得IP地址及相关配置参数。
DHCP服务器数据库包含以下信息:在地址池中维护的要指派给客户端的有效IP地址,及一些用于手动指派的保留地址。
要指派给客户端的有效配置参数(如子网掩码、缺省网关地址、DNS服务器地址等)。
注:客户端选中“自动获得IP地址”即可获得服务器从该数据库中分配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地址;客户端选中“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即可获得服务器从该数据库中分配的DNS服务器地址。
服务器提供的租约持续时间(即租借期)。
租约定义了分配给客户端的IP地址可使用的时间长度。
DHCP服务的配置与测试实验内容:1)配置一台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为DHCP服务器,配置若干台PC机为DHCP客户端,动态获取IP地址,且能互相通信。
2)配置一台Windows Server 2008 R2 PC机为DHCP服务器,为其它几台PC机动态分配IP地址,且能互相通信。
2.无线AP的组网实验无线AP的工作模式:1、AP(Access Point)模式(此为缺省/默认模式)这是无线AP的基本工作模式,用于构建以无线AP为中心的集中控制式网络,所有通信都通过AP来转发,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Hub/交换机的功能。
这种模式下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种模式下,无线AP既可以和无线网卡建立无线连接,也可以和有线网卡通过网线建立有线连接。
我们实验中用的TL-WA801N型无线AP只有一个端口,一般不用它来直接连接电脑,而是用来与上行的有线网络建立连接,直接连接前端的有线路由器或有线交换机;而其它PC机客户端都以无线方式与AP建立无线连接。
2、AP客户端(Client)模式Client模式下,该AP可以无线接入对端处于AP模式的无线设备的网络。
但此时PC 机只能通过有线方式连接该AP,而不能以无线方式连接该AP!工作在Client模式下的无线AP建立连接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这种模式相当于一个不需要驱动的无线网卡。
可用于只有有线网卡没有无线网卡的用户设备连接远端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
这时该AP不再提供主机无线连接功能,即该AP没有自己的SSID。
3、Wireless Bridge(Point to Point)点到点桥接模式在Bridge(点到点)模式下使用时,一般是两个AP都设置为该桥接模式进行无线对连,其效果就相当于用一根网线(交叉线)连接二者。
此模式下,PC机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上无线AP均可。
如下图所示。
4、Wireless Bridge(Point to Multi-Point)点到多点桥接模式在此无线多路桥模式下的无线AP与设置成点到点桥接模式的AP配合使用,组建点对多点的无线网络。
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
5、Repeater中继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
C继承B的SSID,C下无线主机可通过搜索到B的SSID(实为C的)从而连入该较大无线网络(因为B远信号不好,C近信号好)。
D同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无线AP 2台(包括电源变压器2个)直通线1根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配置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为DHCP服务器具体实验拓扑图如图所示,要求PC1、PC2、PC3都能获得IP地址并能互相通信。
PC上停止/启动DHCP服务是到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中停止/启动”DHCP 服务器”或”DHCP Server”进入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的配置页面,配置DHCP服务:DHCP服务设置为启用;设置地址池开始地址;设置地址池结束地址。
DNS服务器等参数不需设,因为本实验不需从无线AP出外网。
点击保存,可能AP需要重启。
在作为DHCP客户端的PC机上的IP地址设为“自动获取IP地址”后,使用DOS下的ipconfig /all命令可查看其获得的IP地址。
WA-801N型无线AP的DHCP服务器配置:对于无线AP,这里的“网关”本应设为本网段实际默认网关地址,但因为本实验不需通过AP出外网所以设为无线AP的唯一端口IP地址或设为空均无妨。
DHCP客户端的配置在PC1、PC2、PC3的TCP/IP设置中选“自动获取IP地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