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学报》稿件及作者登记表

合集下载

东华学报英文版 要求与模板 English_sample

东华学报英文版 要求与模板  English_sample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l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l论文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具有学科前沿的科研论文优先刊登,来稿要求重点突出、论点明确、条理清楚、数据可靠、文字精练。

l来稿不可一稿多投。

每篇文章打印稿一式两份并下载填写作者登记表(下载),暂不接收网上投稿。

l详细要求如下:Ø论文必须包括(1)论文题目;(2)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后加上中文名字,如ZHANG Hua-de (张华德));(3)作者单位;(4)摘要和关键词;(5)正文;(6)结论;(7)参考文献。

在文稿首页页脚处写明论文由何科研项目资助以及项目编号等。

Ø论文题目的文字要简练通顺。

Ø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字数在100words左右。

摘要不分段,也不引用文献。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不可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时态最好采用现在时态。

关键词选词要准确、规范,能代表文中的主要内容,关键词一般3~8个。

Ø正文部分应有大标题,如Introdu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 Conclusion等等,Introduction标题不排序,一级、二级、三级等采用“1”、“1.1”、“1.1.1”等。

Ø论文中的单位及变量符号采用SI制的国家单位,已废弃的单位不可使用,如长度单位用m,km,不能用英寸,重量单位用g, kg,不能用英镑等等,物理量(变量)用斜体,向量、矩阵用黑斜体,变量中的上下角标应注明,是数字的上下角标不用斜体。

Ø文中的Table和Figure应放在文中的适当之处,用Table 1和Fig. 1等表示,先见文字后见图表,不要放在文章的最后,同一内容用表就不可再用图,图表不可并用,并提供清晰的制版图。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 年 05
想。又从《 离骚》 读出屈原一生希望、 挫折和绝望的 J路历程, b 通过梁启超的读解再现了一位“ 情感的 化身” 屈原, — 热情、 高洁和勇敢, 有如此动荡矛 盾的情感, 增加了作品生命的力量, 缠绵徘恻又气 魄伟大。其次, 从文学的发生环境分析成就的原 因, 论其然更论其所以然。梁启超提出三个问题: “ 那时候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伟大的文学, 为什么不 发生于别国而发生于楚国, 何以屈原能占这首创的
新说迭见。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 变化, 更加丰富多样, 研究内容也拓展开了, 建构起
有9 个分支学科的楚辞学这样一门新的学科川。
楚辞学在从古代向近现代转型发展过程中, 梁启超 是一位新思路、 新方法的开拓者。他注重运用西方 的科学实证和系统方法, 同时又以多学科交叉的文 化视野为其研究背景, 在楚辞的文献研究、 文艺学
及二者思想上的联系。“ 孔墨皆北派, 虽所言条理 多相反, 然皆重现世, 贵实行, 老庄产地, 对邹鲁言 之, 可称为南人, 其学贵出世尊理想, 则南派之特色 也。……屈原则生育此种思想空气之人也, 屈子为 极端厌世之人, 结果乃至于自 ” 杀。梁启超论述屈原 接受道家思想这不足为奇, 但他能从地理与思想文 化的关系立论在当时而言就非常有新意, 同时显示
论[专z十) 它 [ 集t-。 论及“ 2 l ( 楚辞之编纂及其篇目 、 ”
“ 屈原赋二十五篇” “ 、屈原之行历及性格” 楚辞 和“
收稿日 20- - 期二 5 5 4 002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科十五规划项目“ 近现代楚辞学论纲”0W 0) (5 4 Y 暨 东华理工学院博士基金资助项目“ 近现代楚辞研究专书的论 评, D B47 o ' O0) (H 作者简介: 涂育珍( 7- )女, 1 4 , 江西临川人, 9 讲师, 文学硕士, 主要从事

工业锅炉房负荷最优分配的研究

工业锅炉房负荷最优分配的研究
[R] 、 非线性 一些方法, 如以动态规划为基础的方法 [S] 等。一般来讲, 预先确定多少及哪些锅炉 规划法
6 …, ) # %( , , , ", #, !
[T] 目前所见的文献中, 除文献 介 绍 的 方 法 外, 其他的负 荷 最 优 分 配 方 法 都 需 要 锅 炉 的 燃 料 耗 量 特性曲线。 然 而 对 于 大 部 分 工 业 锅 炉 特 别 是 燃 煤 锅炉而言, 要得到精 确 且 完 整 的 燃 料 耗 量 特 性 曲 线 并不容易。因此有必 要 找 到 一 种 足 够 精 确 的 方 法, 它只需要少量既可 靠 又 可 以 方 便 地 得 到 数 据, 而不 是完整的 燃 料 耗 量 特 性 曲 线。 例 如 锅 炉 的 空 载 工 况和经济 工 况 的 数 据。 在 大 多 数 情 况 下 可 以 把 燃 (式 (" 料耗量特性曲线看作二次曲线 和图 ", 图中 #) 。 & 为锅炉效率)
%
( ( ) J B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为任意常数。 定义经济工况 #J 作为锅炉房的一个工况点可能 会使问题简单一些, 此时锅炉房中每台锅炉都在各自 ( 的经济负荷率下运行。于是把 # 赋值给常数 /: #J )
中图分类号: 6 ># # ?
由 =: ’ : @:5 A B C D A < 4: "" 半 个 世 纪 前, E 和 4: [#] 、 等 人 提 出,并 由 -: 0 A 8 < A 1: F:@ G A >: E E [!, ] & > B < H I J G A < 等完善的燃料耗量等微增率原理是负 K 荷优化分配的第一个重要突破。这一原理在电力系 统的优化调度中起到了极为有效的指导作用。随着 现代优化理论和技术的进步, 等微增率原理的应用领 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然而, 由于实际过程的复杂 性, 尽管等微增率原理在数学上很严谨且精确, 但很 多情况下负荷分配还是离不开传统的方法。 随着能源形势日趋 严 峻, 节能在可持续能源战 尽管经 略中的地位更显得 重 要 和 迫 切。 众 所 周 知, 过了几十年的设备 和 系 统 的 改 进 和 革 新, 我国的工 业锅炉实 际 运 行 的 平 均 效 率 仍 然 很 低。 考 虑 到 我 国工业锅炉总耗能 占 全 国 总 耗 能 的 三 分 之 一, 显著 提高工业锅炉效 率 有 其 举 足 轻 重 的 意 义。 近 年 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 认 识 到, 现在制约工业锅炉实际 运行效率提 高 的 最 主 要 的 因 素 就 是 工 业 锅 炉 自 己 的运行。工业锅炉房 负 荷 分 配 的 最 优 化, 正是进一 步提高锅炉 房 实 际 效 率 和 经 济 性 的 最 有 效 的 运 行 优化措施之一。与电 力 系 统 相 比, 在规模上锅炉房 但要直接应用等微增率原理 是小得多的能源系 统, 同样存在许多实 际 问 题。针 对 工 业 锅 炉 房 的 特 点, 寻求一些新的方法, 解决这规模小但仍然复杂的问 题, 是一个迫切而有意义的课题。

《东华大学年鉴》撰稿手册

《东华大学年鉴》撰稿手册

《东华大学年鉴》撰稿手册(试行稿)东华大学档案馆2011年11月目录编辑说明 (1)一、年鉴基础知识 (2)二、《东华大学年鉴》框架结构 (3)三、《东华大学年鉴》收录范围 (6)(一)学院及学科基地 (6)(二)党委部门 (8)(三)行政部门 (10)(四)业务部门 (19)(五)群众团体 (20)(六)产业与后勤部门 (22)四、年鉴条目撰写要求及实例 (23)(一)条目撰写基本要求 (24)(二)综合性条目的撰写 (26)(三)专题性条目的撰写 (27)附一:《东华大学年鉴》编纂流程 (33)附二:《东华大学年鉴》编纂规范 (34)编辑说明1997年起,学校每年由校长办公室组织编写《东华大学统计年鉴》。

2004年,为适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由档案馆组织编纂综合性的《东华大学年鉴》。

在校年鉴编纂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撰稿员的积极配合下,至2011年《东华大学年鉴》已连续编纂出版6卷。

为进一步规范年鉴编纂工作,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特编写本册,辑录有关年鉴基本知识、学校年鉴框架结构、学校年鉴收录范围及年鉴撰稿要求等,以供工作参考。

《东华大学年鉴》编辑部2011年11月一、年鉴基础知识(一)年鉴定义、特点和作用1、定义。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按年度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2、特点。

年鉴具有资料权威、信息密集、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

3、作用。

年鉴具有资政、存史、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年鉴结构和内容1、结构。

年鉴结构一般为条目体,主要分为部类、分目、条目三个层次。

2、体例。

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分为综合性条目和专题性条目两类,其共性是年度客观事实的记载。

3、文体。

年鉴采用说明体和记叙体两种体裁,并回避议论、描写和抒情,努力榨干“水分”,使信息资料高度密集。

4、语体。

年鉴采用公报语体,讲求准确、简明、严谨、朴实。

《东华人文学报》撰稿格式

《东华人文学报》撰稿格式

《東華人文學報》撰稿格式一、來稿請用DOC格式繕打,依中英文題目、中英文作者名(需註明服務機關及職稱)、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正文、附錄之順序撰寫。

二、各章節使用符號,依一、(一)、1、(1)等順序標示。

三、請用新式標點。

專書、期刊、長篇樂曲、戲劇作品、美術作品等之中文標題一律採雙尖號《》,論文、短篇作品、短曲、章節等之中文標題一律採單尖號〈〉,書名與篇名連用時可省略篇名符號,如《莊子.天下篇》。

如書名中又有書名,其方式如下:1.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

2.王夢鷗,〈讀沈既濟《枕中記》補考〉。

引用古書時如需標明卷數,書名與篇名分開書寫,其方式如下:1.司馬遷,《史記》,卷七十二,〈穰侯列傳〉。

2.孫詒讓撰,李笠校補,《校補定本墨子閒詁》,卷四,〈兼愛上〉。

四、分段及引文:(一)正文每段第一行第一字前空兩格。

(二)直引原文時,短文可逕入本文,外加引號,其字體及字型大小與本文相同。

(三)較長之引文應獨立另起一段,每行第一字均空三格(即全段內縮三字元),不外加引號。

五、文稿內徵引資料應詳列出處於附註中。

附註著錄的項目包括︰所徵引資料的作者姓名、篇名或書名、出版項、卷期、起訖頁數等。

若為多人合著,人名間以頓號區隔;作者如為外國人,或需標出國籍,則國名與人名間以一圓點區隔,古籍作者加註朝代同用此例;倘為古書,版本標示於出版者之後;中文文獻出版日期統一用西元年,除了期刊和報章以外,不標出版月日。

撰寫格式範例如下(阿拉伯數字1.2.3.……表示論文內附註之編碼):1 梁啟超,〈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中華書局,1974),頁53。

2 鄭清茂,〈海內文章落布衣──談日本江戶時代的文人〉,《東華人文學報》第一期(1999.7),頁19-31。

3 文崇一,〈中國知識份子的類型與性格〉,載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聯經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89),頁69-113。

稿件登记表

稿件登记表
2.我(们)保证本论文为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并且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责任由我(们)负责。
3.本转让书自全体作者签字之日起生效。若作者在90日之内没有收到本文的修改意见或录用通知,则本转让书自动失效。
4.投稿后,如果作者(作者单位)排序发生变化,必须要有责任作者与有关作者共同签名的申请书,才可更改。如要撤回投稿,必须由第一作者和(或)责任作者以书面形式通知本刊编辑部。
5.我(们)同意向编辑部支付审稿费,如果本论文被《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接收并发表,亦同意支付相应的出版费用,并一次性获得印刷版和电子版稿酬。
全体作者签名
说明:此登记表填写后,请务必寄(送)至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稿件登记表
(稿件编号:)
第一作者
投稿日期
电话
E-mail
稿件题名
通讯联系人
电话
E-mail
通讯地址
经费本号码
经费本负责人







1.我(们)同意将本论文著作权中的汇编权、发行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东华大学学报》()稿件及作者登记表【模板】

《东华大学学报》()稿件及作者登记表【模板】
《东华大学学报》()稿件及作者登记表
填写人: 年 月 日
稿 名
中 文
英 文
附 件
图 纸

照 片

表格及附录

中文提要有( ),无( )
英文提要有( ),无( )
参考文献有( ),无( )
关键词有( ),无( )
其他(证明信等)
作 者
工 作 单 位
作 者
地址
电话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工作单位
本文内容被列入国家计划的科研项目
出版单位及发表使用名,期刊。
本文内容是否曾公开发表过:是( ),否( )。
本文曾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过:是( ),否( )。大会宣读( ),书面( ),小组( )。
学术会议名称、主办单位和会议时间、地点。
本文内容曾得奖:是( ),否( )源自 得奖时间、类别、等级。本文有对本刊的推荐任何证明文件:有( ),无( )。
作者认为本文按内容看,如果录用,以编入哪种栏目比较合适
研究论文(),理论研究(),应用技术(),
试验报告(),仪器及测试(),综合述评(),
纺织史研究(),科研简报(),其他()。
注:(1)请按实际情况填写;咨询电话:********,********;
(2)本刊已许可本刊合作单位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相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推荐人:
证明文件及内容(可附页):
本文内容涉及保密:有( ),无( )。 本文暂缺材料:
作者推荐本文的审稿人:
校内(本校作者填写):1 2.
校外审稿人(姓名,单位,职称,E-mail,电话):

东华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东华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论文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2.具有学科前沿的科研论文优先刊登,来稿要求重点突出、论点明确、条理清楚、数据可靠、文字精练。

3.来稿不可一稿多投。

同时,已发的中文文章不能翻译后再投英文。

欢迎广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博士生和老师踊跃投稿。

如果硕士生投稿,务必请导师严格把关后再投稿,同时,提供导师联系方式。

作者登记表(下载)和文章一并发至邮箱JDHUENGED@详细要求如下:1.论文必须包括(1)论文题目;(2)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后加上中文名字,如ZHANG Hua-de (张华德));(3)作者单位;(4)摘要和关键词;(5)正文;(6)结论;(7)参考文献。

在文稿首页页脚处写明论文由何科研项目资助以及项目编号等。

2.论文题目的文字要简练通顺。

3.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字数在100words左右。

摘要不分段,也不引用文献。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不可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时态最好采用现在时态。

关键词选词要准确、规范,能代表文中的主要内容,关键词一般3~8个。

4.正文部分应有大标题,如Introdu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 Conclusion等等,Introduction标题不排序,一级、二级、三级等采用“1”、“1.1”、“1.1.1”等。

5.论文中的单位及变量符号采用SI制的国家单位,已废弃的单位不可使用,如长度单位用m,km,不能用英寸,重量单位用g, kg,不能用英镑等等,物理量(变量)用斜体,向量、矩阵用黑斜体,变量中的上下角标应注明,是数字的上下角标不用斜体。

6.文中的Table和Figure应放在文中的适当之处,用Table 1和Fig. 1等表示,先见文字后见图表,不要放在文章的最后,同一内容用表就不可再用图,图表不可并用,并提供清晰的制版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华大学学报》( )稿件及作者登记表
填写人:年月日
稿名
中文
英文
附件
图纸

照片

表格及附录

中文提要有(),无()
英文提要有(),无()
参考文献有(),无()
关键词有(),无()
其他(证明信等)
作者
工作单位
作者
地址
电话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工作单位
本文内容被列入国家计划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或973项目(),中科院(),教育部及其他部委(),上海市(),本校(),否();
纺织史研究(),科研简报(),其他()。
注:请按实际情况填写;咨询电话:021-6237 3643,62373948
1.
2.
3.
作者对本文的介绍和评价(包括主要研究成果,创新内容,独特见解,理论和实用意义等)和对编辑室的意见和要求,对发表此文在实践上有何希望和要求,有何情况需说明:
作者认为本文按内容看,如果录用,以编入哪种栏目比较合适
研究论文(),理论研究(),应用技术(),
试验报告(),仪器及测试(),综合述评(),
学术会议名称、主办单位和会议时间、地点。
本文内容曾得奖:是(),否()。得奖时间、类别、等级。
本文有对本刊的推荐任何证明文件:有(),无()。
推荐人:
证明文件及内容(可附页):
本文内容涉及保密:有(),无()。本文暂缺材料:
作者推荐本文的审稿人:
校内(本校作者填写):1 2.
校外审稿人(单位,地址,邮编):
涉及专利():是(),否()
本文协作单位和协作人员:有(),无()发表过:是(),否()。请写出内部刊物名,
出版单位及发表使用名,期刊。
本文内容是否曾公开发表过:是(),否()。
本文曾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过:是(),否()。大会宣读(),书面(),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