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秘方-香港名医朱增祥的家传秘方

合集下载

痛风秘方-香港名医朱增祥的家传秘方

痛风秘方-香港名医朱增祥的家传秘方

痛风秘方-香港名医朱增祥的家传秘方
痛风香港名医朱增祥的家传秘方
出入港督府的中医,香港名医朱增祥的家传秘方:地肤子1两泡水喝,代茶饮,效果不错,这是他爷爷留下的方子。

地肤子
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cm。

茎直立,多分枝,淡绿色或浅红色,生短柔毛。

叶互生;无柄;叶片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7cm,宽3-7m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通常有3条主脉;茎上部叶较小,有一中脉。

花单个或2个生于叶腋,集成稀疏的穗状花序;花下有时有锈色长柔毛;花小,两性或雌性;黄绿色,花被片5,近球形,基部合生,果期背部生三角状横突起或翅,有时近扇形;雄蕊5,花丝丝状;花柱极短,柱头2,丝状。

胞果扁球形,果皮与种子离生,包于花被内。

种子1颗,扁球形,黑褐色。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名称
中文名称:地肤子
中文拼音:jin yin hua
拉丁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
别名:
铁扫把子,扫帚子,扫帚菜,竹帚子,帚菜子,碱地肤,千头子,王帚,王蔧,独帚,独扫子,涎衣草,鸭舌草,白地草,野扫帚,蒿帚菜,地麦,地麦草,落帚子,落帚,地葵,地肤,益明,黄蒿,地面草
属性
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成熟果实。

药性:苦;性寒
工艺:秋季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备用。

作用
主治(功效):清热利湿;法风止痒。

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血痢;风疹;湿疹;疥癣;皮肤瘙痒;疮毒
用法: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

秘痛风特效秘方,大公开,赠方救人,速速扩散

秘痛风特效秘方,大公开,赠方救人,速速扩散

秘痛风特效秘方,大公开,赠方救人,速速扩散秘痛风秘方,治一个好一个,转发一次,救人无数,功德无量!2015-12-27 中医祖传秘方大公开在医院门诊坐诊的时候,经常接诊到痛风的病人。

一天本院的保洁员搀扶着一个一瘸一拐的小伙子(28岁)来到我的诊室。

当时我一看他的两个脚和踝关节肿的跟充满气的气球一样,痛的厉害,碰一下,他就嗷嗷大叫,十分痛苦!这很明显是痛风,我给他开了7付中药,吃完药第二次来复诊的时候,肿痛已经完全消失了。

我给他又开了7服药,并告诉他:“这种病很容易复发,平时要注意饮食,要忌口,另外治好后还要中药巩固一个月。

”但是小伙子没有听我的话,吃完这7付药,他觉得病好了,就没有巩固治疗。

三个月后,又是他的爸爸搀扶着来到我的诊室!这次我还是开的那些中药给他治疗,并且告诉他治好后,需要巩固。

这回小伙子长记性了,按照我说的治好后又巩固了一个月!检查尿酸正常了,至今都没有发作!这件事后,我想为什么患者不能按时复诊,巩固治疗呢?我想到了两点。

1、好了伤疤忘了疼!痛风病人发作的时候,疼得难受,他会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一旦肿痛消失,医生的话就抛到九霄云外了!2、就诊不便大家工作都很忙,到医院看病需要挂号,排队,抓药,都要等!看一次病,基本需要半天的时间。

请假有时候也是个问题!后来我想,如果把方子公开出来,让患者拿着方子,到自己身边的药店抓药,用茶余饭后的一点点时间就够了,这样比到医院看病,方便、快捷、能节省很多时间。

这样病人才能够跟医生很好的配合,进行必要的巩固治疗,才能彻底治愈病痛。

所以今天在此我要把治疗痛风的秘方分享给大家,希望广为流传,能够帮助到你我身边的广大患者朋友!作者简介付济华中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尽得真传。

皈依佛门后,发愿公开家传秘方,希望能够帮助那些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早日解除痛苦。

让大家有病不用进医院,照着方子,到自己身边随意一家药房抓药,即可付济华中医世家著名中医师郑重声明这里所公开的方药,都是付济华中医师临床经验的结晶,都是科学严谨,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子。

祖传痛风断根偏方,立马见效

祖传痛风断根偏方,立马见效

祖传痛风断根偏方,立马见效通风经常发作在深夜,并且疼痛感是越来越痛的,像肉被撕裂一般的疼痛,关节更会有红肿感,严重时影响走路和日常生活。

痛风反复发作会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关节的退化还有肾脏的问题。

所以痛风一定要控制尿酸,避免发作,关于治痛风的断根怪方主要都是中医汤剂,都是很多人试验过的立马见效的痛风断根汤。

治痛风的断根怪方1、补气祛湿治疗痛风全蝎6g、红花6g,知母9g,秦艽9g,牡丹皮9g,牛膝12g,木瓜12g,忍冬藤9g,桑枝9g,防己12g,苍术12g,白术12g,黄芪12g。

将中药先冲洗一下,然后放入锅中将水刚刚淹没药,泡半小时后,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半小时再加入半碗水继续煮15分钟。

2、活络化瘀治疗痛风陈皮6g、威灵仙12g、丹参9g、当归9g、白术12g、苍术12g、忍冬藤12g、防己12g、葛根12g、土茯苓9g、怀牛膝9g、黄柏9g、薏苡仁20g、细辛3g,用水煎服,一人分两次饮用。

药渣可以用来煮水后泡酒,治疗痛风引起的疼痛。

3、清热解毒治疗痛风用土茯苓、忍冬藤、桑枝、萆薢、玄参、生地黄各15g,知母、牡丹皮、黄柏各15g,臭牡丹、大青根20g,用水煎服,分两次喝完。

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帮助加速代谢嘌呤,降低尿酸,治疗痛风。

是治疗痛风很好的中药汤剂,建议经常喝酒痛风者使用。

4、止痛痛风断根汤用车前子、萆薢、薏苡仁、牛膝、苍术、黄柏各12g,以及灯芯草、山慈菇各3g,15g的忍冬藤再加上9g延胡索,用水煎服,每天喝一碗即可。

这个中药汤有着止痛的药物,并且能治疗痛风,被称为痛风断根汤。

痛风患者可以坚持使用,并且用药渣洗疼痛处。

5、祛风湿治疗痛风灵芝30g、冬虫夏草10g、黄芪15g、黑蚁20g,能有效的滋补身体,提高免疫力,改善循环。

能有效治疗痛风和帮助缓解痛风。

6、消肿治疗痛风汤用大黄5g,苏木9g,泽兰9g,土茯苓15g,泽泻15g,萆薢18g,薏苡仁30g,川牛膝9g,黄柏9g,苍术9g,水煎服,分两次喝,有活血通络,利尿祛湿的功效。

痛风药材的配方大全

痛风药材的配方大全

痛风药材的配方大全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药材配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痛风药材配方,但请注意,这些配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1. 清热利湿方:- 黄柏 10克- 知母 10克- 泽泻 15克- 茯苓 15克- 车前草 15克- 通草 10克- 滑石 15克- 桑叶 10克- 菊花 10克2. 活血化瘀方:- 当归 10克- 川芎 10克- 红花 6克- 桃仁 10克- 丹参 15克- 牛膝 15克- 地龙 10克- 桂枝 6克- 甘草 6克3. 补肾强骨方:- 熟地黄 15克- 肉苁蓉 10克- 杜仲 15克- 桑寄生 15克- 骨碎补 15克- 枸杞子 15克- 锁阳 10克- 淫羊藿 10克- 鹿茸 3克(研末冲服)4. 健脾利湿方:- 白术 10克- 茯苓 15克- 薏苡仁 15克- 陈皮 10克- 砂仁 6克- 厚朴 10克- 木香 6克- 神曲 10克- 甘草 6克5. 清热解毒方:- 金银花 15克- 连翘 10克- 蒲公英 15克- 地丁 10克- 板蓝根 15克- 黄连 6克- 黄芩 10克- 薄荷 6克- 甘草 6克6. 疏风散寒方:- 荆芥 10克- 防风 10克- 白芷 10克- 桂枝 6克- 羌活 10克- 独活 10克- 细辛 3克- 川芎 10克- 甘草 6克7. 滋阴降火方:- 生地黄 15克- 玄参 15克- 麦冬 10克- 天冬 10克- 玉竹 15克- 知母 10克- 黄柏 10克- 地骨皮 15克- 甘草 6克在使用这些药材配方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来调整药材的用量和种类。

同时,痛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以降低尿酸水平。

此外,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重要措施。

祖传痛风特效秘方大公开,赠方救人功德无量

祖传痛风特效秘方大公开,赠方救人功德无量

祖传痛风特效秘方大公开,赠方救人功德无量临床上痛风病人很多,患处关节红肿疼痛,尤以夜间痛甚。

此病中医有“白虎历节”之称,疼痛严重者真有虎咬骨之感,剧痛难耐。

发病以足的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

临床很多医生认为此病棘手。

我通过多年临床研究,认为此病以湿为主,属于湿邪下注,於而为热,兼夹气虚痰瘀,阻塞经络,至经气不痛,不通则痛。

自配外敷中药《痛风散》,临床疗效显著。

痛风散七叶一枝花30g 黄柏20g 黄连20g 黄芩20g 生大黄20g 雄黄20g 土鳖虫20g 地龙20g 阿魏20g 枳壳15g 红花10g 冰片10g 白芥子10克上方打成细粉,用时用蜂蜜调敷患处。

隔日一次。

一般2小时即可见明显效果。

轻者1----2次即愈。

重者3---5次即可肿消痛止。

临床诊治严重病人时我常常配合内服中药,以清代名医鲍相璈《验方新编》中的四神煎为基础方加减。

四神煎生黄芪120g 远志30g 石斛30g 川牛膝30g 金银花30g 土鳖虫10g 地龙12g 防己10g 泽泻10g 木通6g 五加皮12g水煎服,一日一剂。

临床我用此方治疗痛风及关节滑囊炎常常能获得显著疗效。

服药期间要求患者忌口,如香菜、海鲜、动物内脏等等。

痛风的治疗临床收效很快,但不易根治,时常复发。

湿之故也,湿性粘滞,湿之入人体如油之入面,易入而难出也。

临床我常常叫患者坚持内服中药,能坚持者随访三年均未复发。

而大多数人无症状时很难坚持内服药物。

常常一年复发1----3次。

昨日回顾: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绝对秘方大全一剂就可以明显见到效果中医神效验方集成,老中医留下的祖传秘方中医根治糖尿病的绝妙方,永不复发糖尿病老偏方老中医,祖传方老中医不孕不育偏方,促怀孕很灵民间的秘方老中医公布的祖传治癌秘方,民间治疗肺癌的老中医。

痛风的民间偏方

痛风的民间偏方

痛风的民间偏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西药治疗痛风会对肝肾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治疗痛风的时候很多人把治疗的目光放在了偏方上,中国民间曾经有很多郎中,其中有著名的华佗、扁鹊等,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有名的治疗效果理想的方子都被流传下来了。

治疗痛风的民间偏方主要包括饮食偏方和治疗偏方,具有如下:【饮食偏方】1.薏苡仁粥:苍术(米泔浸炒)12克,川牛膝15克,薏苡仁90克,生石膏24克。

将全部用料洗净,放进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成粥,即可食用。

每日1次,随量食用。

2.鸡藤木瓜豆芽汤:鸡血藤20克,木瓜10克,黄豆芽250克,油、盐少许。

将鸡血藤、木瓜洗净,同放入沙锅内,煎汁去渣。

放入黄豆芽、猪油同煮汤,熟后再加食盐。

随量食用。

3.将茄子切成条用植物油烧,加入少量的麻油,盐,味精的少量的调味品调味,比较适用于容易发作的痛风患者。

4.冬瓜汤:冬瓜含维生素C较多,且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较低,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等患者食之,可达到消肿而不伤正气的作用。

【痛风的治疗偏方】1.玉米须饮:鲜玉米须100克。

鲜玉米须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滤出药汁,小火浓缩至100毫升,停火待冷,加白糖搅拌吸尽药汁,冷却后晒干压粉装瓶。

每日3次,每日10克,用开水冲服。

防止肾结石,具有利尿作用。

2.白茅根饮:鲜竹叶、白茅根各10克。

鲜竹叶和白茅根洗净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30分钟,代茶饮,利尿,防痛风合并症肾结石。

3.独活人参酒:独活45克,白藓皮15克,羌活30克,人参20克,酒适量。

将独活、羌活分别去芦头,上4味药,捣为粗末备用。

每用10克药末,同水7分,酒3分,煎至7分,去渣温服。

不拘时候。

专家提醒:民间偏方虽然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但是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此患者最好还是到专业机构进行全面诊治。

这个秘传几百年的方子,没想到它竟然是痛风的克星!

这个秘传几百年的方子,没想到它竟然是痛风的克星!

这个秘传几百年的方子,没想到它竟然是痛风的克星!这个秘传几百年的方子,没想到它竟然是痛风的克星!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每一次的痛风发作,几乎都是他们的噩梦,那撕心裂肺的痛楚,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也能从患者那痛苦的表情中领悟一二。

然而,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的著作中却记载了一个痛风的通治良方,后世医家也颇多应用。

那么,这个方子究竟是是否如此神奇呢?且来看看这个方子的组成部分。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由姜南星、苍术、炒黄柏各二两,川芎一两,白芷半两,炒神曲一两,桃仁半两,威灵仙三钱,羌活三钱,防己半两,桂枝三钱,红花一钱半,草龙胆半钱组成。

将这些药研为细末,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6克,空心,白汤送下。

朱丹溪认为,痛风“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所以在治法上则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

而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则是针对痛风的寒、湿、热、痰、血等不同证型的通治痛风之方。

为什么说这个方子能够上中下通用呢?是因为痛风的发病多因血分有热,血分有热就犹如水气沸腾,而在这个时候身体受到冷水、水湿、凉风等邪气的侵入,就会导致“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从而导致痛风发作。

而朱丹溪研制的这个治疗痛风的方子,能够祛风除湿、逐痰行瘀、清泻蕴热、温散通利,从而使上中下诸痛消除,所以将此方命名为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那么这个通用痛风方能够起效,终归还是靠它独特的配伍来完成的。

对于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作用,清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如此评说,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疏风以宣于上,泻热利湿以泄于下,活血燥痰消滞以调其中,所以能兼治而通用也”。

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这个方子里的南星、苍术和黄柏三味药用量独重,是全方的主心骨,其中南星具有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善祛经络骨节之痰等作用,适宜于风痰肿痛等症;而黄柏具有泻火、燥湿、解毒等作用;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辟秽等作用。

中医治疗痛风特效配方

中医治疗痛风特效配方

中医治疗痛风特效配方中医治疗痛风特效配方1 痛风断根汤:苍术9,黄柏9,川牛膝9,薏米30,泽泻15,萆薢18,土茯苓15,苏木9,大黄15,蜈蚣一条,全蝎6,制马钱子0.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禁食啤酒海鲜辛辣,注意:大黄性寒泻热通便,不宜久服,年轻人可以前七前服用,七天后去掉大黄,其它药继续用,年老体弱者可以不用大黄。

2 治疗痛风:秘方:大黄、栀子各60g,三七、红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脑10g,芒硝180g。

用法:先把前四味药研末,再加入后五味药研成油腻之药散。

使用时取适量蜂蜜调和,外敷患处,用塑料薄膜盖上包扎,每八小时换药一次。

方解:该方止痛消肿迅速,六小时后,红肿开始消退。

痛风外用方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痛风的主要病机为湿浊内生,瘀滞经脉,而非寒湿外侵;患者多为形体丰腴、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以至于代谢失衡,朱教授所言极是。

中医治疗一般从益气和营、祛风胜湿、通络除痹入手,对于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效果显著,对疾病的彻底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医标本皆顾,通常以方剂为主结合多种治疗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对这一顽疾进行治疗,食疗偏方即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徐蕾教授主编的《痛风中医特色疗法》中所载的带皮生食东北雌性红萝卜偏方在痛风的临床治疗中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被广泛采用。

另外有一些外治的方法也值得一试,这里介绍几种。

【敷贴法】1、金黄散处方:黄柏、姜黄、白芷、大黄各250克,天花粉500克,制南星、炒苍术、姜厚朴、陈皮、甘草各100克,共研细末混匀。

用法:每次20克用热水调糊局部外敷。

方解:方中胆南星、苍术、厚朴、陈皮、白芷、黄柏、天花粉具有理气通滞化石消肿之功,姜黄、生大黄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品。

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祛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

2、清热念痹膏石膏、忍冬藤各30克,知母、黄柏、苍术、黄连、黄岑、赤芍、延胡索、大黄、栀子各20克,研末醋调匀,制成清热念痹膏,配合药物内服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单纯服药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秘方-香港名医朱增祥的家传秘方
痛风香港名医朱增祥的家传秘方
出入港督府的中医,香港名医朱增祥的家传秘方:地肤子1两泡水喝,代茶饮,效果不错,这是他爷爷留下的方子。

地肤子
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cm。

茎直立,多分枝,淡绿色或浅红色,生短柔毛。

叶互生;无柄;叶片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7cm,宽3-7m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通常有3条主脉;茎上部叶较小,有一中脉。

花单个或2个生于叶腋,集成稀疏的穗状花序;花下有时有锈色长柔毛;花小,两性或雌性;黄绿色,花被片5,近球形,基部合生,果期背部生三角状横突起或翅,有时近扇形;雄蕊5,花丝丝状;花柱极短,柱头2,丝状。

胞果扁球形,果皮与种子离生,包于花被内。

种子1颗,扁球形,黑褐色。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名称
中文名称:地肤子
中文拼音:jin yin hua
拉丁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
别名:
铁扫把子,扫帚子,扫帚菜,竹帚子,帚菜子,碱地肤,千头子,王帚,王蔧,独帚,独扫子,涎衣草,鸭舌草,白地草,野扫帚,蒿帚菜,地麦,地麦草,落帚子,落帚,地葵,地肤,益明,黄蒿,地面草
属性
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成熟果实。

药性:苦;性寒
工艺:秋季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备用。

作用
主治(功效):清热利湿;法风止痒。

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血痢;风疹;湿疹;疥癣;皮肤瘙痒;疮毒
用法: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